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佘湖一品新城离市新一中有多远距离

无标题文档  我生长的地方,位于邵阳市西北约30公里外的一个村庄。一条柏油马路从邵阳市往北,约20公里到一个叫新田铺的小镇。-------这条公路现在拓宽了,但在近二十年前,它的路面  还是民国时期留下来了。这条路一直通向新化城,过新化再往西就是雪峰山了,在民国时期这一条不折不扣的战备公路,据说它的修建和公路边一位将军有关。这位将军叫李文,家乃老邵阳县和老新化县交界的龙溪铺镇人,后来官拜兵团司令。平沈战役时任华北剿总傅作义的副手,傅决定打开城门迎接新主时,李文极力表示反对,他认为一个军人不经战斗而缴枪是一种耻辱。后来他和宪兵司令石觉坐了蒋介石派往北平的飞机,飞往南京,演绎了一曲“板荡见忠臣”的现代戏。再后来就去了东海的那个小岛,他便自然被故乡官修的历史遮蔽,只留下在老百姓口中相传的许多故事。  从这条柏油马路分岔,向西一条坑坑洼洼的砂石路,走约六公里,在顺着田埂间的小路,步行两公里,就到了我家。一个背后是山,门前是小溪的地方。  这点距离,放在我现在生活的北京,可能什么都不算,一踩油门,半个小时就到了。而在我儿时,这点距离,却像南极一样遥远,邵阳市在我的心中,是一个梦想,是一个符号。看着门前的大山,老人们给我们谈起有关邵阳市的繁华,这繁华自然是经过他加工的。比如说那里担水也能卖钱,小菜也能卖钱,穿得阔阔气气的水老倌一天到晚在街上游手好闲,有技艺高超的扒手。  对老家人来说,“邵阳市”并非是一个行政区域,而是特指邵阳市城区,“邵阳”才是一个有些模糊的地域概念。在清朝和民国时期,“宝庆府”、“邵阳县”和“邵阳市”分得清清处处。“宝庆府”辖区很大。明清时湖南有“一永二宝”之说,宝庆府面积据全省第二,今天邵阳市所辖的县区,包括娄底地区一些县如新化都属于宝庆府。邵阳县只是宝庆府中的辖县之一,但地位特殊,因为它是附廓县,府城在它的辖区内。直到民国时期,它还是全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县,包括今天的邵东、邵阳、隆回和新邵的一部分。  1948年邵阳县西部划出去单列为隆回县,县治桃花坪。政权鼎革后,1954年邵阳东部,俗称东部单划为邵东县,县治两市塘;南部俗称南路保留邵阳县这个古老的名称,但县治从邵阳市踢了出去,迁徙到扶夷江边的塘渡口;而邵阳北部俗称北路的几个乡析分出来,和新化县的一部分合为新邵县,县治酿溪镇。新邵县城距邵阳市城区最近,也就6、7公里左右,几乎是其郊区。因此我在酿溪镇念中学时,觉得县城的伢仔、妹仔,自认为除了邵阳城区的人,他们最洋气,因此是纯粹的“邵阳市人”。  因为新当政者像划豆腐块那样划分行政区,到我出生后,“邵阳”成了一个非常混乱的地理或文化概念。从秦汉以来,县区一般说来比较稳定,几千年能形成同质的文化。而新执政者来了后,敢教日月换新天,不仅县的区域被析分、拼凑,连县所属的行署也朝三暮四。以新邵县来说,初期属于邵阳地区行署管理,而我懂事起,属于涟源地区,后又属于娄底地区,最后划归邵阳市。------因此我现在都糊涂了,别人问我你是邵阳人么?我会略有迟疑地予以肯定。