云南贵州省简介介

云南所有大学图文简介_云南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78,368贴子:
云南所有大学图文简介收藏
普通本科院校(19所)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昆明医学院云南中医学院曲靖师范学院玉溪师范学院楚雄师范学院红河学院云南警官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大理学院昆明学院文山学院保山学院独立学院(7所)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昆明医学院海源学院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高职(专科)院校(36所)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云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昆明艺术职业学院云南新兴职业学院昆明扬帆职业技术学院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云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云南锡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德宏职业学院云南三鑫职业技术学院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爱因森软件职业学院云南北美职业学院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商务职业学院
昭通,普洱已经是本科院校了。
1.云南大学云南大学,原名东陆大学,简称云大,是中国的一所综合性大学。校本部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毗邻翠湖公园,另有呈贡校区、丽江旅游文化学院校区等校区。云南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国家西部重点支持高校和省部共建高校。始建于1922年12月。1923年4月开始招生,1930年学校改组为省立东陆大学,1934年又改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云南大学由省立改为国立。1946年,英国《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把云南大学列为中国十五所世界著名大学之一。1958年,云大由教育部下放云南省政府管理。1996年,云南大学成为“九五”期间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2001年6月,云大“211工程”、“九五”建设顺利通过验收。大学占地面积4551.84亩,其中校本部535.84亩,呈贡校区4016亩。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13264人,研究生12000人。
云南大学校徽
云南大学翠湖校区大门
云南大学始建于1922年(壬戌年),时为私立东陆大学,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是我国西部边疆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1937年,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熊庆来教授担任校长期间,循思想自由,取兼容并包,罗致人才不讲学派,广纳百家博采众长,唯求学问不究资历,使钱学森、吴文藻、刘文典、楚图南、严济慈、华罗庚、陈省身、冯友兰、费孝通等大批知名学者云集云大,奠定了较高的发展基点和深厚的学术底蕴,开创了云大历史上的第一个辉煌时期。20世纪40年代,云南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包括文、法、理、工、农、医等学科在内,规模较大,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中国著名大学之一。1946年,《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云南大学列为中国15所世界著名大学之一。五十年代院系调整,部属云南大学一些重要而有特色的系科,如航空、土木、法律、铁道等被划出并入当时的四川大学、北京航空学院、西南政法学院等高校;工、医、农等先后独立建校,并逐步发展为今天的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医科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等高校。1958年,云南大学由中央高教部下放云南省管理。1978年,云南大学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
云南大学新校区大门
云南大学占地面积4551.84亩(约303.5万平方米),公用校舍建筑面积103.2万余平方米,其中校本部535.84亩,呈贡校区4016亩;图书馆藏书273万册。下设20个学院、8个研究院、1个公共课教学部、1个留学生院,全日制在校重点本科学生14975余人,研究生近14092人。
云南大学共设81个本科专业,拥有民族学、专门史、生态学、微生物学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52个省级重点学科;有1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8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民族学、历史学、生物学、数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信息与通信工程、生态学、统计学,拥有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1个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18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含MBA(EMBA)、MPA、工程和法律硕士等1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拥有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历史学、生物学、数理专业3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和1个教育部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特色专业12个,国家精品课程12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4门,教育部精品课程2门,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有1个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高新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
云南大学新校区
截至2012年2月,云南大学有教职工2821人,专任教师1631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中组部优秀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和“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13人,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4人,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技术创新人才52人,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53人,云南省高校教学科研带头人21人,云南省教学名师15人,云南省创新团队6个,云南省高端科技人才5人,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4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9人。
截至2012年2月,云南大学有本科专业80个,有民族学、生态学、专门史、微生物学四个国家级重点学科,52个省级重点学科;有1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1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有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4个,国家特色专业12个,国家精品课程10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4门,教育部—IBM精品课程1门,教育部—INTEL精品课程1门,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有1个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4个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高新技术创新人才培 养基地,1个国家Linux技 术培训与推 广中心。
教育部批准2013年新增招生专业:植物科学与技术,应用生物科学。
抢个前排,这个必须要顶一下!
