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飞涨 民不聊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是经济复苏吗?

苹果/安卓/wp
本帖最后由 龙城阿牛 于
20:00 编辑
我觉得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考虑来解释通货膨胀,从供需等一些经济学角度来看的话似乎所有的通胀都可以套用了!中国的情况比较特殊~~所以要多角度的考虑
首先说国际:首先肯定考虑的是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国际期货市场大涨,从而传导到中国导致输入性通货膨胀,现在期货市场只要农产品一涨,中国必然会通货膨胀,原因呢?就是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在我国加入WTO后低价倾销农产品,比如很典型的如大豆,导致我国大豆等农产品进口数量加剧,本土的农民见无利可图也就都不去种了,从而如同食物链一样,只要控制国际期货市场就可以随意的控制我国的食品价格,从而控制通胀,最后通过通胀影响我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从中牟利。不谈政治,只谈经济。资本都是逐利得,流入中国的热钱不仅会去吵股市炒楼市,他也会去吵农产品。提高农产品价格。资本家手段是环环相扣的。。中国只要食品价格一涨,那CPI肯定疯狂的涨!在RMB不升值的前提下热钱的流入央行不得不加印RMB来对冲,市场上的基础货币又大幅度的增加!!
再说国内:就是金融危机后中国为了拉动经济的复苏,印的钱太多太多了,除了大搞水泥基建,其他也没什么行业可投,只能去吵农产品了,这也不能怪那些人,谁让国家把那么多行业都搞垄断或者寡头呢??最近几年的M2货币供应量那个是直线上升了,速度比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速都快~~~钱投太多无处消化,物价不涨就没天理了。还有的就是新增贷款。09 10年投入市场的钱太多了~~
除了这两个因素外
1.天气原因 今年不是大旱就是水灾,不过我觉得这不是主要原因,我们秋粮的产量还是很高的!
2.我发现其实在整个蔬菜涨价的过程中,农民得到的实惠并不是很多。为什么呢?首先原材料涨价了,种子化肥农药通通涨。其次就是蔬菜从农民到消费者的环节太多了。层层加价。从批发价到零售价涨了很多,中介商不知道赚去多少啊!!!善良的中国农民是最辛苦的!!还有就是油价上涨,运输成本提高,摊位费租金也飞涨!!!
分析中国的通胀,除了从货币政策角度分析外,只要搞清楚农产品是怎么涨价的就可以了!!!
再不采取措施,中国未来的定价权将归外资所有!!官不要只想着与民在争利,要考虑一下外部的敌人,外面的敌人才是最强大的!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道理其实很简dan
载入中......
总评分:&论坛币 + 20&
看到感兴趣的话题随便写的~~~支持下LZ~~~呵呵
我认为近期物价上涨的因素在于以下几点:
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被迫由稳健的货币政策转向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全年的天量信贷、4万亿积极刺激计划以及2010年的货币宽松使得市场上的流动性相当充裕。
二:人民币的升值使得国际热钱的大量流入。中国的外汇储备以近乎于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相对于中国外贸顺差的平稳增长充分说明国际热钱的大量流入。而国际上其他国家相继开启印钞机的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剧了热钱向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流入。
三:2009年下半年一直到2010年十一国庆中国A股市场的表现不积极使得投机性资金开始了“炒作”之旅,导致中国很多商品的价格上涨。
四:自然条件因素:中国2010年中国相继遭受旱灾、地震和洪灾的影响,导致了一些产品供给跟不上根据供给需求原理使得价格上涨。
五:**监管不利:没有及时的进行价格管制。到现在CPI为4.4%时**才开始进行价格干预。**管理上有待改进。
六:输入型通胀:外国资本进入和本国贸易顺差很大,造成本国需求过旺,而造成的通胀。我国目前存在这样的情况。
总评分:&论坛币 + 20&
本帖最后由 yinhezhiwang 于
20:30 编辑 solomon683891 发表于
yinhezhiwang 并不是农民在有意提升农产品的价格,而是二道贩子、三道贩子、四道贩子等在故意抬价,引致物价飞涨。试想,为什么人们总是偏好于超市的促销产品?比如,力士香皂促销装10元5块,正常包装10元三块,傻子都知道去货架拿促销装。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悬赏大厅 版,详细出处参考:
& && & 兄台所说的问题并不是理由,想想一个小贩为的是什么?本来就是挣钱,你要是一个香皂挣一分钱,那基本上他可以不用活了,那么就意味着加价的原因不在于小贩,而在于物流本身的问题:中间商太多了。
