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的2016中国药物制剂大会专业好么

关注今日:62 | 主题:2471257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下载丁香园 App
即送15丁当
广州中医药大学药学专业导师简介
页码直达:
这个帖子发布于11年零153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刘建阳副主任医师中药学(1008)本学科是中药学一级学科,全国首批硕士授权点(1978年),博士学位授权点(1998年),广东省重点学科(200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001年),拥有“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研究开发部)”和“国家教育部现代中成药工程中心”。以黄兆胜教授为学科带头人,拥有梁颂名、徐鸿华、李锐、周莉玲等多位知名教授,以及四十多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中青年骨干,共同组成了一支学术思想活跃、年龄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富有潜力的学术队伍。以近二十多年来“南药”的研究和中药复方药学、药理学研究的积累为基础,拥有我校在中医药理论研究和中医药临床应用经验方面的近五十年的深厚底蕴。凭借已在国内外学术界、省内外企业界建立的学术研究和技术开发协作网络优势,以“复方中成药的现代化研究与应用开发”为主攻研究方向,取得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本学科围绕这一主攻方向形成了具有鲜明岭南特色、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具有自身优势的四个研究方向。中药复方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研究方向。通过实验与临床研究相结合,对补肾中药与抗衰老、白虎追风丸治疗痹症、抗脂肪肝方药、抗肝纤维化方药等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有较深入的研究。并开展溪黄草等十余种单味中药、乙肝康胶囊等数十种中药新药、保济丸等数个名优中成药的药效学实验研究。为研究开发中药新药及名优中成药的二次开发提供药效学研究基础。中药复方制剂的剂型现代化和质量标准化研究方向。将超滤技术、吸附技术、生物酶技术、超临界CO2萃取、大孔树脂吸附等现代化手段应用于中药新药的制剂工艺研究和中药剂型改革研究中;进行中药透皮吸收给药系统、中药控释给药系统、无糖颗粒剂、肠溶胶囊及其他中药新剂型的应用研究;并建立适合中药药剂的快速、灵敏、专属性好的分析方法,制定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并与制剂工艺同步进行、动态研究,使质量标准更有效地监测制剂工艺和控制成品质量。南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质量研究方向。对巴戟天、溪黄草、诃子、砂仁、降香、高良姜等十几种南药开展了全面的品种整理、质量评价研究;建立了二十个广东道地药材品种的规范化种植(GAP)示范基地,研究解决中药材种植(GAP)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制定其全过程的标准操作规程(SOP);并引入DNA指纹图谱、色谱指纹图谱等的新技术、新方法对中药材质量进行规范化研究。本研究方向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曾获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中药新药与新产品开发研究方向。承担了多个与中药新药(“虎金丸”、“乙肝康胶囊”、“灵芝降糖胶囊”、“大承气汤”等)有关的高层次研究课题;研究开发包括“龙珠平亢丸”、“蜜炼滋补膏”、“生脉成骨胶囊”、“双柏炎痛喷雾剂”、“冠心康泰胶囊”及“香朴正气软胶囊”多个中药新药及岭南名优中成药品种“保济丸”的二次产业化开发研究。已实现九项技术和新药成果的成功转让,取得较好社会和经济效益。本学科现有实验室面积近6000平方米,专业科研实验室面积600平方米,固定资产500多万元,拥有德国GLAT流床喷雾包衣机、HP-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HP-3DCE高效毛细管电泳仪、CS-9300型薄层扫描仪、日立-285型红外分光光计、Hellge-六导生理仪、LKB多功能电泳仪、气相色谱仪、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PCR仪等大型仪器设备,总值360万元,具备完善的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的实验备件。目前承担厅局级以上科研课题共48项(其中省部级以上课题14项),科研经费近400万元。博士生导师:黄兆胜、梁颂名、徐鸿华、李锐、周莉玲硕士生导师:陈佃、钟仕卿、江滨、张俊荣、吴清和、林励、周诚、黄耀权、程怡、李政木、施旭光、贺红、高幼衡、丁平、李薇、黄萍、赖小平、祝晨陈、李卫民、苏子仁。主要研究方面:中药复方的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研究中药复方制剂的剂型现代化与质量标准化研究南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质量研究中药新药与新产品开发研究主要课程:公共课、中药学、中药鉴定学、现代药剂学、方药实验设计、中药学专论、药代动力学、中药生物技术、实验动物学等课程。徐鸿华教授徐鸿华教授, 男,广东省蕉岭县人,1933年3月生。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中药资源研究与开发方向的硕士、博士生导师。中国药材GAP研究促进会理事。1961年华南农业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75年调动到广州中医药大学,曾任中药系主任,党总支书记,中药与保健开发研究所所长。徐教授四十多年来致力于植物资源的教学与研究,主讲本科生课程《林木培育学》、《药用植物栽培学》,硕士、博士研究生课程《中药资源学》、《中药学专论》,在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他瞄准中药学科前沿,于1986年率先组建了中药资源研究室,1994年组建了中药资源学科,领导中药资源学科建设,掌握该学科发展动态,提出学科研究方向,是该学科的学术带头人。1994年又以他为首主持申办中药资源新专业,获得广东省高教局组织专家论证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首先在我校创建了全国中医药院校第一个中药资源专业,1995年开始正式招收中药资源专业本科生。近年来培养硕士生7名,博士生10名,其中硕士生钟小清被评为2000年度“南粤优秀研究生”称号并获曾宪梓奖学金一等奖。
徐教授积极开展横向科研,与企业合作争取资助科研经费;或与厂家共同开发新产品,积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和方法,发挥中药资源应有的价值,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由他本人主持开发研究的项目有: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乙肝康复灵(Ⅲ类中药新药),已列为卫生部科研课题和广东省重点科技开发项目,现已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临床研究。治疗糖尿病的复方灵芝降糖胶囊(Ⅲ类中药新药)亦列为广东省重点开发项目。巴戟天系列产品:巴戟乌鸡精、巴戟黑米酒、巴戟滋补膏,以上成果已转让给厂家,其中巴戟乌鸡精获1994年度北京首届中国中医药保健科技精品博览会最高金奖。灵芝系列产品:灵芝精片、灵芝胶囊等,已转让给厂家。
徐教授学科领域知识面广,其研究领域包括南药引种栽培试验研究、南药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中药资源调查和开发利用研究、生物技术研究等, 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仅1990年以来就有“巴戟天高产优质途径的研究”、“实施中药材GAP推进中药现代化”等50多篇论文,主编、编著《中草药栽培》、《热带药用植物栽培》、《南方中草药栽培技术》、《中草药彩图手册》、《砂仁》、《巴戟天》,参编《中国药材栽培与饲养》、《抗肿瘤本草图谱》、《广东中药志》等38部学术专著。在80年代初,开展了粤北地区中药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研究,该项研究成果获1986年度全国(部级)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乙级奖。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八五”、“九五”、“十五”重点科技攻关子专题等部(省)级以上科研课题12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子专题)等各级科研奖励9项。  徐教授1987年应邀赴美国加州大学植物园合作科研,建立了美国第一个中药园圃,在美国学术界引起反响,美国国际日报曾报导称:“美国第一个按中药传统分类培植药苗的园圃,美国第一个正式成为美国植物学界接受中药传统疗效设立的实验园圃,美国第一个学术界和中医结合开始对中药研究的园圃”。国内外20多家中英文报刊杂志电台作了报导,这对传播和推动世界中医药热,提高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地位起了积极作用,在文化交流和学术上都具有重大影响。1994年应邀赴日本国参观考察,合作开发灵芝,在学术交流时,由徐教授主持引进日本灵芝菌株的研究成功,日本同行专家给予好评。2000年应邀赴香港,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与香港浸会大学GAP联合实验室合作科研。  徐鸿华教授,治学严谨,学术造诣高,教书育人,善于开拓与进取,无私奉献。曾被评为深受同学欢迎的好老师,1982年获广东省高教局教学优秀奖,1988年被卫生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从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获广东省优秀中医药工作者称号,1997年获广东省优秀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称号,2000年评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建设优秀学科学术带头人,2001年被评为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我校第四届“新南方教学奖”优秀教师,2002年被评为我样“211工程”优秀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梁颂名教授梁颂名教授,广东省广州市人,1935年11月出生。曾任我校中药学院院长,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中医药学会中药学会和广东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药学会广东分会副理事长、广东中药学会理事长等职务,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梁教授教学经验丰富,系统性强,深受学生欢迎。具有精湛的中医药学学术造诣,且治学严谨,科研能力强,著述甚丰,在国内外中医药学术界享有较高的声誉。先后获得“广东省高教战线先进工作者”和“全国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共培养硕士生26人,博士生5人。先后开展了“络通片治疗痹证的药理与实验研究”,“龙子主治疗慢性肝炎的药理研究与临床研究”等多项研究。并参与并指导多项省级中标课题的研究工作。主编了全国统编教材《方剂学》三、四版,主编《中医方药学》获卫部1978年科学大会二等奖。是《广东中药志》的副主任委员,《中华本草》编委。先后编写了《中医方药学基础》、《中药方剂学》、《医学方法概论》十多部专著。梁教授临床强调熟练掌握药物是提高疗效的关键。他对脾胃病、肝炎的治疗有独到之处。李
