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病人如何康复训练腿外撇如何康复

中风偏瘫后“扫堂腿”后患无穷 半年内还可康复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第1页:大难不死,必有后“患”
第2页:“扫堂腿”走路极易摔倒
第3页:中风后半年内抓紧康复
  导读:大街上经常见到有人用一条腿拖着另一条腿走路,走得还挺快。原来他们是中风康复后的患者,大脑受损伤一侧所控制的下肢(患肢)瘫痪无力,走路就成了“扫堂腿”。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康复科(神经内科二区)主任徐武华指出,这是没有进行正规康复训练的后果,给中风患者造成的后患无穷:走路姿势不当导致很容易摔倒,引发骨折和再次中风等一系列不良事件,死亡风险可成倍上升。因此,中风偏瘫患者应尽可能在中风后半年内重新规范地学习如何走路,切不可盲目贪快。
  复发:
  大难不死,必有后“患”
  不少患者以为,发生中风若大难不死,一段时间内就不会再次中风,就像感染性疾病愈后获得免疫力,就不会再感染同样的病了。他们不听医生的忠告,肥肉照吃,烟酒不减,也不去复诊,只是打发家人找医生开药。
  徐武华称,不排除一部分患者中风后重视病情,在强化治疗的基础上密切注意生活调节,的确在一段时间内不再发生中风。但是,患者既有的动脉粥样硬化依然存在,必然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加重,因此在理论上说,再次中风的风险会较前更高。
  中风大致可分为缺血性中风(占80%)和出血性中风(占20%)两大类。后一类患者特别要小心,因为稍不注意就可再次脑出血――部分血压控制不好的患者情绪稍一激动,或用力打个喷嚏、排个大便,甚至只是弯腰捡东西,就可能发作。徐武华介绍说,以常见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例,流行病学调查的数据显示,第一次发生的死亡率约为25%,第二次为50%,第三次几乎是100%。为此,徐武华建议出血性中风患者在积极控制血压、定期门诊随访的基础上做到五个“不”:不发脾气、不便秘、不剧烈咳嗽、不突然用力(如搬重物)、不突然改变体位(如突然起床、低头和剧烈运动)。
(责任编辑:樊立涛)
&&&&&&</div
健康特别关注
医生要求先做CT,患者腹痛难忍跳楼…[]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邹治宏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中风患者的康复--肢体功能训练
根据个人的能力选择适合的训练方法,尽早开始主动性、预防性的康复训练,使患者的功能和能力得以最大限度的改善和补偿,以获得最大限度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重新参与家庭及社会活动。一般遵照康复医嘱进行治疗及保健。应该避免错误的训练方法,避免过度用力及紧张。避免及疲劳。以患者主动训练为主,家人可参与治疗。患者家属要正视问题,面对现实。不要什么事情都包办代替,应鼓励患者尽量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一切事情,充分考虑患者的各方面的特殊需要,为他们的正常生活创造条件,让他们参与家庭的一切活动,使他们真正成为家庭中平等的一员。
注意:患有、严重及其他疾病的中风患者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慎重选择训练方法!
协助者站在患者的患侧予以保护及帮助,可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并可引起对患侧的注意。在移动患者身体时,避免强拉患侧上肢,否则容易引起肩的疼痛和半脱位。在协助患者穿衣等活动时,避免从手脚开始不正确地将患肢抬起,应保护临近的关节。
一、正确的床上体位
对长期卧床患者一般2-3小时变换一次体位。可以抑制异常运动模式,又可以避免压疮的形成。
1、仰卧位:头偏向患侧,掌心向上,手自然伸开,不能伸开可放一布卷隔开。
2、患侧卧位:患侧肩向前伸,肘伸直,手心向上,健腿在上。
3、健侧卧位:患侧肩向前伸,不能垂下手腕;患侧髋向前,膝微屈。
患者应尽快学会翻身,可以避免压疮形成,同时有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
注意:正确的交叉握手姿势!患侧大拇指在上!
