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分宝典2017奇骏大改版届高三的,发了两次宣传为什么改版了?很不公平啊

2017届高三短文改错提分专练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高中精品题库
最新高考模拟题
名校精品试卷
2017届高三短文改错提分专练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7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LOFTER精选
网易考拉推荐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阅读(383)|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在LOFTER的更多文章
loftPermalink:'',
id:'fks_',
blogTitle:'提分宝典',
blogAbstract:'《提分宝典》的课题组成员是由各地中、高考命题研究专家、《考试大纲》和各地《考试说明》的制定者、各地高考阅卷组组长、各地教学成绩斐然成绩优异的中青年一线骨干教师组成。他们都是中国教育界的领军人物,没有人比他们更熟悉教材和考试说明,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高考出题趋势和路径,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他们的精心编排和讲解,让学生真正的通过学习有收获,切实有效的提高考试成绩。
徐克兴&&&&全国知名资深语文教师,语文高考研究专家,从事中学一线语文教学工作达40年起,一直担任北京四中语文教研组组长,长达18年。
blogTag:'',
blogUrl:'blog/static/',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0,
publishTime:6,
permalink:'blog/static/',
commentCount:0,
mainCommentCount:0,
recommendCount:0,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true,
hostIntro:'',
hmcon:'1',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提分宝典:高三学生提高成绩的五大原则_提分宝典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775贴子:
提分宝典:高三学生提高成绩的五大原则
  沿着阻力最小(也就最简单)的方向努力,就像从高处往山下滚雪球一样,看起来每滚一圈雪球都没有什么变化,但却会越滚越快,越滚越大,膨胀速度惊人。    采用小步快跑的方法,是最有效率的学习模式。沿着阻力最小(也就最简单)的方向努力,就像从高处往山下滚雪球一样,看起来每滚一圈雪球都没有什么变化,但却会越滚越快,越滚越大,膨胀速度惊人。    1、日常学习的乐趣,主要来源于学习本身的成就感    只要能感到自己取得了进步,就会自然地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如果屡遭挫折,就会对学习丧失兴趣,对自己丧失信心。多做跟自己水平相符的题目,可以让自己不断地找到学习的成就感,也就保持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很多人常常抱怨自己缺乏毅力,其实解题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不需要太多的毅力,其间的秘诀就是不要理会那些明显超过自己现在水平的题目。如果能在解题中找到乐趣,那么这种乐趣将比外部的奖赏更能促使我们不断进步。    2、日积月累的进步最可怕    采用小步快跑的方法,是最有效率的学习模式。沿着阻力最小(也就最简单)的方向努力,就像从高处往山下滚雪球一样,看起来每滚一圈雪球都没有什么变化,但却会越滚越快,越滚越大,膨胀速度惊人。对处于及格水平的学生来说,从最基础最简单的地方开始努力,看起来每一天都进步不大,但积累下来,一两个月的时间提高20来分,其实很容易。希望自己在某一门学科取得快速进步的人,可以立即把本章中的方法用于实践,看看效果如何。    3、学习的难度和强度是有区别的    题目难度太大,对水平不够的人而言,再努力去做,收获也有限。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很有毅力、不怕吃苦、想不顾一切提高成绩的人,那么,你不应该把吃苦精神用来增加难度、啃难题,而应该增加强度,尽可能的多做自己感觉中等或中等偏下难度的题目,做得熟练了,必然会有提高。所以,放弃一些很难的题目并不是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而是我们可以用更好的方式去吃苦耐劳。也就是李大鹏所比喻的“不吃鱼头,专吃鱼身”。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4、勇于和老师沟通    告诉老师,你自己的水平如何,哪些题目可以不做。老师会理解的。但是不能完全丢开老师,去搞自己的一套。应该以老师的课堂教学和布置的作业为基础,结合自己的实际水平做一些微调。    5、题目的难度会随着你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当你把那些半生不熟的题目彻底做熟以后,你自然就会发现原来那些“全生”的题目也就随之变成了“半生不熟”的题目,成为你下一步吃掉的目标。不要瞧不起那些看起来简单的题目,黄金就藏在其中。具体什么样的题目才是“半生不熟”的,你自己最清楚。这也是为什么李大鹏反复强调要“凭感觉”的原因。    为什么要把这个原则放在所有学习方法的首位?因为它最简单,也最实用。如果你看到这里不小心把书掉进火里烧毁了,那么只要你记住这“一支火箭”——看书挑简单的看,题目挑简单的做——你仍然可以让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断取得进步。如果你记住了所有的学习方法,却忘掉了这一条,最后的效果也不会太好。
随后会放制作过程
此帖对国内两位新生代男...
一年一届的中国金鸡百花...
@丨周慧敏丨 大声告诉...
【ID】腐海无涯不回头 ...
万众期待的第33届大众百...
  日,乔...
其实我觉得学历也就只有...
先总结: 上世纪九十年代...
最近微微一笑很倾城出来...
据说还要打遍全中国的初...
贯彻一贯拆开了、嚼烂了...
百度小说人气榜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讲讲你的高考是如何逆袭的?
额,题主是14级的,考前一本线水平多三四十分,并没有逆袭甚至因为情绪不稳定糊了不过还是勉强去了一个重本读书。希望大家都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191 个回答
