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建成区面积市地域面积这么大怎么没有它呢

襄阳市简介
行政区划代码:<font color="#06
地址:襄城区檀溪路219号
邮编:441000
  襄阳市:即湖北省原襄樊市。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湖北省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原襄樊市襄阳区更名为襄阳市襄州区。
  襄阳市土地面积1.97万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为588.88万人,其中非农人口257万人。城区面积3563平方公里,人口218.6万;其中建成区面积100多平方公里,人口120.3万。2009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201亿元。 襄阳是国家园林城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现辖枣阳、宜城、老河口3个县级市,谷城、南漳、保康3个县,襄城、樊城 、襄州3个城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鱼梁州旅游经济开发区3个开发区。
  襄阳市城区位于东经112°00′-112°14′,北纬31°54′-32°10′。海拔在90~250米之间。襄阳市地貌多姿,属于中国地形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地势由四周向中部缓缓变低,构成汉江夹道向宜城开口的不规则盆地。北部地处武当山、桐柏山脉之间为波状土岗,素称“鄂北岗地”,西部为荆山山脉接武当山余脉的山区,南部为低山丘陵区,中部为汉江和唐、白、滚、清河冲积的较开阔平原,东部为大洪山和桐柏山之间的低山丘陵区,全区岗地面积占65.8%,低山丘陵面积占有13%,沿江河冲积平原占据21.2%。
  【历史沿革】
  周朝时分封同姓及有盟部族建国,境内主要有邓、谷、罗、随、唐、厉、卢戎等国。春秋战国时期,楚灭上述诸国设置县、邑,见史载者有随县、邓县和e、、卢等邑,又于今襄阳城置北津戍。
  秦时为邓、筑阳、山都、、随、e、鄢、等县地。
  西汉初年始建襄阳县,以县治位于襄水(今南渠)之阳而得名,辖汉水以南、中庐县以东、以北的地区。
  汉武帝时属荆州刺史部南郡。
  襄阳古韵(20张)王莽时曾一度改称“相阳”。东汉光武帝时恢复原名,仍属荆州南郡。献帝初平年间,荆州刺史刘表移州治于襄阳城内。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控制了南郡北部,置襄阳郡,郡治在襄阳城内。
  曹魏、西晋时,仍属荆州襄阳郡。东晋时,因雍州(今陕西一带)人避难流入襄阳等地,为安置流民,孝武帝于太元十四年(389年)以襄阳为中心侨置雍州。
  南北朝时期,宋元嘉二十六年(449年),划出荆州的襄阳、南阳、顺阳、新野、随等五郡为侨置雍州的实土,州治在襄阳城内。南齐沿仍。梁朝时萧祭以襄阳降西魏,西魏改称襄州,置总管府。本县属襄州总管府襄阳郡。北周沿用。
  隋文帝时属襄州。隋炀帝时属襄阳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改郡为州。贞观初年置山南道,治所在襄阳城内,本县属山南道襄州。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属山南东道(治所仍在襄阳城内)襄州(天宝时改州为郡,乾元时复称襄州)。
  五代时,属山南道(实即山南东道)襄州。
  北宋时,属京西南路襄州。宣和元年(1119年)属京西南路襄阳府。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省邓城,入襄阳”,本县辖境遂扩展到汉水以北,仍属襄阳府。
  元二十九年(1292年),属江北河南行中书省襄阳路。
  明洪武初年,属湖广行中书省襄阳府。洪武九年(1376年),属湖广承宣布政使司襄阳府。
  1643年1月(崇祯十五年十二月),李自成一度改称襄阳为襄京。
  清朝时期属湖北布政使司襄阳府。
  襄阳文物(17张)中华民国2年,直属湖北省政府。3年,属湖北省襄阳道。16年废道,县直属于省。17年,属鄂北行政公署。21年,属湖北省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25年,属湖北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其间,1930年7月至1932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黄龙一带(县内其它地方为国民党统治)建立襄阳县苏维埃政权,属鄂豫边苏区领导。
  1948年1月,襄阳县爱国民主政府成立,属桐柏行政公署第三专署及汉南办事处。1949年2月,属湖北省襄阳行政区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湖北省襄阳行政区专员公署。
