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方小川老师1998年育英小学中学副校长

历年《兴宁年鉴》人物传略(一) | 兴宁市地情网
政(党)务公开
《兴宁年鉴(1995)》人物传略
罗雄才教授,兴宁龙田镇鸳塘村人。日生。父亲望周是前清秀才,母亲是劳动妇女,但不幸都在雄才幼年时先后去世,使雄才兄弟不得不依靠堂叔父罗健瞻抚养。雄才自幼聪颖,知道自己处境艰难,因此在本村凤汉小学读书时,就能自觉和刻苦学习,成绩突出。毕业后考上县立中学第十届。这时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与民主时期。他除了认真学好功课以外,还读了许多报章杂志,从而萌生了民主和科学救国的思想。1919年中学毕业后,前往广州准备投考公费学校。有一天,他意外地会见了时任广东省参议会议员的同乡李曰京。李先生建议他到日本去,先补习一年日文,生活费只需广东毫洋100元。如能认真学好日文,第二年就很有希望考取中国政府公费留学资格。罗雄才听后非常兴奋,即要求叔父支持。罗健瞻答应了他。1920年8月罗雄才到了日本,就读&东亚预备学校&补习日文。他知道这是他能否考上公费留学的关键时刻,因而刻苦自励,分秒必争,提高了日文的读写水平。1922年初,考上东京帝国大学预科班第一高等学校,实现了公费求学的愿望。三年后,进入帝大理学部化学科学习。四年后毕业,成为高材生。后又进入日本理化研究所研究有机化学三年。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罗雄才义愤填膺,毅然回国。
罗雄才于1931年冬回到广州,任中山大学理工学院化工系教授。1938年广州弃守,他随校西迁云南澄江。1942年又随校迁返粤北坪石。鉴于粤北局势动荡不定,他向广东省教育厅建议,在兴宁创办工业学校,以适应形势需要。取得批准后,他被委为&广东省兴宁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创办。同年秋他回到兴宁,即利用神庙和民房作校舍,开设纺织和化学两科,招生上课;还就地筹款兴建新校舍。翌年秋新校建成,又增设机械、电机和土木工程三科。学校粗具规模。1944年秋,坪石陷敌,中大金曾澄校长及部分师生到达兴宁。罗雄才看到他们处境困难,先是向银行贷款解决他们的生活,继又让出部分校舍安排他们上课。不久,金校长委罗雄才任中大工学院院长。1945年8月,抗战胜利,中大复员广州。罗雄才亦回广州,续任工学院长、总务长,仍兼兴宁工校校长。
建国后,罗雄才历任中山大学工学院副院长、华南工学院副院长、华南工学院院长、中山大学副校长。年迈时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他自1931年担任大学教授和领导直到退休,历时60余年。对大学的专业设置、校舍建设、师资调配、拟订并实施教学和科研计划等,历尽艰苦,费尽心血,对广东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提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
罗雄才治学严谨,对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有精湛研究。曾参与编纂《最新化学大全》,其中第二、三分册是他编写的,内容充实,获得同行称许。1965年,倡议组织&中日高分子双边学术讨论会&,轮流在我国和日本举行,对促进两国学者的友谊和交流新的成果以及发展我国化学研究与生产同步进行作出了有益贡献。从50年代起,他一直担任广东省化学会理事长、省科协副主席、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组织、团结和指导广大化学工作者解决教学、科研和化工生产上的问题。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还翻译了大量日文化学科技资料,供工厂学校参考,受到同行尊敬和爱戴。他又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
罗雄才还是我省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先后被选为广州市、广东省和全国人大代表共八届、第四届省政协副主席;第五、六届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长期担任省民盟主任委员、民盟中央常委。老年仍任省民盟名誉主委、民盟中央参议会常委。他积极参政议政,带领大批知识分子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为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显著贡献。
罗雄才教授是正直的品德高尚的学者。一生重视教育,热爱科学,尤其热爱祖国。他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刻苦奋斗的一生。不幸于日逝世于广州,享年91岁。
(林钧南)
李洁之,家名清廉,1900年10月出生于兴宁新陂镇上长岭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9岁起只读了私塾和小学共五年。后为作坊小工。辛亥革命后毅然奔赴广州参军。先后毕业于陆军步兵军事教练所、陆军步兵学校将官研究班。他先在粤军第一师邓仲元部任班长。1921年被选拔为大元帅府警卫第三团叶挺部排长4924年升任第一师第三团邓演达部连长,担负拱卫大元帅府任务,直接保卫孙中山的安全。其后历任广东部队营长、师经理处长、平南盐务总局长、步兵独立第二团上校团长、独立第四旅少将旅长^1932年1月至1936年任虎门要塞少将司令,负责海防防务。1935年主持广东军政的陈济棠勾结日本军阀,积极进行假抗日真反蒋的内战活动,企图夺取蒋政权而代之。其时大规模内战已迫在眉睫。李洁之本是陈济棠的亲信,但反对陈的做法,为制止内战,保存国力,共同对外,他先后与广东部队10多位将领联系,取得共识,策动第一军军长余汉谋领衔揭露陈的阴谋,并实行兵谏,迫使陈济棠宣布下野。一场即将爆发的内战遂告平息。1936年7月,他接任广东省会警察局长,即将前任移交接管的230名政治犯悄悄地释放,又停止执行邮电新闻出版物检査及取消广州市居民入户担保办法。这对于团结各党派各阶层共同抵御外侮,是极为明智之举。1938年10月广州弃守前,李洁之已改任第四战区兵站中将总监。1941年调任第七战区军粮计核委员会中将副主任。在任期间,一改过去各部队食粮食盐朝不保夕的困难情况,还有余粮借给灾民。抗战胜利后,广东各部队已被蒋介石利用各种手段分化瓦解,许多军政人员包括李洁之在内都处于投闲置散的境地,心怀不满。1947年秋,李洁之到达汕头,开设&中国渔业公司&。它名为企业实际是聚集一批旧军政人员议论和制订反蒋投共的计划和策略的地方。李洁之是核心人物,多次奔走于香港、广州和汕头之间与各方联络。1949年4月,他被广东省政府委为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即偕中共香港分局派来的联络员陈汉欣秘密离开汕头,到达兴宁。5月1日就职,又与驻军河源等地的曾天节、魏汉新等建立了共同起义的关系。18日即宣布率所属和平起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这次起义使粤东、闽西两区16个县联成一片,粉碎了蒋介石残部在赣州、长汀间固守的计划。不久李洁之就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潮梅人民行政委员会副主任。
建国后,李洁之先后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委员、黄埔建港管理局副局长、省水利厅副厅长。1957年整风、反右扩大化时,他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61年被摘掉&帽子&,任广东省政协文史委员会委员兼军政史料征集组长。这时候,他积极撰写了数十万字亲历亲见亲闻的史料。19乃年4月,李洁之的错案得到彻底平反改正,被委为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主任。他认真组织省参成员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精神,为我省的四化建设出谋献策。1983年4月,被选为省政协副主席兼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主任,直至1988年换届为止。年,他将自己历年所写并已在《全国文史资料》等书刊发表过的著述加以整理,委托《兴宁文史》编辑部编赛为《李洁之文存》上下册,排印出版,有70余万字,值得文史部门参考和研究。
李洁之于1951年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历任该党广东省委员会第一、四届委员,第五、八届常委和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咨监委员会副主席。《南方日报》日报道李洁之逝世的消息时,称李洁之&从大革命时期开始就长期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有影响的爱国民主人士。
(林钧南)
《兴宁年鉴(1996)》人物传略
