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患者身份识别制度ppt患者英文

禁止以什么方式为识别患者的唯一依据_百度知道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举例: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的身份.doc6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1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浙江省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三类指标
一、医院服务管理
(一)开展预约诊疗服务
(二)优化门诊流程,落实便民措施
(三)加强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
(四)改善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
(五)完善医疗保险服务管理
(六)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七)加强投诉管理
二、患者安全目标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的身份
(二)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三)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四)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五)规范特殊药物的管理,提高用药安全
(六)建立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
(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
(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九)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十)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三、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一)医疗质量管理组织
(二)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三)医疗技术管理
(四)临床路径管理与持续改进
(五)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六)门诊管理与持续改进
(七)急诊管理与持续改进
(八)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九)手术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麻醉与镇痛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一)重症医学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二)传染病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三)康复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四)药事和药物使用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五)临床检验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六)病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七)医学影像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八)输血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九)医院感染管理与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2种查对方法比较患者身份识别准确性的临床研究--《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年03期
2种查对方法比较患者身份识别准确性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为寻求有效的查对方法,减少患者身份识别错误。方法对100例静脉输液患者进行自身对照法比较。采取对照法,即护士给患者进行静脉输液前,叫床号姓名,并有意将患者的姓或名用普通话或方言以谐音或近音的方法叫错,判断患者是否有纠错能力;后采取观察法,即对患者进行对照法以后再反问患者的姓名,由患者回答。记录两种查对方法识别患者身份的正确性。结果对照法正确率为56%,观察法正确率为100%,经统计学分析,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护士进行护理技术操作前呼叫床号后再反问患者姓名的查对方法能正确认别其身份。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47【正文快照】:
护理安全管理贯穿于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在临床护理操作过程中,虽然进行了“三查七对”,但仍有错误的情况发生。为了杜绝发生患者身份识别的错误,规模较大的医院一般都给住院患者使用手腕带。但对于门诊患者不可能人人使用,一些规模较小的农村医院也尚未普及,依然按照传统的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闫洪凤,孔杰,崔化英,张志芳,薛景;[J];护士进修杂志;2004年07期
吴芳兰;应燕萍;崔妙龄;杨丽;黄惠桥;;[J];中国护理管理;2008年03期
耿艳莉;杨海香;陈水仙;;[J];家庭护士;2006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沙世钟;;[J];安徽医药;2006年01期
顾艳芬;;[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王影;;[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马云松;张晓黎;纪侠英;;[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项同生;邵东芳;张瑜;;[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苏会璇;;[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李振玲;;[J];北方药学;2010年04期
焦香香;;[J];北方药学;2012年04期
邹华钦;吴凤兰;虞文芳;;[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李宜新;张黎平;;[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仲晓慧;;[A];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第七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张艳萍;;[A];河南省精神科康复护理培训班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赵晓梅;;[A];玉溪市第四届精神科学术年会暨心身疾病综合治疗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吴良玉;;[A];中国康复医学会疗养康复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池晓玲;蒋俊民;田广俊;萧焕明;蔡高术;陈洁真;吴树铎;谢玉宝;;[A];全国第2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1届传染病协作组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徐佳敏;齐丽华;;[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三卷(护理分卷)[C];2005年
