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这是一个潜望镜,A点经过两次相遇位置求距离射,从视觉上看A点在什么位置上

七年级科学学科第一次素质测试试题卷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七年级科学学科第一次素质测试试题卷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七年级科学学科第一次素质测试试题卷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件 w ww.5Y k J.cO m 七年级科学学科第一次素质测试试题卷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个多月《科学》课程的学习,你一定有了不少的收获和体会吧?今天是你把它们展现出来的时刻,祝你们成功!一.:(每题2分,共50分)1. 人具有的四种基本味觉是&&&&&&&&&&&&&&&&&&&&&&&&&&&&&&&&&&&&&&&&&& (&&
&&& )&& &&& A.酸、甜、苦、咸&&&&&&& B.酸、甜、苦、辣C.酸、甜、成、涩&&&&&&& D.酸、甜、辣、涩2. 著名作家海伦•凯勒失去了听觉和视觉,但她通过“”盲文学习了大量的知
识,一生共写了《我的生活》等14部著作。她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是&&&&&&&&&&&
(&&&&&& )& A.触觉&&&&&&& B.味觉&&&&&&& C.嗅觉&&&&&&& D.心灵感应3. 当你闭上眼,嗅柠檬同时吃苹果,会产生      &  &&&&&&&&&&&&&& (
&&&&& )& A.苹果味&&&&&& B.柠檬味&&&&& C.无味&&&&&&& D.苹果与柠檬混合的味道4. 感觉的产生是在&&&&&&&&&&&&&&&&&&&&&&&&&&&&&&&&&&&&&&&&&&&&&&&&&& (&&
&&& )A. 大脑皮层&& B. 感觉器官&&& C. 感受器&&& D.小脑皮层5.如右图所示,在一个透明玻璃钟罩内放一个会闪光的音乐贺卡,在贺卡闪光.播
放音乐时,抽出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此时&&&&&&&&&&&&&&&&&&&&&&&&&&&&&&&&&&&&&&&&&&&&&&&&&&& (&&&&&& )&& A. 看不到闪光,听不到音乐& B. 看不到闪光,听到音乐&& C. 看到闪光,听不到音乐&&& D. 看到闪光,听到音乐
6. 教师在教室里讲课,听不到回声,原因是&&&&&&&&&&&&&&&&&&&&&&&&&&&&& (&
&&&& ) A.教室的窗户开着,不存在回声  &&&&& B.教室的墙壁把声音全部吸收了 C.教师发出的声音被同学们的衣服全部吸收了 D.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区分不出来7. 右图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
&&& )A.响度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粗细的关系。
8. 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 )&&&&&&&&&&&&&&&&&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
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
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
消失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9.为什么要用两只耳呢?这是因为&&&&&&&&&&&&&&&&&&&&&&&&&&&&&&&&&&& (&&&&
& )A.主要是为了收集到的声音的音量更大  B.主要是为了能辨别声音的音色C.主要是为了辨别声源的方向和位置   D.主要是为了使能听到的声音的声波更
响10. 做早操排纵队时,只要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人,队就直了。
可以解释此现象的是&&&&&&&&&&&&&&&&&&&&&&&&&&&&&&&&&&&&&&&&&&&&&&&&&&&&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漫反射&&&& D.光的直线传播11. 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贞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彩虹”实验:“背日喷
乎水,成虹霓之状。”形成这种现象是由于&&&&&&&&&&&&&&&&&&&&&&&&&&&&&&&&
(&&&&&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色散&&&&&&& C.光的反射&&&&&& D.凸透镜成像12. 从平面镜里观察到某个标牌号码为“011-018”,则该标牌实际号码为&&&&&&
(&&&&&& )&&& A.110-018&&&&& B.810-110&&&&&& C.018-110&&&&&&& D.011-81013. 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个极小的“&&& ”形空上,在地面上产生的光斑是&& (&
&&&& )A.&&& 形的& &B.&&&&& 形的&&& C.&&&& 形的&&& &D.&&& 形的14. 下列光路图中,哪个是错误的?&&&&&&&&&&&&&&&&&&&&&&&&&&&&&&&&&&& (&&
15.以下光学现象与所学的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A.水中望月――光的折射&&& B.放映电影的幕布――利用光的镜面反射C.立竿见影――光的直线传播&& D.盛有水的水池,池底好像变浅――平面镜成像16.白纸上写蓝字,在红色灯光下看到&&&&&&&&&&&&&&&&&&&&&&&&&&&&&&&&&&& (
&&&&& )A.字是蓝色的&&& B.字是红色的&&&& C.字是黑色的&&&& D.字是白色的17.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右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
着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
&& (&&&&&& )A.3m&&& &B.4m&&&& &C.5m&&&&& D.6m
