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您好!有个问题请教下是:几百乘几等于2168?

四年级口算题: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
来源:网络资源
| 作者:未知 | 本文已影响
(1)5 & 100 =&
(2)400 & 2 =&
(3)7 & 100 =&
(4)80 & 6 =&
(5)900 & 7 =&
(6)200 & 9 =&
(7)7 & 900 =&
(8)4 & 900 =&
(9)9 & 20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阅读: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由网友提供或转载于网络,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
(1)25.48 - 11.59 = (2)15.93 - 12.89 = (3)96.52 + 4.52 = (4)92.65 + 7.45 = ...  沙  发  穆公仁慈
  天涯高人多,楼主太有才!~ ~
  不想讨论政治,有时候宁愿把对手想得可怕写,这样才激励自己努力
  你的文笔很好,一针见血的描绘了这个社会的现象。
  支持好文,每日必顶。。
  围观中
  学习中。。。
  郑庄公的与  “多行不义,必自弊”有关。
  楼主,结局不要太悲惨了哦,这女的好可怜的
  阿根廷人是输给了自己,谁拿了球都自己冲,其他人也很淡定的站在原地看他冲
  更新啊!!!!
  楼主,这是我那么多年来难得看到得好贴。写的太好了
  回复第2135楼,@白衣如是_  @梓安123 2125楼
09:23:47   宋襄公,让我想起了雷老虎的名言:“以德服人!”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周礼王道还是很有市场的,不击办渡不能完全算愚蠢,愚蠢的是他明知打不过还要硬打。   -----------------------------   @superth 2133楼
11:20:16   以德服人得看对象,德往往是施舍给不如自己的对手。   所以说,恩威并举,首先你得先威得起来,宋对楚国就威不起来。   -----------------------------   是啊。宋国根本没办法压住楚国……所以,兹甫的德……怎么说呢……太过于一厢情愿了。有点像孔夫子。  --------------------------  我觉得孔夫子还是挺有城府(非贬义)的,比兹甫聪明  
  写得好  
  回复第2137楼,@白衣如是_  回复第2075楼, @白衣如是_   夷吾一听,感叹一声,当即决定把河西粮仓的粮食发给秦国,帮助秦国度过难关。   这时候,郤芮又说话了。不怕没好事儿,就怕没好人啊!   郤芮说:您准备把河西的粮食还有河西八城都送给秦国么?   夷吾说:没有啊,我就是想送粮食啊。   郤芮说:当初你回国的时候,人家帮助你,答应送人家城池,后来旱灾的时候,人家帮助你,你现在答应送人家粮食。比较一下秦国人对你的帮助,我觉得还是帮你回国登基的恩德更大!你不报大恩报小恩,这有点说不过去啊。   夷吾有点挠头了:那你说怎么办?前年咱们旱灾的时候,秦君可是够仗义的,我们派个人去,上万斛的粮食就送来了。如今我们不给,太不够意思了吧。   吕饴甥说:秦国为什么会对我们好,那是因为他们想得到我们的河西八城,想收买我们的人心。如今我们不给秦人粮食,秦人会怨恨我们,我们给了粮食不给河西八城,秦人一样还是会怨恨...  --------------------------  这不是这个情节后面的情节么  
  回复第2137楼,@白衣如是_  --------------------------   @zhizifish楼
08:32:52   秦晋是甥舅关系么?任好不是夷吾的姐夫么?   -----------------------------   任好的女儿不是先嫁给了夷吾的儿子,后来又嫁给重耳么 ..  --------------------------  但这在这段情节之后,以及甥舅关系不是某甲是某乙妈妈的弟兄关系么,某甲与某乙则是舅与甥的关系,怎么看任好也与夷吾不是什么甥舅关系呀  
  回复第2162楼,@紫菱ww  楼主,结局不要太悲惨了哦,这女的好可怜的  --------------------------  哪个女的?  
  @莫珊琦 2140楼
11:58:07  &秦献公将秦国命运交到了在魏国混不下去的商鞅身上&  是秦孝公,不是秦献公。献公死后商鞅才到秦国的!  -----------------------------  这是在哪儿引用的秦献公用商鞅?
