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的学习计划怎样写?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金币:1621
<em id="authorposton14-9-3 15:14
查看: 2709
我家俩孩子管理的一直很松懈几乎都是随她玩随她学的,幼儿园还可以。现在上小学了,我想求教下有没有什么为小学一年级制定的学习计划最好是温和点的?
用户等级:初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82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9-3 16:28
同求高人指点
用户等级:学前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9-5 07:48
我女儿刚上一年级,回家跟我说老师上的课听不懂,布置的家庭作业也记不全,多少有点信心不足了,真担心,不知道怎么办
用户等级:学前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9-5 08:43
同感,有没有什么高招,求教。
用户等级:小学四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9-5 08:58
一年级没有必要那么严格,以老师布置作业为主,回家定个作息时间表,尽量还是让孩子轻松点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金币:1621
<em id="authorposton14-9-5 09:26
我家闺女一直都是放养的,上小学了就有点小担心了!
用户等级:学前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9-5 12:40
留一个老师的电话或是qq多交流
用户等级:学前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9-5 13:20
晓于月上 发表于
我女儿刚上一年级,回家跟我说老师上的课听不懂,布置的家庭作业也记不全,多少有点信心不足了,真担心,不我儿子的班是让孩子们准备了一个小本子专门记作业这样孩子就不会忘了
用户等级:小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9-5 14:17
家长要掌握学习进度,指导孩子预习和复习,我各自己准备了记录本,记录下来和孩子共同学习的进展。准备建立错题本,整理出错的地方。个人想法,不同意的可以飘过
无效楼层,该帖已经被删除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金币:1621
<em id="authorposton14-9-5 16:54
天空不再湛蓝 发表于
我们这家庭作业老师写黑板上,她要抄下来我们幼儿园的时候就抄黑板作业了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金币:1621
<em id="authorposton14-9-5 16:54
茜宝妈咪 发表于
家长要掌握学习进度,指导孩子预习和复习,我各自己准备了记录本,记录下来和孩子共同学习的进展。准备建立可以借鉴哦!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金币:1621
<em id="authorposton14-9-5 16:56
小小陪伴 发表于
留一个老师的电话或是qq多交流孩子班里八十五个孩子了,和老师交流有点不切实际
无效楼层,该帖已经被删除
用户等级:学前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9-5 17:20
一年级养成学习习惯就行了
Powered by  基本概貌:  小学的平时考试得分:九十分以上。当孩子拿个一百分给你时,那个绝对分不出什么内容的。  小升初择校:平均得分率,估计六十左右。有些牛校,合格人数三分之一。  初中:开始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不适应初中的学习了,开始看到数学就想吐,(真实的,问过几个学生)比较明显的有:代数式的运算,还有几何证明的规范化。但只要认真努力,跟着习题模式,拿个高分还不算难。  高中:到了高中,之前初中的要去掉一半。而余下的一半,在开学的第一次测试,基本无疑是当头棒喝。平时初中考九十来分,三十四分出来的。悲摧呀。三更半夜疯扯头发的,不想出门的,怀疑自己白痴的都来了。再往后,内容的难度,密度,绝非初中可比,且有些是初中没讲当你学过的,比如a+b的三次方,等等。。。。。高考的得分率也就60%。  好了,基本情况这样,那么想上好的高中,怎么办呢?  