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热点问题算不算个热点问题?

下载费用:9 元(CNY) &
中国经济热点问题研究答案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元(CNY)&&0人已下载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编号:18159 &&
大小:156.05KB
&& 格式:DOC
&& 上传时间:
关&键&词:
中国经济热点问题研究答案
帮帮创意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平衡
配位化合物-6
选修4第三章第三节盐类水解
元素周期律.ppt
送东阳马生序
运动与氧运输系统
遥感蚀变信息提取步骤
道教与养生
造价员名家课件1
过渡元素的性质介绍
过渡元素上课版
过氧化物酶体
运动生理学 答案
常德市交规考试精选试题第25套
材料试验与结构检验规则
运动目标识别方2
常德常武医院烧伤专家组
运动目标识别方法
永煤矿区铁路运输环境系统整治方案研究
常德某旅馆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任务书
材料试验思考题
材料试验报告(通用)
常德阳光鑫都11号高层商住楼结构设计
如何做一名称职的机电运输管理人员
材料试验资料
讨浩板10号楼施工组织设计1
常态plc输入输出点地址
常态混凝土施工
网站地图:
copyright@
帮帮创意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号-3跟呆哥学经济学:从选择角度看行为--百度百家
跟呆哥学经济学:从选择角度看行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世间就没有无替代选择的项目。所以我们说,凡事都有代价,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的决定都有成本,任何的安排也都有成本,凡行为都是有成本的。包括你们爱国、抵制日货,都是有成本的。这是基本道理。这个不是我的发现,是前人告诉我们的,你们要牢牢记在心里。我要补充的是,有成本必定也有收益。天下没有只有收益而没有成本的事情,反过来,天下也不会有只有成本而没有收益的事情。这个是我的发现。看似浅道理,实是深道理。但我不能展开讲。说出来,是希望同学们多年以后,对世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主流经济学有了深刻的认识,能够想起谢老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好对谢老师我崇拜一番!
过去,我们讲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的科学,但是现在我们更多地讲经济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为什么?因为归根结底,资源是通过人的行为配置的。研究资源配置,本质上我们研究的是人的行为。所以,决不是只有搞经济和经济学的人才需要学习经济学,其实每个人都需要学一点经济学的。可以这样说,只要涉及人的行为,经济学都是大有用武之地的。
人的行为,要从选择的角度来看。你决定读大学,但是最好不要这样说,而要说,你选择读大学;你决定跟她搞对象,也不要这样说,而要说,你选择跟她搞对象;农民决定在田里种稻子,不要这样说,要说农民选择在田里种稻子;普京决定吞并克里米亚,不要这样说,要说普京选择吞并克里米亚;政府决定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还是不要这样说,要说政府选择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一切的行为,都要从选择的角度来看。
这只是看事物的角度。但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个看事物的角度。
以这样的角度看问题,就有了成本的概念。成本是放弃的代价。在甲、乙间进行选择,选择甲,放弃的乙就构成选择甲的成本。这个就是经济学的成本概念,也叫机会成本。经济学只有一个成本概念,就是机会成本。会计成本不同于经济学成本。经济学的成本也不完全同于老百姓日常所说的成本。这个问题同学们都清楚,我不做展开说明。
问题是,要选择甲,你得放弃乙、丙、丁一系列选择,那么乙、丙、丁哪一个才是选择甲的成本呢?答案是乙、丙、丁中价值最高的那一项就是选择甲的成本。成本者,放弃的最高代价是也。选择读大学的成本,是放弃的打工的收入。考你们一个问题:你们吃饭穿衣的费用,算不算读大学的成本?不算,因为你们不读大学,也要吃饭穿衣。你们的学费算不算读大学的成本?算,因为不读大学,你们就不需要支付这样一笔费用。所以,读大学的真实成本是学费加打工的收入。可见,读大学的成本是不低的。所以,你们要珍惜机会,好好学习。这是我对你们的忠告。支付了高成本,就一定要珍惜机会,不然你就亏大了。
