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烂性十二指肠炎名单有陕西在陕西有没有专门治糜烂性十二指肠炎糜烂的医院i

陕西医学杂志
访问量:115394论著_基础研究
王彦;刘强;杜利清;王宏;曹嘉;陈凤华;邓昭玲;赵鹏;樊飞跃;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急性肠型放射病的实验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入肠辐射损伤模型鼠,对肠道放射损伤模型鼠移植CM-DiI荧光标记后的人间充质干细胞,利用人β2-微球蛋白PCR技术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供体细胞在模型鼠肠道粘膜及组织中的定位,DAI评分和体重变化评价小鼠一般状态,组化染色观察肠道粘膜的病理变化。结果:模型鼠的一般状况在移植MSC 5周明显改善,组织病理学观察也明显好转,组织PCR结果显示MSC除定向分布到辐射损伤部位小肠,在骨髓、肝脏、肺脏、脾脏也有一定的分布。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有助于肠辐射损伤模型鼠的恢复,有望用于人急性肠型放射病的治疗。2011年08期 v.40;No.434 939-941+947页 [ 263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 ]
刘莉;周玉娟;张吉吉;目的:探讨坎地沙坦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的影响。方法:正常大鼠饲喂高脂饲料建立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坎地沙坦低(1 mg/kg.d,C组)、中(5 mg/kg.d,D组)、高(10mg/kg.d,E组)剂量组。12周后腹主静脉取血酶联免疫夹心法测定血清中ox-LDL水平;取同部位腹主动脉光镜下观察形态学改变。结果:与B组相比C、D、E组均可以显著降低血清ox-LDL水平(P&0.01)无剂量依赖性;B组与A组相比主动脉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态学改变,与B组相比C、D、E组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态学改变有所减轻。结论:坎地沙坦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中的ox-LDL水平,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2011年08期 v.40;No.434 942-944页 [ 175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时代音;刘晓丹;目的:建立犬肝前性门脉高压症模型,探讨一氧化氮(NO)与门脉高压关系;方法:通过行缩窄门静脉主干1/2加丝线慢性栓塞术,建立犬肝前性门脉高压模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造模前后肝门静脉直径、每分血流量,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浓度;结果:门脉高压犬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均显著升高,门脉高压犬模型建立前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生改变,PVD较前升高;PVV较前减慢,说明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在门脉高压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2011年08期 v.40;No.434 945-947页 [ 68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 ]
王启飞;陆相杨;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联合吉西他滨对Lewis肺癌移植瘤的杀伤效应。方法:成功建立Lewis肺癌移植瘤模型的C57/BL6雄性小鼠59只,选取移植瘤大小合适的动物模型40只并随机等分为4组:K组(n=10)为空白组,给予植入一颗空白粒子并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4ml(第1、8、15天);J组(n=10)为吉西他滨组,给予植入一颗空白粒子并按450mg/kg(按实验动物和人体表面积换算)腹腔注射吉西他滨溶液0.4 ml(第1、8、15天);IJ组(n=10)为吉西他滨联合粒子组,按治疗计划给予植入125I粒子(1.0mCi/粒)并按450mg/kg腹腔注射吉西他滨溶液0.4 ml(第1、8、15天);I组(n=10)为粒子组,按治疗计划给予125I粒子(1.0mCi/粒)并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4ml(第1、8、15天)。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及瘤体的生长,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到21d取材点后处死,取出瘤体称重,计算抑瘤率、增敏系数及存活率;并进行组织病理学评价。结果:各组生长曲线明显分离,K组最高,依次为I组、J组,IJ组最低;各组取出瘤体称重并相互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K组&I组&J组;J组、IJ组和I组抑瘤率相互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IJ组优于J组及I组,J组优于I组;IJ组和J组存活率均与K组存活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均明显高于K组,但与I组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IJ组和J组存活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I组与K组存活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增敏系数:EF=NGD(规格化肿瘤生长延缓时间)/AGD(绝对肿瘤生长延缓时间)=1.45&1。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联合吉西他滨能显著提高对Lewis肺癌移植瘤的杀伤效应,并证实吉西他滨对125I粒子有放射增敏作用。2011年08期 v.40;No.434 948-952页 [ 278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 ] 论著_临床研究
杨谦;李伟;宋允章;王倩;陈岩;李静艳;刘军;目的:观察普伐他汀对颅内动脉狭窄的疗效,同时探索颅内动脉硬化好转和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共纳入60例有大脑中动脉和(或)基底动脉狭窄的住院患者。所有患者予以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同时予以普伐他汀20mg/d 1年。分别于入院时和1年后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评价颅内动脉狭窄的程度。主要结局指标是颅内狭窄动脉的变化。结果:1年后,颅内狭窄动脉好转者、稳定者和恶化者分别为34(56.7%)、22(36.7%)和4(6.6%)例。女性患者动脉狭窄好转的可能更大(P&0.05)。有10例(16.7%)患者脑卒中复发。有43条(53.1%)狭窄动脉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普伐他汀对颅内动脉狭窄有较好的疗效,女性患者动脉狭窄好转的可能更大。以后的研究应观察他汀类药物对有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死亡的影响。2011年08期 v.40;No.434 953-956+959页 [ 145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 ]
耿新军;高耀青;佘敏娟;陈宁;闫世林;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不同分级和不同年龄患者中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活性变化的规律。方法:原发性高血压172例,按高血压分级标准分为3组,按年龄分为4组。分别测定不同组间的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活性浓度。结果:不同分级高血压组间的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活性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55岁分界,≤54岁各年龄组和≥55岁各年龄组之间的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活性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醛固酮在各年龄组间活性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活性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弱,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活性在54岁以下的高血压病患者中明显增加。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活性在不同分级的高血压患者中无变化。2011年08期 v.40;No.434 957-959页 [ 78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4 ]
罗福漳;洪国保;邓洁尧;何小乔;吴晓婵;关毅标;目的:从慢性肾脏病(CKD)3期开始干预钙磷代谢紊乱,探讨对慢性肾脏病左心室肥厚(LVH)的影响。方法:入选我院门诊或住院的CKD 3期非透析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进行钙磷代谢紊乱严格干预,以使达到K/DOQ I指南推荐的靶目标水平。定期观察血清钙、磷、甲状旁腺素等生化指标及心脏彩超了解LVH相关指标,观察时间两年。结果:共115例患者完成本研究,试验结束时,两组LVH均有进展,但干预组较对照组程度明显减轻。结论:CKD 3~5期患者LVH普遍存在,纠正钙磷代谢紊乱可有效延缓其LVH的进展。2011年08期 v.40;No.434 960-961+986页 [ 69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 ]
方志成;周昌娥;郑翔;刘伯毅;陈黎;黄云飞;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并心肌损伤患者临床特点,探讨心肌损伤机制。方法:12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动态观察心电图变化,测定血浆肌钙蛋白I(cTnI)及脑型利钠肽水平(BNP),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心室壁运动及心功能状态,分析心肌损伤与动脉瘤出血部位及神经功能缺失Hunt分级关系。结果:38例患者合并心肌损伤,24例心电图有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所有心肌损伤患者3d内血浆肌钙蛋白I及脑型利钠肽明显升高(cTnI 3.12±0.89、BNP7;57.94),28例患者心脏超声显示室间隔、左室心尖运动低平,左室射血分数(45.91±2.04%)低于正常患者,心腔扩大不明显。3d后心电图、影像学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开始恢复。心肌损伤与Hunt分级关系密切,与动脉瘤部位无关。结论:颅内动脉瘤易合并心肌损伤,呈可逆性特点,与神经功能缺失密切相关,机制可能与神经源性心肌顿抑有关。2011年08期 v.40;No.434 962-964页 [ 73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 ]