一,要有自己的规划,不要跟着学校的作业走,  小学阶段,要做有,心算(多位数乘除一位数,分数,小数),千成别小看这,算得快,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第二,学会应用题的分析,培养一定的数学思维。第三,学会初中的一些简单的内容,对小学绝对有大帮助的(方程,小学也有学,但太简单了,没有去括号与去分母,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个二个课时,学生基本可以学会的)  二,初中,这个阶段快速学完初中三年课程(至少要在初二结束)重点分两部分,几何,这个到了高中就没怎么学,但题都要用到初中的知识,这个要下死功夫做题,初中的几何很多需要的数学技巧比高中难的。二个重点是,三大函数,一次,反比,二次。  同时要适当的学一些竞赛内容,这个要有老师指导会好一些,比如数形结合呀。  三,好了,如果上面你都做得好了,高中来说,就不至于太狼狈了。  开始你的抽象思维之路吧。  高中看你的要求,只求中等,就练小题的秒杀。这个要在课本的知识基本掌握下。  如果你平时都可以拿135分,K压轴题吧。那个需要极大的脑力与勇气。一般人的看到那个计算题,吐,对了,考的就是压力测试。  本人水平有限,难免有诸多谬误,欢迎拍砖。
楼主发言:15次 发图: | 更多
  @易通数学  基本概貌: 小学的平时考试得分:九十分以上。当孩子拿个一百分给你时,那个绝对分不出什么内容的。 小升初择校:平均得分率,估计六十左右。有些牛校,合格人数三分之一。 初中:开始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不...  -----------------------  赞一个!一看就是经验之谈。论坛非常需要这样的经验分享,而不是成天的鸡毛蒜皮,那些东西适合到qq群里和自己的三五好友扯去。  [发自Android客户端-贝客悦读]
  @易通数学  基本概貌: 小学的平时考试得分:九十分以上。当孩子拿个一百分给你时,那个绝对分不出什么内容的。 小升初择校:平均得分率,估计六十左右。有些牛校,合格人数三分之一。 初中:开始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不...  -----------------------  @dmwg 1楼
20:28:00  赞一个!一看就是经验之谈。论坛非常需要这样的经验分享,而不是成天的鸡毛蒜皮,那些东西适合到qq群里和自己的三五好友扯去。  [发自Android客户端-贝客悦读]  -----------------------------  家长里短,鸡毛蒜皮之事本来就不需要经过多少思考就能脱口而来。  好了,此帖就当楼主本人的工作总结吧。  里面既然是技术性的内容。应会有两种结果,外行懂得不多,高手不屑一顾。  权当自言自语罢了。(要是能遇到行家指点一二,则万分感激不尽)  先说明一下,  楼主那个时代,当是奥数横行,  那里的楼主用现在的话来说,绝对一学霸。  上课基本不听,课本基本不用。只管做自己的题。  偶尔抬起头来说一两句,也是全班没人答得出问题时,  一个声音从角落里飘出来,  结果是根号2  。。。。。。。  好了,过去的浮云了  现在从事纯数学的培训  小学三年级到高中  所有的行为,都有一个基本方向目标。  对于学生而言,就是高考高分。  而高考是放在高三之后的。  换言之,小学初中考个满分,根本不代表任何意义。  特别是小学。分数根本甄别不出,数学能力的高低。  先说小学数学特点吧。  现行的小学数学教学,基本上是无思考式教学。  只记公式,不管变化。  变化都不管,  而如何能变更不用说了。  这基本就是为什么到了初高中学生数学能力差距拉大的原因了。
  来学习。
  说得太好了。顶!
  @易通数学  基本概貌: 小学的平时考试得分:九十分以上。当孩子拿个一百分给你时,那个绝对分不出什么内容的。 小升初择校:平均得分率,估计六十左右。有些牛校,合格人数三分之一。 初中:开始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不...  -----------------------  @dmwg
20:28:00  赞一个!一看就是经验之谈。论坛非常需要这样的经验分享,而不是成天的鸡毛蒜皮,那些东西适合到qq群里和自己的三五好友扯去。  [发自Android客户端-贝客悦读]  -----------------------------  @易通数学 4楼
11:29:00  家长里短,鸡毛蒜皮之事本来就不需要经过多少思考就能脱口而来。  好了,此帖就当楼主本人的工作总结吧。  里面既然是技术性的内容。应会有两种结果,外行懂得不多,高手不屑一顾。  权当自言自语罢了。(要是能遇到行家指点一二,则万分感激不尽)  先说明一下,  楼主那个时代,当是奥数横行,  那里的楼主用现在的话来说,绝对一学霸。  上课基本不听,课本基本不用。只管做自己的题。  偶尔抬......  -----------------------------  支持楼主的贴。普利斯够昂!
