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伏二一伏二补是什么意思思

黄小星的空间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吃什么?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吃什么?
过伏天的习俗:头伏饺子二伏面、 三伏烙饼摊鸡蛋
“伏”,代表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今年的7月18日是一伏,7月28日是二伏,8月7日是三伏。北方有句俚语,叫“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说的是老百姓过伏天的习俗。
其实,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说,这句俗语有一定的道理。以前生活条件差,饮食选择上较单调,入伏后,正是麦子丰收的季节,以饺子、面条、烙饼为代表的面食大受欢迎。
伏天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会加快,身体大量出汗,对能量的需求增多。饺子等面食含糖类、B族维生素、多种矿物质等,可为人体提供充足的热量。而且,暑热难耐,人们食欲不振,面食相对好消化吸收,这也是热天吃面食的一个理由。
头伏吃饺子有“元宝藏福”的寓意,因为饺子形似元宝,“伏”与“福”谐音。饺子最大的优点就是既是主食,又兼副食,既有荤菜,又有素菜。
面粉做的皮,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素馅里大白菜、茴香、韭菜等含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肉馅里鱼、虾、猪肉、牛羊肉可补充优质蛋白;在馅中再加些蘑菇、海带、黑木耳、葱、姜等营养会更丰富。而且,饺子馅一般都剁得很精细,容易消化。
如果在饺子皮里加些粗粮面,如豆面、小米面或黑米面会健康。饺子馅来说,一荤一素一菇是最合理的搭配,而且肉最好三分肥七分瘦。
此外,与油煎等方法相比,蒸、煮和水煎等烹调方法不易摄入过多的脂肪,营养素的损失也较小。
三伏的饼该怎么吃?
饼卷鸡蛋容易营养过剩
按照俗语,三伏天要吃“烙饼摊鸡蛋”了。对此范志红表示,这样的做法突出了一个“补”字。在三伏当中,中伏的时间往往较为漫长。到了三伏的时候,人体消耗已经到了一定程度,该瘦的人都已经消瘦了很多。所以,这个时候要适当多补充营养。烙饼摊鸡蛋中有油,有高蛋白的鸡蛋,很适合这时候的人来吃。另外,烙饼有一个特别的好处,就是受热均匀,温度不会过高,热量从外向内渗透,有利于避免B族维生素的流失。
生活中,很多人觉得烙饼摊鸡蛋太麻烦,于是就像吃春饼一样,用饼卷着鸡蛋吃。对此范志红提醒,这样做势必要摄入很多鸡蛋,油也会用得不少,容易造成营养过剩。高血脂、高胆固醇的人尤其要避免这种吃饭。
最新发布的日志
散文网推荐文章秋后一伏是什么意思
“三伏(Dog Day)”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前人早有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头伏和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三伏”共三十天或四十天.秋后一伏应是末伏,即三伏.【选自网络】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立秋后还有一伏
一共三伏天
一伏十天立秋之后
还有最后一伏
扫描下载二维码夏季的一伏二伏三伏是怎么分的啊
黑丝配小高MW7
“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个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中的第七个字,庚日每十天重复一次. 伏天的起讫时间每年都不尽相同,大致是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具体是怎样计算的呢?我国流行的“干支纪日法”用天干与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秦汉时盛行“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属金,金怕火烧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规定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有10天),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有的年的10天,有的年的2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起为末伏,也称终伏(有10天),总称为三伏. 2007年夏至是6月22日阴历5月初8 丁亥日. 第三个庚日是7月15日阴历6月初2 庚戌日.入伏(初伏). 7月25日 阴历6月12日庚申日 中伏 8月8日阴历6月26日 甲戌日 立秋 8月14日阴历7月初2 庚辰日 末伏 8月24日阴历7月12 庚寅日 出伏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伏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