锐教授李锐,男,福建省建瓯市人,1937年8月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药理学首席教授,中药学(中药制药)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中药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药科大学兼职教授,药理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李教授1960年自中国药科大学(原南京药学院)药学专业毕业,国家统一分配至广州中医药大学药理教研室任教,七十年代初还创建了我校药用植物化学课程。主要承担《药理学》和研究生班的《方药实验研究》及《中药学专论》等课程的教学。培养了28名硕士,3名博士,其中有些已成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正在培养博士研究生5名。李教授治学严谨,深受学生爱戴。李教授具有中西医药结合广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科研实践经验。知识渊博、造诣极深。坚持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研究中药及复方的药效学与药动学,主持或主要参与的国家级、部(省)级科研课题近二十项,促进了中药药理学新学科的发展。李教授六十年代主要进行蛇药研究,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主要进行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研究,八十年代中期主要进行绞股蓝的研究,八十年代后期至今主要进行中药复方制剂的药效学与药动学研究。其中青蒿素研究集体获得国家创造发明二等奖,全国科学大会一等奖。蛇药研究集体获得全国科学大会一等奖。花县绞股蓝的研究纳入国家星火计划并集体获得广东省星火计划产品一等奖。复方中药制剂麒麟丸的研究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芬达宁搽剂的研究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脑力智宝研究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李教授在卫生部组织的“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研究课题中,进行青蒿素的药理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等研究,发现了青蒿素首过效应显著,体内代谢物为抗疟作用更高的还原青蒿素,在研究过程中 较早引入了“前体药物”的概念,并通过电镜观察为青蒿琥酯抗疟原虫作用及体内过程研究等提供的数据,使曾一度被临床否定的青蒿琥酯重新作为抢救凶险的恶性和脑型疟的药物。在药学学报发表的科研论文“应用气质联用等法对青蒿琥酯钠体内命运的研究”被评为1986年广东省优秀科技论文。有关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论文,在1988年7月美国墨西哥城举行的世界人文科学会议大会报告,李教授由此被发展为美洲生物科学会成员。李教授较早开始结合中医药理论,紧扣主治功能进行反映临床疗效的药效学实验研究,阐明中药复方作用靶点和机理,促进中医药学术水平的发展。李教授发表的“延缓衰老药理研究模型”被评为广州市科技优秀论文,合作提出延缓衰老研究规范被定为我国延缓衰老药物研究的规程。李教授除致力于实验研究工作外,还积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率先提出对中成药进行第二次再科研的观点。李教授与药剂学教授周莉玲合作,将药物累积法引伸应用于中药复方制剂药动学的研究。该法从中医整体观出发,能反映中医用药发挥综合疗效的特点,为有效成分不明或无法建立体内定量分析方法的中药及其复方制剂提供体内过程的研究方法,得到了中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界同行的充分肯定,纷纷参照该法进行研究,相关的报道文章不断见诸专业杂志。李教授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中药复方制剂药动学研究及国家九五攻关课题中药复方(生脉细粒剂)标准化研究中的药动学研究部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药经皮给药系统局部药动学研究等,深入探讨药理效应法的药动学研究,以寻找与经典血药浓度法之间的相关关系、相关程度及其规律性,为确保中药新药的有效、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李教授历任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代谢委员会委员。李教授在国际性与全国性专业杂志上发表的科研论文80余篇,其中6篇分别被广东省科协、广州市科协、《中药药理与临床》杂志评为优秀科技论文,7篇12次被国外专家引用,载入《Science Citation Index》。李教授担任主编、副主编出版《广东中药志(药理)》、《现代中药药理学》、《中成药药理与应用》、《中药药理学》等公开出版的著作12部。李锐教授是国家科委科技成果奖特邀评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审专家,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议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广东省科技成果奖、广东省优秀新产品奖等各级多层次科技成果的评委,并担任《亚洲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杂志(Asian Journal of Drug Metabolism and Pharmacokinetics英文版)》、《中药材》、《中药药理与临床》、《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营养与食品卫生杂志》等10个专业杂志的编委。李教授历任广东省药学会秘书长、副理事长,广东省食品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食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李教授是国家新药评审委员,中国药学会第18届、20届全国理事,中国药学会老年药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中药药理委员会常委,中国食品学会全国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中药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教授曾多次前往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以及香港、台湾等地访问、讲学,出席过10余次国际学术会议,并在会议上作特别演讲、大会报告或进行论文交流。李教授在全国药学界、药理学界、中药药理学界,甚至在国际上都有一定的影响,荣获日本和汉生药学会奖励状,为日本生药学会会员、美洲生物科学会会员、英国剑桥大学名人大全教授,澳大利亚澳华中医学会荣誉顾问。李教授获国家科委主持国际荣誉联合评选委员会(U.S.A)颁发的对人类贡献荣誉称号,为广东省优秀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广东省高教系统先进工作者,享受省级劳动模范待遇,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周莉玲教授周莉玲,女,浙江省杭州市人,1938年5月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学科主任导师,广东省中药学(中药制药)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中药制药学学术带头人,中药学博士生导师。周莉玲教授1960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原南京药学院)药学专业本科,国家统一分配至广东药学院(原广东省药专)任教,主讲《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课程。1977年调入广州中医药大学,担任药剂学教研室主任,主持中药药剂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中药药剂学》,并开设了《中成药质量控制》、《中药新药开发研究》等本科班的课程,目前主要承担研究生班《中药实验研究设计》、《中药学专论》等课程的讲授任务。周教授治学严谨、精益求精,深受各层次班种学生欢迎。周教授已培养了硕士25名,博士3名,正在培养博士研究生7名,硕士研究生1名。周教授具有中西药学宽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科研实践经验,善于将中西药学紧密结合,应用现代药学科学技术和方法研究中药药剂,致力于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的探讨。八十年代中期,在中医整体观理论指导下,周教授率先将药物累积法引伸应用于中药复方制剂,为中药制剂的生物有效性研究开创了一条新路,为有效成分不明确或无法建立体内定量分析方法的中药复方制剂提供体内过程的研究方法,得到了中药药剂学同行专家们的充分肯定,并纷纷参照该法进行研究。九十年代以来,周教授主持或主要参与的国家级、部省级科研课题十余项,涉及口服控缓释给药系统、经皮给药系统、靶向给药系统、制剂药学研究、制剂药动学、生物有效性和生物等效性研究等。目前正在主持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药经皮给药系统局部药动学研究及名优中成药的二次开发研究,并参与SFDA组织的药物研究课题《制剂的技术指导原则(中药)》的研究。周教授在其所主持的中药制剂工艺、制剂质量标准及制剂生物有效性的研究领域形成较鲜明的特色。 1、多学科协同攻关的网络与架构。①选题立项和研究工作紧密结合临床,根据药理与临床及时取得的反馈信息,调整优化工艺;②工艺研究与质量标准研究同步进行,二者构成互促的动态过程;③应用正交试验、均匀设计、球面对称设计等数学方法,优选制剂处方、辅料和工艺;④以多项化学成分指标与核心药效指标结合跟踪筛选工艺,使制定的工艺流程有科学依据并合理可行。2、引进现代工业技术,深入探讨中药复方制剂过程的变化,改革中药提取、精制工艺。3、紧跟药剂学科前沿,引进现代制剂新技术,开发中药新剂型。4、不断推动中药制剂的生物有效性研究。①根据主要(有效)化学成分的性质,按血药浓度等法进行药动学研究。②根据中药制剂发挥整体疗效的特点,应用生物效应法研究药动学。③根据经皮给药制剂渗透的特点开展靶部位局部药动学研究。周教授主持的风湿跌打酒剂型改革获广州市科委科技进步奖,主要参与的调整血压新药芬达宁纯中药搽剂开发研究获广东省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优秀新产品奖、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周教授编写的有关著作有《中药制剂设计学》、《中药制剂学》(大型参考书)、《中药药剂学(规划教材)》及《中华本草》(制剂部分)等多部。近十年来在国际性和全国性专业刊物发表的科研论文等90余篇,其中多篇收入Sci、CA。“Percutanous delivery of Sinomenine”1998年在美国药学科学家年会上交流,“青藤碱经皮给药持效性制剂的研究”在(2000’北京)国际传统医药大会演讲,“用血清药效法研究中药药动学的探讨”在第六届全国药物及化学异物代谢学术会议(2000’湖南张家界)报告。周教授在中药药剂学界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学术地位,是中国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顾问、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常务委员、国家教委高校科技同行评审专家、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议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评审专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广东省科技成果鉴定专家、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科技奖和中华医学青年奖评审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咨询专家。黄兆胜教授黄兆胜,男,广东揭阳市人,1953年9月生,教授,中药学博士生导师。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级重点学科中药学(中药制药)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1984年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年赴日本国立富山医科药科大学留学,学成回国后返回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工作,年作为首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继承人,跟随著名中医药学家赵思兢教授学习三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颁发的证书。1996被确定为广东省“千百十”跨世纪人才工程的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年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院长、中药研究所所长,现任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另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届理事、中国药学会第21届理事,国家中医药药管理局科技成果评审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专家委员会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和广东省药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及广东省中医药科技专家委员会中药学科组成员,多次应邀赴日本、香港等地讲学,并出席国际会议,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