  我觉得学习方法分两种,一种是真正为了提高理解力,一种是为了迅速考试拿高分。一定要分清楚。小学时,要慢火不能急,初中稍加快但也不能急。高中目前俺还不知道。  抄概念,背题型啥的,小学还是不要玩这个。记得咱坛子里有个帖子说让小一孩子背加法口诀什么的,晕!计算确实很重要,也确实需要练,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练,每天坚持几道即可,重在坚持,不用非求立竿见影。还有小学不要怕孩子出错,要敢于让孩子出错,这样孩子才敢大胆思考,千万别求什么满分满足家长的虚荣心。
  近几天,才上完了所有课程。
  总结一下:
  小高段:平时作业压力大,大部分的学生根本就没有自主思考的时间与空间,重复着思维难度不高的基础题,加上小学的基本都是女教师,那一个苛细程度,孩子的思维根本没法放开。(在此只是个人参考现状加上个分析,不一定对)。所以秋期的培训,学生本身没有轻松的心情,基本沉不下心。对于代数的概念,基本上没什么深的概念。而这却是初中以后的重点。从具体到抽象,没有抽象,数学不是语文。背得再认真。也只是背,没有抽象的理解,全是空。所以基本上有一部分学生到了初中,会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为什么和我以前学的数学不一样呀???!!!)
  初中段:初一只要能转过弯,有代数式的概念,再加上运算法则第一位,加上适当的技巧方法,则近学霸矣(俺那些个初一的,基本班里前五),初二则要深入掌握模块,代数的,几何的,要不只会比及格线高一些,初三的到了函数,思维更要放开,。。。。。要过年的了,外地的同学都赶着回家去了。
  高中段:刚上高的一就蒙了,小学学数,初中学代数的运算,高中你用运算法则来运算,没高中的抽象,你没法和现实的物像对比。头脑没能构建的话,高一基本是悲剧,到了三角,还好些,解析的话如果没初中的功底,那个命苦,运算量比起以前来,一个天一个地,百分之七十的学生,一看到要算那么多式,一个感觉,呕吐。
  要成学霸,小学低年级,计算要快,俺那些个三年级以上,作业都不要稿纸,速度快一半。小高你就学方程,代数式吧,初中一开始就多项式的运算,解方程,只两步,多乘多,就一步处理干净。初二就狂学模块,初三的圆就好办了。高中你再把函数学好,学霸就你了。
  现行的小学数学教学,基本上是无思考式教学。  -----------------------------------------------------  lz有点想当然了,我孩子学校每年有家长开放日,大家可去听课。现在老师上课也是以启发为主的。你在培训班里教几个成绩拔尖的和学校一线教师面对水平参差不齐的好几十个小孩,这个情况完全不一样的。  以前那个奥数讨论专贴,有多少人在那人云亦云,什么奥数老师只教学生背公式啥的,问题是这些人去听过别人上的奥数课吗?  lz要是在学校带两个班,每班五六十个学生,带个一学期后,大概就不会像现在一样轻视一线教师了。
  鸡兔同笼,在小学是列表,假设法,再到了初二用二元一次,基本上是越学越简明,很多同学到了这里大呼上当,早知就学方程了。  再说公式,不等式的证明,到了后面用归纳法,更简易,再次上当了。  不过你要真让学生明白归纳法,还不一定能接受。但一明白了,多复杂的就变简单了。  再比如说最值,没导数前,变呀变,到了学导,那就变简单多了。但你学生明白什么是导那可是个大工程。  如果思维到了,上面都不成问题。  事实上,只要会算加减乘除,加上思维的训练。  整个九年义务教育的数学,不需要个两三年可以学完。  但是这个思维呀,还真不好玩,有些学生初中就学了大学的。有些高中了,乘除还没过关。  而对于思维是什么,我先整理好思路了再吹吹牛
  我觉得楼主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问题,学这么快有什么用呢?  偶初中学完高中物理,高中学完大学物理算什么水平?  有一道题,别人用动量守恒,我用微分方程,算什么水平?  然后大学上物理课就睡觉,考试照样过关。  有什么用呢?工作以后这些东西一样也用不到。  这些东西你总有一天要学到,初中不学,高中总也要学,高中不学,大学总也要学。  这么着急干什么?  人生路漫漫。
  现在很多教育方法就是拔苗助长,我先不说这些方法对“开窍晚”的孩子对不对,就算那些智力好一点的孩子,学完了怎么样呢?  初中学高中,高中学大学,然后大学就睡觉对吗?  不要整天就是学学学,有空多带孩子接触社会,提高一下情商,别大学毕业了什么都不懂,心智跟小孩一样,在社会上四处碰壁。
  原来中小学是十年,现在娃营养好,个子也长的好,智力更超前,例假都早了  反到要学12年,其实就是人口太多了,没办法给教育也拉个皮,不过是反着拉,拉皮是拉短,教育是拉长,可以学快点
  新年来拜楼学习。  楼主的看法或许不适合每个孩子,或许只适合自己的孩子。
  学习!
