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被退学的颂士博士连读生,学习相当好,生活却不能自理,叫什么

人民网―七百块做“枪手”&一硕博连读生被勒令退学
七百块做“枪手”&一硕博连读生被勒令退学
文洁&记者&李播
  本报讯&为了七百块钱,就冒险在国家外语四级考试中充当枪手,近日,哈工程大学决定对研究生邹某实行勒令退学。  据介绍,邹某是哈工程大学2003级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博连读生。在上个学期进行的全国外语四级考试中,他收受700元报酬顶替哈市某高校一学生考试被发现。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及《哈工程大学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哈工程大学决定对其给予勒令退学处理。  邹某家在山东农村,家境贫寒,是哈工程大学信通学院2003级少数几个公费硕博连读生,学业优秀,生活费等费用完全是靠自己课余时间打工赚的,平时生活非常节俭。估计,邹某至少要损失10万元和两年时光,其中包括自费读硕士、博士的费用和以博士身份工作两年的一般收入。邹某追悔莫及。&
(责任编辑:杨帆)
热门评论文章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或反映。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2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神童遭退学真相:17岁神童考入中科院硕博连读 生活不能自理遭劝退
导语:不满2岁被称&神童&,17岁跻身中科院。最后他却肄业退学,母子反目,演绎现代版&伤仲永&
神童遭退学真相:17岁神童考入中科院硕博连读 生活不能自理遭劝退
儿子两岁识千字17岁考入中科院硕博连读却遭退学
母亲曾代劳他生活上的一切甚至喂饭而今忏悔:&是我害了他&
【神童遭退学】曾经的神童如今却沦落为问题男子,之后被名牌大学强制退学,后来连基本的生活都成了问题,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在被学校劝退时,神童的妈妈由于一下子适应不了这个突如其来的意外而十分生气,她指着自己的儿子称这么好的机会都不去争取,你去死吧!这是什么情况?硕博连读生不想转博士怎么和老师说???
硕博连读生不想转博士怎么和老师说???
入学前是硕博连读生,现在研一,不想读博了,怎么和导师说,有没有可能硕士毕业???求教各位考友。。。
同情啊!理论上是可以的,但实际情况就要看你和老板是怎样商量的啦!和老板讲讲为什么吧,或许通情达理的会放你一马......祝好运!也希望楼主自己考虑清楚,毕竟连读还是有很多好处的.....
跟老板说说是什么原因,老板理解的话,那就好办了,我有师兄就这么办的,老板都放走了!!
我们这的话可能比较麻烦,硕士证都没有
去医院开个什么单~我们这边反悔的话硕士要多读一年~
[ 发自手机版 /3g ]
好多人纠结这个问题呢
同样纠结啊。。。。。但问了师兄们,说家里人非得让人回去结婚啊什么的理由最好了。。。。
<td class="t_msgfont" id="postmessage_、破坏转博条件,使自己不达标,比如:如果规定挂一科不能转博,那么自己控制挂一科吧,不过不要挂多了变成退学了
2、导师好沟通的话跟他谈谈自己的真实想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算了,除非你有充足的理由
我们这是可以的……
[ 发自手机版 /3g ]您(@)目前可用积分:3072975跟帖回复
共获得打赏:
凯迪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发现信息价值
微信扫一扫
分享此帖文
梦碎了?清华博士申请退学
3569 次点击
8:24:00 发布在
梦碎了?清华博士申请退学