赵巧红;蒋俊燕;;[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八卷 护理分卷)[C];2006年
徐勤蓉;;[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八卷 护理分卷)[C];2006年
郑淑明;;[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八卷 护理分卷)[C];2006年
王莉;李捷;韩小红;杜云红;;[A];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科技支撑——青岛市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淑霞;[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曾铁英;[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王冬;[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刘永兵;[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雪梅;[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刘兆娥;[D];山东大学;2010年
吴飞盈;[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李延飞;[D];暨南大学;2011年
袁炳秋;[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唐莉莉;[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郑乐知;[D];中南大学;2011年
刘雯;[D];复旦大学;2011年
吴嫣;[D];复旦大学;2011年
康健;[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闫洪凤,孔杰,崔化英,张志芳,薛景;[J];护士进修杂志;2004年07期
曹丽娟;[J];护士进修杂志;2005年10期
于翠香,杨桂芹;[J];中国护理管理;2005年01期
舒玉军;谢家兴;;[J];中国护理管理;2006年04期
张丹;[J];护理管理杂志;2004年07期
邱建华,迟静,穆培丽;[J];南方护理学报;2002年04期
徐波,姚蓉玲,唐佳玉;[J];护理研究;2004年07期
余菊芬;陈旭;;[J];护理研究;2007年24期
李小妹,刘彦君;[J];中华护理杂志;2000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成莉;;[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年05期
高楚荣;[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1985年03期
高小玲;;[J];放射学实践;2006年02期
罗星照;[J];日本医学介绍;1986年01期
董殿阶,杨清明;[J];山东医药;1983年12期
一条胜夫;张肖敏;姚祖培;;[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1987年03期
储振华;[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1998年03期
孙传兰;[J];中国乡村医生;2000年05期
陈琴,张俊;[J];医药论坛杂志;2004年22期
霍华娟,蔡琼兰,李敬;[J];中原医刊;200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蕊;须俊滟;席淑华;;[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更名十周年、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创刊一周年庆典《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十届组稿会、第三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毛承胜;胡斌;;[A];第六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0)、第19届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NCMT2010)、第6届全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CHCI2010)、第5届全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PCC2010)论文集[C];2010年
张瑶琴;;[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护理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杨雷;赵治栋;;[A];浙江省信号处理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李红波;;[A];中国电子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易江华;翁智胜;彭洁雯;梁瑞珍;;[A];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夏红;;[A];玉溪市医学会第九届口腔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潘飞;;[A];2010第十五届可靠性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西娜;段同华;季洪彬;何彬;汤迎春;焦保健;西传坡;;[A];2011年全国医药学术论坛交流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1年
欧眉滟;;[A];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崔玉清;[N];经济日报;2007年
李刚;[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张孟军;[N];科技日报;2004年
贾壮;[N];证券时报;2007年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反洗钱工作办公室;[N];中国邮政报;2007年
宋焱;[N];金融时报;2007年
张峰;[N];网络世界;2006年
宋丽娜;[N];网络世界;2004年
李延生;[N];中国企业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李秀艳;[D];天津大学;2010年
徐俊红;[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姚志明;[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蒋汝忠;[D];浙江大学;2003年
李轶;[D];天津大学;2011年
宋淼;[D];复旦大学;2011年
贾宁;[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任红艳;[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王艳霞;[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迪;[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赵瑞;[D];河北大学;2010年
高大利;[D];华侨大学;2005年
苏奕;[D];浙江大学;2002年
汪莉;[D];山东大学;2005年
王哲;[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任慧芳;[D];内蒙古大学;2007年
杜涛;[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蔡毅;[D];四川大学;2005年
李克峰;[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医生是如何鉴别另一个医生的能力的?假如医生作为病人,他是怎样选择合适的医生的?