黄教授长期从事中药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尤其在中药延缓衰老、中药抗脂肪肝及抗肝纤维化研究、中药新药开发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近年来负责并完成“田参胶囊”、“脑力宝丸”、“生命力口服液、“养颜祛斑胶囊”等中药新药的开发项目,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及完成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目前主持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虎金丸抗肝纤维化的临床与作用机理研究”和“养寿丹抗老痴呆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国家人事部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虎金丸抗肝纤维化有效部位群与作用机理研究”、广东省科委重点项目“虎金丸抗临床前开发研究”、“芦荟多糖对临床型原发性肝癌细胞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等多项科研项目。先后在国内外医药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多篇被IM、AA、SCI等国际学术刊物所收载。参加编写出版《汉方诊疗手册》(日文版)、《岭南中草药摄要》、《抗衰老药物学》、《灵芝的开发利用》、《中药药理学》、《中华临床中药学》等学术专著16部,主编全国中医药院校21世纪课程教材《中药学》。李
薇教授李薇,女,1957年生于武汉市。1981年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中药系,后在湖北中医学院中药系任教。1996年在重庆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于1999年获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和中药鉴定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学分会委员和广东省药学会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李薇教授在一线教学岗位上工作多年,主要承担中药专业主干课程《中药鉴定学》和《中药商品学》的理论和实验教学任务以及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学位研究辅导工作。在教学中,李薇教授特别注重言传身教,讲究教学效果,能够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工作,其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多样,在同行及学生中均获得好评,其教学效果经专家、同行以及学生三方评议结果为优秀。除了完成繁重的教学工作之外,李薇教授多年来还一直从事新技术、新方法在中药质量控制和品质评价中的应用,以及中药材规范化种植过程中的质量监测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她积极肯干,严谨务实,紧密跟踪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前沿,实验研究精益求精,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了7项国家级重点科技攻关课题和省(部)级科技项目的研究工作。如国家教育部研究项目“中药成分丹皮酚与阿司匹林结合形成新化合物的流变学研究”、国家科技部重点攻关项目子课题“中药材广藿香规范化种植研究”、“中药材广地龙规范化养殖研究”、“广藿香油标准提取物的质量标准研究”和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中药材广藿香指纹图谱的研究”等。在国内外专业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学参考书籍8部。其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同行和专家们的肯定。江
江滨,女,祖籍山东。1954年9月出生,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科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药及复方中药化学成分研究。江滨教授一直耕耘于大学教坛,致力于中药教育事业,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深的学术造诣。主讲《中药制剂分析》、《分析化学》、《波谱分析》等课程,教学中注重教学方法研究,教学经验丰富。现主持广东省及学校的教改课题和现代教育技术课题四项。在《高等医学教育》、《药学教育》等杂志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余篇,担任中药类专业规划教材《理化基础实验》主编、《分析化学》副主编。江滨教授长期从事中药及复方中药化学成分研究,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科研、教学实践经验,善于将现代生物学、化学的理论与技术与中医药研究紧密结合,致力于中药及中药制剂分离与分析新技术、新方法的探讨。1993年以来曾主持或参与完成了十余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其中涉及中药有效成分研究、中药化学成分动态研究、中药材及中药复方制剂质量标准研究和中药新药开发研究等方面。其中获中国青年科技成果博览会一等奖一项,省级青年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六项;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现担任《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中国民族药志》编委。1994年以来,共指导硕士研究生14名,协助指导博士生3名。
主攻方向与展望:中药及其制剂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的研究、中药及其复方的有效成分研究、中药复方配伍的化学物质基础研究。吴清和教授吴清和,男, 1950年12 月生,海南省海口市人,研究生毕业,获医学硕士学位,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副院长,教授,中药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药理毒理研究室主任,广东省药品审评专家,中药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从事中药药理教学与科研工作近20年,熟悉和了解该领域研究工作的前沿情况,并积累了较丰富的研究工作经验,尤其在中药新药的研究和开发方面,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研究中既重视中药基础理论研究,构建现代中药理论体系,又坚持中药有效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相结合的研究,并注重药效化学基础和创新药物研究,让众多天然中药的活性成分成为创新药物的宝库。擅于糖尿病、甲亢、胃肠病、肝胆病、不孕不育等方面的临床与复方药理学研究。以益气补肾,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尤其特色。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能系统地讲授《中药药理学》和《中药学》两门课程,曾担任全国统编教材《中药药理学》和《药理与中药药理实验》副主编,参加编写教材、教参30多万字。并运用血清药理学、免疫药理学、分子药理学、毒理学等方法学开展中药药理的研究,取得了较明显的成绩。先后承担和参与国家“九五”、“十五”科技攻关课题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中医药管理局多项科研课题,承担卫生部和省高教厅 “中药药理学实验(电视系列教材)” 、“中药药理实验基本知识和技术CAI课件”等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成果曾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和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二等奖1项,南海市政府2项,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先后在各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曾获“广东省优秀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工作者”称号。林
励教授林励,男,海南省海口市人,1954年6月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研究员、实验管理中心主任,中药学科博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及《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杂志编委;1997年9月至1998年5月曾应日本国立旭川医科大学邀请,前往该校进行中药复方麻醉镇痛制剂及其作用机理合作研究。主讲“中药有效部位提取与临床应用”、“科研设计与论文写作”、“中药资源化学”等课程;长于应用中药资源化学等相关技术,研究广药药材质量及栽培过程有效成分群的动态变化,并分离、鉴定、开发其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先后完成国家及部省级科研课题十余项,获国家及省级科技进步奖多项,系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主持完成新药“芬达宁搽剂”研究,开发出外用中药降压新剂型,获新药证书和广东省优秀新产品奖;通过对巴戟天的系统研究,首次发现了病害与巴戟天体内化学成分及其显微结构的关系,从巴戟天中分离、鉴定了新化合物巴戟甲素,并证实为一抗老年痴呆症的活性成分;通过对广药化橘红的系统研究,从该药材中首次分离、鉴定了多个香豆精、黄酮苷元及酚性成分,建立了化橘红模式指纹图谱,分析了化橘红种植过程有效成分、重金属、农残等的动态变化规律,科学地建立了化橘红质量标准化评价平台,开展了化橘红有效部位分散片研究……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有的已被CA、BA、IM、AA所收载;出版《简明常用中药成分手册》、《中药化学》等学术专著5部。现承担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分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发改委项目1项、部省级科研课题5项;其中主持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分课题“化橘红GAP研究”、国家人事部出国人员择优项目“檀香新化学型研究”、广东省2003年重点项目“化橘红生产工艺及其成套装置的研究”等项目,并为国家发改委2003年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名贵道地药材化橘红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技术总负责人;目前主要进行化橘红有效成分动态变化及指纹图谱研究、化橘红有效部位分散片的研制、檀香化学分型及主要有效成分研究等。赖小平研究员
