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著作经典的基础理论著作有哪些

荐书堂 | 推荐书目,推动阅读,我们在努力。。。
QQ群: (6群)
微 信: 荐书堂(jian-shu-tang),扫描左侧二维码或公众号搜索荐书堂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李彬为本科生推荐过新闻传播专业基础书目100种(博通类、专业类各50种),最近,李彬对此书目进行了十年来最大规模的系统调整,推荐书目、拓展阅读及点评都有更新。详看:
学生自修参考,旨在丰富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
遴选侧重于基础性、权威性、广泛性、趣味性
一般不收各科各门的教材和高精尖的学术专著
博通类(50种)
眼界阔大、思想深邃、感情诚挚、文辞壮美,一曲磅礴的政治抒情诗和交响曲,恰如马克思一诗所抒发的:“让整个诗的世界在人类历史上出现!”
毛泽东不仅如他称颂的鲁迅先生一样,即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与空前的民族英雄,而且他的文字也是出神入化。参阅美国学者特里尔、日本学者竹内实。
(沈德潜)
华夏文明的精华选粹。参阅诗人周涛的。近体诗词鉴赏评品以王国维、钱锺书和沈祖棻等向称经典。新近佳作有彭玉平。
(张荫麟)
“没有累赘冗烦的引文考证,不故作深奥高奇,史事都以‘说故事’的方式从容道来,如行云流水,可令读者享受到一口气读完不觉其累的那种爽悦。”(王家范)。参阅范文澜、孙机、戴逸,同样举重若轻,娓娓道来。
国学大师的专题演讲,不仅揭示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前因后果与来龙去脉,而且提示了一种认识历史与社会的思路——“同情之理解”。参阅陈寅恪、吴晗、黄仁宇、赵汀阳、方北辰“三国人物故事”六种。(推荐书单,提升阅读能力,欢迎常到荐-书-堂看看~)
(冯友兰)
参阅冯友兰学术自传、(何柄棣)。
(李泽厚)
中华文明的一次美的巡礼,美的历程。参阅徐调孚的。
(朱维铮)
适合大学生阅读的一部近代历史“原典”,既有代表性文本,又有权威性点评。参阅钟书河的、陈平原等、茅海建。
(相蓝欣)
以小见大,别开生面。参阅美国汉学家柯文的。
(蒋梦麟)
一代文化人的传世之作,以平易隽永的笔触勾画近代中国的历史画卷,启人心智,意味深长。参阅蒋廷黻、郭廷以、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陈旭麓、茅海建等。
(金冲及)
取精用弘,深入浅出。参阅金一南、陈延武、薄一波。
(费正清)
作者是美国首屈一指的汉学家,主编剑桥中国史丛书影响广泛。译者刘尊棋为CHINA DAILY首任总编辑。参阅朱鸿召、傅高义、(杨胜群、陈晋主编)。
(唐德刚撰述)
一个人的故事,一代人的风云。参阅溥仪、黄济人(完全本)。
(东方出版社)
包括一批“另类”文字,如(王明)、(张国焘)、(陈公博)等。
(斯文赫定)
边疆史地名作,叙事生动有趣,内容气象万千。参阅杨镰主编“西域探险考察大系”丛书,以及王蒙、刘亮程、沈苇、(陈渠珍)、阿来、范稳等。
(费孝通)
社会学的名家名作,以少少许胜多多许,意味隽永,不愧经典。参阅H.金 、季栋梁等。
(曹锦清)
了解国情民情的佳作,参阅温铁军、潘绥铭、吴毅、应星、曾维康等。
(熊向晖)
国际政治波诡云谲,大国外交纵横捭阖。参阅华庆昭、钱其琛、尼克松、基辛格等。
(汤森等)
名为中国政治,实为当代中国政治。两位美国学者对此展开细致分析,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参阅潘维主编、强世功、王绍光、玛雅等。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现代作家的经典之作,充满对家园、对生活、对父老乡亲的深情眷恋。参阅沈从文、艾特玛托夫、黄永玉。
(陈忠实)
张承志、路遥、韩少功、格非、张炜、铁凝、刘亮程等,也为同期名作。
(温儒敏编)
名家荟萃,名师云集,“15次讲课实录,15个经典话题”。既可赏心悦目领略五四以来名家名篇的恒久魅力,又能举一反三获得思想启迪与知识启蒙。参阅李六如、柳青、浩然等。
身为哲学家,作者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由此也可见一斑。译者李约瑟、何兆武同属学界大家。
(宾克莱)