18.一条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时&&&&&&&&&&&&&&&&&&&&&&&&&&&&&&&&&&&&&& (&
&&&& )& &A.没有入射角和反射角&&&&&&&& B.入射角和反射角都是0°C.入射角和反射角都是90°&&&& D.入射角是0°,反射角是90°19. 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航空摄影。若航空
摄影使用的照相机的镜头的焦距为50毫米,则胶片与镜头间的距离为&&&&&&&&&&
(&&&&&& )A.100毫米以外 & B.50毫米以内 & C.略大于50毫米&  D.恰为50毫米20.幻灯机应用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是&&&&&&&&&&&&&&&&&&&&&&&&&&&&&&&&&&&& (&
&&&& )&&& A.u&2f,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 B.u&f,凸透镜能成放大虚像&&& C.2f&u&f,凸透镜能成放大实像&&& D.以上均可21.在凸透镜成像时,若用一张不透明的纸将透镜的上半部分遮掉,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 && A.像也只剩下一半&&&&&&&&&&&& B.不可能成像C.仍能成像,只是变暗一些&&&& D.仍能成像,只是像上有暗斑22.简易潜望镜、汽车观后镜、放大镜、照相机镜中主要的光学元件依次是&&&&&&
&&&&&&&&&&&&&&&&&&&&&&&&&&&&&&&&&&&& (&&&&&& )A.凸面镜、凹面镜、凹透镜、凸面镜& B.平面镜、凹面镜、凸透镜、凸透镜& C.凹面镜、凸面镜、凸透镜、凸透镜& D.平面镜、凸面镜、凸透镜、凸透镜23. 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保持蜡烛和透镜位置不变,点燃蜡
烛,并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如右图)。已知凸透镜焦距为
10厘米,则在光屏上观察到的像是下列图像中的哪一个&&&&&&&&&&&&&&&&&&&&&&&&
&&&& (&&&&&&& )
&24. 小明.小乐一起用鱼叉去抓鱼,在河边,他们看到一小鱼(如右图),你认为
他们应把鱼叉往哪个方向插下去?&&&&&&&&&&&&&&&&&&&&&&&&&&&&&&&&&&&&&&&&&&
&&&&&&&&&&&&&&&&&&&&&&&&&&& (&&&&&& )&&&&&&&&&&&&&&&&&&&&&&&&&&&&&&&&&&&&&&& &&&&&&&&&&&&&&&&&&&&&&&&&&&&&&&&&&&&&&&& A. AB&&&&& B. AC&&& C. AD&&&& D. 都不对
25. 下列方式中,通常不用于信息传递的方法的是&&&&&&&&&&&&&&&&&&&&&&&& (&
&&&& )A.电话&&&& B.流水&&&& C.磁盘&&& D.书信二、题(每空1分,共30分)26. 人的视觉器官是&&&&&&& ,听觉器官是&&&&&&& ,嗅觉器官是&&&&&&& ,味觉
器官是&&&&&&& 。27. 古人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据所学科
学知识分析,这是由于大脑& _____&& 中枢适应的缘故。28. 耳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内耳包括&&&&&&& 、&&&&&&& 、&&&&&&& 。29. 声音传播要依赖于一定的&&&&&&&& ,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30. 在《梦溪笔谈》中,有这样的描述: “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
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从声音的传播速度角度分析,其中原因是利
用声音在大地中传播比在空气中传播&&&&&&&&& 。31. 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一些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发生了反射的缘
故,黑板“反光”则是发生了反射。(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32. 下列与声音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1)“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 大。(2)“脆如银铃”表明声音的&&&&&&& 高。(3)“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 好。33. 当一束光线从空中斜射向水面时,光束可能发生&&&&& 、&&&& 现象,进入水
里后,光的传播速度将&&&&&&&& 。(填“不变”、“变小”或“变大”)。如图,其中分界面是_________,分界面
的_________侧是玻璃,入射角为__ ____°。34. 眼睛中的晶状体相当于&&&&&&&&&&&&& ,物体在视网膜中成的像的性质是&&&&
&&&&&&& 、&&&&&&&&&& 的&&&&&&&& 像。35. 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
__________的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36. 七年级小明同学近日发现自己的眼睛“看不清黑板,正常看书看得清”。到医
院进行了检查,医生告诉他已患上了某种屈光不正的疾病,并给他画了一幅图(如
下图所示)来说明情况。请回答:(1)李刚同学的眼睛已经成为&&&&&&&&&&&&&& (填 “远视眼”或“近视眼”)。 (2)若要使他能在正常情况下看清黑板,你认为应使用&&&&&&&&&&& 来矫正(填“凹透镜”或“凸透镜”)。
三、作图题(37题2分,38题1分,39题2分,40题4分,共7分)37.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作AB的像&
38. 在图所示的方框中,画出适当的光学器件39. 完成图中经a、b两透镜的光路图。
40. 如图所示,MN为平面镜,画出点光源S射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的光路
四、实验探究:(41题5分,42题2分,43题2分,44题4分,共13分)41. 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