最直观的例子是,不少北京人没有到过长城,但是外地人到过北京的话,很少有不到长城的。为什么?这涉及成本概念的一个重要性质:没有选择就没有成本,历史成本不是成本。俗语说“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说的是同一个意思。我从杭州飞到北京,飞机票1千元。到了北京后,决定要不要去看长城,这1千元就不构成我看长城的成本了。花出去的钱,已经没有选择了,所以不是成本。现在我决定要不要去看长城,成本只是从北京市区到长城的交通费、门票以及占用的时间的价值。而如果我到了北京不到长城,回到家里,再决定要看长城的话,那么1千元钱的机票就要构成看长城的成本了。那么你说说,作为外地人,到了北京要不要看长城?同样的道理是,如果走很远的路,排很长的队,然后才能看博物馆,看画展,那么你一定看得仔细。反过来,如果你很方便去看博物馆、画展,那么你一定看得不那么仔细。学习的事,也是这样。要交高额学费,才能取得学习的机会,那么你一定珍惜机会,努力学习。因为已经交了学费,你学习的成本就只有读书放弃的打工收入了。反过来,你不好好学习,要重头再学的话,你的成本就不只是读书放弃的打工收入了,还要加上那高额的学费。例子比比皆是:你不会到了五星饭店只是吃一碗面条;你带了女朋友到餐馆,点的菜一定会相对高档一些……极端地说,没有成本,人们做事就不会认真。因为他总可以没有代价地从头再来。我不相信人说的,我相信人做的。为什么?因为言论没有成本,行动却有代价。都说丑媳妇是福,但是你们看看,哪个不是见了美女眼放绿光?
为什么求婚要带着大戒指?为什么结婚女方要彩礼?不要以为这是封建,是落后,这是让他付出代价。没有代价,他说“我爱你”,你怎么知道那是真的呢?没有代价,他可以见着任何女孩都说“我爱你”。所以,钻石有多重,爱就有多深。当然,这个重是相对于他的收入和财富而言的。为什么结婚要大宴宾客,让人人皆知?也是要提高你离婚的成本来的。
来,我们继续分析前面提到的行为的成本。选择她搞对象的成本是什么?是放弃的可能成为你女朋友的最漂亮的那位异性。所以同学们,搞对象是有成本的,而且这成本也不低。种稻子的成本呢,是农民放弃的玉米、红薯、大豆或者其它作物中能够创造最高净收益的另一种作物的产量。俄罗斯吞并乌克兰的成本,是把有关的人力物力投放到别处可能创造的最高收益。政府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成本,是推行别的发展战略可能带来的最好的生活。
任何的决定,都是选择;任何的安排,也都是选择。世界上就没有无替代选择的项目。代价足够高,替代选择一定会出现。过去,我们说石油没有替代,但是随着石油价格上涨,生物柴油出现了。生物柴油成为石油的替代。也许你们不相信,其实铝也可以成为汽油的替代。过去汽车发动机是钢铁做的,油价高了,汽车制造商改用铝合金做汽车发动机了。你说这铝是不是对于汽油的替代?今天很多人认为稀土不可替代,主张限制稀土出口,要留一些给子孙后代。但是我要告诉大家,稀土没有替代,是因为稀土价格还不够高。稀土价格足够高,替代产品一定要产生的。那是说,我们没有理由因为稀土没有替代,就要限制出口给子孙后代留。中国的稀土出口可能是过度了,但这并不是因为稀土没有替代需要给子孙留,而是稀土国有从而存在贱卖、过度出口的倾向。但这是另外一个问题,我不在这里深入分析了。
是的,世间就没有无替代选择的项目。所以我们说,凡事都有代价,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的决定都有成本,任何的安排也都有成本,凡行为都是有成本的。包括你们爱国、抵制日货,都是有成本的。这是基本道理。这个不是我的发现,是前人告诉我们的,你们要牢牢记在心里。我要补充的是,有成本必定也有收益。天下没有只有收益而没有成本的事情,反过来,天下也不会有只有成本而没有收益的事情。这个是我的发现。看似浅道理,实是深道理。但我不能展开讲。说出来,是希望同学们多年以后,对世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主流经济学有了深刻的认识,能够想起谢老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好对谢老师我崇拜一番!(作者:谢作诗,美国大唐集团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 浙江财经大学教授& 人文经济学会特约研究员& 欢迎光临我的百度百家:)
阅读:5774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惨不忍睹,又一个国家的货币崩溃了!给中国敲一记警钟
热门文章HOT NEWS
一年一度的“双11”购物狂欢节终于拉开了大幕,以天猫、国美、苏...