  @紫菱ww 2162楼
18:17:54  楼主,结局不要太悲惨了哦,这女的好可怜的  -----------------------------  完全莫名其妙,不知道在说什麽
  回复第2137楼,
@白衣如是_  --------------------------  @zhizifish0808
08:32:52  秦晋是甥舅关系么?任好不是夷吾的姐夫么?  -----------------------------  任好的女儿不是先嫁给了夷吾的儿子,后来又嫁给重耳么 ..  --------------------------  @zhizifish楼
00:52:17  但这在这段情节之后,以及甥舅关系不是某甲是某乙妈妈的弟兄关系么,某甲与某乙则是舅与甥的关系,怎么看任好也与夷吾不是什么甥舅关系呀  -----------------------------  好吧。我理了半天,确实没找出来甥舅关系来。你赢了。哈哈
  回复第2137楼,
@白衣如是_  回复第2075楼,
@白衣如是_  夷吾一听,感叹一声,当即决定把河西粮仓的粮食发给秦国,帮助秦国度过难关。  这时候,郤芮又说话了。不怕没好事儿,就怕没好人啊!  郤芮说:您准备把河西的粮食还有河西八城都送给秦国么?  夷吾说:没有啊,我就是想送粮食啊。  郤芮说:当初你回国的时候,人家帮助你,答应送人家城池,后来旱灾的时候,人家帮助你,你现在答应送人家粮食。比较一下秦国人对你的帮助,我觉得还是帮你回国登基的恩德更大!你不报大恩报小恩,这有点说不过去啊。  夷吾有点挠头了:那你说怎么办?前年咱们旱灾的时候,秦君可是够仗义的,我们派个人去,上万斛的粮食就送来了。如今我们不给,太不够意思了吧。  吕饴甥说:秦国为什么会对我们好,那是因为他们想得到我们的河西八城,想收买我们的人心。如今我们不给秦人粮食,秦人会怨恨我们,我们给了粮食不给河西八城,秦人一样还是会怨恨...  --------------------------  @zhizifish楼
00:47:19  这不是这个情节后面的情节么  -----------------------------  什么情节后面的情节……什么什么……
  回复第2135楼,
@白衣如是_  @梓安123
09:23:47  宋襄公,让我想起了雷老虎的名言:“以德服人!”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周礼王道还是很有市场的,不击办渡不能完全算愚蠢,愚蠢的是他明知打不过还要硬打。  -----------------------------  @superth
11:20:16  以德服人得看对象,德往往是施舍给不如自己的对手。  所以说,恩威并举,首先你得先威得起来,宋对楚国就威不起来。  -----------------------------  是啊。宋国根本没办法压住楚国……所以,兹甫的德……怎么说呢……太过于一厢情愿了。有点像孔夫子。  --------------------------  @zhizifish楼
00:41:39  我觉得孔夫子还是挺有城府(非贬义)的,比兹甫聪明  -----------------------------  孔子的城府?兹甫也不是一傻到底滴人……
  重耳居外而安
  仅仅一个女子,就让一个国家灭亡,一个国家投降,一个国家北上,南北格局变样,这这个女子在这一过程中还都是被动的受害者。  杯具
  绝对的爷们!
  主要人物、关系:  小白,齐襄公次子,莒女所生,纠,齐襄公长子,鲁女所生,皆为庶出。  管仲,纠之傅,就是教导、辅佐者哈。鲍叔牙,小白之傅,同样哈  宁戚、隰朋等贤臣哈,相当各部委领导哈;  易牙、竖刁、开方,小白同学的厨子、男朋友、闺密什么的哈
  时光匆匆,每日琐事缠身,今日才抽空过来拜侯朋友。祝新的一月新的开始,事事顺利,越写越顺!
  这样好的文章真是世界独一无二了!顶死他呀~!
  哈  迟到的沙发
  问候纵轩
  实话!
  瓜熟有日,戍边无期,领导就是这么糊弄你的,嘿嘿!