虽说作为一个医生不可能在其所学专业都能学有所长,比如皮肤科就医不好痤疮、五官科医不好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的大有人在……假如医生作为病人怎样鉴别另一个医生的实际能力?怎样选择合适自己、治得好病的医生?补充:中国的专家号未必好吧,职称高不代表一切,有些“科室中的老太太”就喜欢“一招鲜(处方)吃遍天”
别的科室不好说,但在外科系统中,麻醉医生对于各个外科医生的水平还是心里有谱的。故,作为一名患者,找一个可靠的麻醉医生做朋友,绝对是鉴别外科医生水平的最好办法。嗯,妥妥的。
看到这个问题,为一直以来都想写的一篇指导就诊的文章提供了切入点。题主目的应该是想要找到一位好医生,不过以医生的角度来说,这么短的时间,平日里很难接触到的医生群体以及网络搜索这么不靠谱的情况下,我认为要鉴别一个医生的好坏是比较难的。前提,年前为了省钱买了一个三星水货手机(后被证实是翻新),感应器问题在电脑城反复修了3次,最初窃以为自己找到了一个靠谱的维修商,后来实在是苦于反复维修耽误时间后找到熟人,才知道根本就没有修好,被反复坑惨。这个经历告诉我,隔行如隔山。所以我认为,很难在短时间用一个答案告诉你如何鉴定好医生,因为咱们国家的医生教育体系多元化,医院体系多元化,以至于我自己都无法肯定地说可以快速鉴定出好的医生。因此,回答的目的是为了让各位非医专的同志们在短时间的门诊就诊中尽可能得到最大的收益(为什么废话这么多,估计是最近写论文写的)。(以一,二线城市三甲医院为例)声明,本文的意义在于为大家提供更方便的就诊途径,所以可能是文不对题的答案。另外,本文以个人经验为主,具体考察数据极少,请原谅我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找更多的资料给大家,但尽可能保证不偏见,不猜测,以最真实的感受给大家更多的信息。前提,本人七年制医学毕业,专业儿科,专业声誉全国可进前四,现在所在医院专科排名全国前四。医院的选择:1. 不去在电视,公交,路边广告版反复打广告的医院(如各类男科,女子,肛肠医院)。2.社区诊所可以去尝试,现在国家鼓励医科生进入社区,很多全科专科的医学生进入社区诊所,感冒、发烧等可以尝试在社区就诊,遇到靠谱的医生就一直追随吧~3.市级医院相对于大学附属医院不算拥挤,医生源也有保障,对于拥挤的大学附属医院累觉不爱的同志可以前去就诊,一般不算繁忙的医院,医生态度会缓和很多,所以对于态度、关怀和聊天时长要求高的同志也可尝试~~(要是换我上门诊一上午只看10个人,我也能拉着你的手,关怀到你哭啊亲~)4.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大学附属医院,医生质量平均高,诊疗程序规范,科学,严谨(我们紧跟每年的国际诊疗指南,阅读英文文献哗啦啦不眨眼,大家伙讨论病历不引用欧美最新文献都不好意思发言啊)。但是就诊人数太爆发,因此就诊时间通常以分钟数计(我前辈老师有一次上午看了70人,四个小时,平均一个小时17个,数学好的同志算算一个人几分钟),一般都会根据就诊情况以最快的速度告知注意事项然后呼唤下一位,所以请权衡~~PS.不是我们想看这么多啊,政虎不让过度限号啊亲。。。一上午下来口干舌燥,膀胱还胀到爆啊。。。挂号:很多同志一想到挂号就异常痛苦,其实有很多方式缓解各位的痛楚~1.学会电话预约挂号,现在多个城市有了电话预约功能,很方便,可以提前一周预约专家号,也有电话预约普通号,然后带上预约号及证件到院有专门窗口换号就诊。避免在医院排队挂号,耗费能量。 2.学会使用医院的自助挂号系统。