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中进行有效的观察记录

用心观察,细致分析——时思幼儿园园本研修“如何撰写区域活动观察记录”活动报道发布日期:浏览次数:字号:[
用心观察,细致分析
——时思幼儿园园本研修“如何撰写区域活动观察记录”活动报道
幼儿园的教育实践经验表明,对儿童的观察和记录,使教师开始倾听儿童,解读儿童,理解儿童;使教师越来越多地看到儿童的潜能,认识到他们实际能做什么和他们确实做了什么;也使教师重新思考他们与儿童之间的关系问题。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观察和记录增加教师对儿童的理解程度,更好地观察幼儿在园活动中的行为表现,从而针对性地进行科学分析提出更有效的指导措施。2012年6月13日,浮桥镇幼教中心时思幼儿园全体教师在副园长顾艳的组织下,结合教师实际需求进行了“如何撰写区域活动观察记录”的园本研修活动。
惟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很多时候教师在观察幼儿的行为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困惑,针对这些困惑,顾老师在活动前请各位教师收集有关撰写观察记录的资料,开展小组学习、交流,再组织全体教师集中观摩中班的美工区活动,下发观摩活动观察记录单,便于观摩教师及时将观察过程中的信息记录下来,同时也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现场观摩后,顾老师组织全体教师围绕前期学习和现场观摩情况展开交流、研讨,教师们各抒己见,有理有据的展开分析。研讨后,顾老师及时将教师们的观摩情况记录进行了梳理,并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进行了部署。
通过本次园本研修活动,时幼的老师们更明确了观察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时在观察记录的交流中明确了正确撰写观察记录的格式,在今后的工作中,相信时幼的教师会有针对性的去观察幼儿,通过观察对幼儿跟进有效的指导,让幼儿在教师的观察中成长起来吧。
维护单位:南京冠邦网络有限公司 & & & &技术支持:025-如何对幼儿的区域活动进行有效指导_幼教论文_第一论文范文网
第一论文范文网免费提供幼教论文范文,幼教论文格式模板下载,并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论文分类导航
如何对幼儿的区域活动进行有效指导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海贝儿幼儿园 丁 玮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2一、问题提出区域活动是幼儿小组学习和个别学习的主要场所,能够促进幼儿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但是在幼儿发挥主动性的同时,我们也观察到:由于托班幼儿年龄较小,规则意识较差,而且大部分幼儿在活动时存在着偏区现象。也就是,有些幼儿特别热衷于某个区域,一到活动时间总是迫不及待地进入区域去,一次、两次、甚至十几次在同一区域活动不厌其烦地玩,譬如,角色区中的娃娃家和有材料操作的区域。(特别是我们托班的孩子)在区角游戏中,他们自娱自乐。有时候,幼儿为了争抢进角色区和操作区常惹出纷争,而对其他区域却不闻不问,笔者经常会发现图书区、益智区只有几位较安静的幼儿去,其他的幼儿则乐此不疲地去争抢娃娃家的宝宝或争抢小火车。而娃娃家游戏更是托班宝宝最喜欢玩的游戏,孩子们总是自顾自地抢来抢去,游戏在他们的争抢中很快结束了,这样的情况是弊大于利的。虽然这些幼儿在某一方面表现出了积极的兴趣,但不利于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兴趣,更不利于促进幼儿相互交往和全面发展。偏区现象虽然是班级中少数幼儿存在的问题,却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严峻问题。经观察后发现,影响幼儿偏区的原因很多,幼儿的个性偏好、教师的不当引导,都会造成某些幼儿偏区。除人为因素外,区域活动中的环境、投放的材料等也是影响幼儿偏区的重要因素。为此,笔者根据幼儿的表现,进行了分析,找出影响幼儿偏区的本质原因,并对症下药采取相应对策,从本质上根治幼儿的“偏食症”。二、解决问题所应达到的目标1.使幼儿能喜欢每个区角活动,在区角活动中体验到愉悦的情感。2.能使幼儿在区角活动中增长各种操作技能,能与小伙伴初步尝试合作。3.了解每个区角的游戏规则,能按规则、有序地收放玩具。三、解决问题的方法面对这种在幼儿身上普遍存在的偏区现象,教师应该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改善这种现象。