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左脚膀胱俞穴位位置图的穴位突然有点疼痛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应该是没事的,有时是会这样的,多休息下的吧
不知道你怀孕几天了,孕期多休息为主,腰酸属正常现象,严重了你可以看妇科医生检查,孕妇不能做事情,孕前期要卧铺休养保胎才行。
大家还关注按摩脚底时,这个穴位疼痛,是怎么回事?_百度拇指医生
&&&网友互助
?按摩脚底时,这个穴位疼痛,是怎么回事?
拇指医生提醒您:该问题下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这个位置在做足疗按摩有疼痛,表明你足部膀胱反射区反应,你需要注意你小便有何异常,小腹部有否不舒服?如有变化及时去医院检查、诊断。
是最不着地的部位,按摩时的感觉就会与其他部位不同。
在足底,穴位都是与人体相对应的,疼痛说明不通。
通则不通,通则不痛。按一按就好了。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脚底膀胱穴位痛-学网
脚底膀胱穴位痛
状态:1个回答日期:脚跟是膀胱的反射区,还有肾都在一块。 脚跟痛如果确定不是运动外伤,那就应该是肾或膀胱了,在中医里,肾和膀胱是为表里的。 如果你是年青人,建议你到中医院去看看,稍微...状态:1个回答日期:这个位置在做足疗按摩有疼痛,表明你足部膀胱反射区反应,你需要注意你小便有何异常,小腹部有否不舒服?如有变化及时去医院检查、诊断。 注意休息,抬高患肢,热敷理疗,补充...状态:1个回答日期: 病情分析:你好这要高度怀疑结节性血管炎的可能.意见建议:请到周围血管科去明确一下诊断结节性血管炎的可能性非常大这是一个免疫类的血管炎需要中西结合以中医为主保...状态:1个回答日期:1.抬脚可帮助血液循环。2.泡温盐指导意见水可以纾解疲劳,之后再以冷水洗净,拍乾足部后以护肤乳按摩。3.用冷水与热水交替冲脚,每次一分钟,最后一次是冷水;但若有糖尿病或...状态:1个回答日期:病情分析:1.抬脚可帮助血液循环。2.泡温盐 指导意见:水可以纾解疲劳,之后再以冷水洗净,拍乾足部后以护肤乳按摩。3.用冷水与热水交替冲脚,每次一分钟,最后一次是冷水;但若...状态:1个回答日期: 建议你还是直接上医院.状态:1个回答日期:这个位置在做足疗按摩有疼痛,表明你足部膀胱反射区反应,你需要注意你小便有何异常,小腹部有否不舒服?如有变化及时去医院检查、诊断。状态:1个回答日期: 建议直接医院.状态:1个回答日期: 痛是代表膀胱的反应点,是好事不用担心,平常多按一按,对膀胱的功能很有帮助状态:1个回答日期:膀胱有点虚,不一定是病,既然没有其他病症,暂时没事,不要自己吓自己
与【脚底膀胱穴位痛】相关信息:&&&&&&&&&&&&&&&&&&
用户还关注
12345678910
大类导航: |膀胱经不通的表现 中医打通膀胱经的方法
膀胱经不通的表现 中医打通膀胱经的方法
  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无时不在传输邪毒,而其他排毒通路皆是局部分段进行,且最后也要并归膀胱经。膀胱经不通则影响人体的排毒,毒素积累将危害健康。本文中,我们就一起去了解膀胱经的位置,膀胱经不通的表现,以及中医打通膀胱经的方法等相关内容。
  一、膀胱经的位置
  膀胱经循行部位起于目内眦(睛明穴),上达额部,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
  本经脉分支从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部。直行本脉从头顶部分别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回出分别下行到项部(天柱穴),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内侧,脊柱两旁(一寸五分),到达腰部(肾俞穴),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深入体腔,络肾,属膀胱。
  一分支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旁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至腘窝中(委中穴)。另一分支从项分出下行,经肩钾内侧,从附分穴挟脊(三寸)下行至髀枢,经大腿后侧至腘窝中与前一支脉会合,然后下行穿过腓肠肌,出走于足外踝后,沿足背外侧缘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交于足少阴肾经。
  二、膀胱经途径穴位的作用
  膀胱经上的穴位最多,有67个,而且主要部分都在人体的后部——后背和腿后侧。古人把膀胱经比喻成人身体的藩篱,说它是抵御外界风寒的一个天然屏障。而风寒之邪通常从后背侵入人体,膀胱经就是人体在后背的一个大栅栏,能防止病魔入侵。同时,膀胱经又是人体最大的一个排毒通道,也就是说我们通过刺激膀胱经,就可以增加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把人体的废物从尿液中排出去。
  睛明【位置】在面部,目内眦角上方凹陷处。
  【作用】疏风清热,通络明目。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视物不明,近视,夜盲,色盲。②胬肉攀睛,目翳,目赤肿痛,迎风流泪。③急性腰痛。
  攒竹【位置】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作用】疏风清热,通络明目。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眉棱骨痛,目视不明,目赤肿痛。②呃逆。③腰痛。④膈肌痉挛。
  眉冲【位置】在头部,当攒竹直上入发际0.5寸,神庭与曲差连线之间
  【作用】疏风清热,清头明目。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头痛,眩晕,鼻塞。②癫痫。
