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和谐发展的资料教育的发展资料

论新时期教育的内涵发展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论新时期教育的内涵发展
教育前沿重要信息学习专刊&&&&论新时期教育的内涵发展&&  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教育或者保守地说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的教育,已经出现了一个鲜明的拐点:正在从以外延扩张为主转移到以内涵发展为主上来,即转移到教育内在的品质提高上来。这是中国教育的巨大进步,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巨大福音。教育从以外延扩张为主转移到以内涵发展为主上来,是一种历史的自然演进,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反映,是一种教育生态的平衡效应。这种教育的发展轨迹,有其自身内在的规律,我们必须认真地研究和熟悉这种规律,理性地顺应和把握这种规律,使教育沿着科学和谐的轨道良性发展。新的历史时期,教育的内涵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是我们不能不予以高度关注的:  一、全面推进均衡发展和公平教育  &均衡发展&这个概念,应用到教育领域,可能会因为涉及的层面很多而被泛化使用,也可能会受到平均主义的影响而产生极端理解。在现阶段,我认为,教育的均衡发展主要是在两个大类方面做文章。一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这四类教育的事业性发展应该是相对均衡的。我国的教育分类并不十分科学,各类教育都有一定的交叉。我们只有在现有分类条件下,确定一个相对共性的参照系&&普及率,来定位各类教育相对均衡发展的目标,如:基础教育的基本普及,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的基本平衡,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民众的非文盲率,等等。同时,这四类教育的内在结构也应该是相对合理的,如基础教育,其内部的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特殊教育的基本普及率应该大致是相等的;如中等职业教育,其规模与普通高中相比就应该是基本平衡的,其专业结构就应该是基本适应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需要的;如高等教育,当其规模和数量迈入了大众化的阶段之后,就要考虑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比例有一个基本协调的结构;如成人教育,其内部的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行业专业化培训与个人兴趣爱好性学习就应该是相对按需发展的,学习型社区建设就应该有一个基本模型,等等。二是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是相对均衡的。办学条件涉及很多方面,现阶段,依据现有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基础,应该把工作焦点主要放在教育的硬件条件以及教师的人力资源的基本均衡上。按照当前的测量条件和评估水平,可以先让有刚性指标的内容均衡起来,使国家有限的人力与财力资源在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项目上先均衡配置起来。在硬件设施上,还要考虑教学设施、运动设施、生活设施的基本均衡。浙江省近几年连续推出主要涉及基础教育的&食宿改造、扶贫助学扩面、爱心营养餐、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四项工程和涉及职业教育的&奖学助学、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骨干职业学校建设、校企合作、提升劳动力素质&六项行动计划,就为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起了很大作用。  &公平教育&的概念比&均衡发展&概念要简单一些,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相对来说,这是一项比较容易解决的事情,只要政府有财力,就能解决好家庭贫困的孩子、农民工孩子、留守儿童少年、残疾儿童少年等的就学问题。公共部门不仅要免掉这些孩子的学杂费,免掉这些孩子的课本练习本费,如果财力许可,还可以免掉这些孩子征订健康、优秀、高雅课外读物的费用,免掉这些孩子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有益身心健康活动的费用,免掉这些孩子的校服费、饮水费、蒸饭费、搭伙费和坐车费,可以给这些孩子多一点生活费补助甚至发一些零用钱。我始终认为,我们国家支撑着世界上几乎五分之一的教育人口,说&穷国办大教育&的话到现在也只不过短短十几年时间,教育负担还是很重的。况且,我们没有欧美发达国家那么高比例的私立教育(民众要花很大的价钱购买那些私立教育);同时,我们也没有欧美国家那样又高、又规范的个人所得税机制。事实上,欧美民众在直接购买教育产品的同时还在间接购买教育产品,这样一种&劫富济贫&式的二次分配机制真正体现了公平。在财力尤其是地方财力很难保证所有教育教学活动经费的情况下,现在的重点应该是以下四个方面:1.使贫困家庭的孩子享有更多的教育福利;2.使教师的收入有更大的提高;3.使办学条件有更大的改善;4.给学校足够的经费保障,从而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学习的机会和开展有益于学生素质提高的活动。所以,各级财政投入教育的资金,其结构应该进行调整。即便在经济高度发达、福利高度保障的西方国家也无法将全部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活动的经费包下来,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更不能再走计划经济时代的老路,把自己快速发展的路封死。&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仍然是教育发展的有效方针,依照《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仍应该是长期坚持的方针。此外,还有一个心理和行为有障碍的孩子的就学保障问题。在基础教育还没有普及的时候,把所谓的问题孩子排除在校园外,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到了基础教育基本普及或者说普及的时候,再把所谓的问题孩子排除在校园外,就没有道理。因为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学校就是专司育人的职业性&工坊&,职业性育人,舍此别无他途。