在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种方法:1.抓住幼儿兴趣,投放多种材料。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偏区问题,教师应该注意在幼儿不经常到的区角投放不同的、能吸引幼儿兴趣和符合他们发展需要的丰富材料。因为活动区域内的材料投放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活动区域是否吸引幼儿,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区内是否有吸引幼儿的材料,教师要经常性地丰富、更换操作材料。那么,怎样的材料才是吸引幼儿的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材料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②材料要有可操作性、变通性和游戏性;③提供的材料要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想象力。比如,图书区,可把它创设为半封闭的形式,在区域中投放几个舒适的座垫,马上就吸引了幼儿的视线。他们认为那是一个私密的空间,便愿意到其中活动。而丰富的环境和材料,将使幼儿产生每个区域都要去玩一玩的愿望,那么广泛的兴趣培养目的就能很快达成了。例如,让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以这些孩子们感兴趣的游戏材料来引发幼儿主动参加该区活动的内在动机,并根据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及时添加或更换材料。例如,在益智区中我们请幼儿从家中拿来不同的饮料瓶子,再根据高矮、大小、颜色的不同请幼儿排序,吸引幼儿来益智区玩。笔者根据女孩喜欢芭比娃娃的特点,请幼儿带来不同的娃娃,引导幼儿手口一致的点数或根据大小排序,幼儿的兴趣也很浓。2.分析幼儿原因,采取相应对策。(1)针对因自身兴趣不同而引起的偏区现象采取对策:笔者采取了“将兴趣、特长带入其他区域”的方法来纠正他们的偏区现象。例如,今天娃娃家买了一本新书,请爱在图书区的赫赫去讲故事给娃娃听;图书区请美工区的常客琪琪去修补图书……让他们带着兴趣去另一个区域活动,这样既参与了其他活动,又发挥了各自的特长。(2)针对因幼儿对其他区域不了解而引起的偏区现象采取对策。对于这样的孩子,笔者采取了“带他进区”的方法。由教师帮助他们选择一个区域,请其他选择这一区域的幼儿带着他们一起活动,并适时地给予帮助,让他们玩遍所有区域。了解活动方法后,教师再放手让孩子自己活动,这样就不会再出现因对其他区域不了解而偏区的情况了。3.针对因活动方式不同而引起的偏区现象采取的对策。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应尽量丰富、改变活动方式,将单一的内容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活动。比如,水果蔬菜的玩具,除了自己单一地玩,还可以请一位小朋友来卖菜,也可以去给别的小伙伴送菜,这样一下子就调动起了孩子们再一次尝试的兴趣。另外,教师还可利用一日活动中的过渡环节,通过讲评不同区角的精彩游戏来吸引幼儿,或者利用表扬一次玩过多种游戏的幼儿来刺激幼儿,以有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1)引导幼儿选择自己最感兴趣、最想玩的游戏,必要时可做一些规定。如:星期一,女孩优先选择活动区游戏;星期二,再由男孩优先选择……依此类推,就可以保证每位幼儿都有优先自选活动区游戏的机会。(2)教师制定规则,限定人数。对于大部分幼儿都特别感兴趣的活动区,教师可以在每个活动区贴上小脚印,告诉幼儿如果你到这个区角里来就把小鞋放在小脚印上,如果小脚印上都有鞋了就代表人满了,而人满就不要进来玩了。由此,通过小脚印的游戏形式,使幼儿很好地实现了常规培养。(3)教师应留心观察,做好记录。在区域活动时,教师应注意观察并记录每个孩子的一言一行,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必要的统计分析,由此可发现哪些幼儿存在明显的偏区现象,这样可以发现他们的兴趣点在哪里,也可以发现哪些游戏格外吸引幼儿,哪些游戏孩子不感兴趣,并找出原因。经过不断地“观察记录—统计分析—问题解决”,偏区现象就会不断得到改善。四、预计解决问题后的效果通过运用以上策略,幼儿在这种区角活动中的偏区现象能够得到明显的改善,能尝试不同的区域游戏。幼儿从游戏中不仅学会了如何来做这种游戏,懂得了有秩序地来进入每个活动区,还有效地提高了各种技能。(编辑:朱泽玲)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 21:29:00
网友评论《如何对幼儿的区域活动进行有效指导》
本类论文总排行版
本类论文本月排行
本类论文本周排行浅谈中班数学区域活动中幼儿个别指导