  1950年5月,复以襄阳县之襄阳、樊城两镇组建襄樊市,隶属襄阳专署。1952年改称湖北省人民政府襄阳区专员公署。1955年改称湖北省襄阳专员公署。
  1979年改称湖北省襄阳地区行政公署(同年襄樊市省辖)。1983年8月撤销襄阳地区,其行政区域并入襄樊市(地级市)。
  日正式改为湖北省襄阳市(地级市)。
  【行政区划】
  襄阳市现辖襄城、樊城、襄州、东津新区4个城区,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和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省级鱼梁洲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个开发区,枣阳市、老河口市、宜城市三个县级市及南漳、保康、谷城三县。总面积1.97万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143.5平方公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常驻人口5500307人。
  襄城区:襄城区辖6个街道、2个镇、1个乡、1个开发区。共有43个居委会、125个村委会:王府街道、昭明街道、庞公街道、檀溪街道、隆中街道、余家湖街道;卧龙镇、欧庙镇;尹集乡;襄城经济开发区。
  樊城区:樊城区辖8个街道、2个镇、2个开发区。共有79个居委会、89个村委会。街道有:屏襄门街道、米公街道、清河口街道、王寨街道、汉江街道、中原街道、定中门街道、柿铺街道;太平店镇、牛首镇;襄阳航空航天工业园、鱼梁洲经济技术开发区。
  襄阳高新区:辖4个街道办事处、2个镇、3个园区:七里河街道、紫贞街道、东风街道办、刘集街道办事处(湖北深圳工业园);米庄镇、团山镇;高新技术产业园、汽车工业园。
  襄州区:襄州区辖2个街道办事处、12个镇、2个开发区、1个风景区:张湾街道、刘集街道;龙王镇、石桥镇、黄集镇、伙牌镇、古驿镇、朱集镇、程河镇、双沟镇、张家集镇、黄龙镇、峪山镇、东津镇;国家级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襄州经济开发区;鹿门山风景名胜区。
  东津新区:东津新区规划唐白河以南、汉江以东、鹿门山以北的大片区域都在控制范围以内。建设国际化水准、承担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新中心。东津新城建成后将改变襄阳市现有的两城夹汉江的城市格局,形成“四城环洲”新版图。
  南漳县:辖10个镇。共有31个居委会、274个村委会:城关镇、武安镇、李庙镇、九集镇、长坪镇、薛坪镇、板桥镇、肖堰镇、东巩镇、巡检镇。
  谷城县:辖9个镇、1个乡。有2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48个村民委员会:城关镇、石花镇、冷集镇、五山镇、紫金镇、盛康镇、南河镇、庙滩镇、茨河镇;赵湾乡。
  保康县:辖10个镇、一个乡。有261个行政村、10个居民社区:城关镇、黄堡镇、后坪镇、过渡湾镇、寺坪镇、歇马镇、马桥镇、马良镇、店垭镇、龙坪镇;两峪乡。
  枣阳市:辖3个街道办事处、12个镇、1个开发区、2个管理区:北城街道、南城街道、环城街道;鹿头镇、新市镇、太平镇、杨镇、七方镇、琚湾镇、熊集镇、吴店镇、平林镇、王城镇、兴隆镇、刘升镇;西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车河管理区、随阳管理区。
  宜城市:辖2个街道办事处、7个镇、2个工业区。共有178个行政村,1397个村民小组:鄢城街道、南营街道;小河镇、郑集镇、孔湾镇、刘猴镇、王集镇、板桥店镇、流水镇,大雁工业园区,雷河发展区。
  老河口市:辖4个街道办事处、5个镇、1个乡。有227个村民委员会,2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613个村民小组,920个自然村:光化街道、阳街道、洪山咀街道、李楼街道;仙人渡镇、孟楼镇、张集镇(张集国营农场)、薛集镇、竹林桥镇;袁冲乡。
襄阳市气候概况
  襄阳属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气候过渡区,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雨适中,雨热同季等特点,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越的气候条件,年平均无霜期为241天,年均降水量878.3毫米。区境内日照充足,年均日照1987小时,年均气温15.1℃-16.9℃之间。
  【水系】
  1.汉江:发源地在陕西宁强县,汇入口在汉阳入长江地理位置全长1542公里,流域面积为15900平方公里,其中河道占地面积1116.25平方公里。
  2.清河:发源地在河南南阳淅川,汇入点在襄州区张湾镇李家店入汉江,全长91.4公里,流域面积1978平方公里,河道占地面积2.7平方公里。