因为从文化、语言和生活习惯来说,我生长的地方,毫无疑问是邵阳,但从行政区划来说,你很难有耐心给一个外人解释邵阳市、邵阳县和邵东县、隆回县和新邵县的关系。  我们乡下上年纪的长辈,他们的说法却是最精确的。他们说自己是邵阳人,但不是邵阳市人。前一个“邵阳”特指民国时期的老邵阳县,后一个“邵阳市”,特指邵阳市城区,而非现在囊括九县,有730万人口的行政区划层面的邵阳市。  因此,我所说的熟悉的邵阳,是因为我在那个地方生长,我的秉性、饮食偏好和口音脱胎于此,用老家话来说,使娘肚子里带出来,对此自然是熟悉的。而对邵阳城区,我上大学前,一共去过不超过五次,上学、工作都在北方,有限的数次探家也无非从这个城市匆匆经过,故而说她很陌生?br>  我第一次对这个活在传说中的城市有较深的印象是初三,《邵阳日报》创立,我们学校丁了两份。那时的《邵阳日报》很奇怪没有采用《湖南日报》、《人民日报》那样的新闻纸,而用的是纯白而有些坚硬的纸张印刷,摩挲在手,感觉很柔和。到了高一,这张报纸还是小四版,它副刊连载的两篇长篇小说我记忆犹新。一是《傍晚敲门的女人》,一是《乱世黄金案》。80年代最流行的就是这类警匪体裁,不独邵阳。有一晚熄灯后,我和宿舍的人还在高谈阔论傍晚敲门的女人,有人敲门了。我们大笑:喊得应呀,果然来了敲门的。然后开门,大惊失色。原来是查房的班主任,他在门后听了多时,第二天在班会上说:有些宿舍的同学不好好学习,整天想着哪个女人来敲门。《乱世黄金案》说的是民国时期邵阳发生的一桩奇案,有着军统背景,排除压力侦破此案的是小蒋和老邓在莫斯科同学的徐君虎。  徐君虎在老一辈邵阳人的传说中,是个清官,然后他比不上清代一个清官李蛮牛的名气。此君真名是啥我没有考证,蛮牛显然是他的绰号。我爸曾给我讲过一个故事,说李蛮牛辞官回家时,面对涕泪相送的父老,口占一诗:“水打状元洲,清官不回头。若要清官到,除非李蛮牛。”在伟大的新时期,“清官意识”曾作为封建腐朽思想被批判,连骂皇帝的海瑞也难脱干系,看来我们真的不需要清官了,所以邵阳越来越少李蛮牛这样的封建官僚。  我记忆中第一次去邵阳城区是高一。我从初中到高中一直同班的一个胖子同学。他和我一个乡,也是父亲工作母亲务农的“半边户”,我们上高中时,他家已经迁到他父亲工作的邵阳市酒厂,他在一个星期天请我们上他家去,他的父母很好客,尽管家境拮据但尽最大努力给我们做了许多菜,他的父亲还拿出“邵阳大曲”让所有去的男孩子一人喝一杯,说“是男人就要喝酒!”邵阳大曲淳厚而绵长,我在外地进湘菜馆,总要问有没有这种酒,而老板却总推荐贵死人的开口笑。去年暑假他和妻子、女儿陪着妈妈来北京旅游,我请他们吃饭的时候问:为什么叔叔不跟出来游玩?同学告诉我,他父亲已经故去好几年了。闻此言,席间沉默许久,因为他爸爸算起来也就65岁左右,我才有那冒昧的一问。那次他陪我去了东塔公园,在新华书店我买了本《诗词欣赏》,至今还躺在我的书柜里,里面有我最喜欢的《古诗十九首》。  虽然我所在的高中离邵阳市很近,但邵阳市的一切只能像传奇一样半真半假飘到我的耳朵里面。那是正值80年代末,算是邵阳市治安最不好的一段时期。后来我走出邵阳,便觉得没什么奇怪的,那个时期正值社会大转型,禁锢几十年的社会一下被惊起几丝涟漪,金钱的诱惑被放大,治安形势恶化全国都一样,“二王”案件不就发生在当时么?