文章摘要:个别化指导是一个开放性和幼儿互动的过程,在互动过程中,要求教师应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策略,并有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本学期,我们继续对“数学区域活动个别化指导”展开进一步的实践研究,提升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给予幼儿个别化指导的能力,通过一学期……
浅谈中班数学区域活动中幼儿个别指导(转)
21:11:00 | by: zxq1107 ]
在活动区中,任何主题的提出及材料的投放过程,处处体现随机性和幼儿的主动参与性,教师的教育意图在活动中不断地调整,灵活地实现.而在活动区活动中材料的投放和教师的指导是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它们直接影响着活动区活动的质量和开展.个别化指导是一个开放性和幼儿互动的过程,在互动过程中,要求教师应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策略,并有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本学期,我们继续对“数学区域活动个别化指导”展开进一步的实践研究,提升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给予幼儿个别化指导的能力,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对于区域活动的个别化指导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小结如下: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通过上一个学期的实践研究,我们对区域活动个别化指导的内涵和意义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但对于一些指导的方法还是感到有些迷惘.因为没有经验,我们经常会不自觉地犯一些小小的错误,如:任务意识太强、介入太早、指导语言贫乏等.于是,我们班组在本学期开学初就集体制定了专题研究的计划,加强了相关理论的学习,如: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数的基本要求、区域活动材料的设计制作、区域活动教师指导的重要性等.我们在学习的基础上结合主题制定出本学期打算要重点观察指导的几个活动内容,如:目测数群并接着数、10以内的数序、环形数数、10以内的序数及标准分类等.在每个内容开始实践之前,我们利用教研活动的时间一起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集体讨论相关的区域材料,接着各班根据实际自己制作区域材料.在教研时,我们交流重点观察的区域材料,围绕共同性的主题活动材料进行讨论,如怎样观察幼儿活动,并如何针对幼儿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如何根据孩子的操作情况及时地调整材料等.每个月我们都会组织一次区域活动的个别化指导实践观摩活动.我们尝试着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了教研活动中:事先将价值的教师区域指导活动摄录了下来,并通过看录像的形式进行研讨活动.这么一来,大家在教研活动中可以边观摩边研讨,还可对于有争议的问题通过录像的重复放映来研讨达成认识.通过录像观摩,帮助教师疏理了与正确的观念,形成了正确的个别化指导观念.二、结合主题,提供适宜的材料并不断调整.个别化指导的最大前提和基础就是提供区域材料的适宜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考虑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基础上,必须要对本班幼儿当前的培养目标,有清晰的理解和把握,并以此有针对性地选择、投放那些对幼儿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操作材料.本学期我们我们结合主题开设了不同的区域活动,增强区域活动与主题背景的联系,将区域活动融入到主题活动中,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分别融入数学要求,如目测数群接着数、数序、环形数数、序数等.如:在开展“玩具总动员”这一主题时,也正值新年刚开始,根据中班的孩子们能目测数群,但不会接着数,一般幼儿还停留在逐一点数的基础上,对目测数群接着数没有方法.我们就结合主题创设了“开门见宝”的材料,要是让幼儿让孩子在区域活动中练习目测数群接着数.在开展“春天来了”这一主题时,也正各种各样的花开放的季节,蔷薇班就结合主题和时间创设了“春天的秘密”的环境,主要是让幼儿让孩子在区域活动中练习环形数数,掌握不同的环形数数的方法.