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 细菌性心内膜炎炎患者能坐车吗

2017年医师考试精品无忧班感染性心内膜炎
1. 什么是心内膜?心脏可以看作是一个不规则球形的肌肉组织,除了心肌以外,心脏外面有层膜性组织包围,称为心外膜。相对应的,心脏的内面,同样覆盖了一层膜性结构,这个我们称之为心内膜,简称心膜,指的就是覆盖在心脏(包括心房和心室)内表面的一层组织。2. 感染性心内膜炎就是细菌感染了心内膜吗?这样的说法不完全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确实是因为有病原感染了心内膜导致的病变,但不仅仅局限于细菌,还有常见的病毒、真菌都可以引起心内膜的感染,可以理解为任何微生物如果能够到达心脏内,并附着与心内膜上,进行繁殖及传播,都可能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3. 哪些病原菌容易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理论上讲所有可以进入人体的微生物均有可能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但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细菌,而细菌也是主要以几种细菌为主。既往认为草绿色链球菌、葡萄球菌、肠球菌为主要的病原,近年报道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菌种类发生了变化,主要是链球菌比例在逐年下降,而其他病原菌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逐年上升。此外,真菌、立克次体等亦作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原菌所占的比例也有上升的趋势,虽不是主要的,但如果高度怀疑感染性心内膜炎,但又未找到常见的病原菌,而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时,要想到特殊病原菌感染的可能。4. 什么是感染性心内膜炎呢?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细菌、真菌等其他病原菌感染心脏内膜表面所致的炎症改变,就是各种微生物感染导致心内膜产生炎症,进而引起其他的改变,其中,心脏内形成赘生物(赘生物指的是机体或器官内、外面本应光滑的部位长了东西)是其典型的特征。5.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怎么得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根本的原因是微生物不仅进入人体,而且要侵袭心内膜产生炎症反应,其发生主要通过几个以下方面:(1)外源性的病原微生物进入我们人体血液:包括我们破损的皮肤和黏膜、拔牙、静脉置管等侵入性的操作等;(2)我们自身的抵抗力差,难以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3)心脏本身出现问题,导致心内膜的改变,使其容易粘附微生物,为微生物的停留、繁殖提供条件。此外,随着吸毒人员的增多,尤其是静脉注射毒品者,可以通过针头、静脉感染细菌等,这是新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原因,所以洁身自好,不做瘾君子也很重要。6.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人多吗?我国目前缺乏确切的数据提示每年有多少新发的病例,但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各种血管、心脏内的操作增多,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病呈增长的趋势是肯定存在的。目前欧洲发病率大概 3/10 万~10/10 万,即一年内每 10 万人,大概有 3~10 个人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病的人群中以男性为多见,所以对于正常的人群,注重生活保健,杜绝不良嗜好,是不需要诚惶诚恐、杞人忧天的。7. 感染性心内膜炎分几种呢?感染性心内膜炎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有不同的种类。(1)根据病情缓急来分: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感染性心内膜炎;(2)根据受累的结构来分:分为左心、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3)根据感染的病原体不同:分为细菌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链球菌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真菌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立克次体感染性心内膜炎等。8. 哪些人容易得感染性心内膜炎呢?一般来说抵抗力正常的、无基础疾病、不进行体内的检查和治疗的人不容易得心内膜炎。