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永女书文化唐字怎么写

江永女书第一本英文版书藉《Gendered&Words》问世
  红网江永站8月14日讯(分站记者 蒋理 谢文彬 王晟)8月11日,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研究员刘斐玟带着她用英文出版的女书书籍——《GenderedWords》来到江永女书生态博物馆,与女书传人何艳新、胡美月等一起学习、交流女书文化,这是世界上第一本用英文出版女书文化的书藉。    1992年,当时在美国攻读人类学博士的刘斐玟第一次从中央日报海外版上得知有女书的存在,到2015年出版英文版的女书书籍,这期间的23年她一直潜心研究女书,为了深入了解女书,她几乎每年都会来江永县进行田野调查,与女书传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    女书字体娟秀成细长菱状,女书女书又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化石”,对研究人类文字和文明的起源、女性文化和民族的起源以及文明的发展历程等方面,在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各个领域,都有重要价值。从第一次与女书结缘,刘斐玟就觉得女书是值得用一生的时间去研究的文化。    因为经常要去世界各地访学,刘斐玟经常与国际上学者交流,许多外国教授、学者很想深入了解女书,但是苦于不会中文,无法读懂女书。为了让更多不懂中文的国际友人熟悉女书,2006年,刘斐玟就开始收集资料准备写一本英文版的女书,从2009年开始动笔写到2015年出版,她花了6年的时间编写《GenderedWords》这本英文版女书。    女书作品内容的丰富,不仅使妇女的聪明才智得以升华、陶冶。同时,也传承了知识、伦理。这本书是通过讲述4位不同类型的江永妇女,透过这四个妇女的生命史,以及她们跟女书之间的互动,不但把女书的文化内涵体现出来,也同时把中国农村妇女从解放前到解放后的生活变迁给描述出来,以及把女书进入了当代社会,她所要面临的挑战所呈现出来,用女书来表达她们丰富的内心情感。    刘斐玟希望这样的书能够让更多海外人士了解江永。她认为江永虽然是一个小地方,可是这里的妇女非常的伟大,有过曾经属于她们的文字,把她们的心情、观点能够通过女书抒发出来,非常了不起。    女书是世界上唯一的性别文字,是世界文化瑰宝,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斐玟的这本《GenderedWords》通过英文向全世界宣传推介女书,让女书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 11:16:52) ( 09:07:06) ( 16:05:08) ( 10:24:54)世界唯一女性文字江永女书走进联合国
  原标题:世界唯一女性文字江永女书走进联合国
  中国代表团向联合国赠送《世界人权宣言》女书长卷。 任泽旺 摄
  “下一步要继续保护传承女书,早日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远在日内瓦的湖南永州市江永县宣传部工作人员20日晚向记者发来微信说。
  4月19日晚,“联合国中文日·江永女书”展览在联合国日内瓦万国宫举行,世界唯一女性文字江永女书的亮相引发关注。
  江永女书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唯一女性文字,主要在永州市江永县上江圩镇及其近邻一带的妇女中传承,并为妇女所专用,先后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世界吉尼斯记录大全》、“中国首批非物质性文化遗产名录”,在研究女性文化和文明起源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总干事穆勒在致辞中表示,女书或是世界上仅有的一种具有特定性别的文字,它的起源和历史表明了女性有力量战胜逆境、建立独特的文化传统。
  “中国是世界共同文化遗产的最大贡献者之一,共有近40个项目收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穆勒表示,联合国要与各成员国共同保护女书文化遗产,支持江永女书申报“世遗”。
  中国新任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马朝旭大使当起了“女书文化宣传大使”,向来宾介绍江永女书。
  “我们举办这次女书文化展,就是想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让世界近距离了解女书,展示中国女性的智慧和女书文化的独特魅力。”马朝旭说。
  现场,来宾们被女书的独特魅力吸引。参观者露茜安娜说,女字像飞鸟一样神奇、漂亮,只有聪明的女人才会书写、才会懂得它。
  “我特别喜欢中文和中国文化,没想到中国还有这么神奇的女书,太漂亮啦!”懂得五国语言的瑞士女翻译官辛吉斯看到纤细娟秀的女书后,邀请女书传人用女书为她书写了自己的名字和“福”字。
  自幼跟随母亲学习女书的蒲丽娟说,希望通过女书展览,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女书不仅是中国的女书,也是世界的女书,天下妇女姐妹是一家。”
  此次女书文化展由中国驻日内瓦代表团、湖南省文化厅、江永县人民政府与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共同举办,主题系“走进中国闺阁妇女的精神家园”。(完)
  (记者 唐小晴 通讯员 任泽旺)
[责任编辑:名称/江永女书文化
江永女书文化
简介/江永女书文化