赖小平,研究员,男,广东省饶平县人,出生于1960年10月,现任本校新药开发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药现代化》杂志编委,中国中药资源分会理事,广东省新药评审专家库专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是中药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多年来,主持和参加省部级科研项目18项;参加国家“八五”攻关项目2项,并已获得成果;负责和参加“国家973计划”子专题等国家级项目9项。主编著作1本,参编著作3本,公开发表论文46篇。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共3项。多次出席香港等地举办的国际会议,并获得同行专家们较高的评价。荣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近年来,主持学校新药开发研究中心工作,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批件4个,组织新药开发项目一批。积极策划广东、广州的中药现代化创新体系,积极参加国家“现代中药产业化专项”的调研和论证。具有较强的科研管理能力,学科领域知识面广,治学严谨,科研上颇有建树, 对中药现代化问题富有创见,在国内同行中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较大影响力。李卫民主任中药师李卫民,男,河北磁县人,1954年12月生。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新药开发研究中心工作(兼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主管“教育部现代中成药工程究中心”工作)。硕士研究生毕业,主任中药师,中药学科博士生导师。在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提取技术、制剂工艺与质量标准方面有所专长。先后取得新药证书多个。发表文章4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30多篇。主编《中草药抗生育研究》、《中药现代化与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参编《中成药分析》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承担国家“十五”重大科技项攻关目┅┅中药生产共性关键技术应用示范研究:《超临界萃取与分子蒸馏技术配套应用于提取分离中药及其复方有效部位的示范研究》及省、部级课题多个。现从事中药有效部位组方的新药研究及中药有效成分的体内分析研究。主持研究的“复方厚朴软胶囊、复方厚朴滴丸”为第一个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复方有效部位组方的临床研究批文。在国内同行中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较大的影响力。程
怡研究员程怡,女,籍贯,河北。1955年7月出生,现任职务:中药学院药剂教研室主任,研究员。为中药学科中药药剂学专业博士导师。学术方向: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物新剂型研究设计与开发研究。从事药物应用基础研究、药物标准与新药等科研工作20多年,研究内容包括中药速效制剂、经皮控释给药、缓控释制剂、靶向给药体系等研究领域。注重将本学科国内外研究领域前沿新技术、新理论发展用于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创新研究和技术成果转化,已完成的研究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药有效成分经皮吸收增强作用研究” (第1),本题对麝香酮、冰片等6味中药的有效成分不同结构和不同渗透体系进行了体内外经皮渗透动力学研究,对我们重新研究评价中药经皮控释新剂型有较重要的意义;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麝香缓释剂型的研究设计与药代动力学”分别进行了中药骨架型缓释片、胃漂浮片、双层片的剂型设计理论研究以及大鼠体内、人体内缓释特征体内外相关性研究(国家专利公开号:1422659 )获得校级基础研究3等奖;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苦参碱靶向脂质体对鸭乙肝病毒的研究”(第2)研究苦参碱脂质体制备工艺(获专利申请号)和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脑血栓康软胶囊的研制”( 第1,专利公开号:A1425391)。目前正在主持研究的项目有:①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课题:二陈汤,逍遥散及广佛手等7味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示范性研究专题1—逍遥散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示范性研究;②广州市科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麝香缓释微丸的研究开发”。成果:新药《痹痛定涂膜剂的研制》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第1) 新药“消积健儿颗粒剂”获得了国家新药证书(证书号:Z 第1)。主讲“中药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新药研究的基本知识”本科和研究生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优秀,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社会兼职:中华中医药学会新型给药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新药审评专家库专家等。高幼衡教授高幼衡,男、江西南昌人,1956年5月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化学教研室主任,教授,中药学科中药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学术专长为中药及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从事中药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20余年,一直致力于中药及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现代光谱(UV、IR、MS、1HNMR、13CNMR和2D-NMR等)技术在化合物结构鉴定中的运用、中药材指纹图谱的研究以及生物活性成分的应用与开发。治学严谨,学术造诣高,主讲本科和研究生“中药化学”,“天然药物化学”,“天然有机物结构光谱综合解析”等多门课程,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与实践经验,教书育人,教学效果显著,受到同行以及广大学生的一致好评。完成主持或参加国家级、省(局)级以及校级科研课题有“广佛手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砂仁等五种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国家科技部项目)、“瓜馥木抗炎镇痛活性成分研究”(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显脉香茶菜和大萼香茶菜抗癌抗菌有效成分的研究”(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药有效成分体外透皮吸收增强体系及体内动力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题)、“麝香骨架缓释剂型研究设计及药代动力学”(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题)等12项科研课题。己获得专利一项。招收研究生4名。在国家专业核心杂志上发表较高学术水平的研究论文20余篇。其中有7篇论文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载。论文“显脉香茶菜化学成分研究-V”和“瓜馥木有效成分研究”曾分别获广州中医药大学和中药学院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多篇论文参加国际性和全国专业学术会议并大会宣读与交流。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涂瑶生教授
涂瑶生,男,1957年1月生,江西省南昌市人,研究生毕业,教授,中药学博士生导师。现任广东省中医研究所所长,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院长,另担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第五届理事合理事,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科技成果评审专家。
涂教授自1986年江西中医学院中医专业毕业,井于1989年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辩证法专业硕士学位,现就读国内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博土。多年来主要从事中医药科研与临床工作,己协作培养硕士研究生3名。
涂教授具有中医药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科研实践经验,善于将中医、中药学知识紧密结合,注重将本学科国内外研究领域前沿新技术、新理论发展用于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创新研究和技术成果转化。1995年以来主持国家重点“火炬”计划项目“中药饮片精制颗粒的研制与开发”工作,通过系列研究,中药饮片精制颗粒于1995年获国家级新产品证书,该项目获1999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年来并先后主持了国家计委重点项目。“年产100吨中药配方颗粒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的研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重大项目“100种中药配方颗粒的专属性检测方法和质量标准示范研究”、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项目“二陈汤、道遥散及广佛手等7味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示范性研究”,广东省科技厅重点项目“广东道地药材化橘GAP综合利用研究”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重点项目的研发工作,出色地完成各项课题的工作任务;与湖北省机电研究设计院合作参与研制一种药库机械手,一种包装机(属于中药配方颗粒自动调配机),并获得2项实用新型专利,在国家专业核心杂志上发表较高学术水干的研究论文20余篇。
涂教授曾多次前往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瑞士以及香港.台湾等地访问、讲学,出席过数次国际学术会议,并在会议上作特别演讲、大会报告或进行论文交流.涂教授在全国中医药界乃至在国际上都有一定的影响,为广东省优秀中医药工作者,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陈