杨君君杂潭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于学军:民间投资下滑与“资产荒”的背后——关于中国宏观经济金融中的几个热点问题分析
17:57:00 来源: 于学军 
当前民间投资增长出现普遍大幅降低的根本原因,并不完全是行政审批过于繁琐、各种税费过重、对民营企业存在所有制歧视、融资难融资贵未能缓解等,其实质是货币问题。
文/于学军 &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载于《中国银行业》杂志2016年第7期当前民间投资增长出现普遍大幅降低的根本原因,并不完全是行政审批过于繁琐、各种税费过重、对民营企业存在所有制歧视、融资难融资贵未能缓解等,其实质是货币问题。由于货币投放的基础和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反过来等于稀释了实体企业的资产,致使实体企业的生产、投资更为困难。当前中国经济金融五大热点话题有关中国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有几个现象比较突出,并成为大家关心的热点。民间投资下滑。今年以来,或可追溯到2015年第四季度以来,全国民间投资的增速出现大幅度下滑。这引起高层的高度关注,国务院分别于5月和7月两次派出督导组分赴部分省、市、区进行调研、督查,并紧急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民间投资有关工作的通知》。这个问题实在不简单,因为民间投资承担着中国投资的主力军角色,占全部投资的60%以上。自2012年有此项统计数据以来,其增速就始终快于全部投资的增速,因此,也是维持或带动中国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今年突然出现增长大幅下滑,可想会对经济带来多大的影响。具体从近两年数据来看,2014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7%,其中民间投资增长18.1%。2015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滑落至增长10%,其中民间投资勉强维持在10.1%。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首次跌破10%,为9.6%,其中民间投资增长只有3.9%,出现加速下滑之势。上半年统计数据显示,在政府大力支持民间投资的政策效应之下,全国投资继续呈放缓状态,全部投资增长9%,其中民间投资增速进一步下滑为2.8%(6月份甚至出现首次减少)。银行业出现“资产荒”。从去年开始,或者还可追溯至2014年下半年,银行普遍感到贷款项目难做,几乎找不到好的投放项目,因此在市场上甚至出现了一个新词,叫做“资产荒”。地方政府债务快速膨胀。与此同时,各地银行不约而同地将大量信贷资金集中投向地方政府及其平台公司。于是,有不少地区,在前几年严控政府负债的政策之下,本来筹资已十分困难,有的甚至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这次却一下子彻底释放,融资活动重新活跃起来。货币信用急剧膨胀。去年全国银行业在“债务置换”去掉地方政府大约3.2万亿元存量贷款的情况下,又新增本外币贷款11.7万亿元,创历史之最。同时,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另两项投资即“债券投资”和“股权及其他投资”,则分别增加7.6万亿元和6.5万亿元,合计达14.1万亿元,比当年新增贷款额还大。三项合计大约新增25.8万亿元,大致相当于去年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新增总规模,比上一年大约多增8.4万亿元。这些信贷资金出现在社会上,就表现为各类资管机构管理资产的快速扩张。根据《中国资产管理市场(2015):前景无限、跨界充分、专业制胜、回归本源》报告,2015年底全国各类资管总资产达到约93万亿元,过去三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1%。增长速度之快的确有点让人目不暇接。据最新公布数据,今年上半年,银行业新增人民币贷款7.53万亿元,理财产品新增2.98万亿元,债券投资3.98万亿元,信托新增3433亿元,仅这几项从银行统计的项目,合计新增约14.6万亿元。6月末,银行资产总规模达到212万亿元,其中贷款余额突破106万亿元。整体债务率水平大幅上升。中国经济的债务率水平快速上升,现已超过250%,成为全球炒作中国发生债务或金融危机的一个热点话题。货币信用快速过度扩张是深层次原因以上所列举的五种现象,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发生的重大变化,在于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新模式下货币信用“脱实向虚”的过度投放。并且,他们之间并不是孤立和偶然的,而是一种相互联系、互为依存的紧密关系。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转变对央行基础货币管理和投放带来深层次影响。改革开放30多年来,过去长期维持中国经济保持接近双位数即10%的高速增长的动力,在于同期外贸进出口持续保持更高增长,这为长期经济增长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对此,2007年笔者曾在《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几个认识问题》一文中,将这种经济增长概括为“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由于2008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冲击,加之自此以后中国劳动力成本、环境成本的快速提高,以及人民币汇率的持续升值,中国的比较成本优势逐步丧失,中国经济出现了持续的下行压力。