谢邀所谓逆袭困难,无非老师高一高二恐惧威吓,高三之后,名校大学多为学霸,而又掌握话语权,为自我证明而不断深化。殊不知高考黑马,年年都有。从教6个春秋,面授学生早已过千,对于高考的认知,更加深化自然。见过无数黑马,见过无数学霸的陨落,我自己就属于黑马中的战斗机。我自己高三开始摸底考年级五百名开外,而等到高考考了年级第六,最后考入同济大学,令所有歧视与偏见,大跌眼镜。核心方法,唯有一个不得不承认,大部分效率和时间上的浪费,在于完成老师那些莫名其妙没有任何作用却又不得不完成的作业。从来不知道语文诗歌默写抄这么多遍意义何在,永远不知道从高三刚开始就要默写那些背诵篇目有什么好处,三个月就忘记的东西,早早的做,除了证明存在感和仪式感,我不知道任何作用。因此至今所见,逆袭之人,唯靠自学。所谓自学,无非把控两个维度。第一维度,对于结果的把控力。行为会有两重结果:预想之中的结果和真实结果。而个人修炼,唯在缩小预想与真实之误差。比如我做了abcde五件事情,我预想中的结果是什么而做完这五件事情的真实结果是什么缩小两者误差。若未思考每一个行为背后意义,那这个人本身即为可悲之徒举例为证,极端误差:我会写abcde五个字母,我高考英语能考150分这就是巨大误差而靠谱预测我实词/虚词熟练背诵,文言语法能够背熟,在未有熟练刷题前提之下,能够让文言文基础的得分,做到80%的得分率如若细化到行为过程,那就能够让你真正把控自己人生的命运。我命不由天,我欲成神,令人羡慕,先要保证,我的每一个行为结果可控先要确保,我能不要自high制定学习计划。第二个维度,对于时间具有掌控力预想效率与真实效率之间,会有误差比如我估计一件事情需要一刻钟完成,其实花了半小时,就说明我高估了我的效率而效率把控,非常重要。两者齐备,首先第一个好处,能够获得生命的自由我预想下次课呈现是如何,呈现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做哪些事情,每件事情需要多久。我现在预估的时间,一般误差在15分钟以内,而结果,一般都能够很好实现预想目标。把控生命,即为时间的把控与结果的把控我命不由天,我即自在神。大部分老师,皆为平凡之辈。逆袭之人,必定拥有大机遇,大智慧。至少对比同龄之人,需要鹤立鸡群。所谓大智慧,即把控生命。控制住自己生命,脱离老师给你束缚。我自成神,成为我想要成为的样子。大致如此
高考前成绩一直很烂,大概排在年级十几名左右,任我怎么努力,晚上熬得再晚,再努力的去刷题,成绩都毫无起色,在我的那个破烂高中,平均一年只有十个一本生,高考前一个月的二模,我排全省六千多名,依往年的趋势我是绝对上不了一本的。我内心完全的绝望,从高二起,我不止一次的对我的班主任说:老师,我一定会上一本的。但是看到二模成绩的那一刻,我心中满满的绝望铺天盖地,我在夜深人静的繁星下一遍又一遍的问自己 ,我一次一次的责怪自己高一时的贪玩,高二的不努力,我想放弃,我好累。但是我不能哭,不能睡。我开始逐渐崩溃。高三上班主任问我,你怎么成绩那么稳定?一直排在十几名?我跟班主任再三保证,老师,我保证下个学期会进前十。那是夜晚的操场,夜光下他的眼里盛满光。 而我默认为赞许。 高三下第一次考试,我排年级第十四,我心中彷徨,这次考试我真的很努力,我因为粗心丢的分不超过十分,这已经是我正常水平的发挥。我不认输,我觉得肯定是我一时大意,下次考试我一定会更努力,好好考试。第二次考试,我排年级第十五名,我开始恐慌,因为这次考试我有两个科目是年级第一,但是我依然没有进年级前十。第三次考试,我已经找不到方向,离高考只有一个月,我排年级第十七名,我过得心慌。父亲还蛮欣慰的跟我说,依你的水平,三本肯定没问题,差一点的二本也可以,咱们冲一下好一点的二本就行。我只是默默的听,默默的腹诽,谁tm要上二本啊。 但我真的开始思考,如果只能上二本怎么办。左思右想我得出一个结论,不行,我不能上二本,如果分数只到二本,我就去复读。 正常的鸡汤是得出一个最差结果后,一般都觉得,反正我最差也就这样,所以我可以心无旁骛的去奋斗。但作为一个书读太少而想得太多的非正常人类,我开始不停的觉得我要去复读。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开始不停的做噩梦,我愈发觉得要是上不了一本,我的人生就毁了。在高考前一个月,我打定主意,我要去复读,我清楚自己的水平,即使凑合分数上一本,我也可能得去上二本。我决定复读,我开始放弃。高考前二十多天,我到学校就发呆,睡觉,回家后先慢慢聊天,聊到家人去睡觉后我在桌子前摊开书,佯装学习,到了睡觉时间准时睡觉,我知道这样不好,但是真的一点状态都没有。我抱着必死的决心上了战场,我知道我完了, 近一个月没有看书,高考前一天,我依然没有状态。第一科语文考完,我平静的站起来对我的后座,一个常年前十的女孩子,说:不管是什么结果,我都坦然接受。 我的语文考砸了,我最好的一科,我最好的版块,我的作文,写砸了。我本来就不是很会做前面的题目,忽然看见作文简单出新高度,我简直是心花怒放,我提笔就开始写,写到一半时,我就知道我完了,没有提纲,我跑题了,而且我完全不知道怎么圆回来。第二科数学,考完我就觉得我考砸了,十二道选择题,我只会做七道,四道填空题我只会做两道,答题卡一共两面,第一面我不怎么会,第二面我一个字都没写,因为完全不会。包括选修题。 结果我连蒙带猜的把第一面写完,眼睁睁的看着敲钟。就像眼睁睁的看着分数流走,我痛恨这种无能为力,但是我毫无办法。第一天考完语文和数学,算是我最好的两科。但是我满心的窝火,我知道两科都考砸了。最后我语文107,数学105。 第二天的文综和英语算是我比较烂的两科,文综我最头痛的是政治,政治我选择题不错,但是大题几乎从没拿过二十分以上。并且高三刚开学时我和英语老师发生了很不愉快的事,我不知道怎么面对她,几乎没听过她的课,尽管她是传说中全校最好的英语老师。高三末我英语经常不及格,甚至屡屡低出新高度。如果说第一天我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上了战场,那么第二天我上去的心情已如生无可恋。考完文综出考场时,我遇见我的地理老师,我还是比较开心的和她打招呼,我觉得我地理考得不错,她问我,有九十没,我觉得差不多,但小小的谦虚了一下,正准备寒暄一番,老师却转过头和我们的常年第一说话,我只好默默的坐着,环视周围,我即将离开这个我生活了三年的地方,说不留恋绝对是假的,可我必须要往前走。 除了语文,其他科的考试我都抄了答案带出来,第二天我拿着带答案的报纸开始对答案。语文的答案我记不了,也懒得去回想,我心里清楚我是考砸了的。前文说过,数学我只会做七道选择题,但是一对答案,我发现十二道选择题我只错了两道,四道填空只错了一道,所以后来我常常感叹,其实高考这玩意并不公平,凭借着我的运气,我高考数学居然及格了,在后面一整页答题纸都没写的情况下。得知成绩以前一天,我从我所居住的我出生长大的地方会到我的老家,我爷爷走出来的小县城。我是去祭祖的,并且没带手机,第二天早上开车去祖坟的路上,我爸的手机里突然进了我班主任的短信,他问我,高考考多少分。我一下子吓得汗毛倒立,我不知道高考成绩已经出来。 我立马打电话给班主任,电话那头班主任笑得轻松,嘿,你知道吗,咱学校已经有三个六百分以上的了。我不知道,但我有一种不详的预感。我拿起手机开始查高考分数,心中惊恐而又平静。去年全校没有一个上六百分的,班主任自然高兴,但是我却有一种分数线暴涨的感觉。我的手是抖着的,输验证码几次没输对,大脑里一片空白。手机开始加载,我闭上眼。心中仓皇,我最想去的地方是广东,爸爸希望我能考深圳大学,去年分数线大概是五百五十多分。爷爷下车去买上坟的香,下车前爷爷说,起码也要考个五百八九吧。爸爸和奶奶笑着说,怎么可能。我也觉着不可能,能过一本分数线我就谢天谢地了。但爷爷不了解,我觉得不该奢望。我再睁开眼,手机已经加载完毕,我的视线直奔最后一排。587,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再下一秒,我的眼泪流下来。我没有任何的加分,全是自己考出来的。