& && & 至于促销的问题,那是兄台你理解错了,其实你以为10元5块就挣了吗?没有的,如果你仔细想想就知道了,虽然你多了两块,但是在保质期内你未必能用完这几块是不?所以你是变相在给经销商或者说生产商清仓,生产商获得了现金流。再说买回来的东西也要占地方,也就是说你成了一个微型小仓库,不理智的购物者会发现,随着促销的流行,自己买了很多自己暂时不需要的东西,花了很多本来不想花的问题。以促销为例,旨在说明强制价格机制不一定是解决物价的良方。如果物价随需求上涨,那肯定是购买一方较供给一方“力量”更强;如果物价随需求下降,那肯定是购买一方无力购买,物价自然需要降价销售。至于您说的储存成本,个人感觉相比于促销差价,肯定是在权衡一次购买多少量的促销品之后再做出购买决定的。话又说回来了,如果您一年仅用一块香皂,那就没有必要买三包装的香皂了,4块钱的单包装更适合您。我们家一个礼拜最少一块香皂,所以如果香皂促销我会偏好于5连包或4连包的促销装。
另外,我想说的关键在最后一段,而不是纠结于这些前设中。谢谢!
本帖最后由 water2oo8 于
21:00 编辑
个人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1、CPI的影响。今年来自然灾害频发,造成农产品供应短缺(小麦蔬菜等),大量资金的炒作也一定程度地提高了食品价格(大蒜等)。然而食品占cpi权重的1/3,农产品价格上涨对通货膨胀贡献很大。(11月11日中国公布10月cpi“意外”上升4.4%;近日,麦当劳在中国超过1,100家连锁店一系列产品价格上调,调幅最高为1元人民币)
2、PPI的影响。随着重工业加速复苏,国际基础原材料价格恢复性上涨,购进价格随之“水涨船高” (成本输入型通胀)。 我国经济复苏势头比较明显,对国际大宗商品的需求比较旺盛。(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11.9%)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升高,提高了工业制成品的价格,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1-5月,PPI同比上涨5.9%,涨幅比一季度扩大0.7个百分点。近期我国玉树地震、上海世博会等短期因素也拉升了工业品需求,推高了PPI。)
3、热钱的影响。美国宣布启动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之后,日本紧跟美国量化宽松脚步,加之热钱出于逐利的本性和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自9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已每月升值约1%,另外,为打压输入型通胀的影响,中国可能不得不允许人民币更快升值),大量热钱开始加速流入中国这一新兴市场,引发输入性通胀。(9月份热钱流入规模为1200亿元,相对8月份的550亿元提升了1倍多,很多通过各种渠道流入的热钱不是进入到实体经济,只是为了获取短期高额利润而进行投机性行为)
4、 货币政策的影响。前不久,为防范通胀的继续严重,中国央行采取了加息政策,提高了存贷款率和准备金率(截至11月29号,年内上调共5次),使部分投资在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资金被抽出,流向产品市场。加之年贷款总额计划高达7.5万亿元(据人民网消息,中国贷款总额在世行各借款国中名列第一),大部分贷款没有按**设想的那样进入实体经济,而是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了投机领域,投机炒作厉害。这两个都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物价的上涨。
5、 财政政策的影响。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投入了4万亿以扩内需、促增长,持续的“积极财政政策”和巨额流动资金的注入为现在的通胀埋下了隐患。(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08年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08下半年,国际经济形势风云突变,让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再次改弦易辙,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6、 人们预期的影响。形成当前通胀的可能性是我们通胀预期先行,然后自己为了抗衡风险采取提前囤积商品和对房地产过度投资,这回通过建材品和生活必需品持续的“价格上涨”推动消费品价格上涨。(虽然不可能像影响股市,使它一夜暴跌一样,但人们的预期对整个经济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 & 总之,多种原因导致了现在“温和”的通货膨胀(“温和”一词经常从本人的政治经济学老师口中冒出),官方公布的通胀数据似乎总是比老百姓的感受低很多,因为最受影响的就是老百姓!饭堂食物提价了,深圳的物价“赶上”香港了(同学的戏谑之言),连存在银行里的钱都因为“温和”的通胀率变得越来越不值钱,老百姓的日子不好过啊!!!!