佃教授陈佃教授,女,福建厦门人,1935年3月生。现任中药化学教研室教授、主任导师,中药学科中药化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学术特长是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合成研究;从事中药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已有30多年了,至今已主讲过中药专业、中药制药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等的中药化学课程,治学严谨,学术造诣高,教书育人,积累了丰富经验,教学效果优良,曾被评为深受同学欢迎的好老师,并得到校内外师生的好评。已完成主持或参加的国家级、省级、校级科研项目8项,主持国家九五攻关项目“高良姜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于2000年底已通过国家验收,并获得学校验收奖励,其成果补充和完善了中药的国家标准,成果水平属于国内领先水平,此课题所属国家九五攻关项目获得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现正为推广高良姜成果作准备工作,准备继续进行高良姜指纹图谱技术研究,为广东地道药材高良姜的全面、系统的质控标准及开发新药提供基础。参加全国攻关项目——青蒿素研究中提取分离和测定研究;主持紫地合剂的剂型及其化学成分研究、蛇胆陈皮末中橙皮甙的含量测定、双柏散抗炎有效成分及其剂型改革研究、止咳椰露中椰子水的质量标准及起草说明研究、我国红豆杉属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研究、抗癌成分的生物合成研究。除后二者课题外,其余均已应用于生产,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年留学于美国伊利诺大学和普度大学药学院研究美国红豆杉属(Taxus)组织和细胞培养及其有效成分(Taxol)的生物合成研究等取得成果,积累丰富经验,为开展中国红豆杉属植物有效成分的生物合成研究打下基础。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如木豆精油化学成分研究、美国普度大学红豆杉属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研究、高良姜镇痛止呕有效成分研究、双柏散软膏剂总蒽醌含量、薄层扫描法测定中药双拍散软膏剂中大黄素的含量、猫须草组织培养研究等多篇论文。其中“木豆精油化学成分研究”论文于1993年为世界著作科技性报刊物——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并收录于1997年版《中国科学技术文库》;“美国普度大学红豆杉属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研究”和“高良姜镇痛止呕有效成分研究”分别获学校及学院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1991年于美国芝加哥参加美国第32届生药学年会;1995年、1997年参加第一、二届粤港澳台中药学术交流会。1997年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91~96年间科技工作突出贡献者荣誉称号。并指导培养硕士研究生4名。钟仕卿教授钟仕卿,女,广东兴宁市人,1943年3月生,任本校中药教研室主任,教授,中药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钟仕卿教授长期从事中药的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对中药药性理论及中药临床应用具有独到的见解。从事中医药的教学、临床、科研工作三十多年,具有丰富的教学、临床经验和科研能力。具有坚实的中医药理论造诣,擅长中药的临床应用。近年来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省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校的多项研究课题。1996年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0年获校教学成果一等奖,省教学成果二等奖。近年来先后在国内外期刊杂志上发表科研、教学发文20多篇。参加编写出版《中药学及方剂》(副主编)、《中药学考试指南》(主编)、《中华临床中药学》(编委)、《中华本草精选本》(编写)等学术专著4部。祝晨蔯研究员祝晨蔯,女,1967年6月出生,中**员,研究员,中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术专长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新药研制开发。1985年至1995年7月就读于中国药科大学,分别获理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先后师从著名中药学家金蓉銮教授,著名生药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国钧教授及日本国立富山医科药科大学难波恒教授;1995年至1997年就职于中山大学生物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师从著名植物学家张宏达教授;1997年6月至2003年7月,就职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新药开发研究中心,先后任讲师、副研究员;2003年7月至今,就职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任副院长。自1989年起,开始从事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新疆药用延胡索猕猴桃属药用果实进行了系统的资源及质量评价研究,首次从猕猴属植物中分离6个多糖成分,其中2个为免疫活性多糖;1997年开始从事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及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工作,先后主持与参加广东省博士后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九五”国家攀登计划预选项目——中药现代化关键问题的基础研究及广东省科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多项研究;此外尚承担中药新药的开发研制工作,主持“复方盆腔炎的研制开发”等项目。先后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周
诚副教授周诚,女,籍贯广东省,1948年3月生人。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中药学科硕士生导师,广东省致公党妇委会委员及广州中医药大学致公党主委。自1978年开始,一直致力于中药品种鉴定,中药商品品种、规格、等级,中药单味药、复方组方方剂、中成药等质量鉴定;参与编写《中药商品学》(编委),《医药拉丁语》(副主编),《药用植物学》(编委),《常用中药鉴定手册》(编著顾问),《中药鉴定实验指导》(主编),《中国道地药材鉴别》(主编)等全国中医药大学本科教材、科普专著及本校中医药专业实验、授课教材。同时,发表《浅述中成药质量》、《白花蛇舌草应用概况》、《白花蛇舌草解热抗炎药理作用研究》、《白花蛇舌草免疫药理作用与相关活性物质研究》、《有毒植物——豆薯种子解毒实验方法研究》、《不同产地白花蛇舌草氨基酸含量测定研究》、《不同产地水线草氨基酸含量测定研究》、《不同产地白花蛇舌草多糖含量测定研究》、《不同产地水线草多糖含量测定》等专业论文20多篇。年,作为专题负责人或项目中主要骨干,参与“六o五”,“七o五”,“九o五”及“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等多项国家科委、国家部级、省科委级重点攻关项目的研究,并于年分别主持校级、省级科研课题两项。以上各项研究除“九o五”重点攻关项目、省中医药管理局“红豆杉抗癌成分生物合成”课题于2000年通过鉴定结题外,其余科研成果分别于、年荣获省中医药管理局、省科委、省政府颁发科技进步优秀奖、三等奖、二等奖(二项)共四项科研成果奖;因科研成就突出,于1993年荣获国务院授予“为发展我国卫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的殊荣,终生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待遇;自1989年始,培养硕士研究生7人。苏子仁副研究员苏子仁
男,福建永定县人,生于1964年5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属于中药学科硕士生导师。1984年至今,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从事研究工作。学术特长为中药新产品开发。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新药开发、中药制剂工艺研究、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研究、中药保健用品开发、中药保健药酒和保健食品的研制。多年来,一直主持和参加一系列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80多篇论文,参与开发的中药新产品10多种。承担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国家科委九五攻关中药复方药物标准化(范例)研究,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和广东省科委项目各2项,参加的省级以上科研项目有多项。2000年4月-2001年4月在香港科持大学作访问学者,进行冬虫夏草的人工培养研究,取得的成果受到各界的关注。目前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1项,市科委项目1项; 合作项目有与中山大学合作的国家科技部项目1项,与广州医学院合作的广东省科技厅重点项目1项,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的项目1项,与香港浸会大学合作项目2项;与企业合作项目多项。近二年从事纳米技术在中药脂溶性成分的应用,显示极好的结果。在开发中的新药,目前已有多个品种取得临床批文。现招收硕士生2名,方向是中药新产品开发。徐必达副主任药师徐必达,男,籍贯广州市,出生于1947年9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药剂科主任、副主任药师,属中药专业应用导师。导师善长中药鉴定,强调植物科属固有不变特征与饮片的关系,对广东习用药材有一定的探讨;对骨科中药制剂中的凝胶剂型、巴布剂型等有一定的研究。曾撰写过《浅谈传统膏药熬炼工艺的体会》、《防风草与豨签草的鉴别》、《补骨脂提取工艺研究》、《温通膏的研制与质量考察》、《广州市医院中药房调配中药饮片与〈药典〉不符部分的性状鉴别及功效区别》、《麻黄超临界萃取物的GC》等论文。主持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温通膏临床前开发研究”的工作,现正申报“中药巴布剂临床前开发研究”题目,招硕士研究生1名。贺
红研究员贺红,女,江西永新人,理学博士,1967年4月出生,研究员,中药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广州市生物医药评审专家。目前主要从事中药生物技术的研究工作。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几丁质酶基因转化巴戟天培育抗病新种质”;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佛手茎尖培养消除病原体的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研究课题“广佛手茎尖微嫁接消除病原体的研究”等5项科研项目。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并完成了国家科技部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砂仁等五种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该项目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年度基础研究一等奖。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多篇。主编专著2部,参编专著4部。此外,还承担了《中药资源学》及《现代生物技术在医药中的应用》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丁