易感人群主要包括:(1)本身有心脏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2)抵抗力低下:长期服用激素治疗、艾滋病人等;(3)静脉药瘾(吸毒)者;(4)进行侵入性检查和治疗的人群:如透析、深静脉置管等;(5)恶性肿瘤;(6)严重营养不良。如果具备上述情况的患者,要高度注意预防,如果病情进一步恶化,要想到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可能,以免漏诊、误诊。9. 感染性心内膜炎有什么表现呢?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差异非常大,也缺乏一定的特异性,所以有时临床中早期容易漏诊。(1)常见表现:最常见的主要是发热,多伴有寒战、不想吃饭、消瘦等症状,而且老年人因抵抗力差,表现出来的症状有时非常不典型。严重者可出现皮肤、黏膜的出血及瘀斑形成,要格外注意观察及查体;(2)特殊表现:此外,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赘生物如果引起了动脉栓塞,还会表现为脑、心脏、内脏和四肢缺血的表现。例如,当引起肺动脉栓塞时,患者可突然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咯血或胸痛等症状;如果引起了四肢动脉栓塞,会出现肢体明显发冷、麻木或疼痛等缺血表现。除了自己的感受之外,就诊时医生能够听到一部分人明显的心脏杂音,这时应该高度怀疑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可能。总之,如果持续高烧不退,出现心血管反应时,如表现为心脏功能衰竭、稍活动或不活动时都喘不过气等,都应该及时就诊,想到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可能,不要自行服药处理。10. 感冒会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吗?正常人群的感冒一般是不会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因为一般病菌难以入血,即使进入血液中,正常的抵抗力也可以将其清除或局限,不至于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但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尤其是年老体弱、抵抗力差的人群,引起感冒的病毒感染及伴发的细菌感染可以经过破损的皮肤、黏膜或者静脉通道进入人体血液中,进而到达心脏,如果加上心脏本身内膜的损害及抵抗力差,难以清除病菌,此时就可以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所以对于这些特殊人群,要格外关注,警惕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11. 感染性心内膜炎会传染吗?感染性心内膜炎属于血源性疾病,必须有病原微生物经过某种途径进入血液才能引起,所以一般的生活接触不会传染,更不会像大家最害怕的空气传播一样,所以不必恐慌。但是如果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血液或者带有病原微生物的体液,经过某种途径(如皮肤破损、拔牙时出血)进入体液或血液的话,而且此时抵抗力弱或本来亦有心脏疾病,此时可能造成继发性的感染性心内膜炎,这样的情况在重症监护室里比较常见。12. 如果怀疑感染性心内膜炎,应该去哪里就诊呢?感染性心内膜炎属于心血管内科(有的医院可能叫心脏内科)病种,应该到医院分诊台询问心血管内科的门诊,当然有的医院可能科室分得不细,至少应该先去内科就诊进行初步的筛查与判断,严重的还需要进行外科手术干预,此时需要内科、外科等多学科互相合作、共同完成诊治工作。13. 需要做什么检查来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呢?(1) 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是因为血中的病原菌感染心内膜所致,所以通过抽血进行病原菌的培养,血培养阳性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极为重要的诊断依据;(2) 其次,超声心动图应用于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已是主要手段之一。心脏超声看到心内膜或瓣膜明显的赘生物(长了不该有的突出物)甚至脓肿,结合血培养的结果,基本可确诊;(3) 当然直接取得心内膜的赘生物进行检查最为直接,只是因为对病人有一定的创伤性,临床用得很少;(4) 临床有时难以确诊,又高度怀疑,可以试着按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原则进行治疗,如果有效,也可以从反面印证诊断。14. 感染性心内膜炎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呢?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主要是根据主要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一般不难确诊。因为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的表现是发热及栓塞导致的器官功能障碍,所以鉴别诊断主要是针对不同的表现形式,进行相应的鉴别,如发热与发热相关疾病鉴别,如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如果以栓塞病灶起病,如脑梗塞,必须与原发性脑卒中进行鉴别等等。