& & 很高兴,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预计为9.6%,但是也必须看到这个增长是以忍受通胀为代价的“痛苦数据”!
& & (本人才疏学浅,所发言论多有纰漏,请大家见谅!)
总评分:&论坛币 + 100&
标记并学习了!
这种活动挺不错的,希望以后论坛多一点搞,促进交流!
通货膨胀无非是财富的重新分配,这几年的通货膨胀最重要的是表现在生活必需品上,对于占有中国大部人---穷人来说,通货膨胀是致命的。有钱人有各种投资渠道,还可以趁火打劫。两极分化正加剧。 正如《圣经-马太福音》中有一句名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我只感觉到处在一种悲剧之中!
主要是现在物品都全球一体化
1,人民币对于美元的升值。因为美元是主流货币
2,石油价格上涨 带动运输成本的上涨
3.&&人民币超量发行
4, 农村人口大量迁移城市的结果
5&&高房价连锁反应带动物品价格不规则上涨
6&&以世界平均水平为基点。 物价上涨代表这几年的增长虚假景象
7,国企大规模垄断各个行业,竞争力减小的结果
8& &节能减排的限电措施
9,水电气的全面上涨带动
10&&粮食耕种面积的减少
11, 国际金融家的黑盘操作
总评分:&论坛币 + 20&
中国的这次物价上涨原因是复杂的。例如像经济学教科书上的供给需求理论,成本上升等,由于受郎咸平教授一些理论启示,我更倾向于货币领域。首先,官方声称本次通货膨胀的原因是流动性过剩,根据经济学理论,流动性过剩就是市场上流通货币过多,但是为什么像猪肉,粮食这类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人民收入上升,会增加发展型资料和享受型资料消费,而不是这类生活必需品,因为人不可能因收入增长而增加饭量。这就说明物价上涨不是因为流动性过剩,因此我个人认为很大程度上因为游资炒作,而且**打压楼市和股市,造成资金从这两个领域撤出,更让我认为是炒作。其次,关于流动性过剩,我个人同意楼上几位的观点,应为人民币升值和中国外汇储备增加,面对如此环境,**只能增发货币,导致人民币对内购买力下降,市场货币增多。但是我个人想谈一下债务货币,随着各类贷款增加,导致债务货币增加债务货币是很难流到老百姓手中的,这类货币在市场中悄无声息的流动,只能推动物价上涨,因为中国不像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有完善的金融衍生市场来吸收这些债务货币,所以只能任其流动却毫无办法,这就是**为什么采取措施降价,而价格始终难以降低的原因。楼上的高人说让市场上多余的资金进入农村,我非常赞成。应为经济发展需要劳动力,土地,资金,市场等,而农村土地是充足的,劳动力是过剩的,市场是广阔的,缺少的只是资金,因此大量资金注入农村,必然推动其经济快速发展,或许这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措施。关键是针对农村特殊情况采取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经济需求。
总评分:&论坛币 + 20&
无限扩大经管职场人脉圈!每天抽选10位免费名额,现在就扫& 论坛VIP& 贵宾会员& 可免费加入
加入我们,立即就学扫码下载「就学」app& Join us!& JoinLearn&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京ICP证090565号
京公网安备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charybdis.)