在材料的投放过程中,我们根据本班孩子发展水平的快慢,能力的差异,在选择投放材料时尽量做到序列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多样性与功能性相结合,并按孩子操作中出现的特殊情况及时调整.如玫瑰班在“春天来了”这一主题中结合环形数数的要求,提供给孩子具有层次性的材料:第一层次材料是:荷叶上的青蛙(平面的),那些明显特征不一样的青蛙,孩子在操作时就很容易找到最大的青蛙以此为起始点进行数数.第二层次材料是:数花坛(半立体),用圆形的蛋糕盒布置花坛,旁边插满了花,孩子在数的时候就有了自己许多的方法,有的是从最大的一朵开始数,有的是靠近自己身体的一朵开始数等等.给孩子不同层次的材料,满足了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使他们都能在原有的能力上有了提高.茉莉班在主题“春天来了”中,创设了游戏“美丽的花环”,目的是为了提高幼儿环形数数的能力,在幼儿能数清楚平面环形数的情况下他们制作了这份立体的材料,一共提供了2个层次:第一,透明的花环;第二,不透明的花环.很多孩子能用多种方法将第一层次的数出,但是在第二层次上就有了挑战,经过指导后大部分的孩子环形数的能力有所提高,能将这2个层次的都完成.这对于他们来说是很大的成功,很有满足感.孩子们有更大的兴趣去挑战高难度的游戏.三、数学区域活动中个别化指导的几大策略:通过一学期的努力,我们开拓了思维,转变了教育观念,也积累了一些个别化指导的经验.另外,通过专家几次来园亲临指导,帮我们理清了思路,我们慢慢的对区域活动的个别化指导的方法有了一些掌握,也提炼出了几点个别化指导的策略:1.耐心观察孩子的操作行为观察是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了解其发展的特点与需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从客观实际出发,提高教育指导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游戏.可避免教师因不了解游戏情景而产生的不合适的干扰幼儿游戏的指导行为.我们在创设有序的的区域环境,提供适宜的区域材料的基础上,每天的区域活动时,我们观察记录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并做好区域活动个别化指导的记录,做到自己心中有数.我们观注孩子的情绪行为,孩子与材料间的互动,发现他们活动的兴趣点.反思他们为什么喜欢?记录下他们在活动中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最后了解孩子活动的水平以及不同的孩子在活动中的个体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孩子的活动,提出新的活动目标.在每次的区域活动中,我们都在及时的观察、调整,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如蔷薇班在主题《玩具总动员》中,他们创设了“开门见宝”的情境:提供了10幢房子,开锁以后看到各种呈封闭状排列的小动物,孩子的数数方法不尽相同,虽然老师在投放材料时,心里清楚是为了培养孩子封闭数数的能力.但孩子在操作的时候并不一定是如我们所愿,他们经常不是找到明显特征的起数点开始数,有的是看用手指点数来进行数数、、、、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没有急着介入.因为一旦过早介入,等于是把自己预设的东西强加给了孩子,孩子失去了自己探索的机会,这对孩子的数数能力的提高没有任何的帮助.所以我们经常是耐心地观察,等待孩子的操作,从幼儿的操作中发现问题,再及时调整材料.我们经常开玩笑说:观察孩子的活动是在考验我们的耐性,因为我们知道要更少地干扰孩子的活动,多观察.活动中我们经常是先让孩子与材料充分的互动,分析判断孩子在活动中的需要和表现,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最后把握好适当的时机进行介入,运用启发性的语言来进行指导,这样指导的效果是最有效的.2.把握时机,适时介入指导区角活动充分提供给幼儿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也提供给幼儿实践的机会.孩子数能力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教师如何根据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个别化指导,这对我们的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除了学会耐心等待,充分的观察孩子,还掌握了一些介入孩子活动的时机:(1)当孩子遇到困难玩不下去的时候.如:乐乐和涛涛在玩娃娃棋时,到达终点的时候,乐乐认为到了终点就赢了,涛涛认为滚到的数字不是正好到终点,就要退回去.