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海外华人过年陷纠结:过年,到底回不回国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春节临近海外华人陷纠结:过年,到底回不回国?
订阅东北新闻报,移动发1到 联通发DBXWC至 电信发DBXWB至
十指连"新" "掌"握精彩-- 东北新闻网手机版
  中新网1月29日电农历马年新春将至,海外华人纷纷踏上回国探亲旅程。然后是否回国过年,也成为困扰不少华人的问题,BBC英伦网日前刊发署名文章,华人的年前纠结跃然纸上。
  过年,到底回不回国?
  这个问题我纠结了很久,从圣诞到现在,票都预定了3次,还是无法决定。
  回家过年是多么诱人的事啊。亲朋好友都齐了,围炉而坐,吃吃喝喝,说说笑笑。今年冬天天气又很好,晒晒太阳,打打牌,看看国产电视剧,春节假期就这么过了,再回来,像充满电一样,精力充足,有活力。
  哪怕过年的理由,就是为了回家吃顿大餐,也好。12道菜的团圆饭,正月里走亲访友的宴席,过年的大餐,对海外长期以清淡简朴饮食生活的人来说,是一次饕餮。
  但是,我还是没办法回家过年。看看手上的事,还有将要来的事,哪样都走不开,哪样都怕耽误了。这个年注定是回不去了。
  在英国过年
  在英国过年?不知道怎么回事,我总觉得在英国不算过年,一点年的感觉和气氛都没有。
  当然,过年的活动还是很多的,最大型的属唐人街的春节庆典活动,英国政府也很给面子,市长致辞贺新年,伦敦眼将亮灯欢度马年除夕,等等。
  其他工商,文艺,教育届活动,也是纷纷登场。
  有这些庆祝活动,给人在海外的我们不少安慰,不至于节日里孤单过,独影徘徊,总是好的。
  作为一个外乡人,大概也是在海外呆出疲塌感了,对这些活动统统失去了兴致。不似两三年前,哪里热闹哪里钻,看稀奇,看热闹,看中西参杂的,原味或者变味的,春节活动。
  又或许是因为我生活开始日渐忙碌,更多关注的是一己生存,对这些无关紧要不能给我带来实际收益的活动,慢慢开始淡却兴致了。是因为人开始功利么?注重个人收益,对外围的活动失去了兴趣?还是因为人在海外,渐渐觉得这些节目不过是聊以打发节日的小戏码,挠不到思乡的痒处?有很多也许,很多理由,但有一点我明白,我是在海外呆到有点痒了。
  若论过年,少了父母,亲人,少了春节晚会(抱歉,尽管它真的越来越难看,但它从小陪到大,已经成了个过年的仪式了),少了除夕夜里的鞭炮,少了红包,少了街坊邻里正月里的&过年好&相互问候,我想不出来,还有什么年味。
  也因此在海外的这些热闹的活动,于我而言已经是寡淡无比,已经和思乡,过年,没有任何关联了。
  和朋友过年
  我工作的单位是中西联营,英国公司还在如常工作,国内公司已经高调宣布放假10天。这两天查微信,大家聊的都是过年,赶路,喜气洋洋的事。再大的官,再位高权重的人物,都在赶往老家过年的路上,海陆空各路交通工具全都用上,不惜代价,一定赶回家过年。
  这种感觉,于我已经很遥远很陌生了。这种挤在春运大潮里,一定要回家过年的迫切和喜悦,真的已经很久没有体验过了。又因为人在海外,不回家过年有了各种理由,比如路途遥远,工作学业忙碌,机票昂贵,等等。于是,我们也就真的,淡忘了,回家过年,这回事。
  但是这种举国上下,一起赶路,回家过年的节奏和气氛,又是多么的好!
  终究这个年还是要过的。落寞的过,还是热闹的过,年就在那里,你躲不过。
  我决定,要么明天买张机票立刻回家。要么,买张火车票,去威尔士一老朋友家过年。她刚生孩子,母亲也过来了,我们来自同一个地区,在一起吃顿年饭,看看晚会,逗逗孩子,也是好的。(许意)
【一键分享
新浪微博】
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
【】【】【】【】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为见本尊花百万整成马云脸
陈坤儿子生母曝光?