【位置】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5寸,即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1/3与中1/3交点上
  【作用】疏风泄热,清头明目。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头痛,鼻塞,鼽衄。②目视不明。
  五处【位置】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旁开1.5寸
  【作用】疏风泄热,清头明目。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头痛,头晕。②中风偏瘫。③癫痫。
  承光【位置】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5寸
  【作用】疏风泄热,清头明目。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目视不明。②中风偏瘫,癫痫。③头晕目眩。
  通天【位置】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旁开1.5寸
  【作用】疏风清头,通利鼻窍。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鼻塞,鼻中瘜肉,鼻疮,鼻渊,鼻衄。②头痛,目眩。③中风偏瘫,癫痫。
  络却【位置】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5寸,旁开1.5寸
  【作用】疏风清头,通经活络。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目视不明。②中风偏瘫,癫痫。③耳鸣。
  玉枕【位置】在后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3寸,平枕外粗隆上缘的凹陷处。
  【作用】疏风清头,通经活络,通窍明目。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头项痛,目视不明。②鼻塞。③脚癣。
  天柱【位置】在项部,大筋(斜方肌)之外缘后发际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
  【作用】疏风清头,通经活络。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头晕,目眩。②头痛,项强,肩背痛。③鼻塞,咽喉痛。
  大杼【位置】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祛风解表,疏调筋骨,宣肺降逆。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各种骨病(骨痛,肩、腰、骶、膝关节痛)。②发热,咳嗽,头痛鼻塞。
  风门【位置】在背部,当第二胸推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宣肺解表,疏风清热。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伤风,咳嗽。②发热,头痛,项强,胸背痛。
  肺俞【位置】在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养阴清热,调理肺气。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发热,咳嗽,咳血,盗汗,鼻塞。②毛发脱落,痘,疹,疮,癣。
  厥阴俞【位置】在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 1.5寸
  【作用】疏通心脉,宽胸理气。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心痛,心悸。②咳嗽,胸闷。③牙痛。
  心俞【位置】在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养血宁心,理气止痛,通络宽胸。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心痛,心悸,胸闷,气短。②咳嗽,吐血。③失眠,健忘,癫痫。④梦遗,盗汗。
  督俞【位置】在背部,当第六胸椎棘突下,旁开 1.5寸
  【作用】理气宽胸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心痛,胸闷。②胃痛,腹痛。③咳嗽,气喘。
  膈俞【位置】在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宽胸降逆,理血化淤,调气补虚,调和脾胃。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急性胃脘痛,呃逆,噎膈,便血。②咳嗽,气喘,吐血,骨蒸盗汗。
  肝俞【位置】在背部,当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疏肝理气,养血明目,潜阳熄风。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胁痛,黄疸。②目疾,吐,衄。③癫狂,脊背痛。
  胆俞【位置】在背部,当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疏肝利胆,理气解郁,调和脾胃。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黄疸,口苦,胁痛。②肺痨,潮热。
  脾俞【位置】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健脾利湿,益气和中。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腹胀,黄疸,呕吐,泄泻,痢疾,便血。②水肿。
  胃俞【位置】在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理气和胃,化湿消滞。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胃脘痛,呕吐。②腹胀,肠鸣。