2013年教育部第三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结果发布,云南大学共有5个学科参评,2个学科排在前5位,3个学科排在前10位,其中,民族学排在第2位。
至云南旅游咨询昆明国际旅行社!至云南旅游查询旅游在线咨询服务网站,至云南旅游报价同类线路超低报价,更多惊喜等着您! 400-688-8889
云南大学老校区钟塔云南大学2003年以来在中国校友会中国大学排行榜排名位次情况:年份 位次 2003年 58名 2004年 42名 2005年 45名 2006年 58名 2007年 64名 2008年 58名 2009年 62名 2010年 64名 2011年 67名 2012年 63名 2013年56名云南大学综合排名始终位于全国前65名高校,最好的名次是2004年的第42名,最差的名次是2011年的第67名。2012年武汉大学武书连最新排名为全国81名。泰晤士报高等教育QS2009年世界大学排名,云南大学进入亚洲200强,与厦门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同排在第151名,在中国大陆大学中并列第23位.日,英国高等教育调查公司 QS 公布论文2013亚洲最佳大学排行榜,云南大学排名第185位,再次进入亚洲200强大学。
今晚上更的完不
云南大学新校区傍晚鸟瞰大学城呈贡校区的秋天景色
会泽楼由唐继尧组织建立致公堂云南大学呈贡校区校园内景色会泽楼前面台阶建设当中的云南大学
2.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创建于1954年(甲午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行业特色、区域特色鲜明,经济、管理、哲、法、文、艺术、医、农、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云南省规模最大、办学层次和类别较为齐全的重点大学。属中国著名大学之一。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称中西部小211工程)。卓越计划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高校(称小211工程)。西部研究生招生协会之一。学校现有呈贡、莲华、新迎三校区,占地面积4300余亩;主校区为呈贡校区,位于昆明呈贡大学城,占地面积3200亩。依托红土高原丰富、独特的资源,形成了以地质、采矿、矿物加工、有色冶金等为主体的、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大有色”学科体系。部分学科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方面形成自身鲜明特色的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校徽
60所院校,工程好大。。。。。。。。。。。。。。.
好贴必须顶!相信楼主会全部整理好,吧主肯定会加精的!
昆明理工大学创建于1954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行业特色、区域特色鲜明,经济、管理、哲、法、文、艺术、医、农、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云南省规模最大、办学层次和类别齐全的中西部重点大学。主体为本省一本,在全国大部分省份可招一本的高校,属中国著名大学之一。[1]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称中西部小211工程)。卓越计划入选高校。“2011计划”入选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称小211工程)。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是东盟大学联盟(AUN:ASEAN UniversityNetwork)26所高校之一。是GMS六国大湄公河次区域学术与研究联合体(GMSARN)中8所发起院校中唯一的中国大学。西部高校研究生招生交流协会的西部十八所著名大学之一。是十年期“中日据点大学城市环境合作项目”13所中国大学之一。是中西部区域内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最高的研究型大学,是中国两岸四地各区域创建综合研究类重要影响力“中国高水平大学”的生力军。是入围首批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6所高校之一。学校现有呈贡、莲华、新迎三个校区,占地面积4300余亩;主校区为呈贡校区,位于昆明市呈贡大学城,占地面积3200亩。
学校现有25个学院、1个教学部、4个研究院和1个直属三甲医院,设有研究生院;有93个本科专业,在全国设有近40个函授站,有72个夜、函大本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27803人,博士、硕士研究生9302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在学校设立“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办公室”,现有近300名国防生在读。学校设立城市学院,专门培养高等职业教育普通本科生。[1]
昆明理工大学莲花校区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国防生毕业了昆明理工大学莲花校区教学楼呈贡校区图书馆很宏伟的图书馆,非常宏伟昆明理工大学大门昆明理工大学拥有呈贡、莲华、新迎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4300余亩。呈贡校区呈贡校区位于昆明市呈贡大学城,占地面积3200亩,为主校区。莲华校区莲华校区位于昆明市区内,占地面积680亩,原校本部所在地。昆明理工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及部分学院保留在莲华校区。新迎校区新迎校区是城市学院所在地,位于昆明市区内,占地面积420亩。
