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梅江河河400年前的样子

视频: 美丽的万秋楼_客家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4,202贴子:
视频: 美丽的万秋楼
万秋楼是由梅州旅居马来西亚华侨夏万秋先生所建,他为马国东英公司大股东之一,在海外勤俭打拼,闯出一番事业发财致富后,于1920年代返国在梅县程江乡花了四十八现大洋元盖了万秋楼。同时也盖了一座「万秋学校」(现改名扶外小学),以免费收容当地同乡学子就读接爱教育,此属于他个人经济支持下建立的学校,可见夏万秋之热心贡献。  万秋楼此建筑特别聘请国外名建筑师精心设计,于1930年完工。整体结构完整,揉中西建筑于一体,西式尖屋顶大钟楼,加上中式客家的围龙屋,真是中西合璧,富丽堂皇下更显客家朴实精神!以整栋楼房的平面图上看, 从主建筑高大门楼,进入下厅、中堂、上厅直贯围龙屋上,像一个多了两个短竖的“中”字。长竖为中轴线,隔着天井的左右两旁的两廊,两廊的上下端,有小门通左右的横屋,横屋后边设有两杠,在中轴线的顶端,划一弧线,连接主楼旁的两杠,再加上宽广的禾坪,外门楼等,当时总面积5000平方米,因地方占用部分土地,现仅有4000平方米。到了万秋楼一定要喝“擂茶”  该楼之结构格局,以客家建筑的坚实结构方正格局为主,承有中原礼教和垦殖经验所累进出来的朴实观念,土木建筑本身,着时反映出客家民系内在和外在需求的教化伦理,勤而朴实之性格。尤其在聚族防卸盗匪袭击上,对于地域之适应,经历一千五百多年流亡事实与海外奋斗的行动,实在与其精神投射相结合。而建筑融入中原板建屋技术,加上国外西方尖屋顶,具体营造技术汇集, 形成举世嘱目的“新土围龙文化”。在构造上则是由厚实1.2尺的土墙和百余根直径1.2尺长有4米余的花岗石之圆柱作骨架,石柱结合希腊时期建筑风格,底座和顶端配有花卉与各种浮雕图案,衬托着石米批荡、白石灰的墙体;室内设施也非常讲究如地板花石磨光、彩图; 屋檐的绘画浮雕等,使人赞美。楼内的大门小门、光窗及主楼骑楼,走廊都设铁拉闸防护,天井上空设有防盗网设施。但历经文革时期,防盗被拆除,总计200余砘,以每公斤0.3元变卖,共卖一万余元;且外墙被人漆上许多文革标语,今整修过程中才又重新喷上石米外墙,现於外墙内侧仍依然清晰可见当年标语的文字笔迹。服务人员现场研磨擂茶  而在厅堂室内则是清一色的红木家具,豪华的灯饰、洁白的瓷盆,再加上奇形怪状的 「哈哈镜」,万秋楼在当时确实名噪一时!大厦落成时,曾有一副门联写的是:『石璧如椽,倒写河川壮丽;梅江似带,环绕万世千秋。』  然据悉夏万秋先生,只住了一个晚上,缘由第二天接到报告说,乡下有红毛贼(大盗)要打劫,以致于非走不可,以后也没有回来住过。万秋楼建筑风格“中西合璧”
梅州万秋楼重披新妆迎宾客本报讯坐落在梅江河畔拥有74年历史的万秋楼,集西方哥德式建筑与客家围龙屋风格于一体,近一个世纪以来一直在当地和世界各地享有盛誉。为了保护这座已呈破败的古建筑,当地业主在无法筹集资金的情况下,采用产权转让的方式,将万秋楼卖给台湾商人,台商只投资800多万元,对万秋楼进行了全面维修,便使昔日破败的古屋焕然一新,成为梅州旅游景点的一个新亮点。  前日,这座穿上新衣的中西合璧客家围龙屋正式向游人开放,从而创下了采用产权转让方式使客家围龙屋重获“新生”的先例。  中西合璧创客家建筑先河  据当地史料记载,万秋楼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旅马华侨夏万秋先生所建。整座建筑占地约4000多平方米,由厚实的墙体和100多根长4米、直径为40厘米花岗岩圆柱作骨架,石柱的底座和顶端配有各种浮雕图案。它巧妙地将西方尖屋顶的大钟楼和客家围龙屋融为一体,从高大的钟楼进入下厅、中厅、上厅,可以直贯围龙屋,屋内采用大小5个天井采光通风,精致的回廊可使人避开日晒雨淋到达屋内的任何一个房间。  更令人惊叹的是,如今人们广泛使用的防盗钢铁拉闸、防盗网,早在74年前便被安装在该楼内大门、小门、光窗及主楼的骑楼、走廊上了。万秋楼竣工后,在梅州建筑史上创下了中西合璧围龙屋的建设先河,名噪一时。  建国后,一直空置的万秋楼被当地用作区政府、县粮食局、疗养院、县委党校等办公场所,整座建筑被完好地保留了下来。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万秋楼以侨房产业归还给了夏家后裔。由于夏家后裔都在海外,无暇顾及管理祖业,遂将万秋楼卖给梅县程江镇政府接管。  重修后万秋楼向游人开放  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万秋楼因一直空置而日显破败,程江镇政府也无法筹资对其进行修缮。去年9月,台商龙先生、陈女士到梅州旅游,对万秋楼一见钟情,提出将其买下修缮后对游人开放。他们的要求很快得到当地有关部门和业主的支持。  经过4个月的紧张施工,他们抽换了万秋楼内的100多根腐朽的栋梁,并在每一个房间里装上了自动消防系统,在原有布局、结构不变的前提下,重新装修。  据当地建筑专家估计,修缮后的万秋楼再保留60至100年没什么问题。但它更大的意义在于它的产权成功转让和修缮为客家围龙屋保护找到了出路。  万秋楼身价值2000万元  据悉,在梅州地区,类似万秋楼这样著名而又各具特色的客家围龙屋、圆形土楼、石楼不下20处,这些都是客家文化的瑰宝,而且目前都亟待修缮。而当地旅游、文化、文物部门一直苦于没有资金而无法进行修缮。据当地有关部门透露,万秋楼修缮期间,海内外有数百商家前来考察并物色购买目标。有关人士保守估计,修缮后的万秋楼身价最少值2000万元。(来源:《汕头都市报》)
中西合璧的客家民居 [组图]  [梅州一特]黎金本▲梅县白宫联芳楼▲大埔百侯肇庆堂▲大埔百侯海源楼▲梅江区城北联辉楼  梅州是久负盛名的“华侨之乡”,由海外华侨在“胞衣迹”兴建的中西合璧的客家民居,将客家传统的建筑特色与西洋建筑装饰艺术巧妙地结合起来,格外富丽堂皇,高雅俊美,它是客家地区最具观赏价值的民居建筑。  这些民居建筑的共同特点是核心部分采用传统的客家围屋格式平面布局,即以中轴为中心,堂横组合,左右均衡。外墙则采用或建门楼钟楼,或增设阳台,或加建沿屋走廊等形式,还有极个别的是在围屋旁边加建楼房,一中一洋,交相辉映,使古老深沉的传统建筑焕发出赏心悦目的现代气息。其中采用最多的是外围通廊、圆拱造型的开放式格式,突出西洋建筑中用几何线条造型的艺术装饰之优点,给人以舒畅高雅、轻松活泼的形式之美。  早在700多年前,就有客家先辈漂洋过海外出谋生,外出最多是在清末民初时期。这些中西合璧的民居的建筑年代较晚,最早在清末时期,以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居多,而且基本上都是二至四层的楼屋。当年有些建筑材料(如水泥,当时叫“红毛灰”或“洋灰”)都只能从海外运来,建筑工匠也只能从外地聘请,建造难度可见一斑。
如诗如画官仁村乡村围屋民居新大地茶花园乡村公园  [乡村旅游]  早就听说平远县长田镇的官仁村被省旅游局评为“广东省乡村旅游特色村”,前不久,我与几位朋友同行,到官仁村作了一次寻游。  官仁村坐落于平远县“南大门”长田镇圩镇,距梅州市区仅30公里,离平远县城14公里。近年来,该村抓住被列为省、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契机,把美丽的田园风光和生态环保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新农村建设来提升人居环境质量。走进官仁村,只见满目翠绿中坐落着一栋栋楼房,平整的水泥路在村中蜿蜒而过,延伸到各家各户门口。道路干干净净,路旁栽种着桂花树,呈现出一派喜人的新农村景象。  来到村内的河滨公园,但见园内人工湖泊、小桥流水、名花古树、亭台楼阁、农家书屋、健身器材等错落有致,老人、青年、小孩们三五成群,有的在休闲健身,有的在阅览图书,有的在追逐嬉笑,好一派人景和谐的美丽画卷。  告别公园,走进新大地茶花园赏茶花,别有一番情趣。放眼望去,各类茶花竞相开放,让人禁不住伸手欲摘,又止于不愿损花之心。游人看着满山的斑斓鲜花,似乎忘记了登山的疲劳,在密林中的花下追逐嬉闹,欢笑声久久回荡在山间。  离开官仁村时已近黄昏,转身回看,只见家家户户炊烟袅袅;隐隐传来鸡叫、狗叫声,多么迷人的田园风景!