由于游戏的规则不统一,他们两人发生了争执,这时候,我们就进行介入指导,帮助孩子理解了娃娃棋的游戏规则,孩子终于能顺利继续游戏了.(2)当孩子出现纠纷与行为问题时.如:在一次扔纸球的活动中,琪琪和敏敏对于谁先第一个扔发生了争执,我就进行了介入,引导他们采取猜拳的方法来解决纠纷.又如聪明屋里新提供的飞行棋非常受孩子的欢迎,大家几乎是抢着玩的,结果有一次两个孩子为了争夺位子,而开始互相推搡,幸而教师及时发现制止了这样一种行为.(3)当幼儿只进行简单而重复的游戏时.如:扬扬在玩“图片排排队”时,只见他拿起卡片看了看图片就拿在手里玩了起来,不去理会墙壁上的提示,只是随意地贴在里墙上.过了一会儿他又拿起一张青蛙的图片在手中玩了一会儿后将其贴在了另外一张图片的后面.这样贴了几张图片后,再过一会儿扬扬干脆图片上描述的是什么都不看直接贴墙壁上了.从这个小案例中可以看出,扬扬对此份材料没有认真的探索,他所进行的只是简单的摆弄,像这样的情况教师就可及时介入进行指导.(4)当幼儿有进步或者获得成功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发现与鼓励.每当孩子获得了成功时,我们指导最基本的方法以鼓励、肯定为主.有时为了调动幼儿积极性,不管成功是否都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因为孩子之间存在着差异,只要他们是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那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给予表扬与鼓励.否则能力弱的孩子总是失败,会使其产生畏惧情绪和自卑感,最后导致对整个游戏失去兴趣.对于这种孩子,我们一方面对他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掌握一定的技能,有进步就进行表扬,使他对自己的表现有信心,另一方面鼓励能力强的孩子与他共同游戏,让他也体验游戏的成功.3.语言对个别化指导的推动作用.在个别化指导时候,我们感到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指导是比较有效的策略之一.因为孩子的操作思维过程,都要靠语言来帮助,所以我们简洁、严谨的语言直接影响到孩子对材料的操作,决定他们个别化学习的效果.(1)教师的指导语要简练.在最初的指导过程中,我们总能听到老师不停地在告诉幼儿“应该…,总能看到幼儿茫然的表情或者完全按照老师的意思去做,缺少了自己的思考过程,其实这恰恰是最重要的一部分.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摸索,我们发现在指导时,教师应退后,孩子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要充分给予幼儿自己思索的空间和时间,相信孩子能自己做到.案例:在游戏“开火车”时,周怡语来到了材料前,先看了看,就开始玩起来,第一列是1至10的顺序,没有出现错误.第二列火车的排列,没有错误第三列火车的排列是10DD1的倒数,在观察了一会后,在8后面放了7,然后看了看我,我朝她点了点头,给了一个鼓励的微笑,后来她有了更多的自信心去进行游戏,都没有出现错误.反思:有时过多的语句会打乱孩子的思维;过多的干涉会使他们怀疑自己的能力,降低他们的自信心;有时不指导也是一种指导,一个肯定的眼神和微笑就能给他们鼓励,让他们有更足的信心继续游戏.(2)教师的指导语要精确.在指导过程中,孩子的思维是不能被随意打乱的,所以当你发现了孩子的不足,适时找到了合适的时间进行介入时,指导语句一定要精确,这样孩子才能跟着你的引导一步步走向成功.反之,孩子的思维不仅被打乱,思路还会越走越远.在个别化指导时,我们还经常预设好关键性提问,采用适当的方法给幼儿适当的帮助,或提出适当的建议,如:我们会问“你觉得完成了吗?”“恩,你很聪明,但是还有点小秘密,你发现了么?”等启发、鼓励的话引发幼儿思考的兴趣,从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4.在指导时不应带有任务意识.在个别化指导中,我们经常有这个困惑:为什么我们指导了,可是孩子还是没有理解?于是乎心里想:“那我不是白指导了吗?孩子没有被启发到啊?”后来在经验总结的是就发现我们教师的任务意识太强了!事实上有很多孩子在指导的当天是启而不发的,但是在教师指导了后,他总会明白一点两点的,加以时日孩子在自己的探索下学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发展水平上去了自然会理解的. 孩子数能力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教师如何根据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个别化指导,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困惑.