在大型三甲医院,多有自助挂号机,只需要银联卡和就诊卡便可挂号(第一次看病有了就诊卡后请妥善保管),避免排队的烦恼,同时也可以预约挂号。同理,很多检验单也有自助取单机,普通化验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左右可凭就诊卡在机器上取打印结果。3.挂普通号。患者和医生视角不同,当然我自己生病(医生还要生病啊喂?)的时候, 也是觉得连咳嗽、腹泻2次都是天大的事情,但是,请一定克制这样的情感,挂普通号吧,现在大家的健康意识这么强,您也没有那么容易就生一个异常罕见的病,医生一辈子都没有见过的那种啦~~而且年轻的医生,能上门诊的也都是在住院部摸爬滚打多年的,您就放宽心去看吧~~普通号,第一好挂,第二不算难等,专家号的爷爷奶奶看病肯定没有年轻人利索吧是吧~就诊:——如何最大化利用就诊的时间。在诊室外排队的时候,认真的整理一下自己的病历本和就诊卡以及挂号单,很多时候叔叔阿姨进来诊室后慢慢在一堆行李里找病历啊翻就诊卡啊,宝贵的时间就这么流逝了呢。我自己去就诊的时候,会第一时间将就诊卡和挂号单递给医生,然后把病历本平整的放在医生的桌子上。这样至少节约了半分钟呢偶也。而且敏捷的动作也会给自己加分不少哦~~还能缓解苦命的医生在门诊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的焦躁感哦~——论就诊的时候我在谈什么。就诊以前,请先明白本次就诊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有的患者会将自己想要问的问题用小本本写1,2,3,4,很萌呢!不过这样其实很有用,尽可能简单明了的表达你的需求,也可以让医生尽快做出诊疗计划)。进去诊室之后,表看着医生呆笑或者痛哭,首先告诉医生你本次来最主要是哪里不舒服。以儿科为例,比如宝宝最近拉肚子,一天几次,大便什么颜色,什么性状(稀,干,混有奶瓣,混有血丝或柏油样物质),拉肚子前有没有感冒,有没有其他什么表现,最近有没有换奶,这些问题要是一口气说出来,医生会好惊讶好爱你的!不过一般我们遇到的阿妈阿爹都是,啊,宝宝一天都哭啊不知道为什么喂,去年(去年他感冒然后好了的事情您就不要再说啦~),要体检了宝宝的衣服解不开爸爸问可不可以用打火机烧开(我们是无烟医院啊喂爸爸你要不要再狂躁一点!)总结一下,你要表达的最好是:这次最主要的问题(症状,表现,发病情况)是什么,该症状发生的频繁程度,持续时间,间隔期间能否完全缓解,发生该症状有没有诱因,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缓解,最近有没有其他疾病伴随发生,有没有重要的生活习惯的改变(小朋友的换奶,换生活环境等)。如果能做到这么多,医生要给32个赞!——论同伴的重要性。一般去就诊的时候都会有同伴,好基友等等。找个思路清晰,不路痴的同伴非常重要。当医生根据你的情况开了检查后,接下来就是同伴表现的时刻了!请注意,大型三甲医院里面的各类检查排队是有门道的。简单分类为检验和检查。检验在检验科(偏门的基因检查等在此不表),操作检查,只需要抽血、接小/大便/痰液等,因此是患者花时间比较少的一种。而检查如超声检查,核磁共振(MRI)检查花时间较长(我们医院MRI要预约,时间数天不等),X片、CT检查时间较短。还有一些如眼科、耳鼻喉科等专科检查,等候时间看情况,并且多在专科看病时直接进行,因此在此不表。正确的完成检查的顺序:1.让同伴去排超声检查、MRI、CT、X光的队 2.自己去检验科完成抽血、体液检查(需要抱着同伴啃、哭、安慰的同志请多带一个基友)。然后去完成1的检查项目。并让同伴带上就诊卡去取检验的结果(半小时到一小时后)。