  3.唐河:发源地河南南阳伏牛山脉,汇入口双沟镇入唐白河,全长为279公里,流域面积为12270平方公里,河道占地面积11.09平方公里。
  4.白河发源于河南洛阳嵩县攻离山。河流全长约320余公里,流域面积12224平方公里。
  5.唐白河:白河与唐河在湖北省襄阳龚家咀汇合后,始称唐白河。汇入口张湾镇入汉江,全长531.6公里,流域面积为24001平方公里,河道占地面积11.52平方公里。
  6.滚河:发源地在枣阳市,&汇入口在王河乡唐店村入唐白河,全长共157公里,流域面积2948平方公里,河道占地面积3.8平方公里。
  7.南河:南源于神农架阳日湾的粉清河,北源于武当山的马拦河,流经保康县珠藏洞汇流南河,由东庄峪入襄阳谷城县境。经谷城县城至格垒嘴入汉水。
热点关注政府
实用工具箱襄阳景点排名第2
> 热门城市 > 热门城市 >
> 评论详情襄樊市概况
& &首页 -& >> -&
襄樊市概况
<font color="#月05日14:37
华夏经纬网
襄樊市地处湖北省西北部,居汉水中游,秦岭大巴山余脉,辖枣阳、老河口、宜城3个县级市;南漳、谷城、保康3县;襄城、樊城、襄阳3个城区;襄樊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襄樊市鱼梁洲开发区2个开发区。
襄樊市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版土面积1.97万平方公里,人口578.8万。襄樊市城区面积3563平方公里,人口218.6万;其中建成区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120万。200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602亿万,全地域财政收入8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91元。
土地资源:襄樊市土地面积19724.41平方公里(2958.66万亩),占湖北省版图面积的10.6%。在全省地(市)州(含武汉市)中居第四位。全市耕地面积6231000亩,在全省居第二位。
在总面积中,西部山区8000余平方公里,约占40%;中部岗地8000余平方公里,约占40%;东部丘陵3000余平方公里,约占20%。
在总面积中,水域250.69万亩,占8.47%;林地1196.36万亩,占40.44%;耕地623.10万亩,占21.07%;园地62.22万亩,占2.1%;牧草地111.18万中3.76%;养殖水面59.55万亩,占2.01%。
&& 在总面积中,国家有1567.44平方公里,占7.95%;集体所有18156.97平方公里,占92.05%。
各县(市)面积(平方公里)及占全市总面积的百分比(%)分别为:枣阳市3277平方公里,占地16.61%;老河口市1049平方公里,占5.32%;宜城市2107平方公里,占10.68%;南漳县3856平方公里,占19.55%;保康县3220平方公里,占16.33%;谷城县2540平方公里,占12.88%;襄樊市城区336平方公里,占1.70%;襄阳区3336平方公里,占16.91%。
襄樊市辖枣阳市、老河口市、宜城市3市;南漳县、保康县、谷城县3县;襄城、樊城、襄阳区3区;襄樊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襄樊市鱼梁洲开发区2区。辖106个镇、29个乡、24个街道办事处、乡(镇)级农(林)场5个,行政村2912个、居委会283个。枣阳市20镇2乡3办事处,村595个、居委会18个;老河口市8镇2乡5办事处,村229个、居委会39;宜城市10镇4乡3办事处,村182个、居委会22个;南漳县17镇4乡,村521个、居委会21个;保康县11镇5乡,村342个、居委会12个;谷城县14镇3乡,村373个、居委会29个、林场1个;襄城区1乡6办事处,村24个、居委会31个;樊城区2镇1乡7办事处,村26个、居委会89个;襄阳区24镇4乡,村620个、居委会22个。
有着2800年悠久历史的襄樊,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而且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中国魅力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2005年襄樊被《福布斯》评为“中国20座最适合开设工厂的城市”之一,位居第4名。襄樊自古以来就人杰地灵,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诸葛亮在襄阳城西13公里处的古隆中寓居10年,传为佳话的刘备“三顾茅庐”和脍炙人口的“隆中对”就发生在这里,闻名中外的《三国演义》120回中,有32回发生在襄樊。宋玉、杜审言、孟浩然、皮日休、张继、李白、杜甫、米芾等一大批文人名士使襄樊大地更具人文底蕴。境内有国家级、省级风景区36处,其中古隆中为国家级4A风景区。金庸、冯骥才等专家学者评价襄樊为“中华腹地的山水名城,这才是一座真正的城!古老的城墙仍然完好,凭山之峻,据江之险,没有帝王之都的沉重,但借得一江春水,赢得十里风光,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自古就是商贾汇聚之地,今天,这里已成为内陆重要的交通和物流枢纽”。
