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风力发电机厂家船厂对发电机有什么资质要求

海工、船舶及配套发表时间:09-03-11浏览:3713&&& 南通市海洋工程、船舶及重装备产业转型升级规划纲要&&&海洋工程、船舶及重装备工业是为海洋开发、水上交通和国防建设等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综合性产业,也是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对机电、钢铁、化工、航运、海洋资源勘采等上、下游产业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对促进就业、发展出口贸易和保障国家安全意义重大。我市濒江临海,拥有近430公里的江海岸线(长江干堤岸线166公里,其中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的岸线30多公里、长江洲堤岸线53公里;海岸线206公里,其中可建5万吨以上泊位的自然深水岸线40多公里;目前南通已拥有5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25座),具备发展海洋工程、船舶及重装备产业的独特区位优势和良好产业基础。国家《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已将我市列为国家重点建设的三个现代化大型造船基地之一。省要求南通打造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海洋工程、船舶及重装备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战略要求,充分利用区位、产业基础和人力资源优势,加快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高配套率的海洋工程、船舶及重装备“千亿级”产业板块,实施“三高一大”基地工程,提升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建造能力,力争到2011年将南通打造成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海洋工程、船舶及重装备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特制定本规划纲要。&一、发展现状(一)产业概况1.产业基地初具规模。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333家,实现造船完工量30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7.1%,约占全省的35%、全国的11%、全球的3%。完成销售收入623.7亿元,同比增长52.5%,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12%,比2007年提高4.6个百分点。已形成船舶生产能力1200万载重吨/年,手持船舶订单3200多万载重吨。2.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为应对市场竞争,我市积极推动企业转型、产品升级、向产业链高端发展,一批高新技术船舶产品在我市陆续建成交付,如:中远川崎的国内首制1万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和30万吨矿砂船(VLOC)、熔盛重工的世界上首艘按共同结构规范(CSR)标准制造的15.6万吨苏伊士型原油轮和国内首创的7.55万吨冰区加强型巴拿马散货船、京华船舶交付的世界上首艘1.2万吨矿砂自卸船等,其中中远川崎自主建造的我国首艘1万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顺利交付,使我国成为继韩国、丹麦之后第三个能够自主建造该船型的国家。明德重工在化学品船方面形成特色化、系列化生产,1.1万吨二类化学品船顺利交付,我市吨位最大、配置最先进的2.5万吨二类化学品船开工。此外,在生产技术和效率方面,中远川崎建造工时创国内同类型船建造工时最短新纪录,人均销售额、万美元产值耗电量创国内船舶行业新纪录,生产管理体系为国内首创。3.支撑体系逐步完善。2008年,我市重点船舶企业加快建设高层次的研发机构,并不断向海外设立全球服务机构,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江苏造船行业唯一的省级重点研究机构江苏省(熔盛)船舶工程研究设计院在熔盛重工集团成立;继吉宝集团将国内的船舶设计和研发机构移至我市以后,蛟龙重工收购的新加坡海洋工程设计公司也为我市企业增添了研发实力;我市第一个专业从事船舶设计服务的外资公司南通欣通船舶设计有限公司成立;此外,申通机械、亚泰船舶也分别在希腊、新加坡等国设立海外销售服务机构。4.抗风险能力不断提高。2008年,船舶企业利用前三季度国际船市兴旺的有利时机,积极承接国外船东订单。全市手持船舶订单3200多万载重吨,重点船舶企业造船任务均排到2011年,部分企业排至2012年。熔盛重工、中远川崎和韩通重工新接订单分别为542.4万载重吨、397.6万载重吨和130.5万载重吨,列国内第2、5、10位,熔盛重工和中远川崎手持订单分别为1719.2万载重吨和770.2万载重吨,列国内第3、6位。特别是熔盛重工与巴西淡水河谷矿产公司签订的12条40万吨VLOC建造合同,创造散货船单船建造吨位、订单总吨位、订单总金额三项世界纪录。企业劳动生产率得到大幅度提高,重点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有效增强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5.配套能力有所增强。2008年,我市船舶配套企业明显增加,从2008年初的203家企业增加到年末的304家。全市船舶配套产品涉及六大类200多个品种,主要集中在钢结构、舱口盖及船用中间产品、热交换器等方面。船舶配套企业前三位分别是中远钢结构、虹波重工、蛟龙重工,三家生产的舱口盖出口总量居国内首位,中远钢结构承建的900吨特大型龙门吊是亚洲地区起吊吨位和跨距最大的龙门吊之一。