后来,我听学弟学妹们说,我的成绩被他们班主任拿到班上去分析,他们班主任说,你们看这个女孩子,语文数学都很平常,但是文综是全年级最高分,英语也没拖后腿。后来我也常常感慨,我在高考之前心念着的前十名,从来都没有进过。就在我准备放弃的高考,我却成了年级第五。千万不要放弃,再绝望再累,不要放弃。你出的汗流的泪,终将化成一束光,照亮你前行的路。 我觉得考得不错的地理,连八十都没上,但三个月前的摸底考试,我地理离年级最高只差四分。我觉得我最烂的英语,考了我三科里的最高分。再到结局,我高考是全省三千二百多名,到江浙一带上了一个普通一本,各种机缘巧合,我没有复读。我也没有能去深圳大学,我的预感成真,分数线暴涨,我只比一本线高近二十分。我并不认为我的高考是超常发挥,联系起平均分来说,我甚至觉得我是发挥失常,可能唯一算是人品爆发的就是数学蒙对了三个选择题。平时的考试,老师的确会刻意的压分,为了不让高考前学生的松懈, 但压分压的多了,的确会让学生丧失信心,但不要怕,只要付出的,终会照亮前行的路。没付出过的,就算侥幸过关,终有一天,连本带利全部还回来。写于----------------------------------------------修改于谢谢各位看到这里,前段时间一直很忙,有些话我想说,但是没时间说,但现在不得不说。我希望大家在这篇文章里,看到的不只是我最后的运气,也希望大家不要觉得这就是对高考最后的希望,从而寄希望于高考的爆发。你要想爆发,你需要有底子。我的高考有运气,也有实力。你只看到我最后说的我打算放弃,但你没看到我从高二起的熬更守夜,起早贪黑,我的高二下,长时间是凌晨四五点起,我的高三,凌晨一两点前没有睡过,即便是最后的心如死灰,你也应当看到我没有早睡过。熬到最后已不是效率的问题,而是态度。我再是千辛万苦,再是在深夜里泪流满面,在高考前一个月之前,我没有想过放弃,没有想过寄希望于高考的爆发,甚至,到最后我所想到的放弃,也并不算放弃,我是打算从头再来的。我有这个勇气。我希望你也有这个勇气。毕竟,只靠一时的运气而逆袭的人太少太少。即使没有逆袭,不要放弃。永远不要放弃。这才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宗旨。因为没有走到最后,谁也不知道是惊喜还是失败。前文提到,我考完语文后对后桌女孩说了一句话,后桌女孩常年年级前十,但你知道她最后去了哪吗,她没上一本,她有二十分的加分,但是没上一本,加了分后离一本差了二十多分。我写这篇文章,希望有更多的和我一样在一本线上挣扎的孩子能在下面给我回复,谁tm要上二本啊,其实我每次收到这样的回复和私信我都很高兴,但因为太忙,没时间对每个人都鼓励几句。我不想看到,大家只是觉得哦,高考啊,反正学姐都逆袭了,我也会逆袭的,请不要抱这样的侥幸心理。当然,如若你不愿,没人逼你跳伞。
高一时,全校排名1700多名,现北大在读 自己感觉还是蛮逆袭的。=================先是文艺一下下==============高一的时候,我还是一个看着郭敬明拿着安妮宝贝追着星辰变聊着南派三叔和江南的中二少年。高三的时候,每周都会刷三整套理综试卷,每天一套理综选择题,背着单词,把不懂的都写在错题本上,乖乖去和老师讨论,拿着月考试卷找老师分析,尽管那么不情愿。那个十五岁少年心想着,吾命由我不由天。那个十五岁少年心想着,命何足惜,不苦其短,苦其不能辉煌。那个十五岁少年心想着,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现在的我,爱死了那个轻狂年少的孩子。他什么都不懂,只知咬牙硬拼,同命运打仗,把自己幻想成终有一天会成为屠龙英雄倚天大笑的少年,他知道前路好长,而且满是荆棘,可是他知道他现在要做的一切,不过是闯倒眼前的这道墙。他只知凭热血硬闯,高呼冲啊,头破血流却傻笑着擦干血迹呵。他真的很幼稚,幼稚到以为高考就是全宇宙最最重要的事情,幼稚到以为真的有什么事情让人生重要得不得了,幼稚到凭借热血就可以肆意把握青春的每一天。甚至都幼稚到,从来不担心“意义”这件事。可是我,真的好爱那个十五岁的,年少无知的孩子。 (上图是高考完后文艺的一小下下)突然高考季,只是有点记挂三年前的自己。不知道那个三年前的我,得知现在的我,会是喜极而泣,抑或淡然一笑,抑或抱头痛哭?怀缅,其实时时还有。只不过,我用了好久才明白这个道理:其实无论怎样过,都不过只有一次啊笨蛋,而这一次,都叫人生啊。又其实,塞翁得马,焉知非祸?==================以下说人话,讲讲自己怎么逆袭的==================逆袭分两个方面吧,一方面是凭运气的逆袭,另一部分是凭努力的逆袭。高考时的语文英语大部分是凭运气的逆袭。而理综和数学是凭努力的逆袭。以下讲:凭努力的逆袭(主要讲高三的策略)。作息:一定要规律。我再说一遍,一定要规律。
作息状况:基本晚上11点睡,早上7点起,中午有午觉30分钟-60分钟。我的经验是,不要挤睡觉的时间,否则脑子不清醒就更加想要水过去。
另外,戒手机,戒手机,戒手机。我们那时,手机是交给老师保管的,周六才给我们。如果你们没有这个策略,也请自己去求求老师把你手机没收了。
求你了。否则高考跪了可能会后悔哒。复习:在一诊之前(第一轮复习),主要以熟悉教材为主: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至少每个月都把所有课的教材过一遍。大概的时间安排就是1-2天过一本教科书。
用一个计划本(现在找不到了,不然都可以给大家贴图的),把每天需要的教材都列好。把教材念熟绝对是关键。这一段时间不要忙着练题,保证完成老师平时的作业安排就好。
这一部分千万不要偷懒。教材里面有很多容易遗漏的东西,千万不要走马观花!!!而要一字一字地读!!!!!
相信大家应该都听老师说过,第一轮复习,就是查缺补漏。拿化学说,氯气制备有哪三种方式?这个谁都能回答。但,分别对应什么样的现象?不一定就大家就答得出来了。如果再问,那应该用什么样的烧瓶?圆底还是平底?还是都可以?有什么区别?涉及哪些实验改进的考点?这就需要细读教材了。再问,工业制法是什么?实验室常用制法是什么?各有什么优缺点,为什么会这样选择?还有一种“地热法”是什么个鬼?有没有涉及平衡移动那一堆堆?这些东西和有机氯代怎么联系起来?教材写的什么,先记下,然后对于这些思考,没有想清楚,不太确信的,都去问老师。拿生物说,孟德尔遗传定律怎么回事?这个谁都能回答。但,分离比例1:3:3:9,1:2:2:1,1:1:1:1,13:3,等等等等分别对应什么样的情形?纯合子死亡是哪种情形?死亡这类筛选发生在精子卵细胞和发生在胚胎有哪些区别?发生在胚胎和发生在成年有什么区别?等等,这个不一定就大家都答得出来了。如果再问,哪些植物是雌雄同胚的?能说出来的人就更少了,也就更少能说出雌雄同胚和孟德尔遗传的联系是什么。(BTW,联系是,雌雄同胚如果要实现杂交必须要先套袋处理,如果没有处理,那么不管你的种植是什么样,最终结果都是自交)比如再有,胚乳和胚的基因型是怎么样的,基本都知道。但是种子哪些性状是胚乳的,哪些性状是胚的,大概很多人都糊涂了。这些细节的考点,都是需要自己捋的。个人结果:到后面理综考试,物理化学生物,差不多每次1-2科满分,最高295还是298来着。当然高考砸了,270左右。千万不要偷懒。千万不要偷懒。千万不要偷懒。要知道我在这儿瞎侃,都高考过了三年了。要想高考时考得高,当然应该比我这瞎侃的娴熟多了是不?当然,高考不同目标细致的方向应该不太一样。如果是一本线,那还是以大题,大知识点没有大漏洞为主要努力目标;如果是985之流,个人认为以常考点无死角为目标;如果是清北TOP2,个人认为要做到实验相关的题也几乎没有死角。当然我是英语语文很渣,所以是全靠理综,如果英语语文不渣,那可以不用这样的要求,不过,仍然可做参考。第二轮复习和第三轮复习:疯狂刷题我的情况是:在二轮复习,每周周末,自己给自己搞一次数学考试,和理综考试;