从川大走出的王垠称不认同清华大学博士教育,校方昨日证实此事   &&&&&&&&近日,从四川大学考入清华大学的在读博士王垠成为北京各大高校学生谈论的焦点:在还有一年就将获得清华博士学位之际,王垠突然抛出《清华梦的粉碎―――写给清华大学的退学申请》的“万言书”,严厉批判清华大学的博士培养制度并申请退学。&&&&昨天下午,记者从清华研究生院赵副院长处得到证实,王垠提出退学确有其事,但目前尚未收到正式的书面申请。 他从川大毕业,他曾名噪清华&&  记者了解到,王垠是从四川大学直接到清华大学5年硕博连读的,还有一年就博士毕业,研究方向是计算机。据悉,早前他就因《完全用linux工作》一文和对TeX的推广名噪清华。他在退学申请中称:自己不认同清华的博士教育,认为博士教育就是“paper、论文,paper还是paper”,而他的成就是“我的自我培养”。文中披露,“清华博士生必须发4篇paper才能毕业,其中必须有一篇是SCI索引,或者两篇EI索引”。关于导师要求多发论文的原因,据其同事解释,“导师希望弟子能够多发论文增加知名度,好申请项目,但这些项目的钱是“为了让教研组能够运作,来给王垠发生活费,交培养费”。他称导师招生是为“财源”&&  王垠文中称,导师招学生,是为了“财源”,而paper可以带来基金。他说,自己厌烦了国内所谓的“学术”。准备放弃清华博士学位,出国找好老师,进行真正的研究。随后记者在BBS上看到一自称是王垠同一教研室的人发的帖。在该帖中,作者对王垠成就是否是其个人努力的结果进行了质疑:“他利用了本来应该用来给教研组工作的时间和精力来建立自己的名声,从很大程度上说他的知名度是依赖于清华给他的宽松环境。&&  对于王垠这一举动,记者查看了清华BBS和王垠个人网站,发现褒贬不一,支持王垠的人认为,“想退学就退呗,个人选择而已”。反对的人则认为,“做研究就应该遵循游戏规则”,对于导师,“他欠他的导师和周围同学一个道歉”,认为“他对导师恶意批评是歪曲事实,对导师的培养视而不见”。&&(综合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刘戈)要有反思教育体制的勇气□欧阳晨雨(高校人士)&&&&对王垠的选择,笔者不禁钦佩其反思教育体制的勇气。研究生要从事理论研究,当然需要发表论文,但是不能将发表论文的多少等同于研究生教育的全部。将研究生教育等同于学术研究,是“目的”与“手段”的错位。手段的“目的化”,除了导致教育的真正目的无法实现外,还会让受教育的个体丧失对教育体制的信赖。王垠最终选择了权利的放弃,以此来为现行研究生教育体制敲响警钟。“愤青”式做法宜慎重□刘海明(高校人士)&&&&清华要求博士生发表论文,首先不是清华的错。不能因为有些人有异议,就颠覆多年来形成的博士生培养制度。不过,作为招收博士生的高校,从王垠申请退学事件中,也应有所反省,为什么会把个别博士生吓跑或者说逼走?王垠因为看不惯清华的博士教育,选择退却不能算是明智之举。他否认清华对他的栽培,也不是一个准学者应有的谦逊态度。博士教育中存在的制度性缺陷,可以通过呼吁寻求改革,以退学抗议,实乃“愤青”式的做法,当慎重行事。(竞报)
用手机看帖文,请扫一扫。用微信/易信等扫描还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延伸阅读|最新热帖
[扫除天下]
[只推荐精品]
[等风的旗]
[稀里糊涂]
[山空不见人]
[孟婆给碗汤]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8:42:00 &&
支行这种做法!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8:51:00 &&
退得好,支持。在我们公司里,除了我以外,没有一个清华的,而且不招清华学生的决定就是老子做的,什么TMD鸟地方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8:54:00 &&
这些所谓的名校把所谓的好学生都惯坏了~~~~~~~~一堆臭脾气~~~在社会上还那么矫情,等着穿小鞋吧!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8:57:00 &&
是觉醒了。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9:15:00 &&
该用户发言已被管理员屏蔽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0:57:00 &&
