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风阀,排烟阀,声光报警有什么作用,消防排烟防火阀

分享到:&&&&
&&&&&&&&&&&&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实验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火灾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对火灾的防范倍受人们关注。消防法的颁布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使火灾的防范问题已纳入到法律轨道。提出对高层建筑和建筑群体实施以“防消结合、以防为主”的防灾原则,充分显示了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重要地位。我校为了给学生提供实验教学和实习条件,提高学生对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认识,提高实际动手能力,让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特在建筑设备综合管理实验室中建设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演示及实验系统,建筑设备综合管理实验室包括建筑设备监控实验系统、安全防范实验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实验系统。
总体设计方案
  该系统采用Honeywell的XIS800系列,以实验演示板的方式模拟实验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设备联动的过程,如图1所示 (图中C为控制模块,M为监视模块)。实验演示板按模拟三层建筑布局设计,采用二总线环路配线结构,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一体化设计。为了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实验演示板上均以实物的形式安装电气设备与器件,主要设有智能感烟探测器、智能感温探测器、手动破玻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排烟阀、正压送风阀、排烟阀、防火阀、声光报警器、楼层复示器等。联动的设备主要包括消防泵(一用一备)、喷淋泵(一用一备)、模拟空调机组、排烟风机、正压送风机、模型电梯、防火卷帘和非消防电源箱等。各消防设备的动作均在实验演示板上通过回馈信号灯加以显示。实验演示板上的电气设备、器件、相应的控制模块、监视模块均在近旁设置,用于联动消防设备的控制模块、监视模块和开关、继电器、接触器等安装在联动控制实验柜里。为了实验更直观,进一步提高实验效果,电梯和防火卷帘门等均采用小型模型装置来代替,在实验演示板上标出模拟楼层,并绘出该实验系统接线图。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火)报警控制器显示火灾报警部位信号和控制信号,可手动/自动控制消防设备启、停及显示工作状态。
  (2)消防联动控制实验系统采用模拟方式演示联动控制的内容和过程:
  ①显示消防泵工作及故障状态。如按下消火栓按钮,通过其监视模块火灾报警控制器(主机)接收消火栓按钮信号,并显示其位置,同时通过相应的控制模块启动消防泵;
  ②火灾报警信号经确认后,主机可通过相应的控制模块迫降模型电梯装置归底,并通过监视模块接收其归底反馈信号;
  ③火灾报警信号经确认后,主机可联动火灾声光报警装置,并通过相应的控制模块强制切除非消防电源,再经监视模块接收其反馈信号;
  ④模拟自动水喷淋水灭火时,主机可通过相应的监视模块显示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的动作,同时通过控制模块启动喷淋泵,并由相应的监视模块显示喷淋泵的工况及故障;
  ⑤火灾报警信号经确认后,主机可对防排烟系统进行联动控制。
  此外,还可进行防火卷帘门降半和归底、关停模拟空调机组、启动正压送风机和排烟风机等消防设备的联动实验。
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考虑到本系统的实际情况,选用了HoneywellXLS800报警控制器,它具有稳定、可靠、实用和集散式控制等特点。
  为了展示不同种类探测器的功能,在实验演示板模拟三层建筑布局中,一、三层设置智能离子感烟和智能感温探测器,二层设置智能光电感烟和智能感温探测器。
  每层设1只手动破玻报警按钮,且设有独立地址。模拟火灾时,按下手动破玻报警按钮,通过其监视模块将报警信号送至消防中心,能准确显示报警位置。
  每层设一个声光报警器,主机可通过控制模块联动声光报警器而发出声光信号。