1、从仰卧位翻向患侧卧位:举起交叉手,屈膝,将上肢摆向健侧,再向患侧摆动,依靠惯性翻向患侧。
2、从仰卧位翻向健侧卧位:用健手托住患肘部,将健腿插于患腿下,在身体旋转时用健腿搬动患腿翻向健侧。
三、正确的坐姿
1、床上坐姿:下肢自然伸直,双手交叉放于桌面上。
2、椅子上坐姿:足平放在地面上,双手交叉。能抑制患侧上肢的屈曲痉挛及下肢的伸展,有利于患侧下肢的负重。
四、坐位平衡训练
要点:患侧上肢向身体外后方伸直,掌心向下支撑在椅子上,用健手将物品从患侧向健侧转移,还可以投球、扔沙包等等。或坐位时将身体向患侧移动或向健侧移动。
五、卧位与坐位的转换
要点:健侧卧位→患侧上肢放于腹部→健腿插于患腿下并将身体移至床边→健侧前臂及手支撑身体向上→坐起同时健腿带动患腿移至床下。
注意:如患者不能独立完成,协助者可站在患者健侧,在患者向上坐时,一手向上抬健肩,一手向下压双腿帮助完成动作。从坐位转换到卧位与上述顺序相反即可。
六、躯干与下肢的训练
当患者能保持坐位30分钟以上时便可以开始床上活动。虽然强度不大,但是有助于体力的恢复,可为站立及步行做好准备。
要点:仰卧位,健腿插于患腿下抬离床面。
作用:预防健腿肌肉萎缩,刺激患腿,促进恢复。
要点:仰卧位,膝关节屈曲,足平踏于床上,抬头,用交叉手触膝,也可二侧伸。
作用:增强腹肌,抑制上肢屈肌及下肢伸肌痉挛。
要点:仰卧位,交叉手前举,屈膝,抬头双手抱膝→放开双膝平卧。
作用:增强腹肌,抑制上肢屈肌及下肢伸肌痉挛。
要点:仰卧位,屈膝,双足平踏于床上,抬起臀部。
作用:克服骨盆后缩,增强臀大肌肌力及髋关节的稳定性。抬臀时可增加肩部压力,使肩向前。
要点:仰卧位,足与床面垂直。膝关节向下压,大腿前部肌肉绷紧。
作用:利于步行时伸腿。
要点:仰卧位,屈膝,足平踏于床上,患腿慢慢向外分开,再慢慢收回,此时健腿保持不动。然后换健腿做,患腿保持不动。
要点:俯卧位,协助者帮助患者把小腿屈曲,患者逐渐伸展膝关节达各种角度并保持,再逐渐屈曲。
作用:利于步行时的伸髋屈膝。
七、上肢与手的训练
交叉手水平举起,举过头,放颈后。交叉手放桌上,向各方向推球。手托悬挂的气球;屈肘,用球触鼻;手背、手心推障碍物;上下移动;健手缠毛线。
八、坐位转移
只要患者能用健手抓握,用健足站立,就尽早进行转移训练!转移特点:患者向健侧侧前方运动。最好使床、椅子、马桶高度一致。
床边坐位→双足踏地→躯干前顷→健手扶椅子→伸肘支撑身体站起→重心在健腿→健手移向远端椅面→顺势以健足为轴转身→臀部对准椅子→慢慢坐下。
九、站立平衡训练
步行是一个不断打破平衡又不断恢复平衡的过程。因此站立平衡是保证步行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基础。
影响平衡有以下因素:患侧躯干及下肢麻痹,平衡反应障碍,肌张力增高及异常运动模式,体力下降及健侧下肢无力。
训练方法:双手扶持固定物站立,双足稍分开,尽量用患足支撑体重。微微屈膝!
十、坐位与站立的转换
要点:健侧身体靠近扶持物→二脚向后撤→腰向前探→用健手抓住扶持物→向前顷上半身→将重心移向二脚时向上站起。站起后挺胸向前看,不要低头!
无扶持物时,双足平行踩地,双手交叉充分前伸,屈髋身体前顷,重心移到双足,伸膝伸髋,缓慢站起,挺胸直立。
不能独立完成从坐位到站位的动作转换者,协助者应站于患者正前方,用自己的足和膝分别顶住患者的患足、患膝,帮助其站立。
从站立位转换为坐位:患者在向下坐时有“跌落”感,对患者来说即将坐下的一刻是最难的,所以开始可让患者先站起一点,再坐回去,逐渐增加难度,直至掌握。
十一、步行训练
在康复中步行能力的恢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躯干及下肢的训练”!