在三轮复习,每周周末,自己给自己搞两次理综,一次数学考试;平时:每天一套数学选择+填空题/理综选择题,间隔着来,开始主要练准确度,当准确度保持在至多两道题后,练速度,最后的水平大概是数学选择+填空20分钟以内,理综选择题25分钟以内;
另外,每天一道数学的最后一道大题,做不出来,找数学老师讨论。但是,一轮复习的底子是关键。如果教材不熟,还是先熟练教材。嗯就是这样。我那时真的很刻苦,大概心里想的是,他妈的再怎么也不能把这个世界让给自己瞧不起的人啊。(所以现在心态相当平和,可能和现在渣的不行也有关系= =)
我的成绩在高中一开始的时候属于中上级别的。班上前15名能上一本。我在高一大概能一直维持在10名以内,但是到高二时一般就落在20名开外了。成绩的大势是在剧烈下跌,其中主要原因是我认为老师对几名上课下课发问特别积极的显性学霸的资源倾斜过度,让我这种隐性学霸吃了闷亏,使得自己对学习的兴趣在逐步丧失。当然一开始只是数学、物理、化学几门理科吃紧,最多偶尔会不及格而己,但是优势学科如英语、生物方还是依旧坚挺,分别在120+与90+的高位上为我拉回颜面,所以我并没有很在意。可是进入高三后,伴随着考试频率的提高,我的成绩进入了全面崩溃期,理科方面:由于高二一年上课没听讲,特别是进入什么选修几杠几之后,数学、物理、化学的知识点已经坐火箭般飞到外太空了,已经是我想认真听都听不懂的级别了,因此不可避免地,渐渐出现了很多次30、50分之类的惨案级别的成绩。即使是优势学科方面也没有好到哪里去,英语慢慢掉到了100分左右,生物也最终掉到了七十分左右。从中上位到中后位,而且成绩一直在直线下降,与同学的关系也没怎么处好,导致我压力山大,产生了很多问题,比如抑郁厌学、晚上失眠(我爸爸就会陪我睡,一直轻拍我的头,有时候我能四五点的时候睡着,有时候我整夜都睡不着,当然,我爸爸白天还要上班的,辛苦那些日子他整夜陪我TT)等等。就这样,在各种压力中,我被现实完全击倒了,没有做出任何实质性的反抗,高三上学期就这么低迷地度过了。当时我的想法就是得过且过,把这段时光捱过去,随便上一个大学就好了,复习的工程量太大,何必跟自己过不去。估计老师对我也是这种想法,从他们的眼神里,我已经读到了放弃这两个字。我父母的情绪,也渐渐从失望与愤怒,变成为儿子的同情、宽容与无条件支持。然而还是有一些小事,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我,并且悄悄改变了我的想法,使我产生了后面的破釜沉舟之志。我妈妈跟我说,过年的时候,外公谈到我时,说:他能考到一本?那是以一种似乎很难以置信的感觉说的,还带着略微的轻视。可以理解,因为我们两个表哥,也就是我外公的孙子,从小就读书很好,然后也是中学时代劣化,最后连三本都没考上。所以在我外公,甚至于教育资源比较稀缺的我们那一村人眼里,考上本科都是遥不可及的事情,更不用说一本了。我妈妈跟我讲这些的时候,语气也是很辛酸,因为对于我这么一个一直夸口要考重点的儿子,她没有把握,她没法相信。在最近的几次家长会里,”本科线还是有点悬,不过加把劲还是有希望的“这句话,班主任已经委婉地表明了他的看法。而最professional的班主任的看法,不用说,在家长的心目中,是被奉为圭臬的。虽然会心疼儿子,并因此容许放弃抵抗的懦弱行为,但是内心深处,哪位母亲不希望他的儿子能够坚强地站起来呢?我妈妈说这句话时,脸上的落寞表情,让我很心痛,也迫使我开始正视高考的挑战。我自己分析,最弱的是几门理科,上课听不懂,老师讲题,我根本不知道他在说什么。这说明,很多概念的来龙去脉我没有搞懂。那么,我应该如何去搞懂这些概念,这些专业词汇,好让我知道老师说的是啥呢?下手处就是读教科书!有人就问了,离高考还有100天了,为什么还要去看课本啊?不应该看一些高度提炼过的参考书吗?我认为,对于一个考不及格的人说,归纳概念的参考书没什么必要看。因为他根本看不懂。而教科书就不同了,理科课本基本上把人类发现宇宙各种奥秘的过程演绎了一遍,读过之后你会发现内容详尽而有趣,搭配例题食用更佳,因为这些例题,正文文字看起来弱智,但是它们恰好是整个高考知识点的基石。你会发现,最重要的东西都在课本里,而课本往往被摇拥有各种华丽的参考资料的学渣们忽视了。有位学霸说得好啊:所有的概念都来自正文文字,只不过稍微变了个形,所有的难题都来自例题,只不过稍微变了个形。就这样,我把高一开始的所有理科课本当作小说一样认真读了一遍,读下来发现,内容真的不多~~~~我三节课就可以看完一本化学课本,但都很重要,有一字千金的感觉。至于我读课本的时间,就是上该门课的时间,到了高三后,基本上每一科都进入讲评卷子以及扫知识点的阶段,这两个没有一个是我听得懂的,于是我就是干脆不听,专攻课本,比如,化学课看化学课本,物理课看物理课本,数学课看数学课本。这样比较不会被老师抓来骂,总共花了一个多星期,我就把化学物理课本包括例题过了一遍,对自己缺漏的知识点有了全面的补充和把握,又花了一个多星期,我也把数学课本包括例题过完了。总共经历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我完成了第一步计划!这个阶段过后,我终于能听懂老师在讲什么了!送分题基本上都不会出错了耶(误)~ =。=!大部分基础题都能够拿分了,就这一点,我估计就给我三门大理科一门加了十多分!但是又有一个问题出现了,当我开心欢呼雀跃准备开始听妈妈的话,啊不,听老师的话的时候,发现问题来了。就是老师您的思维太快了吧。在讲题的时候,老师早已和许多优生心照不宣了,很多过程就不讲了,就直接省略了,省略了,略了,了。对于优生来说,这样固然可以省去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但是对于我来说,就造成了:中难题仍旧一窍不通而且听不懂的局面。于是我经过慎重考虑,决定第二步计划,自己按需做题!也就是说,我再次选择了不听老师讲,而是抱着一套题做题。当然了,既然我说了按需做题,那么一定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题海战术,也就是说,我的做题,是有计划的。什么计划呢,就是考点收集计划,比如,我把数学分为三阶难度写得好困,明天继续发现自己还开了一个坑没填呢,那我就写完它吧~~分别是“这分送你的你都不要?”的题目,也就是最低难度而又范围最广的基础题,这一部分呢,和教科书上例题难度差不多,就是转了个小弯而已,一般是广泛分布在150分卷子的选择、填空、大题的前两题、已经小Boss题的第一问上,基本上占三分之一,在一般难度的试卷中大概占三分之一强,在高考强省的试卷中大概占三分之一弱。虽然难度是中低等的,但也会有发散,他考的是考生对于高中知识掌握得是否全面,是否有漏洞,所以,对于认真过过一遍教科书的我来说,这一块,完全是没有问题了。第二块是“有一种解法只有我们知道”的题目,也就是照搬教科书的话,你没办法顺畅地解出来,你只能通过一些特定的解题技巧去解。解这类题的关键技巧老师都已经在高中前两年一点儿点儿地把技巧告诉我们了,所以对于优等生来说就是“有一种解法只有他们和老师知道”,就好比玩鲁王堆盗墓,我两眼一摸黑要亦步亦趋,生怕哪里有陷阱就掉下去了,哪里有妖怪就被收了;但是优等生完全不同了,他们有GPS,地图,盗墓笔记,船还有红牛,分分钟就把我甩在后面,盗宝归来,还可以顺便把我上交国家。有人就问了那你咋不也记个盗墓笔记啥的?没办法呀,老师向我洗脑洗了两年半,然而我自己没听,谁也怨不着。这一部分题输于中难,往往占到高考试题的三分之二少点,也就是所谓高考的主干,数学高考难度不低的,中难题占了三分之二,包括填空选择的三分之一,前几道大题的中后部分,以及boss题(Boss1,Boss2,Boss3)的百分之九十的部分,仿佛在对我说:“学渣、颤抖吧!”。当然了,还有第三块题目叫“有一种解法等你学了高数你自然就知道”,如果你不明白这是一种种什么题目,问葛军葛大爷去吧。