  为了能清楚看到火灾发生的具体位置,并与建筑设备综合管理系统BMS的集成,在实验室设计算机CRT图形报警系统。
  为了使各楼层的人员及时发现火灾信号,了解火灾蔓延趋势,在演示实验板上的2、3层还设有楼层复示器,选用XLS800系列的XLSl0,它具有RS485接口,通过RS485网络卡的连接和软件设置,能实现网络自动报警、联动。
消防联动实验(或演示)部分
  本实验装置对消防泵、喷淋泵、排烟风机、正压风机、防火卷帘等消防设备除自动联动以外,均在联动实验柜上设有手动控制启停按钮和“手动/自动”转换开关,从而可实现自动或手动两种操作的实验。为了便于和与实验室其它系统的集成,“手动/自动”转换开关的工作状态通过监视模块回馈给消防报警主机。
自动水喷淋灭火系统联动控制
  在实验演示板上,整个水喷淋灭火系统装设一个压力开关,每个模拟层装设一个水流指示器,并在其近旁安装带自锁的按钮来模拟水流指示器和压力开关的动作。当模拟某层发生火灾时就按下该层模拟水流指示器的按钮,水流指示器的触点闭合通过监视模块将水流信号送给火灾报警控制器。报警控制器发出声光报警并在LCD上显示出报警具体部位。过一段时间后再按下模拟压力开关的按钮,压力开关触点闭合,同样通过监视模块将管网压力信号送给火灾报警控制器。如图2所示,在进行系统编程时,联动喷淋泵按以下逻辑关系编程:
  FI=SLI+SL2+SL3+……(1)
  F=F1·YL
式中SLl,SL2,SL3……表示各层的水流指示器输出信号;
  YL表示压力开关输出信号;
  F表示联动喷淋泵启动指令。
  如上所述,还设有“手动/自动”转换开关,可手动控制泵的启停。并通过装在实验板上的信号指示灯显示喷淋泵的工况。采用带自锁的常闭按钮串人控制回路模拟水泵出现的过载故障,用以实验调试“一用一备”喷淋泵之间的自动切换过程。水泵运行、停止、故障等状态通过联动控制柜上相应的红、绿、黄24V信号灯加以显示,同时通过监视模块将水泵的工作状况信号回送给火灾报警控制器(主机)。
消火栓灭火系统联动控制
  该实验装置选用带编址的消火栓按钮直接接人二总线回路,也可采用普通消火栓按钮通过监视模块接入二总线回路中。该系统实验演示板上每层装设一个消火栓按钮,如图3所示,整个系统按以下逻辑关系编程:
  E=SBI+SB2+SB3+……(3)
  式中:SBl,SB2,SB3,……表示消火栓按钮报警信号;
  E表示联动消防泵启动指令。
  同样,对喷淋泵也设有手动/自动转换开关,实现对消防泵“一用一备”的控制以及相应信号显示和回馈等方面的实验。
排烟风机和正压送风机系统联动控制
  如图4所示,该实验装置每个模拟层设一个排烟阀和监视模块、控制模块,并设带24V信号灯的手动按钮。当任一层探测器报警时,经编程使火灾报警控制器通过控制模块开启火灾层和相邻楼层(n层,n±l层)的排烟阀,并通过监视模块将排烟阀开启信号回送火灾报警控制器,且LCD显示,同时联动声光报警器报警,启动排烟风机及时排除疏散楼梯间和电梯前室的烟雾。与此同时联动正压风机运行,通过正压送风阀为疏散楼梯间和电梯前室压人新风,驱散烟雾,其框图如图5所示。
新风机组联动控制
  该实验装置设有新风机组联动控制实验内容,当火灾现场温度升高使防火阀低熔点熔丝熔断时,防火阀将自动关闭,联动新风机组关停,以免火灾扩大蔓延。并将新风机组关停和防火阀关闭信号经监视模块回送至火灾报警控制器。在火灾报警控制器接收到火灾报警信号后,通过控制模块联动关闭防火阀,使新风机组关停。还可将“手动/自动”转换开关置手动位置,手动关闭防火阀和新风机组。
防火卷帘门联动控制
  该实验装置装设一模拟防火卷帘门,制成防火卷帘门形状,在门架上装有三联组合开关2个,分别装于门内、外两侧,并在门架的适当位置安装行程开关以及用于联动控制的控制模块和监视模块。
  当感烟探测器报警时,火灾报警控制器按编程发出防火卷帘门下落指令和声光报警信号;防火卷帘门下落到距地面1.8m时停止,并向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回馈信号且待命。当感温探测器又报警时,火灾报警控制器按编程又发出防火卷帘门下落指令,一般需延时20~30s后防火卷帘门再下降到底。并向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回馈信号,如图6框图所示。也可采用手动按钮操作防火卷帘门上升、下降和任意位置停止。
空调机组关停联动控制
  在火灾发生时,为了防止火灾扩大蔓延须及时关停空调机组。该实验装置设置了对模拟空调机组的联动控制实验,如图7所示。在感烟、感温探测器报警后按“与”逻辑控制编程,火灾报警控制器(主机)可发出关停模拟空调机组指令,通过联动控制柜内交流接触器切除模拟空调机组的电源,同时将切除空调机组信号回馈至火灾报警控制器,也可由联动控制屏上的手动按钮关停模拟空调机组。
电梯迫降基站联动控制
  实验装置对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的模型实验电梯进行联动控制,其框图如图7所示,对感烟与感温探测器报警信号按“与”逻辑联动控制电梯,即主机接收到感烟、感温探测器报警信号后,通过控制模块及中间继电器联动电梯返回基站。同样也可用手动按钮进行电梯迫降基站的实验,并向火灾报警控制器(主机)回馈电梯返回基站信号。
