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雕板蟠龙鼓座位于上海博物馆的哪个位置

上海博物馆藏品介绍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上海博物馆藏品介绍
上传于||文档简介
&&对​上​海​博​物​馆​的​珍​贵​藏​品​介​绍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0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4082|回复: 15
上海博物馆藏明清家具赏析(组图)
本帖最后由 不许乐 于
10:16 编辑
& && & 自从98年成立家具专馆,囊括王世襄先生毕生所藏明式家具八十件,陈梦家先生遗物二十六件,以及原有馆藏家具,上海博物馆一跃成为国际上首屈一指的中国古典家具馆藏。其明清家具藏品数量之众,品级规格之高,更是无数古家具发烧友心中无可替代的圣地。  而在此之前,王世襄先生及陈梦家先生所藏的明式家具,就已著录于中国古家具的经典著作《明式家具珍赏》中,以及被誉为圣经的《明式家具研究》,被广为人知,成为当今红木家具行业竞相模仿的对象。然而,受学识及艺术造诣所限,再加上缺少对这些传世精品家具的细致观摩和研究,导致市场上出现的仿制品绝大多数是不成功的。
  黄花梨双螭纹交椅  陈梦家夫人旧藏&&座面长67.5厘米,宽53厘米,高94.8厘米
UDT53.jpg (19.85 KB, 下载次数: 12)
10:14 上传
黄花梨双螭纹交椅 陈梦家夫人旧藏 座面长67.5厘米,宽53厘米,高94.8厘米
  交椅优美圆顺的椅圈,被欧洲设计师诸如包豪斯们称为“马蹄形”圈,并被广泛运用到他们的家具设计中。而这种经典造型,早在宋代就以完善成形,在当时的绘画中能见到非常写实的形象,与现存实物几无二致。  同款型的交椅,并非仅此一例。故宫就藏有相同造型的一把黄花梨交椅,除却铜活之外其他特征基本相同。而它另一个兄弟则远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美术馆。这把更加接近本文的交椅,连铁錽银的部分都如出一辙。这除了相互佐证他们有着较早的年代之外,更加说明当年的生产工坊,有可能是批量生产同样款型的家具,因此才能有数件同一器型、相同纹饰及工手的传世品存在。  与其他两件相比,上博的这件交椅,座面软屉编织较随意,显然不能供人坐卧。而草率的编织,尺寸把握存在误差,造成交椅开合过大,椅背向后倾仰过多,两个足跗之间的距离被大大拉开,而通高则比其他两件降低了约十厘米。然而,倘若开合角度不够的话,扶手则会过高,这与前文提到的其他两件交椅有着明显不同。这一点,作为当今业者不可不察。  黄花梨透雕麒麟纹圈椅一对  王世襄旧藏&&长60.7厘米,宽48.7厘米,高107厘米
UDT12.jpg (25.97 KB, 下载次数: 11)
10:14 上传
黄花梨透雕麒麟纹圈椅一对 王世襄旧藏 长60.7厘米,宽48.7厘米,高107厘米
  被襄老誉为艺术价值第一的圈椅,是典型的明代制作的明式。其罕见的椅圈三接,是区别于其他同类圈椅最大的不同。三接圈而做到如此柔美顺畅的,可谓百里挑一上上之选。椅圈中段与椅背衔接的部分,弧度非常的平缓,这比多数圆形马蹄大弧度,要科学合理的多。确保椅背与椅圈的接触有足够的空间,不会因开槽过于接近木纹的边缘而易损。同时,较直的椅圈,令椅背可以更加靠前,增加舒适度。这是留给我们后人最有价值得地方,是祖先心智的结晶,是真正值得我们传承的内涵。  该椅在装饰与结构件的运用,如后足上截及鹅脖的角牙,突破了早期椅子过于单调的设计,即强化了关键部位的结构,有起到画龙点睛的装饰。椅背上部的开光透雕麒麟纹,以及座面下优雅而劲挺的壸门曲线,更彰显了古代匠师的艺术成就,是实用器与艺术品的完美结合之作。  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  王世襄旧藏&&长58.5厘米,宽47厘米,高119.5厘米
UDT30.jpg (28.27 KB, 下载次数: 8)
10:14 上传
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 王世襄旧藏 长58.5厘米,宽47厘米,高119.5厘米