  顶,好文章,不要错过
  中国最早的娼妓,是最早进入制度化的一种行业。管仲治齐国,就设有“女闾”,女闾就是公娼--不是公家准许的窑子,而是官办的窑子。这是中国最早的“公营企业”,开办目的,是增加国库收入。《坚瓠集》续集里说:“管子治齐,置女闾七百,征其夜合之资,以充国用中国最早的官营妓院。此即花粉钱之始也。”这就是说,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经费来源,部份却是吃软饭吃来的,实在不怎么光彩。孔夫子说没有管仲,他要披发左衽(右边为任字),变成外国人了,这么推论,使中国国泰民安,身为“女闾”的人,以血肉之躯,“以充国用”,的确功不可没。  =====================  老管这样干过吗,需要这样干吗  后代的书呆子以小人之小聪明论大人智,净糊说。连南怀瑾大师都于此未加明辨,洒家着实为老管痛心,今儿个要在天涯铲除这种谬论,为老管正名  1,管子财政之来源,内官山海、外行国贸二大渠道也,凭此,财源大开,效果卓著,用得着夜合之资这点小钱吗。对外贸易,全用阳谋,策略高超施行有力,玩转多国,用得着动用齐女笼络那些个国际巨商和政要吗?今之策士,智力远逊管子,弄狐狸小慧出臊主义,大搞天上人间之类,歪理其为经济发展之不可不有之润滑剂,不知因小失大,戕害国体,其罪大矣  2,且管子之能改革内政成功,要则贯彻法治,造成严肃整齐之政治秩序。要是管子搞法治又搞色情产业,早就丧失了他的独立威势和管理国家的元气,易牙之流还不层出不穷的冒出来,管子能镇得住吗  好好瞧瞧《管子》,体会其精神,考察其经验,便知洒家之言信矣
  喜欢这东东,全都考下了,等下一个!!!
  hai 还没写完啊!  先马克
  一定要经常更新哦,期待
  总会有一个时刻能够感动到你  总会有一个名字能够让你不能忘怀  总会有一个王朝是你魂牵梦绕的地方  回顾历史,有太多太多的需要铭记,需要传承。我们为什么相识?一切都因为我们喜欢历史,热爱历史,喜欢不同朝代的变迁、喜欢恢宏的战场、喜欢古典的建筑、喜欢尔虞我诈的兵法心计、喜欢对酒当歌的狂放不羁、喜欢英雄的成长、喜欢侠骨柔情、喜欢帝王心术、喜欢历史带给我们的一切......  回顾历史,有太多太多的需要感动,需要认可。还记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吗?还记得“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 ”吗?还记得“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吗?还记得苏牧的忠贞、记得霍去病的豪迈、记得冉闵的悲壮、记得海瑞的廉洁、记得张居正的手腕、记得崇祯帝的末路吗?  历史其实可以很好看,历史其实可以很好玩。无论你是喜欢先秦、两汉、三国、东西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南北宋、元朝、大明、清朝、还是中华民国。其实我们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勿忘历史,勿忘我们曾经的荣辱兴衰,勿忘我们先祖经历过的一切一切。  请加入我们!加入我们天下系列历史群,感受一个新成立的历史团队。在这里,你可以尽情感受一个历史爱好者的自由,一个尽情发挥的平台、  群号:  我们,等着你!!
  看了你的文章 ,真的很感动啊!好久没有看到这么好的小说了。赞一个、
  先前,宣王梦美貌女子,大笑三声,大哭三声,把神位束一捆,望东去。大笑三声,应褒姒烽火戏诸侯,大哭三声,应幽王、褒姒、伯服三命俱绝。神主捆向东,应东迁。“哭又笑,笑又哭,羊被鬼吞,马逢犬逐.慎之慎之!檿弧箕箙。”,羊被鬼吞,宣王己未年遇鬼而亡,马逢犬逐,西戎入侵,幽王庚午年。  恩,到这里,褒姒的故事讲完了。下面,讲什么?
  看望。图片很不错……
  强势关注
  有日子没来了,坐下来补课
  继续关注!
  自由从来都是浮云
  xcznmbejf
  楼主看这里看这里,我一直在追这帖,楼主你一定要继续更啊,一定不能弃坑
  老管莫非是唐朝开放教父?
  @紫菱ww
18:17:54  楼主,结局不要太悲惨了哦,这女的好可怜的  -----------------------------  @白衣如是_ 2172楼
08:22:12  完全莫名其妙,不知道在说什麽  -----------------------------  今天见识到机器人发帖了吧。不用管他。
  等待。。啊
  管仲运动的第二步是变婚俗。罢士无伍,罢女无家。颁布法令惩治那些总是在外面拈花惹草、红杏出墙的的已婚的男士女士。其中,男子三次休妻的,就赶出家门,逐出境外,永不准再踏入齐国半步。女子改嫁三次的,入於舂谷,发配其当女奴做苦力。在齐全国范围内营造了强大的社会舆论氛围,丈夫不忠、妻子不贞进行严厉谴责和禁止。使那些薄情缺德的男人,大家耻与之为伍,那些风流成性没有妇德的女子,难于出嫁,找婆家都找不到。  ================================================  此帖面面俱到,学习了。
  @春暖花开2楼
15:17:51  楼主看这里看这里,我一直在追这帖,楼主你一定要继续更啊,一定不能弃坑  -----------------------------  放心,不会滴……一定会写完的。
  问墨羽兄好。  我这两天精神不佳。等调整过来,定要细细拜读兄弟的好帖!