莲花校区图书馆莲花校区美景呈贡校区想象图莲花校区莲花校区广场莲花校区门口莲花校区教学楼前浮雕新校区院士戴永年(-)云南通海人。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有色金属真空冶金专家,现任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有色金属冶金”国家级重点学科和云南省“真空冶金”重点学科带头人。王希季,白族,教授,云南大理上末人,中国著名的航天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著名空间返回技术专家,是中国空间技术的开创者之一。是中国火箭探空技术学科和航天器进入与返回技术学科的创始人之一,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37年—1938年肄业于昆华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原昆明理工大学之云南工学院前身之一部)。张国成,云南昆明人。著名的稀土冶金专家,中国稀土冶炼分离研究的学科带头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1956年,昆明工学院冶金专业毕业。殷之文,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著名材料科学家。1942年毕业于原昆明工学院采矿系、冶金系之前身,我国功能陶瓷的首创者,在国际功能材料科学界有广泛的联系和声誉。先后被选为国际铁电体顾问委员会委员,国际陶瓷科学院院士。徐祖耀,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毕业昆明工学院采矿冶金系。彭金辉,彝族,1992年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冶金系,获博士学位。2013年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
2013年1月教育部发布了第三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本轮共有391所高校参加,110所“211工程”高校及大部分省、部属重点高校参与了本次学科评估。本轮评估中,昆明理工大学共有18个专业参评,2个专业排在前10位,而冶金工程专业位居全国第4,矿业工程专业位居全国第7。(注:为只考虑同档次高校并列情况下的排名)
图书馆建设
图书馆现有馆舍面积近5.5万平方米,全馆馆藏纸质文献总量270余万册(含院系资料室),中外文报刊5500多种,学科范围涵盖社会科学、人文艺术、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各个方面,载体类型包括纸质文献、电子文献和其他载体文献,为全国研究级文献收藏单位之一,被国家有关部门确定为“西南地区有色金属专业文献信息中心”。2004年被教育厅评为先进图书馆。莲华校区图书馆馆藏文献达150余万册,现期报刊2000多种,各种资料4000多份,涉及语种有中、英、法、德、俄、日等,文献类型包含了图书、期刊、科技报告、学术会议录、技术标准、产品样本等。以国土资源、矿业、冶金、材料、经济管理等专业为重点,特别是有色金属及其相关学科文献在广度和深度上达到较高的收藏水平,被确定为”西南地区有色金属专业文献情报中心”。
3.西南林业大学学校校徽
西南林业大学,简称“西林”,起始于1939年(己卯年),历经昆明农林学院、云南林业学院、云南林学院、西南林学院,西南林业大学。于1978年独立建校,原属林业部直属院校,2000年在全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中,由国家林业局直属高校调整为“省部共建、以省为主管理”的高等学校。现有70年办学经历和30年独立办学历史,目前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高等林业本科院校。校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校园为“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校园一角1学校林荫大道鸟瞰学校学校教学楼学校简介西南林业大学,简称“西林”,起始于1939年成立的云南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历经昆明农林学院、云南林业学院、云南林学院、西南林学院、西南林业大学,于1978年独立建校。原属国家林业部直属院校,2000年在全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中,由国家林业局直属高校调整为“省部(局)共建、以省为主管理”的高等学校。现有70年办学经历和30年独立办学历史,目前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一所高等林业本科院校。校址位于春城昆明,毗邻昆明世博园,校园为“全省绿化优秀高校”、“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学校里面的秋天