由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特异性差,临床中除了考虑常见病之外,要想到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可能。15. 感染性心内膜炎除了影响心脏,还会对其他器官产生影响吗?感染性心内膜炎除了影响瓣膜本身的功能,更有甚者:(1) 引起瓣膜穿孔,引起心脏的反流,造成心衰(稍活动或不活动时都喘不过气)等;(2) 可以在心脏内或瓣膜处形成血栓,血栓脱落,脱落的血栓或菌栓随着血流走向身体其他部位,如:1) 阻塞大脑血管,就引起脑梗死,导致中风症状;2) 阻塞心脏血管,引起心肌梗死;3) 阻塞脾脏的血管,引起脾梗死等;4) 有部分患者,开始就是由于其他脏器梗死,如脑梗死,进一步检查发现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此种情况要密切检查与关注。16. 感染性心内膜炎需要住院治疗吗?所有怀疑感染性心内膜炎应该住院进行筛查,如果确诊或者难以确诊但又高度怀疑的,应该按照感染性心内膜炎规范化地治疗,而且应该首次就做到足疗程的治疗,减少复发的产生。同时,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症多,急性期病情凶险,住院治疗能更好地监测、预防及早期发现并处理相应地并发症,所以必须住院治疗。17. 感染性心内膜炎能治好吗?根据指南及临床经验,进行规范化的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有可能治好的。(1) 需要耐心,可能需要很长的治疗时间,花费也比较大,而且有 2.7%~22.5% 再发的可能性,所以这是一个长周期的治疗活动,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配合来完成。(2) 同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恢复与否,很大程度在于是否有明显而严重的并发症,比如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等,严重者可以导致患者的死亡,目前估算住院期间病人的死亡率是 9.6%~26%,重症患者死亡率达到 70% 以上。(3) 所以这是一个很凶险、麻烦的重病,如果不幸患上了,要引起高度的重视,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合理、规范地治疗。18. 感染性心内膜炎死亡率高吗?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期是非常危险的时候,此时可能因为严重的并发症,如心力衰竭、重要脏器的梗死等,造成患者的死亡。对于一些高危人群,早期病死率能达 70% 以上,现有的数据估算住院期间病人的平均死亡率大约是在 9.6%~26% 之间,所以感染性心内膜炎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与关注,尽量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不要盲目的相信一些广告或者自己不以为然。19. 感染性心内膜炎一般怎么治疗为主呢?(1)感染性心内膜炎根本原因是微生物感染心内膜,主要是细菌感染引起,所以根本的治疗是及时、有效、足量地使用抗菌药物,力求首次治愈。(2)一般至少为 4~6 周,特殊病原感染或者患者耐药所致,要进一步更换及延长抗生素使用时间。(3)如果病情严重,可能还需要手术治疗。一般认为对于感染难以控制、患者出现典型的感染中毒症状或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时应尽早进行手术,。(4)同时,要加强患者的基础支持,保证足够的营养物质的摄入,必要时可以静脉输血或输丙种球蛋白,增强患者自身的抵抗力。20. 感染性心内膜炎需要手术治疗吗?一部分病人经过药物治疗以后,可以控制甚至恢复正常,但是有的感染药物无法控制,尤其是伴发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时,必须进行手术治疗进行抢救与控制,早期手术的目的是通过引流脓肿、切除感染物质和修复受损组织,避免心力衰竭进行性恶化,避免不可逆性的结构破坏,预防栓塞事件此时需要内科、外科的共同决定治疗方案。21. 哪些心内膜炎患者适合做手术呢?一般人群的感染性心内膜炎使用药物可以控制,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尤其急性期,手术有利于感染的扩散而难以控制,至少要控制急性期感染后,再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但以下人群在感染没有完全控制时也必须进行手术干预,才能好转及恢复:(1)急性期出现心力衰竭;(2)难以控制的感染;(3)有明显而严重的并发症(如瓣膜穿孔或发生血管栓塞)发生;(4)发生严重并发症风险非常高时。这时应及时选择手术治疗以改善患者的预后。22.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手术方式有哪些呢?外科治疗是一种可选择的、有效的手段,目前手术的方式主要包括瓣膜置换术和瓣膜修复术,根本目的在于清除心内的感染病灶及修复或者置换已经损坏的瓣膜,使心脏恢复正常的功能,预防栓塞事件的发生,改善全身症状的作用。23. 