  期盼更新!!
  周恩来总理还说:  “中国历史学者有时歪曲过古代历史,甚至还主张‘朝鲜族是箕子的后代’,这是对历史的歪曲,怎么能如此荒谬呢?”
  先师诸葛卧龙,每每自比管仲乐毅。。。
  楼主加油!
  这次是赵盾的车右提弥明嗅出了味道不对(不大可能是实现得知,否则赵盾不至于如此冒险)  说一点,据左传记载提弥明是灵公的侍卫  东周列国说是赵盾的车右  个人感觉,左传更可信一些  文章写得很不错,辛苦!
  管仲的社会改革从变风俗、服装这些生活事件开始,也是相当有远见的。  现在的经济改革比较深入,也应该搞搞服装、风俗、生活习惯方面的改革。  变化带来新气象。
  顶上去,让更多人看到
  您,是你让我深深地理解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句话。谢谢侬!
  爪一个。写的8错。。。^O^
  @白衣如是_ 14楼
07:35:55  第四章
郑伯的语言艺术  此时距离寤生即位已经过了二十二年,这二十二年里,他在周王身边任职(他继承了他父亲的卿士职务——周王朝的总理),和天下的商人签订了和平共处的盟约,大家想做生意都可以来郑国,商人们也都注意到了郑国和周王朝休戚与共的关系!所以都纷纷把自己的生意迁到了郑国,郑国一时成为天下的经济中心(就像后世齐国的稷下学宫成为天下的文化中心一样)。  这二十二年,寤生没有发动一场战争,......  -----------------------------  那个社会怎么这么奇怪,一句誓言怎么就能阻挡亲情呢
难道寐生去见姜氏,郑国人会觉得他没有威信吗
  一如既往的精彩,  给力  顶
  先报到
  大爱这种贴子,LZ加油。?
  欣赏完支持,一不做二不休,顶你。
  羊还没有宰下去
  继续盖楼 ,我可以为了顶你专门注册的帐号呢。
  支持楼子!  
  支持楼子!  
  背景:  话说齐襄公诸儿,搞了一大堆子BH事儿,惹恼了一帮人,于是乎,联手灭他,过程比较狗血,放到后面讲。总之,齐襄公诸儿被杀,堂兄弟(不好意思,不知道诸儿、无知,哪个为兄、哪个是弟哈,原谅我,不求甚解)无知即位。
  顶顶,国君世系表不错  俺手头只有1W字,纠结着要不要发帖
  回复第2173楼,@白衣如是_  回复第2137楼, @白衣如是_   --------------------------   @zhizifish楼
08:32:52   秦晋是甥舅关系么?任好不是夷吾的姐夫么?   -----------------------------   任好的女儿不是先嫁给了夷吾的儿子,后来又嫁给重耳么 ..   --------------------------   @zhizifish楼
00:52:17   但这在这段情节之后,以及甥舅关系不是某甲是某乙妈妈的弟兄关系么,某甲与某乙则是舅与甥的关系,怎么看任好也与夷吾不是什么甥舅关系呀   -----------------------------   好吧。我理了半天,确实没找出来甥舅关系来。你赢了。哈哈  --------------------------  我也理了半天,哈哈  
  回复第2175楼,@白衣如是_  回复第2135楼, @白衣如是_   @梓安123 2125楼
09:23:47   宋襄公,让我想起了雷老虎的名言:“以德服人!”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周礼王道还是很有市场的,不击办渡不能完全算愚蠢,愚蠢的是他明知打不过还要硬打。   -----------------------------   @superth 2133楼
11:20:16   以德服人得看对象,德往往是施舍给不如自己的对手。   所以说,恩威并举,首先你得先威得起来,宋对楚国就威不起来。   -----------------------------   是啊。宋国根本没办法压住楚国……所以,兹甫的德……怎么说呢……太过于一厢情愿了。有点像孔夫子。   --------------------------   @zhizifish0808 2...  --------------------------  保身之学  
  回复第2192楼,@譕淚誏吇  总会有一个时刻能够感动到你   总会有一个名字能够让你不能忘怀   总会有一个王朝是你魂牵梦绕的地方   回顾历史,有太多太多的需要铭记,需要传承。我们为什么相识?一切都因为我们喜欢历史,热爱历史,喜欢不同朝代的变迁、喜欢恢宏的战场、喜欢古典的建筑、喜欢尔虞我诈的兵法心计、喜欢对酒当歌的狂放不羁、喜欢英雄的成长、喜欢侠骨柔情、喜欢帝王心术、喜欢历史带给我们的一切......   回顾历史,有太多太多的需要感动,需要认可。还记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吗?还记得“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 ”吗?还记得“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吗?还记得苏牧的忠贞、记得霍去病的豪迈、记得冉闵的悲壮、记得海瑞的廉洁、记得张居正的手腕、记得崇祯帝的末路吗?   历史其实可以很好看,历史其实可以很好玩。无论你是喜欢先秦、两汉、三国、东西晋、南北朝...  --------------------------  这是干嘛的?  