申通机械、中船机械、交通机械、昭和机械为代表的热交换器生产企业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优龙(南通)重防腐涂料、通柴船用发电机、南通越海船舶机械锚机及克令吊等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填补了我市在配套领域的部分空白。一批新产品陆续研制完成,政田船舶机械与三菱重工共同投资的船用液压起重机项目已初步投产,南通天成机械有限公司制造的国内首台船用压载风机已经成功交付,瑞雪海洋的通信导航雷达已小批量投产,科硕电子开发出船用操纵台和通讯导航产品。6.产业领域明显拓展。在大力发展船舶制造的同时,我市企业积极开拓海洋工程和重装备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南通中远船务成功建造全球首座圆筒形超深水海洋钻探储油平台(SEVAN650),该平台工作水深约3050米、最大钻井深度达12000米,同时拥有15万桶原油存储能力,代表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钻井技术。该公司承建的自升式钻井平台(SUPERM2)已完全建成并下水调试。熔盛重工开工建造的中海油深水铺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是国内自主设计和建造的第一艘深水铺管起重船,作业水深达到3000米,铺管速度达5公里/天,海上最大起重能力达到4000吨,建成后将开创我国深海动力定位大型工程船舶的先河,总体技术水平和作业能力在国际同类工程船舶中处于领先地位。韩通重工生产的圆筒形浮式生产储油平台(SEVAN300)是世界上第一个在船台生产的此类设备。吉宝船厂、惠生重工海洋工程产品实现批量化生产,明德重工首艘地震测量船也已顺利交付。目前我市已有7家企业涉足海洋工程领域。作为上海振华港机的生产基地,南通振华重型装备制造、齿轮箱制造以及非标大型钢结构等也在南通快速发展。(二)存在问题1.研发能力不足。除中远川崎、熔盛重工、中远船务等部分船舶企业外,大部分船舶、海洋工程及重装备企业缺乏复合型领军人才,科研经费投入较少,自主研发能力较弱,公共研发平台建设还处于初创阶段。2.配套能力较低。我市目前没有船用主机等大型成套船用设备,缺少曲轴、螺旋桨等大型铸造件生产企业,远洋通讯、导航、精密控制设备、海工核心配套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尚是空白,海洋工程产品核心技术和核心部件依赖于国外,仅有部分钢结构、舱口盖、热交换器、油水分离器、压力水柜等粗放型配套产品生产,且本市配套率较低。3.服务网络缺乏。目前我市海工、船舶和重装备物流配送服务和专业市场建设严重滞后,仅有个别配套企业设立海外售后服务点,影响拓展海外市场。二、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一)发展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转型升级为主线,实现造船能力超千万载重吨、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双千产业规模;推动发展重心由主要追求规模速度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发展途径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更加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发展内容由造船为主向海洋工程、造船、修船及重装备产品协调发展转变;实施“三高一大”基地工程,即围绕“高技术、高附加值、高配套率和较大产业规模”目标,努力提高我市海洋工程、船舶及重装备产业的整体水平和配套能力,初步建成中国乃至世界的海洋工程、船舶及重装备基地。(二)主要目标高技术:充分发挥我市海洋工程、船舶及重装备产业基础优势,生产自升式和半潜式钻井平台及辅助设备;生产高技术的大型及超大型船型和特种船,2011年比重达到30%以上;生产世界先进的港口机械舱口盖等重装备。高附加值:重点开发1.3万标箱集装箱船、40万吨超大型矿砂船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船舶,3000米深海钻井平台、高附加值港口重装备、钢结构等产品。高配套率:海洋工程、船舶及重装备产业力争通过近三年的努力,2011年配套产品的装船率达到50%。较大产业规模:2011年,全市实现1200万载重吨造船能力,销售收入达到1150亿元(其中,海洋工程实现销售收入160亿元,船舶制造实现销售收入430亿元,重装备制造实现销售收入160亿元,配套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将海洋工程、船舶及重装备产业建设成为南通的主导产业。通过上述努力,将南通打造成在中国乃至世界海洋工程、船舶及重装备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地区品牌,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海洋工程、船舶及重装备生产企业,其中,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超过10家,50亿元以上企业超过2家,100亿元以上的企业1家。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3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10家,海洋工程建造技术和船舶造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三、重点任务(一)调优空间布局海洋工程、船舶造修及重装备方面,以现有沿江和沿九圩港运河企业为重点,适当考虑沿海地区,建成两个海洋工程、船舶造修及重装备产业带。一是西起如皋市长青沙,东至启东市长江出海口,充分利用现有长江岸线,建成制造海洋工程装备及远洋船舶和港口机械产品的“沿江船舶造修产业带”。二是以沿九圩港等运河现有的中小型船舶骨干企业为重点,建成制造内河运输船舶、工程船舶、渔船及玻璃钢船的“沿河船舶造修产业带”。船舶配套产业方面,以特色配套产品为重点形成5个船用配套设备制造产业集中区。