  我们小二   那么我们现阶段的重点应该是计算过关! 然后辅以奥数打通思维!
  期待楼主关于思维的吹吹牛  
  @易通数学 11楼
12:08:00  鸡兔同笼,在小学是列表,假设法,再到了初二用二元一次,基本上是越学越简明,很多同学到了这里大呼上当,早知就学方程了。  再说公式,不等式的证明,到了后面用归纳法,更简易,再次上当了。  不过你要真让学生明白归纳法,还不一定能接受。但一明白了,多复杂的就变简单了。  再比如说最值,没导数前,变呀变,到了学导,那就变简单多了。但你学生明白什么是导那可是个大工程。  如果思......  -----------------------  早学思维,不早学知识。  1/2+1/3+1/4+1/5-------  我在孩子小学时就教他算这个题,但所用方法严格限定在小学知识内。  勾股定理也完全用小学知识证明。  我认为,我们现在看到的证明、计算都不是它最初的面目,现在看到的证明、计算是经过很多人精心打造的结果,虽然很简洁,但要深刻理解不容易。最初的面目则相反,但却是粗糙的,甚至是不能深究的。  牛顿在被贝克莱主教质疑微积分的理论矛盾时,无可回答,就是这个道理
  @易通数学 4楼
11:29:00  先说小学数学特点吧。  现行的小学数学教学,基本上是无思考式教学。  只记公式,不管变化。  变化都不管,  而如何能变更不用说了。
  -----------------------------  经验之谈,深有同感!  虽说小学时的奥数培训提高了我家小子的小升初考试分数,但那种只教套路数套公式的教学方式真的有害。本校老师则更不用说了,老师的解题能力、逻辑思维还不如我这个丢开了学习从事毫不相关工作20多年的人,两个眼睛却只盯着分数!
  @遥吟俯畅SZ 17楼
15:21:00  新年来拜楼学习。  楼主的看法或许不适合每个孩子,或许只适合自己的孩子。  -----------------------------  本来并没有合适所有孩子的方法,所有的只是个人观点。不代表正确。  所有的内容不过是从某一个小角度,解读中学之前的数学学习。  只谈学习技法,不谈什么素质教育等等高大全的内容。  也主不谈学习数学有没用的问题(就象无法用公理证明公理的正确性与否)  以后想到哪再说到哪吧  计算表面上看,不涉及思维内容。  过年这几天理了一下思路,还有大有文章可做。  反观近两年教过的学生,学好算法,效率还是很出很多。  而小学,初中,高中的计算,基本可以一脉相承。  。。。。。。改天整理好了再细说算法吧。  先给大家出个题  23X34=?  不要列式你能写出来吗?
  @易通数学 9楼
09:58:00  近几天,才上完了所有课程。  总结一下:  小高段:平时作业压力大,大部分的学生根本就没有自主思考的时间与空间,重复着思维难度不高的基础题,加上小学的基本都是女教师,那一个苛细程度,孩子的思维根本没法放开。(在此只是个人参考现状加上个分析,不一定对)。所以秋期的培训,学生本身没有轻松的心情,基本沉不下心。对于代数的概念,基本上没什么深的概念。而这却是初中以后的重点。从具体到抽象,没有抽象,......  -----------------------------  我当初上初中时候,初一基本没问题,初二数学才出问题,主要是三角形方面的问题,到了初三学完坐标系以后终于解脱了。
  @易通数学
00:18:00  @遥吟俯畅SZ 17楼
15:21:00   新年来拜楼学习。   楼主的看法或许不适合每个孩子,或许只适合自己的孩子。   -----------------------------   本来并没有合适所有孩子的方法,所有的只是个人观点。不代表正确。   所有的内容不过是从某一个小角度,解读中学之前的数学学习。   只谈学习技法,不谈什么素质教育等等高大全的内容。   也主不谈学习数学有没用的问题(就象无法用公理证明公理的正确性与否)   以后想到哪再说到哪吧   计算表面上看,不涉及思维内容。   过年这几天理了一下思路,还有大有文章可做。   反观近两年教过的学生,学好算法,效率还是很出很多。   而小学,初中,高中的计算,基本可以一脉相承。   。。。。。。改天整理好了再细说算法吧。   先给大家出个题   23X34=?   —————————————————  占个位、学习  
  23*34=782
个位相乘,十位交叉相乘再相加,有进位,百位相乘
  似乎似的。  
  @aima5 28楼
17:54:00  23*34=782
个位相乘,十位交叉相乘再相加,有进位,百位相乘  -----------------------------  这哥们好牛,确实是这样子的。  是不是很简单,一学就会。  从后面加起,有进位就进,写完之后就不记。  但是。。。。  你们是不是一直没有这样子呢?一直一碰到两位数乘除法就列竖式算呢。浪费了N多时间。  好了,有同学会问不就一个算式,能学好数学。  确实不是万能,但是可以节约你大量无谓的时间。  好了,我们再升级到代数。  (2x+3)(4x+5)  同上面的一样原理,分类,平方的,一次的,常的。  平方是头乘而得,而一次则是内积,加外积,而常数则是尾乘得。  8X平方+(12+10)X+15  而一次项是可以一次过写出来的。  也就是说,多项式的乘法,书上是两步,我们可以做到一步完成。  当然,你要是不明白多乘多法则,那也没办法了。  简单才是最高的战略------不记得谁说的了。
  楼主,继续啊!  