周琦;王归圣;王归真;目的:分析高血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影响。方法:将405例AMI患者按入院前有无高血压病史和入院时有无高血压分为4组:A组145例无高血压病史,且入院时血压&140/90mmHg;B组62例无高血压病史,入院时血压≥140/90mmHg;C组115例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时血压&140/90mmHg;D组83例有高血压病史,且入院时血压≥140/90mmHg。回顾性分析4组临床特点。结果:1四组在年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心率、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和糖尿病发病率,女性、前壁梗死、多壁梗死、溶栓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2与A组比较,B组、D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高,心率快,LDL-C和Apo B高;B组前壁梗死比例高;C组收缩压、LDL-C高,女性比例高;D组TC高、多壁梗死和溶栓比例低,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3与B组比较,C组、D组收缩压、糖尿病发病率高;C组舒张压、脉压低,女性比例、多壁梗死比例高,前壁梗死比例低;D组脉压高,溶栓比例低,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4与C组比较,D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高,前壁梗死比例高,多壁梗死比例低,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结论:有高血压病史或入院时有高血压的AMI患者具有更多的危险因素,前壁梗死比例高、多壁梗死和溶栓比例低。2011年08期 v.40;No.434 965-967页 [ 80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 ]
沈延梅;杜丽珍;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踝臂指数(AB I)的关系。方法:测定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组67例和正常血压组43例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踝臂指数。结果:①高血压组IMT大于对照组(P&0.05),AB I小于对照组(P&0.01)。②高血压组IMT与AB I呈负相关(P&0.01),对照组二者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AB I可作为西宁地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指标,尽早进行干预治疗,以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2011年08期 v.40;No.434 968-970页 [ 82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聂雪琴;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爱通立,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相继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rt-PA组中,男13例,女2例,年龄44~75(61.13±9.21)岁,对照组中男10例,女5例,年龄56~75(68.33±7.39)岁;治疗组(rt-PA):采用rt-PA剂量为0.9mg/kg(最大剂量90mg)先静脉推注10%(1min),其余剂量连续静滴,60 min滴完,溶栓后24h复查凝血系列及头颅CT,在排除出血后给予阿司匹林300mg/d,共10d后改为阿司匹林100mg/d,口服。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80mg静滴,每日两次,共14d。改善脑细胞代谢及抗脑水肿的治疗两组相同。结果: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改善,但rt-PA组较对照组更显著。两组治疗后7d、14d、21d时疗效比较表明,7d时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14d、21d时yt-PA组疗效更好,差异显著。结论: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远期预后疗效更满意。2011年08期 v.40;No.434 970-972页 [ 74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 ]
马松权;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服用依那普利后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份至2010年3月份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50例,随机分成2组,两组均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同时实验组加依那普利,疗程12周。所有病例均于治疗开始,4周、8周、12周测定NT-proBNP。结果:实验组测定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CHF患者应用依那普利可以降低NT-proBNP的含量,有效的治疗CHF。2011年08期 v.40;No.434 973-974页 [ 42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 ]
张师义;李广平;富路;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有V5~6导联ST段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患者89例。分为3组:V5~6ST段压低组(A组,n=36),V5~6ST段抬高组(B组,n=28);V5~6ST段无变化组(C组,n=25)。结果:V5~6导联ST段压低组,左室射血分数低(P&0.05)。AIMI伴有ST-V5压低&ST-V6或者V5~6导联ST段抬高且ST-V6抬高&ST-V5时,罪犯血管为右冠状动脉的比例较高(85.2%,P&0.05);ST-V6抬高&ST-V5时,罪犯血管RCA近段病变率较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AIMI伴有V5~6导联ST段压低提示心功能不全发生率高。AIMI伴有ST-V5压低&ST-V6,或者ST-V6抬高&ST-V5时,罪犯血管为RCA的比例较高;ST-V6抬高&ST-V5时,RCA病变多在近段。2011年08期 v.40;No.434 975-976页 [ 46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 ]
姚翠萍;吴季婷;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肌酶谱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对5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和25例健康体检者分别进行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肌酶(CK)、磷酸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检测,并分组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脑血管病组血清AST,LDH,CK,CK-MB,α-HBDH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脑出血组与脑梗死组比较上述水平无差异(P&0.05);有意识障碍改变与无意识障碍改变的患者组间比较血清心肌酶谱出现显著差异(P&0.01)。结论: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心肌酶谱的变化与疾病情况及程度有明确关系,监测心肌酶谱对判断其病变程度,预后及预知心脏受损有重要临床意义2011年08期 v.40;No.434 977-978页 [ 34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 ]
张绍武;宁洁;目的:探讨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60例CHF患者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NT-proBNP和循环酶法测定Hcy水平,所有患者根据纽约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级组。另随机抽取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1CHF组血清NT-proBNP及Hcy水平高于非CHF组,心衰组患者随心衰分级增加NT-proBNP及Hcy水平也逐渐增加,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心衰患者经治疗后控制组较控制前血清NT-proBNP及Hcy水平明显下降,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血清NT-proBNP及Hcy水平均与LVEF呈负相关,通过直线相关分析显示HCY的增加与NT-proBNP的增加具有正相关关系。结论:血清NT-proBNP和Hcy联合检测对CHF的诊断和CHF患者严重程度的评估、近期疗效的评价、预后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2011年08期 v.40;No.434 979-981页 [ 61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7 ]