刘既漂,原名元俊,学名纪标,到法国留学后更名既漂。1901年出生于兴宁市叶塘镇留桥村。他的父亲在兴城开设布店,商业日益发展。既漂生长在逐渐富裕起来的家庭,受到父兄的良好教育和培养,先后在叶塘小学和城镇立范小学读书。1914年考上县立中学第八届,各科成绩俱优,尤偏爱美术。1917年冬毕业。翌年前往上海,就读中华艺术大学。他不仅认真学习中国画、西洋画、水彩画,而且精心学习建筑学。1920年毕业。翌年,报考官费留学法国,取得成功。1922年前往法国巴黎、旋就读补习学校学习法语。一年后考取里昂大学美术系。既攻读西洋画,又选修建筑学。他认为西洋画与中国画各有千秋,不可偏废,而应取长补短,使自己的画既有中国特色,又有西欧风致。他对建筑学也有自己的看法,认为中国的建筑,大体而言,侧重实用,虽有亭台楼阁之美,但缺乏配套,特别是对阳光空气并不注意,乃一大缺点;而西欧建筑,则多高楼大厦,密密层层,颇为壮观,然缺乏沟通管道,以致邻居之间老死不相往来。因此,他认为无论中国建筑还是西欧建筑,都应适时改进,以利于人类共同生存和安居乐业。他在法国学习和旅游观光,长达五年时间,曾参加中、西画展览以及建筑设计展览,颇获好评。1926年学成归国,抵上海时,适林风眠、李金发已先后回国。他们既是梅州同乡,又是各有专长的好友,而且风华正茂,风流倜傥,乃相约在杭州创办艺术学校。既漂建议,须先取得旅美学术界泰斗蔡元培以及旅法学术界泰斗李石曾、李书华等之支持,始可成功。于是他们共同拟订建校方案,分别拜访三老。三老对在杭州创办艺校一致赞成。他们遂将三老意见告知浙江省教育厅长,于是浙江省当局亦表示全力赞助。1927年,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如期招生开学。林风眠任校长,刘既漂任教务长兼建筑设计系主任,李金发任雕塑系教授兼主任。另聘几位名家任教。由于学校设在西湖旁边,环境清幽,加上是国立学校,人才济济,因而开办伊始,即有近两百学子就读,其后人才辈出,名震九州。既漂功成身退,于1929年前往上海,与李石曾之子宗侃合资创办大方建筑公司。他先托友人在法国购买了当时最新颖的一辆汽车,车的左边写上公司的名称、地点和电话号码等,右边写上留法建筑设计师刘既漂、李宗侃。顾客或朋友来访,都派汽车接送。我曾问他,这样不是要花很多汽油吗?他回答,这是做广告,比登报要省钱而且更有效益。这表明他深懂做广告的艺术,因为这辆最新式的车在大街上奔跑,能引来很多观众,因而业务兴隆。三年后,又在南京增设大方建筑设计公司,有他的留法朋友刘纪文(南京市长)、魏道明(市建设局长)支持和引荐,不仅为国民政府大院设计一栋现代化的设备齐全的接见外宾的大厦,而且设计改造了南京市的好几条大马路,还在南京市郊为高官们设计承包兴建了一栋又一栋别墅。这一时期既漂可说名利双收。1935年间,陈济棠借口抗日,需要加强广东的国防工事。遂由李洁之、罗梓材介绍既漂担任总工程师,西南政务委员会还授予中将军衔。他以自己留学是由广东省府负担的,应该有以报答,旋即结束京沪两地的建筑公司,回穗就职。其后广东的军事重地,如虎门要塞等即由既漂重新设计和兴建,连各地的兵房、防空壕等都由他设计兴筑。他也在广州郊外沙河购置了一片荒地,开辟为柑园,栽种柑桔,并作为礼拜天消闲之地。1938年10月广州弃守,既漂奉命撤退,先至粤北、赣南,后至桂林和澳门。抗战胜利后,他见内战复发,乃出售京沪两地之楼房,携眷前往美国纽约。先是经商,后租赁一片土地经营农场。然用非所学,以失败告终。接着在杰克逊区一家大企业担任建筑设计工程师,达25年之久。退休后于1978年移居曼彻斯特。又常以绘制瓷画消闲,作品越积越多。后由友人建议,先后在新泽西州展览馆等地展出。不料美国人对此技艺甚为赞赏,被舆论界称为中国瓷画大师。他也以此为荣,常手捧瓷画照相,在报刊上登载。老年生活因此更加丰富多彩。
刘既漂一生不参加任何党派,常自称是&中国的自由人&。他与留法学术界人物李石曾、李书华、李润章、孙伏园、曾觉之、曾友豪、刘半农等很要好,也与国民党政界人物刘纪文、魏道明、罗翼群、李洁之等常有往来。曾为丁玲的著作绘制插图,也为罗孟玮、罗鸿诏主持的宁潮学报设计封面。为人和蔼可亲、乐以助人。三、四十年代,家乡历次水灾、旱灾,他得知后,即以他和二哥元松的名义捐助巨款,赈济乡民。兴宁各报常有记述。1936年重修北京兴宁会馆,他捐献最多。对同乡青年如曾医平、黎毓熙、曾新泉、刘汉光、林钧南等亦多指导和提携。解放初期,他曾给兄弟子侄两次汇款,除部分由几位侄媳分配外,其余由他在福州的长女刘意婉决定不接受,以免被称为与海外联系。这使他很伤心,此后数十年没有信件往来。直至1979年刘意婉才与他电话联系。此时刘先生已在病中。日逝世,享年91岁。
(林钧南)
罗丹,原名士桓,曾化名王清平、程追、罗思真等发表作品。广东省兴宁市龙田镇蓼塘村人。1911年农历8月22日生于一个书香之家。伯父罗斧月是兴宁著名经师,曾任大学教授等职。父亲罗六丹,是清末秀才,1905年清王朝下诏废科举兴学校后,他即参与创办龙田两军小学,并任校长十余年。罗丹幼年在龙小读书,特别喜欢看《薛仁贵东征》、《罗通扫北》、《封神榜》等章回小说,而且背得烂熟。这不合父辈的要求,常引起反感。毕业后,父辈不让他上中学,而叫他在龙田镇晋隆布疋杂货店当学徒。1928年秋,他自作主张,考上县立中学,这时,父辈只得让他读下去。在校期间,他开始接触新文学和新思潮,热衷于读《新青年》、《独秀文存》、《鸭绿江上》、《少年漂泊者》以及鲁迅、郭沫若、郁达夫等名家的作品。1930年春,参与发动一中学潮,被开除学籍。他出走广州,后至紫金当店员。不久失业回乡,先后担任龙田仁孝小学及居公桥小学教员。这时,他写了《闲居随笔》在兴宁《庸言日报》文艺副刊《萤火》连续登载,这可说是他的处女作。1935年端午节后,前往汕头,在一位小同乡凌辑民主管的统税所当
文书。他非常节俭,把大部分工资用在购买《世界文库》、《八月的乡村》、《生死坊》等书籍上。同年冬,无意中碰到了中学时候的进步同学张钜曾,其后,由张介绍了李英(即后来越南外贸部长李班)、陈光等地下党员与他认识。后又由李、陈等介绍加入世界语学会、新文学学会、文艺座谈会等地下党领导的组织,阅读了大量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革命文学作品,还先后编辑革命刊物《海岸线》、《新世界》。后又主编《星华日报》的专栏周刊《黎明》、(火炬》。卢沟桥事变后,罗丹与李英、陈光、吴南生、蒲风等发起成立潮汕青年救亡同志会,并任理事,又任潮汕战时文化协会理事长,并主持出版《战时文化》。1938年4月,由汕头历尽艰辛,到达延安,被安排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大毕业时,被评为&突击队员&,留校在训练部工作。11月调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不久奉派往晋察冀军区继续从事宣传工作。1941年夏,复回延安军委总政治部。同年秋,获准在延安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及写作。1942年,他的短篇小说《李炳龙》在解放日报丁玲主编的文艺副刊上连载;同年又在&文抗&机关刊物由黑丁主编的《谷雨》上发表短篇小说《高志坚》。1943年,奉调到中央党校三部学习。这时,他抽空写了有关军事题材的短篇作品《小号手》、《模范村长》、《高大伯》、《肖营长》、《于凤来》等等,分别在延安解放日报和重庆新华日报发表。1945年,日本投降,他奉调随部队前往东北军区,先后担任大连日报社长兼总编辑、鞍钢铸管厂厂长、鞍钢炼钢厂副厂长。由于日寇统治大连达40年之久,为振兴民族文化,弘扬革命文艺,他倡议和主持大连文艺研究会及文艺讲座,主编《青年文艺》。曾发表10余篇理论性的(文艺闲谈》以及《在敌人后方》三幕话剧和30万字的长篇小说《被践踏的土地》等。1948年初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小号手》和《薛秀明》。1950年出版了《飞狐口》,后被译为俄文和哈萨克文在国外出版。
1953年罗丹参加了中国作家协会为会员,被调往作协沈阳分会任驻会专业作家,并主编《文学月刊》。1959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他的长篇小说《风雨的黎明》。翌年春,全国文艺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茅盾同志在报告中赞扬此书为&十年大庆中国文坛十大优秀长篇小说之一&。为罗丹同志带来崇高荣誉,也确立了他在当代文学中的地位。年,又出版了《秘密情报员》和《战斗风云录》。
&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受到不公正待遇,虽重病住院治疗,仍被强迫送往海城劳动。1978年宣布彻底平反,回到创作岗位,任辽宁作协主席。这时,他虽年近古稀,仍壮心不已,又创作出版了《风雨的黎明》的姐妹篇《严峻的岁月》。同时还写了大量雄健、睿智、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的古体诗词,除散失外现在还能看到的仍有百余首。
罗丹于1985年办理离休,改任辽宁作家协会顾问(此前,他曾任鞍山市第四、第五届政协委员),享受正厅级待遇。1992年,国务院为表彰他在文化艺术事业上作出突出贡献,特颁发特殊津贴证书,每月可领取固定的营养补助。
罗丹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卓有成就的文学家。从30年代起从事革命文艺创作,历时50年,著作等身。他胸怀开阔,党性强,从不计较地位和待遇,深入生活,专心写作。虽然长期患病,并且多次接受癌瘤切除手术,但是他从无思想负担,坚持与&绝症&作斗争,只要活着一天就坐下来提笔写作,以国家之忧为忧,以文学之乐为乐,表现出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日因老病医治无效,逝世于鞍山,享年84岁。
(林钧南)
罗键,原名宝崇,又名善中,曾化名陈健纲。兴宁市宁新镇寨仔村人,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在他读书时期,主要靠母亲艰苦耕织过活。先在县城植基小学肄业,成绩优良,毕业后考上兴宁第一中学。他喜欢结交进步同学,谈论国事,臧否人物,每有独到见解。毕业后无力继续升学,由一位老师介绍到新陂某小学试教,1934年转入植基小学任教师。其时同学唐鸿发、卢怀光常从广州、上海寄回进步书刊给他,他认真读过后又转给一中进步同学廖浩民、何捷芳、张卓良等轮流阅读,并常集中座谈心得。1935年曾邀请李戈伦、廖立民指导学习艾思奇的《大众哲学》、高尔基的《母亲》和鲁迅的小说。通过学习和讨论,提高了他们的政治思想水平。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参加了&小学教师联谊会&等进步组织,团结各界人士积极进行救亡活动。1938年罗键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的进步同学几乎都入了党。这时他们都以教师职业为掩护,从事地下活动。1939年1月,罗键出任中共兴宁中心区委组织部长。1941年植基小学改办为植基商业学校,罗键与马添荣等任刁坊庆平小学教师。他们除上课外,还组织&南乡联庄会&,举办党员训练班和妇女识字班;协助以廖立民为团长的&农村服务团&,铅印和分发毛主席写的《论持久战》等书,还接待上级派来部署和检査工作的陈华、曾广、梁集祥等同志。由于他们活动频繁,引起地方当局注意。1941年奉命转移到梅县松源六甲联中任教,翌年又与马添荣转移到福建永定县侨育中学任教师。尽管政治形势险恶,与上级联系又十分困难,他们仍一如既往,坚持党的立场,紧密结合形势与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新民主主义教育及共产主义前途教育,深得学生爱戴。