不过我有方法啊,哥从来不服输,正所谓在哪里颤抖了,就在原地disco地来。哥机智地发现,就在第二块类型的题目中,妖孽太多,然而大有可为 ,大家听过许败不许胜吧?我采用的就是这个战术:首先挑选一题难题,不以死磕做出来为止的心态去做,要以动作打得漂亮优雅的心态去做。比如我做一道函数综合,第一问,轻轻松松解决了,第二问,做不出来了,这取值范围是什么鬼?不会整 啊,写了一页草稿纸也没整明白!好!停,不做了,我认输,我跑!我孙悟空打不过你我有观音菩萨罩着啊,我去看答案,看看菩萨是怎么收拾你的。于是我做不出来的题目上,一般做了五分钟停笔,绝对不会花一个小时死嗑,大战三百回合什么的,完全是浪费时间,我直奔答案,像看小说一样认真地把答案看懂。然而看了答案之后我们往往会这样,打得好打得妙,打得呱呱叫,还是菩萨厉害,然后挑起担子就出发下一站了。而我要说NO,我看完答案之后,会做的事情是,打得好打得妙,打得呱呱叫,还是菩萨厉害,这一招换元法弟子学到了,用在这里真是妙极,原来是降服这道妖怪的关键,太妙了!菩萨,您把那妖怪放回去吧!菩萨:你逗我?我:我要亲自把他捉回来。于是我重新做一遍这道题,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我成功地用菩萨教的方法突破了这道题,那么我就会:妖怪,你家哪?不告诉我我抽你!妖怪:洪福小区601!于是我去601把妖怪一家三都灭了。菩萨:。。。。如果这三道题都做对了,就说明对应这个考点的题目已经突破,这个考点收集成功。第二:我看了又没做出来我:观音再教我一遍菩萨:你这磨人的小妖精,没空!我:你就是一页答案而已,有什么没空的?我看死你!于是重复这个过程就可以收集很多有用的考点,经我自己收集,发现高中数学的考点大概就解几十多种,函数十多种,综合十几种,立几三四种,统计三四种,三角三四种,还有算法啊、向量啊等等选修里面出来的逗比内容,加起来四五十种,收集完了,就万事无忧了,不用题海占战术了。我平均花一个晚自习,可以攻克三个考点,时间最长的一个考点是某个解几的特殊解法,花了一整个完自习的时间。物理化学的考点更加少了,平均难度也不高,因为高中物理化学涉及面广,能深入的不多,所以中难题也就力电磁学和无机化学几种很有限的题目了。所以就这样松松散散又过了一个多月,高考就只剩二十几天了,我完成了第二阶段,渡过这一阶段后,我发现数学上120了,理综上240了,能跟老师进行灵魂上的交流了。一个哥们告诉我,如果我复读一定能上清华北大,于是我突然意识到,我的时间不多了,大三理科,我除了上课吸取一些养分外,有点措手不及,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来提高了,于是第三阶段就是,我开始听讲了,是的,我开始听讲了,借助老师,查漏补缺,在离高考还有半个多月的时候。OK,话分两头,三大理科说完了,来说说三大文科,三大文科我是听讲的,在理科天书的轰炸下,文科上课的时候我再不听讲,那可就真的亏待自己的耳朵了,我又不是抖M(╰_╯)#。生物,在我自己的分类体系下,生物除了脱水缩合还有遗传问题等少数几个理科考点值得我化身孙悟空去斗一斗之外,其他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考点都是是文科考点,甚至连文科都不够格,典型的文科政治历史还有大把大把坑爹的论述题呢。所以生物实际上文科也不是,理科也不像,归类为百科才比较准确,这里就勉强归入三大文科一并处理!所以生物我完全就是靠以读十万个为什么的态度读了教科书,其实一旦接受了这个设定,生物真的蛮有趣的,估计现在把生物书上的许多内容讲出来做成视频应该会有很多人看的吧,然后以上述的理科考点收集方法,攻克了生物为数不多的理科部分。加上生物本来就是我的强项,所以在最后一百天的晚自习中,我给三大理科的时间是六十天左右,给语文的时间是二十多天,给英语的时间是十天左右我给生物的时间可能就是两三天吧。看到这里可能大家就纳闷儿了,生物给的时间少,可以理解,但是你英语不是剩下100分左右了吗?想要提高,不靠刷刷刷怎么行,你这里英语没怎么刷刷刷,语文倒是刷个飞起,小伙伴们都精分了,最不爱刷的就是语文了,你语文究竟有什么可刷的?那我就给大家说说吧,语文这段应该是属于弯路吧,因为确实,产出比真的是太低,语文再好也甩不出别人多少分,但是我当时确实就那么做了。当大家一捆一捆地做卷子,徒劳无功地做机械运动的时候,我已经开始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准以稍微助力高考语文和英语,偶尔在晚自习开始看课外书了,因为理科刷题效率确实比别人的题海战术高太多,晚自习总是会多出很多时间。于是我高三下学期凭兴趣看完了《1Q84》《 且听风吟》《嘉莉妹妹》《歌德谈话录》《飘》《呼啸山庄》《汤姆叔叔的小屋》《麦田里的守望者》《儒林外史》《闲情偶寄》《世说新语》《家》《茶馆》《傲慢与偏见》《金瓶梅~\(≧▽≦)/》《大卫科波菲尔》《还乡》,福尔摩斯探案还有能找得到的杰克伦敦、三毛、张爱玲、刘墉的大部分书都看了个遍等,英文方面,因为水平有限,查字典麻烦,读不快,就看了一本Aesop Fables。 高三那段时间看书很快,常常都是晚自习结束后我就直钻书店,别人在买试卷,然而我在找文学名著,买两本,一本当天回家路上就如饥似渴地看,一般夜里一两点就看完了,1Q84看到深夜4点,第二本书留到第二天晚自习看,一般能看半本书,到了周日就是一天两本地看。特别怀念当初高三没手机没电视看没电脑玩只能学习或看书的日子,把陪考租的房子原本萧瑟的书柜填满之后,我是何等的一本满足啊,每一本书都留下了我很多美好的回忆,后来那些书都搬家的时候送人了,渐渐不知所踪。还记得有个妹子在高考前十天的时候送我一本如何11天考上清华北大,我笑称,还差一天,我应该考不上了吧(结果真没考上)。大学之后看书就慢了下来,一个月一本书都很够呛了。虽然后来从产出比的角度看,我确实在看书上面浪费太多本来可以用来提分的时间,但是人生很多事都是徒劳无功的啊,如果能重来,我还是会通宵看这些书,我乐意!除了用这个方法稍微提升了我的文学素养外,没有用到更多的方法在语文学习上。好了,说最后一个高能重头戏英语,如果以我的长长的低谷期高三上一整个学期的成绩与高考的成绩比的话,我在英语这一科算是整整提升了40分,也就是说高三上还在100分长期徘徊的我,高考考了一百四十多分。故事是这样的,我的同桌是个英语不错的但是很啰嗦的死傲娇,英语常年就是120到130左右,十分稳定。他拿卷子的时候,一定要我帮“代领“,然后不看卷子问我:我考了几分啊?我:老子没看你多少分!死傲娇:你不行啊,不与身边的同学交流,没法进步啊,你看,你又考了98分,还差两分就突破100分大关了也!加油啊!我看看我的成绩,啊,才128,又退步了,怎么办啊。我:。。。。。于是高考剩100天的那天,我给三大理科制定周密的反扑计划的同时,英语的打脸计划也自然没有落下。计划的实施离不开对形式的准确判断,于是我对我英语的分析报告与解决方案如下:1.听力问题不大,错两三个听力只能通过培养语感解决、如何培养呢?磁带跟读,那些高中发的磁带并非没有什么人真正听过,然而我听过,花了三个晚上跟读了一盒磁带,都是他念一句之后,我复读一遍,然后看什么意思,对了就接下去,不对就重听。我们学校每晚晚自习前都会放一段高考听力,有一天我发现,自己听力再也没错过。2.单选错一半甚至以上这个我有一个绝招,把单选做错了的题目,填上正确的答案后,抄纸上,剪成条条,放在口袋里,换了衣服纸条也要转移。自己有掏口袋的习惯,一淘口袋就拿出一条看一眼,每当看的时候,就会想起当时做错的原因。看着看着看到在这个语法上不会错为止。于是大家时常会看到一个孤寂的身影徜徉在校园里。他时不时掏出一丝儿纸片儿,失神地看一眼,又看向远方。