平副研究员丁平,女,河南人,中药学专业博士,教授,中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南药学》杂志编委,广州市生物医药评审专家。广东省高教厅“千百十工程”人才培养对象。研究方向为中药有效成分与质量标准化研究。主要从事创新药物的源头研究、中药活性成分和质量标准研究。应用现代指纹图谱技术、天然药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中药标准化、规范化研究,并进行新药的研制和开发。主持广东省“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广药指纹图谱技术研究----砂仁指纹图谱技术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巴戟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化学成分相关性的研究”,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广东道地药材巴戟天质量控制模式研究”等科研项目,申请发明专利1项。作为主要人员参加并完成了“九五”,“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以第一作者获奖1项,其它参与获奖项目3项。2004年获“千百十工程”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4年获“靳瑞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在《中国药学杂志》、《中国中药杂志》等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20多篇。主编专著3部,参编6部。主讲《中药资源学》与《中药材质量标准化研究》等课程的教学。黄
萍副教授黄萍,女,广东,1960年3月出生,副教授。从事中药药理学教学、科研工作十几年,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复方的药理学研究(糖尿病、胃肠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和中药新药开发中的药效学、毒理学研究。目前正在承担及参与国家九五攻关项目1项(药效学部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教育部课题1项、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3项、省高教厅课题1项、学校科研课题1项,及一批协助项目。在国家级科研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几篇。参与省科委科研课题“健脾、清热、化瘀中药及其配伍抗溃疡作用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获得广东省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参与“中药药理学实验电视系列教材”编写,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参与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药药理学》及《中药药理学》教材的编写。已招收硕士研究生2名,协助指导博士研究生1名及硕士研究生4名,并担任七年制硕士生导师。胡英杰研究员
胡英杰,男,湖南籍,1962年生,理学硕士学位。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副所长、药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是抗病毒中草药研究和中药药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任广东省新药审评专家库专家,广东省、广州市科技项目评审专家。长期从事中药化学与新药药学方面的研究,专长是中药复方与药用植物的物质基础研究,中草药活性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研究。负责多项国家级、省局级项目的药学和化学研究,担任高校《植物化学》等课程教学10余年,在以化学学报、药学学报、中华医学杂志、中草药和Phytochemistry为代表的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获得省级和厅级科技二等奖,作为编委和副主编编著了《植物化学》和《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学》等高校教材。叶木荣副教授叶木荣,男,51岁,籍贯:海丰,药理学教研室,副教授。属中药学科,中药毒理学与中药药理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叶木荣主要从事中药毒理学与中药药理学的研究,青藤碱在大鼠体内分布与脏器毒理的关系的研究课题获得校级基础研究奖一等奖。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多篇文章被国外权威只读光盘(CD-ROM)数据库生物文摘(BA)摘录收藏,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论著3篇,其中主编《基础毒理学与中药毒理学》选修课教材一篇;参与编著的有《现代中药药理学》与《消化系统中药药理学》各一篇。04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名。张丹雁副教授张丹雁,女,辽宁省、开源县人,1964年5月出生,1987年参加工作,副教授,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药植鉴定教研室教师,中药鉴定学专业硕士生导师。17年,张丹雁老师主要从事中药鉴定学、中药商品学的教学及中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研究经验,近年来,参加国家中药现代化与产业化开发重中之重等部(省)级以上课题4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编、参编学术专著多部。尤其在中药材GAP种植研究、中药材质量标准研究方面取得较好成绩,在中药品种鉴定、真伪鉴定及中药商品等级规格的确定方面具有独到见解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吴庆光副教授吴庆光,男,广东省梅县人,1964年5月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教研室副主任,中药学专业副教授,中医医疗副主任中医师,中药学学科硕士生导师。主要担任广东省省级重点课程《中药学》的教学工作,学术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教书育人,品德高尚。主持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改革项目2项,参与国家教育部及广东省教育厅的教学改革项目各1项。科研能力较强,现主持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岭南中药学研究》项目的研究,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广东省科学研究项目5项。在岭南中药学的研究及中药药效学的研究等方面有较显著成绩,其中中药抗脂肪肝、抗肝纤维化研究曾获学校科技进步三等奖。近年来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已协带8名硕士生。徐良副教授徐良副教授,男,1954.9出生于广西贵港市(祖籍梅州)。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一级学科中药专业(中药资源研究与开发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兼职教授,广东省保健食品协会中药保健品专业委员会主任,广东省科技成果鉴定评审专家。多年来一直在高校主讲《药用植物学》、《中药栽培学》、《中药资源学》和《中药养护学》等课程,与省内外大学共同培养指导研究生3名(已毕业2名)。参加“九五”、“十五”国家科技重点攻关专题《砂仁等5种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及《高良姜等五种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5项,主持了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华南中药种质资源库圃建设》()和《广藿香优良种质筛选与高产新技术研究》等课题研究。在省和国家级刊物发表科研论文20多篇;主编出版了《中国名贵药材规范化栽培与产业化开发新技术》、《中药无公害栽培加工与转基因工程学》、《现代中药养护学》等著作8部,被“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遴选聘任为“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中草药栽培学》主编。连续多年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聘请为“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评审专家”、“国家中药材GAP专家”,参与《国家中药材GA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和《GAP认证管理办法》的修定。在全国中药栽培学与养护学领域享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陈康副教授陈康、男、广东省阳江市人、1961年9月生、副教授、属中药学学科(中药炮制方向),从事中药炮制学教学及科研工作近20年,主讲《中药炮制学》和《中药养护学》等课程,主张中药饮片炮制工艺的规范化、工艺不断创新及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化。目前主持国家十五攻关科研项目分课题《麻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化研究》的研究工作,同时还参与国家十五攻关科研项目分课题《化橘红GAP研究》和广东省2003年重点项目《化橘红生产工艺及其成套装置的研究》等的研究工作,已发表专业论文近20篇,协助指导硕士研究生1人,本年度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1人。廖雪珍副教授廖雪珍,女,广东,1951年2月生,副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药理教研室主任。为中药学科(药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方药药效学、药代动力学的研究。从事药理学教学及中药药理研究近30年,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良好。进行了大量的中药方药的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及毒理学的研究。在中药活血祛瘀作用、降压作用、抗心脑组织缺血性损伤作用、抗溃疡作用等的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熟识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全过程,各种实验技能操作纯熟。发表了肾复康对Hemay肾炎模型的影响、《银杏叶胶丸抗心肌缺血缺氧作用研究》、《调经益母片活血祛瘀作用机理研究》、《壮腰健肾口服液药理研究》等多篇论文。为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药理学》及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药理与中药药理实验》编委。参加《中成药名方药理与临床》著作的编写。主持或参加多项各级课题的研究,如肾复康治疗肾小球肾炎的作用机理研究、脑力智宝对老年痴呆相关调控因子影响的研究、麝香骨架型缓释微丸剂型的研究开发、中药经皮给药制剂生物等效性研究、中药复方制剂药动学研究等。并协助李锐教授指导多名硕士及博士研究生的课题研究。杜同仿研究员杜同仿,男,1949年9月出生,广东省紫金县人。研究员,中药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长期从事中医药教学、科研、临床及管理工作,中医药理论基础深厚扎实,对中医药古典医籍及中医文献学钻研尤深。先后主持或参与卫生部科研项目“《脉经》整理研究”、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清上祛痛胶囊治疗头痛的实验与临床研究”等各级科研项目14项,公开发表《中医古籍校勘史简述》、《论张从正对吐法的贡献》等论文46篇,主编或与他人合著已出版的著作有《高等中医研究参考丛书o内经》、《温病名精华选析》、《脉经校注》、《脉经语译》、《子和医集》、《中医药学高级丛书o温病学》、《医学纂要》、《冠心病中西医诊疗与调养》、《中国中草药彩色图典》等9部。长期坚持中医药临床,善于学习与总结名老中医的宝贵经验,对中医内科杂病有较高深的造诣,尤长于治疗肺支气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及肝、胃疾病。在本科班、研究生班上讲授过《内经》、《中医文献学》、《中医校勘学》、《中医目录学》等课程,教学效果好。2002年应澳门中医药学会之邀,在澳门作《防治冠心病的中草药》的学术报告,受到澳门中医药界的普遍好评。蓝森麟副教授蓝森麟,男,广东兴宁市人,1948年10月生,副教授,中药学硕士生导师。他从事中医药学教学、科研及临床实践近三十年,特别是对岭南中草药的古籍文献、临床应用、实验研究,及中医药抗脂肪肝和抗肝纤维化、抗衰老、抗肿瘤、治疗阳痿等方面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参与《双龙作强丸治疗阳痿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等省局级科研课题5项。发表《治燥勿忘“辛能润”》等学术论文5篇;参编或主编《中华临床中药学》、《本草纲目.特效疗法丛书》等著作8部;参与全国中医药院校新世纪课程教材《中药学》及全国中医药院校长学制规划教材《临床中药学》的编写;协带硕士研究生8名。曾先后应邀赴香港、澳门对常用中草药抗肿瘤、有毒中药的管制效用、贵重药材效价等方面的学术交流,引起广泛的影响。徐焱琛副教授徐焱琛,男,1949年9月生, 现担任中药学院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中药炮制教研室主任。全国中药炮制学会理事。马来西亚中医学会兼职教授。中药学、中药炮制学科导师。1996年曾被马来西亚中医学会邀请参加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并被马来西亚《星洲曰报》等报道。1999年参与全国高等中医药类规划教学参考丛书《中药炮制学》编写任编委。近三年来撰写专著三部、发表论文三篇。参与国家科研项目一项。赵学军副研究员