只是邵阳人的脾气,无论作好事还是坏事,总要搞得热热闹闹轰轰烈烈,比如抢劫、杀人哪儿都有,可当时邵阳的黑帮先走一步,发扬了湘人善于“组织化”的特长,搞了一个“枭雄会”,谋杀了公安民警还在广场上贴出告示,因此才名声在外,觉得此地非华夏乐土。枪毙枭雄会骨干时,据说如临大敌,而枭雄会的首领刘某等人,在少年中的口口相传中成了罗宾汉那样的人物,对这样江湖大盗,少男们总有一种非关道德的佩服。而我所在的乡下,那时候还几乎是夜不闭户。  除了这些传说,我确实没有感觉到自己生活在一个治安恶化的地方。很多事情是言语中妖魔化的效果,就如80年代末,我们并不了解香港,半是得意半是无奈把邵阳说成“小香港”,后来大家有机会去香港了,就感觉到如果大陆的治安真像香港那样,就不必三五年来一次“严打”。  我上大学时几,有关邵阳市流行割脚筋、砍手砍脚的传说到处都能听到,在西北黄河边的那个城市,有同学得知我是邵阳来的,总会夸奖地说,不敢惹你,你们那地方的人动不懂就把人脚手砍掉。我听此言就会反问一句:“你去过邵阳么?见过被砍掉脚手的人么?你看我的手脚不是好好的。”他们大多会说只是听人讲。邵阳当时治安不靖是实情,可天下之大,何止一个邵阳。我上大学的那个城市治安并不比邵阳好。割脚筋砍手脚多半是黑帮之间火拼才这样,这固然野蛮,可号称文明人所作作为比他们又强多少?人家只能肉体上伤害某人,还不能运用意识形态工具,把一个人残忍地弄死,还要搞成“永世不得翻身”的铁案。  如果说我对邵阳城区的治安有所感受的,只有大学时两个暑假的偶遇。一次我回家,提着包走出邵阳火车站,正准备放下包歇息,旁边一个卖甘蔗的老婆婆,提醒我说:“伢崽,包包可离不得手呀。”  还有一次陪老妈进城办事,坐公车回乡,快出郊区的时候,上了一帮小伙子。我的妈妈睡着了,中间一人伸手去掏她的口袋,我一把抓住他的手,说了句:“弟兄家,这样可要不得。”他问:“她是你什么?”“我姆妈。”“你姆妈就算了,要是别人你管闲事,小心你吃饭的家伙。”-----看来他们还有那么一点规矩。快到新邵县境的时候,这些人全部下车,司售人员可能了,毫无反应。  还有一件事说起来有点惭愧的自豪。大三的寒假,我们好几个同校的邵阳老乡在长沙转车,在车站前小摊吃米饭,说好两块钱一碗,数钱时摊主欺负外地人,非得说两块钱一两,拉住这些学生不让走。中间一位身高体壮的老兄改用邵阳话大叫:老子从北往南几千里,快到家了,竟然受这样的欺负,你想何解?留我们过年?这么多邵阳后生,你们家可能装不下。其他人也用邵阳话吵吵嚷嚷,老板听了,立刻变得和气,按开始说好的两块钱一碗结账。  来北京后,有关老家的消息越来越少,我也很少回家,除了电话问候父母外,对那个城市更觉得陌生。偶尔有地方官来京,一起吃饭,他们总会介绍老家的建设新成就,特别强调邵阳的治安没有过去那样可怕了,欢迎大家回去。  我笑笑,忍不住说,领导这些话和外地人可以说说,和老乡没必要。都是那个地方长大的,还能怕什么?就像中国,我们生活在这里,不是觉得很好么?可美国人看来,没准会说你们的治安怎么那样差,生活质量那样不好呢。可在这里的十几亿人,要是每天都感觉到这些,就没法活了!  至于说邵阳80、90年代之际的恐怖传说,那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抢到!
  好文!