  襄老品评明式,谓其自藏的四出头为“柔婉”一品。未见实物之前,比较难理解襄老的这番品读。待得亲身前往上博观摩,始知真意。这对四出头官帽椅,用材的细柔,非同一般。见惯了市场上的以料取胜的产品,很可能无法接受古人制器的想法的。所有圆材都细于常规之器,尤其是扶手和后足,柔弱似风吹摆柳的女子,随时会倒掉。可就是这样细柔的腰身,竟也伫立了三四百年啦。  搭脑曲线柔和,过度自然舒缓,正好托着人的后脑;独板椅背弯曲有弹性,贴合坐者的后背;座面软屉,舒适透气。这些都是制器时考虑到使用者的感受,而做出的设计。曾经有人误解硬木家具就是硬邦邦的,用起来不舒服,是不了解明式家具的结果。事实上明式家具的设计超前性,无论在人体工学、材料应用、榫卯结构、造型艺术等各个方面,都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改变了近代设计师的理念。  黄花梨透雕麒麟纹交椅  王世襄旧藏&&长70厘米,宽46.5厘米,高112厘米
UDT28.jpg (23.94 KB, 下载次数: 7)
10:15 上传
黄花梨透雕麒麟纹交椅 王世襄旧藏 长70厘米,宽46.5厘米,高112厘米
  这款交椅时市场上仿的最多的交椅,因其背板攒框透雕,装饰效果华丽美观,大大满足了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因此比陈梦家夫人旧藏的那把多见。  交椅背板上部的透雕螭纹、中段的麒麟杂宝、下端亮脚的卷草纹,以及前大边立面的双螭纹,雕刻工艺之精到细腻,反映了明代匠师的高超技艺。成对保存至今绝非易事,是传世交椅中难得之物。  然而该交椅也并非处处完美无可挑剔。比如交椅的扶手下沉过多,几乎接近座面,显得局促;而交叉的四足,用料粗硕,过于壮实,与整体比例不甚协调。因此多数仿品并没有完全按照原物的腿足尺寸制作,说明上述观点是能够得到认同的。  黄花梨雕花靠背椅  陈梦家夫人旧藏&&长62.5厘米,宽42厘米,高99.5厘米
UDT58.jpg (36.25 KB, 下载次数: 6)
10:15 上传
黄花梨雕花靠背椅 陈梦家夫人旧藏 长62.5厘米,宽42厘米,高99.5厘米.jpg
  这把椅子在业内引起的争议颇多,引起独特的结构形式,截止目前发现仍是孤例。因此多数初学者怀疑这把椅子,是在四面平方杌的基础上,架设直靠背交椅的椅背而成。有学者曾就此椅撰文,从形制、纹饰特征等逐一论证,说明其完整性。笔者曾在现成仔细观察,发觉背板插接台座的两根竖杆,并无后配的痕迹,因此嫁接自直后背交椅的可能性很小。  该椅风格独特,令人过目不忘。尤其是椅背的搭脑,蜿蜒雄奇如牛角,壮硕有力。而椅背上各种透雕纹饰,题材丰富雕刻精湛,形态生动繁而不乱,是难得的艺术精品。  紫檀扇形南官帽椅成堂  王世襄旧藏&&长75.8厘米,宽60.5厘米,高108.5厘米
UDT19.jpg (34.52 KB, 下载次数: 6)
10:15 上传
紫檀扇形南官帽椅成堂 王世襄旧藏 长75.8厘米,宽60.5厘米,高108.5厘米
  以紫檀制明式家具,比黄花梨家具更为罕见,何况这椅子四只成堂传世,更是难上加难。王世襄生前旧居书斋,坐的就是这把大椅,可见对它的喜爱程度。  我们无法揣测,当年制作这堂椅子的主人,为何要将座面设计成扇形。是主人尤其喜爱扇形之物?还是为配合特殊房间的造型?抑或是材料所限,本就是弯料无法取直,才突发奇想?这个谜团恐怕无法破解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椅子在造型上的大胆设计,无疑是成功的。他不仅突破的传统设计方正的局限,更为使用者提供了越加舒适自由的空间,让使用者超越了“正襟危坐”的桎梏,可以坐的随心所欲。  市场上这类的仿制品也不少,但尺度把握的好的,少见。多数业者甚至不知道,该椅前管脚枨是直的,并非如座面大边一样弯曲。  黄花梨五足圆香几  陈梦家夫人旧藏&&面径47.2厘米,高85.5厘米
UDT39.jpg (26.11 KB, 下载次数: 9)
10:16 上传
黄花梨五足圆香几 陈梦家夫人旧藏 面径47.2厘米,高85.5厘米.jpg