(degfgegrdf)
第三方登录:人人网 - 抱歉
哦,抱歉,好像看不到了
现在你可以:
看看其它好友写了什么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老梁说事(微信号:hzhj0668)欢迎关注,在添加好友中输入微信号即可。分享最值得收藏的文字,最经典的心灵鸡汤,最动人心弦的语录,欢迎爱文字、爱记录、爱生活的您关注。节选自《老梁说天下3》,中国工人出版社  最近,全国各地的人都在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是什么呢?四个字——通货膨胀,说白了就是物价上涨。你看看身边这些商品,只要是必需品,吃的、喝的、穿的、戴的,有不涨的吗?物价如果一个劲儿地往上涨价,老百姓心里就没底。本来没多少钱,放银行里面还“负利率”,拿出来花则发现很多东西都涨价。所以,现在不少人就想,通货膨胀是什么造成的呢?各个学者、专家,包括我们的政府、媒体,都已给出了结论。那么,通货膨胀是什么造成的呢?  第一个,刘易斯拐点。什么是“刘易斯拐点”呢?“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达到瓶颈的这么一种状态。这个理论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刘易斯在人口流动模型中提出的。具体到我们国家的情况,可以说:我国现在没那么多青壮年劳动力,所以这个劳动力价格涨了,商品价格也跟着就涨。  还有人说这是美国人闹的,你看人家美国一个劲儿地往外发美元,把我们给弄通货膨胀了。这些是不是原因?是原因,但是很多人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通货膨胀是什么呢?通俗点儿说,就是货币发得太多了。过去我们不承认社会主义国家有通货膨胀,说通货膨胀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现象。现在我们得承认,搞市场经济就肯定有通货膨胀。  那么“钱多了”是怎么造成的?钱是政府印的,政府把钱发多了。所以现在已经有些有识之士开始反思,说当初我们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于2008 年投资那4 万亿元是不是出现了一些副作用。这4 万亿被投到铁路、公路基本建设,结果导致钱越来越多,造成流动性过剩,出现通货膨胀。钱多了肯定是要买东西,往哪个方向去流动,哪个方向物价就涨。  幸亏当初有房地产跟股市把这种“膨胀”变弱了。现在房地产被打压到这个程度,股市也不是多火爆,所以钱“流”出来了。你看就连大蒜、黄豆、绿豆都涨价,这通货膨胀就不可避免了。  有的人一想这事就说,那不对呀,4 万亿元投资不光投资这上面,也给老百姓补贴了呢。是,我们承认,给老百姓花钱了,老百姓也得到实惠了。但问题就是,当整个社会商品就这么多的时候,现在多发了一倍的人民币,会造成什么现象?不会让商品再增多,因为产能是固定的,却会造成商品价格上涨。人们手里都有钱了,商家就有了提升价格的空间,所以说光把货币发到老百姓手里,不见得会起到太大的作用。  在过去,我们认为国家越发达,物价就越贵,可是到现在我们发现这个理论不成立了。为什么呢?最近一段时期,有很多人发现了一个现实当中存在的现象,美国比中国发达多了,可是美国物价反而比中国便宜。我有一个朋友,他在美国洛杉矶生活,他跟我说,没想到洛杉矶的物价这么便宜。他都买的是什么呢?比方说一件阿玛尼西装,国内各商场卖三五万元,到这儿一看,几千块钱能拿下,差距这么大。再简单地说说,有的朋友家庭富裕了,说买辆好车吧,买宝马。我们知道宝马最便宜的恐怕得三四十万元呢,在美国洛杉矶,买一辆宝马3 万美元上下,合人民币20 万元,它跟国内差距能差这么大!说到这儿有的人说那不对,要到中国来还得缴关税,还有运费,那肯定比国内要便宜啊,所以到中国就是比美国要贵。那说说中国产的东西,总不至于也这样吧。  