岳晓斌;刘飞虎;唐卫东;许维春;谢东;目的:对老年人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同时做MMSE评分,以探讨颈动脉疾患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采用颈动脉常规检查法,观察颈总动脉、颈总动脉窦部、颈内动脉颅外段血管,观察血管形态、结构、腔内有无斑块形成及部位;按MMSE分界值将该组人群分为认知障碍组和正常组。结果:本次研究对81例老年人群比较发现,认知障碍患者的颈动脉内径减小,IMT增厚及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增多,与认知功能正常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并且两者存在负相关。结论:老年人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如发现颈动脉疾患,可及时做进一步检查认知功能,将会对认知障碍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有积极的作用。2011年08期 v.40;No.434 981-983页 [ 56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柏鲁宁;张毅;侯文;柯尊华;范小璇;周振国;王更新;目的:探讨26例脑室内出血行脑室外引流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诊治经验。方法:对我科收治的脑室内出血行脑室外引流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治疗经验。结果:26例颅内感染患者均成功治愈。结论:脑室引流管放置时间与颅内感染关系密切,并发颅内感染后,及早拔除引流管,在全身用药的同时,给予脑脊液置换、鞘内注射抗生素,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是成功治愈的有效办法。2011年08期 v.40;No.434 983-985页 [ 55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 ]
郭永成;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及磁共振成像(MRI)对烟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例烟雾病患者行MRI和MRA检查。结果:14例患者均被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诊断符合率100%。结论:MRI和MRA应作为怀疑此病、了解病情变化和术后随访的首选检查方法,尤其对不具备DSA检查和对造影剂过敏的患者。2011年08期 v.40;No.434 985-986页 [ 41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郭伟;魏益群;徐博;姬新才;刘丹平;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后(APP)患者肺损伤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转移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黄嘌呤氧化酶法及放射免疫技术测定28例APP后肺损伤患者入院当时、中毒后24、48及72h血清SOD、MPA及TGF-β2水平,同时测10例健康人相应水平。结果:APP后发生低氧血症、型呼吸衰竭、急性肺损伤ALI、ARDS明显增多,肺纹理增强、肺磨玻璃影、肺网状影表现亦显著。APP患者血清MDA显著增高(P&0.05),且于中毒后48h升高最明显(P&0.001),而SOD明显降低(P&0.05),且于中毒后48h降低最明显(P&0.001)。TGF-β2中毒后显著升高(P&0.05);且于中毒48h后持续升高。结论:氧自由基(OFR)损伤及肺纤维化是APP后肺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血清SOD、MDA及TGF-β水平可作为APP患者肺损伤程度的评估、指导治疗与预后判断的临床指标之一。2011年08期 v.40;No.434 987-989页 [ 76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 ]
周云燕;目的:检测雌、孕激素受体在自然临产经阴道分娩以及选择性剖宫产产妇的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雌、孕激素受体(ER,PR)的表达对分娩发动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2例自然临产经阴道分娩的产妇胎盘和胎膜中ER、PR的表达情况,以18例选择性剖宫产为对照,并结合临床资料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实验组和对照组PR阳性率分别为73.79±13.09%、74.02±14.40%,两组对照,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自然临产组和选择性剖宫产组胎盘组织中的E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11±14.90%和82.65±14.30%,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类妊娠末至分娩发动前,ER、PR在妊娠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无显著下降。功能性孕激素撤退可能就是分娩发动的启动因素。2011年08期 v.40;No.434 990-993页 [ 171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王颖;王祎驰;田英;王宝玲;童小平;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促甲状腺素(TSH)、血清活性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水平变化及其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病情程度、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测定435例不同程度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TSH、FT3、FT4、T3、T4含量,将其与200例正常人相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组TSH水平较高,而FT3、FT4、T3、T4含量低于正常人,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甲状腺功能不同程度减低,其可作为临床判断病情轻重、疗效观察和估计预后的一个参考指标。2011年08期 v.40;No.434 994-995页 [ 44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7 ]
秦勇;党晓燕;慕为民;王重民;目的:总结胃癌全胃切除术中食管下端与十二指肠吻合的经验。方法:对胃癌全胃切除术中行食管下端与十二指肠吻合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患者中17例恢复良好,顺利出院;2例出现吻合口漏,经保守治疗后恢复出院。结论:在全胃切除术中,除了传统吻合方法,食管下端与十二指肠吻合符合生理要求,减少传统吻合方法出现的并发症,提出一种新的吻合方法,值得进一步探讨。2011年08期 v.40;No.434 995-997页 [ 68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 ]
鱼军;唐毅;马小安;目的:探讨延迟性脾破裂(DR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7例DR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DRS患者中,手术治疗26例,非手术治疗1例,27例全部治愈。结论:及时明确诊断,延迟性脾破裂的治疗以急诊脾切除术为主。2011年08期 v.40;No.434 997-999页 [ 62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 ]
赵振怀;何珊;赵翊迪;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口腔黏膜扁平苔藓的价值。方法:对40例口腔黏膜扁平苔藓患者行糖皮质激素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糖皮质激素治疗扁平苔藓好转率为87.5%,对照组好转率为45%,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糖皮质激素对口腔扁平苔藓的治疗具有方法简便、疗效显著、副作用少的特点。2011年08期 v.40;No.434 999-1001页 [ 55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 ]
晁华绒;王晖;张昕;丁慧;目的:观察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氟比洛芬酯、酮洛酸与阿片类药物芬太尼多模式复合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择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术后镇痛方案相同:芬太尼0.2μg/kg+托烷司琼5mg/100ml。氟比洛芬酯组于手术结束前15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mg/kg,酮洛酸组术前15 min静脉注射酮洛酸0.5mg/kg。观察术后24h镇痛、镇静评分。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3组病人术后镇痛、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氟比洛芬酯组、酮洛酸组芬太尼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芬太尼组。结论:氟比洛芬酯、酮洛酸与芬太尼多模式复合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静脉镇痛均能达到满意镇痛效果。联合应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可显著减少芬太尼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57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 ]
姚永远;曹波;目的:探讨无痛胃镜、结肠镜联合检查的安全性。方法:选取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行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和治疗的患者55例,作为观察组。同时期无痛胃镜检查患者199例作为对照组,全程监测BP、HR、SpO2;记录躁动、呛咳、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待患者清醒后询问遗忘程度及复诊率。结果:55例患者均安全完成操作,所有患者均在8min内苏醒。给药后两组患者MAP、HR、SpO2、RR比给药前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给药后各项指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痛胃镜、结肠镜检查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是安全可行的,检查中采用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有助于降低麻醉风险。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76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6 ]