耕读传家"式好庐"  图为式好庐全景 黎金本  [梅州一特]  “式好庐”位于梅县梅西镇丰田村田心,已有100多年历史。1999年进行了全面修缮,面貌一新。整座房屋典雅精巧,造型别致,极具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  该屋依客家传统建筑风格建造,中轴对称,左右均衡,依山而建,前低后高,既有客家围龙屋的建筑特色,又有近似于客家土楼的外形。整座房屋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主体部分(即中间部分)为标准客家围龙屋格式,“二堂二横”呈方形;主体后面为依山而建的半圆形的围屋(即围龙);主体前面是呈半圆形的围屋(即垫脚围),前后协调和谐,高低方圆遥相呼应。禾坪两边建有斗门,内有水塘。对外封闭,对内敞开,总体平面布局为前低后高的圆形围屋。  100多年来,“式好庐”人才辈出,声名远扬。1937年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后,驾机护送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多次往返于延安与西安进行国共谈判的飞行员,就是从该屋走出的农家子弟李学炎先生。当年他适逢在西安空军部队服役。在延安候机期间,他先后受到毛z东、朱德等的接见,他至今还保存有当年与周恩来的合影及毛z东、徐向前、林彪、林伯渠等的亲笔题词。**战争时期他身为中美混合飞行编队第五轰炸大队大队长,对日作战百余次,战功赫赫,曾率队参加偷袭日军台湾新竹机场的轰炸战役,大获全胜,炸毁日军战机60余架,被誉为“蓝天飞虎”。李学炎军衔为空军中将,退出军界后在大学任教10余年,退休后移居美国安度晚年,现年100岁,上个世纪90年代初曾回故乡探亲,对家乡的巨大变化感到由衷的欢愉。  耕读传家,不断进取,100多年来,“式好庐”人才辈出,先后走出有将军、博士、工程师、画家等10余人。
继善楼——七杠楼  继善楼山脚溪边的继善楼屋内一角屋内一角的布局
雁南飞旅游区往东几百米,沿着新建的盘山公路走几公里,就到了一个叫桥溪的小山村,村子并不大,一眼就能村头望到村尾,一条小溪缓缓从村中流过。环顾村落,四面被山环抱,山脚下,错落有致地屹立座座雄伟的老屋。  “继善楼”有100多年历史了,总体看为,老屋为四角的屋围楼,有九个天井,十六个厅堂,房间七十多间,继善楼是一座二层夯筑杠子七横楼房,因而俗称“七杠楼”。  继善楼,意思为代代从善积德。在**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它还接收、掩护过不少**人士,曾作为粤东地委机关。两位老人还回忆道:该楼从“大跃进”到“文化大**”,因富丽堂皇书卷浮雕而成为破“四旧”的对象,遭受过一场场劫难。继善楼2
福裕楼 福裕楼
福裕楼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湖坑镇洪坑村,是永定府第式土楼的杰出代表,富丽堂皇。公元1880年开始兴建,耗资十多万光洋,经历三年时间才建成,占地面积7000余平方米。该楼由楼主三兄弟(林仲山、林仁山、林德山)的朋友汀州知府张星炳设计。其结构特点:在主楼的中轴线上前低后高,两座横屋,高低有序,主次分明。楼前有三个大门,在主楼和横屋之间有小门相隔,外观连成一体、内则分为三大单元。楼门坪和围墙用当地河卵石铺砌,做工十分精细与大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十分和谐。外形像三座山,隐含楼主三兄弟“三山”之意。楼名也是张星炳题写。福裕楼1  清末,楼主林氏三兄弟,经营条丝烟和烟刀生意,产品销往日本、东南亚各国发了大财,富甲永定。他们还捐巨资兴办“日新学堂”。日新学堂也是由张星炳设计,是一所典雅富丽、中西合璧的学堂。这个学堂办起后,培育了不少人才,名气远扬,许多外乡人都来“日新学堂”读书。“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福裕楼”里人才辈出。福裕楼2福裕楼3福裕楼4  黎元洪任总统时,林逊之(林仁山之子,振成楼的设计制造者)为中央议员,其书画、对联也很出名,“振成楼”对联几乎全是林逊之一手之作。林逊之的弟弟林亮之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取得法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担任闽候、惠安、宁化县县长。解放前任永定中学校长多年。解放初期被评为开明人士。
道韵楼  道韵楼全景1 道韵楼
广东省潮州市的饶平山区拥有众多的土楼著称,在饶平县的六百多座土楼中,三饶的道韵楼名声最著。  规模巨大的道韵楼位于饶平县三饶镇南联村,是目前为止中国发现的最大八角形土楼,正八卦形的土楼建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内切圆直径是101.2米,周长328米,总面积15000平方米,比福建省最大的八角形楼——南北宽86.6米,东西丈90.6米,共64个独立单元的沼安县上官陂村在田楼的(建于乾隆年间)内切直径多十来米(以上资料见日·冈田健太郎《客家圆楼》和黄汉民《福建土楼》等),更宏大和久远。目前,道韵楼正汇合福建的一些著名土楼准备参加在福建举办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评审。道韵楼的二楼  道韵楼的八角造型是仿八卦的形状而建的,楼中每一卦长39米,各有楼间9间,卦与卦之间用巷道隔开,八卦共72间。楼间也仿三爻而设计成三进,一二进为平房,第三进联接外墙为三层半楼房,楼墙高11.5米。底层墙厚1.6米,由黄土夯筑而成,墙基仅垫二层青砖,固桷用竹钉,虽历经多次大地震而完好如初。楼中除了各家各户自用的水井外,不特意在楼中的阳埕左右挖二眼公用水井,以象征太极两仪阴阳鱼之鱼眼。该楼还与一般土楼不同,它仿照诸葛八卦阵的从生门入、休门出的原理,特地在大门一侧另开一休门,以让族人从此门出寨。  据说道韵楼原本设计为圆形土楼,但屡建屡倒,后有高人言此地是“蟹”地,须用八卦之形才镇得住,建楼的黄氏先祖遂依八卦形状构建,且采取坐南朝北的座向,借北面的笔架山为文笔。该楼文风向来称盛,楼的八卦中第卦各出过一个举人,共八个举人,秀才就更多了。其楼名也请饶平黄氏宗亲,明礼部尚书黄锦赐题,手迹至今嵌于楼门上。  由于道韵楼处在潮人与山区客家人相混杂的半山客地带,其建筑特点也带有二者的一些牲,比如楼间的面积大小基本一样,但主要的建筑——祖堂仍处于中轴线上,地面前低后高成交椅背格局,加强了尊卑之别;一户一梯的多进形式更接近于平原里多进的府第式民居,而明显的与客家的全楼共享数条楼梯的形式不同,它更多地强调了各家各户的私隐性和独立性。 道韵楼中心的水井  近几年来,道韵楼以独特的古建筑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古建筑专家和参观者前来研究和观光。1998年以来,日本运输大臣石井雅之,日本佳速航空公司九桥弘和,美国学者诺玛克姆教授以及浙江、江西、香港、台湾以及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的古建筑专家都先后前来考察研究。  日,道韵楼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南阳楼梅州网