  三焦俞【位置】在腰部,当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通利三焦,疏调水道。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水肿,小便不利。②腹胀,肠鸣,泄泻,痢疾。③膝关节无力。
  肾俞【位置】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滋阴壮阳,补肾益气,利水消肿。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遗尿,小便不利,水肿。②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白带。③耳聋,耳鸣,咳嗽,气喘。④中风偏瘫,腰痛,骨病。
  气海俞【位置】在腰部,当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培元益气,强壮腰膝。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腹胀,肠鸣,痔漏。②痛经,腰痛。
  大肠俞【位置】在腰部,当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 1.5寸
  【作用】通肠利腑,强壮腰膝。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腹胀,泄泻,便秘,痔疮出血。②腰痛。③荨麻疹。
  关元俞【位置】在腰部,当第五腰椎棘突下,旁开 1.5寸
  【作用】壮阳补肾,调理下焦。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腰骶痛。②腹胀,泄泻。③小便频数或不利,遗尿。
  小肠俞【位置】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开1.5寸,平第一骶后孔
  【作用】通肠利腑,清热利湿。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腰骶痛,膝关节痛。②小腹胀痛,小便不利。③遗精,白带。
  膀胱俞【位置】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二骶后孔
  【作用】通调膀胱,清热利湿。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小便不利,遗尿。②腰脊强痛,腿痛。③泄泻,便秘。
  中膂俞【位置】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三骶后孔
  【作用】清利下焦,益肾壮腰。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泄泻。②疝气,腰脊强痛。
  白环俞【位置】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四骶后孔
  【作用】温补下元,调理气血。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遗精,白带,月经不调,遗尿。②腰骶疼痛,疝气。
  上髎【位置】在骶部,当髂后上嵴与后正中线之间,适对第一骶后孔处
  【作用】壮腰补肾,通经活血。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挺。②遗精,阳痿。③大、小便不利,腰骶痛。
  次髎【位置】在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第二骶后孔处
  【作用】壮腰补肾,通经活血。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遗精,阳痿。②月经不调,赤白带下。③腰骶痛,下肢痿痹。
  中髎【位置】当次髎内下方,适对第三骶后孔处
  【作用】壮腰补肾,调经止痛,通调二便。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月经不调,白带,小便不利,便秘,泄泻。②腰骶疼痛。
  下髎【位置】在骶部,当中髎内下方,适对第四骶后孔处
  【作用】壮腰补肾,调经止痛,通调二便。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腰骶痛,小腹痛。②小便不利,带下。
  会阳【位置】在骶部,尾骨端旁开0.5寸
  【作用】壮腰补肾,清热利湿。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大便失禁,泄泻,便血,痔疾。②阳痿。③带下。
  承扶【位置】在大腿后面,臀下横纹的中点
  【作用】疏经活络。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腰骶臀股部疼痛,痔疾。
  殷门【位置】在大腿后面,当承扶与委中的连线上,承扶下6寸
  【作用】疏经活络,壮腰脊,强筋骨。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腰痛,下肢痿痹。
  浮郄Fu xi【位置】在腘横纹外侧端,委阳上1寸,股二头肌腱的内侧
  【作用】舒筋利节。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腘窝部疼痛、麻木或挛急。
  委阳【位置】在腘横纹外侧端,当股二头肌腱的内侧
  【作用】舒筋利节,通利水道。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腰脊强痛,小腹胀满,小便不利。②腿足拘挛疼痛,痿厥。
  委中【位置】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间
  【作用】舒筋利节,清热解毒。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腰脊疼痛,腘筋挛急,半身不遂,下肢痿痹。②丹毒,皮疹,周身搔痒,疔疮,发背。③腹痛吐泻。④遗尿,小便不利。
  附分【位置】在背部,当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作用】舒筋活络,祛风散寒。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颈项强痛,肩背拘急,肘臂麻木。