我们发现,中国产的商品运到美国卖,可是在美国卖的居然比在国内便宜。比方说在美国超市里,一双登山鞋卖3 美元,3 美元合人民币20 元左右,可是这种登山鞋在国内最最便宜的卖30 多块,好一点的一千多块。你看国内生产的各种厨具,不粘锅、煎锅之类的,在美国超市一套下来,只需人民币500块钱,可是这种锅在国内的价格呢?仅一口锅就可能卖到好几百块,组合到一块儿至少2000 块钱。  再说鸡、鱼、肉、蛋这些东西,咱们再看看美国现在的物价。比如螃蟹,12 只螃蟹,差一点儿的卖6 美元,好一点的13 美元,按基本汇率算,就是100 元人民币能买12 只螃蟹,我们放眼中国市场,100 块钱你能买12 只吗?不可能的。比如猪肉,在美国,什么猪心、猪肝、猪肺、猪骨头、排骨,价格都没有我们的高。人家那6 美元能买7 瓶百威啤酒。葡萄不是论磅算嘛,一磅大概接近一斤,人家一磅1 美元就拿下。当然有些农产品,在美国卖得比较贵。比方说大白菜,在美国一斤大白菜需人民币3.3 元,一斤西红柿可能卖人民币6.7 元,这确实比咱这边高了一点儿。但是总体来说,大多数都比中国低很多。  这个说的是绝对价格,用人民币汇率换算。如果你要算他的收入水平,这不就更显得可怕了吗?比如2005 年,中国城镇居民平均每个月能挣1431 块钱,而美国人平均每月挣3500 美元,一个月将近25000 元人民币。把这个收入差距算上去,这个物价比中国便宜了何止一点儿,你觉得这合理吗?我们中国物价是不是有点儿太高了呢?而且好多的商品还有一些服务性收费也不一样。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城市,喝一杯星巴克咖啡,恐怕得二三十块钱,美国只要1 美元。在美国看场电影8 美元,在中国看场电影跟这差不多,新片一上映70 块钱。但我们城镇职工平均一个月1431 块钱,人家平均一个月3500 美元。把这个算下你会发现,喝一杯同样星巴克咖啡,占美国人每个月收入的3‰,可是在中国占了一个月收入的1.5%。  人家挣得多我们不羡慕——挣得多可能他花得也多,可是现在人家挣得多,花得可没我们多。我们拿着挺少的工资,却要承受这么高的物价。而且还有更有意思的。比方说,国家在极力改善我们的医疗、教育、养老问题,但是积重难返,好多事情不理想。美国则基本上全民都有医保,奥巴马改革也是让更多弱势群体看病不花钱,通过保险公司来解决医疗问题。  再看教育,18 岁以下美国人享受12 年义务教育,我们是9 年义务教育。在教育上,凡是18 岁以下的儿童,每个月给400 美元的基本教育基金,他们叫“牛奶基金”,我们恐怕没这样的待遇吧!从养老的角度来讲,60 岁以上的美国人,国家就给补助,有养老金。 65 岁以上还能领退休金,而且假如是残疾、有病的话,那福利各方面更加丰厚。再看房价,我有朋友在芝加哥住,他在芝加哥市中心买了一套90 平方米的房子,合人民币一平方米大概18000 元左右,这个价格你在北京、上海市中心能买到吗?不可能买到。说到这儿,好多人都说我说的就是一种感性的东西。为什么会这样呢?也就是说为什么美国从1990 年到2000 年,这10 年之间的通货膨胀是零通货膨胀,从2000 年到2010 年的这10 年中,美国的通货膨胀始终在2% 上下。可我们2010 年11 月份公布的通胀是4.4%,马上要过5% 了。怎么美国就没有通货膨胀,中国反而有呢?  首先我要给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说美国把美元多发了会造成我国的通货膨胀,因为美国政府印的美元,大约有60% 左右在海外流通,大约有3/4 以上的美元是外国人使用。而且这些年来,美国形成一种比较好的发展趋势,大量从国外进口便宜商品,同时进口一些原材料、半成品,把自己国内公司的成本给降低了,所以美国物价不高。而且它往外发货币,使别的国家持有美元增多,造成美国有点儿通胀,全世界都替它买单。  接下来我要说的第二个问题,为什么美国没有通货膨胀,我们还没有人家发达,反而通货膨胀了?这个原因不是一句两句能说完的。