可与媲美的一部续集,罗素写到20世纪初,宾克莱接着写到20世纪末。参阅BBC播出的哲学家系列访谈(麦基编)、朱立元主编。
(布莱森)
参阅江晓原、霍金、吴国盛、侯歌“酷科学丛书”。
(麦克里兰)
以西方2500年来最重要的政治思想家及其思想为主题,包罗广泛,蔚为大观,思想锐利,笔法轻盈,“一部见解与写法都与众不同的政治思想史”。参阅亨廷顿和。
(斯塔夫里阿诺斯)
史家的功底、哲人的眼光与文人的才气,构成这部全球通史的基调。参阅威尔斯(费孝通等译),一部以文采见长的世界历史。参阅记者加莱亚诺撰写的别具一格的。
(夏伊勒)
有关二战的出色研究,恰如芭芭拉o塔奇曼是有关一战的优秀著作。作者夏伊勒为美国名记者,二战期间曾驻柏林,其亦为传世之作。参阅贝尔加米尼。
(曼彻斯特)
纯以故事与细节展现二十世纪美国的社会面貌及其精神变迁,读来妙趣横生,有滋有味。作者也是一位美国名记者,2004年去世。
(塞万提斯)
西班牙人说,第一次读了会笑,第二次读了会哭,第三次读了会思。杰出记者身上无不蕴含唐吉诃德的精神——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理想主义与英雄主义。中文版当以杨绛译本最知名。
一流记者都如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雨果,对世事人生抱持敏感与同情。参阅加缪、高尔基、肖洛霍夫。
(巴尔扎克,傅雷译)
西方新闻界一出活灵活现的闹剧。参阅马克o吐温,幽默诙谐有如、等名著。
(安德里奇)
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民族史诗,作者曾获诺贝尔文学奖。参阅赫尔岑、托尔斯泰、瓦西里耶夫。
(马尔克斯)
拉美爆炸文学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作者是拉美左翼记者,曾获诺贝尔文学奖。参阅其古典风格的名著(又译)。
(哈谢克)
图(插图)文并茂的世界名著,享誉天下的人民文学。
哈佛大学名教授为大学生写的经济学入门教材。
(阿马蒂亚o森)
作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森被誉为“经济学良心”,用联合国秘书长的话说:“全世界贫穷的、被剥夺的人们在经济学中找不到任何人比阿马蒂亚o森更加言理明晰地、富有远见地捍卫他们的利益。”参阅波兰尼、王绍光、汪晖。
明澈的思想,迷人的意境,轻盈的文笔。参阅宗白华、汉斯立克。
人类学入门经典,破解“人类中心主义”以及“西方中心主义”的佳作。参阅江晓原。
(徐葆耕)
一部深得读者喜爱的普及性西方文学读本,源于清华大学的课堂讲授。
(阿伦森)
既通俗又权威的社会心理学著作。参阅(弗洛伊德)、(潘光旦佳译)、(马斯洛)等。
(里夫金等)
哲人的厚重与记者的轻灵有机融合,使这部著作不仅深刻,而且生动。参阅卡森的名著。
(沃特斯)
西方社会学入门读本,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参阅瑞泽尔和。
(本尼迪克特)
既是了解日本的入门书,也是一部社会学名著。
(弗兰克)
高屋建瓴、酣畅淋漓、纵横捭阖、新意迭出的名家名作。
如果只想了解而非深究所谓后现代,那么可以读读这部趣书。如果想深入一步,那么再读读杰姆逊的北京大学讲演录、盛宁等。
温暖人生与人心的人生教科书。以古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同样体现着生为人杰死为鬼雄的精神气质。
(多尔蒂)
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的力作,译者阎学通为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
(巴尔赞)
一位美国大学校长评价:“一部绝妙的好书……无人能像他一样对五百年的历史辑古钩沉,洞察入微,而行文又如此清楚、优雅、流畅。”
(科兹等)
苏联解体的关键因素不在于其他,而仅仅在于上层“精英”——这是专门研究苏联的一位经济学家和一位新闻记者的结论,即所谓“来自上层的革命”。参阅黄苇町、桑德斯。
专业类(50种)
(徐宝璜等)
中国新闻学经典多收录其中,包括1919年问世的新闻学开山之作——徐宝璜的。当代新闻学著述以为典范。
以范长江命名的新闻奖,是中国记者的最高荣誉。读读他的新闻作品,特别是就明白了。参阅瞿秋白、邹韬奋、萧乾、张威。
不朽的新闻经典。参阅史沫特莱、韩丁、杰克o贝尔登的等。
(索尔兹伯里)
作为资深记者,作者以七旬高龄重走长征路,写下这部百读不厌的故事,实现了当年追慕斯诺的青春理想。参阅王树增、张正隆,以及等。