凌潇肃全家福
郑爽陪爸爸逛沈阳中街
娜扎大片酷帅有型
王凯再登杂志封面
那英刘雯拍写真
李晨荷尔蒙爆表
鲸鱼牙藏入奶粉罐
117岁人瑞长寿秘诀
矿泉水箱塞毒品
男子用火腿肠制炸药
辽宁队输在了防守上
拜仁不敌多特遭首败
邓肯的“表情包”
易建联被禁赛一场
女星素颜让人失望
细数90后古装美女
荧幕cp红透半边天
揭荧屏最般配CP
"沙眼"多的芋头口感好
入冬常咳嗽做瓶橙皮酱
白肉血肠锅乱炖
1瓶饮料熬出4根棒棒糖
本频道48小时排行
东北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编号:(辽)字第00255号
沈网警备案号
用户可信赖无线产品春节回家那些事儿 年轻人过年又纠结又担心_新浪阳江
春节回家那些事儿 年轻人过年又纠结又担心
南方日报评论
  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是家庭团聚的大日子,只要能团圆哪里都是家。但如何在七天春节假期中,能够与父母有效互动,真正达到“团圆”的效果?和父母聊些什么?给父母怎样的礼物?如何让老人家开心的同时,能够化解平日里可能出现的感情“代沟”?这些,是回家孩子共同关心的话题。在这个欢乐团聚的日子,让我们一起聊聊——
  回家脸谱
  一面是“抢票”,一面是“纠结”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和问卷网对1918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6.0%的受访者觉得过年回家非常重要。而对于过年回家,46.8%的受访者表示心里很纠结。
  这些数据很有意思——一方面,多数年轻人愿意回家过年,另一方面,过半的年轻人对回家过年又有纠结和担心。一面是疯狂“抢票”,一面是内心“恐归”,这恰恰就是当下中国年轻人的真实心理状态,也难怪会有人这样说,“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似乎只能成为愿景。”“每年回家前充满渴望,回去后却无奈遭罪:环境变化,酒场不断,份子钱不断。”
  这些“恐归族”在常人特别是在上一辈们的眼里,是“忘本”的,有些甚至被冠上不孝之名。实际上,春节“回家”的心情他们并不输于任何人,只是由于多种因素叠加而恐惧回家。“过年九大怕”的帖子在网上疯传,“人在囧途,一票难求;过年花销,难以承受;没有对象,家人逼婚;混得不好,无颜归家;红包看涨,囊中羞涩;探亲访友,累过上班;聚会攀比,造成矛盾;娘家婆家,回谁家好;盘问工资,怕提年龄。”这不禁让网友惊呼条条戳中,而这其中,“催婚”、“没脸”更是两个最大的问题。
  “结婚了吗、朋友怎样、收入多少、房子多大”这类问题在春节期间基本上属于例行盘问,考验着每个“回家人”的耐性,更打磨着游子思乡的热情。对待父母的各种“逼”,网友“leauecian”有一招,“嘴巴积极一点,行动不配合。”此外,随着我国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继“逼婚”之后,“要不要二孩”“什么时候要二孩”也成为年轻人回家拜年遭遇的新烦恼,“我不想生,但是嘴上答应了公婆再生一个,过年亲戚们来了肯定又要说这事,真烦!”像网友“新马甲啊新马甲”这样的烦恼其实还在很多家庭出现。
  而“没脸回家”也成为一些刚工作不久的大学毕业生的共识,他们硬着头皮留在城市甘当“蚁族”,每月工资解决自己生活基本问题之后所剩无几。面对亲朋好友,身为高校毕业生,无法在城市体面生活而返乡,是对家庭的巨大打击。“去年回家时,当自己构筑的理想未来被家里的亲戚一盆盆凉水泼来后,梦想瞬间崩塌,很害怕今年回去又会受到打击。”刚在广州工作一年多的小陈说。
