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成绩教学的效果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提高实验效果的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提高实验效果的研究
【摘要】:新一轮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物理教材上更注重观察和实验能力的培养,从物理知识的呈现上主要是运用实验手段使某些物理现象再现,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经过教师的分析、引导,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并且又在学生的心目中属于偏难学科,因此实验是学生探索物理规律,认识物理世界的最基本的手段。然而课堂又是教师的主要阵地,所以重视和加强初中物理课堂实验效果,对激发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的能力以及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符合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从而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在改革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验效果,使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更加富有活力和散发光芒,成为广大物理教育工作者普遍思考的问题。
鉴于此,本文在吸收前人对提高课堂教学实验效果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实验有效教学理论和心理学依据(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针对如何让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验效果,提出了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采取一些措施和遵循一定的原则合理地对初中物理课堂实验活动进行设计、改进、完善,并且通过案例进行了一学期的实践研究,论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教育研究方法,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验效果的教学与常规教学相比,实验班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的成绩,对教学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目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选题的背景。
第二部分对初中物理实验活动,实验效果,课堂教学等进行了概念的界定。
第三部分从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验效果的措施上进行阐述。
第四部分从实践的案例上去说明问题。
实践证明,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采取提高初中物理课堂实验效果的一些措施,有利于初中学生物理成绩的提高,有利于初中学生物理兴趣的提高,有利于初中学生物理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有利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采取提高初中物理课堂实验效果的一些措施,可以有效创设问题情境,启发、拓展学生的思维,突破课堂实验教学中的难点,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概念和理解物理规律。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亲身参与、体验的机会,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且使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实现。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1【分类号】:G633.7【目录】:
ABSTRACT5-9
1 引言9-20
1.1 问题的提出9-17
1.1.1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实验活动的意义9-13
1.1.2 提高实验效果的必要性13-15
1.1.3 课题的意义15-16
1.1.4 课题的背景16-17
1.2 物理课堂实验教学国内外研究现状17-20
1.2.1 国外研究现状17-18
1.2.2 国内研究现状18-20
2 提高课堂实验效果的理论依据20-28
2.1 概念的界定20-21
2.1.1 初中物理实验活动20
2.1.2 实验效果20-21
2.2 理论依据21-28
2.2.1 实验有效教学理论21-22
2.2.2 建构主义22-28
2.2.3 人本主义28
3 提高课堂教学实验效果的措施28-34
3.1 改进观念28-30
3.2 改进教学方法30-31
3.3 改进教学仪器31-32
3.4 不同教学手段的合理安排32-33
3.5 提高趣味的新尝试33-34
4 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验效果的实践34-44
4.1 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验效果的方案设计34-36
4.2 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验效果的原则36-39
4.3 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验效果的案例39-43
4.4 实践研究结果与分析43-44
结束语44-45
参考文献45-47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兰智高,赵宏图,余木清;[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王景英,刘淑杰,赵春昶;[J];吉林教育科学;1998年06期
孙振生;;[J];物理教学;2009年03期
何华;;[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6年04期
马松华,泮震环;[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5期
左功盛;[J];实验教学与仪器;1999年10期
吴小兵;王秀玲;;[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9年Z1期
胡卫平;[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年04期
都本富;;[J];物理教学探讨;2008年17期
陈娴;[J];物理教师;1997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姚妍妮;[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董云;[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肖发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张洪伟;[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孔九生;[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何连春;[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苏艳丽;[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夏春青;[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张冬梅;[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田洋;[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许晓;[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夏本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解世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孙建新;;[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解文星;;[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郝秀刚;葛明贵;;[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丁亚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严晓月;;[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佘晓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张共年;刘学柱;张代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许珂;石乐波;;[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三辑)[C];2008年
严云娟;;[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朱霞英;;[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洪焕梅;;[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肖庆彪;;[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田多山;;[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年会、第七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宋可忠;高志萍;;[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暨第九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吴玉富;;[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论坛论文集[C];2008年