  回复第2204楼,@superth  @紫菱ww 2162楼
18:17:54   楼主,结局不要太悲惨了哦,这女的好可怜的   -----------------------------   @白衣如是_ 2172楼
08:22:12   完全莫名其妙,不知道在说什麽   -----------------------------   今天见识到机器人发帖了吧。不用管他。  --------------------------  而且我每次都能看到几条重复的回复,大三月的说上元快乐的都有  
  回复第2215楼,@卡瓦瓦瓦瓦你啦我  这次是赵盾的车右提弥明嗅出了味道不对(不大可能是实现得知,否则赵盾不至于如此冒险)   说一点,据左传记载提弥明是灵公的侍卫   东周列国说是赵盾的车右   个人感觉,左传更可信一些   文章写得很不错,辛苦!  --------------------------  应该是灵公的车右吧  
  楼子出差了吗?  
  养肥了慢慢看
  周末实在是太忙了。木有更新,大家见谅啊!
21:44:19  背景:  话说齐襄公诸儿,搞了一大堆子BH事儿,惹恼了一帮人,于是乎,联手灭他,过程比较狗血,放到后面讲。总之,齐襄公诸儿被杀,堂兄弟(不好意思,不知道诸儿、无知,哪个为兄、哪个是弟哈,原谅我,不求甚解)无知即位。  -----------------------------  …………
  第十一章 三平晋乱  公元前637年,夷吾去世,公子圉登基。  公元前636年,任好派人从楚国把重耳接到秦国。任好与重耳这两位霸主终于在秦国的国都见面了。  这时候,重耳已经61岁,而任好也已经六十岁。  这时候,任好已经做了二十四年国君,而重耳却在外流浪了十九年,还没有品尝到权力的滋味。  二月,任好发兵送重耳回国,晋国国内的士大夫也希望重耳能够回国主政晋国,晋国军队不战而降。重耳也不再提已经割给秦国的河西八城。  重耳顺利登基,公子圉被刺杀,夷吾父子终因自己的贪而无信,退出了晋国的舞台。  几个月后,吕饴甥和郤芮犯上作乱,被重耳提前得知,重耳假装生病,闭门不见大臣,偷偷只身跑到秦国避难。任好带着重耳,以出猎为名,把部队开到了黄河边上。吕饴甥和郤芮火烧晋宫,没找到重耳,慌忙出逃,渡过黄河,正好遇到任好的部队,被抓住就地正法,然后送重耳回国,重新执掌晋国。任好第三次帮晋国平复了叛乱。  重耳登基之后,在他和他的伙伴们的共同努力下,晋国很快强大起来,秦晋之好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蜜月期。  周王室的王子作乱,百里奚觉得这是一个让中原诸侯和周天子认可自己的好时机,帮助天子回国,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容易提高声望的么?