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风险大吗?本身选择手术治疗的患者都是高危患者,不做手术的风险也非常高,做手术也有非常高的风险,目前数据显示,国际报道的手术死亡率约为 5~15%,国内报道约为 4.1%,而且瓣膜修复死亡率要低于瓣膜置换术。当然,本身手术的难度并不是导致,死亡都是因为心衰、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引起,所以针对手术本身成功率高,由于患者的基础状况不一样,所导致的结果完全不同。24. 感染性心内膜炎术后恢复需要多久?&术后恢复的快慢主要根据患者的基础情况而定,如果本身没有出现心衰、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注意营养的补充,恢复比较快的,一般术后一周左右,可以生活自理。如果一旦出现心衰等并发症,其恢复期就得看术后整体病情的发展情况。25. 感染性心内膜炎术后需要注意些什么?感染性心内膜炎术后的注意事项,除了注意保养、避免感冒、加强营养支持之外,最主要是要继续加强抗感染治疗,至少继续使用抗生素 4~6 周,并遵医嘱按时复查,切不可认为做完手术就万事大吉,一定要听医生的话,按时复查及调整药物。26. 感染性心内膜炎住院治疗后还需要定期看医生吗?感染性心内膜炎本身存在较高的复发率,除了长期一定时间口服抗生素之外,应该于抗感染治疗结束后 1、3、6、12 个月来医院找专科医生就行复查、评估,根据病情随时调整药物用量及治疗方案,个别病情稳定以后,仍需要手术干预受损的瓣膜,进而使病情控制得最佳,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27. 感染性心内膜炎治好后会复发吗?无论药物治疗,还是选择手术治疗,均有复发的可能的。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症状改善后,确实存在相当一部分比例会再发的。目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约有 2.7%~22.5% 再发的可能性,对于部分抵抗力低下的人群可能更高,所以即使治好出院后,仍然不能掉以轻心,积极按医嘱口服药物、及时复查及自我保健。28. 怎么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呢?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是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所以预防主要是针对可能的感染因素。总结起来,预防主要是两个方面:(1)预防可能导致的感染途径:比如尽可能去正规的口腔诊室就诊,避免口腔黏膜的破损,从破损处感染;洁身自好,远离毒品;加强锻炼,增强自身的抵抗力等;(2)药物预防感染:在进行有可能感染的操作时,或者本身抵抗力差容易感染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预防性地运用抗生素。29. 感染性心内膜炎出院后,生活中应该注意些什么?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根本的是我们的抵抗力减低,使病原微生物有可趁之机,所以出院后的自我保健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饮食方面:注意清洁饮食,做好食材的选择及必要的消毒措施,避免病从口入;(2)运动方面:如果身体条件允许,应早期进行自我锻炼,早期强度不要太大,以不劳累为限,坚持锻炼,逐渐加大强度,根本的是自己能适应即可,不可盲目强化锻炼,有时会适得其反;(3)情绪方面:负面情绪会使我们失去信息,削弱我们的抵抗力,所以我们要积极面对,给自己打气,乐观、充满自信的面对,配合医生进行规范化的治疗及复查、监测,达到最优化的治疗效果。责任编辑: 黄丽佳该文章由「蒋永荣」独家授权丁香园使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参考文献:<font color="#.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成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806-816.<font color="#. 张华龙.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研究进展 [J].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22-225.<font color="#. 王波,阎德民,肖德锦,等.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杂志,):70-72.<font color="#. 王鹤,王红. 感染性心内膜炎预防与治疗进展 [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9.<font color="#. 王国华,吴弘,秦永文,等. 中国标准和 Duke 标准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比较研究 [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481-484<font color="#. 王华,陈婧,赵晓辉.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分析 [J]. 西南国防医药,):614-616