来源: 梅州日报   
楼内结构南阳楼南阳楼1南阳楼大门
南阳楼位于广东省饶平县上善镇永善村。  永善村土楼群“盛开”于山谷之中,由五座圆土楼组成,背山临流,场景开阔。以南阳楼为首的前三座鼎足而立,组合成一巨大的“品”字形。  楼内阳光充足,空气畅通,冬暖夏凉,据说居住人健康长寿,历代都有百岁老人。  南阳楼并非孤立,与它相邻的有福海楼和东华楼,三楼合称为水波楼。南阳楼有三层半高,共有房屋26间,以黄泥土夯成,门楼上方有凹刻的“南阳楼”三字,两旁贴有对联,正值新春佳节,南阳楼内户户门前鲜红的对联以及挂在门前的大红灯笼,无不渲染着节日的喜庆。南阳楼内中心处设有圆形广场,水井一口,圆形广场上晾晒的衣服在冬日暖阳的抚摸下轻轻随风舒展,一两只小鸭小鸡踱来踱去,很惬意的样子。  楼的内部系木结构和灰瓦组成,为环廊式建筑。楼房朝里围成环状。单元若干,环形通廊连成一体,通廊式与单元式结构相结合。楼内所有房门和窗户均朝向天井。所有房间都是相同样大小,整体划一。楼内的起居生活南阳土楼群
乾泰楼乾泰楼二楼乾泰楼全景  乾泰楼在大埔县中是最圆的一幢土楼,大埔人口中90%以上是客家人。客家人据说其祖先来自中原黄河流域汉民族支系的后裔,于元代或明初先后由闽迁徙人饶定居后。他们初到这闽粤交界的崇山峻岭之间,搭草寮为居,单户独舍,常遭兵匪之祸,又受狼虎为害,难以安生。  为求生存繁衍,勤劳智慧的客家人不得不从分散独居的方式,汇集聚居筑造这种土墙高筑的连层堡寨---土圆楼。几十上百人,一村一族聚居于一座坚固安全的土楼,有利于感情和睦,团结协力共求发展,是客家人的一大特色。  远远望去,圆圆的身影,破旧的土楼,不知道站在这里多少年了。门口有几个小朋友在嬉戏,对于我们的到来,显得十分奇怪。因为乾泰楼在几乎村村有土楼的客家地区并不算得出众,看来平时也没多少人来这里参观。  土楼的建造用料很独特,其高大楼壁,都是用生土佐以砂石,用木条和竹片作筋骨,经过反复揉打、碾压,层层夯筑而成。厚1.5米,基宽2米,墙基奠石块。这种土墙比石条还坚韧,不怕水浸,防震性能特别好。所以经过数百年的风吹雨打,土楼仍然可以住人。  步入土楼内,一楼不作居住,抬头往上可以看到二楼、三楼的“阳台”挂着衣服、被单等生活用品。看来仍有不少人住在这土楼内。
龙田世居——系坑梓黄氏的根  龙田世居牌楼全景四角都设有炮楼,使围屋显得气势恢宏
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坑梓街道田段心社区的龙田世居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占地5000平方米,是龙岗区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客家围龙民居之一,1987年被列为宝安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8月,被核定为广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围屋正大门  据介绍,龙田世居是由梅县(今梅州市)迁来的黄氏族人所建,黄氏家族在此落地生根、开枝散叶,围屋内居住的人口最多时曾超160多人,如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已搬进楼房,分散在街道各小区,另有近20户人家、约80余人旅居港澳、马来西亚叻思布和厄瓜多尔,每当清明、春节等节日,这里都会举行黄氏宗亲的家族纪念活动,旅居海内外的黄氏宗亲都会来到龙田世居,祭祀黄氏先祖。这里是坑梓黄氏乡亲的最古老的居住、生活、祭祀场所之一,也是情系海内外坑梓黄氏乡亲的根。
清代的客家古围屋:惠东白花镇冯大利四角楼  惠东白花镇冯大利四角楼惠东县白花镇田洋村有座建于清代同治年间的客家古围屋,当地人称之为“冯大利四角楼”。该屋占地面积5752平方米,房屋达160多间,是迄今为止该县发现的单座占地面积最大的客家古围屋。近日,听说记者要前来采访,屋主后人纷纷赶回来,热情地向记者讲述古围屋的历史。
客家民居建筑的一大杰作--四角楼  [梅州一特]黎金本城堡式四角楼(摄于兴宁岗背)围屋式四角楼(摄于兴宁岗背)高耸的炮楼(摄于梅县丙村)  客家地区的民居建筑除了土楼和围屋以外,还有四角楼。四角楼(俗称“四点金”)以防患未然、抵御外侵为第一要素,它既有被动防守又有主动抗击的特点,是客家建筑中的又一特色民居。  梅州境内的四角楼以五华的锡坑和兴宁的刁坊、岗背等地建得较多,但这些地方的四角楼如同星星点缀般散落在山野间,建得最多最密集的要数同是客家地区的河源市和平县林寨,一个村子竟有二十四座规模宏大的四角楼。兴宁岗背五星村有一处一字形排开的二座四角楼和一座六角楼(六个炮楼)及一座八角楼(八个炮楼),只是除这二座四角楼外,六角楼和八角楼有些已经坍塌,令人惋惜。  现存的四角楼建筑年代都较为久远,短则百年以上,长的有三四百年之久。四角楼整体结构与“堂”、“横”组合的府第式客家民居无大差别,一般都以中轴为中心,设上、中、下“三堂”,左右两边建横屋,堂屋后面加建一排枕头屋与横屋相连成围,楼高二至三层,外墙厚实高耸不开窗。它的主要特征是在左右横屋的前面第一间和后面第一间(即房屋的四个角)加建高出房屋一至二层的炮楼,高高耸立的炮楼既可居高临下对房屋四周进行监护,又可对入侵者进行狙击。传说中,兴宁的“躲世楼”附近村民如遇匪患或战乱,大家便迁入角楼内躲避固守,免遭祸害。  浑厚高耸的四角楼犹如一座座戒备森严的城堡,显得格外巍峨雄伟。据史料记载,1986年湖北黄陂县出土的吴末晋初青瓷“坞堡”,不仅四角有碉楼,内院还有祖屋。可见客家地区的四角楼与中原远古村屋有亲缘关系,它的极好的防御功能正好适应了客家人聚族而居、对外封闭、对内开放及山区社会环境恶劣的生存状况,它是客家民居建筑的一大杰作。
[客家建筑]枫朗客家土围楼——维新楼  [客家建筑]黄玉情  维新楼位于大埔县枫朗镇黄屋科,按黄氏族谱推算约始建于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该围楼未有文字记载),据当地黄姓人口耳相传和土围楼居住过的94岁老人叙述,是十八世竹溪公以及当时大埔县境内和饶平部分黄姓人自带饭包(伙食)无偿助工,齐心协力、团结合作建造而成的,其也是因为与另一姓人械斗十八年而构建的防御性建筑物,该楼建成后两姓人械斗也因此结束,和睦相处。  维新楼坐东南向西北,大门是用火砖和花岗岩石,外墙体用糯米糊混石、黄泥舂夯,土、木、瓦结构的圆形围楼,该楼占地面积1808平方米,楼的外形似一个大圆柱,楼高三层12米,以中厅为界,由左边十二单元、右边十单元组成,共有房间72间,组成一座高大壮观的环形楼,酷似一座堡垒。每单元为独立门户,内有厨房、浴室、天井采光,每户三层,可直通三层楼,整座楼层用木板铺成木棚、楼梯、走廊。围楼中间为圆形天井,直径24米,天井内有一口水井(以前有砻、碓),所以在围楼居住不用出门大都能生活过日子。