所以浙江省出台了一个颇具革命性的基础教育阶段学籍管理办法,取消了小学、初中、高中对学生采取&开除、勒令退学、取消学籍&等规定,并要求学校保留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学籍,从制度上保障了全体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的权利。  二是保障学生公平发展的机会和权利。我们很容易承认并尊重人的外貌、力气、性别等差异。可是,我们偏偏对复杂得多的情感、智力、兴趣等因素却采取了不承认不尊重的态度。于是,评价学生好坏采用单一的方式,教育就是做练习题和考高分数。如果说在教育寻找适合教育的孩子时期,这种做法还是一种选择的话,那么在当今教育要寻找适合孩子的教育时期,这种做法就是对鲜活生命和人性的亵渎与不尊重。我们可以要求一个身强力壮的男子挑一百公斤的担子,但不会要求一个柔弱的女子去挑同样重量的担子。所以,我们可以要求喜欢并且能够挑&一百公斤数学担子&的学生挑&一百公斤数学担子&,但不能要求不喜欢并且不能够挑&一百公斤数学担子&的学生去挑&一百公斤数学担子&。如今在基础教育领域实施的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宣扬的就是&因材施教&的理念。我相信,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学生有差异发展的公平性将会越来越有保障。  公平教育的前一个内容更多是涉及社会公平的政府责任,后一个内容则涉及政府、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责任,当然更多是学校的责任。政府、社会、家庭应该尊重复杂的教育教学规律,不应过多干预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不应以收费与不收费这样的政策去干扰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应该为人的个性化成长创造良好的机制和平台,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而学校则应以现代教育先进的理念去引导政府和社会,以学生为本地发展学校的教育事业。培养能为学校争光、为国家争光的尖子生当然是好事情,培养出来的学生都能遵纪守法、都有社会责任感、都有一技之长、都能自食其力更是好事情。  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后,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内在品质提高的一面旗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一方面有外在的制约性因素,如财力不足问题、观念落后问题、文化影响问题、劳动就业问题、财产分配问题,等等。另一方面还有存在于教育内部宏观层面的观念、中观层面的制度和微观层面的实践问题。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使人的潜在素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掘,是提高人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能力。教育从方法论上讲,就是解决两个&w&的问题,一个是前&w&即what,就是学什么、教什么;还有一个是后&w&即how,就是怎么学、怎么教。素质教育,说到底,就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教育,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人的教育,而不是把学生当作一个知识的容器、&我做什么你吃什么&、&我做多少你吃多少&的教育。在基础教育基本普及的地方,面对千姿百态的受教育者,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教学其内容呈现大一统,其教学方法则是千篇一律的&授受&法。在这样一种教育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基本得到保证,尽管有些基础知识对他现实的生存与发展到底有多少作用,我们不得而知。在我国,对中小学生究竟需要掌握什么样的基础知识、这种基础知识究竟要掌握到什么程度,需要商榷,教育界、社科界、科学界和社会有识之士也有不同意见。但在现有的教学模式和人才选拔机制下,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动手能力偏弱,创新意识不强,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很大制约,甚至身心健康都付出了很大代价,这恐怕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浙江省做了很多探索,最具框架性的就是以下三个方面的实践:  一是以德育为灵魂。在中国教育史上,最先发展起来的是人文教育和伦理教育。只是在现代教育运动引进西方科学教育之后,中国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才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这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萌动,是中国教育的巨大进步。但人们把科学教育夸大到极致,甚至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从而极大地忽视了人文教育和伦理教育。于是,我们一方面吸纳了西方先进的东西,另一方面则失去了自己的特色。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一个颇具东方文明特色的和谐社会建设的议题,这是一项很有道德、人文、政治远见的举措。&和谐&,不仅对社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人的人格和品德塑造,也具有重大意义。失去德育,或者说失去伦理性,教育就会变成中性的工具;一个没有道德的人,受的教育程度越高,能力越强,对社会、对自然、对他人、对自己的反动力和破坏力就会越大。所以,教育首先一定是教人提高人性、降低兽性的教育,是教人做好人的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发布后,大家都在动脑筋想办法,产生了很多很好的探索与实践。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德育课程,也为德育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从内容上讲,德育最大的特点就是分层次:第一也是最基础的,应该是防止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教育。如果能使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意识里都有遵纪守法的因子,那么社会就一定是和谐太平有秩序的,这也是德育的最大功绩。