白彩琴;目的:探讨头颅亚低温结合肝素持续加泵静脉滴注治疗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疗效。方法:选择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病例76例,常规对照组36例给予控制血糖、血压、降脂、降颅压、脱水,活血化瘀,促进脑细胞代谢等一般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实施颅脑局部亚低温的前提下结合肝素持续加泵静脉滴注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对照组。两组治疗后72h、7d、14d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头颅亚低温结合肝素持续加泵静脉滴注治疗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不仅能保护脑组织降低致残率,同时又可避免全身降温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使病人神经功能缺损得到明显降低,症状改善。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58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 ]
韩丽英;苗红;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及PA I-1水平的影响。方法:152例诊断为代谢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组(A组)、瑞舒伐他汀治疗组(B组)、非诺贝特治疗组(C组),观察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 I-1)的变化,并观察其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血TC、TG、LDL及PA I-1均有降低,HDL升高,尤以A组效果明显,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结论:瑞舒伐他汀及非诺贝特联用能发挥更强的调脂疗效及抗血栓效果,且未增加副作用的发生率。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66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 ]
何思敏;何思远;张斌;屈继宁;赵勤鹏;目的:探讨应用钉棒与钩棒复合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18例单节段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患者,应用钉棒与钩棒复合系统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2~18月,术前Cobb角、伤椎相对高度分别是21°、46,°术后分别是2°、3,°所有骨折复位满意,无内固定断裂、松动,无矫正丢失以及其余并发症。结论:采用钉棒与钩棒复合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不仅骨折复位满意,而且降低了内固定松动和断裂几率,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35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 ]
马庆祥;刘一宏;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ECCE+IOL)后角膜水肿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对259例(284眼)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分别观察术后1d、3d、1周角膜水肿情况,并将其按主要原因归类分析。结果:术后第1d角膜水肿者223眼(78.52%);术后第3d仍水肿者15眼(5.28%);术后1周仍水肿者5眼(1.76%)。角膜水肿的原因分析:因内切口靠前、娩核困难所致者138眼(61.88%);因灌注液压力过高时间长所致者72眼(32.29%);因暂时性眼压升高所致者8眼(3.59%);由于后弹力层撕脱所致者3眼(1.35%);由于缩瞳剂所致者2眼(0.89%)。而水肿持续时间最长的原因是角膜后弹力层撕脱。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水肿的主要原因是内切口靠前、娩核困难。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30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 ]
张矿;折成洲;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可塑形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7例(42足)关节内跟骨骨折行跟骨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可塑形钛板内固定,必要时行植骨术(30足)。结果:平均随访10.5个月,参照Mary land food score评分,对患足是否疼痛、步态、距下关节及踝关节活动度、是否支架辅助、术后X线摄片等加以评估,24足疗效为优,16足为良,2足为可。手术切口渗液,延迟愈合3例,换药后自愈。切口皮肤坏死,内固定外露1例,经皮瓣转移术治愈。结论:跟骨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可塑形钛板螺钉内固定,是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4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曹智平;梁红玲;付文革;温勇;何启超;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切除术的方法与适应证。方法:施行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12例,其中肾结石重度肾积水2例,肾结核1例,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重度肾积水8例,马蹄肾一侧重度积水1例。1例肾输尿管结核抗结核治疗9个月,随访无复发。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30~165min,平均85出血20~270 ml,平均120 ml。结论:后腹腔镜单纯性肾切除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病人康复快,是单纯性肾切除的金标准术式。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51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赵彦峰;韩永军;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患者的外科治疗及相关因素,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甲状腺癌手术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42例甲状腺癌中乳头状癌32例(76.19%),滤泡样癌6例(14.28%),未分化癌2例(4.76%),髓样癌2例(4.76%),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10例(23.81%),肿瘤浸润包膜13例(30.95%),其中侵出包膜外4例(9.52%)。手术方式主要采取患侧腺叶、峡部切除及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全部患者随访5年以上,其中3例复发(7.14%),5年生存率92.76%(41/42),术后甲状旁腺机能低下4例(9.52%),喉返神经损伤1例(2.38%),喉上神经损伤1例(2.38%)。结论:手术方式应根据病变性质、TNM分期及病人情况而采取个体化方案,规范化手术可有效减少并发症,降低术后复发率。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35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 ]
梁红玲;曹智平;苏新民;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提高输尿管结石的检出率。方法:对20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利用CDFI观察输尿管走行;在可疑结石后方寻找&彩色彗尾征&;通过CDFI观察输尿管末端喷尿多普勒彩色信号变化,判断输尿管有无梗阻。结果:20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二维超声检出145例,诊断符合率70.4%(145/206);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194例,诊断符合率94.2%(194/206),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彩超未检出结石的12例患者中,CDFI连续5min观察输尿管末端喷尿多普勒信号,发现1例患者喷尿几乎完全消失,7例患者喷尿次数减少、信号减弱、喷尿方向改变,结合临床表现,提出疑似输尿管结石的诊断,后经静脉肾孟和逆行肾盂造影证实。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显著提高输尿管结石的诊断率,对输尿管结石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给临床治疗提供可靠诊断依据,可作为诊断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方法。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33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 ]
安文军;张席军;目的:探讨IgA肾病合并恶性高血压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IgA肾病合并恶性高血压临床病例资料。结果:36例IgA肾病合并恶性高血压患者均表现为头晕,头痛,视力模糊;有隐匿性肾炎病史18例;镜下血尿25例,11例24 h尿蛋白定量&3.5g;病理表现大部分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系膜基质增宽,间质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肾间质纤维化;治疗使用硝普纳或乌拉地尔降压治疗,血压控制满意后,行透析治疗或给予个体化治疗。21例血压控制到正常,有效9例(25%)。结论:对于有肾炎病史,年龄&40岁,尿蛋白&3.5 g/d,血液免疫学异常的患者,应高度怀疑为伴有恶性高血压的IgA肾病;病机是慢性肾小球病变加重基础上引起肾功能急剧恶化,直接导致肾脏和患者存活率大幅度下降,预后较差。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37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 ]
赵文彩;王蕊梅;目的:探讨苯扎氯铵溶液膀胱冲洗治疗对留置导尿患者泌尿系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泌尿外科月期间所收治的各种暂时失去自主排尿功能需留置导尿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分别采用0.0025%苯扎氯铵溶液和0.02%甲硝唑溶液进行膀胱冲洗,在第3、7和第14天留取中段尿进行尿常规及细菌培养检测。结果:两组患者尿液细菌阳性率及尿检阳性细菌构成比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均为P&0.05),但各时段检测结果对照组菌检阳性率均高于治疗组,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用苯扎氯铵溶液替代甲硝唑等抗生素进行膀胱冲洗,对留置导尿相关的尿路感染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同时避免了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了耐药菌产生及菌群失调的机会,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50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 ]