一是南通船舶配套工业集中区。位于港闸区陈桥片区和天生港片区,以发展船用钢结构、船舶动力设备、船用电气及自动化设备、船舶中间产品、船用焊接材料、船用钢丝绳等产品为主,力争建设成为集船舶配套制造、交易、物流、研发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二是南通海洋工程、船舶、重装备制造工业集中区。位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苏通长江大桥北岸东侧,发展船用电力设备、船用动力及控制设备、舱室机械、船用仪器仪表、船舶自动化与通信导航设备和港口机械产品。三是通州船用钢结构集中区。位于通州平潮、五接一带,以现有的钢结构骨干企业为重点,发展船用中间产品、舾装单元、船舶模块、钢结构件等产品。四是启东船舶及配套工业集中区。位于启东市境内沿江带,以现有的船舶企业以及批准新建的船舶企业为重点,发展10万吨以下运输船舶和船用设备。五是如皋船舶及配套工业集中区。位于如皋市长青沙,以熔盛重工为主体,发展远洋船舶及海洋工程船舶造修、船舶舾装、船用设备、钢结构件、涂装材料、甲板机械等产品。(二)突出发展重点1.海洋工程装备。以中远船务、熔盛重工、惠生重工、吉宝重工、韩通重工等企业为重点,发展钻井平台、生产平台、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卸油船、起重船、铺管船、海底挖沟埋管船、海洋监管船、潜水作业船以及浮标体和港口机械产品,加快提升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建造能力,鼓励我市船用设备制造企业与国内外海洋工程装备生产、研制企业合资、合作,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及配套产品的研制与开发,逐步掌握大型高端深海工程装备关键技术,不断增强模块制造能力,扩大海洋工程配套产品生产,形成我市海洋工程装备的品牌制造企业。2.船舶造修及船舶配套。(1)船舶制造。一是稳定发展主导产品。以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大型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等主力船舶为重点,加强产品研发和升级换代,加快实现标准化、系列化、品牌化、批量化。二是积极发展高端产品。加快研发大型液化天然气船(LNG)、超大型全冷式液化石油气船(LPG)、万箱级大型集装箱船、高速客滚船、超大型耙吸式挖泥船、化学品船以及新型游艇、豪华游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填补国内空白,抢占发展先机。积极提升远洋渔船和全回转拖轮等特种船、工程船和工作船制造水平,扩大市场占有率。三是推进发展标准化内河船。依托现有集中区,加强企业整合,着力发展环保、经济、专业型内河船舶,推进内河船舶标准化,大力推广江海联运、江河联运、三峡联运型优质船型,提高适航能力。(2)船舶修理和改装。以中远船务、熔盛重工等企业为重点,在发展修理、改装高技术和高附加值船舶基础上,加快发展设计制造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等海洋工程产品。(3)船舶配套产品。巩固提升一批目前具有较好生产基础和一定优势的配套产品。继续加快发展船用钢板、钢结构件、舱口盖、船用集装箱、船用滤器、功能模块、柴油机、吊机、加热器、热交换器等产品,提升产品档次;引进消化一批船用关键配套产品。加强与国际品牌船用设备制造公司的合作,重点推动船用辅机、推进器、发电机、主机遥控、齿轮箱,舱室机械中的焚烧炉、海水淡化装置、通信导航设备等产品开发。自主研发一批市场容量大的船舶配套产品。重点研发生产船用锅炉、风机、阀门、配电板、电子仪表、电缆、卷板机等配套和装备产品。3.重装备制造。以振华港机、虹波重工、蛟龙重工等企业为重点,发展以港口机械、舱口盖、大型非标钢结构、大型锻造设备、大型热处理设备等为主的重装备制造,通过重装备制造企业的前延后伸,拓展产业规模,形成我市在全国重装备制造方面的特色板块。(三)提升产业能级着力增强海洋工程、船舶及重装备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着力提高设计研发水平,努力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鼓励我市有条件的船舶企业与国内有关院校、科研院所、国内外大企业集团研发中心合作,通过产学研合作或股份制等方式,建立企业船舶设计研究院或船舶设计研发中心,加快提高我市船舶及船用设备制造的自主创新能力。结合我市海洋工程、船舶、重装备行业发展现状,在船舶配套集中区等适宜区域,规划并加快建立以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为一体,具有信息咨询、交易、技术服务、人力资源培训、商务服务等功能的船舶市场,大力发展船舶设计、认证、检测、培训、法律、金融等船舶服务业。根据世界船舶市场的需求,鼓励我市海洋工程、船舶、重装备制造及配套企业通过自建、联办、合作等方式建立海外销售服务机构,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加强联合,形成网络,为南通海洋工程、船舶、重装备及船用产品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四、对策措施(一)推进资源整合,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1.岸线资源整合。本着“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的原则,对现有岸线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在满足城市生活、公共设施、公用码头等需求的条件下,将深水岸线优先满足海洋工程、船舶、重装备行业重点企业扩大生产能力和实施高新技术项目的需要;本着节约集约利用岸线资源的原则,对目前使用不合理的岸线,采取适当的行政手段进行调整。同时应用市场机制对岸线使用效率不高的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引进优势企业整合资源,提高岸线资源的利用率,确保发挥最大效益。2.市场资源整合。运用市场机制,重点建设三大专业服务平台。