天井据说是用鹅卵石铺成古钱币状(今被打成水泥地板),楼内有一个中厅,为楼内人各种大型祭祀集会的公共场所。围楼墙体坚而厚,底层墙宽1.5米,二层墙宽0.75米,三层墙宽0.5米,楼底层和二层均未开窗,三层才开一个小窗,并设有若干内小外大的枪眼,三层有24条用火砖砌成的砖柱,内有环形走廊。整座楼仅正面开一大门,门联书写“维系循良世泽,新绳孝友家风”,厚实的大门板用铁皮包着加固,显得厚实而坚固,有几百斤重的大门板要使劲推才能推动,用铁条做门杠栓,并挂有一小铁钩做栓子,长年累月关、开门使铁杠栓变得光滑漆黑,大门板背后各有两个枪眼,内门槛下一块花岗岩石有7个圆孔。围楼大门框是用花岗岩石并雕刻有“诗、礼”篆体字,大门 是用5条花岗岩铺成,大门前有一口半月形池塘。  维新楼整体布局科学合理,通风采光良好,是聚式群居、功能齐全、有防卫性的建筑物,其凝重厚实中透出庄严,独立门户和有着良好的内外相成的风水,是天人合一、人与建筑崇尚自然的最高境界,也是古人在建筑上智慧的结晶。2009年该楼被大埔县列为重点保护“特色民居”,引起了建筑专家和摄影爱好者的青睐。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围楼居住人生活的改变,维新楼有部分梁、椽、瓦已近坍塌,厚实的墙体和黝黑的门板以及走廊上的木板,显示出维新楼的沧桑和古老,同时也让人觉得每一块木板、每一扇门都有一个故事,让人追古抚今,思绪万千……
大埔花萼楼:世界民居建筑奇观目前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并已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梅州文化遗产]  在距大埔县城45公里的大东镇联丰村,一座近400年历史的客家围楼吸引了八方来客。这座饱含沧桑的土围楼——花萼楼,在宁静的乡村中诉说着它的历史,也向世人展示了几百年前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 花萼楼外景。  花萼楼建于明万历36年(公元1608年),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86平方米,属土木结构的圆形建筑。共有三环,内环为一层30个房间,二环为二层60间,外环为三层120间,共有210个房间。楼高11.9米,楼的墙体用生土夯筑而成,底层宽2米。顶层宽1.3米,楼顶为木梁灰瓦。楼的第一层不设窗,第二、三层墙上设有内小外大的枪眼,整座楼只有一个大门供出入,大门框用厚而宽的花岗岩石板组成,大门板钉上坚厚的铁皮,这些门窗设施是为抵御外侵而特意设计的。楼内有面积为283.4平方米的圆形天井,用大小不等的鹅卵石铺成,中心装饰着一个直径3米的古钱币图案,寓意着人们祈求丰衣足食的心愿。天井一侧有口古井,用于防火和生活之用。整个土楼布局合理、通风采光、冬暖夏凉。目前,楼内仍住着十多户林姓人家。老宅仍旧散发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相传花萼楼是由当地林姓的第五代上祖林援宇兴建的,当年,林援宇家境清贫,衣不蔽体,为避风遮雨而寄宿在狮头山上的一个石洞里,常年来往于福建、江西、饶平等地,靠担盐、挑石灰为生。林援宇忠厚老实,为人正气豪爽,虽家境贫寒,仍时常接济更加贫困之人,深得乡邻口碑。林援宇建好这座土围楼后,把村里所有没有房子住的乡邻都接到这里来住,因为所建圆形楼形似花萼,又取兄弟邻居相亲相爱之意,所以取名为花萼楼。  花萼楼设计精巧、结构独特,显示了客家人圆满、团结、平均、平等的生活理念,是目前广东规模最大、设计最精美、保存最完整的土围楼,是世界民居建筑的一大奇观。1992年12月,中央电视台在该楼拍制了《神州百姓闹元宵》文艺节目;1993年4月,广州电视台在该楼拍制了《客家人》专题片;1999年1月,中央电视台、中国影视总公司在该楼拍制了8集电视连续剧《嫂娘》;2000年10月,客家土楼千人茶会在这里成功举行,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中国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秘书长郭旃前来考察后,认为该楼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条件。目前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已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罗娟娟 钟爱琴 整理)
精雕细绘"肇庆堂"
[客家建筑]
  肇庆堂位于大埔县百侯古镇约一公里处,紧靠省道“茶上线”公路旁,远观白墙黑瓦,清淡素雅;近看雕龙画凤,工艺精湛。它犹如旧时乡村中清高儒雅的老书生,黑瓦白墙中透出的清淡雅致是它的外在气质,而屋内精美的雕刻绘画是它广博的知识和深邃的内涵。
肇庆堂,又名敬修衍庆,建于民国六年(1917年),距今已有90余年之久,占地近3200平方米,主体为“堂”、“横”组合的府第式客家围屋,围屋侧是一幢建筑精美的两层西式洋房,与其它地方中西合璧的客家民居中那种屋内为客家围屋结构、外墙采用西洋风格装饰的民居形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其特点为主次分明,一中一洋,虽然各据一方却又紧密相连,是梅州山区独具特色的中西合璧的客家民居,2005年被列为大埔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堂及屏风门
 肇庆堂由百侯镇侯南村楼下富商杨荫垣所建,杨荫垣早年离家前往汕头经营药材生意,由于其天资聪颖,善于经营,又有着客家人刻苦耐劳、勤奋实干的创业精神,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积聚了一笔钱财,在离祖屋不远处的地方购得一块宅基地。建房时选取优质的石材、木料(有一部分不远万里从海外购进),从福建、江西和潮州请来建筑、雕刻、绘画水平精湛的工匠,建造西式洋楼时还特地请外国洋人为督工进行施工,先后共历时三年,花耗银元一百万之多,大屋终于落成,其屋内上堂牌匾“肇庆堂”为胡汉民亲笔题写。
从气势不凡、门楣上书“敬修衍庆”的斗门进入屋内,迎面是一扇造型独特的八边形大门。跨过八边形大门便来到屋前的晒坪,站在晒坪,右边是凸出围屋的两层洋楼,前面为高约3米的墙,右为主体核心“二堂二横”的围屋。堂屋不设大门,由一字排开的屏风木板隔开内外,平时屏风关闭,由两侧横屋的小门供人出入。走进合院式堂屋内,虽有几分陈旧但仍不失堂皇气派,娟秀的石柱托起粗壮的大梁,显得高深空旷、气势轩昂。上下堂之间是一个大天井,充足的光线把厅堂照得通亮,上堂上方高高悬挂一横匾,上书“肇庆堂”,下方放一神龛,用来供奉祖宗的牌位。那历经九十余年的梁柱、斗拱、屏风和门窗依然保留着一幅幅精美的雕刻和色彩斑斓的绘画图案,丰富多彩,仅雕刻就有镂空见彼的透雕、打磨圆滑的圆雕和深浅起伏的浮雕,形式有石雕、泥雕、木雕和瓷雕四大类,风格各异、工艺精湛。