韩村显;李卫锋;尚会斌;目的:探讨胫骨Pilon骨折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报告38例Pilon骨折,其中型8例,Ⅱ型21例,Ⅲ型9例;手术时机:均在2周左右。32例手术患者切口Ⅰ期愈合29例,3例皮肤坏死,经治疗后获愈。结果:所有38例患者均于6~18个月复查,根据Mazur踝关节症状和功能评分系统评定:优19例,良12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为82%。术后并发踝内翻3例,创伤性关节炎7例,待骨折愈合拆除内固定后予以对症治疗好转。结论:认为Pilon骨折预后与骨折类型有关,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和手术时机是治疗成功的关键。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3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 ]
吕高波;杨维桢;彭晓强;李鹏;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优缺点,了解腹腔镜在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46例开腹阑尾切除术进行比较。结果:在各类阑尾炎中,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胃肠功能恢复、住院时间均较开腹阑尾切除术短;在术后并发症、以及痛方面,较开腹手术具有明显优越性;而手术时间并不比开腹手术长,总体住院费用并没有开腹高,并具有美容效果。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明确诊断、创伤小、痛苦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并具有美容效果等优点,逐渐成为阑尾切除的首选手术方式之一。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34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敬源;王新辉;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散结杀胚类中药结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对56例异位妊娠患者孕囊注射50 mg甲氨蝶呤,配合化瘀杀胚中药灌肠。结果:总有效率92.86%。结论:该方法治疗非破裂性输卵管妊娠可以促进异位妊娠组织坏死、加快包块吸收,加快病人康复,降低手术风险,保留生育能力。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34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 ]
晁丽娜;马晓珉;吴胜军;周益平;吴永斌;目的:探讨近茎乳孔注射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92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药物并辅助面肌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组48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近茎乳孔周围封闭治疗。分别于治疗15d及30d时观察疗效。结果:治疗15d时观察治疗组有效率(54.17%)明显高于对照组(27.2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近茎乳孔注射对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早期有良好疗效。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58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 ]
党艳丽;张文颖;钟淑敏;王莉;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子痫前期型肾病综合征和157例重度子痫前期的血压、血浆白蛋白、24h尿蛋白、肌酐、尿素氮、尿酸及母儿结局;结果:子痫前期型肾病综合征占分娩总数的0.35%,占重度子痫前期15.03%。肾病综合征及重度子痫前期两组之间的最高收缩压、最高舒张压无显著性差异,而肾病综合征血肌酐、尿酸明显增高;肾病综合征组发病早产、围产儿死亡与重度子痫前期组之间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子痫前期型肾病综合征发病孕周早,肾功能受损较重,早产儿发生率高,围死率较高。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67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 ]
李俊彦;牛明华;目的:探讨胆源性胰腺炎的微创治疗的方法及其时机。方法:对55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微创治疗,并与行开腹手术及药物保守治疗的132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急诊内镜下乳头切开(EST)+取石+ENBD治疗55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最快(5.4±2.5d);而单纯药物保守治疗和急诊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道镜探查术的132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最长(8.5~3.1d)。结论:胆源性胰腺炎的梗阻型ERCP治疗为首选;ENBD和EST+网篮取石宜在发病的早期进行,最好是确诊后的48 h以内,72 h后不适宜采取;保守治疗后的手术时机,最好是在病情稳定后的3~4周。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64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 ]
王小龙;周志武;庞永斌;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治疗重症脑室出血铸型的方法与疗效。方法:神经内镜辅助下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治疗重症脑室出血铸型31例,观察引流情况与预后。结果:死亡3例,植物生存1例,重残5例,中残14例,良好8例;引流时间最短3d,最长6d,平均4.5d。结论:神经内镜辅助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清除积血快,减压彻底,并发症少,预后较好,为治疗重症脑室出血铸型可选择的有效方法之一。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69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 ]
肖富明;目的:探讨经外周动静脉双管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新生儿溶血性黄胆患儿采用经外周动静脉双管同步换血治疗,观察评价治疗效果。结果:32例新生儿在换血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未见出血表现,血清总胆红素和未结合胆红素显着下降(P&0.01);换血后32例新生儿血钾、钙浓度下降(P&0.01),但仍在正常范围;血糖稍高,血钠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发生严重代谢紊乱、栓塞及局部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经外周动静脉双管同步换血疗法是治疗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有效措施。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66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 ]
史刚刚;目的:探讨肛周脓肿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对500例肛周脓肿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其中一期切开术372例,一期切开挂线术54例,不全切开加对口引流术31例,单纯切开引流术43例。并观察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随访2个月至3年,一次性愈合426例,形成肛瘘74例,愈合时间28~180d,平均35d,无肛门失禁、肛门畸形出现。结论:根据肛周脓肿的类型,选择不同手术方法能够减轻病人痛苦,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少后遗症的发生。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38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 ]
郝青;孙岩;温艳春;孟朋民;闫玉洁;董万斌;赵增喜;石玉宝;目的:探讨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可行性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16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胸腔镜治疗,观察其手术方法、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59例患者全部治愈,其中出现并发症19例,中转开胸15例,死亡1例,术后全部置胸腔引流管。结论:正确把握胸腔镜手术适应证,规范手术操作能够减少并发症。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36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韩芳民;姜棚菲;目的:通过对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结果的分析和总结,以期进一步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23例髋臼骨折患者,手术入路为经腹直肌外缘入路、Kocher-Langenbeck入路和前后联合入路,采用重建钢板、螺丝钉内固定。结果:23例无感染,切口均期愈合。术后根据Matta影像学评分,解剖和复位满意19例,复位不满意3例,差1例。23例患者中21例获随访,根据Matta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1例(52.4%),良6例(26.8%),一般2例(9.5%),差2例(9.5%),优良率达81.0%。结论:术前完善的影像学资料、正确的骨折分型、及时手术、恰当的手术入路、解剖复位、牢固固定、早期功能锻炼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经腹直肌外缘入路适合于髋臼前壁、前柱骨折以及部分双柱、T形和横形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有临床应用价值。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33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 ]