PS. 抽血的项目中有肝功、血糖、血脂等需要空腹,并非全部需要空腹。不过为了当日就诊不返工,最好早上就不要吃东西。3.如果有专科检查或偏门检查,建议最早去咨询专科的医生,了解什么条件下做,什么时候可以做,什么时候取结果。再去完成1,2项内容。超声可直接取结果,X片,CT片,MRI片需要等数十分钟至小时不等,然后拿着结果返回就诊医生处继续就诊。医生根据检查、检验结果进一步作出结论及治疗、随访建议。随访:随访很重要。很多类型的疾病有反复的风险,就算本次治疗好了也不是一劳永逸。医生让几个月回来随访,就回来随访。在临床上,比如肾病综合征的小朋友,很多家长本次带来住院治疗恢复后就不再随访了,结果疾病反复拖成了肾衰竭,我们看着痛心疾首。随访请带上上次就诊的各类病历本,就诊卡,检验单,检查结果。并简要的告诉医生上次治疗后恢复情况。还有很多问题一时想不起,大家如果有问题,在评论里问到我再慢慢补充~~~完成了多年的一桩心愿,这个文档要拷贝好,下次谁打电话让帮忙挂号的时候,我就发给他~~另外打电话让医生朋友帮忙挂号很痛苦啊!我也得去排队买啊!是真爱就不要麻烦医生帮忙挂号了好吧!!爱你们,午安~~
《如怎样去鉴别一个厨师的能力?》题主带着这个问题去找银座找寿司之神。今天筑地市场没开门,小野二郎只好给题主捏了一个鲱鱼罐头寿司佐崂山矿泉水。…在救护车上,急诊科医生一边给自己吸氧,一边严格检测题主的心率血氧,保证他不会死在半路;到了医院,立刻请消化科医生和精神科医生会诊。放射科医生在发现X片发现膈下气体;检验科医生发现白细胞增高。入院诊断:1.消化道穿孔
2.脑袋有包?由于怀疑题主吃下去的东西是...呃...手术室护士准备,普外科麻醉科医生出场,保证题主在无痛安全的情况下完成手术。缝缝补补一晚上后住进普外。第二天早会,全科医生还要讨论一遍昨天的手术,上级医生指示下一步诊疗计划。科里的护士每天给题主量体温,测血压,监测题主生命体征平稳;科里的医生每天检查引流管,换药观察伤口愈合情况,警惕术后感染;出院前护长还要给题主进行科普宣讲,教他出院后y,怎么进行有什么注意事项,如何康复锻炼;出院后病案科的医生还要检查病例做临床统计,留底病案资料可控题主下一次就诊参考;...所以题主你有没发现,从被抬上救护车那一刻到出院,有多少医务人员为了挽救你的生命在工作?这些医务人员甚至包括家属都参与了治疗意见的决定,每一个环节的努力都可以让你离死远一点。这每一点的累积就是现代医疗,用分工明确,用效率和容错率都更高的医疗团队和体系治病救人。而只有能力符合该医疗团队要求的医生才会被招纳。因此对于常见病,患者选择的其实是这个医生背后的医疗团队和体系,而并不是具体的某个医生。对于一个成熟合格的团队,随便地质疑某个成员的能力,是无意义且不尊重人的。最后,题主能够顺利出院,是这个体系内每一位优秀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小野二郎是米其林三星,也要靠优秀的海鲜供应商来维持出品。所以现在题主你来告诉我,你觉得小野二郎的厨艺怎么样?是不是很棒?
别说病人,大部分情况下就连医生自己也难确定同事们之间孰优孰劣。除了年资和职称是可以对比的硬指标以外,指望从其他的细节诸如言行衣着等分辨,那就是玄学。答主又要值班,又到了讲段子的时候了( o??o? )众所周知,消化内镜和普外那是cp的关系,前几年刚分家的时候如果想人事调动的话,只需要和两边的主任打个招呼就行,人事科那边绝对不拦着。最后因为这两边的人到处乱窜整得人事科终于烦了,通告以后所有类似的申请没有院长同意的话一律不通过,这才安分下来。而我一个师兄就是从内镜那边跑过来的。据当年知道内情的人说,他当时过来是为了学学大开腹的术式,毕竟内镜那边做的不多,到最后还要回去的。