切除非消防电源联动控制
  对实验室内非消防电源箱进行联动控制实验,其框图如图7所示。同样,主机收到感烟、感温探测器报警信号后,按“与”逻辑联动控制切除非消防电源,即用中间继电器的常闭触头控制断路器的电压脱扣器线圈,从而实现切除非消防电源,并将切除非消防电源信号回馈主机,也可用手动按钮进行切断非消防电源。
消防子系统与实验室其它子系统的关系
  消防报警系统通过建筑设备综合管理实验系统实现与其它实验系统联动,例如:当发生火灾报警时,摄像机可转向事先设定的预定值,防止误报;关闭模拟空调机组;系统同时记录并打印报警紧急状态信息;联动解除实验室内所有门禁。在夜晚发生火灾报警时,还可以联动开启报警区灯照明。以上各设备在系统中设置复位热键,当点击热键时,所有设备恢复初始状态。
可开展的实验
  通过该实验装置,提高学生对整个系统的认知程度和理解深度,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实验内容包括:
  (1)充分学习了解系统图的构成及其设备、器件的工作原理,对系统进行细致的检查接线,检查是否存短路故障,在检查常用电源和备用电源的输出电压是否正常;
  (2)通过专用软件对系统内所有探测器进行地址编码和灵敏度设置,对报警按钮、控制模块、监视模块进行地址编码和设备联动控制逻辑编程,设定所需的逻辑关系;
  (3)进行系统开通实验,分别进行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等报警实验,并对系统内的探测器和有关消防设备进行数据查看、故障诊断,进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二总线的数据上传实验等;通过CRT显示系统和楼层复示器观察相应的报警信号及部位信号是否正确,并联动声光报警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4)通过CRT图形报警系统,显示控制系统图,使学生进一步学习掌握消防系统的基本构成;
  (5)进行二总线环路的短路和开路实验,通过CRT图形报警系统和楼层复示器观察火灾报警和故障信号的显示,学习了解隔离模块的作用;
  (6)利用系统专用软件对总线上所联动的设备进行编程的基础上,对消防泵、喷淋泵、排烟风机、正压风机、新风机组、防火卷帘门、电梯、非消防电源等进行联动实验,进一步学习了解对建筑自动消防系统中典型消防设备的功能、控制要求和控制逻辑编程方法;
  (7)根据已有的设备配置,进行二次扩展。
  消防实验系统的建成不仅搭建了实验教学平台,为我校智能建筑相关专业的学生也提供实习和实验的场所,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而且也可逐步完善成为科技开发平台,促进学科教学、科研的发展与建设。
郎禄平.《建筑自动消防系统》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4;12
杨绍胤.《智能建筑实用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3
朱林根.《21世纪建筑电气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蒋永琨.《高层建筑防火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2
发布时间:
【字体: 】
(C)中国智能建筑信息网版权所有
ICP证:京ICP证030248号 网站:3#
京公网安备 -13
主办单位: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机电院
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
全国智能建筑技术情报网
协办单位:
建设部建筑智能化技术专家委员会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节能专业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36号A座中国建筑设计集团4层 电话:010- 传真:010- Email:消防检测看防排烟设计、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技术专栏-消防-智能建筑网
最新公告: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消防检测看防排烟设计、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简介:&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公安部30号令)规定,设有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建筑工程,在工程竣工后,施工安装单位必须委托具备资格的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单位进行技术测试,取得建筑消防设施测试技术报告。近几年,通过对一些高层建筑及重点工程的自动消防设…