郑寿星;;[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蒲秋霞;;[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郑爽;[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高文君;[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王淑慧;[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毕力格图;[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徐红;[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罗国轩;[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侯新杰;[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毕华林;[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周劲松;[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张国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艳龙;[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董娇;[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吴玥纹;[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王满玉;[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张海燕;[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潘琳;[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王晓翎;[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于艳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王灵美;[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祁海英;[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郭鸣宇;[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张学民,申继亮;[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姚利民;[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陈晓端,Stephen K[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俞国良,罗晓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陈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张建伟,陈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陈江荣;;[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刘春宇;;[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张合斌,殷亚林,彭文辉;[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哲;[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俞远光;[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姚妍妮;[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邵平;[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董云;[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章仕昌;[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肖发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张超;[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贾兆梅;[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孔九生;[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易建军;;[J];广东教育(综合版);2008年Z1期
王林善;;[J];中国西部科技;2010年20期
康永泰;;[J];教育革新;2007年10期
邬瑞阳;;[J];新课程(中学);2010年12期
张加芳;;[J];才智;2009年36期
沈亮;;[J];数理化学习;2009年12期
郭全根;;[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年04期
杨俊花;;[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19期
王笑梅;;[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1年07期
许元舫;;[J];才智;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欧阳晓雎;;[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刘志升;;[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梁新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吴怡;;[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马春利;郑殊;;[A];2005年全国高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呙道金;;[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成立70周年庆典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符琴;;[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丁春雨;;[A];中国重汽科协获奖学术论文选编()[C];2002年
魏军;;[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孙伟煌;;[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河北省永年县第一中学
乜晓英;[N];学知报;2010年
河南省永城市酇阳乡初级中学 孙家辉;[N];学知报;2010年
清水县三中
张国荣;[N];甘肃日报;2010年
莒县第四中学
刘桂斌;[N];学知报;2011年
江苏省赣榆县厉庄高级中学
沈春歌;[N];学知报;2011年
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
张玉明;[N];学知报;2011年
滕军;[N];黔西南日报;2011年
王耀华文县梨坪初中教师;[N];陇南日报;2008年
临川区青泥中学 钱长印;[N];抚州日报;2008年
张兴龙;[N];黔西南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忠武;[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李凯;[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乔翠华;[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赵聪颖;[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张宇梅;[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周林;[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明秀坤;[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张凤霞;[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盛燕忠;[D];苏州大学;2010年
张琦;[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南亦双;[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吴惠;[D];苏州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论文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 && &&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互动效果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互动效果
内容简介: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互动效果&&&&&&