经过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襄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步成为“产业特色鲜明、交通优势明显、科教实力雄厚、发展潜力强劲”的城市。我市是东风公司发展重型柴油车、轻型车、中高档轿车的重要基地,其中发动机、中重型车桥、座椅等初具核心竞争力,汽车工业占全市第二产业的60%以上,“天籁”轿车年产量已突破6万辆,成为市场青睐的车型之一,襄樊还是正在兴起的火电基地,地处北煤南运的路口,投资52亿元的120万千瓦的一期工程今年初已开工,将于2007年竣工,远期可形成与三峡配套的火力调峰发电基地。纺织、化工、食品、轻工、医化、建材、高新技术、新材料等也是襄樊的支柱产业。
襄樊交通优势突出,有一条汉江、两座机场、三条铁路和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尤其是孝襄、襄十、襄荆和魏樊四条高速公路在我市交汇,基本可与相距1000公里左右的大城市实现朝发夕至。作为鄂西北及鄂豫陕渝毗邻地区的物流中心,襄樊的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素质较高,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金融机构、涉外服务、医疗单位等较为完善,在鄂西北及毗邻地区堪称一流。
神六凯旋归,华夏精神振。襄樊不仅因航天英雄聂海胜自豪,而且襄樊的工业尤其是军工企业为神舟系列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神六”航天飞船中,逃逸系统动力源、密封件、座椅束缚装置、双人救生船、抗浸防寒漂浮装备等高科技产品均产生于襄樊。
襄樊市城区被汉水分为南北两城,南为襄城,北为樊城。中共襄樊市委、襄樊市人民政府、襄樊军分区驻襄城;襄樊市人大常委会、政协襄樊市委员会驻樊城。
襄樊市交通发达,自古即为交通要辏。素有“南襄隘道”、“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历为南北通商和文化交流的通道。现已形成汉丹、焦柳、襄渝3条铁路大动脉交汇于市区、3条国道公路贯通市区、公路在境内连成网络,汉水、南河、唐白河等5条河道全年通航,襄樊和老河口两座飞机场连接空中走廊,输油管道横跨其间的立体交通网络。
&&& 襄樊自古即为汉水流域重要物资集散地,鄂西北商业重镇。市区现有大、中型商业企业106个。
&&& 襄樊市地形为东低西高,东部和中部以岗地为主,西部为山区。
地貌特征:东部为低山丘陵,海拔多在90米一250米之间,主要分布在枣阳东部的新市镇、鹿头镇、刘升镇、吴店镇、平林镇、王城镇等,最高点是湖北省与河南省交界处的玉皇顶,海拔为778.5米。中部为岗地丘陵,兼有平原,主要分布在枣阳西部各乡镇和襄阳、宜城、老河口全部以及南漳东部乡镇。其中宜城以丘陵居多,海拔一般在85米~140米之间,最低点在孔湾镇八角庙村,海拔高程为44米,是全市最低点。西部为山区,包括保康全部、谷城大部和南漳中西部。海拔多在400米以上,保康官山海拔高程达2000米,是全市最高点。
襄樊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河南省西南部。长江支流的汉江中游,是汉江流域中的一座中心城市,实行市管县体制,其地理范围为:北纬31°14′~32°37′,东经110°45′~113°43′。平面版图呈一个不规则的平行四边形。其东线北端起自枣阳新市镇的自竹园寺林场,与随州市新城镇的界牌口村相连;南端止于宜城流水镇马头村,与钟祥市的长寿镇和张集镇相接;两端直线距离约109.5公里。西线北端起自老河口袁冲乡杨花岗村,与河南省淅川县相连;南端止于保康马桥镇,与房县和神农架林区相连接;两端直线距离约122.8公里。辖区南北纵距最远两端点,北端点为老河口袁冲乡杨花岗村,南端点为南漳东巩镇苍坪村,两端点直线距离约157公里;东西横距最长两端点,东端点起自枣阳新市镇白竹园寺林场最东端,西端点止于保康马桥镇最西端。两端点直线距离约228公里。边界线全长1332.8公里。汉江将襄樊市域分为东西两半。
襄樊市城区是秦巴经济走廊中一座大城市。汉江自西向东穿越襄樊城区,出城东即向南而去。江北为樊城,是襄樊市城区最繁华的区域,也是鄂西北的交通、邮电、商业、服务业的中心;江南为襄城,是襄樊市市级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全市高等学校和重点高中集中在该区,形成全市的政治、军事、文化、教育中心。在城区汉江上建有铁路公路两用桥和公路大桥各1座,高速公路大桥正在建设中。襄樊市城区规划面积为497平方公里(含襄阳区政府所在地张湾镇),已建成面积为80平方公里。