1942年夏,因叛徒出卖,中共南委遭到严重破坏,罗键亦被通缉,乃按上级通知精神于同年冬撤离永定,转移广西桂林。这时桂林是著名爱国文化人集中地。罗键得到广西大学廖浩民与各方联系,被介绍到少数民族地区罗城县国民中学教书,其后到罗城任中小学教师的还有林静中、王映芬、潘佛章、李凌云、艾锋等八位兴梅籍党员。他们以公开职业为掩护隐蔽下来,切实执行&长期埋伏,积蓄精干,以待时机&和&勤学、勤业、勤交友&的方针,因此他们与师生关系良好,受到欢迎,并且初步站稳了脚跟。1943年秋,鉴于校长黄某的言论和行动极其反动,不利于团结和开展统一战线的工作,罗键与林静中乃决定发动师生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对校长的学潮。广西省教育厅闻讯后,采取两面手法,不分皂白,既撤掉了黄某的校长职务,又撤了罗键的教师职。与此同时,又得知广东省第六区(即兴梅专区)专员公署以省府代电方式通令各地缉捕56名中共地下党员,其中有罗键等同志。因此,罗键即离开罗城转往柳州,在老战友唐鸿发住家隐蔽下来。1944年初,罗键打进第四战区战工总队特训班任少校指导员。特训班是应越南胡志明主席的要求为越南培训革命骨干的附属单位,胡亦时到该班讲述世界人物和越南抗法斗争的形势。而战工总队长是五华人曾天节,是位爱国将领(1949年任广东保安第六团团长,后为粤东起义领导人之一),罗键与他较多接触,建立了友谊,时有共同语言。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胡志明把受训干部带回越南,特训班随即结束。不久,罗键应中共隆山支部之邀,担任隆山国民中学教师,为指导和培育青年学生奔赴革命征途作出了努力。1947年10月他又经中共南方特支介绍,先后在钦州师范和钦州第一中学以教师身份对学生进行革命和迎接解放的教育,又引起地方当局注意。在情况危急时,经过地下党同意,于1949年1月奔赴广西革命老区十万大山,任粤桂边纵第三支队21团副教导员,进行反蒋斗争。经常深入山区,带领革命群众打击敌人。1949年I2月钦州解放,他受命处理大批国民党战俘。1950年5月以后,先后调往钦县公安局、合浦专区公安处、湛江地区公安处工作,曾任塘营锰矿矿长及阳江温泉茶场副处级场长。直至1986年6月办理离休。在此期间,罗键精神振奋,积极致力于公安工作,爱憎分明,无私无畏,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地位和待遇,多次得到上级的表扬、奖励,国务院公安部颁发一级金星勋章,表彰他在公安战线上奋斗35年的功绩。
1985年他曾应邀回家乡参加党史座谈。翌年回乡定居,先后写了廖浩民、廖立民、何捷芳、李戈伦、罗宗秀(与人合写)等同志的纪念文章,饱含激清,足见他对老战友的敬爱和深情。这些文章都发表在《兴宁文史》上。1987年秋,他又与好几位同志倡议成立兴宁风采社,出版《风采》,以繁荣家乡的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短短时间内,就有近百位离退休干部教师参加,他被举为社长,陆续出版了十期。1993年他因病前往梅州市调养,并要求辞退社长职。经社委商议,认为他一生注重实干,不慕虚荣,乃决定从12期改任名誉社长。他虽在调养期间仍关心社务的发展,并抱病为罗城党史办写了他们当年从事地下活动的事迹,发表在《中共罗城地方史资料》和《罗城解放与剿匪》两书中。日,罗键终于医治无效去世,享年八十有二。
(林钧南)
《兴宁年鉴(1997)》人物传略
张雪伦,原名张湘泉,兴宁市宁中镇洋岭村人。三十年代毕业于兴宁县立第一中学,四十年代初在梅县华南中学(后改名华光中学)授高中语文课。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广州市独力主办文学杂志社。建国初就读南方大学,毕业后担任华南文艺学院文学教师。1953年调入《华南文艺》(后改名为《广东文艺》)编辑部工作,负责客家语系作品的编撰。他在编辑工作之余,深入到梅县、兴宁、五华等地,不拘一格地采集客家山歌、故事、民俗等素材,经过精心筛选、整理,编辑成《传统客家情歌选》,由广东省人民出版社出版,短期内即被读者抢购一空。这期间他创作的新山歌、山歌剧,也以语言通俗、内容新颖、韵味隽永等特色,被广大群众长期传看。
1980年张雪伦退休回兴宁定居以后,在梅州市、兴宁县先后参加《粤东客家山歌》、《宁水风情》、《兴宁客家情歌》、《宁江诗词》、《古今宁水诗选》、《中共兴宁县委统战志》以及《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兴宁县卷和梅州选本的编撰工作。同时,还担任宁江诗社副社长、兴宁市文联文学家协会副会长。
张雪伦年轻时创作的中篇小说《理想的追求者》,是广东省畅销书之一,评价颇高。他退休后撰写的论文《客家山歌探源》和《客家山歌的艺术特色》,被有关人士认为是学术价值颇高的论著。他写民歌、诗歌、小说、论文,也写散文、杂文、戏剧、电视剧。他创作的电视短剧《角杯风波》由广东电视珠江台摄制,在《万花筒》农家故事栏目中首期播映。他与张俊贤合写的论文《略论诗歌与中华民族凝聚力》,参加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和广东省联合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后,被收入《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论文集。他的主要著作,于1994年结集以《木棉居诗文选》的书名在梅州市出版发行。
张雪伦是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岭南诗社社员、嘉应诗社理事、梅州首届梅花奖获得者。他天资聪颖,记忆力特强,七十岁前后,仍能背诵唐诗、宋词数百首。他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严谨治学,感情真挚。他的一生,是在文学事业领域中奋力驰聘的一生。于日病逝,享年77岁。
刘永清,笔名清子,1928年生于兴宁市水口镇洋槐村塔照岭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小丧父,家贫,靠母亲抚养长大。自幼读书聪明过人,学习勤奋。从小学到中学,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中学毕业后无力再升学,年仅16岁,便在本村的恺元小学任教,两年后当了校长。在他主教凯元小学期间,校风校纪有很大改观,教室贴上&今日事今日为,太阳决不为你停&的横标,至今还被当年的学生传为佳话。至1949年5月,永清奔赴游击区参加解放兴宁的战斗。进城后参与军管会工作,当时兴城上空飘扬的第一面五星红旗,便是永清受命走遍全城挑选合格的布料赶制出来的。1949年10月后,兴宁全境解放,百业待兴,永清服从组织分配,参与宁塘中学的接管工作。后留任该校的生活指导教员,负责校风校纪的训导工作。他协助校长建立各项规章制度,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同时,还担任语文、唱歌、图画三门功课。他的语文课教得好,后来在语文上颇有建树的东北师大中文系主任肖新如、嘉应教育学院院长朱君权等便是当年培育出的语文尖子。有的学生在永清去世唁电中沉痛地说:&三年师生,一世深情&。宁塘中学工作三年半后,1953年7月至1956年6月,先后在宁中、宁塘中学分教处任主任。
期间的1954年上期,曾被选送到华师大高中师资培训班学习半年,回来后担任宁中中学语文教研组长兼工会副主席。1955年1月至1956年6月,被抽调任兴宁文教系统肃反办公室核心组成员,参与主管全县的有关工作,并于同期的195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加入广东省剧协,并任省文联二、三届委员。1987年加入中国戏剧家协会为会员。
1956年8月至1965年12月,永清调任兴宁侨中校长。该校是民办学校,经费不足,师资生源较差。他破除&唯条件论&和妄自菲薄的庸人哲学,决心把侨中办成&陶冶心灵和锻造智能的熔炉&。他首先抓好思想建设,把抗大精神和解放军纪律当传统教育在学校发扬光大。自1963年起,又通过学雷锋活动,把思想建设工作引上一个新台阶。永清才思敏捷,文笔犀利,他通过自编自导多种反映校园新貌的剧作,并经过各方面的努力,使学校政治思想工作收到明显效果,师生中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引起兴宁县委领导的重视,在侨中召开过&学雷锋、抓根本&和&生产生活&等几次现场会。永清办学的一个特色是坚持文艺为教育服务,他就地取材,自编自导的《桃李芬芳》、《&条围帕》等校园戏,当年曾取得了轰动效应。后来,在兴宁许多中小学里上演了这几个戏。永清在侨中花了十年心血,培育出万千桃李,如今散布在大江南北的许多学生都情不自禁地说:&没有当年的侨中,便没有我的今天!&此间的1963年,他又一次选送到广东教育学院校训班学习一年。
永清从1944年当小学教师至1965年任侨中校长,先后在教育战线工作近廿年。他在1965年5月写下&我的座右铭&五则,从中可见他的高尚品德。其中(修养》中说:&热情有如岩浆,斗志敢吞虎狼;胸比海天辽阔,心同葵花向阳。&《为人》中说:&松籽荒山扎根,风帆破浪向前;燕子永随春天,真金不怕火炼。&《墓碑》中说:&生前腊烛一支,为党为民燃尽;死后枕木一根,托着列车前进!&
从他肺腑里迸发出自勉的&座右铭&中,可知其为人可贵。1966年至1984年第二个近廿年,他先后担任梅州地区汉剧团和山歌剧团的党支部书记、副团长、团长等职务。尽管是受命于十年&劫难&混乱中,但他坚持文艺&两为&方针,创出一年演280场戏的最高记录。剧团同事们评价说:&永清同志真不愧为无限忠于党的文艺事业的优秀战士,他带好了剧团,改变了面貌,出了作品、出了人才。&永清在广阔的舞台生涯中,常以&凭本事吃饭,凭骨气做人,凭良心讲话&去勉励全团同志。他在有限的业余时间里,创作了不少文艺精品。早年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作品,还仅是廿出头的小青年。后来相继创作的10个好戏,都是构思新颖、艺情并茂的佳作。其中《货郎计》被评为优秀剧目,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并由户东汉剧院在七省(市)巡回演出,被列为保留剧目。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永清蒙受不公正的待遇,但他坚定信念,&凭骨气做人&,坚持自己的尊严,斗出了自己的新天地。1984年2月后,组织上考虑他年岁较大,剧团工作负荷太重,调任他为市文化处艺术科科长。在任三年多时间里,对全市的戏剧创作,专业剧团建设,文艺演出管理,专业艺术教育,文化艺术档案等工作下了大力气,抓出了成绩。在他去世后,原梅州市文化局长张志瑶撰文赞誉永清:&文章有建树,笔墨展雄风。在位善其事,剧坛花盛红&,认为他是德才兼配的好干部。
1988年3月,永清办了离休,但他离而不休,按他&座右铭&中说的&做一辈子
思想工作,搞一辈子业余创作&。中国文联主席曹禺给他题词:&夕阳无限好,含笑近黄昏。&在数不尽的日日夜夜,他孜孜不倦地创作、整理出版了《参殚杂感》、《梦龙》、《耕耘集》等50多万字的作品,好些文章曾经发表在各种报刊上,对社会的激浊扬清,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因此永清曾荣获当年首届&梅花奖&一等奖。他在《病床上的遐想》中说:&宁可在笔耕的道路上停止心脏跳动,不想躺在儿女用孝心精心构筑的伊甸园里安安稳稳多活几年&。离休后的几年中,他带着病体,不推诚请为乐育中学、兴宁一中、二中等校师生作文学基础知识讲座。在生命弥留之际,永清奔走最多、和家人商谈不忘的是家乡&要致富先治愚&的办学事宜。他多次以车当步,以拐杖当腿,在步履艰难的日子里,数次奔波发动亲朋捐资办学,并把自己一生省吃俭用存下的五万元捐献给家乡的中小学,把几千册心爱的藏书全部赠给学校。乡亲父老在水西中学奠基仪式上见他孱弱的身体深情呼唤:&宁可舍掉一切,也要把水西中学办好!&全都簇拥到他面前双掌合十作揖,感激他为家乡人们的文化翻身作出了无私的奉献!