  只有记忆,没有分析,更不论分析能力。  这是这段时间接触的在学小学生的一个概况,也有分析能力好,但在学校基本没有体现的机会。  前面说了计算的。  可以概括来说,能不算的不算,能不写的不写,节约步骤,节约大脑带宽(借用某个国外机构的说法),三年级学好小学的计算一般人都可以达到。  而应用题则是分析与翻译的事。  先行汉语言翻译成数学语言,再则分析数量关系。  汉语言的特点,如果数学老师不重视,那么小学的应用题,基本没法教好。  明天再说了。
  @易通数学 32楼
23:29  只有记忆,没有分析,更不论分析能力。  这是这段时间接触的在学小学生的一个概况,也有分析能力好,但在学校基本没有体现的机会。  前面说了计算的。  可以概括来说,能不算的不算,能不写的不写,节约步骤,节约大脑带宽(借用某个国外机构的说法),三年级学好小学的计算一般人都可以达到。  而应用题则是分析与翻译的事。  先行汉语言翻译成数学语言,再则分析数量关系。  汉语言的特点,如果数学老师........  ------------------------------  哇,这句好熟悉!类同于家齐的奥老师常挂嘴边的一句话:文字语言翻译成数学语言!
  @高粱地守望者
11:35:00  现在很多教育方法就是拔苗助长,我先不说这些方法对“开窍晚”的孩子对不对,就算那些智力好一点的孩子,学完了怎么样呢?   初中学高中,高中学大学,然后大学就睡觉对吗?   不要整天就是学学学,有空多带孩子接触社会,提高一下情商,别大学毕业了什么都不懂,心智跟小孩一样,在社会上四处碰壁。   —————————————————  不这样大学考不上
情商再高也是打工滴
再有创意力还是打工滴  
  有图有真象,选了一本小升初应用题集大约200道,对常用的关键词级对应的数学符号做了统计。至于更    细的后面再说
  部分歌诀(歌诀只为帮助学习记忆,要结合题目去理解)  等量关系先分清  比是相当共等于  每的倍份数相乘  多少盈亏相加减  。。。。。。。。。。。。。。。。。。。。。  这是某人自编歌诀,字面意思及压韵,基本没法考虑,对应于每道题目来分析,孩子们还是很受用。
  下面是如何翻译的图片  
  @易通数学
23:29  只有记忆,没有分析,更不论分析能力。  这是这段时间接触的在学小学生的一个概况,也有分析能力好,但在学校基本没有体现的机会。  前面说了计算的。  可以概括来说,能不算的不算,能不写的不写,节约步骤,节约大脑带宽(借用某个国外机构的说法),三年级学好小学的计算一般人都可以达到。  而应用题则是分析与翻译的事。  先行汉语言翻译成数学语言,再则分析数量关系。  汉语言的特点,如果数学老师........  ------------------------------  @我爱家齐 33楼
01:58:00  哇,这句好熟悉!类同于家齐的奥老师常挂嘴边的一句话:文字语言翻译成数学语言!  -----------------------------  数学的规律性就在那里,无论哪个人怎么看,数学就是数学,先有数学而后有汉语,汉语言的表达要以数学的关系做为标准物。  然而从表达到理解,总会失真。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也许数学本身就是数学,文字只是表象。有时根本无需多余文字。  只是有时我们太过重表象了。
  楼主介绍一下怎样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女孩子,7岁,一年级。  
  @小妮子怕谁 40楼