襄城区是湖北省襄樊市市辖区,襄樊市委、襄樊市人大常委会、襄樊市人民政府、政协襄樊市委员会所在地,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中游南岸,东、北临江,东与襄阳区、北与樊城区隔江相望,西与南漳县、南与宜城市毗临。
襄城区的主体古襄阳城,有着2800多年的建城史。曾为历代州、郡、路、道、府冶所。襄城区历史文化资料丰厚,区内有古隆中、襄阳古城墙、护城河、仲宣楼、习家池、夫人城、昭明台、襄王府、真武山、广德寺等众多名扬海内外的历史遗迹,发展旅游前景广阔。
襄城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便利,物流畅通。境内汉江余家湖港年吞吐能力达1000万吨,207国道、305、316省道、焦柳线、襄渝线、汉丹线三条铁路干线贯通全境,孝襄、襄十、襄荆、许樊四条高速公路在此交汇,襄樊机场、老河口机场紧紧相邻,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现代化交通网络。
襄城区版图面积684.8平方公里,总人口5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1.7万人。地处我国地势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度地带,西高东低,境内主要河流为汉江。襄城区气候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年无霜期228—249天;降水充沛,年降水量820—1100毫米,具有雨热同季的特点。年平均日照时数为小时,年平均气温15-16℃、相对湿度为76%。
土地资源丰富,主要有耕地、林场、水面、山场、滩涂等。矿产资源众多,主要有硅石、石灰石、白云石等。物产资源齐全,农副土特产主要有茶叶、山药、麦冬、油桃、大头菜等,植物资源有20个科207个种类,水产资源有鱼类50多种。水力、电力、旅游资源丰富。
诸葛亮广场
樊城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地处东径110°~113°、北纬31°~32°之间,平均海拔在90~110米之间,东面和北面与襄阳区接壤,南面以汉江为界与襄城区接壤,西面与谷城、老河口接壤,是典型的秀丘绿岗和平原之地。
樊城区现有版土面积600平方公里,辖2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59个社区居委会(不包括两镇的6个居委会),89个村、760个村民小组,全区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共计8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万人。
樊城区现有25个少数民族,总人口在5000人左右。少数民族最多的是回族,主要居住在米公办事处的友谊街,最少的是锡伯族。辖区有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三个教派,5000多人,伊斯兰教近3000人,基督教2000多人,天主教有近百人。樊城区现有归侨35人;侨眷、侨属258户、1261人;港澳同胞74户、190人,港澳胞属74户、199人,在国外的华侨华人205户、987人,分别散居在美国、日本、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越南、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襄阳地处鄂西北部,位于汉水中游,有着2800多年的历史,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养育了一代名相诸葛亮,三国名士庞统,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张继、皮日休,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
襄阳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西接川陕,东连江汉,南通湘粤,北达宛洛,是鄂、豫、川、陕四省毗邻地区的交通枢纽。长江最大支流——汉水穿境而过,焦柳、汉丹铁路和316国道及襄十、孝襄、樊魏高速公路交汇于此,境内的襄樊机场通航全国。
襄阳南北气候兼有,农副土特产品丰富;工业基础较为坚实,已形成轻工、纺织、服装、建材、化工、食品、机械七大门类;交通、电力、通讯、文教卫等基础设施成龙配套,初具现代化中等城市规模。这里已成为客商投资的热土,东风汽车集团、泰国正大集团、成都希望集团、福建经纬集团、广东华强集团和美国丰年食品有限公司等纷纷在此落户。
&&& 2001年12月襄阳撤县设区,现辖13个镇,人口100多万,版图面积2306平方公里,耕地128.5万亩。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意气风发的襄阳人民正按照“开放兴区”、“工业强区”、“民营活区”、“调整富区”的发展战略,全面扩大开放,广泛寻求合作,再创襄阳新的辉煌!