  魄户【位置】在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作用】养阴清肺,平喘止咳。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咳嗽,气喘,肺痨。②项强,肩背痛。
  膏肓俞【位置】在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作用】养阴清肺,补虚益损。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肺痨咳嗽气喘,纳差,便溏,消瘦乏力。②遗精,盗汗,健忘。③肩背痠痛。
  神堂【位置】在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作用】宽胸理气,宁心通络。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心痛,心悸,失眠。②胸闷,咳嗽,气喘。③肩背痛。
  譩譆【位置】在第六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作用】养阴清肺,疏风解表,活血通络。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胸痛引背,肩背痛,咳嗽,气喘,目眩,目痛,鼻衄,热病无汗,疟疾。
  膈关【位置】在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作用】和胃降逆,宽胸利膈。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饮食不下,呃逆,呕吐。②脊背强痛。
  魂门【位置】在背部,当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作用】疏肝理气,健脾和胃。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胸胁胀满,呕吐,泄泻。②背痛。
  阳纲【位置】在背部,当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作用】疏肝利胆,清热利湿,调理肠胃。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黄疸,腹痛,肠鸣,泄泻。②消渴。
  意舍【位置】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作用】健脾和胃,化湿消滞。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腹胀,肠鸣,呕吐,泄泻。
  胃仓【位置】在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作用】健脾和胃,理气消滞。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胃脘痛,腹胀。②小儿食积。③水肿。
  肓门【位置】在腰部,当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作用】化滞消痞,化坚通乳。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腹痛,便秘。②痞块,乳疾。
  志室【位置】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作用】补肾益精,通阳利尿。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遗精,阳痿。②小便不利,水肿,③腰脊强痛。
  胞肓【位置】在臀部,平第二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作用】疏通下焦。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尿闭,阴肿。②腰脊痛。③肠鸣腹胀。
  秩边【位置】在臀部,平第四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作用】疏通下焦,强壮腰膝。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腰骶痛,下肢痿痹。②小便不利,便秘,痔疾。
  合阳【位置】在小腿后面,当委中与承山的连线上,委中下2寸
  【作用】疏经活络,祛风除湿。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腰脊强痛,下肢痿痹。②疝气。③崩漏。
  承筋【位置】在小腿后面,当委中与承山的连线上,腓肠肌肌腹中央,委中下5寸
  【作用】疏筋活络,通肠提肛。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痔疾。②腰腿拘急疼痛。
  承山【位置】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
  【作用】舒筋活络,理肠疗痔。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痔疮,便秘。②腰腿拘急疼痛。③脚气。
  飞扬【位置】在小腿后面,当外踝后,昆仑穴。直上7寸,承山外下方1寸处
  【作用】散风解表,疏经活络,清热利湿。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头痛,目眩,鼽衄。②腰腿疼痛无力。③痔疾
  跗阳【位置】在小腿后面,外踝后,昆仑穴。直上3寸
  【作用】舒筋活络,清利头目。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头痛,头重。②腰骶疼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
  昆仑【位置】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作用】舒筋活络,清利头目。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急性腰痛,足跟肿痛。②难产。③头痛,项强,目眩,鼻衄。④小儿惊风。