上一篇:随时观察幼儿活动的情况,给予及时的引导、帮助,满足幼儿的需要.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区域活动中,我们能够留意观察每个孩子的兴趣操作情况和恰当的时机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与孩子们一起探索、……
下一篇:拓展延伸到其它区域中. 透过数学区的观察个案,把眼光看向其它区域,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材料在区域活动中起到的重要价值.其实,每一个区域都应充分发挥材料的隐性教育功能,逐渐弱化老师的显性指导,游戏中教师多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并及时调……
合作伙伴提供补充内容& 热门标签: & & & &&&>>&&>>&&>>&&试论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有效观察的策略
作者:陈颖
马丽洁&&来源:江苏省常熟市实验幼儿园&&上传时间:&&&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科学地观察和记录幼儿的行为、问题和需要,是了解幼儿的重要途径,更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他们对幼儿活动的解读和介人。本文结合实例分析了“以点观面,面中取点”这一观察的策略,旨在帮助教师在区域观察中能够更加有效地追随幼儿的兴趣、经验和发展,使区域活动切实发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作用。  一、剖析现状,发现问题所在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尊重幼儿的自主发展需求,关注幼儿多元智能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增强幼儿发展的自信心。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观察也能够更深入细致地解读幼儿,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了解幼儿的情感需求,了解幼儿的个性和社会性特质,从而追随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发展他们的潜能,促进幼儿的主动发展。然而,据笔者日常观察可见,教师在区域活动观察时存在着“四无”的问题,影响了区域活动作用的充分发挥。  (一)眼中无幼儿。幼儿与成人有着不同的情感世界、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如果能从幼儿视角看待幼儿的活动现场,会发现他们原生态的心灵世界。然而有些教师在观察时常“以大人之心,度幼儿之腹”,只关注到幼儿是否按照老师指定的方法来操作,并且以为幼儿所表现的一定是出于自己主观所想的理由。比如:当幼儿在兴致勃勃地玩捣花生碎游戏时,教师只看到桌面有一些花生壳、花生碎,而没有看到幼儿在剥花生、捣花生的过程中呈现出不同方法。  (二)手中无媒介。记忆如同一个杂货铺,如果不能将“杂货”整理成清单,仅凭活动后的回忆,往往会缺失细节,模糊画面,含糊表达。因此,记录所观察的事情非常必要,而如实记录需要借助一些工具,如纸笔、照相机、摄像机等。如:某老师的观察记录上记录着中班幼儿搓毛毛虫的活动,她只简单地写着幼1先搓了一条长长的彩泥压扁,成为毛毛虫的身体,然后用短短的泥条做成毛毛虫的脚。看似该幼儿的操作比较简单。但如果细致观察,就会发现幼l已经能够完整地感知到毛毛虫身体的特征,并能细致地进行足与身体的一一对应,该名幼儿无论是泥工塑形的技能,还是对毛毛虫细部特征的表征能力都比较强。  (三)胸中无预设。观察不仅仅是“看”,还需要思考幼儿与活动、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教师预设了解幼儿在点数活动中的个性特征,就需要重点观察记录幼儿选取材料的难易程度、点数方法、主动检查等行为,从中可以分析出幼儿的自信度、自我挑战能力、抗挫能力、细心程度等性格特点。