  写的不错,我是涟源人,顶一个  雪峰山那边是你家,这边是我家  
  LZ,你是好久没回邵阳勒吧。我也是土生土长的邵阳人,邵阳最近又在到处修路。感觉这两年邵阳的发展不进反退了......
  看过 了就顶
  大二那年,我从西安坐火车到东安,经过郑州的时候,车厢里一阵骚动,原来隔壁车厢里有人在打架。我旁边的几个人就想过去看看热闹,正要去,他们的一个伙伴悄悄地走过来,很神秘的样子,小声地说,“别去了, 别去了,听说那是湖南邵阳的呢”,于是他们一班人就打消看热闹的念头原地不动了。我听了一阵窃笑,邵阳人果然名声大啊。心里也涌出一股悲哀,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邵阳人竟然让人家见了就躲了。这几年邵阳的治安是好了很多,但是关于邵阳的传说还是在长久流传。今天的当政者,不应该只和过去比,更应该横向比。因为和过去比,谁都在进步,没有什么大意思的。
  又一个邵阳人。
  邵东人,顶一个。砍柴兄不亏邵阳才子。。。
  我也来自邵阳,看了你的文章,让我对邵阳的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
  我是楼主说的邵阳市人,可是邵阳的也好邵阳市的也好,都是邵阳人吧。以前的乡土观念很淡,可是随着年岁见长,才觉得其实不管到了哪里,拖着行李箱下了火车呼吸到的那一口空气还是那么的让人觉得踏实。即使,邵阳在我们的视线里一天比一天陌生。
  我是湘乡的呢。在别人的眼中,邵阳没了&小红宝&,湘乡就成了治安不好的典范了。不过有时候我也觉得我的湘乡老乡确实有点霸蛮了。
  写的不错  支持  偶也是一个呆在北京的邵阳人  
  以前不知道,现在才知道邵阳留给我的是什么----是宝庆中路回民食堂的正宗邵阳米粉,一大碗两块钱有一层的辣椒油的正宗邵阳米粉、糖粑粑,还有直来直去硬梆梆的邵阳土话。。。。。。不管走到哪里都是思念哪。。。。。。
  我喜欢青龙桥旁的旧书摊
  哈哈,还是自家人的言语亲切些~~~~~
  我是邵阳县的,来长沙十几年了,每年回去一两次,虽感觉终有些变化,相比省内其它地方,却总嫌缓慢,尤其是那条回家的路。修了四五年,总算修好了,没想这豆腐渣工程才过半年就被煤车压得粉碎,比修前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竟成了我不愿常回去的理由。说我是怒其不争也好,不孝故土的借口也罢,想来真是游子的悲哀。
  雾妹几来顶一哈吧  嗯写得好肠啊,要些时刚来看呢
  我也是邵阳的,我也是在邵阳边边上长大的,离市里莫好远,所以还莫像楼主那嘎陌生,    想起小时候,我真滴听到那街上的汽油味,我都感到特别不一般,觉得新鲜好闻啊,哈~~    邵阳的米粉是好恰,二块钱一碗,真是爽啊,在外头,真是再也莫恰过那好恰的粉呢,就是莫看到邵阳人搞的邵阳米粉店,可惜了啊,应该搞连锁,哈~`    邵阳是一年比一年差,城市的总体状况是破败荒凉的,卫生还是一样,一落雨,真是莫像喳城市啊,真是苦了那滴开专卖店的装的洋气的店子,    是邵阳人,对邵阳是牵挂的,
  邵阳人做生意不错
  我是邵阳人,但不是邵阳市人。支持一下。    只是邵阳的经济越来越落后了,邵阳越来越穷了,下岗的越来越多了,贪官越来越厉害了,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邵阳离别的城市的差距越来越远了,真不知道邵阳以后的出路在哪里?    但愿越来越好吧。
  邵阳,我的家,有我的学生时代。很多东西已经烙在我的心底。现在回去,倒是有了几分陌生。
  楼上的厚道,中肯.