23:45:00  楼主介绍一下怎样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女孩子,7岁,一年级。  -----------------------------  这个说不上指教,毕竟所教学生中有的真的进步不大,进步大的就非常明显,这次有几个不同学校的学生,都拿了第一。  只能说一说,自己对数学的理解。  最近带几个五年级学生,基本上分成两类。  一,是以自我的感觉为出发点,很多时候想当然,心眼里想着最后答案是什么,看老师的眼神,如果和老师的一样,则欣欣然。(这基本是以后社交类的苗子,是学文科的套路,大人经常考所谓灵光的).  特点:经常问老师答案是不是,,,,,,  预后:小学低年级很出众,高年级很努力还可以,初一有点吃力。初二,三,,,,,基本败下来了。  二,以数学本身的规律为依据,基本上自己发的会总结规律性的东西。  特点:老师,你先别说,自已做出,然后很有成就感,  预后:一到初高努力一下,很快就上来了。  个人观点:  第一类,偏文科类的,逻辑性不强的:老师所要考的内容分类好,每类题都拆分很详细来刷,150 的高考拿110-120还是很有可能的。  第二类,逻辑强的,拿出一小部分精力学完课本,再学一些大学相关的,从数学思想上出发,掌握一些本质的内容,学会一些高超的技巧,高考130以上还是不难。  至于培养思维逻辑,很多时候天资已定了个大概,后天可以逆袭,但不是每个人,  我的方法就是做题只要过程,不许出结果。每个人的过程都有差别。不看结果,学生慢慢养成,思考的习惯,(要不,那些个小人精,看到你说五,他也喊五。)不思考的习惯很多时候是家长和老师给养成的。  无思考,不数学,中高考都会出创新题,数学的本质是一样的,如果照搬习题,根本没有得套。  (更细的内容,可以参考两本书,《一万小时成天才》&数学沉思录&)  个人比较认可深精训练的观点(可以在书里找到,楼主个人的经历和精沉训练很类同)  最后:学习应当是快乐的,如果不是,长远而言,可能得不偿失。  以个纯个人观点。
  赞一个,咨询楼主,小女一年级,数学中上水平,没考过满分,想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怎样操作?  
  @易通数学 11楼
12:08:00  鸡兔同笼,在小学是列表,假设法,再到了初二用二元一次,基本上是越学越简明,很多同学到了这里大呼上当,早知就学方程了。  再说公式,不等式的证明,到了后面用归纳法,更简易,再次上当了。  不过你要真让学生明白归纳法,还不一定能接受。但一明白了,多复杂的就变简单了。  再比如说最值,没导数前,变呀变,到了学导,那就变简单多了。但你学生明白什么是导那可是个大工程。  如果思维到了,上面都不成问......  -----------------------------  同意楼主,说说如何培养数学思维
  这段时间一直没写东西。  也不忙,是发现学数学根本没什么好说。  就做练习题,快速刷题。小学四年级基本刷二元一次方程组也就十分钟能刷四十道左右。  小学阶段能把初中的运算能快速的刷完,做到一次方程,一看就写答案。  思维如果没有运算能力做基础。全是假的.
  关于运算的一些统计  
  楼主不是出过一道题
先给大家出个题  23X34=?  不要列式你能写出来吗?  好的,我不是写过小女六岁可以心算四位数相乘。  就你的题,我写个算法,看看是不是更高明。  23*34=25*32-2*9=800-18=782  782*782=800*764+18*18=611524  计算原理:(a+b)*(a+c)=a*(a+b+c)+B*C
  学数学不可只搞正面教育,必须考虑孩子容易犯那些错?如何从源头就予以纠正。  学数学不可简单地做书本上的练习,那样只能陷入比葫芦画瓢,思维简单化模式化。  数学需要很好的整体感觉,不仅对老师对学生尤其如此。只有布局合理,思维方式多样才有更强大的适应能力。
  好,继续!
  好帖子,楼主继续啊
  mark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