如果老师在观察前没有预设,碰到什么便观察什么,或只看到幼儿在活动中的冲突,就无法有效地收集信息,敏锐地捕捉幼儿在活动中的教育价值和困惑,也无法及时提供适宜的支持。  (四)事后无反思。准确地评价个体儿童,以及运用评价的结果进行课程的计划和教学,是教学反思的重要内容。教师往往对幼儿发展的理论和儿童心理特点了解得不够,就现象论现象,即使观察到了幼儿的行为,也可能不知道怎么解读。因此,教师需要在观察中积累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对照幼儿的行为和其产生的背景进行综合分析,才能确定有效的教育策略。  二、运用策略,引领观察之路  在幼儿区域活动时,有的教师常常忙于指导无暇观察记录。其实,如果教师能够留给幼儿充分活动的时间,留给幼儿自由取放材料的空间,留给幼儿自主发展的机会,教师就能够腾出时间跟随幼儿,观察他们的游戏过程。这需要教师运用一定的观察策略,即:“以点观面,面中取点”。  (一)以点观面,立足典型。科学的观察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有目的、有重点地了解幼儿游戏过程中各方面的发展情况。但如果要观察得面面俱到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抓住关键目标,有重点地用合适的方法观察。一是时间。量化法提供了对幼儿行为的量化标准,针对特定目标的观察简单快捷,方便统计,一目了然。因此,我们在观察了解幼儿活动兴趣、材料使用频率、同伴交往情况等过程中,可以采取量化法。游戏开始后,教师直接将观察到的情况用符号记录在表格里,活动后再进行分析与调整。从幼儿个体在游戏中的攻击性行为和幼儿群体在语言区的阅读倾向性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在对表格结果进行统计之后,根据所得数据能够发现幼儿的一般状态,并对个体或群体幼儿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如可以了解幼儿选择图书的普遍喜好,教师可以采取的策略有:增加幼儿喜欢的图书,满足他们的需要;或通过教师重点指导,引发幼儿对某些图书的兴趣;添加辅助材料,支持幼儿通过操作材料激发起对图书的兴趣……二是材料。适宜的材料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引导幼儿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获得身心有益发展。所以,材料是教师观察的重要切入点。首先,当教师投放新材料时,必须观察材料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的发展经验,是否能体现幼儿的差异层次,是否能满足幼儿的兴趣,是否能促进幼儿的主动理解和建构。如中班上学期投放了新制作的益智区操作材料“按生长规律排序”,但教师观察统计时发现,只有一名幼儿选择。分析原因,这一材料因为规则固定、玩法单一,所以不能满足幼儿自主开放使用材料的兴趣。而且材料本身只有小鸡、小树等几种动植物的生长顺序,幼儿在之前的活动中已经操作过,不适应幼儿的“最近发展区”需求。所以,老师需要调整活动材料,使之变得开放,顺应幼儿的兴趣,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其次,当材料投放了一段时间之后,教师的观察也要持续追踪,了解材料是否需要调整。如当幼儿玩“拼梯形”游戏时,只出现上边短下边长的等腰梯形时,教师就增加了图例,如直角梯形、不等腰梯形、摆放方向不同的梯形等,引导幼儿尝试用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拼出这些梯形,帮助幼儿建构更丰富的梯形概念。当幼儿已经能熟练地用图形拼梯形之后,教师又投放了一些长短不一的牙签、小棒等,请幼儿搭梯形,提高了思维挑战,发展幼儿操作建构、理解梯形概念的能力。三是行为。区域活动具有低结构性和松散性的特点,幼儿个体在活动过程和结果中的变数增加,就提高了教师现场观察的难度。如果我们能站在幼儿的角度上,以“尊重、关怀、接纳”的态度来仔细观察幼儿的行为,努力倾听幼儿的想法和感受,就会更深层次的解析幼儿的活动,有针对性地引导,使活动内容做到追随幼儿的兴趣、经验和发展。