日,永清因病辞世,享年68岁。他病逝后,广东省委副书记黄华华撰文《难得的一辈子》,以志纪念。文中评价刘永清&一辈子善始善终&,&这难得的一辈子,值得纪念;这难得的一辈子,值得褒扬。&
(刘国宪)
曾宪林是中国史学界的著名学者,湖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大革命史研究中心主任、历史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日,曾宪林出生在兴宁市罗岗镇罗中管理区土寨村。曾用名曾汉兴。1949年5月,在家乡参加村农会,任青年会长,后入区文工队。1950年1月起先后在河郑小学任教导主任、河塘小学任校长。1955年,因成绩突出,经选拔考入华中师范学院(现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1959年夏,他在师院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中南分院武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工作。其间,参加了湖北省党史资料调査,收集中国大革命史资料,还参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湖北革命史料》(初稿)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湖北革命史大事记》等的编写工作,并撰写了《1923年&二七&斗争的历史背景中几个问题的考察》等专题论文。
在&文化大革命&的10年动乱中,他仍把60年代初历史研究组编辑整理的大革命专题资料视若家珍,妥善地带在身边。1978年3月,他借调到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参加省社会科学院的筹建工作。1979年初,又重新固到社会科学队伍的行列。同年4月,他代表湖北省社科院出席了全国第一次史学规划会议,接受了大会委托编撰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六五&计划重点项目(中国大革命史》的重要任务。他联合广东、湖南的大革命研究专家共同攻关。在编撰这部百多万字的历史巨著中,参加酝酿、组织和研究工作,先后任编写组秘书、副主编兼第四编主编。在10年的编撰过程中,参加起草和确定提纲、体例,修改全部书稿,组织撰写&以武汉为中心的革命高潮胜利转向失败&的书稿,研究书稿的难点、重点和主要问题,同时还负责全书的编务和出版工作。在此期间,他北上京津,东赴沪宁,西取云川,寻遍各大档案馆、图书馆,搜集到一大批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为这部巨著的出版,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此外,还与人合著《北伐战争史》、《中国大革命史论》,主编《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农民运动史》,整理和编辑《汉口、九江收回英租界斗争资料选辑》、《邓演达历史资料》。还先后在《近代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光明日报》、《江汉论坛》、《湖北社会科学》、《湖北日报)等20多种全国和地方报刊上,发表60多篇论文,合计50多万字。其中在1982年《近代史研究》(第一期)上,以题为《论武汉国民政府性质》的论文发表后,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中国历史年鉴编辑部主编的《史学情报》、上海《社联通讯》编辑部主编的《党史研究动态选辑》、河北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革命史研究述评)以及《湖北党史通讯》等12家报刊作了转载或评述。这篇论文引起全国大革命史专家、教授的关注,如中国大革命史研究的开创者、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魏宏运,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缪楚黄,北京大学教授向青等都对曾宪林在论文中提出的新观点和见解作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除这篇代表作以外,曾宪林还先后发表了《也谈收回汉口英租界领导权问题》、《大革命高潮时期迁都之争》、《论大革命时期刘少奇在工会建设的理论贡献》等10多篇重要论文。其中,《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与实践》一文,还被中共党史学会评为年优秀论文。
1988年至1990年,曾宪林辛勤著述的中国大革命史研究系列著作,已相继定稿付印。当时国家的建设和社会科学研究工作,都在制订&八五&规划。在这种形势下,他提出&把握方向,保持特色,发挥优势,开拓前进&的新要求,并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带领全所同志继续深化大革命史的研究。1991年10月,在武汉、广州、北京、上海有关专家支持下,组建了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大革命研究中心,并亲任研究中心主任。他舞动这个龙头,联络省内外大革命史专家学者,共同把大革命史研究不断推向前进。19Q1年底至1996年在报刊上发表《北伐军进军武汉后湖北和武汉革命形势高涨与大革命中心地位的确立》、《试论二十年代初孙中山与两次北伐的关系》等独著和合著的论文有10篇之多。同时,还合著了《国共两党关系概论》,主编长达150万言的溶知识性、学术性于一体的大型工具书《国民革命史事典》。他首倡并主编&中国大革命丛书&,计划共10本,约200万字。第一部他所著述的《中国大革命史论》已正式出版,《中国本世纪对外关系》、《七十年代中国青年运动》等四部专著正在出版之中。他编著的一系列著作成果,不仅在国内史学界引起强烈反响,而且在海外史学界尤其是韩国、日本、俄罗斯以及台湾和香港地区亦得到重视,并令海内外同行要求赴汉求益交流。为了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加强对外学术合作与交流,从1995年初起,曾宪林就酝酿、筹备、组织召开&中国大革命与亚洲国际学术讨论会&,虽然最后因他病魔缠身未能如愿参加大会,但他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曾宪林在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大革命史问题方面,提出上下延伸扩大研究领域的方法。上伸,是将科研范围往前推进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五四运动期间、直至辛亥革命前后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991年后他发表了《试论五四运动前后毛泽东在文化战线上的斗争和贡献》、《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的武汉工人运动》等论文。下延,是研究领域包括大革命失败后,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50多年历史,先后发表了《大革命失败以后宁汉合流与战争》,合著了《论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等论文。其中《论新民主主义文化观》一文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曾宪林作为历史研究所所长、学术工作的领头雁,还主编了《湖北简史》。学术界认为:《湖北简史》是一部较全面系统的湖北省情史,填补了湖北地方历史研究的空白,既有科学性、学术性,又有开拓性。此后,他又主编了《湖北省志政党社团》,承担了《当代湖北简史》的编写工作。他所主编的三部地方史志,为进一步研究湖北地方史和编写《中国通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曾宪林在&大革命史&这块园地里整整耕作了40个春秋。他在史学研究尤其是近现代史、中共党史研究领域取得的卓著成就,得到了中国史学界的肯定和尊重。他先后担任中国中共史学会理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理事、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理事、湖北省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历史学会副秘书长、湖北省新四军与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理事、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湖北省地方志学会理事、湖北省统战理论研究理事、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委员。同时,还担任中共湖北省委党史征集编研委员会和武汉市文博系统中级职称评委,也是湖北省社会科学高级职称评委、湖北省社科管理高级职称评委,武汉国民政府旧址陈列馆名誉研究员。
曾宪林热心家乡建设,1994年间,担任兴宁市《中国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査兴宁卷》编辑委员会顾问,积极建议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的同行们对兴宁进行深入调査,建议中共兴宁县委、县政府对这一调査予以重视和支持,沟通有关方面的关系,在编写、出版过程中,不遗余力地进行指导、帮助,从而促成了这部科学著作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发行。此书的出版,对国内外人士了解兴宁、支持兴宁以及对兴宁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曾宪林常说,干革命工作,搞科研,首先要端端正正做人,要严格要求自己。他强调,在工作中要注重个人修养,要讲党性原则。几十年来,他始终以一个学者的良知,对待工作和生活,矢志追求。曾宪林担任历史所长期间,一贯重视学术队伍建设,寄望于年轻一代。他培养研究生,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他曾是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兼职导师,是中共湖北省党校兼职教授。他常常对同行及儿孙们说:我的最大乐趣是干科研,我这一生就是要献身于这一崇高事业。他在1995年底至1996年3月间,为撰写多卷本《中国共产党通史》第二卷有关内容时,不辞辛劳,夜以继日,其时他已身染恶疾。在患病治疗期间,仍心系大革命研究事业,心系国际会议的召开,并为之付出最后的心血。日,他在武昌逝世,享年65岁。