  王世襄先生对陈梦家所藏的这件五足香几,可以说是垂涎已久。有传言说当年陈先生收得此几,即告知王先生来观摩,意欲显摆。不曾想王老说“多少钱买的?我加十倍给你”就要搬走,陈先生则说“加一百倍也不行”!可见两人对此几的珍爱。五足香几至今仍未有同样款型的旧物出现,已然成为孤品。  明式家具造型,贵曲不贵直。意思是指曲线弧度的运用至关重要,例如鼓腿膨牙或者三弯腿的造型,多于直足的造型。本例香几的五足,曲线的应用就是非常成功的设计。五足弧度适当,顺畅而有力。倘若弧度过大,则疲软肥厚无力;弧度太小,则不够饱满没有张力。因此明式家具设计,最难是在弧度的把握上,这一点很多业者都有深刻体会。  黄花梨两卷角牙琴桌  陈梦家夫人旧藏&&长120厘米,宽51.8厘米,高82厘米
UDT59.jpg (24.14 KB, 下载次数: 6)
10:16 上传
黄花梨两卷角牙琴桌 陈梦家夫人旧藏 长120厘米,宽51.8厘米,高82厘米.jpg
UDT13.jpg (25.17 KB, 下载次数: 7)
10:16 上传
黄花梨两卷角牙琴桌 陈梦家夫人旧藏 长120厘米,宽51.8厘米,高82厘米.jpg
  琴桌四面平式,正面与侧面各有两只两卷相抵的角牙,直足内马蹄。桌面上下两层,形成一个共鸣箱,内有铜丝弹簧装置用来与琴声共振,以助琴音。底屉板上有为调音律而开的六个小孔。可见它的专业性之高,明显是为操琴而特制的。  但有学者因其与清代琴谱上所列琴桌差距较大、不用传统的蚕丝弦而用铜丝为弦、以及高挑而显得敦实的蹄足等因素,对琴桌的年代提出不同的观点。笔者也就此琴桌写过一篇文章,提出过自己的见解。  另外,以高度尺寸而论,用作弹奏古琴的桌子似乎略高了,因此是否能称为“琴桌”,也值得与诸位同好商榷。
学习了……
又木堂 发表于
学习了……
感谢兄加分!
哈哈,再来点
多谢分享!
木之坊 发表于
多谢分享!
下面的小字说明与图片不对应。
好资料,方便欣赏与学习。
公输子门下 发表于
好资料,方便欣赏与学习。
感谢加分支持!
作为琴桌确实有点高了。。。
欣赏谢谢......
作为琴桌确实有点高了。。。
漂亮,学习了
图文不对处较多
怎么看怎么有味,赞叹中国家具之美!
必须有一样
不以此谋生的工作
京公网安备
Copyright &
北京木之友文化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上海博物馆馆藏青铜重器
上海博物馆堪称中国大型古代艺术博物馆,展陈面积2800平方米。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藏品之丰富与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11月9日参观,甚为其所藏高古年代青铜重器所震撼。其主要是晚清以来江南几位收藏大家一批流传有绪的名品,如著名的大克鼎等。馆藏的保卣、召卣,皆为著称于史学界与金文学界的重器。多为3000多年前夏商、春秋时代,皆比湖北省博物馆馆藏战国时期
&&&&&&&&&&&&&&&
大克鼎,为西周孝王(公元前十世纪末——3000年前)青铜鼎,清光绪中期陕西扶风县法门寺任村出土,潘达于女士捐赠;潘达于女士捐赠的另一座青铜鼎——大盂鼎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
&&&&&&&&&&&&&&&&&&&&&&&&&
西周成王时代(公元前11世纪上半叶)的德方鼎
在青铜礼乐器中,上海博物馆重要藏品有西周成王时代的德方鼎,康王时代的大盂鼎,孝王时代的大克鼎、小克鼎,懿王时代的师虎簋、师兑簋,宣王时代的颂鼎;春秋时代的有浑源李峪村青铜器群的主要器物牺尊和鸟兽龙纹壶、齐侯壶、邾公华钟,田齐三量和商鞅方升等。
&&&&&&&&&&&&&&&&&&&&&&&&&&&&&
&西周宣王时代师寰簋(公元前827——前782年)
&&&&&&&&&&&&&&&&&&&&&&&&&&&&&&&&&
四羊首(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
&&&&&&&&&&&&&&&&&&&
牺尊——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前476年,1923年山西浑源李峪村出土)
&&&&&&&&&&&&&&&&&&&&&&&&&&&&&&
淜生簋——西周恭王(公元前10世纪中叶)
&&&&&&&&&&&&&&&&&&&