纵观整座大屋的雕刻和绘画,构图奇特、意境无限,但最具代表性的非中堂屏风门扇莫属。该屏风门由10块硬木组成,高约3米,左右四块屏风门的上半部分刻凿“忠、孝、廉、节”四个大字,中间四块屏风门刻凿为“福、禄、善、庆”,文字高约一米,工整凝重,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屏风门下半部分绘有流传甚广的民间传说,极为生动。
如果说围屋里处处弥漫着的是浓郁的儒家传统文化气息,那围屋外的两层小洋楼,反映出的却是风格独特的“西洋”风情,其采用外围通廊、圆拱造型的开放式的格局,更具有西洋建筑中用几何线条造型的艺术装饰之美,墙体上用浅浮雕效果雕塑或虎或狗或鱼等动物图案,形象逼真。楼梯设计更是别有新意,采用普通样式和螺旋样式两种,相互对比,交相辉映,让观者去体味其中的韵味。
梁伯聪故居鹤和楼清辉雅院翰墨书香  [梅州一特]鹤和楼外景鹤和楼糅中西风格于一体鲤鱼口实为排水口  “梁伯聪故居鹤和楼,为自由式客家民居,左右不对称、形状不规则、中西合璧——”  鹤和楼位于梅江区西郊街道办事处黄泥墩。建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建筑占地面积接近1500平方米,共有68个房间,主体建筑坐西南向东北,为三堂一横枕式走马楼结构建筑。它的特点首先在于:卷棚凹入式门楼坐东向西,并不处于建筑物中轴线上,而是在前堂左边依外墙加砌出。门楼墙壁设有射击孔,具防御功能。门楼内置屏风门,上绘“鹤龄益寿 和气致祥”图,步入门楼是一个小巧的内庭院,右前侧有小斗门通往杂间。穿过庭院是上、中、下堂及横屋,横屋右前侧是内花园。从堂屋深入还别有洞天,“花头”后面建一进二层的私塾,或者是由于空间、地形上的需要,或者是建造者独具匠心的设计,这种左右不对称、形状不规则的自由式客家民居建筑在梅州城区并不常见。二是中西合璧。中堂前拜亭为水泥筑造,颇具西式风格,青瓷水瓶状栏杆,望柱装饰,仿罗马柱支撑镂空花卉图案装饰的亭罩,前左右形成拱券造型,亭罩后端的鲤鱼口将汇集雨水排泄。堂屋内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工艺中最为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混合结构,保留卷棚、雀替等古建筑元素,采穿花、雕花、阴刻、描金、彩绘等工艺,以仙鹤、荷花、牡丹、麒麟、狮子、鲤鱼、古代人物等民族传统图案为主题装饰。  鹤和楼装修糅中西风格于一体,反映了主人审美情趣与创新开放的思想;私塾,寄托了主人崇文重教的初衷;花园里,与楼同龄的高大桉树见证了族中子弟孜孜求学的历程。该建筑结构特别,整体造型布局得宜、高低错落有致,既有古代庭院的神韵,又极具客家特色,蕴含着主人精心构造幽静典雅的居室文化环境,以此教育子孙、熏陶后代苦心。  梁氏为书香世家,梁伯聪(年),正生于此。其曾祖、祖父均为官,分别是“礼部公”、“刺史公”。因族中子弟甚多,特聘名师执教,家中藏书甚丰。梁伯聪自幼勤奋好学,饱读经史,学识渊博。他曾参加清末最后一期科举考试,为梅州历史上最后一位秀才。他毕生致力地方教育,以严谨认真、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培养了许多杰出人才。名画家林风眠,著名雕刻艺术大师、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开山鼻祖李金发,教育学家钟皎光、孙亢曾等是他的学生。退休之后,他获得教育厅颁发长俸(特殊津贴),这种待遇是梅州有史以来的第一位。梁伯聪精于诗词,现留存《梅县风土两百咏》、《酣雪楼主七十自寿诗》各一集,前者为长篇叙事诗。诗中记风土、道民情,叙事千年,极具存史价值;后者以记述自身经历和抒发襟怀为主。他擅长书画,书法造诣深,是当时粤东有名的书法家;所绘山水花鸟,笔法清新、意境超脱、栩栩如生,为世人珍爱。梁伯聪三子梁挺生幼承庭训,于美国迈阿密州圣多玛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曾任香港圣若望英文书院院长、美国国际学校校长。其热爱桑梓,情恋故园,捐款家乡教育事业,为世人称颂。  如今,花园桉树挺拔葱翠、雅院丹桂随风摇曳、廊庭仿佛飘来点点墨香。  正是百年古树展新容、清辉雅院花弄影、廊庭翰墨书香。存史佳作,世代流芳。  (曾珣曲/文 侯立/图)
南华又庐:魅力独具的客家民居  上图为南华又庐坐落在梅县南口肥沃的田野中
[梅州文化遗产]
南华又庐坐落在麓湖山下的梅县南口镇侨乡村。在这个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侨情的华侨之乡里,南华又庐在众多风格各异的客家民居中尤显出色。南华又庐也叫做“十厅九井”,建于1904年,是梅州地区最大的客家民居之一,也是客家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之一,2002年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南华又庐造型独特,亭台楼阁俱全,雕龙画凤,属于典型的客家围屋。房屋外观宏伟,占地1万多平方米,屋内分上、中、下堂,二楼共八堂,左右两侧各四堂,屋背有果园,全屋共有118间房,大小厅堂几十个,所以称“十厅九井”。据说,光建这座房屋就用了18年的时间。屋内各堂既可独立又可连体,有“屋中屋”之称。  走进南华又庐,可以看到,房屋的中轴线上分别是上、中、下堂。中堂供奉着“又庐”创建人潘祥初先生的灵位。两边各有四堂,是潘祥初为8个儿子安排的套间。其实每一堂就已经是一座独立的围屋,里面相通,面积很大。在围屋的后面是枕房,各堂的厨房都集中在这里。枕房上面有炮楼,是防御工事。后面还有一个大果园,种有各样岭南佳果。房屋的左右两侧分别是花园和畜舍。围屋里面到处雕梁画栋,华丽非凡,连墙脚都有淡雅的壁画。屋内还建有“鱼乐”戏台,据说是当年看戏打牌的地方。整座住宅内设有合理分布的“自来水”设施,原设计是从山上引水,水分几路从后屋进入室内,经各用水区域流到排水系统的集水渠,然后汇集到屋前的集水总渠,再进入河流。  南华又庐独树一帜的建筑特色,吸引了众多中外建筑专家、民俗学者及游客前来考察、观光。该庐创建人、著名侨领潘祥初早年飘洋过海到印尼谋生,后在香港发家致富,与堂叔合资在侨乡村兴建毅成学校(现在的安仁学校),同时还捐资建造两座铁桥和横贯全村的三合土村道。如今,他的儿孙后裔分布在美国、印尼、加拿大以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计有100多人,其中有多名博士、学者和企业家。世界著名量子化学家、全美华人总会前主席、美国波士顿大学终身教授潘毓刚先生就是潘祥初的裔孙。潘毓刚1936年出生于广州,小时候在南华又庐居住。2003年9月,南华又庐百年华诞时,潘毓刚先生及其堂兄弟全家情牵故里,纷纷从世界各地回到祖居地南华又庐寻根祭祖。