枣阳市地处湖北省西北部,鄂豫两省交汇处,东靠“九省通衢”的经济重镇武汉,西依历史文化名城襄樊,南临经济发展的江汉平原,北抵资源丰富的南阳盆地。枣阳市位于湖北省武汉、襄樊、宜昌“金三角经济带”主干线的中部,是湖北省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枣阳居于由湖北、河南、陕西、四川、重庆等五个省市70多个县市共同构建的秦巴经济走廊的前沿位置,是接东连西的纽带,是东部企业“中拓西进”的战略跳板和重要桥头堡,区域优势十分明显。
枣阳全境以平原为主。东北部、南部是山,中部、北部为岗地和平原。岗地面积大,有“九十九岗头,劳人万古愁”之说。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最高的东北部玉皇顶,海拔778.5米,中部平原平均海拔100米左右;最低的西南部瓦子岗,海拔70米。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2℃,无霜期平均269天,年平均降水量750至1000毫米,全年日照2100小时。有主要河流180条,分为滚河、黑青河、小黄河、三夹河、莺河、淳河六个水系统和沙河、滚河、熊河、华阳河、清潭河、黑青河、小黄河七大河流。沙河由东北部向西南,境内流长80公里,流域面积717平方公里,经新市、鹿头、吉河、市区,在琚湾与滚水会合,至襄阳注入唐白河。有名山46座,其中大阜山为自然风景区。
枣阳处于亚热带向温带过渡地带,属于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境内平原、丘陵、山区共存,地貌多姿,物种繁多。全市山地面积大,达150万亩,其中牧草地5万多亩,枣阳特别适宜发展猪、牛、羊、鸡、鸭、鹅等多种家畜家禽,是发展畜禽业的理想之地。&老河口市
老河口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边缘,地理坐标东经110。30'至120。00',北纬32。10′-32。38′,东北部与河南省邓州市接壤;北部与河南省淅川县相邻;东部、南部毗邻襄阳县;西北部连接丹江口市;西部和西南部以汉水为界与谷城县相望。老河口因地处汉江故道口而得名,扼鄂、豫、川、陕四省要冲,素有“襄陨要道、秦楚通衢”之称。东南至省会武汉市418公里,距襄樊市71公里,西至十堰市133公里。版图面积市境东西最宽47公里,南北最长51公里。总面积10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万亩,宜林面积32.29万亩,水域面积16.06万亩,其他面积48.1万亩。
宜城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东界随州、枣阳,南接钟祥、荆门,西邻南漳,北抵襄阳。地处东经111°57′-112°45′,北纬31°26′-31°54′。东西宽76公里,南北长53公里,版图呈“蝴蝶状”,总面积2115平方公里。整个地势自西北微向东南倾斜。属鄂中丘陵区,其地形分为三种类型:东部和西南部为低山丘陵,海拔在150米以上,面积为431.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0.4%;中部和西北部为岗地,海拔在50至150米之间,面积为1622.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6.8%;汉水两岸为冲击平原,海拔在50米以下,面积为5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8%。水系以汉水为骨干,构成“树枝状”。流域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03条,蛮河是汉江的最大支流。地貌组成大致为四山一水五分田。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无霜期240天左右,年降水量在850至1000毫米之间,年日照小时,年平均气温15至16°C,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6%。
南漳地处湖北省西北部,东与襄樊古隆中相接,南与大三峡贯通,西与神龙架毗邻,北与武当山相望,全县版土面积3859平方公里,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总入口60万。南漳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拥有各类人文、自然景观100余处,素有“金南漳”之称,是荆楚精典旅游线上的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是湖北省旅游资源大县。
保康地处鄂西北,位于襄樊市西南部。跨东径110°45’,一111°31’,北纬31°21’--32°06’,东临南漳,北接谷城,西与房县、神农架交界,南与远安、宜昌、兴山毗邻。县境南北长82.5公里,东西宽68.5公里,总面积3225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7%。境内山峦重迭,沟壑纵横,地势起伏多变,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荆山水脉自西向东横贯县境中部,自然将保康分成南北两部:保南山势平缓,河谷较宽;保北山势高突,河谷较窄。全县有大小山头3100余个,大小山沟3300余条,平均海拔910米。
境内最高点欧店关山,海拔2000米;最低点过渡湾枫桥,海拔194米。按海拔高度,全县可分为5种类型:500米以下的平畈占11.3%,500—800米的半山占34.3%,800—1200米的高山占35.3%,米的高山占14.6%,1500米以上的大高山占4.5%。
谷城县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位于鄂西北东部,汉水中游西南岸,东邻襄阳,西偎武当,地处神龙文化的中间地带,是古隆中、武当山、神农架旅游线的连接点和中心点。区位优势突出,交通发达方便。
谷城县旅游资源丰富,山清、水秀、洞奇、寺古、林幽。有海拔1100多米的大薤山,此地植被丰厚,古木参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93.%,1992年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这里常年温度为25度,清末时即享有“中国南避暑山庄”的美誉,是理想的避暑胜地。
主办单位:襄樊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主办单位:襄樊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2 E-mail: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襄阳面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