没有相关文章
【】【】【】【】【】【】
消防检测看防排烟设计、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消防检测看防排烟设计、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 1:42:51
&建筑工程监督审核管理规定》(公安部30号令)规定,设有建筑自动设施的建筑工程,在工程竣工后,施工安装单位必须委托具备资格的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单位进行技术测试,取得建筑消防设施测试技术报告。近几年,通过对一些高层建筑及重点工程的自动消防设施的检测,发现这些建筑在防排烟设计、施工及消防设备的选择等方面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总结如下:
1.&&&& 自然排烟&&&
1.1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8.2.2条规定,“防烟楼梯
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2.00平方米,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00平方米”。由于此条款在规范中防排烟章节中,未能引起建筑师的重视,因此在检测采用自然排烟的高层建筑中,绝大多数达不到规范要求的开窗面积,同时,可开启外窗多为推拉窗,使得原本不够的开窗面积又小一半。建议设计师将推拉窗改为平开窗,最大限度地增加开窗面积。
1.2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8.2.2规定,“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不应小于2.00平方米”。在检测的高层建筑中,虽然其可开启外窗总面积都可以达到规范要求,但是,有的防烟楼梯间可开启外窗安装高度过高,一般人很难开启,又未设计开窗装置,一旦火灾发生,无法顺利地开启外窗,希望设计师引起注意。
2.机械加压防烟
机械加压防烟系统是保障疏散通道不被浓烟侵袭,保护人员安全疏散的系统,是消防检测的重点内容之一。
2.1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8.3.1之规定,“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表1是已检测各建筑的加压送风系统的送风量一览表。
&&&& 各建筑加压送风系统的送风量一览表&&&&&&& 表1
送风机型号
送风机铭牌风量m3/h
加压送风部位
实测风量m3/h
规范推荐值m3/h
防烟楼梯间 №1
防烟楼梯间 №2
XLF-2A 7.5
防烟楼梯间
4-72-11 8C
4-72-11 8C
4-72-11 8C
4-72-11 8C
防烟楼梯间 J1
防烟楼梯间 J2
合用前室&& J3
防烟楼梯间前室J4
T35-11 №7
4-68&& №10
4-72-11 6A
防烟楼梯间
4-68 型 №8C
4-68 型 №8C
4-68 型 №8C
4-68 型 №8C
合用前室&&& JS1
防烟楼梯间& JS2
防烟楼梯间& JS2
防烟楼梯间& JS2
从表1中可以看到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送风量检测值偏小,其原因有以下几个:
(1)设计时选用风机风量偏小,达不到规范推荐值,应按《采暖通风设计手册》中差压法或流速法计算确定。
(2)检测的高层建筑其机械防烟送风道均为砖砌风道,内表面有的未抹灰,有抹灰的也很粗糙,造成系统阻力增加,风量减小。
(3)从选择的设备上看,离心式通风机其实测风量与风机铭牌送风量接近或超过,而轴流风机、斜流风机或高温排烟风机其实测风量与风机铭牌风量相差较大。设计时要进行送风系统阻力计算,以确定选择何种型号风机,其流量、压头都要满足设计要求。同时,选择的风机宜选用名牌大厂生产的优质风机,确保风机风量风压符合要求。
2.2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8.3.7条规定,“机械加压送风机的全压,除计算最不利环管道压头损失外,尚应有余压,其余压值应符合下列要求:防烟楼梯间为40~50pa,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为25~30pa”。从检测的高层建筑来看,实测值与规范要求相差很远,除个别建筑达到要求外,大部分建筑均偏小,表2中列举了部分建筑实测余压值。
防烟楼梯间、前室余压值一览表&&&& 表2
实测余压值
加压风口型式
防烟楼梯间& 1