赵学军,男,四川省苍溪县人,1969年11月生,医学博士,副研究员,现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新药开发研究中心工作。属中药学科(专业)导师。专业特长:药理学与中医临床。研究方向:防治精神疾病、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中药新药的开发研究。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多项科技部、省科技厅、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的研究,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3部。王宗伟副教授王宗伟,男,河南南阳人,1969年10月出生,博士,副教授。中药学(中药药理)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药新药(药理、毒理部分)的开发研究、中药活性成分(多糖类为主)辐射防护和肿瘤抑制的作用机制研究。近年来主持完成各级基金课题和横向课题10余项,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英文3篇,SCI收录2篇。参与编写全国统编教材《中药学》、校内教材《中药专业英语》及多本中药药理、中药活性成分的学术专著。五年来共协助指导研究生10余名,并担任《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中华现代临床医学》等学术刊物编委。李盛青副教授 
李盛青,男,1965年10月出生于广西,硕士学位,副教授,兼中药学院教学秘书,中药学专业硕士导师,从事《中药学》教学、科研、临床工作近15年。科研的主要方向是中药学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中药性能、配伍、药效、毒理等)研究,曾主持中药五味与四气、归经、毒性间关系的研究,黄连与吴茱萸配伍关系研究等课题,参编《中药学》等教学丛书3本,在国内杂志上公开发表了《黄连与吴茱萸不同比例组成的方剂的不同药理作用研究》、《黄连与吴茱萸不同比例配伍对大鼠红胞膜ATP酶活性的影响》、《五味与五脏归经关系的研究》、《中药学教学内容改革的探讨》等近20篇科研和教学论文。曾元儿副教授曾元儿,男,江西省新干人,1966年1月生,中药分析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中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多年来主要在中药及其制剂质量标准研究方向开展了不同层次的课题研究,结合中医药理论,应用分析化学、数学、计算机等学科的新技术、新方法对中药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特别是在复杂样品(中药)的分离分析技术研究、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研究与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等多元判别分析技术在中药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发表研究论文20多篇,同时为中药企业提供了广泛的技术服务。长期从事《分析化学》、《中药制剂分析》和《色谱分离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在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韦品清副教授韦品清,女,38岁,广西容县人,现任教于中药学教研室,副教授。招中药新药开发及中药种植栽培研究各一名。近年来,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有关科研、临床、教学的文章有20多篇,其中排名第一的有10篇。本人兴趣及擅长在中药新药开发及中药种植栽培研究等方面。潘超美教授潘超美,女,广东广州人,1956年5月,现为广东省植物生理学会理事、广东省科技成果鉴定评审专家库专家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药学院药用植物与中药鉴定学教授,中药学科药用植物细胞工程与应用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药用植物资源与规范化栽培技术、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等应用基础的研究。从91年至今,主持和参加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省星火计划前期项目以及国家科技部中药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化专题等研究课题10多项。曾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等各级奖项4项。发表学术论文和译文30多篇,主编参编学术专著与教材5部。招收硕士研究生1名(计划内)。与中科院相关学科的科研所以及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马来西亚吉隆坡大学、台湾大学等保持着友好的学术交流。谢金华教授谢金华, 男, 1965年11月出生, 1985年福建中医学院 中医医疗本科毕业,1991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毕业,1999年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医学院世界卫生组织奖学金访问学者。 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国际学院副院长、教授、中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药药理学研究及中医药对外教育教学和研究。研究方向:抗骨质疏松中药药理研究。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厅(校)级课题2项,发表论文包括:The Effect of Herbal Formula on Bone Turnover Biochemical markers in Ovariectomized rats、《中药复方对去卵巢大鼠骨转换生化指标的影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肠钙吸收障碍的研究进展》、 The regulation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on plasma membrane calcium pump activity in kidney cells in Proceedings of the Combined Biological Science Meeting, 1999 、《澳大利亚草药管理》、和《澳大利亚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等。王振华副教授王振华,男,1966年7月出于河南省开封市。1995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中药制剂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药剂教研室副教授,副主任、制剂工艺研究室副主任。教学方面从事中药药剂学、中药新药开发基础知识、生物药剂学及药物动力学的教学工作。研究主要领域为中药剂型研究与开发、中药制剂新技术研究、中药质量标准制订。承担和参与局级以上课题9项,在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1篇,参与编写《常用中药简明成分手册》。现任广东省中药学会委员。林
辉副教授林辉,男、广东揭阳人、1964年8月生,现任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中药学专业硕士生导师。长期担任有机化学课程主讲教师,治学态度严谨,善于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教学规律,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启发讲授为主,多种教法相辅”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学经验丰富。曾被评为广东省高教系统“教书育人先进教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十大杰出青年”及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等称号。从事中药化学成分及中药产品开发研究,主要承担国家95科技攻关、省科技厅、省中医药管理局和学校等项科研课题研究及国家体委运动营养补剂开发研究。担任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有机化学》规划教材副主编,已发表论文24篇,参编教参及专业书4本。黄海波副教授
黄海波,男,海南琼海人,生于1965年4月。药用植物学与中药鉴定学教研室副主任、全国《中药鉴定学》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副教授,中药学(中药鉴定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材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与中药材GAP研究。近年参与或主持国家级、省级及校级教学和科学研究项目8项,曾获得广东省“南粤教坛新秀”荣誉称号,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学校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出版专著2部。作为协助导师完成2届共2名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在本研究领域于国内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吴依娜副教授吴依娜,女,广东普宁人,1965年10月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学副教授,中药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药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中药学的教学、科研与临床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为岭南药学、中药药性理论及中药临床应用。教学方面,注重启发式教学法、现代教学新技术的应用,发表教学研究论文多篇。科研方面,先后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二项,广东省科委重点项目一项、广东省教育研究课题及学校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研究,在国家级及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十多篇。坚持每周半天的内科专家门诊工作,医疗水平较高,深受患者的好评。