(彼得o兰德)
岁月峥嵘的中国革命史,也成就许多富有冒险意识和专业精神的美国记者及其光荣与梦想。除了著名的三S,即斯诺、史沫特莱和斯特朗,还有一些曾被历史埋没的人物,他们的记者生涯同样有声有色,人生故事同样有滋有味。本书即讲述了这样一些故事和人生,展现了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和时代。参阅张功臣博士论文、、法兰奇的等。
(张严平)
文笔流丽,叙事生动,感情丰富,激情饱满,折射着一代中国新闻人的心灵史。参阅吴冷西、袁晞。
作为人民日报一代总编辑,邓拓的学问与文采浓缩于这部传世之作。参阅、等。
(加莱亚诺)
一篇拉美记者的深度报道,一部读来令人窒息的世界名作。2009年,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向美国总统奥巴马赠送此书,再次引发全球关注与热议。
(茨威格)
类似新闻特写的名著,勾勒了历史上几个至关重要的瞬间。文笔高妙,情节诱人。参阅美国名记者约翰o里德。
(阿尔谢尼耶夫)
随着十九世纪的殖民扩张,形形色色的探险活动盛极一时。这个过程中,也涌现了不少颇有科学价值和阅读兴味的作品,《在乌苏里的莽林中》就是流传甚广的一部。日本导演黑泽明以此拍摄了轰动一时的影片。
(格雷克)
作为《纽约时报》科学版记者,本书作者由于此书一举成名。后来又写了和,同样获得好评。学习一流记者如何将如此深奥、偏僻的话题,写得如此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科林斯等)
新闻报道写得如同惊险小说,引人入胜,扣人心弦,而且,事事有根据,人人有下落,句句有出处。参阅美国作家诺曼o梅勒,同样生动展现了一个时代的美国社会政治图景。同类佳作还有卡波特、皮尔格选编、刘鉴强。
(刘其中)
一位老记者专为青年同行写的关于如何写好新闻的著作,其中引述了数百条新闻和特稿,分析其优劣利弊,探讨改进方法。对提高新闻写作水平,本书提供了许多诤语良言。参阅丁法章等。
(段连城)
外宣方面佳作,内容生动,写法活泼。作者毕业于斯诺母校,即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曾任国家外文局局长。参阅马胜荣的、黎信、布隆代尔。
(孔飞力)
孔飞力是费正清之后美国首屈一指的汉学家,不仅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状态和心态,而且也在一定意义上揭示了传统中国的传播网络。
(李彬、涂鸣华主编)
借鉴的新闻史话,既有人物列传式的浓墨重彩,又有人物素描式的传神勾勒。参阅胡正荣与李煜主编、王维佳。
(郭镇之)
严谨而洒脱,厚实而轻灵,虽属学术著作(博士论文),读来津津有味。作者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新闻学女博士。
(孙玉胜)
一个从未学过新闻干过电视的人,刚到中央电视台还把蒙太奇当作某个外国人名的人,却创下一系列出色的电视新闻业绩。作为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实话实说等名牌栏目的核心人物,本书作者对其间一系列专业问题做了系统论述。参阅李大同。
(集体编著)
会集中国电视领域的专家,代表中国电视研究和实践的最高水平。参阅张颂主编的、吴郁的。
(史蒂芬斯)
了解世界新闻演化的入门之作,尤其讲述了采访报道的发展,充满引人入胜的事实与观点。参阅,既注重体系的完整统一,又追求叙述的流畅有趣。
(埃默里等)
一部论述美国新闻事业及其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互动的力著,1980年代初译介中国,一直影响不衰,主要译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资深专家,审校者为著名翻译家董乐山先生。
22.News Reporting and Writing(Melvin Mencher)
美国新闻学经典教材,囊括美国及西方新闻学的堂奥。参阅法拉奇及其“续集”、艾丰、高钢。
(李希光)
熔新闻理论与新闻采写于一炉,合高头讲章与通俗读物于一体,无论对理解新闻还是对采写报道,均有启发和裨益。参阅密苏里新闻学院的经典教材。
(李彬、常江编)
参阅史安斌等主编(续编)。
(李彬主编)
中国新闻的名篇佳作汇于一书。参阅徐泓、赵晴主编、赛买提、海勒斯。
(弥尔顿)
西方的一切新闻思想和新闻理论,差不多均由此发端。
眼界开阔,内容翔实,立论公允,观点平实。参阅孙旭陪主编。
