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正确使用聚丙烯酰胺使用说明

1.聚丙烯晶体类型
PP的晶体类型有以下几种。1.单晶:通常只能在极稀溶液或缓慢结晶时得到,是具有规则几何形状晶体,厚度通常约为10nm,大小为几个至十几个微米,甚至更大。2.球晶:是高聚物结晶最常见的特征形式,当结晶性聚合物从浓溶液中析出或熔体冷却结晶时,在不存在应力或流动的情况下都倾向于生成球晶,其直径通常为0.5~100μm。3.树状晶:从溶液析出结晶时,当结晶温度较低、或浓度较大、或分子量较大时,高分子的扩散成了结晶生长的控制步骤,此时突出的棱角在几何学上将比生长面上邻近的其它点更为有利,能从更大的主体角接收结晶分子,因此棱角处倾向于在其余晶粒牵头向前生长变细变尖,从而形收树枝状晶。在其生长过程中,也重复发生分叉支化。与球晶生长不同,这是在特定方向上择优生长的结果,不像球晶在各个方向上均匀地生长。嗄孪晶:大多从溶液中生长,低分子量的高聚物结晶中常见。可能是因为较有限数目的初-始晶核获得更大生长变异余地的缘故。孪生片晶的不同部分具有结晶学上的不同取向的晶胞。匐伸直链晶:。由完全伸展的分子链平行规则排列而成的片状晶体,其厚度比一般从溶液或熔体结晶大得多,可与分子链的伸展长度相当,甚至更大。主要形成于极高压力下的熔融结晶,或对熔体结晶加压热处理。囵纤维状晶:当存在流动场时,高分子链的构象发生畸变,成为伸展的形式,并沿流动方向平行排列,在适当条件下可戌核结晶,形成纤维状晶,它由完全伸展的分子链组成,其长度不受分子链平均长度的限制。俗串晶: 在搅拌情况下于较低温度结晶时,在显微镜的表面上外延生长许多片状附晶,形成类似串珠结构的特殊结晶形态。片状附晶与纤维状晶脊纤维具有共同的链轴取向。一般晶脊纤维直径为30nm,附生片晶不大于卟m。这种流动诱发结晶或应变诱发结晶与实际生产中局聚物的结晶过程更为接近,具有重要意义。囵横晶: 在接近熔点时慢慢结晶IPP 能形成横晶。横晶是在表面上异相成核的结果,在这种表面上晶核密度高,且球晶垂直于表面增长。
2.等规聚丙烯的晶型
等规聚丙烯的晶体结构有α、β、γ、δ 和拟六方晶几种。它的主链实际上呈螺旋构型,其结晶属于单斜晶系或三斜晶系,其中分子的螺旋方向并排地规整间隔。
(1) α晶型
它是IPP中最常碰到的也是热稳定性最好的晶型,属单斜晶系,每个晶胞中有4个3/1 螺旋。IPP在较高温度下结晶主要生成α晶。有左、右两种螺旋构象。但由于甲基侧基的存在,还有甲基取向(向上或向下) 的问题。α-IPP的DSC曲线上有时出现 个熔融峰,有人认为可能存在着两种结构一—极限有序和极限无序结构,前者比后者具有较低的自由能)较高的熔点。当有氧化产物存在时,α-IPP 有2个熔融峰,认为是由规整性不同的晶体产生的。同时发现在快速冷却时,成核效果差的样品结品后重熔融,出现2个熔融峰,且随结晶时冷却速率均大。高温测峰增大,认为是由于在快速冷却时,结晶区域被迅速冷冻,在区域间的分子链受到一定应力而被拉紧,产生熔点较高的原纤状晶体,成为晶桥,随着冷却速率增大,应力增加,这部分晶体增多,因而高温峰值增大。
(2) β晶型
为六方晶系,一般较少碰到。与α晶不同,在β晶中,所有IPP螺旋状的大分子链皆以相同的方向参加到晶格中从128摄氏度以下结晶的样品中发现了单个的βIII球晶,在128~132摄氏度结晶的样品中发现了单个βIV球晶。β晶在高等规即高结晶性IPP中出现。较小的晶粒由β晶转变为α晶发生在130摄氏度以上,因此要产生β晶需将熔体快速冷却到130摄氏度以下。IPP 薄膜在210摄氏度熔融10min,迅速淬火 (水或水-甘油浴),0~90摄氏度时主要生成α晶,80~90摄氏度时,有少量β晶生成,120摄氏度时β晶占主要部分,130摄氏度时α晶又为主。当固定在合适淬火温度时,熔融温度对生成β晶有影响。在190~230摄氏度之间熔融,主要生成β晶, 在240摄氏度熔融时,α和B各占一定比例。250摄氏度以上熔融时仅得α晶。用IPP 薄膜进行等温结晶,结果是生长α晶的同时也生成β晶。