泰安楼:客家民居建筑一大奇观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内涵的石楼,是中国与世界民居建筑史上的文化瑰宝。  [梅州文化遗产]  泰安楼位于大埔县城龙岗村,建于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4年),距今已有240多年历史。因其楼的外墙全为石墙,故俗称石楼。这座保存几乎完美的石方楼,在国内极为罕见。2002年7月,泰安楼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楼及附属建筑占地面积6684平方米,其中主楼占地2577平方米,两侧书斋占地2764平方米,门坪及花台占地1325平方米,共有200个房间。泰安楼属砖石木结构建筑,坐东北向西南,呈四方形,长49米,宽52.6米,门口有宽阔的门坪和水塘。  泰安楼的大门非常独特,乍一看,眼前一座雄伟的门楼;细一看,这门楼原来是镶嵌在墙上的。据说,泰安楼的主人是做生意发家的,没有功名不能建门楼,后来他灵机一动,就想出了个绝妙的办法做了个假门楼。  楼内中轴线主体建筑为平房,分上下二堂,上堂中堂书“祖功宗德”横匾,陈列蓝氏先祖神主牌,并作祭祀的祠堂,楼内婚丧喜庆活动都在此举行。左右为厢房,平房四周为天井,水井设在楼的右侧,井水清澈可口,现仍可饮用。三层楼房把主体平房环抱在中间,形成楼中有屋、屋外有楼的格局。楼内四角设有楼梯、二至三层均有内环形走廊,为防外患,三层还专设有外环形防卫走廊。楼的两侧各建有书斋,分文武两科,可见当年楼主人是何等重视教育。整座大楼只有一个大门出入,门板镶上厚厚的铁皮,大门顶建有蓄水池,供防御外敌进攻时灭火之用。  兴建泰安楼时有个有趣的故事,楼主人蓝少垣在该楼工程进到第三层时,他把办公地点也搬到二层的一间房子里,规定凡前来领工资的工人不管是谁,都要手提两块砖到三楼后才来领工资。那时候的工资是每日清算,结果就这样节省了建三层所用火砖的搬运费。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楼主的聪明。  这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内涵的石楼,是客家民居建筑的一大奇观,也是中国与世界民居建筑史上的文化瑰宝。目前,有关部门已向国家文物局申报该楼为世界文化遗产。  为进一步发掘这座石楼的文化内涵,大埔县委、县政府在楼中规划布置了一个集客家生产、生活用具、客家服饰、客家名人风范为一体的展区,集中体现了大埔客家的人文风貌。其中一楼的客家发展史、生产、生活用具及客家服饰、节庆活动用具展区,详细记载了千年来大埔客家人的发展、生产、生活情况;二楼为大埔古文物、楼主人生平、客家名人风范、客家珍奇风物资源展区。
仁风楼:太平天国康王大本营
日前,梅江区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确认,位于西郊街道黄泥墩的客家民居——仁风楼是140多年前太平天国康王汪海洋在嘉应州最后的大本营。文史专家认为,仁风楼是旧时战地遗存的活标本,对研究太平天国历史、清朝末年历史、客家地区战争史具有重要意义。
 ▲置身于客家民居中间的仁风楼,中间天井处突出部分为拜月亭。
▲斑驳的大门记录着仁风楼的沧桑历史。
据了解,仁风楼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其名出自《后汉书·章帝纪》:“功烈光于四海,仁风行于千载”。当地梁氏先人从嘉应州松源堡迁来,后在此择地历时五年建成仁风楼,共拥有八厅四横共100多个房间,并有门楼1座、围墙1堵、水井2口,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虽历经300多年风雨,仁风楼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多位梁氏后人仍在此居住。仁风楼主体建筑坐西南向东北,是一堂四横堂横屋。外门楼坐东南向西北,二道门依次为方形门和拱券门,坐东南向西北。堂屋为悬山顶,横屋为硬山顶、走马楼结构。整体为灰瓦面、三合土夯筑、土木结构建筑。堂屋内有宋湘亲书楹联:“克俭克勤保世滋大、是巽是训进德无疆”,中间挂“思训堂”匾额。
仁风楼周围大屋鳞次栉比,屋屋相通,有很大的回旋活动余地、四通八达的巷道,攻守进退两便。与周边客家大屋不同的是,仁风楼宽大的大殿前面专门建设了一个近20平方米、在客家古建筑中罕见的拜月亭,精致的砖石浮雕和走廊大殿的木雕饰互为呼应,屹立于大殿前宽大的露天门坪就像一个点将台。据居住在此的梁伯介绍,1865年(清同治四年)12月8日(农历十月廿一),康王率太平军各部攻下嘉应州城后,选择将大本营设在仁风楼,或许与这个点将台式的拜月亭有莫大的关系。
据梅江区文史工作者考证,仁风楼是清朝末年太平军在嘉应州的大本营,太平军将领在这里指挥余众与清廷抗击,时间持续60多天。据记载,日(农历十二月十二),康王率太平军精锐出梅城北郊佛子高、黄竹洋猛攻清军,正当康王身先士卒率众追击溃退清军时,由于叛徒指认,清军集中火枪火炮轰击,康王中炮落马,被其部下急用大旗裹住抬回,于当晚在仁风楼不治身亡。
据史料记载,康王死后,强敌四围,太平天国偕王谭体元和剩下的太平军数万人陷入绝境。日夜(农历十二月廿二)偕王谭体元与胡永祥等率太平军悄悄撤离仁风楼从西南门出城,开启西南门渡梅江浮桥,渐次撤出梅城,但由于地形不熟,由小密误走黄沙嶂而导致全军覆没。  (刘世锦 叶志明 侯立)
□新闻链接  
太平天国与嘉应州
史料记载,晚清左宗棠在奏折中称,太平天国“兴于嘉应,灭于嘉应”。太平天国余部在嘉应州(今梅州市范围)战事,实乃太平天国运动结束的最后一役。嘉应州地处粤东北,闽粤赣三省之边的山区,为客家人聚居之地,当年太平天国余部最后辗转来此,据有此地,盖欲凭借此地缘(地区)、人缘(客家人)之故,以图东山再起。
造型独特的“火船屋”上火船屋的健庐,设计精巧华丽。 在广东梅州市大埔县三河镇梓里村,有两座造型独特、建筑风格在我国少见、形状酷似轮船的楼房——“火船屋”。又因两座楼房建于村心的一溪两岸,一座朝南,顺水而下;一座朝北,逆水而上,又被称为“上下火船屋”。远远望去,一条溪流从中间穿过,两座“火船”相向而行,宛如“双船竞渡”,相映成趣。
顺水而下的“火船屋”,位于村心东片祠堂下新街口,好像一艘整装待发的巨轮,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原民国热河省主席范汉杰将军的故居,名叫“杰庐”,又叫“下火船屋”。   “杰庐”坐北朝南,土木瓦房结构,进深31米,面宽11.9米,高两层共11.8米,建筑面积368平方米,建于1943年。该屋设计巧妙,按照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火船形状设计建筑而成。楼房有南面和东面两个大门。朝南大门为“船头”,用砖混结构装饰为牌坊式门楼,分别由四根砖柱支撑,两根砖柱作拱梁形成井字形结构,分上下两层,中间各开一个弧形大门,两侧各一小拱门。柱子顶端用沙灰塑成葫芦状,非常典雅秀丽,颇有西方建筑风格;朝东大门亦由四柱三个拱门组成两层骑楼。早年,东面骑楼门口有500多平方米的鹅卵石砌门坪,由0.5米高护墙围着,与南大门门坪及西面草坪连成一片,形成约1500多平方米的广场,状如巨大的“甲板”,“甲板”东西两面后来被用于建房。屋内设置亦像船舱,有前、中、后三厅,前、中两个大厅内设楼梯,中间过道,两边房间,后厅通“船尾”厨房。