(施拉姆等)
问世于冷战时期的美国新闻学名著。参阅哈钦斯报告、尼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发展中国家为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新闻新秩序,进行了不懈努力和奋斗。这份驰名世界的研究报告,就是这些努力与奋斗的一座里程碑。
(班尼特)
作为政治传播学经典之作,本书对美国新闻事业与社会政治的复杂关系做了深入透辟的论述。
(梵o迪克)
从话语分析的角度研究新闻,颇有启发。参阅陈原。
(布尔迪厄)
当代思想大家谈论电视的演讲,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参阅徐葆耕、吴迪(修订版)、书云。
(王君超)
(费斯克)
关于流行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名作,也是英国传播研究与文化研究的代表作。
(萨义德)
当代传播研究与媒介研究的必读书。参阅作者的。
(马尔尚)
麦克卢汉及其理论向以玄奥诡异闻名,这部通俗传记有助于理解其人其说。
所谓后工业社会就是信息社会,美国社会学家、哈佛大学教授这部名作第一次对此进行了专题论述。参阅其。
(李特约翰)
著译俱佳的传播学基础理论著作。参阅祝建华译与郭镇之译。
(马特拉)
作者为知名的批判传播学者,本书是其代表作之一,内容广博,思想宏富。
(施拉姆)
作为美国传播研究的奠基人之一,施拉姆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撰写的这份研究报告,被视为发展传播学的一个标志性成果。
(罗杰斯)
作者为美国传播学名家,以创新扩散理论著称。作为普及性读物,本书以史话体笔调描绘了美国传播学发生发展的历程。读来既轻松有趣,又能把握传播学的来龙去脉及其经典理论的生成背景。参阅S.Lowery等、丹o席勒等。
传播政治经济学是批判学派的一大分支,而本书对此做了详尽论述。参阅赫伯特o席勒的名著。
(陆扬、王毅)
对批判学派的另一分支即文化研究,做了取精用弘的描述和提纲挈领的阐释,深入浅出,条分缕析。参阅赵一凡、程巍等。
(波兹曼)
作为麦克卢汉的弟子,波兹曼却与麦氏背道而驰。这对师徒的传播观,对深刻认识电子媒介及其历史意味提供了独特的思路与理论。参阅其。
(麦克切斯尼)
新一代批判学者的力著,对了解全球化时代的大众传播颇有启发。参阅贝戈蒂克安的经典著作、哈克特和赵月枝等。
(熊澄宇编选)
(郑永年)
对网络媒体与社会政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究,不同于一般的皮相之论。参阅彭兰、何威。
(赵月枝)
既有深厚的学理,又有丰富的案例,即有国际的视野,又有中国的情怀。
(刘海龙)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学位论文,气魄宏大,境界高远,理论精深。参阅作者翻译的。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第一部系统论述新中国外宣历史的学术著述,内容丰富,视野开阔,叙事生动。
(来源:财经女记者部落 编辑:荐书堂)
转载请注明: &
荐书堂 | 推荐书目,推动阅读,我们在努力。。。
QQ群: (6群)
微 信: 荐书堂(jian-shu-tang),扫描左侧二维码或公众号搜索荐书堂新闻传播学硕士必读书目
新闻传播学硕士必读书目
新闻传播学硕士必读书目
必读报刊:
《读书》月刊
《中华读书报》
《文汇读书周报》
一,新闻理论
1,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
 原著合集:
《马克思恩格斯论新闻》,社科院新闻所编,新华出版社1985年版。
《列宁论报刊与新闻写作》,杨春华、星华编译,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
《斯大林论报刊》,李清芳编,新华出版社1985年版。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中央文献研究室和新华社编,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
《邓小平论新闻宣传》,新华社新闻所编,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献汇编》,社科院新闻所编,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或任何一本中共历史上的新闻工作文件汇编。