楼梯间前室
防烟楼梯间& 2
防烟楼梯间& 1
楼梯间前室
防烟楼梯间& 2
合用前室& 1
合用前室& 2
××大酒店
影响前室、合用前室余压值小的主要原因是系统漏风量大,主要漏风部位如下:
(1)前室常闭式加压送风口关闭不严密
高层建筑安装的常闭式风口,来自全国各地,其质量有很大的差异,有的风口关闭不严密,用肉眼都能见到风阀的缝隙很大,有的风阀不能灵活开关,活动百叶七扭八歪,严重影响了正压送风系统的正常工作。例如:××大厦合用前室总送风量为23790m3/h,在只开启一层正压送风口时测得该层送风量为 m3/h,只占总送风量的1/3左右,造成余压值偏低。该大厦由于在联动控制上存在问题,火灾控制中心只能联动开启加压送风机,无法开启前室加压送风口,在联动测试时,加压送风机开启了,而加压送风口一个都未开启,这时,送风机运行正常,可见其风口漏风量之大。
(2)送风道不严密
如上所述,送风道均为砖砌土建风道,内表面有的还没抹灰,造成风量漏失。
(3)前室开启的防火门数量过多
根据《采暖通风设计手册》正压值的计算公式,加压送风量与防火门有效漏风面积、开启防火门数量成正比,防火门漏风面积大则加压送风量就增大,开启防火门数量多则加压送风量就增多。
在高层商住楼中,如其住宅入户门(乙级防火门)就开在合用前室内,势必造成总有效漏风面积增加。开启防火门数量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还是按规范推荐的送风量来选择送风机,其风量显然就小多了,就会造成前室余压值偏小。因此,在相同的加压送风量前提下,当漏风面积增加或开启防火门数量增加时,则余压值就会减小。××建筑合用前室在同时开启二层加压送风口时,测得前室余压值为+14pa,当只开启一层加压风口量,则余压值升至37pa。在同一建筑的地下室前室,由于防火门下有20mm隙缝,该前室余压值仅为14pa。
(4)合用前室安装常开式百叶风口
在表2中可以看到,有几幢高层建筑的前室选用常开式百叶风口做为加压送风口,而加压风机的风量又未按常开风口进行计算。因此,实测其前室余压值几乎为零。
(5)防烟楼梯间未形成封闭筒体
防烟楼梯间至屋面的疏散门,有的建筑未安装,有的建筑安装的是普通门,未带闭门器,不能自动关闭,送入楼梯间的加压送风量,有很大一部分从此处泄漏掉,对楼梯间的余压值产生很大影响。还有,有的商住楼,住户为了通风的要求,往往用木块将防火门卡住,这样也影响楼梯间的余压值。
2.3加压送风口风速过大
加压送风口尺寸的大小将影响送风口的风速,在检测中发现,某些建筑在设计时,其加压送风口选择的尺寸太小,合用前室最小风口为400×400mm,防烟楼梯间百叶风口最小尺寸为200×200mm,其数量很小,造成送风风速严重超标,也影响了整个加压送风量,增加了系统的阻力,使总送风量减少。
总结检测的经验,希望在设计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时,必须考虑其漏风量损失,漏风系数建议在30%以上。还应保证风机有足够的风压,以保障总送风量满足余压值的要求。
3.机械排烟
设置机械排烟系统的部位在高规中已明确说明,这里不再多说。在消防检测中涉及到的主要是地下汽车库、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地下商场等,遇到的主要问题如下:
3.1排烟风量及补风量不足是机械排烟系统最大的问题,表3给出了部分建筑排烟风量及补风量实测值。
各建筑排烟及送风量一览表&&& 表3
排烟、送风
排烟、送风
风机铭牌风量m3/h
排烟、送风
实测排烟送风风量m3/h
地下汽车库
4-72-11 5.5A(送风)
4-72-11 5.5A(送风)
4-72-11 5.5A(送风)
4-72-11 5.5A(送风)
4-72-11 5.5A(送风)
4-72-11 5.5A(送风)
4-72-11 5.5A(送风)
4-72-11 5.5A(送风)
4-72-11 5.5A(送风)
地下汽车库
××地下汽车库
地下汽车库
地下汽车库
地下汽车库
表3中所测风量是系统经过整改之后所测风量,在未整改前,很多系统都不能使用,主要原因是:排烟风管内杂物过多、排烟防火阀不能动作、止回阀安装有问题、排烟风机电源反相等,曾有几个系统在初测时,排烟风量基本为零,说明排烟系统和补风系统未经过调试,又没使用过。从表3中可以看出,选用高温轴流式排烟风机的排烟系统及补风系统,其系统排烟量都偏小,实测排烟量大部分都比规范风量偏小,同时影响排烟风量偏小的原因还有排烟系统阻力较大,如风管的光洁度、排烟口尺寸及数量等。
3.2排烟系统及补风系统噪声大
噪声大是排烟系统存在的第二大问题。假如该排烟系统不与通风系统合用,只在火灾发生时使用,噪声大还没有多大关系,但是有80%以上的排烟系统与平时的通风换气系统共用一个系统,这时,噪声大对环境的影响就不可低估。另外,在地下公众聚集场所,噪声还会直接影响火灾应急广播和声光报警器的正常工作。造成排烟系统噪声大的主要原因是选择风机型号、排烟系统设计、减振消声等因素,选择风机型号是很重要的,这种高温轴流排烟风机的噪声实在是太大了,即使高温轴流排烟风机设置在排风机房内,再加一段消声器,其噪声也让人很难受。