1958年8月,农学系与林学系从云南大学分出,成立昆明农林学院,校址在昆明北郊黑龙潭。历经几次分合,以搬迁到云南的北京林学院为基础,于1973年组建云南林业学院,属原林业部直接领导,面向全国招生,校址在安宁市温泉镇。北京林学院于1978年确定迁回北京,原国家教委和国家林业局批准云南林学院在原校址独立建校,继续办学。经原林业部批准,云南林学院于1983年10月改名为西南林学院。原林业部于1985年批复同意西南林学院搬迁,1990年迁至现校址(云南省昆明市白龙寺300号)。根据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调整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学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实施意见的通知》,将西南林学院管理体制由部属院校调整为省部(局)共建,以省为主管理。自2000年9月起,西南林学院实行以云南省为主管理,纳入云南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总体规划,与省属地方高校享受同等政策和有关待遇。2008年,国家林业局发文支持西南林学院更名为西南林业大学;2009年,国家教育部同意在西南林学院基础上筹建西南林业大学;日,国家教育部正式同意西南林学院更名为西南林业大学,日,西南林业大学正式成立。
红土高原上的绿色人才摇篮
学校以林学学科为主,生物环境类学科为特色,农、理、工等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实施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辅以成人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等。立足云南、服务西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以服务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主、以服务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为主、以服务区域林业产业发展为主,用汗水和心血铸就“红土高原上的绿色人才摇篮”。
学校为我国改革开放后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建设学科11个,本科专业71个,现有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云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云南省重点和重点建设专业8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云南省精品课程16门,云南省双语示范课程1门,建成云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云南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名师工作室省内访问学者项目2项,云南省名师工作室建设项目1项,云南省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1项。2013年新增招生专业
汉语国际教育, 地理科学, 建筑学等3个专业。
国家交流中心学校运动场
学校根据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规划,优化布局、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把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有效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建设适应实践教学需要的实习实训基地。目前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70余个,满足了各学科专业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需要。
学校标本馆被英国皇家植物园注册为我国十个世界大标本馆之一,被国家林业局和云南省遴选为科普教育基地,拥有植物、木材、林木病理和森里困从等标本60余万份,在实践教学、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对外合作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校园鸟瞰图教学楼图书馆学校建立有国家级研究中心1个、省级研究院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1个、云南省重点实验室1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云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云南省高校实验示范中心4个、云南省高校示范实验室1个、云南省教学团队6个、云南省竹藤科学创新团队1个、云南省创新人才培养基地1个,云南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学校占地总计1800余亩,其中校园占地1204.1亩,教学实验林场693余亩,校舍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3亿元;图书馆藏书总计近158万余册,其中文献馆藏资源总计135万余册,电子图书23万余册。学校大门学院配置
学校设有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园林学院、机械与交通学院、材料工程学院、生态旅游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艺术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人文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体育部等16院2部。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当前位置:
&&来源:云南网
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主要受南孟加拉高压气流影响形成的高原季风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共7个气候类型。
云南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其主要表现为:
一是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这一现象与云南的纬度和海拔这两个因素密切相关。从纬度看,其位置只相当于从雷州半岛到闽、赣、湘、黔一带的地理纬度,但由于地势北高南低,南北之间高差悬殊达6663.6米,大大加剧了全省范围内因纬度因素而造成的温差。这种高纬度与高海拔相结合、低纬度和低海拔相一致,即水平方向上的纬度增加与垂直方向上的海拔增高相吻合的状况。使得各地的年平均温度,除金沙江河谷和元江河谷外,大致由北向南递增,平均温度在5-24℃左右,南北气温相差达19℃左右。
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和天气系统的不同,全省气温纬向分布规律中常会出现特殊的情况,这种情况反映了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出现了“北边炎热南边凉”的现象。特别是在垂直分布上,因境内多山,河床受侵蚀不断加深,形成山高谷深,由河谷到山顶,都存在着因高度上升而产生的气候类型差异,一般高原每上升100米,温度即降低0.6℃左右。“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 ,表明了“立体气候”的特点。
二是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由于地处低纬高原,空气干燥而比较稀溥,各地所得太阳光热的多少除随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增减外,也受云雨的影响。夏季,最热天平均温度在19-22℃左右;冬季,最冷月平均温度在6-8℃以上。年温差一般为10-15℃,但阴雨天气温较低。一天的温度变化是早凉,午热,尤其是冬、春两季,日温差可达12-20℃。
三是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全省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但由于冬夏两季受不同大气环流的控制和影响,降水量在季节上和地域上的分配是极不均匀的。降水量最多是6-8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11月至次年4月的冬春季节为旱季,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0-20%,甚至更少。不仅如此,在小范围内,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降水的分布也不均匀。
云南无霜期长。南部边境全年无霜;偏南的文山、蒙自、思茅,以及临沧、德宏等地无霜期为300-330天;中部昆明、玉溪、楚雄等地约250天;较寒冷的昭通和迪庆达210-220天。云南光照条件也好,每年每平方厘米为90-150千卡,仅次于西藏、青海、内蒙古等省、自治区。
云南的这种气候特点,有利方面是适宜多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和发展,同时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不利方面是干季和雨季过于集中,分布不均,还伴随有洪涝、低温冷冻、冰雹等灾害,会给农业带来危害。
【水系湖泊】
云南江河纵横,水系十分复杂。全省大小河流共600多条,其中较大的有180条,多为入海河流的上游。它们集水面积遍于全省,分别属于六大水系:金沙江-长江,南盘江-珠江,元江-红河,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独龙江、大盈江、瑞丽江-伊洛瓦底江,;分别注入三海和三湾:东海、南海、安达曼海,北部湾、莫踏马湾、孟加拉湾;归到两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六大水系中,除南盘江-珠江,元江-红河的源头在云南境内,其余均为过境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六大水系中,南盘江-珠江,金沙江-长江为国内河流,独龙江、大盈江、瑞丽江-伊洛瓦底江和怒江、澜沧江、元江是国际河流,分别流经老、缅、泰、柬、越等国入海。如此复杂的水组合是其他省区所没有的。云南江河的另一特点是其流向由北向南,与国内多数江河由西向东的流向不同。现将六大水系简述如下。
金沙江-长江:金沙江为长江上游,从青海省玉树县巴塘河口至四川省宜宾岷江口,全长2308公里。因盛产金沙故名金沙江,古代又称丽水。金沙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中段,经德钦县进入云南流于横断山区,而后进入滇中高原、滇东北与四川西南山地之间,最后从水富县流入四川境内,自宜宾以下称长江。金沙江在云南境内长1560公里,流域面积10.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8.6%,是云南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沿江形成众多的以江河景观为主体的风景区,其中最著名的有三个。一是,“三江并流”即金沙江与澜沧江、怒江共同在滇西横断山区内相互逼近、并行南下的极为壮丽的景观。“三江并流”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二是,“金沙劈流”。江水切穿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形成坡陡谷深的大峡谷——“虎跳峡”。峡谷长16公里,从江面至两岸雪山蜂顶高差达3000多米,是世界上最深的大峡谷之一。三是长江第一湾。它位于丽江县石鼓乡,在这里北来江水受岩石阻挡,掉头急转向东北,形成V形大湾,江面宽阔,适于渡江,相传诸葛亮“五月渡泸”、忽必烈“革囊以济”都是以此为渡口。1936年5月,贺龙率红二方面军长征也是从这里渡江北上。