  有媒体调查发现,在“恐归族”中,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占有很大的比例,“没脸回家”已不是个别现象,“恐归”的背后有对“衣锦还乡”传统观念的逃避,也有对沾上“铜臭”年文化的默默反抗。有专家表示,年文化的精神内涵被逐渐淡忘,更多人相互攀比,追逐功利,讲排场、重面子。尽管内心同样纠结,但一些网民在社交网站上呼唤游子快回家,毕竟父母没有太多的时间等待。“过年就是要团圆,没有孩子的节日不圆满。年轻人工作忙,平时对孩子的担忧,还希望借着过年这个机会好好沟通、纾解纾解。总要面对面聊聊情况,知道孩子做什么、想什么才放心得下。”吴女士的话可谓是说出了那些为子女生活状态牵肠挂肚的父母的心声,在她看来,过年给两辈人的沟通交流提供了契机,“我们也盼着这几天能够与子女拉近心理距离,毕竟现在的孩子在外打拼得多,有多辛苦、多不容易。”&&
  逆向迁徙
  父母虽辛劳,“曲线团圆”也不错
  为了实现过年团聚,一些老人选择“逆向迁徙”——去子女家里过年,这样一种新型的过年团聚方式。近年来,这种现象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并不少见。
  相比传统的子女回父母家过年,这种“逆向迁徙”的父母去子女家过年方式,无疑有着许多明显的好处和方便,比如,不仅可以省去子女往来奔波,有更多时间与子女相处,也能避开春运客流高峰、减少不少购买春运车票麻烦。
  这种“另类”的团圆方式,也是一些老人对当下经济、文化和社会变迁,尤其是家庭结构小型化、空巢化的一种回应。过去,子女即使历经千辛万苦也要回家和父母团圆,现在父母放下身段“逆向迁徙”,既体现了父母对子女的爱与关心,也体现了老人对亲情互动直接而强烈的诉求,但在这种现象背后恐怕同样也有不少让人颇感无奈、感伤乃至苦涩的味道。
  对于那些在异地城市打拼的子女来说,要做到接父母甚至是双方父母来自己家过年,一个基本前提是,自己起码得有一套堪称为家、足以安置父母居住的足够大的住房。此前,有媒体报道,一名女子为迎接父母来过年,甚至买了门对门的两套房子。但显然,这样的前提对于许多在城市艰难打拼谋生的“打工族”尤其那些长期处于蜗居状况的大学毕业生群体来说,显然又是并不具备的。毕竟,与之对应的是这样一组数据,毕业一年后,约三成90后大学毕业生居住面积不足20平方米,或许也正因为如此每逢春节,“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样的话语,才会显得如此打动人心。
  再者,站在为人子女的角度,以父母的往来奔波为代价来省去子女往来奔波,是否又会让人感到不安、不忍?再如,从传统的过年习俗及其文化内涵角度来审视,不用回家乡就能与父母团圆,固然是一种便利,但是,这样一种“家”与“乡”分割、不得不在异乡团聚的过年方式,还能称之为“回家”“团圆”吗?不过话又说回来,“逆向迁徙”的父母可以近距离地了解子女的生存状态,体会子女的喜怒哀乐。许多时候,父母与子女的距离感和隔阂感,既源于代际差异下的认知脱节和话语裂痕,也源于社会互动短缺下的“自说自话”,只有走进子女的生活圈,父母才可以更加明白子女的爱与痛。这种“曲线团圆”的方式,也是一种“折中”的方法。
  互动考验
  转换角色,“话疗”可能最有效果
  一年就盼着春节这几天。据中国官方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回乡探亲的人数将突破2.89亿人次以上。可以说,“能与儿女们交流”是父母最香的“心灵鸡汤”;能与晚辈们“话疗”,是老人最好的精神慰藉。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超过人口总数的10%,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银发浪潮”来得太急,以至于年轻人可能还没准备好,如何尊老、敬老,如何和老人家沟通心中烦闷,更是成了一个大难题。