(曾健民&&陈作新)
李济平是广东兴宁坭陂高沙岭人氏,生于日。济平三岁丧父,自幼跟随母亲学织布,解经纱、做纬子,常常天还未亮就跟随母亲进城卖布。
济平十二岁上小学,先在坭陂教会乐育学堂,后在本村青莲小学念书。在教师的启发和教育下,开始懂得了爱国爱民的道理。年间,他投身于农民革命运动,参加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大革命失败后,全县数以百计的人被杀害。李济平虎口逃生,奔走他乡。先到揭阳后到汕头,仍无处藏身。一天机遇幸临,在汕头海港他挤进开往泰国的轮船,熬了七天七夜,来到泰国,当上织布工人。1929年夏,李济平到新加坡当锡矿工人。1932年,回到香港在李自蕃的国华布厂做工,很快成为技术熟练的师傅。不久,他独立办新华布厂。到40年代初已拥有电动织布机40多台,上百个工人,且有储藏数十万码布匹的货仓。生意一片兴隆,形势越来越好。可是,正当他鸿图初展的时候,1942年冬香港沦陷,由于他平日同情和支持抗战革命活动,与抗日爱国力量东江纵队有联系,所以日寇、汉奸都指名要杀掉他。处境危险,他不得不关闭工厂,决定将库存的一千多担布匹转移到内地兴宁去。岂料沿途遭劫,抵兴后已只剩百多担了。1945年日本投降后,李济平决意再回香港,重振他的事业。是年秋,除了恢复经营新华布厂外,还办了联华布厂。几年后,工厂从几十台电动织布机发展到400多台。后来又在广州投资20万港元同张中畊合资开设新华布厂。这时,正是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年代,活动在香港的进步力量把新华、联华两个布厂作为革命力量汇聚联系的地方,许多进步人士与济平有密切交往,济平从多方面支持革命事业。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他兴奋空前,即在新华、联华两间布厂首先挂起几十面五星红旗在香港高空飘扬。因此,激怒了右派势力,他们伺机下毒手干掉李济平。1956年香港发生了右派暴力事件,李济平受到疯狂袭击,工厂被纵火焚烧,汽车被砸烂后用汽油烧毁,右派扬言:&活捉李济平!宰掉李济平!&形势非常严重。幸得爱国同胞的掩护和营救,得以爬墙脱险,免遭毒手,改名李安,终于躲过了风险。暴力事件发生后,我国政府极度重视,密切注意事态发展,并向港督葛亮洪提出警告:&你们究竟把香港当作经济跳板还是政治跳板?如果是经济跳板,那就保持现状,如果当作政治跳板,我们就不能熟视无睹。&港英当局考虑到后果严重,才制止了暴力行动。事后,我国政府组织对受害者的慰问和救济,济平先生表示:&坚决拥护政府严正立场,维护我中华民族的尊严。受害的同胞国家给予慰问和救济是必要的,至于我的损失是次要的,维护民族的独立和尊严,那就是最大的胜利。&他的民族气骨深得人们的赞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州不少民族资本家工厂宣布歇业,把资本往外转移。然而,李济平偏偏这个时候在广州河南潘家祠新办一间&一联布厂&(后为染二厂),投资几十万港元,装上全新电动织布机50台,委任陈锦坤为厂长。为了加强这间新办布厂的技术力量,济平特地由香港新华、联华两间布厂挑选几十个技术熟练的师傅到&一联布厂&工作。他在香港高举五星红旗和在广州新办工厂,确是令人瞩目之事,引起华南分局方方同志的重视,特与朱光市长一起前往&一联布厂&视察。方方同志问李济平:&为什么人家都害怕共产党,纷纷把资本往外转移,而你却大胆投资新办工厂呢?&济平笑着回答:&我中意共产党。共产党挽救了国家,要振兴国家,就要大家共同出力。&方方和朱光被其爱国真情深深感动,十分满意地表彰了他。年间,他继续扩大投资。人家说他&傻&,他却说:&为着民生,为着振兴祖国,我取之于香港,用之于国家和人民,这是我的本份。&1954年,广州私营企业进行联营改造,他愉快地带了头,起到了推动作用。
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后,李济平决心要为振兴家乡实业做一番事业。1979年,他根据国内对外开放的政策,最先采取来料加工补偿贸易方法,供料给兴宁染织二厂加工花格布100万码,执行结果,双方获利。接着便引进先进设备装备该厂,计先后购进柴油机1架,抓毛机3架,全新织布机80台,从而使该厂生产能力大大提高。不到两年时间,该厂不但还清了购机贷款,而且创汇400多万港元。随后又引进100多台全新的电动衣车和配件与地方合作经营制衣厂,对兴宁县制衣企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由于香港当局限制全新成套制衣电动衣车进口大陆和省外贸有关部门扶助不够,造成当年亏本。但自后数年生产发展稳步上升,获利颇丰。此外,协助兴城镇办起有42台针织机的兴宁第一间城镇针织厂。在坭陂家乡兴办布厂,与刘宇新合作投资购买120台电动织布机,协助坭陂区在深圳办综合加工厂。对梅县地区兴办布厂,他又与梅县港胞联合投资购买电动织布机124台。1980年,他会同刘宇新、罗焕昌、伍肇仁、林尚聪等旅港同乡组织公司,共投资210多万港元(其中李济平135万)与地方合办兴宁棉纺厂,港方公司提供一万二千纱绽全套设备。
李济平广泛团结嘉属7县旅居香港的各阶层人士。他先后5次组织嘉属商会会员回国观光,亲自担任观光团长,每次都有上百位会员参加。正因为他言行笃实,恪守信誉,深孚众望,所以他从52岁起,一直到70岁,整整18年连选连任旅港嘉属商会的正副会长。当他年逾古稀时,人们深为他的精神感动,一致推戴他为旅港嘉属商会荣誉会长。
在国内,他是广东省政协委员,与省内孚有众望的刁沼芬、罗雄才、李洁之、张中、陈坦、肖耀棠、李又华、梁集祥、罗亚辉等党、政、学、商各界人士有密切的友谊交往。并与兴宁市、梅州市历届政协有长期的联系和合作,与刘宇新先生等一起多次邀请市政协委员前往香港考察。
李济平关心、热爱桑梓教育事业非自今日始,还在30年代末,抗日战争初期,他就捐赠15件棉纱(每件40包)给青莲小学,用于修建母校校舍。1941年又投资1500元光洋兴建垢陂中学膳堂、厨房等。当地父老李超伦等每每谈起这些事,对李济平慷慨捐资办学的感人事迹甚为赞赏。1978年,他又为青莲小学捐赠1万元维修校舍,充实设备,为子孙后代造福。1956年,兴宁创办华侨中学,也得到济平的大力支持。1978年,他独资兴建济平中学,8月破土动工至日落成,历时三年,共建成钢筋水泥结构的3层大楼4幢,成&口&字形建筑群。前楼是科学大楼,后楼是教学大楼,西楼是宿舍大楼,东楼是图书馆大楼。另外还建有家属宿舍1幢,教工、学生厨房各1个,以及厕所、猪舍等其他附属设施。建筑总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占地近40亩,耗资600多万港元。
济平中学的创办,为兴宁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现在全校共有18个班。1984年,首届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旗开得胜,有25位考上大专学校,以后年年高考均有二三十位录取大专学校,济平为此感到欣慰。他多次组织全体教师到深圳旅游,时时刻刻关心学校,每次回来必到学校慰问教师。1984年胡耀邦总书记来梅县地区视察时,得知李济平热心办学之事,非常赞赏,曾在大会上表彰他。
从1985年至1995年间,他继续为兴办教育作了一桩桩大事:1989年捐资50万元兴建教师住宅楼,为学校数十位教职员工解决了住房。1990年又捐资40万元,把青莲小学全部改造为楼房式新校舍,并为济平中学、济平小学设立奖教奖学基金50万元。此外,1989年捐资50万元兴建坭陂镇卫生院医务大楼。80年代初,捐助华侨旅社兴建大楼35万元;捐助兴建侨务办公大楼5万元;与人合资捐赠华侨旅社、侨务办公室、县委、县政府、县政协、教育局、工商联、人民医院、工人医院等单位空调设备几十台,沙发10套,医用微波机、电子计算机、频波理疗机、心电图机各一台,电热器数台、冷气机数十台,又给工人医院、县外贸局、县外经委、县公安局、梅州地区外办、坭陂区政府和将军大队等单位捐赠小车、大车、救护车共9辆。还给将军大队捐资近8万元人民币架设高压输电线路,解决当地用电问题。合资捐赠价值近万元的电台对话机给县公安局。又给人民医院、兴宁师范各送电视机1台,赠送教育局等单位照像机12架。此外还给梅州地委招待所增添空调设备捐资2万元。1985年4月,又给宁江宾馆和华侨旅社等单位捐赠105匹的空调设备。他的捐资累计达1000多万元。
李济平不仅自己是一位爱国爱乡的实业家,且严格教育后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远大的理想抱负和艰苦创业精神。在他的教育下,12个子女个个有造就,留学英、美、加、澳等得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5人,学士学位1人,大专程度2人,高中程度1人。今天他的孙辈们更是意气风发大有作为。他认为得一个贤内助是事业成就的重要因素。他说:&我的夫人陆华芬对我事业上的成就其功劳是不小的。所以我把济平中学后座大楼命名为华芬楼,用于纪念她的劳绩,我认为这是应该的。&
李济平是广东省政协委员、香港嘉应商会荣誉会长、梅州市兴宁市荣誉市民、香港华都饭店和中宁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他于日病逝,享年88岁。
(李青冈&&曾宏中&&王锦娣)
潘允中,字尹如,别号锼庵。1906年出生于兴宁市宁中镇枫树岭村一个农民家庭。幼时曾就读村塾,后转读兴民师范班。因他在村塾时熟读古文诗词,语文根底比较深厚,得以专心研习数学和外文,在校时各科成绩优良。毕业后,他不想担任小学教师,后得到舅父支持,就读于梅县东山中学高中班。其后考上厦门大学中国文学系。在良师指导下,不仅认真读好本科课程,还阅读了革命书刊,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1926年,他满怀爱国热情,前往广州投入黄埔军校,不久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由于他喜欢谈论苏联革命成功的情况,因而被人告发,翌年初被扣押。因査无实据,不久被释放。他不能在广州呆下去了,于是到南昌去找党。但此时正是南昌起义成功,不久起义部队又撤出南昌之际。部队到哪里去了,他不便打听。正在走投无路时,他想起了伍汉屏率部在南昌驻防。他立即去见伍,希望找个工作暂时隐蔽一下。伍听他说是兴宁同乡,又是弟弟季藩的老同学,便安排他当个中尉文书。不到两个月,允中因不愿意在国民党军队工作,便请求回到乡间。几经辗转奔波,先到了香港,然后又到了马来西亚槟榔屿,担任《南洋日报》编辑、总编辑,在华侨中宣传热爱祖国的思想。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他即回国共赴国难。先任《北江日报》副社长。其后得知老同学余森文(中共地下党员)出任浙江丽水专区专员,于是取得余的同意出任专署视察,实际上是担任《民生日报》经理兼编辑,宣传抗日救国。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又到了香港,参加&中国民主同盟&进行爱国民主的宣传活动,还参与创建&民盟广东省支部&。1949年夏兴宁和平解放,他从香港回乡,筹办图书供应处,后改称新华书店。1950年任兴宁第一中学副校长。翌年调任梅县南华学院教授、副院长,院长由兴梅专署专员卢伟良兼任,他实际上主持全部校务。1953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南华学院的几个专业并入中山大学,潘允中亦调任中山大学教授。