  仆参【位置】在足外侧部,外踝后下方,昆仑直下,跟骨外侧,赤白肉际处
  【作用】疏经活络,舒筋健骨。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下肢痿痹,足跟痛。②癫痫。
  申脉【位置】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处
  【作用】疏经活络,宁心安神。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痫症,癫狂。②失眠,足外翻。③头痛,项强,腰腿痛。④眼睑下垂。
  金门【位置】在足外侧,当外踝前缘直下,骰骨下缘处
  【作用】疏经活络,宁神熄风。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癫狂,痛症,小儿惊风。②头痛,腰痛,下肢痿痹,外踝痛。
  京骨【位置】在足外侧,第五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
  【作用】疏经活络,散风清热,宁神清脑。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头痛,项强,目翳。②腰腿痛。③癫痫。
  束骨【位置】在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五跖趾关节)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作用】疏经活络,散风清热,清利头目。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癫狂,头痛项强。②腰腿痛,肛门痛
  足通谷【位置】在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五跖趾关节)的前方,赤白肉际处
  【作用】疏经活络,散风清热。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头痛,项强,目眩.鼻衄。②癫狂。
  至阴【位置】在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
  【作用】疏风清热,矫正胎位。归足太阳膀胱经穴。
  【主治】①胎位不正,难产。②头目痛,鼻塞,鼻衄。
  三、膀胱经不通的表现
  膀胱经不通的常见症状:恶风怕冷,颈项不舒,腰背肌肉胀痛;腰膝酸软,静脉曲张,尿频,尿多;尿黄,前列腺肥大。
  经络学说是中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全身14条经络,如果不通,就会引起相应的症状。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其他经络不通的常见症状:
  1.肺经不通的常见症状:怕风,易汗,咽干咳嗽;过敏性鼻炎,皮肤干燥容易过敏;动则气短胸翳,面色皮肤无华。
  2.大肠经不通的常见症状:牙痛,头痛,口干,皮肤过敏;青筋,斑点多,肠胃功能减弱;肩周痛,慢性咽喉炎。
  3.胃经不通的常见症状:喉咙痛,胃痛,怕热,消化不良;倦怠,膝关节酸痛,便秘;唇干舌燥,身体消瘦。
  4.脾经不通的常见症状:脘腹胀气,吸收不良,口淡;容易呕吐作闷,容易倦怠虚胖;头胀,头脑不清,湿重脚肿,便溏;关节酸胀,糖尿病。
  5.心经不通的常见症状:心烦,心惊,心悸,心闷,心痛;短气,上气有压力感,忧郁易怒;口腔溃疡,口干,口臭。
  6.小肠经不通的常见症状:小腹绕脐而痛,心翳闷,头顶痛;容易腹泻,手脚寒凉;吸收不良,虚肥;肩周炎。
  7.肾经不通的常见症状:手足怕冷,口干舌燥,腰膝酸痛,咽喉炎;月经不调,性欲减退;前列腺肥大,足跟痛,尿频,尿少,尿黄。
  8.心包经不通的常见症状:失眠多梦,易醒难入睡;心烦健忘,胸翳闷,口干;神经衰弱。
  9.三焦经常见症状:偏头痛,头晕,耳鸣,上热下寒;手足怕冷,倦怠易怒;皮肤容易过敏;肌肉关节酸痛无力食欲不振。
  10.胆经不通的常见症状:口干,口苦,偏头痛,容易惊悸;善叹息,便溏,便秘,皮肤萎黄;消化不良,关节痛,脂肪瘤;痰湿结节积聚。
  11.肝经不通的常见症状:口干,口苦,情志抑郁,胸胁胀痛;眩晕,血压不稳,易怒冲动;皮肤萎黄,易倦乏力,前列腺肥大;月经不调,乳房疾病,小便黄。
  12.督脉不通的常见症状:虚寒怕冷,手足不温,疲劳乏力;颈椎痛,腰椎痛,痔疮,便秘;阴阳失调。
  13.任脉不通的常见症状:怕热汗多,阴阳失调,月经不调;阳痿,性冷淡,消化不良,胸翳气喘。
  四、膀胱经不通的原因
  造成经络不通的原因包括外因和内因,其中外因包括以下两方面:
  1.自然环境的污染。生活环境的艰苦,恶劣天气的影响,所造成的细菌、病毒、冷、热、风、湿的侵袭等等。
  2.社会环境的影响,政治动乱、战争灾难、经济危机、文化环境造成的精神污染、家庭不和、人与人间的无谓争斗等等,也会造成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混乱和失调,从而导致经络不通,生病、甚至死亡。
  相比较外因来说,内因更重要,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体内某些器官出了毛病。饮食不规律、经常熬夜、不爱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机体出现问题,特别是五脏六腑器官出了毛病,物质、能量无法交汇转化,自然造成经络不通,精气不足,生病,甚至死亡。
  2.气血不足。如果身体的气血不足,不能把身体的垃圾运送出来,经络也会堵塞。
  3.精神内伤,思想上出了毛病。《内经》讲“精神内伤,形必败亡。”。中医所谓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上离其道,下失其事。
  五、打通膀胱经的方法
  若这条经络通畅,外寒难以侵入,内毒及时排出,身体何患之有?所以我们一定要打通膀胱经。所谓“打通”就是让更多的气血流入这条经络。那么,谁给膀胱经供给能量呢?主要是肾,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经只是个通道,本身无动力运行,需肾气的支持才能完成御寒、排毒的功能。