在传统的“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受到冲击或打破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便更多转化为依靠投资拉动。这使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进一步持续升高,由2011年的63.8%上升为2015年末的81.5%。现在,民间投资增长出现“断崖式”下滑,影响全部投资增速显著放缓,中国投资开始显出疲态,这必将对经济增长形成更大的下行压力。以外贸进出口拉动经济增长与更多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两种不同的动力结构,对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管理和投放带来深刻影响。中国外贸进出口大幅度增长时期,正是外资大举投资中国的时候,由此带来的大量贸易与投资顺差,使得中国的外汇储备长期保持大幅度增长,人民币面临持续的升值压力,中国出现了明显的流动性过剩局面,并表现为投资过热增长。但当中国外贸进出口增长出现式微并且持续下降,实际上就意味着中国的投资环境已不再那么优越,比较成本优势正在或者已经消失。这时,外汇储备开始出现减少,货币流动性进入自动收缩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拉动经济增长,或者为了保持经济的较高速增长,政府就必须加大投资力度。因为稳投资就是稳增长。而投资必须要有资金来源,这就需要我们创造一个更为宽松的货币环境,并不断为其注入流动性。这就是从2013年之后,央行为何创造发明了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并不断地为银行业等金融机构注入资金的原因,同时也可以解释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何以快速膨胀、资管类业务(也有叫类信贷业务)为何大幅扩张,甚至在社会上出现了“大资管时代”的概念。货币信用快速过度扩张是当前民间投资下滑等经济金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在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下投放出去的基础货币与依靠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下投放出去的基础货币,在根本上存在巨大差别。由收购外汇投放出来的基础货币是以增加外汇做抵押或储备,而以投资或收购债券做抵押投放出去的基础货币,则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货币发行的基础或储备,属于一种无锚货币。所以,我们现在常批评银行业存在“脱实向虚”现象,实际上从货币投放的源头就开始“脱实向虚”。并且,两者之间的投放渠道、内容也不尽相同:前者以实体企业为主,多是外资或民营企业,主要为制造业投资或者商业物流、商住楼、房地产等;后者多为地方政府及其融资平台公司,或者央企、国企等,主要就是修路、架桥、造房子、建水库、异地扶贫搬迁、城市综合管廊建设等基础性投资。在后种方式下投放出来的货币,规模一旦过大,就会稀释存量货币。从全社会总体来看,得到新增信贷最多的政府部门,实际上等于稀释了居民储蓄和实体企业的资金,导致实体企业投资能力的进一步下降。这就出现了一个怪圈:政府加大投资规模,本意是为了拉动经济增长,但由于货币投放的基础和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反过来等于稀释了实体企业的资产——尤其是手中的现金,致使实体企业的生产、投资更为困难。因此,就近期影响中国民间投资增长普遍下降的成因来看,社会普遍反映的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成本高、负担重,享受不到同等“国民待遇”,政府转变职能不到位,政策措施不落实等,这些在现存经济管理体制下由于改革不到位长期存在的痼疾,只是影响目前民间投资增长出现普遍大幅降低的表面原因。其实质是一个货币问题。其真实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出现产能过剩以及制造业成本的大幅度上升,造成投资环境的明显弱化,投资机会迅速减少。二是货币信用的快速过度扩张,形成巨大的资产泡沫,遂使人民币面临更大的贬值压力,并进一步降低人民币资产的估值水平。现在,不仅实体企业投资很难,就是家庭储蓄的保值增值也困难重重。所以,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热衷的并不是国内投资,而是想方设法兑换成外币到海外投资,包括收购和买房产。这种现象的背后,自然就是中国出现“资产荒”的深层原因,这才能够影响到东南西北、千家万户,成为全国的普遍现象。本文原载于《中国银行业》杂志2016年第7期。
本文来源:于学军 作者: (责任编辑:)
服务电话:010- 服务信箱: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学热点问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