于军;梁平;赵旭;贺江;曹宝军;目的:探讨胸外伤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65例胸部外伤患者的治疗。采用保守治疗168例,主要为胸带固定、胸腔闭式引流;剖胸手术51例:其中肋骨骨折内固定术9例,剖胸止血引流术11例,肺破裂修补24例,肺叶、全肺切除2例,膈肌修补术5例;剖腹手术9例:其中肝破裂修补术3例,脾切除术3例,肠道破裂修补术2例,膀胱修补1例;开颅手术11例;脊柱及四肢骨折手术26例。结果:治愈251例,治愈率94.71%;死亡4例,病死率5.29%,其中1例死于颅脑损伤,1例死于心脏破裂后失血性休克,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可挽救胸部外伤患者的生命。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50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 ]
陆慧琴;吴惠琴;马强;乔瑛;梁厚成;目的:探讨两种结膜瓣入口的小梁切除术后患者干眼发病情况。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住院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以角膜缘为基底和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作为手术入口,于术前1天、术后1周、1月、3月测量眼压,询问患者的干眼症状并检测干眼指标:泪膜破裂时间和泪液分泌试验。结果:手术后眼压控制两组间无明显差异,术前症状与干眼指标均无明显差异,术后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组干眼症状与检测指标明显重于以角膜缘为基底组。结论:两种手术方式眼压控制无统计学差异,而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小梁切除术后患者干眼症状明显较轻,我们应从患者角度考虑尽可能选择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作为手术入口。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52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 ]
李文利;目的:探讨手术显微镜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7例下泪小管断裂患者均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吻合,其中42例为新鲜伤口,行一期清创缝合,5例为陈旧性泪小管断裂,行二期缝合,术中用硬膜外导管作支撑物。结果:42例一期缝合的患者:32例治愈,7例好转,3例未愈,治愈率92.86%。5例二期缝合患者:3例治愈,2例未愈,治愈率66.67%。结论: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进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具有视野清晰,组织损伤小,泪小管断端易于发现寻找等优点,同时要早期、一期缝合,使手术成功率提高,治疗效果良好。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37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刘仲凯;郝定均;吴起宁;方向义;目的:评估应用后路短节段固定且非融合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内固定取出后的稳定性,观察在矢状面进展和节段运动范围。方法:26例进行了非融合手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年龄均在40岁以下(平均29岁)。在术后平均10.2个月时取出内固定,观察超过20个月。影像学上测量固定节段的矢状面排列,骨折椎体高度,屈伸活动范围。并观察患者腰背部畸形和功能。结果:在最终随访时,骨折椎体高度维持良好。骨折时平均矢状面角度为17.5°的后凸,手术后为2.9°前凸角,在内固定取出前为1.8°后凸角,内固定取出后后凸角为2.5,°在最终随访时后凸角度5.9°。矢状面的平均活动范围14.5°。几乎全部患者对其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单纯后路短节段固定且非融合方法在获得良好的矢状面排列及恢复固定节段活动上有一定效果。本研究证明了非融合手术是治疗胸腰椎骨折一种有效的方式,特别对年轻患者。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34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 ]
史世勤;柴臻;同志超;目的:总结股骨近端良性肿瘤肿瘤学和功能学结果,探讨其疗效。方法:选择股骨近端良性肿瘤患者57例,依据肿瘤类型及骨损害程度,47例肿瘤病灶行囊内刮除术、9例行整块切除术;其中38例进行了内固定,7例进行了人工关节假体置换。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60个月,5例囊内刮除病例出现复发,包括2例纤维结构不良、1例骨巨细胞瘤、1例软骨母细胞瘤、1例软骨粘液样纤维瘤,所有患者无感染及骨折并发症,术后M STS平均评分为28.2分。结论:股骨近端良性肿瘤根据肿瘤类型及损害程度选择囊内刮除植骨和(或)内固定术,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侵袭性或复发病例则需要行人工关节置换。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39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 ]
徐思越;赵波;张廷;李浩鹏;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或者直视下自体骨软骨栓移植术,治疗面积小于3cm2的膝关节股骨软骨缺损的近期疗效。方法:利用Brittberg-Peterson评分,分析21例接受自体骨软骨栓移植术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于术后3月和术后1年的改善情况。结果:21例患者在接受自体骨软骨栓移植术后关节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Brittberg-Peterson评分由术前的70.2±6.48分,下降至术后3月8.2±1.4分以及术后1年的0.0±0.0分。结论:自体骨软骨栓移植术治疗面积小于3cm2的膝关节股骨软骨缺损的近期疗效良好。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41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论著_临床病理 陈健智;姚岐;李璇;陈俊忠;刘文辉;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病理诊断经验,并分析影响其淋巴结转移的因素。方法:对72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例中56例是因良性甲状腺疾病切除偶然发现的,63例为单发病灶,9例为多发病灶;光镜主要形态学特点是核拥挤、核/浆比大、空泡状核以及间质纤维增生;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癌组织CK 19弥漫强阳性,TPO阴性,良性甲状腺上皮表达与之相反;27例行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单病灶者6例(6/18)有转移,其中5例直径≥0.8cm,1例为0.3多病灶者7例(7/8)有转移,癌灶直径0.1~1.0cm。结论:对所有切除甲状腺进行仔细的肉眼及镜下检查可避免微小癌漏诊;免疫标记CK 19和TPO联合应用有助于微小乳头状癌诊断;多发癌灶及单发癌灶直径≥0.8cm的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265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 ] 论著_药物与临床
陆昆;目的:评价胺碘酮与加镁极化液联合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时间在1.5~2h以内的心房颤动患者86例,随机分为联合转复组46例,即胺碘酮与加镁极化液联合;单独胺碘酮转复组40例,胺碘酮组给予胺碘酮150~300 mg静脉注射,接着静滴维持8联合治疗组胺碘酮的用法与胺碘酮组相同,同时给予500 ml加镁极化液静滴,观察8 h内的房颤转复情况及安全性。结果:联合组1.5~2h转复率为19.5%,2~4h为33.8%,4~8h为34.7%。单独组转复率为1.5~2h转复率为17.5%,2~4h为22.5%,4~8h为25%。两组之间在1.5~2h内的转复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转复率(联合组88%,单独组65%,P&0.01)有统计学意义,临床疗效较好。两组用药前后血脂,血糖,心电图,血清钾,血清镁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与加镁极化液联合可提高转复成功率。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42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 ]
李静;刘勤社;吉海旺;雷鹏;曹小菊;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将129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1%,心电图检查总有效率81.5%,对照组分别为62.6%和60.9%,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及心电图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血液流变性明显改善,主要表现为低切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血细胞比容的降低等(P&0.05或P&0.01),未见明显药物副反应。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好,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性,无不良反应发生。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36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4 ]