楼台西面有一排几十米长的木阳台,连通“船头”和“船尾”,恰似“船舷”。“船尾”有十多米道路连接新街店铺,形如轮船拖驳。以前该庐周围都是稻田,每当农耕插莳季节,水天一色,远眺此屋如船行平湖之中;当稻浪滚滚之时,此船又如行驶在波涛之上,抒发着客家人走出山门,走向世界的博大胸怀。“杰庐”是范汉杰和其二、三哥寄钱回家,由其母及其妻子童绩华主持,参考本村“上火船屋”的样式而建造的,历时三年才竣工。1995年被列为大埔县文物保护单位。   逆水而上的“火船屋”,位于村心西片邓屋“志事堂”一侧,好像远航凯旋归来的巨轮,停靠在家乡水岸码头,这就是人称为“上火船屋”的“健庐”。它的主人是早年旅居澳洲、印尼的华侨邓文健。“健庐”先建于“杰庐”,坐南朝北,土木瓦房结构,进深36米,面宽10米,高两层共9.5米,建筑面积360平方米,于1939年落成。该屋造型与“杰庐”相似,亦酷似轮船。“船头”设计比“杰庐”更为精巧华丽,第一层为出入木门,连接大门伸出由6根水泥柱子支撑的半圆形钢筋混凝结构骑楼,骑楼上的阳台圈着精致的栏杆,站立其间,视野开阔;坐在二楼厅堂里,犹如身至船长驾驶室,别有雅趣。楼面大门及窗户装饰别致,二层门楼由三个弧形拱顶组成,上塑5个葫芦,两边檐桷各有一狮,中间牌匾为八仙过海图像,整个门楼中西合璧,华丽独特。“船”内右片一排为房间,左面为通道和楼梯。“船身”两侧只开设“舱窗”,使室内通风宽敞舒适,外观又给人以简洁明快和安全牢靠的感觉。厨房和卫生间在“船尾”,平房结构,依转弯地形而建,恰似船尾在摆动,有活水行船之意。“火船屋”门前有小“甲板”,门坪上的水井有如“锚洞”,左侧石阶就像码头,拾级而上直通祖屋。据邓文健的儿媳妇、百岁老人昆瑶婆说,当初原想建造双堂两横围龙屋的,因地皮难谋,地形局限不能建造,只好改建“西装屋”,设计风格来自于澳大利亚当时的建筑风格。歪打正着,这样的房屋不但独特、美观、舒适、实用,还节约土地!这种结合实际又有创造性的建筑设计,是十分值得我们借鉴的。据了解,屋主邓文健多年在印尼谋生,“健庐”是由其出资,委派其长子昆瑶回乡主持建造的。
燕翼围简介  
杨村燕翼围,全国重点文物,建于清顺治年间,距今已320多年,为杨村赖福之所建,取山海经中“妥先荣昌,燕翼贻谋”中“燕翼”二字为围名,是深谋远虑、荣昌子孙之意。燕翼围高14.3米,墙厚1.45米,长41.5米,宽31.8米,外墙厚实坚固、笔直矗立,如千仞陡壁。墙上布满火枪眼,东南西北四座炮阁交相呼应,可形成无射击死角的火力网。进围内须经过唯一的围门,围门设有外铁门,中闸门和内木门,只要围门一关,外人莫想进来。楼上有米仓,院内有水井。相传,墙面是用糯米粉、红糖和蛋清搅和粉刷上去,没东西吃时,可剥下来用水煮充饥。墙根离地约1尺多高处,有一喇叭形漏斗,是用来排污水的。进围门后,只见此楼分为四层,每层有34个房间,各层有骑楼回环相通。卧室、仓库、过道、回廊、门窗、楼梯等多变而又统一,疏密有致、通风讲究、采光合理。   燕翼围布局科学、结构严谨、防御得当,打起仗来是碉堡,放下土炮是居家的多功能建筑,充分体现了客家人为争夺生存空间不屈不挠的斗争意识,是客家人智慧和力量的结晶,也是一部生动的客家变迁史,表达出丰富的人文内涵。   清道光年间,时任赣州知府的殿试钦点探花 周玉涵慕名来到杨村燕翼围赏景,他在围顶上纵览云飞,赏月观霞,把酒临风,吟诗作赋,并挥毫为围屋题写了围名,流连数日不忍离去。
编辑本段燕翼围历史  风云史岁,客家人从中原大举南迁,历经沧桑,流落赣、粤、闽边境。明末清初,战乱纷飞年间,客家先祖赖氏早年从广东盐商、绸缎返内经商发达,因客家人在别人地盘,相对成了弱势,加之粤赣边境农民义军战火烽起,杨村处于烽烟滚滚“劫掠无虚日”惊惊恐怖境况、家道殷厚的赖福之密奉外避,原想到黄塘亲戚家一躲,岂料对方无义,杀探问孝古子,才改奔黄牛石(九连山)避乱,事息返回。只见“庐舍已灰烬”凄景,饮恨思痛,深受平房难御侵之苦,念及古训“高筑墙、广积粮”为抵御外来不法掠徒、赖福之就萌生筑建围屋防御,邀请丰城名师工匠始筑、于清顺治七年始建公元(1650)年,因工程浩繁、耗资巨大,历经三代、竟费时27年于康熙16年完工,故取名:燕翼围,又称“高守围”字意曰“以燕翼子、燕安也、翼敬也”意即为子孙谋想。围外巷,平整的石阶巷道,三叉路口讫立着一块“正气石”,相传着许多民间古老的神话传说,抬头抑望高耸,笔直的墙壁,展示了古代工匠师的精湛技艺,古曰:“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历史映照。大门右边掘一口数百年优质岩层古井,墙跟设传声道唤人,古老铁大门上设置倒水和防火、防盗功能,四面筑基麻石高墙厚2米,围工整四方呈长方形,占地1367.55平方米,围高四层14.3米,对称建136间冬暖夏凉的胜地,内院设二口暗井,一是水井、二是旱进埋藏万余斤木炭和薯粉、暗井设置暗道秘通围外、平时填土封闭,战时困危,才掘井自救。围里炮角底墙壁基,砌设圆形垒洞,防掠、防震、藏临避,以防突发境危。三楼原始千年杉木排立,琳琅满目、环通走马廊,居临下58个枪眼林立,洞察墙外动态,以备战事,墙砖砌筑,糯米浆、石灰、桐油粘固,内墙壁面系、那年代用干粮面壁,以备困饥战备食用,是典型易守难攻坚固防御备战堡垒。   一九三八年,日本间谍误作广东博杨村、驻扎**武装,向空发送轰炸指令,当日飞机在高空俯视杨村三江夹流和高大的燕翼围,空投大量炸弹、扫射,幸在围周爆炸纷飞,伤及许多周边百姓,唯却没命中目标,燕翼围傲然挺拔在战火中洗礼,只留下右墙上方,机关炮扫射,弹痕累累的历史见证。   一九四九年解放初期,解放军驻围把守,关押大批土匪,由于唯独大门出入,加之围屋厚固,土匪就伺机搓稻草绳妄图从四楼枪眼部分逃跑,屡遭失败。有天月黑风高之夜,正是农忙季节,围中有一农夫,在大门内面壁风车劳作扇谷,噪声大作,所至土匪乘机摸哨,刚巧区队长巡岗,被匪击重伤,驻军排长闻声提枪击毙匪徒数人,差点误为农夫内应,千钧一发之时,倒地重伤区队长急促呼喊“不是他,不是他,……”事后,严守大门岗哨无一土匪脱逃,由此可见,围屋的牢固,实在不比一般。   高大雄伟的燕翼围是重温客家先祖年代,辛勤创业智慧的缩影,几百年传承至今,仍反映了那年代人类的真实生存状态,引人入胜,推人思考,只有历史记惦,今天的客家燕翼围,就是附地一道醒的风景,是当今赣南唯一最高的古楼文物,系闻名我国南部古老悠久的客家围屋。围屋的客家后代一抬眼,迎来五洲四海的游客,眼界瞅然开阔,从封闭到开放,原来只有这么一步之遥。   燕翼围大门对联   承先祖开创艰难燕翼贻谋昌百世   愿后人发扬光大凤毛济美振千秋   民国三十年时任任国民党赣南行政公署专员不久的蒋经国也慕名来到杨村燕翼围,蒋经国先生巡观挺拔的燕翼围惊呼:“翅鸟难飞越高大的燕翼围顶…………一堡垒也!”并吃住在围中。他对300多年前能在深山里建起如此高大壮观的民居倍加赞美,并对杨村淳朴的客家风情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国民党中将叶肇率军,特临围登古楼赏览,赞不绝口。1994年8月,我国台湾学者以及美国学者特来考察。 燕翼围印象(20张)  近几年以燕翼围为背景拍摄电视连续剧《我心永远》《白鹭瑶》中央少儿频道拍摄防火猜谜语《神奇之窗》中央电视台拍摄走遍中国《围屋沧桑》等。燕翼围已入选为全国重点文物单位,体现客家人智慧的典型代表作燕翼围将永世流传!