《马列主义新闻学经典论著》,陈力丹编,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年版。
& &专题词典: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词典》,陈力丹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研究著作:
《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著,开明出版社1993年版,2002年再版。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陈力丹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世界传统著作
《论出版自由》,[英]约翰.密尔顿著,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论自由》,[英]约翰.密尔著,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3,一般新闻理论
 中国历史开篇:
《新闻学》,徐宝璜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或见《新闻文存》,中国新闻出版社1987年版。
 国内新闻理论教材代表作:
《新闻理论基础》,甘惜分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作为历史了解)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作为现在的新闻理论结构了解)
 外国新闻理论代表作:
《当代新闻学》,[法]瓦耶纳著,新华出版社1986年中文版。
Media Debates:Issu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by Dennis,E. & Merrill,J. Longman,1991.
《新闻学概论》,[苏]普罗霍洛夫著,新华出版社1987年中文版。(作为历史了解)
《新闻学概论》,[日]和田洋一主编,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中文版。
& 新闻理论研究专题:
《新闻失实论》,蒋亚平、官建文、林荣强著,中国新闻出版社1986年版。
《主体与喉舌》,童兵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新闻事实论》,杨保军著,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新闻价值论》,杨保军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二,新闻传播史
1,中国新闻史
 中国历史开篇:
《中国报学史》,戈公振著,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版(附有校正200条);或其他各种版本著作和教材:
《中国新闻事业通史》1-3卷,方汉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版。
《中国当代新闻史》(),方汉奇、陈业劭编著,新华出版社。
《媒体中国》,刘勇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20世纪90年代中国新闻史)
《中国现代广播简史》,赵玉明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7年版。
《中国电视史》,郭镇之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世界新闻传播史:
《世界新闻传播史》,陈力丹著,上海交大出版社2002年版。
《人类传播史》,韦尔伯.施拉姆,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中文版。
A History of News by Stephens,M. 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 1997.