女书,是世界上发现的唯一一种女性文字,它起源于中国南部湖南省的。所以又名江永女书。历史上主要在中国湖南省江永县及其毗邻的道县、江华瑶族自治县的大瑶山和广西部分地区的妇女之间、的神秘文字,男人无法了解这些文字的意思。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的提高,女书面临着濒临灭绝的境地,现在女书上只是在一些农村老年妇女中使用,濒于失传。1982年,武汉大学教授在湖南省县发现女书,震惊。女书文字的特点是书写呈长菱形,字体秀丽娟细,造型奇特,也被称为“蚊形字”。今天搜集到的有近2000个字符;所有字符只有点、竖、斜、弧四种笔划,可采用当地方言土语吟诵或咏唱。与汉字不同的地方是:女书是一种标音文字,每一个字所代表的都是一个音。现时文献搜集到的女书文字约有七百个。女书的字型虽然参考,但两者并没有必然的关系。而且,由于女书除了日常用作书写以外,也可以当成花纹编在衣服或布带上,所以字型呈现弯曲细小的形状。关于“女书”文字的记载,至今最早能见到的是太平天国(清朝咸丰年间)发行的“雕母钱”。该钱背面用“女书”字印有“天下妇女”、“姊妹一家”字样。2005年9月,在湖南省东安县芦洪市镇上首次发现一块刻有女书文字的石碑,打破了对女书材质、流传地域、男女界限、时间年代等的传统认识。
关于女书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江永女书文化
:有人根据当地妇女赛祠的花山庙兴起在清代中期,结合目前发现最早的“女书”实物,推测“女书”起源于明末清初。比较认同这种观点。有人以“女书”中存在与壮、瑶等民族织锦上的编织符号类同的字符为据,认为“女字的构成源于百越记事符号”。有人根据“女书”中大量与出土刻划符号、彩陶图案相类似的字符,认为其起源的时间、空间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形成于秦始皇统一中国文字之后。有人依据“女书”文字与原始古夷文的基本笔划,造字法类同,认为它是舜帝时代的官方文字。有人根据甲骨文和金文借字在“女书”字汇明显存在的特征。认为女书是一种与甲骨文有密切关系的商代古文字的变种。也有人认为现代“女书”是古越文字的孑遗和演变。这种观点认为:象形字、会意字是文字体系中最早产生的文化现象,是文字创造者所处生活环境和社会文化的直接反映。根据“女书”象形字、会意字构成中反映的文身习俗、“干栏”住宅建筑特色、稻作文化及鸟图腾文化现象。旧时当地不少才情女子采用这种男人不识的女书互通心迹,诉说衷肠,将其刺绣、刻划、戳印、书写于纸扇巾帕女红。目前搜集到的近20万字的“女书”作品,绝大部分为歌体,其载体分纸、书、扇、巾四大类。现在的形式包括女书书法、纂刻、激光微雕、石雕、木雕、竹雕、明信片、女巾、女扇、女书提包等。女书作品主要内容是写婚姻家庭、社会交往、幽怨私情、乡里逸闻、歌谣谜语等。也有的编译成汉字的唱本。《》主编 中华书局收资料占目前所能见到的女书原始资料的90%以上。江永女书文化是的一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宝贵资源。“女书”文化研究中心是我国最主要的女书研究机构。同时,国家有关部门为了保护濒临消亡的女书文化,于2003年底,在宜昌建立了集研究基地与旅游于一体的“中国女书”村。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5次
参与编辑人数:5位
最近更新时间: 17:51:41
贡献光荣榜今日推荐: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更新时间:
女书是湖南江永女书专用的方言音节表音文字。女书作品书写在精制布面手写本(婚嫁礼物)、扇面、布帕、纸片上,分别叫做“三朝书”、“歌扇”、“帕书”、“纸文”。有的绣在帕子上,叫“绣字”。这里妇女有唱歌堂的习惯,常常聚在一起,一边做女红,一边唱读、传授女书。
它可能是最古老的特定性别文字,也是首个众所周知的仅在妇女中流传的文字系统。中国妇女用它交流秘密信息。女书一度几乎灭绝。2006年中国政府宣布女书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消息网10月16日报道 德媒称,拉长的字符让人想到跳舞的妇女。“当我想起在家的日子,想起我的母亲,就觉得心如刀绞”,中国神秘文字女书写成的一本有上百年历史的日记第一行这样写道。女书翻译成意为“妇女书写的文字”。它可能是最古老的特定性别文字,也是首个众所周知的仅在妇女中流传的文字系统。中国妇女用它交流秘密信息。
据德国《南德意志报》10月10日报道,关于女书的起源,有很多传说:例如有的说它是一个假扮官员的聪明女孩所写,也有的说是11世纪执政的宋朝皇帝的妃子胡玉秀所写。在这两个故事中,女主人公都陷入困境。一个被投入监狱,因为她装扮成了男人;另一个则不能离开皇宫。但她们通过秘密文字给家人和其他女性写信。
报道称,清华大学的赵丽明教授从30年前开始研究女书。她猜测,今天已知的女书起源于16世纪,是当时中国南方湖南省农村妇女在纺织和刺绣过程中发明的。“现存最古老的女书日记有300多年历史”,赵说,但没人知道它确切始于何时。
这位学者将在2017年初出版《女书书法字典》及其英译本。那也将是挽救这种文字免于消亡的一个尝试。在过去20年里,很多高龄女书传人都去世了。现在,在湖南省南部的江永县还有大约7位女书传人。
报道称,古代妇女通过书写女书减轻痛苦,因为她们的生活往往不幸福。她们生活在农村社会结构里,男人和女人严格分离。女人负责家务和抚养孩子,她们被排除在高级教育之外。在女书发源地江永,古时女孩7岁就像全国其他很多地方流行的那样裹脚。她们的脚趾被绑断,以便塑成所谓“三寸金莲”。普通家庭的女孩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靠婚姻实现社会升迁的机会。但这与巨大的痛苦分不开:脚趾在疼痛中慢慢腐烂或废掉。因此导致的感染有时甚至会是致命的。很多女孩后来不能正常走路。