摘要:中学教学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而物理课堂教学是物理教学目标的首要途径。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改已成为发展教育所必须攻克的一个阵地。从一定程度上说,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将直接影响到素质教育实施的成败。长久以
摘要:中学教学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而物理课堂教学是物理教学目标的首要途径。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改已成为发展教育所必须攻克的一个阵地。从一定程度上说,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将直接影响到素质教育实施的成败。长久以来,在农村教学中普遍存在注入式(填鸭式)教学观,但为了达到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能力,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就应该去创设一个师生互动的环境,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感,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互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就是所说得培育式(启发式)教学观。教师通过充分转变观念,明确师生互动的好处,在物理教学中变演示实验为师生同台表演,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小制作、小实验提高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胜、好玩”的心理特点,极大地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极大地提高课堂互动的效果,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获得发展,从而有效地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
关键词:如何提高 初中 物理课堂 互动效果
中学教学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而物理课堂教学是教学目标的首要途径。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改已成为发展教育所必须攻克的一个阵地,从一定程度上说,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将直接影响到素质教育实施的成败。长久以来,在农村的教学中普遍存在两类不同的教学观念;一是注入式(填鸭式)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是单向的,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或受训者,他们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接受知识;二是被称为培育式(启发式)教学观,这种教学观点将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上,老师只是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或者作为展示正确的态度和操行的榜样,处于一种辅导的地位,反对单一传送的教学方式,主张积极的多样化的活动。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是外来的信息与学生原有知识和思维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果;学生的物理能力是通过活动作为中介形成的;在活动中进行思考,在思考中进行活动是青少年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为了达到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就应该去创设一个师生互动的环境,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感,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动态活动方式,努力揭示知识发生的过程和学生思维展开的层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胜、好玩”的心理特点,极大地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通过我多年以来对物理课堂教学的认识,结合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就如何提高物理课堂师生互动性方面谈几点粗浅的尝试和体会。
一、转变观念,明确师生互动的好处
新教材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通过教授物理知识,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物理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教材首先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为了学生的未来,也为了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对从前的思想和方法屏弃糟粕,尽快适应新的形势,放下自己师道尊严的架子,真正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合作者,甚至是助手。
二、变物理演示实验为师生同台表演
三、充分利用小制作、小实验提高学习兴趣
新教材安排了一些小制作、小实验,如做土电话、杆秤、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等等,都有意加强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不要轻易放过。要鼓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特别鼓励学生用身边的废弃物做实验,让空矿泉水瓶、废纸、小蜡烛头都能废物利用,使学生感到物理并不神秘,也不深奥,很贴近生活,从而更加喜爱物理,愿学物理。同时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既训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取了知识,而且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如杆秤的制作中,就要用到杠杆平衡原理,再标刻度时还要去回忆刻度尺使用认识,将知识前后贯通,也就有了总结的效果。如学生通过制作“针孔照相机”,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而且对小孔成像的原理――光的直线传播,成像的特点――倒立的实像,有了更好的认识和了解。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实验中的现象,让学生自己分析、讨论、归纳,然后由教师总结,这样,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变为和学生共同探索真理的伙伴,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四、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获得发展
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把学生按2~6人分成一个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这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合作与交流营造了一种学生迫切提出问题,参与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的氛围。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发表意见,不仅使课堂上的学习气氛轻松愉快,也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尤其是对这些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学习进度、个性特征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学生来说,合作学习弥补了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知识技能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通过相互提问与讨论、合作与交流,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无须教师做全面的讲解,也避免了课堂中过于沉闷的教学气氛,同时也可使教师有时间解决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在讲解“近视眼及其矫正”时,我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眼睛近视的同学说说自己不戴眼镜和戴上眼镜时看物体的感受,再让学生提出一些有关近视的问题,并让同学们根据他们的经验和已学过的生物知识,分组讨论“近视眼是怎样形成的”、“如何矫正近视”、“怎样预防近视”等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学习气氛较热烈。还有一些课堂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如“真性近视” 、“假性近视”、“中学生近视的主要原因”、“如何配戴眼镜”、“近视眼的激光治疗”等,同学们在课后通过调查、网上搜集资料等方法来尝试解决。如此探求知识的过程,不仅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对知识保持的程度,使他们的思维得到相互启发和训练,还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
总之,要提高物理课堂教学师生的互动性,教师应不断探索与创新,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有效地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 查字典【】