胡文慧;姚彦;目的:探讨带状疱疹神经痛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42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分为三组:A组48例采用更昔洛韦联合甲钴胺治疗;B组44例采用更昔洛韦联合氦-氖激光治疗仪光束照射治疗;C组50例采用阿米替林联合氦-氖激光治疗仪光束照射治疗。结果:A、B、C三组治疗14d后有效率分别为85.4%、77.2%、86%,三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三组不良反应少数仅见轻微的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头晕、恶心呕吐、贫血、多汗、口干等,三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更昔洛韦联合甲钴胺或氦-氖激光,以及阿米替林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均可收到良好疗效。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36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 ]
党改娥;张晓英;目的:探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另加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加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联合氨茶碱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结果:两组用药前的体征及症状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5d后两组的体征及症状均明显改善,其程度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有效率100%大于对照组有效率97.2%,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与地塞米松联合氨茶碱静脉使用治疗疗效相当,但前者治疗方法方便快捷,依从性好,起效快。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35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3 ]
&正&《陕西医学杂志》原名《陕西新医药》,创刊于1972年元月,是我国1966年文革初期停办科技期刊5年后,第一批复刊的6种医药类科技期刊之一,时任中科院院长郭沫若亲笔为本刊题写了刊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政策法规司1994年10月出版的《中国2011年08期 v.40;No.434 1066页 [ 19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论著_药物与临床 刘如;目的:探讨雷米普利联合氯沙坦钾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分析其安全性。方法:将15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9例采用雷米普利联合氯沙坦钾治疗,对照组79例仅采用雷米普利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及对血压、心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雷米普利联合氯沙坦钾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更显著的降低血压和心率,并且两者联合用药无严重不良反应,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一种用药方案。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51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 ]
杨正生;彭振辉;李扬;王玉民;目的:观察丹皮酚软膏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治疗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每次2片,3次/d,同时外用丹皮酚软膏,2次/d;对照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每次2片,3次/d,同时外用10%尿素霜,2次/d。疗程为3周,治疗3周后停药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6.2%,对照组有效率69.1%。结论:丹皮酚软膏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疗效明显,具有很好的安全性。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54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 ] 论著_调查研究 孟存英;袁东红;马莹;屈彩云;冯义朝;谭玉娥;史盛梅;韩文;目的:总结青年人胃癌的临床资料特点及变化趋势,并与老年人胃癌进行比较,为疾病的诊治与评估提供帮助。方法:将确诊并住院治疗的青年人(≤40岁)胃癌与老年人(&60岁)胃癌临床资料进行比较:以2χ检验分析二者在性别比例、病理类型、发生部位、TNM分期、1、3、5年生存期方面有无差异。结果:青年组胃癌中男女比例为1.19∶1,老年组胃癌为4.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理类型上,青年组胃癌高度恶性组(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占87.72%,老年组胃癌高度恶性组占70.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肿瘤发生部位上,青年组胃底部癌占50.88%,老年组占5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青年组贲门胃底部癌占3.52%,老年组占3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生存期上,青年组5年生存期为6.25%,老年组为2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TNM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老年人胃癌相比,青年人胃癌中女性比例相对较高,恶性程度高,胃窦部好发,预后差。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43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 ] 综述
李红;温晓妮;&正&脂联素(Adiponectin,APN)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具有影响葡萄糖转运、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作用,目前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在众多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中胰岛素抵抗似处于核心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91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短篇论著 刘金芳;宋先锋;刘洪珍;&正&子宫内膜增生(EH)是指发生在子宫内膜的一组增生病变,其病理发生与雌激素过度刺激密切相关。为探讨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瘦素(LP)含量变化及发病机理。我们对其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42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 ]
张晓媛;李晓芳;&正&本院自年共收治出血性输卵管炎患者13例,11例在术前误诊为输卵管妊娠而行剖腹探查术,由于本病误诊率高,为提高术前的诊断避免过度治疗,现总结分析如下。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3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 ]
刘成斌;侯新丽;孙民昌;闞柄华;&正&胃恶性淋巴瘤少见,仅占胃恶性肿瘤的1%~7%[1],但其在结外淋巴瘤中最多,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极易误诊,对化疗和放疗效果及预后与其它胃恶性肿瘤不同。现将我院1994~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39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杨庆;张冬梅;&正&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疾病,也是新生儿时期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现就我院2009年7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新生儿重症肺炎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新生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治疗体会,报道如下。临床资料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46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8 ]
李建斌;宋涛;郝树旺;肖延辉;张文韬;王洛强;李海林;&正&肱骨髁间骨折中AO分型为C型骨折是一种复杂的关节内骨折,只有力求获得解剖复位、坚强的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才可能最大程度的恢复肘关节功能。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AO C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15例,经尺骨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3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刘丽君;贾喆;叶广平;张海斌;姬小莹;&正&我们收集了近几年经过胃镜检查,并通过手术、病理证实,同时手术前进行CT检查的胃癌患者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和进一步探讨胃癌CT征象及CT检查在本病诊断中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37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 ]
刘哲;张俊龙;李亚先;王金锋;赵刚;李宏护;&正&自1999年3月至2007年6月间我们对32例肘管综合征的患者在传统的手术方法上进行了改进,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14~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36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马亚玲;刘彦西;张斌;侯英娟;&正&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 of the spinal cord,SCD)早期症状隐匿,常以疾病损害的先后部位及轻重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过去很多病例因症状不典型,临床上造成误诊,延误治疗。现将我院2004年1月至2010年12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44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 ]