  现在春节的饭桌上,父母张罗了一桌好饭,儿女们却没心思吃,低头刷手机、上微博、玩游戏、发微信、抢红包,顾不上和父母说句话,这些都已经成了普遍现象。他们往往回到了家中,也将大量时间用在走亲访友、同学聚会、休闲娱乐上,真正和父母交流谈心的时间少之又少。原本温暖的“回家”之旅,不仅费钱费力,也让合家团圆的亲情诉求大打折扣。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在春节期间和老人家们达成良好的“互动”呢?不妨学习几招。
  首先,不妨试着转换下角色。可以反问下自己,为什么在上学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回家是一件超级轻松的事情”,“每天在家就是吃吃吃,睡睡睡。”但是现在步入了社会、进入了职场,就有人受不了了,“回家超过三天,我就必须和我妈妈吵架。”其实,这是一种把工作思维带入家庭生活的表现,既然春节回家了,年轻人就必须扭转自己的职场思维,重新尝试做下儿时的事情是个不错的方法。在职场上,年轻人是每天着正装出入高档写字楼的白领精英,但回到家不妨尝试着柴米油盐买菜、做饭。
  其次,创造机会多和父母聊天。平日里,年轻人总是很忙,回家能够做的就是陪伴,无关金钱。“我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广州工作,所以这个团圆的节日一定要陪在他们身边。现在年味越来越淡了,也没了小时候兴奋的感觉,却越来越觉得与父母的陪伴才是最好的爱。”咪咪今年27岁,来广州三年多了,每年都会回湖南老家吃团圆饭,今年她打算陪妈妈包饺子馄饨之类,“春节跟着他们走访亲戚,反正就是陪在他们左右,不管你觉得家乡习俗有多麻烦,但一切听他们安排就好。”咪咪还打算趁着这个节日和妈妈一起睡,趁着过年聊聊自己的未来、对工作和生活的一些想法,“平日里他们也只是叮嘱我注意安全,照顾好自己,很少干涉我的工作和生活,但我觉得他们不说是尊重我,但不代表他们不担心。我希望与自己的父母保持良好的沟通,面对面的交流总是最好的,工作顺不顺心,感情生活好不好之类的。年轻人嘛总是会碰到各种问题的,我有信心自己去处理,自己去面对,但需要父母的支持、也要给他们一颗‘定心丸’。”
  第三,带爸妈去休闲、放松,可以选择一起看场电影、短途旅游等等。其实,加上年假、探亲假和春节假期,很多人的假期远远不止7天,甚至可达15天甚至更长。“随着年纪增长,我每年就趁着春节回家一次。像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出门在外,即使有多大的委屈,也只能自己扛下去,本来爸妈是最可以依赖的人,但偏偏最不能和爸妈说,很多大大小小的事情报喜不报忧,过了好长时间才轻描淡写地提一下,到最后回家话越来越少了,甚至有点孤僻了。”怎样努力一下,能让这个春节与往年不一样呢?这是黄倩这次“回家”最大的挑战。她给自己定下了三个计划:一家人去拍个全家福,第一次带着爸妈去看场电影,再一起陪他们完成一次2天的旅行,在旅行中找到一些合适的方式拉近彼此距离,“可以聊在外的生活和工作,但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和语气,不让爸妈伤心。”另外,她也想到,可能父母总想帮子女省点钱,舍不得去玩乐,“但我们辛苦赚钱的目的是什么呢,不就是想让生活过得好些,让爸妈和身边的人过得幸福点么?”
| 阳江一女子开车门遭人持刀抢车纠结过年要不要回去呢_现在宝宝26W+2了,预产期在2017_宝宝树
纠结过年要不要回去呢
现在宝宝26W+2了,预产期在2017年的3月1日,在无锡工作,想要回徐州生孩子,在纠结过年回不回家呢,有没有同感的妈咪
回家就别来了,生了孩子再来
回来,我2月1预产期,但辞职了
我们是老乡啊,我预产期是2.16
为什么怀孕了要辞职啊,不能请假吗,生育金都不要享受吗?