在200~210摄氏度熔融后结晶,β晶含量最高,并认为在此温度下,一些原来取向的结构未完全消失,有利于β晶生成。IPP的特性黏数越大,β晶含量越高。某些成核剂也对β晶生成有作用。用永固红E3B颜料做成成核剂可得到β球晶,用酞菁红作成核剂制得的PP 制品中β晶相对含量为83%。β-IPP 比α-IPP 有较低的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较高的拉伸强度,明显的应力硬化及高的冲击强度。在高速拉伸下β-IPP 显示高的韧性与延展性,不像α-IPP 那样发生脆裂。在应力诱导下也能得到β晶,在高剪切速率诱变下,IPP 形成了一种纤维状结构,并且起到β晶成核剂作用,使IPP迅速生成β球晶。β晶的含量可用又射线衍射法测定,即根据α晶的主要衍射面的衍射峰高以及β晶衍射面(300) 的衍射峰高进行计算。用DSC 法测定β晶含量时,用α和β熔融峰高之比可表征β晶相对含量,变化趋势与X 射线衍射法相似。
(3) γ晶型
在IPP的α、β、γ三种晶型中,碰到γ晶型的机会最少,只在一此特殊条件下才得到。γ晶型仅从低分子量、同时等规度不太低的样品中得到,因为短链容易堆积得更紧密,特别是在b轴方向上。未分级IPP 常伴生少量γ晶。γ晶的密度高于α晶。α晶和γ晶在生长模型方面是相似的,所以γ晶不能像β晶那样通过形态观察与α晶区分开来。
δ晶是由间规聚丙烯(SPP) 组成的(但也有人认为δ晶不一定是SPP).,在无定形组分含量较多的PP 中也可以看到这种晶型。
(5) 拟六方晶
也叫次晶结构、蝶状液晶。把IPP急冷、或者冷拉伸则形成拟六方晶。这种结构不稳定,在70摄氏度以上热处理就会由固相转变成α晶。在薄膜的冷加工或成型中常常可以见到这种晶体,其表面由于急冷形成了拟六方晶系,而其内部则是单斜晶系。形成拟六方晶系后,硬度和刚性降低,而冲击强度和透明性提高。
3.等规聚丙烯的聚集态结构
(1)球晶形态
按照光学各向异性,根据双晶双折射的大小及正负号,把球晶分成下面5类。I类:由α晶组成,约134摄氏度以下结晶时出现的主要球晶形式。在径向表现有正的双折射,平均值0.003士0.001,正交偏振光间显示简单的Maltese 十字,在正交偏振光和无偏振光的情况下用显微镜观察可分辨出粗糙的枝形结构。II类:由α晶组成,在138摄氏度以上生成,与I类球晶球晶的区别仅仅是双折射的符号不同,双折射为一0.002士0.0005。混合型:亦由α晶组成,这类球晶在任何结晶温度下都可以形成,包括在134~138摄氏度间形成的大多数球晶在内,因为它们不能归入I~IV的任何一类,所以称之为“混合型”球晶。这类球晶没有明确的正负双折射区间。III类:由β晶组成,在约128摄氏度以下出现,可从熔体冷却到适宜此种结晶的温度生成。球晶中间是亮的,nr=1.496,nt=1.509,△n=-0.013。球晶外观不规整,多呈块状,其Maltese十字也不清晰。IV类:由β晶组成,在128~132摄氏度形成,有明暗相隔的区域,环状鳞片结构。亮区的大分子链方向与表面平行,而暗区大分子链方向垂直于表面,两者的光学性能相差很大。
电镜观察表明,α晶的无定形区集中在球晶之间的边界区,在球晶中心存在着很严重的应力开裂,球晶之间的联系很少;β晶是由层状片晶组成的,内部疏松,无定形区存在于各层之间,边界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不像α晶那样各种截然分开。β晶有几种图像,有的是绕一个中心螺旋状晶片生长而成,整体向一朵花,有的像中间切开的包心菜,晶片孤形散射开去。
(2)骤冷态结构形态