  于是任好渡河发兵,却在半路遇到了也准备帮助天子回国的晋国部队。宽厚的任好觉得重耳刚刚登基,无论国内国外,都需要他有所作为,才能稳定民心。于是退回秦国,把这个功劳让给了重耳。  四年之后,任好发兵,帮助重耳和先轸在城濮大败楚军,然后与中原诸侯包括周天子的使者会盟,重耳的声望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应该说,如果没有任好的成全和宽厚仁德,重耳不会那么顺利的回到晋国,更不要提成为天下霸主。  在重耳的这个舞台上,任好***的做了一回幕后英雄。会盟之后,重耳与任好约定,以后中原再有什么战事,秦晋两国共进退!  六年之后,任好接到重耳的邀请,准备出兵讨伐暗地里与楚联络的郑国。秦国再次发兵,协助重耳攻打郑国。郑国派烛之武来说服任好:晋国强大对秦国有什么好处呢?灭掉郑国,秦国也不能跨过晋国来得到郑国的土地。  任好发现重耳的真实目的竟然是准备灭掉郑国。如果郑国灭掉,那晋国的国土将发展到长江沿岸。一国独大,没有人能再制约晋国的发展。于是任好决定退兵,并且派人帮助郑国守城,郑国也派人向重耳示好,表示愿意投降,只要保有宗祠祭祀,重耳提什么要求都可以。重耳也发现现在还不是灭掉郑国的好时机,于是为郑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接班人,然后退兵回国,不过秦晋之好却在国家利益面前无可逃避的出现了裂痕。  八年之后,重耳去世。他的儿子公子驩登上晋国君主之位。  帮助郑国守西门的秦国将士偷偷传来书信,请任好派兵偷袭郑国,他们可以做内应。
  任好再次站在了十字路口上。  到底该不该去偷袭郑国?任好觉得自己等了这么多年,已经熬死了晋国的三个君主,如果自己再不主动做点事儿,恐怕这辈子就这样守在西域了。可是百里奚和蹇叔却一起站出来反对任好的意见。  他们喜欢脚踏实地的发展秦国的势力,郑国与秦国中间隔了好几个国家,去千里之外搞偷袭,基本上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偷袭重点在一个偷字,因为后勤给养不可能跟得上,所以只能速战速决。可是行军千里,郑国只要知道了我们军队的真实目的,不用跟我们对战,只要闭门防守,我们的部队没办法补充给养,自然就溃败了。  重耳虽然死了,可是他手下的那些强人们还活着,我们的部队如果溃败,晋国人半路拦截,那我们这些士兵就基本死无葬身之地了。  可是秦国的其他将领,包括两位老人的儿子——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都强烈要求去偷袭郑国。现在郑国疲弱,况且又有自己人作为内应,现在应该是最好的时机。  重耳去世,公子驩登基,还没有处理完重耳的丧事,守丧期间是不会出兵的,更何况自己又没有侵犯到晋国的领土。只要占了郑国,那秦国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入主中原,接替晋国成为天下霸主了!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一次冒险,可这是一次值得的冒险,输了,秦国在西方的地位一样无可撼动,赢了,那中原就是秦国的了。  中原就属于秦国的了……  这是任好一辈子的梦想,中原就像一块大蛋糕一样摆在了任好的面前。如果现在不出兵,等到晋国稳定之后,自己恐怕再也没有机会跨过晋国进入中原了。  前思后想,任好还是决定——出兵!