没料到过来没多久人事科就堵死了普外内镜到处跑的这个口子,他自己又懒得天天跑腿磨嘴皮子求爷爷告奶奶地找院长,就这样稀里糊涂留在了普外。为此还有人编了几句顺口溜逗乐。他本人对此坚决不承认,一口咬定当初换科只是单纯地出于对开腹的仰慕。不过考虑到师兄一向打肿脸充胖子的习惯,个人觉得前面的说法还是可信的。终于,年终聚会上大家都喝得差不多的时候,内镜那边有人开玩笑地提起了这件事:“老三(师兄在那边的外号,怎么来的是个谜)呀,你当初那出唱得可真不怎么样,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这是师兄的黑历史,平时说起来他都会瞬间沉下脸,何况还喝了酒。他一拍桌子腾一声站起来就要撸袖子,边上几个人赶紧连拖带拽地把他摁下。师兄瞪着对面那哥们表示有种我们到外头干一架。对面简直莫名其妙,开个玩笑至于这样么?虽然师兄是个壮汉,但是也不怎么怵他,毕竟麻醉的那些小丫头片子们都敢凶师兄:“胖砸你就不能不天天叨念着麻醉上肌松吗!”。他叼着根牙签斜觑着师兄:“我说贾老三做人要讲理啊,你拳头大我打不过你我认怂,咱就事论事而已,你TM动手打人算啥?恼羞成怒?”然后一吐牙签:“呸,什么东西。”师兄当下炸毛了,苦于被一群人拉着扑不上去,坐在椅子上直骂娘:“老子是给你脸叫你声哥,你还真以为自己是个人物了?老子为啥去普外?实话告你!老子就是看不惯你们内镜的这群sb!一群sb!”说罢环视一圈后继续咧咧:对!说的就是你们!完了,开地图炮了,还把自己原来的师傅也骂进去了。这下没法护短了,普外从主任到住院医一面呵斥着让师兄闭嘴,一面赔不是:这死胖子喝大了胡吣,弟兄们别往心里去。内镜的主任也有点上头,否则不至于为个醉汉气成这样,他摘了眼镜开始训师兄:“小贾,一来呢你现在翅膀硬了自立门户了,我不好意思当别人面说你啥;二来你也说了你看不上我这个师傅。不过我好歹比你多活了几年,再倚老卖老说你几句吧,你看不上我这怪我,我手艺不怎么样这也难免的。不过咱这行讲究的是个互相尊重,你心里这么想也不是不可以,但是给我点面子别说出来呀,你看你在普外没几年咋就学会了野蛮的臭毛病?”本来前几句说得特别毒,大家都低着头仿佛自己挨训一样,最后一句说出来普外的不干了。主任啧了一声:兄弟(这两年轻时是同门师兄弟),你这话哥听着别扭啊,合着你意思是小贾是让我给带野蛮了?我是个流氓头子还是个啥?外科都是师傅带路,师兄手把手教出来的,所以师兄顶得上半个师傅。换平时师兄说了重话当师弟的就该服软了,然而内镜的主任喝多了根本不买账:“你别上纲上线,我说什么了你就摆当哥的谱?”“呦,你还说人家小贾不尊重师傅呢,你自己就是这么做榜样的?”“亲哥哎,我跟小贾那是师徒,跟你是师兄弟,这不一样。”“怎么不一样,你带小贾是带,我带你就不是带了?”“话不能这么说,你那是欺负我比你入门晚,再说咱弟兄两谁手术做的好你敢说?”然后他们还真的就争论开了,两大叔像孩子一样吵了半天,最后要答主评理。“小吴你现在不干外科了,算得上局外人,我两手术你也都跟过,来来来你说我和你师叔谁手术做得漂亮。”答主一脸懵逼:我跟着你们不是拉钩就是扶镜,我能看出个啥来?要我自己做的话我肯定差你两不是一点半点,你两哪个做得好我怎么说?然而答主还没张嘴内镜的主任不干了,“不成不成,她是你手下的肯定偏着你。要不找小贾评理,咱两他也都跟过,我就不信他还真能一直卖我。”“你都知道他现在不敢得罪你,你还让他评理?这还用评吗?要我说还得叫小吴来。”为此他两又争执了一会,最后终于确定先让我说几句再让师兄表态。然而他们没算到答主嫌弃地看了他们一眼,转过头继续吃东西:要吵一边吵去,别把口水喷我碗里。ヽ(o?ωo? )ゝ我都不在外科了干嘛要卖你们面子?我过来就是蹭饭的。