清华博士生写公开信申请退学 ?日1:29? 来源:新京报不满学校培养模式欲出国另寻导师,尚未提交书面申请王垠个人网站上的相片。其公开信发表在个人网站。  本报讯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一位博士生导师证实,该系博士生王垠日前写出一封公开信。在信中,王垠表示对学校博士培养模式不满,要求退学。不过,王垠尚未提交书面申请,学校目前对其进行挽留。  昨晚,在清华大学“水木社区”网站上,这篇日期标明为9月22日的“万言书”仅回帖数量就达520多个。这封书信名为“清华梦的粉碎―写给清华大学的退学申请”,根据王垠在文中所写,他是带着“清华梦”入校开始硕博连读的,研究方向是计算机,还有1年就博士毕业了。在此期间,他因《完全用linux工作》一文和对TeX的推广这些“非研究成果的业余东西”而出名。  这份“万言书”最突出的质疑集中在学校对论文的要求上,王垠说,学校有规定,博士生必须发4篇论文才能毕业。他认为,这些是对文章的篇数作要求,而对质量没有判断。并发问“学校没有能力评价学生的水平,就拿文章数来衡量,这样的毕业标准造就的是怎样的学生,怎样的实验室呢”?  “博士第4年了,做出这样的决定真是不容易。”王垠在信中写道,自己经厌烦了国内所谓的“学术”,准备放弃清华的博士学位,出国找个好老师,进行真正的研究。文中说,9月22日下午3点,他与导师和副导师再次重申了退学的想法和准备10月份考托福的打算,导师对此予以劝阻。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周老师说,目前,学校还没有接到王垠的书面申请,当然也谈不上批准了。王垠的导师洪教授也证实,王垠虽然在网上发了“退学申请”,但只是口头要求,而且此前他也提出过退学。昨日下午,系里管学生工作的老师曾找王垠谈话。  相关评论见本报A02版  ■导师说法王垠已完成两篇论文其导师认为,要求完成4篇论文并不算多  本报讯 王垠的导师洪教授称,王垠目前已经在老师指导下,完成了两篇论文,质量还不错。  洪教授评价说,王垠的科研能力还是可以的,如果能专心致志做下去,是会有所成就的,只是在考虑问题方面还不是太成熟,有些说法有点偏激。  洪教授认为,学校对博士生的培养,包括对论文数量的要求是应该的。他说,每所大学,包括国外的大学,都会对研究生的论文成果作出要求,衡量研究成果多少,科研水平高低,总有量的体现,只不过多少不同罢了,清华要求博士4篇论文也不算高,据他了解,现在大多数学生能完成的论文量在七八篇左右,4篇并不算多。  “论文的要求不是死的。”洪教授说,要求数量,并不是不要求质量,如果论文的质量非常高,或者科研成果显著,获得大奖,论文数量不足4篇也能毕业。  洪教授说,他目前还不知道王垠执意要退学的根本原因,他个人觉得可能是因为王垠对清华的博士培养环境和模式还不是很适应,希望有自我培养空间、希望出国学习也都可以理解。洪表示,据他的了解,王垠无意把退学的事情闹大,作为老师,他觉得“不管王垠最后做何选择,都希望他能成才,有所成就”。  ■学生看法“王垠选择退学促使我们思考”清华有学生赞扬王垠有勇气,有人认为他过于理想化  本报讯 清华大学水木站点上关于王垠申请退学的讨论成了热门话题,有学生表示支持有人反对。有人称“王同学的做法是一种精神上的跳楼”,也有学生建议,王垠应该沉下来做点事,不应该眼高手低。  一名同学对王垠的这种做法表示赞扬,说王垠做了很多清华学生想做而没有勇气做的事情。一名网友说,学校和老师应该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应该一味追求文章数,急功近利。  有网友说,王垠有些太过于理想化,对供自己上学的父母和培养自己的学校不负责任。有网友建议王垠,不要老想着成大事,要从小事做起。一网友说,王垠退学是他自己的选择,功过是非且不论,但是他的行为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如何改进中国的科研和培养体制。  清华计算机系一名王姓研究生说,在清华读硕士博士,因为实验室和导师的不同会有一些差别,但决不至于让一个学生到了退学的地步。通过阅读王垠发表的退学申请,他感觉王垠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但是有些极端。其一,学术界有一定的规则,搞科研就要遵循这些规则,显然王垠做不到。其二,做科研需要的是潜移默化的积累,想一下子取得巨大的发现是不太可能的,也许有人真的成功了,他也是站在整个领域的研究的基础上的。  ■老师看法“若单纯强调论文数量有失偏颇”清华一老师称,王垠抵触论文数量标准不算太偏激  本报讯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一位女老师昨晚告诉记者,她刚出差回来就已听说此事。  这位老师说,王垠的一些说法从某种角度讲,还是可以理解的,把论文数量作为博士毕业的门槛,确实有利有弊,如果单纯强调论文数量标准就有失偏颇了,平时她在周围师生中也听到过类似反映,有些人科研能力很强,但论文写作弱些,这样的学生如果被卡是很可惜的,所以,王垠对论文数量标准有些抵触也说不上太偏激,王垠“自我培养”的要求也没什么错,实际上对博士教育本来就应加强自我培养,不过如果能和导师沟通好,自我培养的空间肯定是有的,一味的抵触和指责有些偏激。  “不管怎样,退学还是有些可惜了。”最后该老师说,不过这还需要看学生个人的决定,即使最终选择出国学习,也不是什么坏事。本组稿件采写 本报记者 张剑锋&&赵琳娜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0:57:00 &&
王垠为什么想做清华园的匆匆过客
?日1:6? 来源:新京报&&
  《华夏时报》昨日报道,清华大学某实验室的博士生王垠,近日向清华大学写下了近万字的退学申请。作为在清华大学就读的、令人羡慕的“天之骄子”,从报道上看,王垠是一个热爱学习和研究、常思进取的学生。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他可能还是清华大学里一个颇有所成的博士生。根据常理,这样一个博士生,至少完全可以选择继续“混”下去,最终顺利拿到博士学位。  当然,王垠有他自己选择人生的自由和权利,尽管他要为此付出很大代价。但是王垠的困惑,也反映出今天博士教育乃至高等教育中的一些问题。根据清华大学原校长王大中先生的统计,今年春天,中国在学博士生已达14.35万,培养规模跃居世界前列。在美国大学中,每年博士学位授予数量超过700人的,只有2所,超过600人的也不过6所,但是中国已有多所高校博士生招生人数超过1000人,最多甚至达到了1400人。  数量上的优势,并不等同于质量上的优势。博士生培养的目的,是要培养一个能够独立从事研究和创新的学术人才,而不是一个只知道机械性重复实验过程的“机器”。但是,为了培养一名出色的博士生,不但要给他一定的学习任务,还要给他一个宽松的研究环境,以及一个完善的人格培养土壤。可是,这种培养环境,在我们这里却竟然常常成为稀缺资源。  在今天的中国博士生的培养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与理想目的相去甚远的弊端。一方面,今天的博士生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们不但要完成自己的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还要发表规定数量的论文,甚至承担与自己的研究并不相关的诸多导师自己的课题。这些课题有些来自国家科研部门,另一些则来自财源广阔的公司企业。  另一方面,对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定位偏差,也导致了博士培养的失误,部分教师不但忽视对研究生、博士生学术和研究能力的系统培养,甚至动辄视之为“学术民工”,所有的学习过程,就是为了发表论文或者是替导师争取经费完成课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王垠的选择只不过是一种极端个案。  坦率地说,责任不全在王垠们的导师身上。因为在今天经济驱动力和学术功利主义的双重压迫下,摆在导师们面前的选项其实不太多,有时候他们也是极为无奈的。因为他们也不得不为了科研经费或者是论文发表数量,而四处奔忙。  熟悉清华大学的曾昭奋先生,曾经在《读书》中向清华发出了“清华园里可读书?”的追问。其实,这个追问也是给今天很多大学的。试想,如果清华大学都不能从王垠的困境中幸免,那么,还有什么教育机构能够幸免?王垠的退学申请,只不过是再一次质问我们,如果清华园里不可读博,那么,还有那里是人才培养的理想之地?  清华是一片研究的荷塘,北大是一个学术的湖泊,在水中游来游去的智慧头脑,其实大多是今天中国的知识英才。当孩子们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有资格进入清华、北大深造的时候,他们一定不希望自己成为荷塘或者未名湖边的一个匆匆过客。我相信,这不但是王垠的理想,也是今天大多数有苦难言的博士生的理想。  相关报道见本报A10版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1:04:00 &&