中国现在的经济制度里面,我们完全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最后能够让物价降下来。比方说,充分的竞争会造成物价降低,像耐克、阿迪达斯在竞争的过程当中,会不断地给消费者实惠。也就是说,要保护这样的品牌竞争。在中国,品牌竞争常常不受保护,经常会出现这边新技术刚出来,那边“山寨”产品就冒出来了。我最讨厌“山寨”这两个字了,这是无耻地侵犯知识产权。结果,一个能拿出优质技术的企业,不能够通过自身逐渐强大来并购其他企业,完成资源整合。可咱们这些企业都被“山寨”、模仿了,有苦说不出。说降低成本,可是大家知道中国这种体制,国企太多了。国企再亏损,不退出市场,私企再盈利,没法扩张自己势力,所以市场迟迟完成不了西方国家那种并购整合。  不光这个,还有一个问题,物流成本太大。什么是物流成本呢?比如,我们把货从北京运到广州,我们得买机票。我买过最便宜的是3.5 折的,700 块钱,全价2000 块钱出头。可是假如我要开车,从广州到北京,一路的过路费就1500 块钱,更别说有的地方关卡的那些罚款了。有个大货车司机跟我讲,从广州运一车货到北京,沿途得准备7000 块钱,罚款什么的另算。把这代价一集中到一块儿你就会发现,这比从中国运到美国贵多了。所以我前面说的登山鞋在美国卖3 美元,到这准得卖个30 块钱以上。就是因为中间的物流成本太高了,成本一高,商家不能承担,把这个转嫁给消费者。所以怎么涨的价?就是这么涨起来的。  还有一个是交易成本的问题。交易前,我要拿订单,有可能就得送礼,到最后我把这个单子好不容易拿下来了,为回款我又得到处托关系。这个成本得多高?这些成本他能自己扛着吗,都转嫁给消费者了,于是价格就上来了。  2008 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外边需求量降低了,出口企业应转内销了,可好多企业就挺着不转,为什么呢?出口价是低点儿,但是这边发完货,那边钱就来了,挣得省心。销往国内可能利润很高,可风险也大。  还有一个,商场有一些机制不合理。比如说国外那些大的超市,像家乐福、沃尔玛,是“买入制”。什么是买入制呢?就是超市、商场到各经销商、生产商那儿,把东西买下来,放到一起。买来的东西是不是占库存,是不是占着流动资金?因此,如果不降价,这么挺着卖不出去,都亏损。所以他本身有压低价格的冲动。中国这个百货商场、超市的情况是什么呢?是“联营制”。举个例子,比方说北京燕莎这样的大商场,其经营模式是各个品牌商从制造商那进了货之后在这儿卖,商场本身不承担这个进货费用,而营业员也是各品牌商自己雇的,商场也不承担各品牌商在这儿的物流费用。商场通过什么来实现赢利呢?它与品牌商分成——双方商定,品牌商卖的金额中的百分之多少归商场。这个价码卖得越高,商场提成越多,所以商场没有任何动力压价。直接受害的消费者就会觉得,怎么商场的价格一个劲儿往上涨?因为它不存在压价的冲动,只存在着涨价的冲动。  还有一点是最重要的,就是税务安排。在美国买东西,这边是价格,这边是税,写得明明白白的,而且可以通过赠予或者其他方式减低税,或者是免税,或者退税。可是中国商品没有这一说法,税都融在定价里,你看不出有多少税。而且,从来没有退税、减税、免税那一说。你如果非要办理,到税务局申办去吧。一件一百块钱的东西,可能两年也不一定申办下来。这些钱都在商品里,你想那价格能不高吗?  最后在地方层面,有很多的利欲熏心的行为,人为地把这物价给提高了。比方说,打车费用。为什么在北京、上海的打车费用这么高呢?交管局不直接管出租车,出租车这牌照不是个人的,是谁的呢?出租汽车公司给发的,发完了之后,出租汽车司机得交份钱,一个月五六千块钱。买一台便宜车,一年多就挣出来了,然后还得用这挣的钱往上缴税,给出租司机老板。我们说地主雇长工还得给长工锄头呢,这成了生产资料都得出租车司机自己买,造成汽车出租公司对出租车司机的盘剥。那么出租车司机也不能自己扛着啊,怎么办呢?抬高价格,多收乘客的钱,把这部分转嫁给消费者。由于制度安排得不合理,造成了“层层盘剥”行为,提高了中间环节的费用。  我说到这大家心里应该明白了。