有时念念有词,有时愤然把纸条扔出去,不是疑似,而是确诊的神经病,那就是我。然而不久以后,你会看见两个神经病的身影,若即若离,另一个就是我的死傲娇同桌。过了一个月时间单选变成错3个,过了两个月,单选变成一个不错,或者偶尔错一个。3.完型错三分之一完型的解决方案和单选完全一样,为了写纸条总共用了我五六张作业纸,其实也不多,一管笔芯才消耗一半。在整个过程中,我没有买卷子回来刷题,我抄的题全部是老师要做的,或者小测出现的。4.阅读错一半我当时觉得要擒贼擒王,高中阅读的王当然就是大学阅读咯,于是我买了本大学四级的试题回来做了五套,也是把里面的难句子抄成条,揣口袋里,睡前就都掏出来放在床头,跟钢丝球似的,我就随机看看,多瞅瞅几次混脸熟。第二天又揣上。5.作文+小作文扣三分之二的分练了花体字,一扭一扭特优雅装逼,中世纪羊皮纸上写的的那种,平时考试不用,高考的时候拿出来,直接秒杀。花时间背了许多装逼语句。从伊索寓言英文版里背了许多常用典故,酸葡萄的讽刺啊,龟兔赛跑的坚持啊,乌鸦喝水的坚持不懈啊等等,在作文里用起来,经常会的高分。于是我的英语好像加了特技,从100飙到120,从120飙到140,就没下来过了,我记得有一天死傲娇同桌默默的开始剪纸条了,可惜他后来成绩也没提高多少,可能是承受不了被当成神经病的压力吧。高考前第一百天的时候我的成绩是二本线以下十分左右,高考前五十天的某次大考我考了班里前十,进入一本阵营,高考两周前的最后一次大考,摸底考试我考了全班第一,然后六一儿童节那天我由于长期失眠免疫力下降,染上重感冒和支气管炎,送进医院打吊针,不想看书,看着病房里的湖南卫视乐了三四天,六月五日我康复去班上上了最后一天课,六月七日我参加了高考,六月九日,那个每次在我看课本的时候说我好奇怪哦高三还看课本那个女生,我做题的时候偷偷坐在我旁边的那个女生,每天给我出题目出脑筋急转弯早早上学贴在我的课桌上的那个女生,给我好几本秘籍密卷然而我并没有看的那个女生,放榜那天要我送她50分的那个女生,那个个子高高活泼而敏感的长得很日系的那个女生和我在一中大大的校园里慢慢悠悠地逛过了一大圈之后,我才出来面对我的焦急的父母。对不起我跑题了不要打我,妹子不是重点!但是一想起高中,这些回忆就很自然的冒出来了啊摔!要不然怎么叫回忆呢╭(╯^╰)╮好了就这样,一百天的前半段,我所有的任课老师都在“卧槽,这孩子是开挂了,还是续费了?”中度过。一百天的后半段,所有的老师已经把我当做“自个儿人”了,充满期待,常常摸摸头、拍拍肩、给个善意的眼神什么的。最终分数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是意料之中的,因为打吊瓶状态不佳比起最后一次摸底少考了二十分,从全校第一变成全校第三名,可以看做是正常浮动吧。但即使如此,仍然坚挺的考过了一本线八十多分,没能上清华北大也没能上南京浙大,我最后去了南方一所当年排名第六的大学。对了,谢师宴的时候,我的外公特别开心,连连跟人家说这是名牌大学、名牌大学,我早就知道张XX的儿子考得出!趁这个机会把高三那年的生活做了一次回顾,也是值啦!~~·
千万不要放弃 姐姐一模300多分 老师说我连专科都考不上 结果高考超重点线40多分 顺利考上北京的某211大学(不给母校丢脸了,哈哈)逆袭攻略:语文:我底子不差,中考几乎满分考的省重点。像语文这样靠积累的科目,不用花功夫。高考125分,那年省状元是130多。英语:其实小学和初中语法已经学的差不多了,高中主要是词汇的积累。我高一期末40多(满分150)那个暑假没干别的,把高中单词全背了(这样集中大量背单词肯定记不牢,要在阅读练习中反复逐步巩固)高考132。(吉林省2010英语听力不算分,我也不知道咋练听力)数学:数学落下非常不好补啊!一定要拿真题练!!掐表,批分。一定要反复认真地看错题。一开始我一套卷做不对几道,只能得20多分,每次做完心里都想「我这辈子是不是完了……」但是坚持下来,几套之后,你就知道第几题该考什么知识点了,十几套之后,一百多分了。光这些真题一定还不够。认真地挑一系列质量好的模拟卷子(千万要擦亮眼睛,好多模拟卷子质量不好,耽误时间,一定挑答案详细的)掐表,批分,反复做错题。我们那年数学题反常的难,许多尖子生在考场上就哭了。我们最后一模时基本都是最后两道大题做不全,可是高考那次,一道大题都做不出来,那种感觉…真的,手开始抖,脑子缺氧了…那年好多同学复读,就是因为数学。许多平时考120,130的 只考了60,70分。而我考了100分,因为当时我就抱着一个心理,把会的尽量都写上。每道大题我都尽量写,能得一分是一分。理综:唉╯▂╰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理综我真的落下了,只考了200多一点。但现在回想化学和生物看起来知识点很杂,认真背真的不难。物理真的是许多同学的死敌,不定项选择的确难,不过我一般都得满分(当时被同学视为变态),关键在于物理的许多定义,看似简单但是玄机多着呢。一定要吃透定义,题海战对于物理选择题不可取。我大题狂丢分,没啥发言权了。加油!这是我的一点经验,希望你也能尽快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
高考前一模,490多分吧,一本线差20来分,二模,450分,差一本线80分,三模400分过一点,差一本线近120分。四模也就是学校自己出得卷子模拟,我考了380分。整个世界都绝望了,我是在我们地级市的省重点的火箭班啊,居然连一本线都过不了!那会全班就我一个人收集二本三本学校的宣传手册,久而久之同学们看到有二本三本宣传手册都往我桌子上放,四模完后还有两个多星期接近高考,老师说可以不用来上课自行调整时间,我不知道那段时间怎么过来的,只记得当时不上课就去市里图书馆看书,每天图书馆看完书后回到教室,就会看到桌子上一堆野鸡大学的宣传单,我一般都会默默收起来,回家慢慢整理。家里父母也不再问我成绩了,也不唠叨了,那半个月,基本上就是去学校,上午做些热身练习题,下午就去图书馆看书,我看了下象棋的书,看来下围棋的书小人书等!我把原来想看的书看了个遍。临近高考了,有个成绩不错的同学居然高考恐惧症,不知什么原因一病不起,最后错过了高考。自己反而越来越看淡高考,很多平时纠结事情都想开了。
高考来临了,第一门数学,很快就做完了,我很理智的没有做最后两道大题的第二问,然后我留下半小时去检查卷子,我从来没那么自己检查过,发现了t的三次幂写成了二次幂等,查出了十几分的错误,下午是语文,选择题我再也不犹豫了,选中那个就那个,作文真是天助我也,高考前一天在图书馆看的杂志上有类似的话题。英语和理综都是正常发挥吧。
后来对答案真是对的手发抖,语文选择题居然全对,卧槽!作文60分我给自己估分55分,数学答案出来后就错了一道选择和一道填空题还有最后两道大题的第二问没做,其他的也全对。最后估分540分,我当时一点都不高兴,我都能考540分,估计今年的600分满天飞,我把估的540分给班主任看,班主任看了不说话,我以为我又考低了丢老师人,班主任缓缓地把班里其他学生估的分数表给我看,卧槽平时好多考600多分的居然估分500多有的比我还低。不知道怎么滴我估分540分事情传遍了整个班级,甚至年级。父母也好几次问我是不是我是不是估错了,有点我平时成绩低高考装逼故意估高的感觉。我也犹豫了自己对了好次答案,最后我跟爸妈说估分只低不高,爸妈没说话。最后成绩下来了我567分,当年一本线518,当年武汉大学才520分,年级多少名不记得了。整个学校轰动了,都在传我的事情,平时有个600分的学生这次就考了跟我差不多,听到我的成绩后说唉,真鸡巴丢人,学校流传着替考啊,运气好啊之类的留言。学校光荣榜,按理说我我的高考成绩和录取学校应该在第一梯队榜,不知道什么原因给我安排到第二梯队,交给学校的照片也没有贴上去,就留了个名字。可能在学校和老师眼里我就是第二梯队吧。不过呢who care!