  我也是新邵人,巨口铺的  读这篇文章特别感到亲切
  邵阳是破败了点,但人有个性;  希望还是有的
  邵阳的,想家了。。。。。。
  已经在柴刀的博客上读了~~~
  学习!
  每年回邵阳一次
  邵阳市滴..  哈哈哈,来骄傲一下^_^    确实是发展得不怎样,还是破破烂烂的,但是偶喜欢  非常非常非常喜欢自己家里——邵阳。  走到哪里都没那么好的感觉,破路都走得特别爽~~  
  你是不是以前网易的十年砍柴?
  我在网易注册过十年砍柴,但是忘记了密码,现在进不去了。  
  十年砍柴 李勇 湖南新邵人
199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 《闲看水浒》的作者。   你的大作《闲看水浒》我连看了三遍,字字珠玑 受益匪浅。对你很是仰慕!!  我是湖南湘潭人 ,现在广东工作  能提供你的博客或是E-mail吗
  哈哈,砍柴的粉丝好多啊~~~    楼上的,砍柴的博客在天涯首页就可以找到
  在下的博客是:  
  多谢十年砍柴,希望能经常看到你的大作
  治安那一段深有体会
  这两天陪长沙里手和常克一起到了莨山天一巷和八角寨,累得我手脚并用,连滚带爬,昨天,我们又一起到了隆回小沙江,参加了花瑶的节日“讨僚皈”,参观了魏源故居。  照了很多照片,隔天传上来。
  是不是还在网易发过帖子?   我以前在网易也写过关于水浒的帖子  回帖中有人提到了你    呵呵 想必你对水浒也有自己的见解
  老乡得帖就要顶!  我很小就离开邵阳了,现在回去觉得邵阳发展太慢,尤其是我外婆家那边工业街一带,破败,灰暗,感觉没有希望,真不想老家变成这样
  慕名而来。无他,就因为偶是邵阳人。    好像武冈似不入楼主法眼?
  偶邵阳人~~~  顶~~~~~~~~~~~~~~~~~
  已阅,同意。
  我过年就会回家去..可惜去年时间太少..都没有来得及去邵阳市逛一哈..都不晓得变么子样里...
  好像武冈似不入楼主法眼?  ___我从来没去过武冈,这个城市在我家的南面,少年时觉得就在天边.这个城市南明的永历帝做过首都.这个值得写写.  
  学习!
  楼主真的不错。    我是新宁人。我提个建议,我觉得楼主再说邵阳时能不能把邵阳辖下的城市也一并介绍介绍
  砍柴兄,咱们是同年,又是本家。我在国防科大读的书,也是93年毕业的。邵阳人不错!我加了你好友。下次到上海,无锡,我请你喝酒!
  想不到能在这看到水老倌一词,有点意思。  如果按照以前的标准来定义水老倌,这年头水老倌也太多了。
  每次回家都可以发现家里的变化,既陌生又熟悉,始终是我生活了18年的地方.
  我现在在邵阳老家哦,。家乡很好滴
  你们感邵阳不怎么样的怕是蛮久么回来里吧``  邵阳市过两年发展得有多快你们看到里吗`  邵阳南站`佘湖新城`佘湖大桥`邵阳大道`新拓宽的西湖路宝庆路`翻新的城南公园`  资江风光带`邵水风光带`  现在你去那里都可以直接上高速`  总的来说邵阳真的越来越好了``  
  嘿嘿。我是新邵县人  15岁就离开家了,在外学习、工作  现在在长沙  偶尔的回去,也觉得陌生了。。。  
  想不到跟砍柴兄是老乡,有可能还是校友呢?我新邵一中毕业的.呵呵!!!  要顶一个  我来北京也好些年了,过年的时候回去了一趟,我感觉邵阳现在比以前好多了!~~~亲切啊!