相关链接:、、、、
1、“”由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例文地址:/lw/zhengzhi/101905/,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作者:韦明望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36期
摘要:文中从抓住初中生的好奇心的特点出发,通过课堂的演示实验,让学生看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把抽象的物理概念及物物现象转达化为形象、直观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物理课堂 教学效果 兴趣 物理概念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12(c)-0000-00
1 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创设情境 上好入门课
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注意认识和研究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活动,是学生学习积了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有了兴趣就有就会逐渐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和爱好,进而发展成为最重要、最强大、最有效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水平,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去探索它。但兴趣不是先天固有的,而在于后天的培养。初中物理教学是物理科的启蒙教学,要特别重视对学习兴趣、学习愿望、学习热情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热爱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要精心设计物理教材中的每一个演示实验或者学生实验,在实验目的、操作程序、实验现象、结果分析等环节上多下功夫,可以先设置悬念,以至于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第一节课中不要急于上新课,先让学生观察课本教材前面的彩图。并进行演示实验:如“液体膨胀演示”,课前先用手握住一端玻璃泡将液体挤向另一边,手抓住两玻璃泡中间的管子让大家观察,这时没有什么变化,问学生要将液体转移到另一边的玻璃泡该怎么办,很多学生会回答,将玻璃泡倒过来,让液体往下流等等,于是按学生的方法做,结果液体没有往下流,于是老师进行另外的演示,用手握住有液体的那个玻璃泡,可以看到液体向另外一边喷射。还有“漏斗吹乒乓球”、“滚摆”、 “自制喷雾器喷水”等演示实验,让学生在“观察―惊叹―猜疑”中感受物理世界的神奇精彩现象,通过动眼(观察实验现象)、动口(描述实验现象)、动手(尝试实验操作)、动脑(思考问题的实质),从而达到引发、激发、培养学习兴趣的目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物理科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更加高涨,思维就会更加活跃,而且学得轻松、愉快,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具有强大的内在学习动力,课堂教学就会更加有效。
2 改革物理课堂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过分强调对教学过程的预设性,教学过程被控制在预设的程序中。这种教忽
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具有不可低估的创造性,教师的职责是要把学生这种创造性最大限度的发掘出来,而不是去操纵学生的行为,控制学生的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引发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直观有趣的物理实验在学生眼前展现时,它就成了学生感知的刺激物,只有当刺激物具备了新异和变化的特点,才能成为学生注意的对象。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引导学生学习初中物理第一章第一节有趣的物理现象时,除了书上的几个演示实验外,还增加了一个实验,是使稀薄气体导电后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实验现象新异,对学习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学习气氛很浓。实验结束后,我就总结:平时我们观察到的种种有趣的物理现象,都它们的原理,就要认真学好物理学,以此把学生引进物理学的大门。还有,例如在学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世界中,与物理有关的奇闻趣事还多着呢!要真正认识它们,知道习“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先向学生提出:大家想不想探究飞机为什么能在空中飞行呀?再通过课本实验硬币“跳高”比赛来创设问题情境,然后提出:是什么力使得硬币向上“跳”起来了?这时学生在情境之中产生了各种疑问和猜想,并展开热烈的讨论。接着,引导、诱发学生提出下面一些问题:硬币向上“飞”的过程中,只有空气与它接触,是不是硬币上下的压强不一样使它向上运动?由此再引入第二个实验,发给学生每人一张信纸,两手分别抓信纸一端的两角紧贴自己的下嘴唇而下垂,然后让学生向信纸的上表面用力吹气,可以观察到信纸向上飘了起来,让学生结合第一次的现象思考,压强是不是与流速有关系?是不是由于往物体某一表面上吹气,该表面上的空气的流速变快,压强变得比下面小了,于是下面的空气把硬币托起来了?象这样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提出问题,由学生猜想、推理、分析、判断的方法,使学生能很快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既能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又能把学生从被动的地位中解放出来,使学生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中更为主动、活泼。需要注意的是,在创设问题情境中所提出的问题应面向全体学生,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如果提出的问题只有优秀生才能回答,则往往造成差生的思维惰性,长此下去势必挫伤大部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再精彩的情境也只能是摆花架。据调查,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时,普遍对物理有着浓厚的兴趣,但随着学习进程的延伸,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兴趣开始减退,并导致一批学生掉队。其中原因虽然很多,教师没有很好把握面向大多数学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假若教师能够多形式、多途径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给学生学习创设轻松愉快的情境,则被动的学习就会变成主动的学习。
3 通过课堂的演示实验 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演示实验能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和听到的现象,通过实验手段再现出来,把“生活世界”转换为“物理世界”,使学生置身于物理情境之中,获得感性认识,产生良好的情绪和学习动机。例如在演示水的不善于传热的实验时,把事先准备好的小鱼放到试管底部,然后在试管上部加热使水沸腾时,鱼却在试管底部安然无恙。在物理教学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从实验中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让他们感受到在生产、生活中需要物理知识,自然就会对物理产生兴趣,学习热情自然就会保持长盛不衰。
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演示实验通常教师演示,学生看,但是很多演示实验学生根本看不清,特别是后边的学生。不同程度地限制和阻碍了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直接影响学生实验浅谈如何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初中物理教学的任务量比较大,在学生刚接触物理学习的阶段,初中物理教学需要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好大量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构建扎实的知识体系.但是初中物理教学的教学时间比较少,相比于大量的教学内容,教师时间的紧迫要求教师必须要更加关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通过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这是现代初中物理教学的必然选择.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必须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能力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真正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贵州毕节金海湖新区小坝中学 贵州 毕节 551700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本文读者也读过
互动百科相关词
加载中,请稍候
.客服电话
&&8:00-11:30,13:00-17:00(工作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