如幼儿两两玩“五子棋”时,不时传来笑声,而且还有一桌散乱的棋子。如果我们即刻制止并要求幼儿整理,就无法了解到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当教师深人观察之后,发现是因为棋盘太小,当幼儿已经掌握五子棋的游戏方法之后,棋子越摆越多时,难分胜负,所以他们最后开心地“和棋”,把棋子故意弄乱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需要调整材料,提高挑战难度,满足幼儿需求。  (二)面中取点,聚焦个别。教师在区域活动面临着时间长、空间大、对象多、观察点杂等困惑,使观察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采取“面中取点”的方法,能使观察更从容有效。当活动开始的5~1O分钟时间里,教师主要进行扫描观察,大致掌握全班幼儿自选区域、活动情绪、同伴交往等方法的情况。而在活动快结束时,教师也需要扫描观察,了解幼儿是否仍然投放持续游戏,是否产生无所事事、打闹等消极行为。在游戏的中间环节,教师可以选取一个点,重点了解某个区域或某个幼儿的游戏情况。这样既可以系统了解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兴趣、交往、能力、专注等各方面的动态信息,也可以深入观察与了解个别幼儿的个性品质。小毅自主选择了游戏“几何拼图”。他先把小长方形排成一横排放在底版的最上面,对齐上面的边,长度正好与底版的长度一致。然后,在它下面用两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下面放两个圆形,做成公共汽车。他又用一大一小两个正方形拼在一起,下面放两个圆形,做成小汽车。小毅把底版倒过来,把刚才拼的长长的一条长方形当成路,并重新用刚才的方法拼了一列长长的火车,圆形正好贴在长条的路上面,他在长条的下面用梯形和刚才的每一个小长方形一一对应,说是火车轨道,上面的火车在开,他嘴里还发出“呜呜”的声音。拼完图形后,他把几何图形片都放回筐子里整理好,然后去七巧板组,拿了一套,边看示意图边照着图拼了一只鸵鸟,他高兴地对我说:“陈老师,你看,我拼的鸵鸟,照着说明书拼的。不过说明书我还有点看不懂。”我说:“拼得真好,你多仔细地看看,边看边拼就会了。”他把七巧板又放回正方形的盒子里,继续照着示意图拼其他东西,直到游戏结束。  小毅能够有计划地拼图,考虑到整体布局,每个几何图片之间的边角也能对齐,说明他做事有主见,比较细致。从拼七巧板的行为中,可以看出小毅能够有序地对应观察每一种图形的形状、方位、摆放角度等。从小毅的表现,可以看出他活动时比较专注,空间方位感强,思维灵活,做事有条理,整理常规习惯好。&&& 同时,我们通过记录幼儿“学习故事”,强调对真实情景中的儿童学习与发展状况进行全面和整体的观察评价,能够更深入持续地观察到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品质、合作交往等状况,并分析教师对该幼儿的关注、理解、互动和回应等策略,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切实提高了教师观察和评价幼儿的水平。摘自:《学前教育新视野》2016.02编辑:cicy关键词: 最新文章:
相关博文:
阅读人气:1075阅读人气:1761阅读人气:1363阅读人气:510阅读人气:425
已回答相关问题:
[]阅读人气:2539[]阅读人气:852[]阅读人气:2463[]阅读人气:5244[]阅读人气:827
12345678910
中国式“教师梦”谁来圆...“理想杯”优秀园长风采...微专题:细节决定成败—...123 用&&户:
自动登录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成为"中国幼儿教师网"会员东方之星思维教育机构:&&&&
主办单位:北京东方之星幼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中国幼儿教师网
号 -4 | 京公安网备 10337 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