在App内 免费咨询用药本网页的内容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医生科普办公室提供内容、参与编辑和权威认证。
细菌性心内膜炎简介
细菌性心内膜炎的病因
  多数情况下,病因来自细菌感染。急性病例,索状的腱或瓣膜基质迅速破坏和坏死,导致瓣膜功能不全和心衰。赘疣包含纤维层、血小板、红细胞和白细胞及细菌。常因致病力强的细菌引起,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变形杆菌和大肠杆菌为多见。这些细菌毒力较强,起病急,病情重,常继发于其他部位的感染,为全身感染的一部分,如脑膜炎、肺炎、血栓性静脉炎等,有时伴有其他器官的转移性化脓病灶。通常发生于正常心脏。
细菌性心内膜炎的症状
  大多数病例起病缓慢,低热、乏力、疲倦,少数起病急,有寒战、高热或栓塞现象,部分患者起病前有口腔手术,呼吸道感染,流产或分娩的病史。  一、全身性感染:发热最常见,常呈原因不明的持续发热一周以上,不规则低热,多在37.5℃-39℃之间,也可为间歇热或弛张热,伴有乏力、盗汗、进行性贫血脾肿大,晚期可有杵状指。  二、心脏表现:固有的心脏病的体征,由于赘生物的增长或脱落,瓣膜、腱索的破坏,杂音多变,或出现新的杂音。若无杂音时也不能除外心内膜炎存在,晚期可发生心力衰竭。当感染波及房室束或室间隔,可引起房室传导阻滞及束支传导阻滞,心律失常少见,可有早搏或心房纤颤。  三、栓塞现象及血管病损:  1、皮肤及粘膜病损:由感染毒素作用于毛细血管使其脆性增加而破裂出血,或微栓塞所引起。可在四肢以皮肤及眼硷结合膜、口腔粘膜成批出现瘀点,在手指、足趾末节掌面可出现稍高于表面的紫或红色的奥氏(Osler)结节,也可在手掌或足部有小结节状出血点(Janewey结节),无压痛。  2、脑血管病损:可有以下几种表现:①脑膜脑炎:类似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压力增高,蛋白及白细胞计数增加,氯化物或糖定量正常。②脑出血:有持续性头痛或脑膜刺激症状,系由于细菌性动脉瘤破裂引起。③脑栓塞:病人发热,突然出现瘫痪或失明。④中心视网膜栓塞可引起突然失明。  3、肾栓塞:最常见,约占1/2病例,有肉眼或镜下血尿,严重肾功能不全常由于细菌感染后,抗原-抗体复合物在肾血管球内沉积,引起肾血管球性肾炎的结果。  4、肺栓塞:常见于先天性心脏病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例,赘生物多位于右心室或肺动脉内膜面,发病急,胸痛,呼吸困难,咳血,紫绀或休克。若梗塞面积小,也可无明显症状。此外,还可有冠状动脉栓塞,表现为急性梗塞,脾栓塞有左上腹痛或左季肋部痛,有发热及局部摩擦音。肠系膜动脉栓塞,表现为急腹症,血便等。四肢动脉栓塞可有栓塞肢体苍白发冷,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肢体缺血疼痛等。
细菌性心内膜炎的检查
  一、血培养:阳性可确定诊断,并为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为了提供培养的阳性率,需注意以下几点:  1、抗生素应用前,连续培养4-6次。  2、每次抽血量10ml,同时作需氧及厌氧培养。  3、培养时间要长,不少于三周。  4、培养结果阳性,应作药敏试验。  二、血象:有进行性贫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增高。  三、血沉增快。  四、尿常规:有蛋白尿及血尿,约1/3晚期病人有肾功能不全。  五、超声心动图:心瓣膜或心内膜壁有赘生物,及固有心脏病的异常表现。
细菌性心内膜炎的诊断
  鉴别诊断:  1、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常发生在原有心脏病(如心瓣膜病先心病)基础上合并细菌感染所致。病原菌多系草绿色链球菌,少数为大肠杆菌。属中医“温病”范畴。  2、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50-60%发生于正常心瓣膜,瓣膜及腱索可有溃疡穿孔,腱索断裂及大而脆的赘生物,赘生物脱落为细菌栓子,导致栓塞及迁移性脓肿。
细菌性心内膜炎的治疗
  药物治疗:  最关键的是选准抗生素,抗生素的选择要根据血培养的结果来定,有部分患者没有血培养结果,那就只能由医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制定治疗方案了。在抗生素的应用上要求足量、足疗程,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复发。对于部分自体瓣膜心内膜炎完全可以通过合适的抗生素治愈。若存在心内移植物者效果较差。  手术治疗:  1、如果足量的抗菌素治疗无效,症状得不到缓解,病人仍发热,全身症状重。说明抗生素选择不合适,或者体内的病灶难以通过抗生素得到根除,这时可能需要通过外科手术的方法来治疗了。  2、感染引起严重的心脏损害,造成心脏瓣膜的关闭不全或者狭窄。也就是说,没有感染的话,损害的心脏也不能正常工作了,需要对损坏的心脏进行修理,这时候就得手术治疗。  3、由于心脏内部的炎症、感染,一些带有细菌的感染碎屑、脏东西不断从心脏上掉下来,随着血流到全身去,反复引起全身的缺血、栓塞等,如果超声看到心脏上的感染病灶很大时,也需要手术治疗。  4、如果体内有植入物时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时,手术态度要积极,因为这些情况下,药物治疗多效果要差一些。