我现在有个习惯,挂到一个医生的号就会去网上搜看医生是否有海外留学经历,发表过几篇Sci,是否是第一作者,论文影响程度如何,如果这些答案都满足,我就想这家伙基础功这么扎实,医术肯定不咋的
口碑。对于外科(妇科)医生,他/她手艺好不好,麻醉师以及手术室的护士们最清楚,别人的说法都不够靠谱,因为别人都没有亲自看过跟过手术。
中国医疗系统里水平比较高的医生一般就是大型三甲教学医院里的医生。在中国,合格的高水平全科医生是稀缺资源,这些转诊工作本该由他们完成,在全科医生缺失的情况下,普通号的任务就很大。对中国本土特色的比较合适的就诊模式是自觉小病可以先去下级医院,发现效果不佳往上转。疑难重症首诊上级医院,看完往下转,切记不要从下往上转,耽误时间。如果购买力强乐意排队都要去大医院看的话,对于非急重症,首诊不太清楚什么病可以挂这种医院的对应科室的普通号先问问,然后听医生推荐。治疗复杂需要手术挂【对应方向】的专家号,副高正高均可,听他们的建议即可。专业方向比职称重要,首选专业,再看职称,专业不对口,职称再高也看不了。不论这医生是哪里的论文有没有放水水平高不高,至少他标着个专业方向表明他看的病人多,即便知识不够经验也勉强是够的。另外,住院病人都会有高级别医生来看,所以,即便是下级医生收入院,或者主管这个患者,也不代表就这个患者就没法获得高水平治疗了。对于同等职称的大夫,其年龄和医疗水平很难得出确定的结论,一般来说,中年的大夫理念比老大夫可能新一点,但是高级医院的高职称老大夫一般也会参加各种医疗、教学和研究工作,理念也不一定就很落后。不一定和中年大夫有明显的高下之别。以及,辅助检查很重要,该做的检查必须做,如果你上来什么就诊检查资料都没有,找谁看可能建议都差不多。如果不信任不满意就换家医院换个医生,在中国看病有个麻烦,也是个优点,就是可以反复换医生。但是不建议在同级别医院换三个以上的专家,因为你说不定会搞得第四个医生不敢接诊并且觉得这个患者有人格障碍,一点也不信任医生。如果专家意见相似甚至雷同,那表明规范治疗就是这么回事,至少方向上没有错误。这时更重要的是让医生充分告知患者利弊,找个耐心的有时间的医生,给患者一些选择的机会。相比之下,如果方向正确,剩下的主要是沟通问题,技巧上的细枝末节的差异可能不那么重要。患者也应该主动了解自己的疾病,主动学习一些基本知识,配合医生,自己对自己负责。要尽量听医生对自己疾病的解释,不能只盯着治疗上的细枝末节不放。因为不同的医生多半还是有一些习惯上的差别的,不可能处理完全一致,这不代表他们水平真有高下之别,患者过分注意这方面其实多半时候没有太大意义。人生病是有个体差异的,医生的行医方式也有个体差异,但是医学原则是一定的,理论上讲,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医生看常见病也应该区别不大,可能只有各医院的特色科室和院内特殊药物有点区别,但是对大部分人可能根本无所谓。所以不要对医生水平的个体差异期望太大,更不要对神医的能力和灵丹妙药的效果期望太高,要调整期望,避免不切实际的幻想。通常,在疑难疾病处理时,医生的诊疗技术的水平高下才会反映出来,平时你看到的沟通技巧,其实受很多因素影响,甚至包括医生的心情和健康状态,跟诊疗水平并不等同。专家遇上普通的患者普通的病也只能用普通的治疗,效果也差不多,患者只不过是花钱买个放心而已。即便治疗方案未必最优,可能也不过是花费上的一点点差异而已,几乎不影响患者的实际的身体健康。比如上呼吸道感染很多时候开药多少对病程和预后影响不大。有时候医生都很难评价同行临床水平,职称评价一直是个制度难题。患者见的病例数不如医生多,医学知识也常常不如医生丰富,这种情况下用一次生病经历评价医生好坏真更是不切实际。