当然,一个社会要完全杜绝违法犯罪现象是不可能的,因为除主观意识外,还有生理性、社会性等很多因素可导致违法犯罪。但通过教育,采取有效的措施,遵纪守法的的意识是可以得到强化的,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现象是可以减少的。第二是道德教育。对社会、家庭、他人和自然的责任,应该是道德教育的灵魂。只要有了这些责任,人就会有理想,就会自信,就会诚信,就会博爱,就会在尊重他人自由的基础上获得自己的自由,就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第三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试想,未来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未来的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教育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实业家等都将从现在的学生中产生,如果不对他们进行以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意识形态教育,不加强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党人的培养,可能就会带来&共产党将不党、社会主义的国家将不国&的后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顺应中国发展的一个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应该进学生课堂,进学生头脑,至少应该走进一部分精英型学生的头脑。上述三个维度的德育内容是随着受教育者的年龄增加而叠加的,尤其是第一、第二项内容,是普适于每一个人的。有了意识形态的基础,有了一种人生的信念和价值,受教育者的行为就会比较规范,甚至会比较高尚,再配之以在实践中被证明是很有效的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警机制、班主任制、德育导师制、学生党建机制、团队工作机制等措施,学校的德育工作就可以保持健康有效的发展。必须高度关注的是,当前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形成强大负面冲击的并不是学校的德育内容和方法,而是家庭落后文化与社会落后文化。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浪潮中,决不能把面向中小学生的健康、优秀、高雅的文化产品当作纯粹的牟利商品无原则地推向所谓的自由市场,决不能无原则地迎合青少年儿童的自然情性,必须让体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文化产品主动占领中小学生的思想文化阵地,必须采取有效举措开通绿色通道,让健康、优秀、高雅的精神文化产品进入校园,进入学生头脑。用习近平同志的话讲:&在意识形态的问题上,市场规律不是完全适用的。&同时,教育部门和学校必须加大对课外教育、校外教育的控制力度,决不能放弃这一教育教学空间。否则,就给了社会上一些牟利的教育经济实体&钻孔子&的机会,以赚钱为目的的教育,肯定不是一种善的教育。实践证明,教育部门和学校放弃了练习资料,学生的练习资料和课业负担及其家长的经济负担反而会更重;学校放弃了困难班和补习班,学生便走进了社会上收费更高、质量更低的形形色色的补习班。因为怕被戴上乱收费的帽子,学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量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综合素质提高的活动便被取消或者说无法开展。而制定政策让政府掏钱来为学校开展的课外校外活动埋单,难度也很大,因为一些地方财政根本无力承担。这样做,还有一个坏处是更加强化了学科教学,弱化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国家和有关部门必须调整政策,必须让教育部门和学校加强对教育教学的控制,允许学校多渠道筹集资金包括向学生合理收费,开展思想道德建设和有利于综合素质提高的活动;允许学校为学生订教辅资料,严格规范,阳光运作,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允许学校办可以收费的自愿参加的困难班,减少家长的麻烦,减轻其经济负担,保障教育教学的质量。  二是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往往有&戴着镣铐跳舞&的感觉。个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观念上的因素,也有教育资源缺乏、财力支撑不强、师资队伍素质不高、方法不对头等因素。但在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教学模式的现代教育背景下,最主要的还是课程的原因。在精英型教育阶段,国家采用完全大一统的教学大纲和整齐划一的课程,一些教育教学的问题并没有暴露。但到了基础教育基本普及的情况下,这显然行不通了。所以,国家在这一轮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采用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这是一大进步,是有利于素质教育推进的。这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尽管还没有完全到位,但其&改&的风头非常强劲:一改教育理念。按照科学发展观,把教育转到为人的发展服务上来。教育可以有很多功能,比如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等,但教育最根本的功能是为人的发展服务。这就要求制定教育政策、设计教育制度、具体实施教育工作的人们,一定要把人的发展即健全人格的塑造、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人当作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而不是一个知识的容器,这是教育的核心理念。同时,新课程本身的理论假设有两个层面:在宏观层面,针对整个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贯穿了开放、民主、科学的思想;在中观层面,从方法论的角度,确立了平等、合作、交流的理论支架。基本理念的改革是灵魂性的改革,对整个课程改革起主导作用。二改培养目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概括起来,我认为有这样五个方面:1.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培养学生具有学习的愿望和能力;3.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即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4.培养学生健康而有个性的可持续发展力;5.