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语关于古人勤学学的故事我想看这本小人书

中国古人勤学的故事有多少册小人书_百度知道>> 中国古人勤学的故事
中国古人勤学的故事
品种:连环画/小人书-连环画/小人书
属性:80-89年,绘画版连环画,,64开,古典题材,套书散本,湖北,普本,页码不详,,,
简介:之一品像如图
商店【西丰纸品店】“连环画/小人书”目录下其他商品:
滚动鼠标滚轴,图片即可轻松放大、缩小
当前位置: >>
>> 连环画/小人书 >> 中国古人勤学的故事
Copyright &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分辨率最好为,IE5.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中国收藏热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本网图片、文字不得转载、复制、及制作镜像!客服电话:8, (白天接听:9:00--17:00)中国古人勤学的故事3本一套作&&&&&&者:不详出 版 社:不详出版时间:不详印刷时间:不详印&&&&&&数:装&&&&&&订:版&&&&&&次:开&&&&&&本:页&&&&&&数:字&&&&&&数:I&&S&&B&&N:品&&&&&&相:九品售&&&&&&价:60.00(已售)出售日期:装订:平装开本:版次:225.00九五品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小时候,我家住在唐山市小山附近。那时,小山是唐山市的经济文化中心,地方虽不大,却商号林立,十分繁华。外地人提起唐山市,"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我与小人书的故事
2014年16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小时候,我家住在唐山市小山附近。那时,小山是唐山市的经济文化中心,地方虽不大,却商号林立,十分繁华。外地人提起唐山市,必先提到小山。而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最吸引人的,除了铁路天桥,就是那一家家小人书铺子了。 中国论文网 /6/view-6549020.htm  在小山南坡,散落着多家小人书铺,门脸一般都不大,仅一小间书屋而已。门窗及墙壁上贴满了花花绿绿的小人书封面,对小孩子们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屋内除了书架,仅有几条长凳。看小人书不限时间,一般一分钱一本,个别特别厚的二分钱一本。如果几个小朋友结伴去看,还可以趁老板不注意,悄悄交换着看,哈!那就捡了大便宜了!我手中有了一二分钱,就跑到小人书铺,美美地看上几本。可惜,那样的机会不多,更多的时候只是在小人书铺门口踟蹰徘徊,囊中羞涩,只能“望书兴叹”。   小人书,学名连环画,内容非常广泛,古今中外的故事都有。我最喜欢的还是根据古典文学名著改编的连环画。这类连环画不但内容吸引人,有的绘画技巧也是极为高超的。上世纪五十年代是我国连环画创作的一个高峰期,可谓名家辈出,精品佳作不断,如张令涛、胡若佛绘制的《杨家将》,卜孝怀、任率英等绘制的《水浒传》,汪玉山、赵三岛等绘制的《三国演义》等等,那人物画得栩栩如生,简直呼之欲出,令人叹为观止。   看小人书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知识,越看越喜欢,甚至于爱不释手,可那小人书是人家的,看完了总得还给人家呀,怎么才能拥有自己的小人书呢?我看过小人书的定价,一般一两毛钱一本,有的薄的甚至几分钱一本,如果有钱,可以直接去新华书店购买。可那时的孩子们手中哪有钱呢?拥有属于自己的小人书,成了我童年遥不可及的梦想。   上了小学后,终于有了购买小人书的机会。当时,每天早晨上学,都拿几块饼子或窝头当早餐。有时,母亲给两分钱,叫我买一碗豆腐脑儿吃。