我为理想主义者大声鼓掌!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0:12:00 &&
清华博士退学折射教育之悲
?日1:11? 来源:新京报&&
  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清华大学居然让博士王垠作出退学的决定,昨天媒体报道: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一位博士生导师证实,该系博士生(博四)王垠日前写出一封公开信。在信中,王垠表示对学校博士培养模式不满,要求退学。(《新京报》9月27日)看到这一消息确实让人吃了一惊,但仔细想想王垠在反复思索之后作出这一决定,也许在他看来是别无选择的选择。他的这一选择折射的是教育的悲剧。  就在今年的4月4日,媒体报道了由首都师范大学和中科院联合培养的2003级研究生何苦提前结束了自己的读研生涯。何苦说,导致他退学的直接原因是导师要求他参与的项目内容没有科技含量。他同样选择退学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教育的不满。  在强大的教育制度面前选择退学来表达不满也许是弱者的无奈,但弱者的悲剧同样是作为强者的教育的悲剧,因为教育是应该让人充满希望和快乐的过程,没有希望和快乐的教育必然预示着悲剧的结果。  当然,再多的个人悲剧也不能说明教育就是一出彻底的悲剧,因为毕竟还有很多的学子们在沐浴着教育的希望和快乐。然而,当我们反复听到或看到学子们因不满教育而退学的消息,心底自然会生出一种本能的怀疑: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了?我们能从教育里获得多少希望和快乐?  学术论文的要求几乎是研究生们最大的不满。王垠说,清华的规定是博士生必须发4篇论文才能毕业。他认为,这些是对文章的篇数做要求,而对质量没有判断,他甚至怀疑:“学校没有能力评价学生的水平,就拿文章数来衡量,这样的毕业标准造就的是怎样的学生?”研究生们对教育的另一个不满是给导师义务打工。何苦在退学的时候说,导致他退学的直接原因是导师要求他参与的项目内容没有科技含量,只是导师的“打工仔”。他大胆地说出了心里话:“如果不退学继续学下去还有什么意义呢?付出很多时间,却什么也学不到,难道要我拿一个没有学问的学位证出去骗人?”  曾经有人做过统计,把全国的学术刊物都拿来发表研究生的论文,也不能保证人人都发表一篇,能被SCI或EI采用的就更是难上加难,然而这样的毕业标准依然没有改变。而且,随着研究生的大规模扩招,导师们为完成科研和经济指标,研究生成了导师的“小工”,或者导师无暇指导研究生而只好“放羊”。由此导致学生对导师和教育的不满也在情理之中。  当然,研究生们也不要一味地把不满归咎于制度,更不宜采取退学的方式逃避现实。教育缺陷的弥补和制度的完善需要过程和时间,不满和逃避终究不可能让我们获得希望和快乐。而且,研究生占用的是精英教育的资源,退学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教育的悲剧也许就在于我们选择了逃避!  □郜书锴(浙江学生)论文正远离学术价值内核
?日1:1? 来源:&&
  清华大学硕博连读生王垠,因难以忍受学校的论文要求制度,准备放弃将唾手可得的博士学业,出国找个好老师而进行真正的研究。《新京报》9月27日为此发表社论《王垠为什么想做清华园的匆匆过客》。  王垠强烈不满的,是博士论文化。时下被论文化的远非博士,硕士是更大的群体,比他们总和还大得多的是教师、科研人员群体。  按说,这些靠学术水平吃饭、被视为专门人才者,被要求写专业论文并不过分,但问题在于,时下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及相关利益分配和高校质量评估中,论文正远离学术价值内核,异化为数量且以发表论,这把人才的论文数标尺,还进一步异化为强制性的行政管理手段。  甄别你是不是人才、是什么层次人才,不看你的学术能力只看在书刊上你的姓名出现的频率。