经我们检测的一个地下桑拿中心,该排烟系统与通风系统共用一个风机、风管和风口,排烟风机型号为4-68 10C,排烟风量27000m3/h。为了减小平时通风的噪声,经整改,增加了一台变频器,使平时通风换气的风量控制在3500 m3/h,经过改造之后通风系统24小时开启,地下桑拿中心空气新鲜,在这个温馨的环境里,几乎听不到排风机的声音。在火灾发生时,由火灾控制中心将频率调至50HZ,达到额定排风量。这样增加一台变频器,费用只增加了一万多元。用变频风机做地下商场的排烟(通风),还是大有前途的。
3.3地下汽车库的下排风口
根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地下汽车库排烟量按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时计算,且上排1/3,下排2/3。设计院在设计地下汽车库时,一般都采用排烟系统与通风系统共用,因此,在排烟工况下,必须切断下排2/3的排风口,开启水平干管上的排烟风口。最有效的切断排风支管的装置是电动风阀或带远距离操作功能的防火阀,当火灾发生时,由火灾控制中心发出信号,迅速地切断下排风口。而有的设计选用的是不带远距离操作功能的普通防火阀,只带70℃易熔片,在火灾初期,当烟气温度未达到70℃以前,下排风口无法关闭,且下排风口风量又大,这将严重地影响烟气流动,对人员或物资的疏散造成很大影响。
3.4风管止回阀
止回阀在排烟系统中应用比较普遍,在检测中,发现风管上安装的止回阀存在一些问题,不能有效地起到止回作用。
(1)止回阀的阀杆应水平安装,而有的是垂直安装,阀杆朝上或
(2)止回阀调重杆上未安装重锤,有的重锤调节不好,使止回阀
动作有问题。
(3)止回阀本身无开或关标志,这一点请生产厂家注意。
4.防排烟系统联动控制
根据规范规定,机械加压防烟系统、机械排烟补风系统以及空调系统都应纳入消防控制中心进行自动联锁控制。当火灾发生时,消防控制中心发出指令,使机械防烟、机械排烟系统迅速投入使用,空调系统迅速停机,以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4.1机械加压防烟系统
当着火层感烟信号报警后,联动开启着火层所有前室的加压送风口、联动开启相对应的加压送风机及防烟楼梯间的送风机。火灾扑灭后,由消防控制中心发出指令,停止各加压送风机的运转,并将加压送风口复位。
4.2机械排烟系统
当感烟感温探测器报警后,要联动开启排烟风口、排烟阀,关闭下排风支管上的电动风阀或防火阀,以及相关风阀,关闭平时用的通风系统。同时,联动开启挡烟垂壁,开启排烟风机及补风机。当排烟系统的排烟防火阀(280℃)熔断后,关排烟风机及送风机。
4.3空气调节系统
任意一层感烟探测器报警后,消防控制中心能切断建筑的空调电源。当空调系统的送回风干管上安装的防火阀易熔片熔断之后,要联锁关闭空调器风机电源。
文章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字体: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信息:Copyright@ 2009- All Rights Reserve 咨询QQ: 站长:字体大小:14
消防报警系统的联动控制和消防检测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6月文/邢丽娟
[导读]上海黎明消防检测有限公司,上海,200331
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组成、火灾报警探测器的种类,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的一些功能等进行探讨。
(上海黎明消防检测有限公司,上海,200331)
【摘& 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施工与检测是消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其在施工与检测中的一些问题进一步研究与讨论。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组成、火灾报警探测器的种类,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的一些功能等进行探讨。
【关键词】火灾自动报警;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联动控制功能检测