为了相互鼓励,妇女们用女书传递秘密信息,例如“在我们陪伴下你将永远不会绝望”。带有中国血统的美国作家邝丽莎在其小说《雪花和秘密的扇子》中讲述了19世纪雪花和百合这两个女主人公在扇子上书写女书分担忧愁和分享快乐的故事。这部小说基于邝丽莎在江永发现的女书书信中的真实事件写成。
报道称,女书是吸收江永方言的一种音节表音文字。一个字代表一个音节。而汉字却是一种词素音节文字。80%的女书是借源于汉字而造的。其他20%模仿当地服装纹饰或自然造型。它们大多被写成诗歌,被咏唱而非口说。女书作者们用400至500个女书文字就涵盖了所有的江永方言。
妇女们自己则把女书称为“长脚文”,因为修长的笔画让人想起蚂蚁或蚊子的脚。女书信息往往秘密传递,妇女们许诺不向任何男人透露。男人们对女人们的活动也不是特别感兴趣。一些文字读起来就像是早期女权主义的号召,例如太平天国时期的一枚铜币上写着“世上所有妇女都是一个大家庭里的姐妹”。
但女书记录的格言大多是日常礼俗、生活的艰辛、普遍的贫困或丧失亲人后的悲伤。女书还被用来写作传记、童话、诗歌、祈祷文以及如何与公婆相处的建议。这种文字被写在扇面上,织在手帕上,也用来写信。它还记录过历史事件:人们发现了从太平天国至抗日战争时期的女书历史记载。
但很多的家族传承书籍在上世纪30年代被日本兵销毁。女书一度几乎灭绝。2002年,江永县浦尾村建成了一座女书博物馆,2006年中国政府宣布女书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除了编写字典外,赵丽明领导的学术团队还和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学者们一起开发所谓的“统一码”,他们希望未来也能在电脑和智能手机上写女书。
http://www.ryedu.net/kjwy/yule/19.html
没有相关文章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热门汉语学习文章
1547651977874290913019362220您现在的位置: &&&&&& >> 正文内容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日
女书文化(女书习俗),主要是在江永县上江圩镇及其近邻一带的妇女中传承,并以妇女所专用的一种特殊表音文字体系为内核的社会文化现象,是当地妇女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用以表述其思想情感、道德取向、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表现形式。2002年4月,女书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2005年10月女书以&全世界最具性别特征文字&被收入《世界吉尼斯记录大全》,2006年6月&女书习俗&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8月,女书作为湖南省向国家文化部推荐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唯一项目。女书的世界惟一性、垄断性,决定女书文化是一种世界级的文化资源。2010年8月,县委、县政府筹资100多万元承办、永州市政府和省文化厅主办的&中国&女书习俗&抢救保护暨&女书文化记录工程&项目结题会&在北京隆重举行。2012年,江永县委、县政府与省文化厅、市政府等领导于第三个联合国中文日期间,在联合国总部美国纽约举办了女书习俗展演展示和交流活动。2012年4月江永县委、县政府聘请国际音乐大师谭盾为&女书习俗申遗形象大使&、&女书艺术传承大使&,强力推动女书习俗申遗工作。2013年谭盾女书交响乐成功在上海举办。去年5月26--27日谭盾在长沙湖南大剧院举办女书文化艺术交响乐,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媒体共享文化艺术盛宴,推进女书文化&申遗&工程。
为了更好的抢救保护这一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打造湖湘文化品牌,加快实施文化强省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女书文化产业园意义重大。
1、女书文化神奇独特研究价值高,传承保护势在必行。女书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活化石&,她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女书在结构、构词、读音、传承及作品内容等都有其独特性,对研究人类文字和文明的起源、女性文化和文明的发展历程等方面,在文字学、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民族文化史、妇女学、民俗学、民间文学、美学等多种学科领域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2、女书文化濒临灭绝,抢救保护刻不容缓。随着学校教育的普及、女书作品的大量流失、女书自然传承人的相继去世、女书传承环境的改变,女书已转向衰微,作为一种书面交流工具,可以说已经退出历史舞台。时至今日,能比较熟练阅读和书写女书的妇女在江永县已寥寥无几,能用女书撰写作品的仅存不到20人。女书传承危在旦夕,女书文化的抢救保护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抓紧抢救世界文化瑰宝江永女书,已成了国际国内学术界人士的强烈呼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永女书生态博物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