卢文彪副教授卢文彪,男,江西省南昌人,1962年3月生,中药学院化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中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多年来主要在中药及其制剂质量标准研究方向开展了不同层次的课题研究,结合中医药理论,应用化学、数学、计算机等学科的新技术、新方法对中药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特别是在复杂样品(中药)的分离分析技术研究、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研究与应用、中药化学成分稳定性研究应用于中药质量评价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发表研究论文20多篇,同时为中药企业提供了广泛的技术服务。长期从事《物理化学》、《无机化学》等课程的教学,在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廖惠芳副教授 廖惠芳,女,籍贯:广东,1950年5月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药理教研室副主任 ,副教授,197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医学系,从事药理学、方药药理实验设计教学和中药药理研究工作30年。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方药药效学、毒理学的研究。参与了肾复康治疗肾小球肾炎的作用机理、中药经皮给药制剂生物等效性、中药复方对雷公藤减毒作用、脑力智宝对老年痴呆相关调控因子影响的研究等多个国家级及省级课题的研究;发表了激素刺激檀香药材的药效学研究、肾复康对Hemay肾炎模型的影响、灵芝生料酿制液降血脂作用研究等多篇论文,参与了消化道药理与临床、中成药名方药理与临床的编写工作;协助李锐教授指导多名研究生的课题研究;在心血管系统、清热解毒、胃肠功能等动物模型实验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经验。高英主任中药师高英,女,河北高邑县人,1956年3月生。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新药开发研究中心工作,主任中药师,中药学科硕士生导师。在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提取技术、制剂工艺与质量标准及生产方面有所专长。先后取得新药证书多个。发表文章40多篇,副主编《中草药抗生育研究》、《中药现代化与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参编《中成药分析》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分子蒸馏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富集、分离中的应用”年度课题、国家“十五”重大科技项攻关目┅┅中药生产共性关键技术应用示范研究及省、部级课题多个。现从事中药有效部位组方的新药研究。主要参与研究的“复方厚朴软胶囊、复方厚朴滴丸”为第一个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复方有效部位组方的临床研究批文。陈建南副研究员陈建南,男,福建人,1966年1月生,现为该校新药开发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药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计委现代中药产业化专项评估专家,广东省优秀新产品奖(医药)评委。主要从事中药资源与开发利用研究和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近年先后参加国家八五、九五攻关、九五攀登计划、“973计划”项目等重要课题,以及“生脉成骨胶囊”等多个中药新药的研发工作。其中,“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诃子类”获199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发表《广东溪黄草药材的原植物调查及商品鉴定》等20多篇学术论文。参与国家计委、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广东省、广州市等组织的关于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规划的调研与策划,取得“广东医药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等一批软科学研究成果,出版《内地香港生物医药领域合作发展战略研究》、《中药现代化产业推进战略研究》等,并主讲博士研究生课程《中药现代化及其关键技术》。黄耀权副教授黄耀权,男,广东潮州市人,1944年12月生,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中药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
黄耀权副教授从事中医药教学、临床和科研等工作三十多年,具有丰富的教学、医疗经验及科研能力。专门研究中药的药性理论及中药临床应用,学术造诣高,荣获国家二部一局颁发的“全国名老中医药专业学术经验继承人”《出师证书》。撰写教学及专业论文《底野迦辨异》、《医药结合,国宝璀璨》等11篇,编写《汉英医学大辞典》、《岭南中草药撮要》(副主编)、《临床中医肿瘤学》(副主编)等专著9部。曾被邀请往英国、马来西亚等国家,从事中医临床诊疗及讲学,深受欢迎。魏刚副主任中药师
魏刚,男,四川内江市人,1969年9月出生,副主任中药师,中药学专业导师。学术特长:中药制剂开发研究与中药指纹图谱分析。
1991年工作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验中心,主要从事中药新药研究工作。负责三类中药新药“双柏炎痛喷雾剂”及多项省级课题的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其中《炎痛宁喷雾剂治疗软组织损伤并感染的临床和实验研究》通过成果鉴定,达国内先进水平,获1997年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痰证辨证标准的客观化研究》获1999年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石菖蒲醒脑开窍作用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理研究》2003年通过成果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发表论文三十多篇。近年来采用GC-MS建立中药指纹图谱的技术平台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柯雪红副主任中药师柯雪红,女,籍贯:广东茂名,生于1966年9月,副主任中药师、中药学硕士导师。1990年7 月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中药系,学术特长:中药新药开发及药物分析。95年至今在一附院实验中心主要从事中药新药开发及药物分析研究工作,擅长于中药成分定性、定量分析。近年来建立多种药物成分测定方法及药物指纹图谱,达国内先进水平。主持科研课题2项(厅局级),参与各级科研课题8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2项,厅局级3项,校级2项。发表论文二十多篇,其中第一作者10篇。成果奖励:《炎痛宁喷雾剂治疗软组织损伤并感染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获1997年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中药新药“加味双柏止痛喷雾剂”的开发研究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批文;石菖蒲醒脑开窍作用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理研究2003年通过成果鉴定,达国内先进水平。吴启端副主任药师吴启端,女,广东汕头人,1967年生,副主任药师,中**员。1991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验中心副主任药师。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药理研究及中药新药开发研究。主持及参加各级课题10多项,其中参加课题“ 炎痛宁喷雾剂治疗软组织损伤并感染的临床和实验研究”1997年通过了广东省科委主持的成果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获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并获新药临床批文; “石菖蒲醒脑开窍作用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于2003年8月通过了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主持的成果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发表论文20多篇。参加全国学术会议2次,获优秀论文奖1次。唐洪梅副教授唐洪梅,女,广西桂林人,日出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副主任,副教授,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导师,任中华医学会制剂分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会员。长期从事中医药治疗脑病的实验研究和中药新制剂开发,主持省中医药管理局“石菖蒲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及机理研究”等课题2项,参与各级课题6项,第一作者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12篇,参加全国学术交流会5次,带教研究生4名,本科生13名,专科生40名。袁小红副主任中药师
袁小红,女,海南省文昌市人,1968年1月生,副主任中药师,中药学硕士导师,任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的编委。一直从事中药制剂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中药新剂型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先后发表学术论文十几篇,参与编写《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示范题集》《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南》书籍2部。主持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一项、院级课题一项,参与了包括九五攻关课题在内的各级课题十几项。获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邓远辉副主任药师邓远辉,男,广东省兴宁市人,1963年1月生,副主任中药师。现任广东省中医院中心实验室秘书。中药学硕士生导师。一直从事中药学科研与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学术造诣,尤其是对中药制剂工艺以及药物在体内外的动态分析进行了LC/MSn、GC/ MSn和HPLC等较深入的研究。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参编《中药质量标准专论》、国家《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示范题集》《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南》。现任《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委。主持部委级科研课题两项,厅局级科研课题两项,参与一项国家“863”计划,一项国家中医药重大项目。获得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广东省中医药管理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广东省中医药管理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崔景朝主任医师刘法锦研究员梅全喜主任药师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关于丁香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药物制剂技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