潘允中长期担任中大中文系古代汉语、语法史、词汇史、修辞学等各种课程的教学任务,勤勤恳恳,诲人不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他治学严谨,曾独立编著或与中青年学者合作编著《毛泽东语言研究》、《汉语语法修辞》、《学点语法》、《学点修辞》、《语法修辞基础知识》、《古代汉语》、《古汉语基础知识》等著作。他要求进步,1978年向学校党组织要求审査他的历史和党籍问题,至日经上级党组织批准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多年的心愿。此后虽年迈体弱,但精神振奋,多次招收汉语史硕士生,培养学术骨干。同时奋力写作,完成和出版了《汉语语法史概要》、《汉语词汇史概要》。此外他还与嘉应大学陈修教授合作,修订了兴宁学者罗蔼其教授之名著《客方言》十二卷,惜迄未出版。
潘教授善书法,早在东中读书时就曾用小楷笔手抄嘉应诗人黄公度的《人境庐诗草》四卷,笔法刚劲有力,工整而无遗漏。十年前赠与梅县图书馆保存。其后他的学友香港企业家刘锦庆曾将此手抄本带往香港刻印千册,分送书法爱好者和有关单位。
他早年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曾任民盟广东省委会第八届委员、广东省政协第五届委员、中国训诂学会理事、顾问、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顾问、广东省高教局岭南丛书编委会顾问等职。
潘允中教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在中山大学从事教学和学术研究长达四十余年,贡献巨大,桃李满天下。近三年他久病不愈以致不能自理生活,于日在广州辞世,享年90岁。
(林钧南)
黄山定原名伟光,曾用名道坤、聊化,笔名劳中、范马、尔刚。日出生于兴宁市刁坊镇瑶岗乡。幼年就读于县城陈族义正小学,喜爱书法和绘画。毕业后于1928年考上兴民中学新制第八届。&三中&合并后,就读县立第一中学。1930年春发生学潮,停课3个多月,他即与一些同学转学于五华铁岭中学,同年冬毕业。1931年春前往上海,旋与老同学陈卓坤、陈铁耕等发起组织&上海一八艺社研究所&,从事绘画、书法等研究。同年8月17日又与陈卓坤、陈铁耕等参加文学泰斗鲁迅主持的&木刻讲习会&,学习新兴木刻艺术。学习会请日本内山嘉吉主讲木刻知识,鲁迅亲自担任翻译。其时学员仅有13人,山定是其中的一位。他在学习期间曾制作了木刻多幅,其中《厌战》一幅意在反对蒋介石发动内战的习作,鲁迅很欣赏,认为思想内容和技术都不错,曾长期保存着。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沪发动侵华战争,上海一八艺社研究所毁于战火,社员星散,山定乃赴杭州,在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旁听。迨沪战结束,他又回到上海。1932年6月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旋又与卓坤、铁耕、艾青、力扬等在法租界成立&春地美术研究所&,在左联领导下从事木刻和革命活动。同年7月间,春地美术研究所被国民党特务捣毁,山定和艾青、江丰、力扬等10余人被捕入狱。山定在被捕后表现坚强,几经肉刑,始终坚守组织机密。后以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余。1935年8月出狱后,他考入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学习,其后在南京金陵日报社任职。1936年出版《山定版画选》,由吴作人、宗白华教授写序,陈之佛教授设计封面,在上海天马书店出版。其后他的木刻《逃亡》、《探监》等12幅作品由上海鲁迅纪念馆收藏。《穷人之家》等在北京鲁迅博物馆陈列。《鸡毛信》、《代耕队》由北京历史博物馆收藏。
1938年7月山定奔赴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在此之前,他多次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因曾经被捕的历史尚未弄清楚,没有批准。直至1939年6月,得到同案难友、著名诗人艾青等证明,他才经中央组织部批准入党,参加革命时间则从1932年6月参加&左联&算起。1938年11月至1943年10月,他先后奉派在十八集团军野战军政宣部、一二九师政治部宣传部以及鲁迅木刻厂以画笔为刀枪,投入抗日战争烽火中。这5年时间,他与胡一川、罗工柳等跟随部队在晋东南敌后既作文艺宣传又持枪与日寇交火,历尽艰辛。1943年11月奉调回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七分校任教。他的作品部分曾在《新华日报》发表。1946年1月,又随部队前往东北,出任东北画报社编辑。1947年11月参加东北土改工作,任土改工作团组长。1948年10月至1949年10月在嫩江、天津、武汉画报社任编辑。1949年10月底奉命南下,后接管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今广州美术学院)。
1949年12月,黄山定被调入铁路系统,曾任广州铁路分局政治处宣传科长、,铁道部政治部组织部部员。1952年9月至1955年7月参加高级党校学习。后到铁道部党校任马列主义研究组组长。其后奉派至河北唐山铁道学院任职。1961年3月西南交通大学在四川峨眉山成立时,山定奉调任该校党委委员兼宣传部部长。为办好大学,培育建国人材,他竞竞业业,无私地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受过批判,蹲过牛棚,但他宽容豁达,坚持原则,坚信党的领导,毫不计较个人得失。1979的6月因病请准离职休养。1983年8月经铁道部批准办理离休,享受局级待遇。其后又享受红军待遇。
1980年6月黄山定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为会员,被编入《中国当代书画家大辞典》以及《中国当代美术家名人录》。山定在离休后,重操丹青,致力于中国画探索。为继承中国画技法传统,曾去故宫博物院、中央美术学院临摹历代名画,虽年逾古稀,犹爬山涉水不怕艰苦,甘冒风险去写生。故其中国画亦有深厚的功力,还有自己的风格。他曾在北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和参加集体画展,得到行家的好评。其中有部分作品被海内外美术爱好者收藏。1991年9月北京文化艺术界举行鲁迅诞辰110周年暨中国新兴版画60周年纪念,山定获得鲁迅纪念章以及版画贡献荣誉证书。此外还被中央文化部老干部书画学会吸收为会员以及担任中国铁路文协理事等职。
黄山定于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他的家属遵嘱将其部分骨灰安放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部分由其子力红携回家乡,撒于宁江河畔。 (林钧南)
张振坤(笔名张放),1936年出生于兴宁市宁新镇大岭管理区赤沙岭张屋。1953年在宁中中学初中毕业后即在定宁小学(现为宁新中心小学)代课。1956年在县文化馆参加工作,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汕头专区文工团、汕头专区山歌剧团、梅县地区山歌剧团担任独唱演员、主要演员。1976年调入梅州市艺术学校,任山歌科主任、教务处副主任。1988年评定为高级讲师。他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省音乐家协会理事、省文联委员、省声乐学会副秘书长、梅州市音协会长、梅州市首届人大代表、第一、二届政协委员。
早在中学时代他就是学校的文艺活动骨干。在宣传土地改革、互助合作中,与同学张俊贤合作改编、配曲并主演的《不能走那条路》在学校和农村上演,深受群众欢迎。每年寒暑假和一批同学走村串屋宣传演出。1956年在文化馆工作期间,也以农村为主要阵地,一边自编自演,一边辅导群众文化活动,为其后来的创作演唱打下一定的基础。张振坤毕生热爱山歌事业,刻苦钻研业务,走自学成才道路。特别在客家山歌唱腔、唱法改革方面,一手伸向民间,一手伸向西洋,博采群芳,为我所用。1959年曾在省&东方红&音乐舞蹈史诗中担任《赞歌》的演唱,周总理听后称赞《赞歌》唱得好,并亲自接见了他。1980年4月代表广东省参加中央文化部在北京举办的民族民间唱法汇演,由其编词、曲、演唱的《歌声飞过淡水河》、《老俩口爱唱歌》等7首歌,被评为优秀节目,后由文化部组织到北京、上海、杭州等7大城市演出,受到热烈欢迎誉他为&客家山歌王&。中国音协主席李焕之称其是&造诣较深的歌唱家之一&。他高亢的嗓子优美动听,唱腔亲切细腻,吐字清晰,擅长处理装饰音和特性音调,强弱有度,灵活多变的气息控制是他的艺术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他先后应邀到香港、澳门、台湾、美国、泰国、新加坡、印尼等地演唱,用山歌沟通客属亲情,开展&山歌外交&,为梅州联系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做了大量工作。由他谱曲、演唱的有大型历史歌舞《客家春秋》,电视片《山歌情》,电影《生死树》。1995年10月在京参加中老年戏曲汇演荣获最高奖之一&牡丹奖&。1996年9月重病在广州珠江医院时,还为大型电视剧《客家女》配唱。逝世前三天还强忍疼痛,半夜起来创作山歌。
张振坤扎根客家文化土壤之中,收集改编、创作并演唱了大量客家山歌小调、山歌剧等,出版发行个人的录音带、唱片和激光唱盘30多盒,远销世界各地。他编著的《张振坤山歌集》,是风格各异的精品,已广为流传。他编写的&唱好山歌五要素&等教材,对保护和训练学生变声期以及女声用真假嗓结合演唱山歌等方面,总结了丰富的经验,培养了五批毕业生,在各县、市、区剧团成为艺术骨干,有的考进了音乐学院。
张振坤不幸于日病逝。他一生献身于客家山歌事业,教书育人,鞠躬尽痒的品德和敬业精神,永远值得人们尊敬和怀念。
《兴宁年鉴(1998)》人物传略