一是技术服务公共平台。政府提供引导资金,引进海洋工程、船舶、重装备企业及其他社会资金入股,建立海洋工程、船舶、重装备技术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技术、管理、采购等系列服务,提高我市企业接单生产的组织水平和技术水平。鼓励国际性相关专业咨询服务机构落户南通,扶持建立市场化运作的各类中介服务机构。二是交易服务公共平台。为海洋工程、船舶、重装备及配套企业提供信息、融资贷款、专利代理、人员培训、资产评估、企业资格认定、仲裁审判等一条龙综合性服务。建立网上信息化服务系统。扶持建立人才交流中心及各类人才市场,吸引国内外设计、制造和管理高级人才来我市工作,满足我市海洋工程、船舶、重装备企业的人才需要。三是配套物流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全国性的海洋工程、船舶、重装备配套产品交易市场,按专业化生产要求,引进知名物流企业,建立船用钢材、管材、电缆等大宗材料配送中心。3.企业资源整合。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支持企业之间强强联合,鼓励中小造船企业成为船舶中间产品配套加工中心和专业化加工中心,完善海洋工程、船舶、重装备工业产业链。引导有限的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鼓励技术先进、管理规范、资金雄厚的企业兼并重组,鼓励中小企业加强与骨干造船企业的协作,进入骨干造船企业生产体系,共享资金、管理、销售网络等优势。(二)创新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发展水平1.加强组织领导。在南通市船舶工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下,组织本规划纲要实施,进一步完善现有海洋工程、船舶、重装备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帮助解决海洋工程、船舶、重装备企业发展中的难题;加强行业管理,促进行业内部合法、正当、有序的竞争;加强对船舶行业协会、商会工作的指导,充分发挥其作用,不断提高我市船舶工业发展的组织管理水平。2.组建专家智囊团。建立我市海洋工程、船舶、重装备工业发展的专家智囊团,指导我市海洋工程、船舶、重装备工业发展规划的制订,重大项目决策、咨询,指导我市海洋工程、船舶、重装备工业发展。3.大力推广现代造船模式和信息化管理。积极研究推广分段造船、分道造船、集成造船和敏捷造船模式,发展单元组装、预舾装和模块化技术,提高船坞产出能力;从信息化管理入手,推进海洋工程、船舶设计、工艺、制造信息集成,提高我市海洋工程、船舶、重装备业信息化制造水平。(三)打造配套园区,进一步提升发展平台1.高起点编制园区产业规划。按照发展产业集群的要求和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鼓励五大园区扬长避短,趋利避害,走个性化发展、差异化竞争的路子;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从严把握园区项目准入条件,树立工业生态学的理念,努力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从工业源头上将污染的排放量减至最低,实现区域清洁生产。2.加快船舶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明确产业定位、项目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要求,提升集中区开发建设的档次和承载项目的能力。在突出产业集聚、集约用地的同时,配套建设产业发展必需的商贸、物流、教育、文化、娱乐、医疗和职工宿舍等设施。3.实施船舶集中区品牌发展战略。海洋工程、船舶、重装备基地、船舶配套集中区的建设要以争创国家、省级基地(中心)、示范园区为目标,通过基地和企业品牌建设互动,加速推动区内发展方式由常规发展向高质量、高水平可持续发展转变;由单纯工业发展向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基地和区域物流中心等方面发展转变;由依靠政策优惠向依靠科学管理、优质服务、提升综合环境优势转变。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国际化进程,创建特色品牌,不断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四)推动技术创新,进一步增强竞争能力加快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代表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建设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海洋工程、船舶及重装备技术研发中心,力争到2011年建成4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通过不断推进引进技术、许可证技术、委托开发技术等外来技术二次创新,努力提高重点海洋工程、主力船舶、重装备和重要船用配套产品自主设计制造水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创建国内外知名品牌,或与国际著名船舶企业建立联合品牌,将南通打造成在中国乃至世界海洋工程、船舶及重装备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地区品牌。着力加强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多层次人才体系。一是针对海洋工程、船舶、重装备产业跨国转移的长期趋势,积极把握当前国际产业相对低迷的有利时机,以欧洲和日韩为主,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二是大力实施“柔性引才”,积极引进国内外智力,鼓励用人单位以特聘、兼职、讲学、提供技术与专利等形式实行人才柔性流动;三是充分挖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重点引进行业或学科带头人、工程技术骨干、高级设计人才、优秀的市场开发人才、熟悉国际船舶贸易规则的复合型人才。