  嗯..我的家乡是邵东 : )    去过几次邵阳,对它很陌生
  邵阳,一个有着深厚历史底蕴城市,去过一次  
  邵阳,一个有着深厚历史底蕴城市,去过一次  
  偶是龙溪铺咯    邵阳市在我眼里还是象你当年对她的看法,    我想之所以你现在不这么认为了    应该是因为你离家久了。见识广了    还有就是有比较了......    
  我是新邵寸石的,在长沙工作,感觉家乡这么些年变化好小的!
  洞口的,报个到。95年读小学时,经常在邵阳西站那块玩,感觉街道特窄,房子特脏,现在感觉不错哦,市区街道至少比怀化要干净
  惭愧,虽然是邵阳县人,我却长期在海南的版块厮混,没别的原因,只是因为小时候就到海南生活,家乡对我来说只是儿时成长的记忆,几年才回去一次,看看家里的亲人和以前的同学。不知道我的下一代除了会在籍贯里填上邵阳外,还会和家乡发生什么联系。看到楼主的文章觉得很亲切,完全的说出了我对家乡的感觉,非常感谢,以前我都一直体会不清。衷心的祝愿家乡越变越好。
  怀恋邵阳米粉···
  发力吧,邵阳!!
  和砍柴兄一样感觉。  我出生在你说的老邵阳,东北上学,定居京城,海外漂泊着生活。  走南闯北,相对而言家乡邵阳发展速度太慢。
  武冈的..顶一哈..!
  呵呵  在邵阳的外地人那!  感觉邵阳的发展还得加把劲  不过  治安已经好多了!
  恰猪血耙罗,一扎炮块钱了
  屋里果粉确实是好恰,外里根本恰恩到.想起就掉口水里.
  刚下火车的那暂间真是感叹,熟悉又陌生的城市,感觉就像个老人.  我爸跟我说邵阳的水老倌专抢下火车的.每次回家我小心点得不敢转头左右看,只能两个眼睛左右转几下,有一次回家在上公车的时候被扒子手给碰上了,掏走了我的钱,不多才几十块.可怜我的新大衣......
  邵阳不是一般人就能够呆的地方
  虽然是地道的邵阳人,但是发现自己好不了解他  谢谢LZ  让我知道不一样的邵阳  邵阳虽然不够干净,不够发达,不够繁华    但是他会越来越好的  
  邵阳这两年的治安变化不浅  我的老家也是在雪峰山脚下
  我是邵东的    虽然没在家乡住过    但是感情深类
  真的是,越来越陌生,又越来越想回去,冒的办法.什么都是可以原谅的
  去年去邵阳的时候也没有觉得治安如何差    不过也没有留下什么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哈哈。
  砍柴的文章字字珠玑
  作者:dabaisha1
回复日期: 17:55:00
      我喜欢青龙桥旁的旧书摊      -----------------  同感,七八年没去过邵阳了,估计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吧???
  家乡再差,也是自己的家乡!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邵阳历史上就是出土匪和暴民的地方.96、97年去过邵阳要账,感觉邵阳人还是讲义气的。去时听一个司机朋友说:外地车到邵阳一点要小心,不要多按喇叭,否则冷不丁从旁边冒出一个小混混拦车跟你要几包烟抽,理由很多,其中一条肯定是说你吓着他了!实在不想去,没办法单位派你又不得不去。去了才知道,其实也没那么恐怖,当然我们在那里也是能不出门就不出门。恐怖的是邵阳市区的空气,不知市区边上的哪几家工厂是生产什么的,排出的废气那个让人难受啊,整个城市都被那种怪味包围,直到现在都记得!不知现在怎样了?记得有一次从邵阳回家的火车上与几个新化人打架,都已经把他们打得按在地上了,他们还不服输,没办法,只得把他们整得服为止。那个地区民风太剽悍了!所以,以后还是见着他们绕着走吧!
  邵阳人,我喜欢!
  我在雪峰另一边
  难怪邵阳话和邵东话一个样哦,原来以前他们是一个县啊!