这么一异化,事情简单了,论文拼拼凑凑即成,版面费一交就发。于是,人才的论文数标尺催生的论文量、乃至专著量的突飞猛进,将学术的垃圾桶撑得越来越大,并且被集体无视。  集体无视也必然。面对强制性行政考核,在学术垃圾量真决定硕士、博士毕不毕业,各级教师、科研人员乃至行政官员合不合格、上岗或下岗、三六九等的定位等时,炮制学术垃圾就是最理性的选择。例外会如何?看看上海交大已故的晏才宏老师的命运吧,讲课一流、深受学生欢迎,但因未达发表论文、晋升副教授的标准,57岁病逝时尚为讲师。  拒绝炮制学术垃圾,值得尊敬的晏才宏是特例,果敢地与清华园决绝的王垠也必为特例。如果王垠拟出走清华有警示意义,那么它首先昭示的,就是对导出学术垃圾泛滥的制度该“奋起千钧棒”。  □祝俊初(四川大学教师)[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11:02:32编辑过]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0:33:00 &&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0:38:00 &&
一个人的认可不是看他读了多少书,而是看他做了多少事.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0:39:00 &&
这几乎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谁不知道这些质量不错的论文是什么拼凑出来的?有本事由国外认同,得个诺贝尔奖,我们有吗?不过自己圈子里排排座分果果游戏而已。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0:54:00 &&
这个家伙很NB的,早几年前就看过他在清华内部的网站对他的佩服犹如滔滔江水我也是做IT的,了解他所说的一些计算机专业领域的知识,没五把刷子是不可能写出这种文章的。单单就是这本书籍,《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 Knuth老比尔就说过,如果你能看懂,看完以后请给他写简历。足以说明能够读懂此书的人的价值他的BLOG地址 他的个人网站地址 这里有全文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0:59:00 &&
“愤青”式做法宜慎重???==================愤青的膏药不要乱贴!
共 3569 次点击,18 个回复& 1
本版块主题总数:3188809 / 帖子总数:
今日论坛共发帖:1066 / 昨日发帖:23853 / 最高日发帖:75754
跳转论坛至:
╋猫论天下&&├猫眼看人&&├商业创富&&├时局深度&&├经济风云&&├文化散论&&├原创评论&&├中间地带&&├律师之窗&&├股市泛舟&&├会员阅读&&├舆情观察&&├史海钩沉╋生活资讯&&├杂货讨论&&├健康社会&&├家长里短&&├旅游时尚&&├职场生涯&&├咱们女人&&├家有宝宝&&├消费观察&&├房产家居&&├车友评车&&├猫眼鉴宝╋影音娱乐&&├图画人生&&├猫影无忌&&├影视评论&&├网络剧场&&├音乐之声&&├网友风采&&├猫兄鼠妹&&├笑话人生&&├游戏天地╋文化广场&&├菁菁校园&&├甜蜜旅程&&├心灵驿站&&├原创文学&&├原创小说&&├汉诗随笔&&├闲话国粹&&├体育观察&&├开心科普&&├IT 数码╋地方频道&&├会馆工作讨论区&&├凯迪华南&&├凯迪西南&&├海口会馆&&├凯迪广州&&├凯迪深圳&&├北京会馆&&├上海会馆&&├河南会馆&&├苏州会馆&&├贵州会馆&&├杭州会馆&&├香港会馆&&├台湾会馆&&├美洲会馆╋凯迪重庆╋站务&&├站务专区&&├企业家园&&├十大美帖&&├视频创作&&├商品发布
快速回复:梦碎了?清华博士申请退学
本站声明:本站BBS互动社区的文章由网友自行帖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贴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管理员特别提醒】 发布信息时请注意首先阅读 ( 琼B2- ):
;。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