终于等来领通知书的一天,班主任一直看着我不说话,可能想说什么但最后没说,我也看着他不说话。最后他把通知书递给我,我默默的拿了通知书后就走了,出学校大门。那是我最后一次回头看了我的母校,心里默默说了句“再见,我的高中”
后来读大三时候,自己侄女有天qq跟我说,他们班主任考前动员,说我们学校曾经出现过一个学渣逆袭事情,从最后一模300多分到高考560多分,希望平时成绩不好的不要放弃等等,侄女问是不是我,我笑了笑没回答,然后切回游戏,继续打Dota。
或许我这个经历不是很强意义上的逆袭,但是作为冲刺阶段的感受,还是相当有代表性的我是一名广东考生,高出重本线120分就是清北的水平,各省各有不同,给题主一个参考。3月初,因为学校开始要求晨跑,加之自主招生,使得我的整个日常计划十分混乱、精神状态也不好,一模的分数只比上一年的重本线高了10分,心情瞬间跌入谷底:只剩下3个月的时间,并且周围所有老师都保持着一个观点:考生在一模基本就定型,一直到高考,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这对于一个目标是同济(重+90上下)的人来说,这感觉糟糕透了。在那种境地下,我做不到像现在这样冷静地分析。随后两个星期内,我不断地寻求老师们的帮助,但是没有人能够解决我的问题,他们似乎已经默默地把我放到了华农、华师的群体中。我当然不能忍受否定我高中三年如此努力的观点。事实证明,只有自己了解自己我先是搬出了宿舍,租房住,这是在一模前就决定的事。之前我一直认为在宿舍能够促进同学友谊、交流互惠,实际上高三根本没必要顾及这些事,大家都那么忙。尤其在普通班,每个人的目标并不像重点班那样超出重本线几十分,所以对于我来说,高考真是一场漫长又孤独的战斗。租房后,没有宿管严格按照学校作息表的那些关灯广播、通报、morning call,生活节律一下子踏实了许多。集体的生活真的不适合我,退宿也算是对宿管的照顾,毕竟他们还要看学校脸色拿工资(强烈鄙视校领导)。后勤保障搞定了,就要解决面前的学习问题。比较幸运的是,我的问题不是在能力上,而是在答题上,高一高二的汗水不是白流的。面对着生物那比文科还长的题目,我往往没有耐心读完。我只有向生物老师取经,从根本上,个人定制了一套高考冲刺方案。有的时候,你需要的和大多数不同的时候,就要找老师和自己做一套这样的方案或计划,所幸我们学校尊重个人发展,不搞大工厂流水线教育。最后是心理战,心态好的时候,最大的加成效果就是专注,想想看,考试的时候,专注程度就意味着读题的正确率,时间的利用率,回忆知识点的速率。那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就要全面地认识自己。其实,抱着“我要逆袭”的心态往往是没法逆袭的。我也是在做了“认识自己”这一步之后,才有勇气在众人的不认同下继续保持同济的目标。【一个可触及的目标】,才能够给自己动力;才能够使自己在重复着每天备考长跑途中,看着三个月后的目标时,清晰地认识到这是有意义的;才能够有自信,也才能做到不卑不亢,抵御流言,轻待分数。效果出的挺快的,4月中的二模我在班里一跃20多名成为第一,高出第二名15分,高出上一年重本线60分。最终高考高出重本线87分。其实是可以去同济的,虽然最终没去,但这与题目无关。这段经历我在这半年里写了很多次,给学弟写,给老师作备考经验,就是为了告诉那些仍希望前进的考生,不能够放弃。-------------------------------------高中校友越来越多。还是匿了。-------------------------------------这次做了一个修改,把“可触及目标”加粗了,因为一个事物,总是有个基本盘的。同时,答主毕业两年,又一次关注高考,果然考过之后感情还是不一样。念及此,自己碎碎念,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每年都保持这么高的关注度hhhhh。祝2016届考生加油---------------------------------------感觉定制计划那块在答案中讲的不够清楚,我把评论中的搬上来吧&口口口“英语我没去弄。因为英语不是我的强项,也不算弱项,加上我们学校平均分保证,我就循规蹈矩地写作文总结,每天两篇阅读,一周五篇作文,这是我们学校高三的日常任务,我只需要照做。关于单词,硬伤,不得不背,高中那么几册书,背后的单词表真的都要背下来。我最有代表性的背单词的一段时间时中考前,在离中考还有一个月的时候,我数了指导书背后的单词表,单词加词组26个首字母。于是计划每天早上早起半小时,回到学校,7:25上课前背完一个字母,到中考刚好背完,有的时候词汇记不下来,我就转变记忆方法,记那一行单词和词义的“图像”。距离高考两个多月时,我真正定制计划的是生物,后面四道大题,实验题失分最多,于是就买当时的天利卷(包含了本省各地的模拟卷),专挑那种题来做,摸出答题规律做成笔记。二模时把生物从63分拉到了81分。当然,这是我的经历,不一定适合你。你可以先尝试我的一些方法。但是发现不对劲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转变。高三就是块试验田,我每考一次试都调整一次日常规划。”
01.之前的成绩当年我是以倒数第三考进我们县的第二所省重点的。记得开始发书时,班主任说缺6本,问哪些同学暂时不要,让其他同学先领书的时候,我们最后一排(开始按名次排座位)一齐举起了手。高一开学时有次例行的模拟考试。当时我们几个坐后排的找到了历史原题,以及我和同桌数学挺好,我们俩又是合作做数学。结果同桌数学第一,成了之后的数学课代表,我第二。出人意料的是,我考了全班第十。之后很多老师找我谈话,要我抓紧,比如化学老师还把我叫到办公室,说怎么其他前十化学就你没上七十。班主任当时是这么跟我说的:xxx,你将来是考清华北大的。然后时间过去了,我的成绩也渐渐暴露了。虽然分科前全班几乎也还是不读书,我这样没追求的人(高一时轻微抑郁症)成绩竟不算太差。但是班主任的话还是有了一定的变化。当时我借着语文数学的底子,每次一个小时交卷,分数却很高。班主任这时跟我说:xxx,你是考安大的,要加油啊!然后分科前夕,其他的同学都开始适应了,分数在提高,而我的成绩是9门挂7门。即使分科后,7门依旧挂5门。而且我的地理,政治,物理,生物四门除了第一次月考考了59之后,就再没超过这个分数,分科尤其为难,所幸发生了一件事让我确定了下来。分科前段时间,有一次号称有史以来最难的物理考试,全校就2个及格,我考了57,我心想,去读理科吧!然后便迎来了分科前最后一次考试,这次物理老师说:“这次考试非常简单,x老师没答案,让我做一下,我课间十分钟就搞定了!你们不说十分钟,一个小时及格总可以吧。如果这都及不了格,那就去读文科吧,别在理科浪费时间。”然后我考了37,唯一一个不及格。这时班主任找我谈话了,他和颜悦色(?)的对我说:“xxx,你嗓子挺好的,唱歌估计很好听吧!”我去!班主任都开始劝我读艺术了!还有,天天早读唱歌的是我同桌好不!第一次文综考试我考了126,政治16分。我到现在都记得老师讲解试卷时说:“这题很简单,我就随便讲讲吧。”时走到最后一排我的面前看到我的试卷这题是1分,然后讲着讲着又走到了我面前,说:“这道题太简单了,我们就不讲了吧。”时又看到我是0分。你要问我不读书我都去干嘛了,我只能这么回答你:读书去了!我读的是课外书,我的生活费一半拿去买书看了,每个星期只有半天的假期我是拿来逛我回家经过的所有书店。02.高三来了高二那年暑假,我看了一个暑假的古代诗词,然后回到学校,突然发现我数学全忘了!!!是真正的全部忘了额,什么都不知道了,关于数学一片空白。于是,我成绩最好的数学考了34分。班主任这时早已不再认为我是一个读书的好孩子。什么事都找我茬。高三下学期也很快来了,我决定发奋了。