&&&&&&&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类高层建筑、大中型商业建筑、多层车库、洁净厂房等不断涌现。现代化的建筑规模大、标准高、人员密集、设备众多,对消防工程施工与检测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为此,除了对建筑物防火分区的布置、建筑和装修材料的选用、机电设备的选型与配置有许多规范要求外,还需要配置合理有效的消防设施。为了早期发现及早通告火灾,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生和财产安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消防设施。电气工程中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安装和使用是否正确、合理,是否能在第一时间有效的发现火情,不仅直接影响到建筑的消防安全,而且也直接关系到各种消防设施的有效性。因此,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施工与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一般由触发器件、火灾报警装置、火灾警报装置和电源四部分组成。触发器件由火灾报警探测器和手动报警按钮组成。报警装置由火灾显示盘、火灾报警控制器、探测器报警控制装置及中继器组成。警报装置由火灾显示灯、火灾警报灯及声、光显示器组成。
1、火灾报警探测器的种类:
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火焰探测器、线性红外光束探测器、缆式红外光束探测器、缆式线性感温电缆、光纤感温电缆、光纤光栅感温电缆、空气采样烟雾探测器、光截面探测器、双波段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等。
2、火灾报警探测器的选择:
1)对火灾初期有阴燃阶段,产生大量的烟和少量的热,很少或没有火焰辐射的场所,应选择感烟火灾探测器。
2)对火灾发展迅速,可产生大量热、烟和火焰辐射的场所,可选择感温火灾探测器、感烟火灾探测器、火焰探测器或其组合。
3)对火灾发展迅速,有强烈的火焰辐射和少量烟、热的场所,应选择火焰探测器。
4)对火灾初期有阴燃阶段,且需要早起探测的场所,宜增设一氧化碳火灾探测器。
5)对使用、生产可燃气体和可燃蒸汽的场所,应选择可燃气体探测器。
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根据实际工程大小、耐火等级及防火要求等各有不同。联动控制设备有消火栓按钮、自动喷淋湿式系统报警阀压力开关、防火门及防火窗、防火卷帘、排烟风机、正压风机、补风风机、排烟口、电动排烟阀、电动送风阀、电动排烟窗、电梯、警铃、声光报警、消防广播、安全疏散标志及非消防电源切断等。
&&&&&&& 报警系统在工程中一般有如下三中基本形式:区域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检测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的联动功能
1、联动防排烟和通风空调:
&&&&&&& 检测要点:火灾确认后,停止有关部位的风机,关闭电动防火阀,启动排烟风机(正压送风机)和有关部位排烟阀(送风阀),并接受其反馈信号。
&&&&&&& 检测方法:用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检验对探头加烟或者用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检验对探头加温,观察并记录排烟口、送风口、风机、电动防火阀运行、动作情况,观察通风、空调设备状态。
2、联动常开/常闭防火门、防火卷帘:
&&&&&&& 检测要点:火灾确认后,开启有关部位的常闭防火门、关闭有关部位的常开防火门、防火卷帘,并接收其反馈信号。
&&&&&&& 检测方法:模拟火灾信号,观察并记录常开防火门、防火卷帘的动作情况,观察控制中心信号反馈情况。
3、电梯联动:
&&&&&&& 检测要点:火灾确认后,发出联动控制信号强制所有电梯停于首层或电梯转换层的功能。消防电梯联动迫降后可进行人工操作,其功能、信号均应正常。
&&&&&&& 检测方法:模拟火灾信号,观察并记录电梯迫降首层或电梯转换层的情况,实施对消防电梯的人工操作,观察并记录消防控制室内电梯的反馈信号。
4、切断非消防电源:
&&&&&&& 检测要点:火灾确认后,应自动切断有关部位的非消防电源。
&&&&&&& 检测方法:待火警确认后,观察并记录是否可切断区域内的非消防电源。
5、事故照明及疏散指示:
检测要点:
(1)正常照明电源断电情况下,事故照明应能自动启动;
(2)地上工程应急照明照度&0.5Lx;
(3)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排烟机房、配电室等应保持正常照明的照度。
检测方法:
(1)人为切断正常照明的电源,待事故照明灯打开20min时用照度计在通道的中心线任一点测其照度;
&(2)在应急状态下,用照度计在灯前通道中心点上测其照度。
6、 火灾事故广播:
检测要点:
(1)民用建筑内走道和大厅每个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不应小于3W。从一个防护区内的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距离不大于25m,走道内最后一个扬声器距走道末端的距离不应大于12.5m;
(2)在环境噪声大于60dB的场所设置的扬声器,在其播放范围内最远点的播放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声15dB;
(3)客房设置专用扬声器时,其功率不宜小于1.0W;
(4)火灾时应能在消防控制室将火灾疏散层的扬声器和公共广播扩音机强制转入火灾应急广播状态;
(5)在消防控制室可把火灾广播控制在选定的楼层(区域)内。二层及以上楼层发生火灾应先接通着火层及相邻上下层。首层发生火灾应先接通本层、二层及地下各层。地下室发生火灾应先接通地下各层及首层。
检测方法:
(1)用卷尺测量扬声器间距,查看并记录单个扬声器的功率;
(2)用噪音计在扬声器播放范围内最远点先测背景噪声声压级,再测播放火灾事故广播时的声压级,二者之差即为试验结果;
(3)在消防控制室内对一般广播进行强制切换,观察并记录切换情况;
(4)在消防控制室内任选三个相邻的楼层或区域进行火灾事故广播,观察并记录广播情况。
7、消防通讯
检测要点:
(1)消防控制室与消防设备间通讯试验,对讲电话功能正常,语音清楚;
(2)消防控制室电话插孔通话试验,通话功能正常,语音清楚;
(3)消防控制室应设可直接报警的外线电话。
检测方法:
(1)在消防控制室与消防设备间进行对讲通话试验,记录通话情况;
(2)在消防控制室与设置的插孔电话进行通话试验,记录通话情况;
(3)在消防控制室利用外线电话与&119&台进行通话试验,记录接通时间与通话情况。
&&&&&&&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施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前期的火灾预防工作尤其重要,我们要将建筑中可能发生的火灾、火情通过合理有效布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使其预先发现,及时消除隐患。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做好,确保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处于完好的工作状态。
参考文献:
[1]GA503-2004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
[2]沪消发[号《上海市建筑消防设施调试技术规定》&&
[3]上海市消防局1999.08《上海市建筑自动消防设施安装调试质量检验规程》&&&
[4]GBJ 16-19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7]GB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验收规范》
读者喜爱度:
会员特权购买
"原创作品"栏目其它文章
书库点击榜
这是我从文二十多年来的第一本随笔集。都是这两年的作品,并无陈年老账。 写这类杂文随笔,我的宗旨很简单。一是全说真事,不要半点虚的。能用事说明的道理,把事说了就得。读者都不弱智,不要一咏三叹。过去年代那些太高大的说道和太放眼的抒怀要不得,现在年代那些过分聪明的调侃也会让人觉得矫情。 再一个,若真有点议论要发,一定是有感而发。无感而发的命题文章一篇都不写。三是文字只求平实,不拿捏.不摆出一个写什么写什么的大架式。只说些平常故事平常话。写了二十多年,越来越知道平实的文字其实最好。 这本随笔集涉及的事情五花八门,大致归类,有政治社会、生命关怀、婚恋教育、文学艺术、生活杂谈、修身养性等。
人文读本精选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
要发送的文章:
意大利民歌故乡苏连多
1.填上手机号码,然后点击获取验证码按扭,系统将会把验证码发到手机上.
2.留意手机短信,把收到的验证码填在下框中,点击发文章到手机即可
填写验证码:
读后感主题:
读后感内容:
您的邮件地址:
给这篇文章投票
消防报警系统的联动控制和消防检测
本文目前喜爱度:
&【喜爱度】有0个人觉得这篇文章很好,0个人觉得还可以,0个人觉得很一般
你觉得这篇文章:
期刊网通行证登录
您要使用的功能只对会员开放,您已是会员的话请先登录,不是会员请先
正在抽奖中,请稍后...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
&&&&&&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 期刊网 版权所有
公司地址:广州市新港中路354号珠影大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消防预作用报警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