患者评医生,如果样本量小的话,除了评价态度和沟通技巧就评不了其他的了,除非时间很长样本很大才能估摸个大概。这就是医院和医生的口碑,但是这也不一定正确。而且对于现代医学,常见病治疗都是标准化的,甚至包括高水平的正规医院,手术也常常是标准化的。外科手术也常常是多个合格医生合作完成的。反正在我学习所在的教学医院,一些日间手术确实是几个医生合作完成,几个人几个台,谁有时间谁接下一台,机动安排。患者术前都不一定清楚谁主刀,但是老师们确实水平都很高,责任心也很强,非常认真负责,我跟了很多手术也觉得找哪个大夫都差不多。起码如果我或者我的家人生病了,只要找到他们,哪个老师主刀我都很信任,不用刻意挑大夫。以及,手术的关键是身体内部做得好不好,而不是皮缝得好不好看。缝皮的工作一般都是下级医生做的,患者光看这个并不能断定手术效果。以及,由于个体差异,以及某些不可预料的手术并发症,患者有时候自己也没法评价自己的手术究竟多成功。此外,收住院和做手术的大夫,多半是同一个人,但也不一定。手术台上帮着干活的可能也不止一个大夫,所以真实工作中主要选医院选专科,一个平台上的大夫可能差别没那么大。手术做得快未必就做得好,手术做得慢的大夫未必就看不了门诊开不了药。以及,麻醉师真的能评价外科医生的水平吗?麻醉医生主要能看出谁做得快,外科手术技巧有时候非常复杂,还有各种腔镜手术、微创手术、术野很小的手术,技术细节真未必看得懂,他们可能因为在手术室待的时间长,对同行评议的情况比较了解。但是做得快不代表做得好。医学不是巫术,切记,常见病找谁看区别不大,不放心就找大的排不上队的收费高的三甲教学医院即可。现代医学很多时候要是团队作战,要多科室协作,当然也包括检验影像病理这样的辅助科室,所以疑难重症找一个高平台,即大型三甲教学医院是首选。全国前十前二十的医学院的教学医院更代表了目前我国医疗的最高水平,而且与国际最高水平不说一定能接轨,起码是可以与国外医学界上交流对话甚至互相学习的。基本上中国每个地区都有这样的医学院,实在不行就外地看病,到周边省的好医院看病,都可以。中医本身质控很难做,不论人们对中医态度如何,是否要黑它,一般人们都有这样的共识:至少在目前,即便中医方法是有效的,找中医很大程度上要靠碰运气。我个人的态度是:除了在某些情况下在经过现代医学诊治和医生推荐后,可能接受特定的中医诊疗技术,在正规医院施行这些技术之外,我并不信中医的全套诊疗过程,更不指望中医在不借助现代诊疗手段的方法下可以对首次来诊的患者的病情做出准确评估。而且我通常也用不着向他们寻求帮助。所以这个无法回答。
靠口碑和专家号是中国的无奈。病人鉴定医生的能力有限冫但是医生鉴定医生的能力就強了。在美加的制度中冫普通疾病由家庭医生提供治疗,大病和流行病由保健医生推荐专科医生医治,普通病人挂不了专家号,减少医疗资源浪费。专科医生是很难拿到的,并受同行严格监督。我在04年工作压力太大肝病发作时一路给推荐到当时国际肝病界很有名的 Dr.Collings.很是感激
这还真是个碰运气的事情不要迷信高学历和科研经历,那往往意味着这个医生在临床上没有投入更大的精力。(这不是绝对的,科研临床两门抱的大牛到处都有)不要迷信专家号,很多老专家知识更新速度不够,反而是一些高年资的主治在这一点上比他们要好。所以挂专家号获得牛逼医生的概率大,但没有大到碾压的程度
记住一点,不要去莆田系的医院,不要去百度上打广告的医院。不要去被包干的科室。不要相信包治包好的疗效。有钱你就去北京上海,再有钱就去美国欧洲。没啥钱的就去当地的人民医院。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患者腕带识别制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