回复 &梦梦梦心&
22:59:00发表的
回来,我2月1预产期,但辞职了
跳槽发现怀孕,可那边工作已经辞了
回复 &树友hmy0mu3v&
11:08:24发表的
为什么怀孕了要辞职啊,不能请假吗,生育金都不要享受吗?
纠结过年要不要回去呢相关的更多内容: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日记] [日记] [日记] [日记] [日记] [日记]
需要账号和密码的外链可能是钓鱼网站,为了您的账号和财产安全,请勿提供任何有效信息!春节临近买车趁早
  图/刘佳宁文/羊城晚报记者&&郭尧元旦过后,车市又翻开了新的一页。如今临近春节只剩下一个多月的时间,现在看车的市民无疑都是想争取在过年开新车。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新年伊始很难有大幅度的降价,随着春节的临近不少经销商的库存会越来越紧张。另外,买车还要注意是否有现车的问题,要在节前买车最好尽早下决定。求优惠?先看现车新的一年已经开始,2014年大局已定,对于不少经销商来说,回收优惠、尽量提高利润是通常做法。从优惠来看,总体车市已经开始出现回收现象。记者了解到,小型车广本的飞度,优惠只有1万元不到,有的店干脆没有优惠,因为现车已经不多。中级车像卡罗拉、轩逸、雷凌等也最多只是维持之前的优惠幅度,最高优惠不到两万元。中高级车日系车方面,像雅阁、天籁优惠水平也开始回收,不过由于凯美瑞1月份准备新款上市,因此现款车型还有三万多元的优惠,消费者可以在经销商清库存考虑一下;另外,美系迈锐宝一直保持着不错的优惠幅度,反倒是大众系的中高级车像帕萨特就难等优惠,现车也开始紧张。其实,赶在春节前买车,大多都希望在春节期间可以用上,更有不少市民看准的是近期上市的新车。不过,随着春节的来临,经销商已经陆续停止拿新车。按照以往的经验,越接近春节库存现车就会越来越紧张,特别是热销车型基本上都会提前“售罄”,有的车型还会出现加价才能提车的现象。因此,年前买车不仅要趁早,还要接受优惠下降的事实,车身颜色、高低配也难以有充分的选择余地。记者了解到,像大众系不少车型、奇骏、NX、GLA等,已经开始紧俏或排队等车。贷款是不错选择记者发现,在各大品牌优惠回收的同时,一些厂家、经销商开始用金融服务的招数来促销,毕竟年前也是传统的一波行情,竞争激烈。对于无法“砍价”的持币准车主来说,如何获得最好的“结果”?不妨考虑一下金融政策所带来的优惠。
记者了解到,像雪佛兰目前南区大区就在进行所谓“2015新年购车超低首付全包价”的活动,首付+购置锐+保险+上牌费加起来首付,像迈锐宝只需2.99万元起,科鲁兹系列1.99万元起。特别是一些多期免息的贷款优惠服务可以考虑。记者从广州鸿用别克了解到,君越全系8万元18期免息,还有君威/昂科拉6万元18期免息、英朗全系8万元12期免息;广博丰田经销商也推出卡罗18个月零利息购车;而豪华车方面有更多的方式,像奔驰的保值租购,或长达48个月的贷款期等,不过并没有免息。实际上,对于如今精明的消费者来说,许多市民买车并不喜欢付全款。如果能有免息,最好是双免(手续费、利息)的贷款政策,首付之后剩下的资金可以用来理财收益,就算除去手续费,也仍然有一定有利润空间。因此,如果实在“砍”不动的话,如果有不错的免息贷款等服务,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本文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春节临近 黄金市场火爆
证券时报网()01月30日讯
临近春节,国内黄金消费需求大幅上升,不少金店都呈现出的销售场面。不过,受美元走强引发的纽约金价下跌影响,近两日黄金期价连续下跌,现货也出现微跌。
昨日,上期所黄金期货主力合约1406报收于247.55元/克,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65元,跌幅0.26%。现货黄金方面,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Au99.99收盘于每克245.94元,下跌0.04元,共成交8384.74公斤。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本文来源:证券时报网
关键词阅读: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外华人过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