四是加强人才培养。充分利用我市高等院校资源,培养船舶设计、制造、生产管理等人才;积极引进国内外海事大学(船舶学院)、科研院所等来我市合作办学,建立船舶高级人才培训基地;扶持建立一批船舶电焊工、装配工、管工等技术工人的培训基地。(五)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1.发挥市级船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作用。根据产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不断调整扶持政策,进一步充分发挥市级船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作用,探索出台鼓励海洋工程、船舶、重装备及配套产业加快发展的新政策,鼓励发展海洋工程、船舶、重装备及配套产业,推进船舶工业集中区项目建设。2.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对获得认定的市级以上研发机构给予一次性奖励;对经省级以上技术鉴定并能批量生产的海洋工程、船舶、重装备及配套新产品进行奖励。支持企业开发新技术,提高产品和装备的自动化程度。鼓励船用设备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开展船用产品质量认证。3.支持企业建立全球服务网络。鼓励有条件的海洋工程、船舶、重装备及配套企业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在国外建立销售代理或办事处,加快建立并完善全球海洋工程、船舶、重装备及配套设备服务网络。4.支持开展船舶专题招商引资。围绕海洋工程、船舶、重装备及配套产业,积极组织开展专业招商活动,把招商引资和做大做强海洋工程、船舶、重装备行业紧密结合起来。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方向,在拉长产业链、推进集约化上下功夫。集中引进一批具有专利技术和品牌优势、产业带动能力强的国际著名配套企业来我市投资或合作建厂,加快提升产业竞争力。(六)营造良好环境,进一步促进健康发展1.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市海洋工程、船舶、重装备及配套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服务体系。保持与各类金融机构的长期合作关系,搭建银企合作平台,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船舶及配套企业的金融产品;积极开展建造中船舶抵押融资试点工作,解决中小民营船舶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鼓励开展多渠道融资,积极推动项目融资、产业投资基金、商业银行贷款、项目资金滚动开发等。2.建立行业发展风险预警机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为企业提供信息和预警提示,为企业化解风险争取时间和提供帮助。举办行业信息发布,将国内外船舶行业的动态信息及时传递给企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加强行业管理、行业自律、促进产业发展方面的作用,防止人才等方面的恶性竞争,定期组织船舶企业负责人学习国家出台的产业规划、政策文件,深入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及时化解船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3.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按照建立服务型、创新型和责任型政府的要求,切实改进行政管理,加强行政服务,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按照投资管理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管理制度,简化审批、核准、备案程序。对纳入本规划纲要的重点技术、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纳入有关规划和年度重大项目计划,积极提供财政税收支持,优先安排土地、资金等要素供给,并建立和实施重大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各县(市)区和市有关部门要加快推进政务公开,及时公开产业发展政策信息,积极引进国际性法律服务、船级社服务和金融服务等,为船舶产业发展营造良好外部发展环境。
输入关键字:&&&
&&&&&&&&&&&&&&
您所处的位置&&轴带发电机的概述_船舶_中国百科网
轴带发电机的概述
    轴带发电机 -概述   船舶轴带发电机系统简称轴发系统或轴机系统,是由主机驱动船舶发电机,利用主机富裕功率达到节能的目的,在7 0年代初,中东石油危机后得到迅速发展。采用主机轴带发电,早在直流电制时代各国在中小型船舶上就已应用。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轴带发电装置作为节约运行费用及改善机舱管理运行条件的有效手段,以其特有的优越性引起了各国造船界和航运界的重视。
收录时间:日 07:22:38 来源:百科网 作者:不包含
上一篇: &(&&)
创建分享人
喜欢此文章的还喜欢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电机国家标准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电机国家标准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您的位置: &
新形势下中小型船厂建设规划分析
优质期刊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小型风力发电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