黄维礼,曾用名小川、必进。广东大埔县人,曾任中共兴宁县委书记。黄维礼于194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曾先后任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电台支部宣传委员兼文化教员;抗日游击队韩江纵队第二支队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中共饶和埔丰(诏)边区特派员、县委书记;中共粤东地委执委;中共韩东(后改为韩江)地委书记;粤东支队独立第五大队政治委员;闽粤赣边纵队第四支队政治委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兴梅地委、粤东区党委、粤东行署、广东省供销社、物价局、财政局、农业银行广东分行、人民银行广东分行担任主要领导职务。在献身革命的不同岗位上,他对党的信念坚定,克已奉公,为人民鞠躬尽痒,为党和革命事业作出了贡献。
新中国成立初期,黄维礼任兴梅地委常委、兴梅行署专员兼中共兴宁县委书记。当时,罗亚辉任兴宁县长,两人共同任职时间是1951年4月?12月。期间,地方党政组织动员全县10多万民工修筑国防公路,至6月蓝(五华蓝田)丰(顺)线、兴梅线、梅畲线(至松林坝)全面竣工。接着,动工兴建县内第一个水库&&福兴石屐水库,至翌年完工;兴建宁江东岸总排水沟(简称东沟)、鲤子湖支沟和城东灌溉渠。1951年6月,县成立抗美援朝公会,各区、镇成立支会,认捐&兴宁号飞机&款3亿元(旧版人民币)。同年春夏间,先后成立农业生产互助组。至(1952)年底,全县共建互助组1100个。历时4个月的全县土改补课工作于9月结束。1952年1月,县委书记黄维礼兼任县长。县区属机关从1952年2月起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和土改整队运动,并在工商界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5月,开展土改复査运动,至1953年4月结束。1952年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最后一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44098万元,比1949年增长1812%。
1952年9月,黄维礼调任汕头地委委员、副专员等职。1956年8月起在广东省供销社、省物价局、省金融部门任职。1971年任广东省财政局革委主任。1973年2月,调任中国人民银行广东分行行长兼党委书记至1987年离休。黄维礼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始终坚信共产主义信念,服从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纪律/射娇负的工作积极,认真负责。他对革命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他生活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为人正派。离休后,仍关心党的事业,还积极为党的金融工作当顾问与参谋。1996年夏,黄维礼病重住院,但他心里仍惦记着老区人民的脱贫工作,再三嘱咐亲属,将平时节省的15万元,献给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作基金。同年7月8日,黄维礼走完人生旅程最后一步,因病在广州逝世。
(方志文)
柯蔚钦,广东省兴宁市福兴镇五里管理区人。1939年夏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士学位。曾先后在西安市部队医院、中国红十字总会医院及广东省立医院担任医师。兴宁解放后,即长期担任兴宁县人民政府卫生院、兴宁县人民医院院长。1989年1月退休后,仍任名誉院长。柯蔚钦一生谦虚谨慎,好学不倦,人品高尚,有良好的医德,是我市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和医学专家。
兴宁解放前夕,柯蔚钦在兴宁城镇开设私人诊所,以其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医德享誉民间。他极富同情心,遇贫苦的病者常赠医赠药,为人们所称道。他还多次为八乡山游击队代购西药品,差点遭到地方当局的杀害。解放初期,县属各单位干部都乐意到其夕诊所看病取药。1951年10月,他被兴宁县人民政府任命为卫生院(今市人民医院)院长。1953年成立兴宁县妇幼保健所,他兼任所长。
解放之初,广大人民缺医少药,当时的民众医院只有几十张病床,医疗设备严重不足,难于开展大、中型手术。柯蔚钦在人民政府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和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处处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为壮大医院各科室的技术力量,他先后动员凌廉贞、罗绍安、梁本生、何天蔚、赖炎宏、潘绍英、刁斗衡等声誉颇好的中西医师参加医院工作,逐步添置和更新医疗设备。此前的民众医院,连阑尾手术都做不好。柯蔚钦到任后,带头开展了各科手术,如妇产科的剖腹产、子宫切除、五官科的毒性甲状腺、扁桃体摘除、骨科手术、泌尿科手术、腹剖外科手术等都是他和其他医师合作开展的。50年代初期,特别多肠阻塞等急腹症的危重病人,柯蔚钦急病人之所急,上午査房、门诊,下午做手术,还多次主动献血给病人,有时候一个月献了三次血,真正做到了公而忘私、废寝忘食的地步。他以其敬业精神,经常利用到广州开会的机会,去省级医院观摩,与在那里工作的老同学合作,自己主刀,请同学从旁指点。每次从广州回来,他都在兴宁开展几种新手术,并且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五、六十年代,邻近的五华、平远、大埔等县的医疗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常请柯蔚钦医师前往会诊或进行手术治疗。有一次五华县发生几十人食物中毒事件,柯蔚钦即赶往抢救。1959年8月大埔县人民医院熊院长突然患胃穿孔,在条件设备极差的情况下,柯蔚钦因陋就简,用缝衣针代替手术针,把病者抢救回来。六十年代初,他亲自带医疗队到坭陂镇农村送医送药,实行&三同&。他全心全意为病人、为我市人民的健康事业付出了毕生精力,尤其对我市外科医疗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63年5月间,他还到坭陂中学向全校师生宣传计划生育的重大意义,并说明男结扎手术简单而安全,手术后只需休息一天半天即可照常工作等。因此,几天后坭中老师和职工共13人即前往人民医院结扎,手术进行得令人非常满意。
柯蔚钦医师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对人民的医疗卫生事业忠心耿耿。他严以律已,宽以待人,作风民主,毫无医学权威、院长的架子,善于商量,从善如流。因此,医院的所有医师、护士和职工都由衷地敬佩他的人品和风格。他胸怀开拓,为人善良,&文革&10年他虽受到迫害,但并无怨言。对工作一贯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对病人满腔热忱,极端的负责任,对技术精益求精。曾多次被评为省、地、县先进医务工作者,深受病人和群众的赞扬,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声誉,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好大夫、好院长。
柯蔚钦医师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他忠于职守,廉洁奉公的精神,亦为人们所称道。早在50年代初,他就慷慨无私地将他在兴田路的医务所毫无保留地交给政府做印刷厂。他任医院院长时,碰到上级医疗单位有人来检査工作,他总是自己出钱接待,不动用公家一分钱。70年代,公家分配给他二房一厅的住房,他把其中一个大的房间让给别的医生;退休时他体谅医院有困难,又把房子交还给医院,以照顾从外地调回兴宁的无房医生。柯蔚钦在兴宁50年的工作历史,可以证明他是一位公而忘私,不求名利,把全部精力、全部医术,以至整个生命都献给了兴宁人民医疗事业的好医师。
柯蔚钦医师一生为人民服务,他也得到了人民的充分信任。他从1954年起到&文革&前,一连五届当选为兴宁县人民代表,一至五届兴宁县人民委员会委员。其后又担任政协兴宁县委员会第五届、六届副主席。
柯蔚钦有五子一女,在他循循善诱地培养教育下,个个立志成才。其女孩柯惠新于北京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又获得日本九州大学理学博士学位,现任教授等职;孩子柯仲新是高级工程师,著名的铁道专家。其他子女池各有所长,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
柯蔚钦医师因患心肌梗塞于日上午10时在兴宁市人民医院去世,享寿84岁。26日,兴宁市人大、政协等领导和卫生系统、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和各界群众以及他的亲朋好友近500人参加了他的告别仪式,备极哀荣。
(李青岗、韩汉槐、林钧南)
陈菲村原籍江苏省太仓市,于1911年6月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家庭里。1935年她毕业于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部。同年秋天,她随同丈夫南下广东,先后在大埔县第一中学、兴宁龙田中学、石马中学、兴宁女子中学、兴宁第一中学、汕头韩汕师专、兴宁师范学校等校任教。历任这些中学(师范)的副校长、校长和韩汕师专政史科主任等职,还担任过县人大常委副主任职务。半个世纪以来,她饱经沧桑,几经沉浮,始终如一地追求进步,虔信正义,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同教育事业紧紧地维系在一起。在那黑暗的旧中国,她怀着满腔悲愤,挥写小说、杂感和诗词,勇敢地抨击黑暗,为妇女解放摇旗呐喊。1948年,在进步力量的支持下,她被任命为兴宁女子中学校长。刚到校,就有人警告她,要揍她,甚至扬言说&看你能否当上三个月校长&。但她不怕威胁和恫吓,总是说:&不会干,我就学,定要学会对付各类人的办法&。她终于把学校办好了,贏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兴宁解放后,她积极投身于革命工作,无条件地服从党的安排。三十多年,她担任过领导职务,也当过一般教师,几度风雨,几番上下,但她从不计较,赤诚育英。在&文革&十年动乱时期,她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蒙受了不白之冤。一个堂堂正正受人敬重的校长,竟被挂黑牌游街,关进&牛棚&受管制,人格受到了莫大的侮辱。但是,就在那乌云蔽日的岁月里,她依然坚信:&一个能够领导亿万人民把祖国从苦难中拯救出来的党,一定能够清除身上的污秽&,因而她始终如一地坚信&当一个人民教师光荣&。她同千千万万的教师一样,仍然像泥土,无声地润育着祖国的花朵;仍然像画家,尽职地描绘着祖国的未来;仍然像蜡烛,心甘情愿地燃烧着自己,照亮着别人。粉碎&四人帮&以后,陈菲村老师老骥伏枥,青春焕发,虽年近古稀,身体孱弱,却仍顽强地坚守在教育工作岗位上。她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努力贯彻、身体力行,为振兴兴宁的教育事业发挥余热余光。她被批准离休之后,忠心如一地积极要求入党。日,她终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组织。