晋侯 簋——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纪上半叶——前770年)
&&&&&&&&&&&&&&&&&&&&&&&&&&&&&&&
子仲姜盘(春秋早期——公元前770年)
&&&&&&&&&&&&&&&&&&&
交龙垂鳞纹鼎——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前476年)
&&&&&&&&&&&&&&&&&&
&&&&&&&&&&&&&&&&&&&&&&
&莲瓣盖龙纹壶——春秋中期(公元前7世纪上半叶——前6世纪上半叶)
&&&&&&&&&&&&&&&&&&&&&&&&&&
齐侯 ——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纪上半叶——前771年)
&&&&&&&&&&&&&&&&&&&&&&&&&&&
&&&&&&&&&&&&&&&&&&&&&&&&
龙耳尊——春秋早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7世纪上半叶)
&&&&&&&&&&&&&&&&&&&&&&&&&&&&
&&&&&&&&&&&&&&&&&&&&&&&&&&&&&
五牛贮贝器——西汉(公元前2世纪——公元8年)
&&&&&&&&&&&&&&&&&&&
透雕蟠龙鼓座——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前476年)
上海博物馆馆藏青铜重器多为3000多年前夏商、春秋时代,比湖北省博物馆馆藏战国时期青铜器或早1000年、或早700年、600年,从而,动摇了对湖北省博物馆馆藏青铜器一味地盲从。青铜时代鼎盛时期是为夏商周,战国时已式微渐末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人在上海之上海博物馆青铜馆之兵乐器
剩下的青铜器照片,比较杂乱,就不再单分篇章,一并介绍完,也好码其他东西了。
叉,原为狩猎捕鱼的生产工具,后变成兵器。长器械的一种,顶端有二股叉的为“牛角叉”
象首兽纹钺(西周早期),钺(yu&)古代武器,后成为礼器,形似板斧而较大
龙首铖,意为纯铜或纯铁制造的仪仗兵器
豹钮矛(西汉),矛为兵刃中最长者,是古代军队中大量装备和使用时间最长的冷兵器之一。
双獭捕鱼戈(西汉),一种古代曲头兵器,装有长柄
刀,一种单刃的砍杀兵器,脊厚刃薄
青铜复合剑,剑是短兵之祖,近搏之器,是有锋刃的尖长兵器
鸢铙(商代晚期),铙(n&o)是中国最早使用的青铜打击乐器之一&
最初的功能为军中传播号令,后也用于祭祀和宴乐,常和钹配合演奏
晋侯穌钟(西周)一套16个编钟
古代打击乐器的钟(弧口)盛行于青铜时代,也是地位和权力象征的礼器
龙纹鎛&(春秋中期),&镈(b&)是一种形制近钟的乐器
镈是平口的大型单个打击乐器,常同编钟、编磬相配合使用
变形兽面纹钲(春秋),钲为古代打击乐器,其形状与小型的钟相似
可执柄敲击,主要用于军中发布信号,也可用于祭祀和宴乐。呜金收兵中的金即指钲
弦纹缶(战国),缶本是盛食物或饮料的器皿,后来成为一种下层人民的乐器(击缶)
蛙饰鼓(西汉),鼓不仅用于礼乐,还用于驱敌、报时和报警
镜,这是装饰面,许多青铜镜保存到现在都还可以隐约照出人影。
五牛枕(西汉),枕头这么高和硬,会不会睡得脖子疼
鎏金蟠龙透雕铜熏炉(西汉),炉顶为朱雀,当初应该很精美
透雕交龙纹铺(春秋晚期),铺似豆,与豆的区别在于没有细长的把柄,盘下有高圈足
八牛贮贝器(西汉),出土时内贮贝壳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更多公众号:weizhitang123金石书画,陶瓷竹木,丝织牙角……古玩收藏知识、收藏资讯分享。最新文章相关作者文章搜狗:感谢您阅读格物致知--鸿燊堂吉金(三),本文由网友投稿产生,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管理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翡翠透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