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北麓,流至西藏的昌都之后称澜沧江。由西藏从德钦县流入云南,经迪庆、怒江、大理、保山、临沧、思茅、西双版纳等地州,从勐腊县出境,境外称湄公河,经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5国,最后注入太平洋,有“东方多瑙河”之称。澜沧江全长4500公里,云南境内于流长1289.5公里,流域面积8.8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40%左右。沿途景观主要有:与金沙江、怒江组成的”三江并流“,西双版纳澜沧江两岸的奇异风光等。
怒江-萨尔温江:怒江又名潞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流经西藏加玉桥后称怒江。它由贡山县进入云南,流经怒江、保山、临沧、德宏等4个地州,从潞西市出境。怒江入缅甸后称萨尔温江,由莫塔马湾归入印度洋。怒江全长2820公里,在中国境内长1540公里,云南段长650公里,省内流域面积3.3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8.7%。由于江水流经云南时,多在怒山与高黎贡山之间深谷中,水急流飞,声如怒吼,故名“怒江”。怒江峡谷全长310公里,有“东方大峡谷”之称,是世界著名大峡谷之一。沿江著名景观除“三江并流”外,还有许多罕见的优美风景和生态景观,奇峰异石、珍稀动物植物极为丰富,是旅游和科学考察的重要场所和基地。
南盘江-珠江:珠江上游为北盘江和南盘江。北盘江在贵州境内,南盘江在云南境内。南盘江源出曲靖马雄山南麓,山顶海拔2433米,流经曲靖、玉溪、红河文山4地州市,在罗平县的三江口出省,是黔贵两省区的界河。它与北盘江汇合后称红河水,最后注入南海。南盘江在云南境内长677公里,流域面积5.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15.2%。南盘江著名景观有“珠江源”,位于马雄山。马雄山是长江、珠江红河的分水岭。1985年珠江水利委员会考察认定此地为珠江源头,山岩有镌刻着全国政协副主席、原广东省省长叶选平的题字“饮水思源”。著名景观还有广南县八宝盆地岩溶景区,有“小桂林”之称。
元江-红河:该水系发源于滇中高原西部,元江和李仙江为其在云南境内两大支流。元江的东西两个源头分别发源于祥云、巍山两县,两源汇合后称礼社江,流入元江县后始称元江。流域多红色沙页地层,水呈红色,故称红河。它流经大理、楚雄、玉溪、红河等地州,从河口县入越南。元江在云南境内全长692公里。李仙江长488公里,发源于南涧县,经景东、镇沅、墨江、普洱等县,从江城县入越南。元江和李仙江在越南境内汇合称红河,是越南北方的第一大合,最后由北部湾入南海。该水系在云南境内流域面积7.4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19.5%,是6大水系中对云南地理条件影响最大的一条河流。它是滇东和滇西两大地理单元的分界线,它的两侧,地貌形态、气候类型、生物分布均有明显差异。
独龙江、大盈江、瑞丽江——伊洛瓦底江:伊洛瓦底江是纵贯缅甸南北的著名大河,实际上流经我省的主要是该水系的3条较大支流:独龙江、大盈江、瑞丽江。其中独龙江发源于西藏,流经怒江州贡山县,在云南境内长80公里,出境后汇入缅甸恩梅开江。大盈江、瑞丽江在德宏、保山境内,分别流入缅甸。大盈江在云南境内长186.1公里,瑞丽江在云南境内长332公里。这3条江在境内的流域面积为1.88万平方公里,仅占全省面积4.9%,但它是全省产水量最多的地区。独龙江流经地区,峡谷深切,气候湿润,森林资源丰富,沿江峡谷绝壁有“自然壁画”之美。大盈江、瑞丽江流域高温多雨,地势开阔,森林资源丰富,宜于发展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那里的蔗放米和咖啡比较有名。
云南高原湖泊众多,是我国湖泊最多的省份之一。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共37个,湖泊总面积为1066平方公里,集水面积9000平方公里,总蓄水量约300亿立方米。滇东主要的湖泊有滇池、抚仙湖、阳宗海、杞麓湖及星云湖等;滇西主要有洱海、程海、泸沽湖、剑湖、茈碧湖、纳帕海、碧塔海等;滇南主要有异龙湖、长桥海、大屯海等。
按容量来说,超过20亿立方米的有抚仙湖、洱海、程海、泸沽湖;从平均水深来说,超过20米的有抚仙湖、泸沽湖、程海、阳宗海;以湖面面积而论,超过200平方公里的有滇池、洱海、抚仙湖。滇池是云南湖面最大的湖泊,在全国名列第六。抚仙湖的容水量和平均水深均名列全省湖泊之冠。它也是中国第二深的淡水湖泊。
云南湖泊多位于崇山峻岭之中,或高山之巅,似颗颗高原明珠,像块块山间碧玉。他们山环水映,景色秀美,风光如画,是云南壮丽的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湖泊驰名中外,其中最著名的是滇池、洱海、抚仙湖、泸沽湖、阳宗海等。
责任编辑: 王琳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云南省介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