《当代新闻事业》,李良荣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新闻传播史专题研究:
《华夏传播论》,孙旭培主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无形的网络》,吴予敏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中国古代传播思想史论)
《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李良荣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胡太春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二十世纪中国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徐培汀著,党建读物出版社2002年版。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的方法》,[美]罗杰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三,传播学
 1,一般论述:
《传播学概论》,[美]施拉姆、波特著,新华出版社1984年中文版。
《大众传播模式论》,[英]麦奎尔、温德尔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中文版。
《大众传播学诸论》,[美]德弗勒、鲍尔-洛基奇著,新华出版社1990年中文版。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赛弗林、坦卡德著,华夏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
《传播理论》,[美]斯蒂文.小约翰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中文版。
《一个世界多种声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1年中文版。
& 2,经典著作选读: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加]麦克卢汉著,商务印书馆2000年中文版。
《媒介事件》,[美]戴扬、卡茨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
《作为话语的新闻》,[荷]凡迪克著,华夏出版社2003年中文版。
 3,批判学派选读:
《哈贝马斯论交往》,陈学明、吴松、远东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法]阿芒.马特拉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中文版。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美]丹尼尔.贝尔著,三联书店1989年中文版。
《神话----大众文化诠释》,[法]罗兰.巴特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中文版。
 4,专题传播学著作选读:
《跨文化传通》,[美]萨瓦姆等著,三联书店1987年中文版。
《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美]迈克尔.罗洛夫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中文版。
《人与人相遇----人际传播论》,王怡红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组织传播》,[美]凯瑟琳.米勒著,华夏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
《电视与社会》,[英]阿伯克龙比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
《通俗文化理论导论》,[英]斯特里纳蒂著,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美]利文森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中文版。
《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李彬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无声的语言》,[美]爱得华.霍尔著,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年中文版。
《非语言传播学概论》,宋昭勋著,(四川)天地出版社1999年版。
 5,国内综合性传播学代表作:
《传播学简介》,社科院新闻所世界室编,人民日报出版社1983年版。(作为历史了解)
《传播学原理与应用》,戴元光等三人著,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作为历史了解)
《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图象之谜》,沙莲香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传播学引论》,李彬著,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2003年增补版。
《现代大众传播学》,张国良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网络传播研究:
《未来之路》,[美]盖茨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中文版。
《数字化生存》,[美]尼葛洛庞帝著,海南出版社1996年中文版。
Journalism in the Information Age A Guide to Computers for Reporters
& and Editors by Brooks,B. Allny and Bacom,1997.
《信息崇拜》,[美]罗斯扎克著,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年中文版。
《网络为王》,胡泳、范海燕著,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得乐园 失乐园》,李河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数字传媒概要》,闵大洪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四,新闻法及新闻道德
《新闻传播法教程》,魏永征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论表达自由》,甄树青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暗访与偷拍----记者就在你身边》,徐迅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版。
《各国新闻出版法选辑》,人民日报出版社1981年版。
《各国新闻出版法选辑》(续编),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年版。
《新闻法规政策须知》,中宣部新闻局等编,学习出版社1994年版。
《新闻道德评价》,[美]罗恩.史密斯著,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五,新闻业务
 采访、写作、编辑、摄影等,任选一二种即可,大同小异。
艾丰的采访方法论(人民日报版)
郑兴东的《不要这样写……》(人大版)
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新闻写作教程》(新华版)
黎信、蓝鸿文主编的《外国新闻通讯评选》上下册(长征版)
杰克.海敦的《怎样当好新闻记者》(新华版)
威廉.梅茨的《怎样写新闻从导语到结尾》(新华版)
麦尔文.曼切尔的《新闻报道与写作》(广播版)
沃尔特.福克斯《新闻写作报刊记者指南》(新华版)
林永年的《新闻写作百例谈》(福建人民版)
刘文波的《新闻写作笔法百例》(中国新闻版)
安德鲁.博伊德的《广播电视新闻教程》(新华2000年版)
特德.怀特的《广播电视写作与报道》(新华2000年版)
《新闻写作思考与训练》,黄晓钟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六,现实研究
《新闻学新论》,孙旭培著,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版。(新闻改革文集)
《媒介.人.现代化》,陈崇山、孙五三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大众传播与市场经济》,陈韬文、朱立、潘忠党编,香港炉峰学会1997年版。(文集)
《中国传媒新论》,何舟、陈怀林著,太平洋世纪出版社1998年版。(文集)
《报业经济与报业经营》,唐绪军著,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学海泛舟二十年----对新闻学与编辑学的探索》,姚福申著,香港语丝出版社2001年版。
《解析传媒变局》,喻国明著,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传媒经营论述文集)
《中国社会转型的守望者》,展江主编,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年版。(舆论监督研究文集)
七,交叉研究
1, 比较研究
《比较新闻传播学》,童兵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比较新闻学:方法与考证》,张威著,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