  第十二章 三帅的梦想  孟明视知道,他们的机会来了。  这么多年,他与白乙丙、西乞术因为父亲的关系而得到名义上的军队的统治权,可每次出征,实际统领军队的都是公子絷和公孙枝,而他们只能副手。平日里,他们做的工作也仅仅是训练军队和负责对周边戎狄部落的防御。  现在,要远征郑国,他们知道,他们的机会来了。  虽然在议事厅中,大家对这件事的争论也激烈,不过在孟明视他们的心里,是极度希望能够出征的。作为军人,死在战场上,是最好的归宿。总好过于没机会建功立业就老死在床上吧。  如果自己三人没有机会建功,那秦国贵族就永远不会接纳自己,等到自己父亲去世的时候,自己三人所代表的家族恐怕也就要没落了。  听到任好决定出征的话,孟明视当即站起来表示,自己愿意带兵出征,西乞术和白乙丙也随即站了出来。  任好很高兴,当即同意了三帅的请命。他看着这几个已经不再年轻的后辈,这么多年,他们一直在军队里摸爬滚打,血液里已经融入了老秦人固有的固执、刚烈、勇往直前的性格。这次出征,是一次长途奔袭,就像在山谷上走钢丝一样,任何一点小差错都可能葬送了他们的性命,这一点谁都知道,可他们还是义无返顾的站了出来。  任好让三帅自己去部队,挑选兵车三百乘、精锐士卒三万。随即从崤山东出,沿河而下,从晋国的边境越过,偷偷的杀向郑国。
  百里奚和蹇叔没办法阻挡,只能看着自己即将远征的儿子大哭。任好很生气,军队出征,这两个老头来哭,太丧气了。  百里奚和蹇叔说,我们不是哭秦国的部队,我们是哭我自己的儿子啊。恐怕我们再也见不到这三个孩子了。  不管怎么样,他们都没办法阻止这件事的发生了。  三个第一次得到军队绝对统领权的将军,带着部队向着他们并不熟悉的中原腹地出发了。  还没到郑国,秦国部队就遇到了自称郑国使者的弦高,弦高声称自己是奉郑国君主的命令,带着二十头牛来犒军的。听说秦国部队远征郑国,郑国君主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事儿得罪了秦国,所以让弦高来问一问。  孟明视大惊,不知道是怎么走漏了消息。看来这次偷袭是失败了。郑国如果有了准备,就凭自己这三万人,是万万吞不下郑国的,而且自己的内应恐怕也早就被郑国给捉了。  可是,如果就这么不战而退,那回国后怎么向国君交待,怎么向贵族交待,更重要的是,恐怕以后三人就再也没有出头的日子了。  打!一定要打!只是既然郑国知道了消息,那郑国就不能再去了,再去就等于自投罗网。  白乙丙说:既然不能打郑国,那就打滑国好了,灭了滑国,我们回去也算有个交待。  滑国是晋国的附属国,国家方圆不过几十里,可以一鼓而下。孟明视也觉得,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容易攻打的国家。  于是孟明视对弦高说:回去报告你们国君,你们弄错了,我们是来讨伐滑国的,和郑国没关系。  弦高走后,三万秦兵直接杀进了滑国,滑国国小力微,根本没办法阻挡,几天就被秦国的部队所灭,滑君逃向晋国避难。  秦军在滑国补充了给养,带着抓获的俘虏和抢掠的金银财宝,班师回国!孟明视长舒了一口气,灭了一个国家,有所斩获,总算对国君有所交代了。
  他不知道,他们的噩梦还没有开始。  重耳虽然死了,可是先轸还活着。在先轸心里,只有战争,只有国家利益,剩下一切礼法都可以不顾。什么居丧期间不可出兵,什么秦晋之好,这些都没有意义。公子驩刚刚登基,他需要一次胜利来向诸侯宣告,自己不仅仅继承晋国君主的位置,还要继承自己父亲天下霸主的地位。  公子驩在这件事儿上,基本上连发言权都没有。他完全听从了先轸的意见,穿着丧服就出征了。  晋国的部队在崤山等待着胜利回国的秦国部队。  崤山以东,山势奇绝,像一个装信的匣子一样,所以称为函谷!狭长的山谷绵延百里,两侧都是怪石嶙峋的山峰,是一个打伏击的绝佳地点。  后来秦人在函谷建立了关卡,一座简单的关卡,就挡住了中原诸侯对秦国的觊觎之心,无数试图入侵中原的国家,最后都把自己将士的性命扔在了这狭长的函谷关中。函谷关,成了秦国最大的屏障。  可是这次,函谷关却成了秦国部队的梦魇。  过了函谷关,就进入秦国的国土。三帅却在这里遇见了等待他们很久的晋国部队。  他们看到了公子驩,看到了先轸,也看到了先轸的儿子先且居。看到了这些人俯视自己时得意的笑容,看到了虎视眈眈、没有笑容的晋国部队。,也看到了漫天飞下的箭雨和巨石。  这是一次没有悬念的歼灭战。  秦国三万部队全军覆没,孟明视等人束手就擒!  三帅第一次出征,他们建功立业的梦想就这么破灭了,灭在了战神先轸的手里。