陈菲村老师五十年从事教育工作,矢志不渝。五十年里,她把清苦留给了自己,把温暖送给了学生,当学生遭受反动派追捕而身处危难时,她挺身救护;当学生困于经济而淑于辍学时,她解囊相助。她是学生的严师,又是学生的慈母。她的学生中有人至今还保留着经她精心批改过的作业本。从三十年代起,她就以鲁迅的革命精神教育、鼓舞学生。四十年代初,她发表了《&呐喊&发刊词》,号召学生参加救亡活动,1941年下期,又发表了《酒后一席谈》,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她语重心长地对学生说:&社会上存在着两个大染缸,一个是黑色的大染缸,一个是红色的大染缸,万一不慎,掉进黑色的大染缸,染上了黑色,以后要想转为红色,那就难罗,要注意啊&!同时在龙蟠中学组织学会,启发学生学习马列,学习毛主席的著作及进步的文艺书刊。解放战争时期,她与兴宁周围的游击区保持密切的联系。在石马宁东中学教书时,她家成了游击队员的秘密联络点。同时,她还选派学生帮助游击队张贴标语,宣传发动群众同反动派作斗争。陈菲村老师对党对社会主义信念坚定,始终如一。无论是身处顺境还是身处逆境都信念不移,与党同心同德,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她一生不断学习,不断进取,具有自爱自强,严谨进取的治学精神。她一生艰苦朴素,为人谦逊,甘于平凡。她的同学不少已是专家名流,她的许多学生早已功成名就,成为知名的教授、博士。而她对于这些态度坦然:&为国育才终不悔,甘于平凡自有乐&。
陈菲村老师是我市知名的教育家。她五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把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献给了培育年青一代的教育事业,成绩卓著。她&不叹黑发染成霜,赢得桃李满天下&。她被政府和人民誉名&为人师表,一代楷模&。为了表彰陈菲村从事教育事业五十周年的光辉业绩,兴宁县委、县政府于日召开纪念会。在庆贺活动中,收到从全国各地寄来的180份贺电、贺信和贺词。大会在隆重、热烈、愉快气氛中圆满结束。
陈菲村于日病逝,享年八十六岁。
(陈宽阳)
《兴宁年鉴(1999)》人物传略
罗宝良,又名罗世珍,兴宁大坪东红村人,老红军,厅级离休干部。
他于1926年参加革命,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9历任中共(罗)岗、(石)马、龙(田)、(大)坪区委宣传委员。龙坪区委书记、兴宁县委委员兼组织部长、宣传部长、信丰县委书记、信南中心县委书记、南雄中心县委书记等职。他跟随罗屏汉、刘光夏、蔡梅祥等县委领导,率队转战兴龙寻平等县,与国民党反动军警民团浴血奋战多年。1934年春参加中央苏区举办的白区党员领导干部培训班学习,结业后,留在陈云办公室工作。同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他奉命调至中央根据地司令员项英和中央办事处主任陈毅部下,与李乐天、杨尚奎,陈丕显等同志一起,留在江西赣南坚持游击战争。在敌人疯狂清剿的艰苦环境中,他智勇双全,工作成绩卓著,是年冬由区委书记提任为南雄县委书记。1936年1月,李乐天在战斗中牺牲,宝良接任信南(信丰、龙南、定南、全南四县)中心县委书记兼支队长。
1937年,在第三次反围剿中,粤赣边特委和信南县委失去联系达5个月,彼此杳无音讯。同年10月1日,在项英主持召开的粤赣边各游击队代表会议上,陈毅拿来一张8月底的《民国日报》给项英看,高兴地说:&信南县委还存在,信南游击支队于一周前在信丰东坑下山围,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与会同志异常兴奋。会后,粤赣边特委派陈毅同志到小江区召见信南县委书记罗世珍。在小江区署,罗世珍看到老首长陈毅的到来,急速上前,大喊一声&大老刘&!热泪盈眶地紧紧握住陈毅的手,久久不能话语。陈毅目光炯炯有神地注视着半年未见的老部下,笑着说:&阿罗!我不叫你&张俊达&了,你也别叫我&大老刘&了,那是过时的皇历&&翻不得啰!&这一席话,把在场的人都逗笑了。接着,罗世珍汇报了县委及支队的情况,受到陈毅的表扬。陈毅传达了中央和特委的决定,并说已通知各地红军游击队开赴江西大余池江集训,部队已改名为&抗日义勇军&。他要罗世珍回去做好四项工作。罗表示在半个月内坚决完成任务。此后,陈毅召见罗世珍的珍闻,至今仍传为佳话。《江西老干部之友》月刊(1997年8月号&历史回音壁&专栏,刊登了《陈毅召见罗世珍》的文章,详细追述了召见情况。
1937年冬,项英、陈毅等人率领抗日义勇军离开赣南,宝良等一批骨干继续留在信南工作。1939年4月,罗调任南雄中心县委书记,发展壮大抗日爱国力量。经上级批准,中共南雄县委派人与国民党南雄县长莫雄(爱国民主人士)取得联系,由县长饬令,以维护治安为由,组建&冬防队&,任命罗宝良为冬防队长,并由他负责招募人员。趁此机会,宝良招募大批进步群众,安插一批红军干部、战士为骨干,重建100多人的武装队伍。1940年春,蒋介石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党组织将&冬防队&撤到山区分散隐蔽,不幸被早有预谋的反动军警包围。宝良指挥部队分三路突围,激战一个多小时,伤亡惨重。他率领的一路仅剩下十多人,几经周折,数月后才与省委取得联系。由于他身份暴露,敌特到处搜捕,省委决定将他转移到兴宁家乡。临行前他与接任县委书记的陈英同志约定了今后的联络暗号。
1941年,宝良秘密回到家乡后,装&呆&多年。他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信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必定胜利。半年后,由于与其单线联系的陈英书记牺牲,联络中断。他曾多次写信给南雄党组织,均无复音。1948年至1949年春,他先后两次到江西三南等地寻找组织未获结果。
1949年5月中旬,兴城解放。他立即与进步青年组织了临时工作队,进驻大坪乡公所、警察分驻所,开展宣传活动,维护社会治安,迎接共产党派员接收大坪。解放后,他在大坪区工作四年,为收缴民枪,清匪反霸,镇压反革命分子,减租减息,土地改革等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大坪通&、&炉火纯青的老革命&。1953年夏,他积极响应上级号召,辞别妻子儿女到海南工作(他是年纪最大的一个),直至离休。
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四人帮&在上海的爪牙,派&专案组&到海南,带着事先草拟好的诬陷陈丕显同志是叛徒的所谓证明材料稿,迫令宝良照写一份。他坚持原则,不畏强暴。&专案组&折磨了他一个星期,而他反复写的是&我知道陈丕显不是叛徒,而是一个坚强的共产党员&。后来,上海市革命委员会专案组找到他,他实事求是地写了一份关于陈丕显同志的证明材料,有力地驳斥了&四人帮&一伙的不实之词。
80年代初,南雄、信丰、龙南、兴宁等县派人特邀宝良参加党史座谈会。他为各县撰写了许多有关资料,解决了不少疑难问题。
1985年,陈丕显同志将其撰写的回忆录《赣南三年游击战》一书,&寄给罗世珍词志存阅&。该书编入一幅珍贵相片复制件:在中国革命纪念馆展出的罗世珍(宝良)、杨尚奎、陈丕显、刘符节、刘新潮、袁达郊在油山的合照。
80年代末,老红军罗宝良在陈丕显、刘建勋等一批老同事和广东省委的关怀下,落实了厅级离休干部待遇。
日,罗宝良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87岁。
(刘碧光供稿)
钟亚庆,原名伟庆,兴宁市罗浮镇罗栋村人。1904年12月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1929年8月参加革命,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大信乡赤卫队长、五区联队第二中队长、东江游击大队第一排排长、东江红十一军第二连连长、寻邬独立团连长、副团长、会昌县军事部长、江西省军区第三作战分区(会寻安分区)司令员等职。
1929年秋,钟亚庆在罗屏汉、张瑾瑜等人引导下,走上革命道路,在党的培养教育下,特别是在邓小平同志的关怀下,由一名普通的赤卫队员成长为一名红军指挥员。在土地革命的暴风骤雨中,他忠于党,忠于革命,不怕牺牲,英勇善战,为中国革命作出了贡献。
日晚,钟亚庆带领罗栋村赤卫队,协助东江游击队攻打当地大土豪钟雪南。在久攻不下的紧急时刻,他自告奋勇,冒着枪林弹雨,带领几个赤卫队员用大树桐撞穿钟雪南的屋墙角,攻入屋内,取得胜利。1930年10月,大信苏区失守,他随部队转战寻邬、兴宁、平远等地。1932年3月,钟亚庆任寻邬独立团副团长。在牛斗岗战斗中,他左肩负重伤,还坚持在车头、皇乡与敌军激战。同年5月,邓小平同志任中共会昌县委书记,当了解到钟亚庆是一名智勇双全的军事指挥员,当即把他调来会昌县任军事部长。7月,会昌成立中心县委并成立第三作战分区,钟亚庆任第三作战分区司令员。他亲自组建三分区红军游击队、红军学校、兵工厂和医院,发动大批青年参加红军和地方革命武装队伍。8月,他带领三分区游击队在太阳桥运用巧妙战术与钟少寒部激战,取得胜利。钟亚庆工作积极,英勇善战,受到邓小平同志的好评,并受到中央苏维埃政府的表彰。
1932年9月,钟亚庆在福建武平战斗中身负重伤,被送到会昌六祖寺医院疗伤。5小平、罗屏汉同志亲自到医院看望他,并给他50元营养费。由于伤势较重,5个月后,转到瑞金红军总医院治疗。1934年7月,红军主力开始转移,他被安排在红军伤丨人员疗养所。同年12月,瑞金、会昌等地被敌军占领,到处白色恐怖。他找不到党织和红军,在筠门岭红军收容所洗衣队长卢四妹家里躲了几天。后来,他隐姓埋名,卢四妹一起回到家乡,结成患难夫妻。1949年5月,兴宁解放。钟亚庆任大信乡民大队长,积极参加清匪反霸,土改运动。在春耕整队时,因坚持实事求是而受整,一直在家务农。改革开放后,他享受离散红军人员待遇,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日病逝,享年94岁。
(陈作新供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温岭育英中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