2,宣传学:
《说服学----攻心的学问》,龚文庠著,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
3,舆论学:
《公众舆论》,[美]李普曼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版。
《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陈力丹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
4,传播心理学:
《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郑兴东著,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大众传播心理研究》,刘晓红、卜卫著,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5,符号学:
《人与故事》,高小康著,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
《符号学原理》,[法]罗兰.巴尔特著,三联书店1999年版。
6,未来学:
《第三次浪潮》,[美]阿尔温.托夫勒著,三联书店1983年中文版。
《权力的转移》,[美]阿尔温.托夫勒著,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中文版。
《大趋势》,[美]奈斯比特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中文版。
7,公共关系:
选任何一本浏览一下。
八,相关学科知识
《制度分析基础----一个面向宽带网时代的讲义》(附80篇英文原著的阅读光盘),汪丁丁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社会研究方法》,[美]艾尔.巴比著,李银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中文版。
《社会科学成果价值评估》,卜卫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大众经济学丛书”,三联书店2000年和2002年陆续出版四种。
& 《宏观经济学纵横谈》(梁小民)、《微观经济学纵横谈》(梁小民)、《钱说----货币金融学》(陈彩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王跃生)。
4,西方文论
《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胡经之、张首映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盛宁著,三联书店1997年版。
5,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
《现代社会学》(上下册),[日]北川隆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中文版。
《现代社会心理学》,周晓虹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 &6,语言学
《语言论》,[美]萨丕尔著,商务印书馆1985年中文第二版。
《当代社会语言学》,徐大明等三人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修辞理据探索》,张炼强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传统研究》,徐友渔等著,三联书店1996年版。
& &7,法学和政治学
《论法的精神》,[法]孟德斯鸠著,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自由民主与政治学》,[美]詹姆斯.西瑟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中文版。
《思维发生学》,张浩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信息与思维》,田运著,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思维形态》,吾淳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逻辑学》,宋文坚主编,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0,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日]绫部恒雄主编,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中文版。
11,中国古代著作和文论
《古文观止》(白话对照),吴兆基编译,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
《古代文论名篇详注》,霍松林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历代笔记选注》,周续赓、马啸风、卢今编,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
《硕士论文写作》,陈力丹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2000年8月第三稿
        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必读书目
1,《论出版自由》,密尔顿著,商务印书馆1958年中文版。(世界经典新闻学著作)
2,《论自由》,密尔著,商务印书馆1959年中文版。(世界经典新闻学著作)
3,《新闻学》,徐宝璜著,1919年初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中国经典新闻学著作)
4,《中国报学史》,戈公振著,1927年初版,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版(附有校正200多条)。(中国经典新闻学著作)
5,《费尔巴哈》,马克思和恩格斯著(《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人民出版社1988年单行本。(历史唯物主义传播观的基本著作)
6,《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概论》,陈力丹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和宣传思想的代表作)
7,《中国新闻事业通史》1-3卷,方汉奇主编,人民大学出版社年陆续出版。(完整的中国新闻史著作)(浏览)
8,《世界新闻传播史》,陈力丹著,上海交大出版社2002年版。(目前国内最新的世界新闻史著作)
9,《传播学概论》,施拉姆、波特著,新华出版社1984年中文版。(传播学代表作)
10,《哈贝马斯论交往》,陈学明、吴松、远东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最有代表性的批判学派代表人物的观点汇编)
11,《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目前较为完善的传播学教材代表作)
12, 《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美]利文森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中文版。(论述不同传媒形态影响社会结构的研究著作)
13, 《得乐园失乐园》,李河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对网络传播的理性思考)
14, 《报业经济和报业经营》,唐绪军著,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目前报业经济研究的代表作)
15,《新闻传播法教程》,魏永征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目前国内研究现行法律法规中与新闻传播相关条款的惟一概论性著作)
16,《新闻写作教程》,密苏里新闻学院集体编写,新华出版社1986年中文版。(国外新闻写作代表作)
17,《人与故事》,高小康著,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国内符号学的通俗著作)
18,《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胡经之、张首映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当代文艺理论)
19,《现代社会心理学》,周晓虹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国内社会心理学的代表作)
20,《修词理据探索》,张炼强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相当好的一本修辞著作)
21,《逻辑学》,宋文坚主编,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2,《中国思维形态》,吾淳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3,《国外社会科学前沿》,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起每年出版。(只需读最近一二年的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传播学经典著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