  打通膀胱经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也很多,如捏脊法、刮痧法、拔罐法、敲臀法(如果膀胱经不通,敲臀就会很痛)都可以用,还可用掌根从颈椎一直揉到尾骨,肉太厚的话也可用肘来揉。
  要注意,膀胱经在腿上的部分也很重要,同样可以刮痧、拔罐、点揉、敲打,甚至用手大把攥,只要能充分刺激它就行。还可两腿绷直,俯腰两手摸地,向后仰身弯腰以及仰卧起坐,还有许多瑜伽上的动作,只要能刺激腰椎以及大腿后侧的膀胱经,那就全可采用。
  膀胱经在大腿后侧不是太好敲,所以可以用“抻筋”的方法,就是前后左右压压腿,感觉到后侧的筋被拉伸开。也可以采用“刮痧”的方式,可以有效地疏通膀胱经。还有就是平时上班休息的时候,把大腿的肉肉后侧多捏捏揉揉。
  用什么方法排毒最好,其实很不确定,刮痧若出痧很畅,则效果最佳。若不爱出痧,但按揉穴位却很痛,则按摩效果最好。若不出痧,按摩穴位也不痛,则拔罐效果好。这个根据个人体质来选择。
发表评论: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左脚足底疼痛,应该是肾上腺穴位,怎么办
左脚足底疼痛,应该是肾上腺穴位,怎么办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左脚足底疼痛,应该是肾上腺穴位,怎么办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怎么能够不痛,有什么问题
共2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中医科
&&已帮助用户:34603
问题分析: 骨质增生症是由于构成关节的软骨、椎间盘、韧带等软组织变性、退化,关节边缘形成骨刺,滑膜肥厚等变化,而出现骨破坏,引起继发性的骨质增生,导致关节变形,当受到异常载荷时,引起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的一种疾病意见建议:你好!有可能是跟骨骨刺,可以外贴中医育善 堂膏可以起到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消炎止痛作用,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并且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保暖,饮食均衡。
职称:医师
专长:内科
&&已帮助用户:83382
指导意见:根据你的情况考虑是肾虚或是体 质差引 起的。 这样的情况是建议可以口服六味地黄丸补肾壮阳或服用金锁固 精丸来 治疗。平时在饮食
中注意增加营养多运动是可以增加体质的营养和运动是需要坚持一段时间的
问左脚脚底生殖穴位刺痛意识哪里出了问题
职称:医师
专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1740
一般情况下脚底的发射区是和各个脏腑有关联的。建议:查明病因对症治疗。以上仅供参考。,祝健康。
问看足底穴位图啦,左脚疼痛的位置在心脏区,怎么回事啊...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小儿感冒 手足口病 厌食症
&&已帮助用户:135156
病情分析: 脚痛,一般有几种可能,一是趾腱筋膜炎,疼痛的部位靠脚掌前面一点;意见建议:二是跟骨骨刺,鉴于这情况就可持续美洛昔康片和壮骨关节丸来治疗看看
问左脚足底疼痛,应该是肾上腺穴位,怎么办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阴道炎 子宫肌瘤 不孕不育
&&已帮助用户:121155
病情分析: 脚痛,一般有几种可能,一是趾腱筋膜炎,疼痛的部位靠脚掌前面一点;二是跟骨骨刺,意见建议:考虑是肢体远段缺血引起,可注意休息,应用B族维生素营养神经,晚上可以用热水洗一下,夜间避免受凉
问肾上腺穴位有硬块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中医
&&已帮助用户:3856
病情分析: 肾上腺皮质嗜酸性细胞腺瘤,可以做伽马刀治疗
问我的左足底疼痛是怎么回事?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胃炎、胃下垂、高血压、贫血、荨麻疹、湿疹、尖锐湿疣等
&&已帮助用户:199436
朋友你好,你这情况可能是筋膜炎的,患有筋膜炎一半以上的病人经休息症状即可得到缓解,热敷、按摩可消散结节,对疼痛结节的封闭也相当有效,但腰肌的锻炼可能还是最重要的。少数症状顽固,久治不愈的病人需手术治疗,手术时可发现在局部的筋膜上有裂隙,有脂肪从裂隙中疝出,这就是临床上所扪及的结节。脂肪与周围组织包括筋膜及邻近的皮神经分支相粘连,这可能是疼痛的原因。手术应切除结节,修补筋膜,分离粘连及切除皮神经。效果常良好,但由于常为多发性病变,手术只能解决一处的症状,故仍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问左脚足底有个穴位,在按压时疼痛;平时无明显感觉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胃肠病,关节疼痛
&&已帮助用户:964
病情分析: 足底的部位会有相应的脏腑对应,所以足底的疼痛可以反应脏腑功能高低。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医生在线 - 免费健康咨询
您好,您的这种情况为腰椎的退行性改变,需要减少腰部活动
好,建议避免颈部受凉、长时间低头,平时要有正确的坐姿
上肢疼痛无力是因为受椎间压迫神经根引起,可同时引起躯体两侧
膝盖疼痛是每一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尤其是对于一些老年人,
疼痛相关标签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专家在线免费咨询
评价成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膀胱经穴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