当患者步行的能力未达到时,强行扶走,会使其完全依赖健侧,养成不良的动作习惯,形成异常步态,严重影响日后的生活能力!准备步行应具备的条件:患腿有足够的持重能力,有站立平衡的能力,有主动屈膝屈髋的能力。患者身体不要前顷,不要低头和眼睛看地。年龄较大、平衡和持重能力恢复很差的患者应尽早使用手杖进行步行训练!手杖的高度应与股骨大转子齐高。可使用三脚或四脚手杖增加步行的稳定度和扩大支持面。
据统计,约有80%的患者能恢复独立步行。
1、三步走法:健手持手杖站立→将手杖向前伸出约一步→患足迈出一步与手杖水平→健足迈步
超越手杖。
2、二步走法:健手持手杖站立→伸手杖的同时迈患足→再向前迈健足。
十二、驱动轮椅训练
据统计,约有20%的患者须使用轮椅行走。尽早使用轮椅可使患者离床,获得坐位。
要点:用健手转动手轮圈,用健足撑地驱动。
十三、上下阶梯训练
要点:健手抓握扶栏→健足踏上一级台阶→用健侧上、下肢的力量向上引体→迈上患腿。&&&&&&&&&& 先迈患腿→同时用健侧上、下肢支持身体→再迈健腿。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23:01
邹治宏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邹治宏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邹治宏大夫提问
邹治宏的咨询范围:
1.中风偏瘫、截瘫各个时期(半身不遂或四肢活动障碍,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构音障碍,语言认知障碍等)和骨科及神经外科各种疾患导致的肢体功能障碍的康复评定及综合康复治疗(包括现代康复治疗和中医针灸);2.各种痛证(头、颈肩背、腰腿、关节痛等);3.各种失眠、面瘫;4.埋线(减肥、痛经、便秘、哮喘)治疗等。
邹治宏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热点问题推荐
针灸科好评科室推荐
针灸科相关标签推荐老人中风偏瘫后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老人中风偏瘫后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老人中风偏瘫后,应当尽早进行康复训练。中风后1—3个月为最佳康复期,半年后肌肉渐渐萎缩或形成偏瘫的模式化动作,再想恢复则难度大,所需时间长。步行是中风偏瘫老人独立生活的关键。应该在发生中风后一周,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开始进行康复训练,分五个阶段循序渐进。1.坐起训练。坐位平衡是偏瘫老人最基本的训练。首先在床上帮助老人进行被动训练,扶住老人的肩、肘;踝、足等关节,缓慢有节律地反复做外,展、屈伸、旋转、上举和关节加压等动作,每天1—2遍。并鼓励老人用健侧腿伸人患侧腿下面,将患侧腿抬高,不断重复。开始坐起训练,要在床上放好靠垫,让老人缓慢坐起,由半卧位状态逐渐提高角度,延长时间。还可以在床架系上布带,让老人自己拉布带练习坐起。之后,让老人背部不依靠东西,自己扶床栏保持平衡坐位,最终达到能自己控制坐位平衡,进一步能移位、转身实现动态平衡。2.准备站立训练。老人坐在床沿上,两腿分开,两脚着地。以手撑床;在亡肢支持下,臀部缓缓离开床面。家人要做好辅助和保护动作。3.站立平衡训练。站不稳,就无法迈开腿。老人在家人帮助下双脚平行站立,脚掌完全着地,足趾不能钩地,膝关节伸直但不能过度。站立时间由开始几秒钟,逐渐延长至几分钟。切忌 —串拉老人患侧上肢帮助其站立。老人能自行站立后,可进行靠墙站立、扶床站立的训练。家人两手扶持老人患侧腋下或臀部,用双膝控制好老人膝部至伸直状态,使其靠墙站立,然后逐渐放开扶住老人的手,直至老人能独自靠墙站立。在此基础上,再让老人扶床栏或平衡杆站立,并逐渐做到不扶物而站立。在站稳的基础上,两手扶床栏站立,身体做左右旋转和弯腰运动,左右两足交替提起,慢慢扶床横向移步等平衡训练。4.步行训练。主要目的是消除异常偏瘫步态,形成正常的步行姿态。先练习原地踏步,然后以患侧下肢和健康下肢互为重心,交替向前跨步和退步,左右侧向跨步。跨步后重心要随之转移,并保持患侧髋关节伸直位。步行训练时家人应站在老人的患侧进行保护和辅助。尽量将重心保持在中立位,避免过分将身体重心偏向健侧,反而引起患侧肌张力过高,难以形成正常步态。5.上下台阶训练。遵照健肢先上,患肢先下的原则,进行上下台阶练习。 —上楼梯时用健手扶住楼梯栏杆,将身体的重心移向患侧,并使患侧髋关节保持在伸直位,然后用健足踏上台阶,患足跟进站在一个台阶上。下楼梯比上楼梯难,要在重心偏向健侧的同时,适当降低重心,用患足下台阶,待患足放平稳、重心移至患侧下肢后,将健足跟进同一台阶。在练习中,若出现头晕、胸痛、运动后心率加快、血压升高、面色苍白出虚汗,说明运动量过大,应立即停止练习,或者减量练习。 郑文兰
发表评论:
馆藏&43256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图文】中风病人的康复指导及功能锻炼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中风病人的康复指导及功能锻炼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2.26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风病人的康复训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