梅县仁厚温公祠仁厚温公祠作为一座典型的客家围龙屋,由堂屋、横屋、围屋、化胎、池塘五部分科学地组合而成,不但其庞大的规模罕见,它的建筑艺术,体现的客家风情,蕴含的客家文化,更让中外的来访者感到神奇,受到震撼。
梅县温公祠
黄香铁故居:“识字耕田之舍”  [梅州一特]▲坐落在蕉岭县蕉城镇陂角霞黄村的黄香铁故居外貌。    黄香铁故居,坐落在蕉城镇陂角霞黄村,屋名“识字耕田之舍”,又名“铁耕楼”,为二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占地面积1400多平方米。故居正门两侧有黄香铁自撰门联:“广厦万间初成此屋;深波千顷长绕吾庐”。 学子们为报师恩,捐建了这一客家民居,迄今已有170多年历史。 ▲黄香铁故居内的花堂。  黄香铁(),原名黄钊,是蕉岭县陂角霞黄村人,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甲申科举人。黄香铁博学多才,在京充国史馆缮书多年,日以古体诗自课。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著有《读白花草堂诗集》九卷,流行于世的诗有1062首,他与宋湘、李甫平齐名,被誉为“梅诗三家”。黄香铁又是一位杰出的方志学家,他以自己渊博的学识编修《石窟一征》,是一部了解消化客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研究客家源流、文化民俗的重要文献。
客家围屋,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从唐宋至今,一千多年来,先后有土围楼、五凤楼、围龙屋、四角楼、纵列式和中西合璧楼等屋式。其中,盛行于明清时代的围龙屋,最有特色。它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云南的一棵印一起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的五大民居建筑。
石城发现清代客家围屋日前,在石城县木兰乡陈联村陈坑村民小组,发现一座文化品位较高的客家围屋。据了解,这座围屋是当地富商温荣卫、温荣章两兄弟在清道光年间修建的,距今已有180多年历史。
石城清代客家围屋
燕翼围(江山胜迹)
  燕翼围一角  王琼
廖彩新  燕翼围位于江西龙南县杨村镇杨村鲤鱼寨,清顺治七年(1650年)始建,康熙十六年(1677年)落成,门向东偏北,系客家民居围屋,至今保存完好。这是一座4层楼高,层层环通的砖石木料结构,封闭式方形古建筑。长41.5米,宽31.8米,高14.3米,占地面积1367.55平方米。
燕翼围的基墙,上下八尺(2.76米),为长方体花岗石,上砌火砖,为坚厚风火墙。全围4层房,共计136间,对角四边设炮楼守角。三四两层有108个枪眼,底层有通风孔,顶层有排污孔,院内,二三两层有走马楼,备有暗井两口以应急,门前一口水井作常用。
燕翼围高大坚固,结构奇特,功能齐全。它集厅堂、居室、书房、跑马坪于一体,具防火、防攻、防炸于一身。既是客家人的舒适居所,又是战时的坚固堡垒。从其设计到建筑,都体现了客家人的智慧,是江南古建筑之杰作。
因其高大坚固,子孙安全发展,由此派生的小围屋错落四周。因人多屋少,三十年代起在院内建矮舍作厨房。至今,燕翼围涵盖的裔孙已达1089红丁(指在世的男人),但现在留住燕翼围者仅15户46人。
1938年9月,日军飞机轰炸杨村,燕翼围顶层北边炸开一个2.7米宽“V”型缺口,后由住户修复。
燕翼围于1992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第五批全国重点保护单位之一。
燕翼围是赣南700余座客家围屋中的精华之作,是江西作为最大客家聚居地的重要标志物,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人民日报海外版》 (日第三版)
临时省府仁居古镇风貌今犹存    仁居镇乃平远县北部重镇,位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处,东连差干镇,西接黄畲镇,南连河头镇,北接江西省寻乌县,东北与福建省武平县接壤。年期间,为县治所在地,历尽沧桑,古迹遗址甚多。有古桥三座,为青云桥、驾虹桥及永昌桥,均始建于明朝,几兴几毁。桥身用朱褐色花岗岩石块砌成,工艺精巧,造型美观,另有古藤相伴,桥藤相依,蔚为壮观。古镇仁居 平远仁居,抗战末期广东四大银行金库  仁居老街   青云桥侧,有一座三层楼宇,依河而建,巍然耸立,中西合璧,幽雅宁静,气势不凡,此乃抗战末期之广东四大银行金库。金库重地,焉能修建于穷乡僻壤之地?话说**战争期间,日军进攻,广州沦陷,民国广东省府机关先后撤至翁源、云浮、遂溪、连县、曲江等地。1945年1月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及农民银行四大银行火速迁入平远县城仁居镇,同年5月省府所属机关全部迁至平远县,党政军主要机关驻大柘、东石及坝头三镇,司法及财贸机关驻县城仁居,所迁机关员工及家属在3000人以上,原本安静的山城突然闹腾起来。同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底始,省府机关陆续回迁广州,仁居作为省府临时机关前后5个月。  金库大楼采用当时罕见之框架结构,有地下室,虽历风雨侵蚀,却未显破败。整幢大楼仅有大门可供出入,一二层均无阳台,有枪眼封锁金库入口。二楼库房有铁门把守,厚达20多厘米,有人字形及哑铃状锁道各一把,须同时开启此两把怪锁,方可进入金库。金库墙体厚达1米,由钢筋混凝土构筑,四大银行将金条、银元、美钞、港币等储藏于此,重兵把守,戒备森严。现已辟为金库陈列馆,供人参观。  我等信步行走在大街古巷,但见砖瓦木房林立,结构尚算工整,众多旧时店名仍镶刻于门楣之上,字迹虽模糊,然依稀可辨。  山城仁居,亦有红色文化背景,红军两度进驻,宣传G命道理,传播G命火种。 日,朱德军长率红四军从江西寻乌攻占仁居,后经差干回师福建上杭。日,林彪率红四军第一纵队1000多人由江西寻乌进驻仁居,掀起农民Y动高潮。古镇现已辟有红军纪念园,已建成展览馆、纪念塔、纪念亭等,成为缅怀G命先烈、传承红军精神之红色教育基地。  在仁居,亦可品味小吃红菌豆腐头,若是遇上农历二、五、八之圩日,更添乐趣!
善述围四角楼——雕龙画凤最精美
[边游边拍]
在兴宁4000座古民居中,建筑最为精美的要数罗岗的善述围四角楼。善述围坐落在兴宁市罗岗镇柿子坪村,是座方方正正、十分讲究对称的四角楼。由罗岗袁氏十八世祖述初主始建于1884年,历时13年,于1897年竣工。为四堂四横砖瓦土木两层建筑结构,有354个房间、20个会客厅、大小天井25个、4个高出其它房间两倍的“楼角”。
整座楼的通风采光良好,光线全靠5个大小门和25个天井来调节。建筑艺术非常讲究。屋檐瓦椽、琼台楼角处处雕龙画凤。鱼池卷草、石柱石砌、楹联壁画等艺术品一应俱全。两扇大门板是紫檀木所造,重达一吨。屋内有壁画、楹联、匾额、书法20多幅雕刻在梁柱墙壁。文天祥所题写的“忠、孝、廉、节”4个大字悬挂在中厅墙上。该屋人才辈出,在国内外有知名学者、博士、艺人等300多人及县长2人。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梅州梅江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