像许多其它聚合物一样,从熔体快速骤冷得到的IPP结构是无序的。然而红外光谱表明,在骤冷态中存在着螺旋结构,因此又有某种程度的有序结构。先后提出了6种骤冷PP的结构模型。第1种由Natta 和Corradini提出,认为是近晶型(smet-ic),由在单斜相中发现的3/1 螺旋组成,但在垂直于晶轴方向链的堆积是无序的。第二种模型由Mi1ler提出,认为骤冷态可用Hasemann提出的酝晶型(paracrystal) 来描述,即基本上是三维有序的,但受缺陷的影响很大。第3种模型首先由Gailey 和Ra1-ston 提出,认为是由非常细的六角相晶粒组成。Boder 等利用X射线衍射证据提出了第4种模型,认为其结构是由单斜性质的微晶组成。第5种模型是根据X射线衍射数据由Mc A1lister 等提出的,认为骤冷态中约60%的IPP材料是无定形的,余下的是扭曲的六方或四方晶系的微晶。最后一种是由Glotin 等根据IR 证据提出的,认为在骤冷IPP中含有有序的螺旋状分子的枝条,但它们是不连贯的,不能堆砌发展成三维晶体胶束,这些枝条和无序物是无规分布的。
4.聚丙烯结晶度和晶体结构表征
聚丙烯的结晶度是一个重要的结构参数,聚丙烯的许多宏观物理机械性能都与结晶度直接相关。聚丙烯的结晶度不仅与分子链的立构规赘性有关,而且与结晶条件、是否添加成核剂等因素密切相关。对聚丙烯而言,常用的表征方法有溶解度法、密度法、WAXD法、热分析法 (如DSC) 等。WAXD法利用晶区与非晶区的衍射峄面积之比确定结晶度。DSC法是通过测量结晶熔融热焓与100%结晶时的标准熔融热焓之比确定结晶质量分数。对于同一样品,不同的测定方法得到的结晶度的结果可能不同,因此在进行不同样品比较时注意测定方法的一致性。
等规聚丙烯结晶有α、β、γ等晶体,其中α晶最稳定,β晶易出现在有剪切力作用的情况下,添加β晶成核剂是最为有效的β晶生成方法。γ晶通常出现在聚丙烯立构规整性不高的情况下,即等规序列铰烦的情况下,因此在高压下结晶有利于γ晶的生成。当然,结晶温度对各种晶型的形成也是很关键的。对等规聚丙烯而言,往往出现几种晶型同时存在的情况,而且不同的晶型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换,不同晶型的表征可以通过WAXD进行。图1-2为典型的α、β、γ晶体的WAXD 图,不同晶型的衍射峰对应于不同的晶面,对纯的α晶,沿2θ角递增的顺序分别为(110),(040),(130),(111) 和(131) 晶面的衍射峰。对β晶而言,通常以2θ为16.5°处的衍射峰作为其特征x 射线衍射峰,γ晶的特征衍射峰在2θ为19.8°处。利用特征峰可以判定该晶型是否存在。对于几种晶型混合存在的样品,可以通过特征衍射峰的相对强度来计算其相对含量。比如在α/γ共存的晶体中,利用2θ为19.87°处的衍射强度与2θ为18.6°(α晶特有的衍射峰) 处的衍射强度之比,可以计算出混晶中γ晶的比例。
要回复问题请先或
关注: 2 人怎么使用聚丙烯(PP)环保阻燃剂
聚丙烯(PP)专用环保阻燃剂属氮磷阻燃剂是专为聚丙烯而开发的无卤、膨胀型阻燃剂.它是由具有协同作用的含磷含氮化学物聚合而成的,在聚丙烯中有良好的相容性,对塑料的机械性能影响很小,同时在加工过程有优良的加工稳定性.聚丙烯(PP)专用环保阻燃剂不同于含卤型阻燃剂,在燃烧过程中通过产生致密的膨胀碳层达到隔热隔绝空气阻燃的目的,而不会有刺激性卤化氢气体以及黑烟,是一种环保型阻燃剂.  加工方法  1)与聚丙烯(PP)混合均匀后加入挤出机.添加量为25%-27%的质量份;  2)加工温度建议在180-200℃即可.由于本产品良好的热稳定性,如果具体工艺需要,也可以适当提高;  3)与聚丙烯(PP)混合挤出时,建议使用双螺杆挤出机,最好在平行同向双螺杆上造粒;  加工工艺:  加热区 1 2 3 4 5 6 7 8  温度(℃)140 150 175 185 185 185 185 180  4)建议不添加其它任何无机填料,因为填料会破坏碳层结构,影响阻燃效果;  5)建议不添加硬脂酸盐类的润滑剂;  6)如果添加抗氧剂和光稳定剂,宜用有机类的抗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动驻车怎么正确使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