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1分)(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
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_。(2分)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
音的响度。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
鞋盒的距离。(3)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A方案实验记录&&B方案实验记录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响度&较响&较响&弱&&距离&较长&长&短42. 小明利用右图所示的光具盘进行光的反射实验,让一束白光从左边斜射到平面
镜上,多次改变光的入射方向,测得如下数据:实验次数&1&2&3&4入射角&20°&30°&40°&
50°反射角&20°&30°&40°&50°分析上述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1)&&&&&&&&&&
;(2)&&&&&&&&&&
。(每空1分,共2分)43.A、B、C三块凸透镜,分别用它们做成像实验时,保持物体与凸透镜距离相等,
得到成像的记录如下表,则三块凸透镜的焦距的大小关系是(由小到大排列)
__________________ (2分)透镜&&像 的 性 质A&放大&正立&虚像B&缩小&倒立&实像C&放大&倒立&实像
44. 在利用光具座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1)某同学只能在光屏下边缘看到一个残缺的像,这是由于烛焰、透镜、光屏三
者的中心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如果不改变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只移动烛焰
,欲使像移到光屏的中央,应将烛焰向________移。(每空1分,共2分)(2)另有一位同学,保持烛焰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
光屏上看到烛焰的像,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件 w ww.5Y k J.cO m
没有相关试题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 ? ? ? ? ? ? ? ? ?如图所示是一个简易潜望镜的示意图,它里面有两块平面镜.这样的潜望镜(  )A.只能看到对方射来的光,看不到对方物体B.能看到对方物体,但是倒着的C.能看到对方物体,且是正立的D.能看到对方物体,但是倾斜的
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物体不管距离平面镜多远,所成虚像都是等大正立的.故选C.
为您推荐:
首先要弄清潜望镜的原理,是地上面的、远处的景物反射的光,照射到潜望镜上面这块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下面这块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人的眼里,人就能从低处看见地上面的、远处的景物.
本题考点:
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考点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面镜成像原理及应用.一定要熟练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正立的虚像,一句话就是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扫描下载二维码如图所示,潜望镜的两个镜子是平行放置的,光线经过镜子反射后,有∠1=∠3=45°,∠4=∠6=45°,请你解释为什么进入潜望镜的光线a和离开潜望镜的光线b是平行的?
hdnfdhsd101
∵∠1=∠3=45°,∴∠2=180°-2×45°=90°,∵∠4=∠6=45°,∴∠5=180°-2×45°=90°,∴∠2=∠5,∴a∥b.
为您推荐:
根据平角等于180°分别求出∠2、∠5的度数都是90°,从而得到∠2=∠5,再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证明即可.
本题考点: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根据角的度数求出∠2=∠5,并熟练掌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解题的关键.
扫描下载二维码如图是潜望镜的原理图,要使光线从 A点射到 B点,可以在弯曲通道中放两块平面镜.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有关的角度_答案_百度高考
如图是潜望镜的原理图,要使光线从 A点射到 B点,可以在弯曲通道中放两块平面镜.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有关的角度_答案_百度高考
物理 平面镜的应用...
如图是潜望镜的原理图,要使光线从 A点射到 B点,可以在弯曲通道中放两块平面镜.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有关的角度大小.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初二物理光学作图专题练习2_百度文库
初二物理光学作图专题练习2
初二物理第7周练习题 1、作出电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所成的像
S? S 2、作出光源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4、根据物体AB及其像
A?B?作出平面镜的位置
5、读出上图所示的时钟在平面镜中的时刻分别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_
6、平面镜前有一个发光点S,S
1是S在镜中成的像,当平面镜转动一个角度后,像的位置为S2,试作出平面镜的位置。
贡献者:卢铜柱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潜望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