  作者:dabaisha1 回复日期: 17:55:00           我喜欢青龙桥旁的旧书摊            -----------------    同感,七八年没去过邵阳了,估计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吧???  ------------------------------------------------------------   前几年好象还在
回复日期: 17:51:00
      以前不知道,现在才知道邵阳留给我的是什么----是宝庆中路回民食堂的正宗邵阳米粉,一大碗两块钱有一层的辣椒油的正宗邵阳米粉、糖粑粑,还有直来直去硬梆梆的邵阳土话。。。。。。不管走到哪里都是思念哪。。。。。。      米粉长价,快吃不起了,现在要5元了
  好久没回去了
  我是新邵龙溪铺的,现在在娄底泠水江,我在邵阳育才二分校读过书,91年,那时是比较浪。
  我父亲是邵阳新邵高桥乡人,那里是他成长的地方,如今只有爷爷奶奶在乡下住着祖上留下的老房子,那里也有我童年暑假的回忆……  现在我们全家都在浙江,这篇文看了很感动,很亲切。  支持!
  作者:暴风德鲁依
回复日期: 09:54:00
      想不到能在这看到水老倌一词,有点意思。    如果按照以前的标准来定义水老倌,这年头水老倌也太多了。  呵呵,&水老倌&,我以前只知道说,现在也会写了!
  我去过一次邵阳,印象不是很好.总的说来,经济还是欠发达.还需各位在家的邵阳老乡努力啊.
  为自己是邵东人感到自豪,虽然以前别人叫我们宝古佬,但是我为宝古佬自豪,因为我们宝古佬霸的蛮恰的苦
  无比怀念大片牛肉粉 糖油粑粑
  顶一下,邵东人飘过..
  同为邵阳人,顶一下,虽然身在外地外地,但时刻关注家乡的发展
  邵阳,我的故乡
  我是邵阳人,邵阳市只是经过,没有逛过,不太了解。
  我是正儿八经的邵阳市人,生长在青龙桥边上。。。    离开故乡多年,总怀念那碗木粉。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邵阳市佘湖新城步月桥竣工通行(组图)
(庆典中的步月桥)(步月桥)(市民喜过新桥)  红网邵阳5月28日讯(通讯员罗哲明)5月28日上午,盛大的佘湖新城步月桥竣工通行庆典暨庆六一“生态佘湖.步月登高”主题团队活动在邵水东路隆重举行。
  佘湖新城步月桥飞越邵水,横跨东西,形似一弯新月,状如一道彩虹,总投资1800万元,全长136米,桥面宽8米,拱跨85米,是科技含量很高的单跨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桥,也是目前邵水河流域邵阳城区内五座桥当中设计新颖、结构独特的一座桥。步月桥于2008年10月开工建设,施工单位克服了地质条件差、施工技术难度大等困难,实现了建设过程中的零安全事故和零质量事故,单项工程合格率为100%,优良率为95%,达到了省优工程的标准,工期比预期提前了两个月。
  市直相关部门及建设、监理单位代表,学生代表,施工单位代表以及众多市民群众参加了当天的庆典活动。
  (来源:红网)
(本文来源:
跟贴读取中...
网易通行证: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网易通行证: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新闻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148937条
评论121857条
评论95494条
评论84888条
评论78239条
游戏直充:
热门功效:
热门品牌: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魏源佘湖一品周边交通
项目位于邵阳大道与建设南路交汇处雷家岭;属佘湖新城核心位置临近规划中的市政府新址;公交路线:33路、13路。
|魏源佘湖一品周边配套
周边配套:
佘湖山森林公园,玉清观,时代公园;
周边景观:
邵水河风光带
周边公园:
佘湖山森林公园,现代公园
周边医院:
邵阳市人民医院;
周边学校:
佘湖小学,一中,二中,六中,昭陵中学;
15路,33路;
|魏源佘湖一品小区配套
|魏源佘湖一品位置与规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邵阳市一中新校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