赵掌权;王丙聚;郭爱红;&正&本文对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本院收治的68例进展性缺血性卒中(SIP)患者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观察,并同285例完全缺血性卒中患者做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72例SIP患者中,男49例,女23例,平均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40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张嘉锋;乔晋;朱梅君;李学英;&正&脑出血是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的疾病[1]。如何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改善预后是临床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我们曾研究发现早期应用疏血通能明显减少脑出血急性期血肿周围水肿,降低患者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改善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45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 ]
刘学君;&正&我院内科应用吡拉西坦注射液和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3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均为我院内科月住院病人,经详细询问病史,神经系统及头颅CT/MRT确诊为2011年08期 v.40;No.434 1088页 [ 21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 ]
王莹;&正&近年来,肺结核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我国三分之一的人感染过结核菌,除青壮年易患结核病外,老年人也成为结核病的高发人群。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又是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两者在临床上均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3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 ]
吴武松;张晓卫;&正&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的改良根治术[1]是目前广泛采用的手术方法。传统手术中往往重视胸长神经和胸背神经的保护,而忽视肋间臂神经的保护,致患者术后出现患侧胸壁、腋窝、上臂内侧、肩胛等部位皮肤麻木、酸胀、烧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37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任瑜军;朱小强;任浩;&正&目前,对绝大数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内固定治疗,具有可早期负重,功能恢复好和并发症少等优点[1],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受老年人体质条件、患者及家属不愿手术等条件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36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 ]
刘雪峰;田玉涵;&正&牙隐裂又称不全牙裂或牙微裂,是口腔科的一种常见病,因患牙长期咀嚼,在力作用下裂缝会逐渐增宽、增长、增深,当深的裂纹接近牙髓腔或达牙髓时,可出现一系列牙髓病变症状,是导致成人牙齿劈裂的主要原因。现就我们近年来在门诊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36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 ]
任引;李红;&正&为了探讨胃镜活检与细胞学刷检在胃癌诊断上的价值,我院于2003年6月至2008年6月对84例胃癌患者进行胃镜活检及细胞学刷检,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现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84例胃癌患者中,男64例,女20例,男女2011年08期 v.40;No.434 1093页 [ 18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 ]
张海学;高炎;魏亚强;&正&急性脑梗死大多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引起脑梗死,因多数病人在发病12h以后就诊,失去溶栓治疗时机,病情逐渐加重,使神经功能缺损明显加重,致残率增加。目前治疗这类病人主要是脑细胞保护、改善脑循环治疗。前列地尔脂微球是前列地尔新一代制剂,其脂微球技术使前列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38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任朝星;周静;&正&2005年11月美国心脏协会(AHA)和国际心肺复苏协会(ILCOR)对心肺复苏技术标准进行了重大修改。今年来,我们共抢救心搏、呼吸骤停63例,初步复苏成功23例,并与旧标准比较,现分析报告如下。2011年08期 v.40;No.434 1095页 [ 18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焦笑鸽;张贵祥;朱莉萍;陈薇;荆美子;张延刚;王俊香;郭莲花;&正&异位妊娠即平常所说的宫外孕,是妇科常见病,患者常常有停经史及不规则阴道出血,宫腔内未探及孕囊回声,尿妊娠试验可阴性也可阳性,血妊娠试验常阳性,值较高,参考意义较大。B超检查发现混合性包块是提供较为可靠的诊断依据,现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38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 ]
姚宏;张春玲;常育;&正&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是由七叶树科植物天师栗的干燥成熟种子(婆罗子)中提取得到的皂苷钠盐制成的中药注射剂,主要成分为七叶皂苷钠A和七叶皂苷B;可刺激垂体前叶和肾上腺皮质,提高血浆内ACTH和皮质类固醇的浓度,具有消肿、抗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41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临床护理 张宝莉;王敏;&正&眼科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指在光敏剂的参与下和光敏剂相匹配的激光在靶组织内产生光化学反应,通过封闭异常新生血管以产生治疗效果的一种方法[1]。PDT具有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副作用少的特点,在眼部血管疾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37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 ]
王敏;张宝莉;&正&浸浴是烧伤治疗的重要治疗方法,它可清洗感染创面,为肉芽创面术前植皮做好准备,提高植皮成活率,对治疗后期的残余创面可起到重要疗效。做好浸浴前患者身心的准备,浸浴2011年08期 v.40;No.434 1099页 [ 17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许宝光;杨甲琼;&正&子痫是在先兆子痫的基础上进而出现抽搐发作,或伴昏迷,称为子痫。子痫多发生于妊娠晚期或临产前;少数发生于分娩过程中;个别发生在产后24h内。子痫也是世界范围内构成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38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 ]
柴宁;冯雪;&正&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其原理是将盛有药液的雾化吸入器与氧气管道相连,利用高速气流的驱动,使药液喷成雾状微粒,通过患者的吸入,将治疗药物直接输送到支气管及肺泡,达到稀释痰液、消除炎性反应、解痉平喘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36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5 ]
王花梅;徐红梅;刘丽娃;白彩荣;&正&2010年以来我科对300例患者实施多元化贴心舒适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肛肠疾病患者300例中,男178例,女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4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经验交流·病例报告
王卫力;&正&我院2006年4月至2010年6月采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31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31例,男24例,女7例,年龄34~63岁,平均年龄45岁。其中术前出血29例,首次出血3例,4例术2011年08期 v.40;No.434 1104页 [ 2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 ]
郭寅龙;杨小浩;&正&围术期寒战对病人的生理及心理影响很大,其发生率很高,尤其剖宫产术后病人寒战发生率更高,各家报道不一,有的报道达87%。选用合适的术中辅助用药可减轻术后寒战的发生从而减轻病人的不适。我科随即选定60例剖宫产病人分别用2011年08期 v.40;No.434 页 [ 42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李湘婷;李湘琳;&正&牙冠二分之一以上缺失称残冠,牙冠完全缺失或冠接近完全缺失为残根。为了修复残冠和残根的形态和功能需要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借用钉和全冠等内外结合的措施恢复残冠、残根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增加修复体在残冠、和残根上的抗力形和固位形。常规的残冠、残根的钉修复的基础是建立在完善的2011年08期 v.40;No.434 1105页 [ 1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二指肠糜烂怎么治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