不过高三所有人都发奋了……(除了还是没忍住看了两遍《红楼梦》,高三下学期我没看过其他课外书。)每个星期平均6次考试,每个月一次月考,月考后按成绩排位,考得好可以任意选择座位和同桌。说一说我的情况,高三那年因为阴差阳错,可说是命运弄人,家里听别人乱说,以为我得了颈椎,让我头吊着睡觉,加上从小家教就出奇的严厉,结果我成了半身不遂+神经衰弱。病形成的那天晚上凌晨,我突然惊醒,全身僵硬,失去知觉,动弹不得,话也说不出口只能一直流眼泪,我以为自己要死了。心里咒骂孟子的,“天降大任于斯人也”不过是放屁!直到第二天父母到我房间里来发现一宿没睡僵硬的我。说这个是因为要说明高三那么大压力下我的学习是多么的困难。当听英语听力时,如果发作的话,我头脑都要炸了,都恨不得不要这头了。然后结果是什么呢?大家都知道发奋要长期才能有效果,我先说一下我自己知道的进步。语文,我不屑于套作文的模型。由于喜欢诗词,有时就利用这点。不过那时创作激情太足,考试作文明显不能满足我。我写的要么是意识流小说,要么是一些杂文,分数基本只能及格。但最后几个月我屈服了,为了分数,我安安分分的写作文。数学,我还是有点天赋吧。也终于上来了,不过幅度很大,合我胃口就高分,不合胃口就低分。英语,作为班级倒数五巨头之首的我只要英语及格了,全班都会及格。历史,我的强项啊就不说了。政治,每天马克思的背,4本书早读每天背一本,背完又循环。考试就是知识点套,也能七八十了。地理,这个难度挺大。我的办法是多做题,做完必须要弄懂。和数学一样,不能怕错,就怕错了还错。实际情况呢?并不是这样,实际情况我一次都没达三本线,唯一一次达标了还是老班不算的那次。这样的结果是什么?我努力了,顶住了压力。父母认为我不读书,没分。即使偶尔有点分,就说下次不一定有。班主任认为我不读书,为什么呢?没分。比如,当时午睡时,同桌找我借眼镜布,班主任窗外看见了,进来让我把我叫出去骂了一顿。然后我回来,后排的兄弟把借我的一本地理书还我,班主任窗外有看见我了,他……班主任说的最多的就是xxx同学读书了,而我没读,因为我每次考试都倒数。实际上xxx同学天天都在打LOL,只是他成绩本来就好而已。但我没有放弃自己的奋斗。在我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我要离开这里,再也不回来!我把我所有的气力都放在一次高考了,也就是所谓的“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而且我只有一支箭!可以说当时正是这种心态支撑着我,使我没有放弃,并有机会在之后逆袭成功。03.高考考前有一次班会,说一说你的目标。无疑是一次给学生建立理想信念的一次班会。会中,无数同学说了她们想考的大学。实际上,她们后来考的大学都没说的好。除了我。我当时不知道说什么大学,因为我根本不知道都有什么大学,大学都是干嘛的。没人跟我说啊!只有班主任天天说:大学好!大学好!大学好!来到讲台(高中时特喜欢演讲),脑中突然有想法了。我说:“我不想上大学。我只想开一个书店………(原谅我省略,因为具体的我不记得了,我当时只是想传达一些我的信念,之后也的确达到了某种效果)…如果一定要我选一所大学的话,那就让我上最差的二本大学吧!”然后,全班只有我实际比预期的高……之后就是高考了。我考了516,一本和二本的正中间。其中,数学号称近几年最难,我考了119,说难的单选我全对,大题目我都会做,也就是说这次合我胃口,然而,所有的大题目我的答案都计算错误orz……所以只有步骤分。英语高考前我也能考110了,考前我还向课代表借来模拟听力结果只错一个,考试时却并不理想。英语是最后一门,下了大雨,,恶心的是,坐我右边的考生把窗户打开,把我试卷吹跑,我举手让老师关上。一会他又打开了…如此三次,我那个气的。听力什么都没听到,后来才知道听力乱填只对了3个,英语还是没及格。文综地理单选本来全对,最后一分钟就是心慌,平生第一次检查文综,改了3个,结果…所以,经验是:千万不要改选择,除非100%确定。还有,永远不要放弃!!!班主任被我吓到了,他认为三本都考不起的我竟然差点上了一本(国家级贫困县分数达标的话+20分可以填一些一本学校的部分专业)。遇到很多人都会提到我,说不可能。可他不知道的是,我考完后痛惜不已,我觉得一本对我来说应该很简单的啊。
自己邀~为了加入腐club!!为了加入腐club!!为了加入腐club!!开始讲我的高考。小学和初中,都在很普通不大的学校,学生人数有限,所以很容易就得个第一霸占个头名什么的。然而考高中的时候,六百分满分考了588,虽然过了市重点高中的公费线,但却没过三个重点班的分数线。于是在普通班开始了高一的学习。由于小学初中一直是数一数二的成绩,到了高中发现比我强的人这么多,实在给老爸丢脸,所以学习就蛮认真。由于重点班的制度是淘汰制,按照排名来清理。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期中考试考了年级第45,年级有3000人的样子,就进了重点班。接下来的高一,高二,高三也一直都在重点班,不过成绩就不上不下,维持在一百名的样子。高中每一次考试的成绩学校都会弄出来一个成绩榜,从第一名到最后一名三千多个学生的成绩,还包括单科成绩的排名,每个班的排名,A3的纸要六七十张钉成一册。之后老师会找个晚自习一个个念本班的排名,一个个分析上升下降,批评夸奖两声。之后再把班级的成绩那页贴在墙上。这是我高三记录的考试成绩,标记箭头的地方是单科的排名。成绩蛮渣吧,分数不高,名次也不高。不过那时候我已经开始慢慢努力了,因为前桌的成绩很棒,同桌的成绩很棒,对象的成绩很棒,自尊心受不了,特别是前桌回头讨论问题的时候自动忽略你的感觉。。所以各种错题本,各种练习册,晚上九点半放学再刷题到十二点在睡觉。那一段,真的是人生中最认真最努力的一段时间了。这张图后面的几次考试没记录,大概最后一次的模拟成绩是年级20名吧。不过那次考试算是高考前的安慰,大家也都没怎么认真对待,监考也不严,抄袭的很多,所以后来老师拿大榜念成绩的时候说这成绩有水分,不过那真的是我自己真实的成绩,我知道。快到高考前的几周,大家都忙着拍照,原本班里害群之马最活跃的我却一直都没参与大家的拍照,就静静的和后座的学神比做卷子,刷题。不过后来高考成绩的出来也证明了我那几天没荒废。649分,年级11,班级第二。我可以不选择吉大,可以去南开了,因为很喜欢南开,是整个高中的憧憬。我可以不选择吉大,可以去哈工大了,因为初中的时候姐姐和我说,哈工大的焊接最棒了,我说我想考,老姐说做梦吧。我可以不选择吉大,可以去中央财经了,因为老姐大学也是财经。(并不是鄙视吉大,只不过之前班任总是这样督促我们学习,再不努力你们只能去吉大了。。然而,我报了~~~~~~~这里。高考完我自己估分是650,估高了一分。但是高考分数出来的时候还是好开心,兴奋程度相当十多次高潮我估计~后来回学校报考,同学也都难以置信的,咸鱼翻身野马出师哈哈哈哈(成语并不恰当~)虽说和学校里考全省第五的猛人没法比,但我成绩考的超出了原来的水平,我觉得已经算逆袭了,也满足了。或说高考的时候,我那个考场,有三四个班里的同学,考理综的监考老师还是我高一的老师,告诉我别紧张。估计是高考心态好发挥也好了一点吧。几张笔记图。字丑求不喷。
没有底子的积累,是不可能完成逆袭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高中老师说过一句让我至今难忘的话,高考,乃至所有考试,考的根本就不是难杂偏,而是你对于时间把握,资料积累,临场发挥综合素质的检验。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奇骏大改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