现在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绝不是一个方面的原因,是劳动力价格上涨、输入型通货膨胀、4 万亿元投资的副作用,还有刚才我说的这七八项我们生活当中的不合理制度造成的。为什么“十二五”规划当中,我们党中央和政府很英明地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是什么?它就是体制改革的一种说法,如果我们不进行体制改革,只改革经济体制没用了,已经走到了一个历史的瓶颈了。就像我刚才说的这种奇怪现象,大家想想,那能是仅仅一个经济体制改革就完成的吗?必须需要自上而下的体制改革。只有政府在这方面积极做出努力,才可能理顺那些关系,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然后把物价总体降下来,满足老百姓需求。  所以说,政府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2013 年12 月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一再提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包括要执行一些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其实这都是体制改革的一个前奏。希望我们在政治体制改革层面上能够往前走,否则的话,经济体制改革迈步了,政治体制改革不迈步,还是前进不了。  最后,我想别说得那么沉重,说点儿有意思的吧!我有个朋友对我说:老梁,你看这可怪了啊,这个鸡蛋最近涨价涨得狠,平均涨了30%多,牛肉、羊肉、猪肉也涨,可是鸡肉没怎么涨,这是怎么回事呢?我说这事不能怨现在的社会,得怨谁呢?怨乾隆,怨刘墉、刘罗锅。有人说你怎么还把原因弄到大清那时候?这里有个故事。  当年乾隆好和刘墉下棋。刘墉有个亲戚,在北京西郊开了很大的养鸡场。那时候大清国对鸡肉上税上得狠,价很高,他这个朋友就要破产了,就找刘墉。刘墉说这我可管不了,得皇上这金口玉言,但我有个办法能帮你忙。当天晚上11 点钟,他去找乾隆下棋。乾隆一看刘墉来下棋,说刘爱卿,你说吧,下多少盘?反正今天只要你不停我就不停。刘墉说,我今天很愿意下。刘墉就跟乾隆下棋,一盘一盘地下,一转眼,天都快亮了,乾隆都困得不行了,可皇上是金口玉言,这前面说的话不能改啊——你要不停我就不停,所以硬着头皮跟刘墉下。  下着下着,外边公鸡打鸣,天亮了。乾隆一方面提醒刘墉,一方面讽刺刘墉:“刘爱卿,你一宿可没睡啊,你看,鸡也没睡。”刚说完这句话,刘墉翻身跪倒,“谢皇上,金口玉言,您可不能改,你一说这鸡也没税,那这鸡不上税了。”他把乾隆弄得进不是退也不是,为什么?皇上说了不能改了。乾隆心里这个窝火:“鸡不上税!好你个刘墉,行!鸡不得下蛋吗?鸡不上税行,我把这税全加到鸡蛋上了。”所以,那时候鸡蛋税很高,鸡肉没征税。这造成鸡蛋价税高,鸡肉反而不高。现在鸡蛋价这么高,没准儿就是乾隆皇帝那个时候造的孽。  当然,这是笑谈,大家读了轻松一下就可以了。要控制物价过快上涨,还是需要政府拿出实实在在的措施。公众号推荐:HZGXPY老梁说事(gh_3d40e6162427)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gh_3d40e6162427正能量传递,第一手资讯。热门文章最新文章gh_3d40e6162427正能量传递,第一手资讯。&&&&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举报邮箱:
Copyright(C)2016 大不六文章网
京公网安备7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物价飞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