二分钱一小碗豆腐脑儿,嫩白的豆腐脑儿盛在碗里,浇上卤和蒜汁,再淋上红红的辣椒油,撒上一小撮绿绿的韭菜花,看着就流口水。我攥着两分钱,犹豫再三,最后还是深吸一口豆腐脑儿的香气,拔腿跑向学校。我宁可干啃饼子窝头,也要省下这几分钱,攒着来买小人书。当我买到第一本小人书《杨七郎打擂》时,那喜悦的心情简直无法形容。   这样从牙缝儿里省下来的钱还是太少了,而新华书店里诱人的小人书又太多了,杯水车薪,日暮途远,必须得另想办法啊!   1962年暑假时,我刚满10岁,去市东郊陡河玩,无师自通地学会了游泳。有一天,我去东南郊河段游泳摸蛤蜊,发现这里有一座疗养院正在收购喂奶牛的青草,要求青草质量一定要好,要是那种奶牛喜欢吃的草。这种草,我是熟悉的,河边或者庄稼地里都有。我忽然发现,这是个挣钱的好办法!于是,第二天我就提着镰刀和绳子去河边割青草了。青草的收购价很低,沉甸甸的一大捆青草,只能卖几分钱,而且疗养院附近的青草被人割得差不多了,只能到远一点儿的地方或者去河对岸去割,但我仍然很兴奋,毕竟靠自己劳动挣到钱了。回到家,把挣到的一毛钱整票交到母亲手中,剩下的零钱自己存起来。开学后,我星期日也去割草。夏秋两季,只要人家收购,我就去割,乐此不疲。割草的路越来越远,背着沉重的草捆子走远路太累,我又想了个办法,找了两根长木棍,几根短木棍,又钉又绑,做成了一架梯子状的小推车,前窄后宽,最前端绑上一根铁棍,铁棍上套着一只铁轮子。这样,把草捆子放在独轮小推车上,走起来就轻松多了。   手中有了钱,买小人书的速度大大加快了。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到1965年考初中时,我已经买齐了全套的《杨家将》《水浒传》,还有不成套的《三国演义》《聊斋志异》等。家里的一个小柜子,上面开盖儿,与衣箱一般大小,成了我的书柜。到1966年动乱开始前,我已经有满满一柜子书,其中一半是小人书。小人书都是崭新的,连一个书角都没有折过,平时我都舍不得看,要看的时候必先把手洗净,小心翼翼地翻阅,看后立即藏起来,从不示人。   1968年,我们六八届初中毕业生全部上山下乡。也就在那时,父亲被停职反省,隔离审查,罪名是所谓的“历史问题”,我家的生活也随之陷入困境。1969年,有一次我返城给家里送粮食,发现我的书柜空了,书都不见了!惊问母亲,她说全被她烧掉了,书太多,不好烧,是她拉着风匣一本一本烧掉的。问她问什么要烧掉这些书,她说弟弟们偷看小人书,被外人知道了,她怕惹事,烧了省心。   在当时社会动乱的大背景下,烧掉这些书,也许多少有点儿明哲保身的道理。但一想到自己千辛万苦积攒起来的小人书,竟被付之一炬,心里就像刀子割一样。   经过十年动乱和唐山大地震,我收藏的全部书籍包括小人书丧失殆尽,再想慢慢积攒犹如登古蜀道,我也心灰意冷了……   改革开放后,万物复苏,旧书市场兴起。我实在按捺不住对小人书的喜爱,又开始慢慢积攒收藏,渐渐收齐了全套的《三国演义》《杨家将》《西游记》等等,大部分是1978年后出版的。后来,一批上世纪五十年底的连环画再版,我又买了一套《水浒传》,托北京的朋友捎来一套《红楼梦》……闲暇时,翻看这些多年前我曾拥有过的小人书,又想起当年那些宝贝儿小人书惨遭火焚,真是百感交集。   近年,连环画市场价格暴涨,老版连环画强势走俏。2011年,北京潘家园连环画拍卖会上,《51号兵站》《冬梅》《渠水长流》均拍出1.5万元的成交价。2011年上海首届连环画拍卖会上,1957年版汪玉山等绘的《赤壁大战》成交价1.5万元;1962年版《飞将军李广》成交价1.1万元。目前连环画市场上,只要是名家绘制,上世纪五十年代一版一印的,价格必然过万。   连环画收藏市场甚至出现了“只进不出”、“有价无货”的情况。至于《潘必正与陈妙常》拍出5.1万元,《渡江侦察记》涨至10万元,《少年毛泽东》创下拍卖会最高纪录20万元,简直令人瞠目结舌。当年被毁掉的那些小人书,价值真的无法估算。   我与小人书的故事,是童年一段难忘的记忆。儿时迷恋小人书,确实开拓了我的眼界,丰富了我的知识,对我后来学习绘画、写作,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人勤学 有握锥投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