  这种整理版很强大啊
  第十三章 破釜沉舟  十几年前,夷吾被任好俘虏的时候,夷吾的姐姐——任好的妻子伯姬用死来向自己的丈夫求情,放夷吾回国继续为君。  十几年后,三帅被公子驩抓住的时候,重耳的妻子——怀嬴站了出来。她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来为三帅求情。  她对刚刚登基的公子驩说:自古战争有战争的法则,兵败将死是铁律。现在三万秦人都死在了函谷,那这三帅必然是死。只是我们何必让这三个人死在我们的手里呢?死在我们的手里只会增加秦国人的仇恨。当年城濮大战,楚国的令尹子玉和我们对战,我们完全可以抓住他,可却网开一面,楚国部队大败,子玉自己就自杀谢罪了。  所以,我们不如放了这三个人,让秦国人来处置他们岂不是更好么?  公子驩一听,也有道理。何必自己刚登基,就埋下仇恨的种子呢?  于是下令,释放三帅。  孟明视等人,连进殿谢恩这样的礼节都免了,当即起身回国。他们知道,这件事不能耽搁,身在敌国,随时可能发生变故。  他们的选择是对的。  先轸知道这件事儿后,进殿后大怒,大声斥责了公子驩一顿,然后立刻派人追杀三帅。  可是三帅还是逃脱了。原来他们的父亲早早的就派人驾船等在了黄河岸边,三帅立刻登船,逃离了晋国。  在这件事儿上,任好的宽厚是任何君主都无法比拟的。雄才大略的楚成王,在子玉战败之后,也是任由子玉自杀谢罪。可是任好却亲自出城迎接战败的三帅,并且哭着说,你们的战败,还有这三万将士的性命,都是因为我的错误决定引起的,跟你们没有关系!  不但不怪罪三帅,反而加官进爵,继续让他们统领部队。  秦晋之好,因为这三万将士的性命,算是彻底破裂了。  一年之后,三帅带领部队,出征晋国。  这时候,先轸已经死在了讨伐翟国的战斗之中。他的儿子先且居做了晋国的元帅。  三帅又一次战败,这是一次公平的战争,可是他们还是败给了晋国。  三帅的面子这次彻底丢光了。
  上次战败,可以说是被偷袭,出其不意。可这次,是在战场上,光明正大的一次决战,可还是输了,彻彻底底的输了。  回国之后,任好还是没有怪罪他们,继续让他们统领部队。  三帅一直渴望得到军队的统领权。可是他们终于为自己的年轻和幼稚付出了代价,这代价是用无数将士的鲜血换来的。  三帅再也不提复仇,甚至连家都不回了,每天住在军营里,和将士同吃同睡,一心训练士卒。甚至第二年,晋国讨伐秦国,他们都不出战,这是采取防御策略,让晋国人在家门口耀武扬威一番,撤了回去。  秦国人都以为三帅怕了。  可是任好知道,三帅是在等,等到绝对有把握的时候。  三年之后,三帅再次面见任好,要求出征晋国。  任好毫不犹豫的同意了三帅的要求,并且决定,自己要跟三帅一起,带兵出征!  百里奚和蹇叔已经告老,不再过问朝政,这次也被任好请了出来,和公子絷一起,辅佐太子暂时掌管朝政。  这次,他们带了四百乘兵车,东渡黄河。  读过黄河以后,三帅就焚烧了战船(还记得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么?那也不是项羽的首创,是项羽跟着三位前辈学的),告诉将士,这次再不胜利,那我们所有人将都死在晋国的国土,不能回国了。  不知道是他们的决心震慑了晋人,还是三帅这三年的苦训有了成果,我们只知道,晋国这次败了,连败了几场之后,晋国不再出击,而是选择了防御。  任好与三帅带着部队重新来到了崤山下,把三年前死在这里的三万将士的尸骨掩埋起来,然后在崤山下举行了盛大的招魂仪式,让三万将士的英灵魂归故里!  三万将士的血海深仇!三万将士不安的游魂!今天可以安息了。三帅跪在三万将士的坟前,大声痛哭,血泪俱下!凄风惨雨,所有人无不动容!  谁知道这几年,三帅的心里积聚了多少的仇恨和痛苦,今天,终于可以释放了。  秦国部队大胜回国,公子絷与公孙枝也告老还乡,不再过问朝政。任好委政于孟明视,三帅终于得到了秦国贵族的认可,登上了权力的巅峰。  从此之后,晋国对秦国的态度从进攻转入了防御。  不再进攻秦国,而是固守住崤山以东的关卡。  任好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再入主中原,于是转头,一心向西部、向南方、向更为野蛮的部落之中开始寻求发展。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您好!有个问题请教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