细菌性心内膜炎的保健
  护理:  1、如果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吸烟,家属应该劝其戒姻,注意保暖,防止着凉,预防呼吸道感染。  2、应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如鸡蛋、瘦肉、鱼等,严格控制患者的食盐星,盐量过高会引起钠潴留。  3、做好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口腔、皮肤护理工作,勤给患者翻身,活动、按摩肢体,防止据疮。根据病情鼓励患者旱下床活动,增加机体活动能力,促进血液循环及肠蠕动,防止腹胀。  4、叮嘱患者按时服药,并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调整药物用邑,防止出血和血栓形成。  饮食:  宜吃食物:  1、宜食用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食物;  2、宜食用可增加免疫功能的食物;  3、高热量饮食;  4、高维生素饮食。  忌吃食物:  1、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2、少吃油腻过重的食物;  3、忌食用发物。
细菌性心内膜炎的预防
  对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愈后应谨慎。杀菌性抗生素使用剂量应在最小抑菌浓度以上,至少使用4~6周(7天肠外给药,随后口服)。  抗生素的选择应尽量根据血液培养的结果。在等待结果期间或培养呈阴性的动物,则应联合用药,氨苄西林和庆大霉素合用,静脉给药至少5~7天(监控肾脏功能)。然后再连用阿莫西林和喹诺酮类药物如恩氟杀星。口服3~5周。  另外,对于心律不齐和充血性心衰也应给予合适的治疗。
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并发症
  1、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是本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早期不发生,但在以后瓣膜被破坏并穿孔,以及其支持结构如乳头肌、腱索等受损,发生瓣膜功能不全,或使原有的功能不全加重,是产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严重的二尖瓣感染引起乳头肌败血性脓肿或二尖瓣环的破坏导致连枷样二尖瓣,造成严重二尖瓣返流,或病变发生在主动脉瓣,导致严重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尤易发生心衰。另外,感染也可影响心肌,炎症、心肌局部脓肿或大量微栓子落入心肌血管;或较大的栓子进入冠状动脉引起心肌梗塞等均可引起心衰。其他少见的心衰原因为大的左向右分流,如感染的瓦氏窦瘤破裂或室间隔被脓肿穿破。  心力衰竭是本病的首要致死原因。主动脉瓣返流引起的心力衰竭可由病变累及二尖瓣造成严重的二尖瓣关闭不全而加剧,甚至演变成难治性心力衰竭,病死率可高达97%。  2、栓塞现象:是仅次于心力衰竭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15%~35%。受损瓣膜上的赘生物被内皮细胞完整覆盖需6个月,故栓塞可在发热开始后数天起至数月内发生。早期出现栓塞的大多起病急,病情风险。全身各处动脉都可发生栓塞,最常见部位是脑、肾、脾和冠状动脉。心肌、肾和脾脏栓塞不易察觉,多于尸检中发现,而脑、肺和周围血管栓塞的表现则较明显。
健康热点12345678910医学会议频道
MedSci梅斯医学APP下载
大家还在关注:
ESC2015新版感染性心内膜炎指南:有所为,有所不为
作者:佚名&&&来源:医脉通
小提示:78%用户已下载,更方便阅读和交流,请扫描二维码直接下载APP
相关资讯:
猜你感兴趣
资讯分类阅读
关注Medsci
声明:MedSci(梅斯医学)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专业医生参考,具体诊断和治疗请咨询专科医生。
MedSci备案号
扫码领取IF曲线
IF连续增长的期刊
梅斯医生六大特点,成就最好的互动式病例学习平台
1、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虚拟诊室模拟真实诊疗,时间和空间不再受限,随时随地在线学习;
2、开放式的学习过程:对虚拟病人进行各项检查,系统不设限,根据病例做出诊疗判断;
3、病例来源高质权威:国内顶尖医院的罕见病病例,通过不断的在线学习,降低临床误诊率;
4、庞大病例库:一个中国最大的在线病例库,小型病例图书馆,覆盖6000份病例,约合书本超过1万页;
5、持续更新的病例库:实时在线更新,同行好友在线交流互动;
6、跑赢同级医生:交互式诊断,培养临床思维,加速职业成长,获得更多晋升机会;
扫二维码,参与内测,即获500M流量> 问题详情
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如何正确采集血标本?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如何正确采集血标本?
论文写作技巧
我有更好的答案
相关考试课程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细菌性心内膜炎的症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