培养学生具有现代文明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改教学内容。改变原来课程教材中的繁、难、偏、旧的状况,简化课程识记性的知识,强化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降低教材难度,使其内容更加贴近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的生活,更加贴近时代,把人类最新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奉献给青少年学生。为学生创设尽可能多的学习内容或同一学科不同层级的内容,以适应其身心成长规律。同时,把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作为教育教学内容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四改教学方法。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教学方法是:1.允许学生有差异地发展,尊重学生,鼓励学生;2.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学有兴趣;3.变教授为导学,让学生学会学习;4.教师、学生、课程教材平等地对话、交流、探究、发展;5.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五改评价方式。评价始终是素质教育推进最大的拦路虎,与新课程配套的评价需要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重过程性评价;改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让教师、学生、同学、家长、社会共同参于对学生的评价;将评价作为学生发展的平台,给学生成就与自信,视学生的不足为其发展中的正常现象,是其成长的基础。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就是要将这些改革贯穿到微观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扬弃传统,创新教育,从而全面提高育人质量。  三是以小班化为载体。考察发现,国外学校的班额几乎比我们少一半甚至是三分之二,美国总统竞选还把减少学校班额作为争取民众支持的筹码之一,而澳大利亚还以法律的形式严格规定班额。外国友人到国内学校参观,善意地告诫我们:&这么多孩子在一个班里,是对他们的摧残。&到实施新课程的实验区听课,我们还发现老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无法应对班里的每一个学生。因为学生过多,教师无法做到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使学生的情感和人格培养受到忽视,有的甚至被扭曲。班额过多产生的最大危害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受到遏制,个性发展受到伤害。所有这一切都证明,班额过大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严重障碍,是实施新课程必须解决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事实上,我们在学习外国的先进教育教学模式时,在实施新课程改革时,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小班化。而实施小班化教学的意义也不言而喻。首先,小班化能使每个学生更加健康和谐地发展。在人数相对少的班里,教师资源的平均分配度就会提高,教师对学生会有更多的关注和照顾,教师与学生会有更好的情感和观点交流,会有更多的机会共同合作探讨学生的发展问题。班额减少以后,民主教学将得到真正落实,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将得到很大提高。同时,学生将会有更多很好的实践机会,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小班化的最大好处是对学生的人格培养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其次,小班化能使教师素质得到很大提高。小班化决不是减少班额的问题,要让小班&化&起来,就涉及到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小班化会强化教师现代教育理念的学习,促使教师教育观念的进步,提高教师修养。小班化增大了教学微观领域教师发挥和想象的空间,能更好地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减轻教师简单劳动的强度,使其创造性的用武之地更加广阔,有利于因材施教。再次,小班化是小康基础教育的必然要求,能使教育真正迈向现代化,并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教育的差距。在经济和教育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应该可以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实现小班化的目标,将班额控制在高中35人、初中30人、小学25人、幼儿园20人左右,将民主、平等、交流、探究、实践、创新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真正落到实处。实施小班化教学,必须转变政府领导人、校长、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像杭州那样大胆地试验,大中城市和教育强县可先行一步,制定规划,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特别是要增强师资,并加大教师继续教育的力度。要把小班化与课程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在广大农村,由于人口的自然转移,班额已经在逐渐减少。要利用这个有利条件,把小班化作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一个重要措施,把小班化作为为民办的实事和好事之一,把小班化作为落实&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实实在在的行动,把小班化作为提高民族素质的战略性举措,把小班化作为贯彻科学和谐发展教育的重要内涵。  三、全面推进高等教育质量提高和创新体系建设  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并不是因为高等教育量的扩张达到一定程度后才提出来的,它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可分为宏观层面的高等教育结构是否适应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需要和微观层面的大学是否扮演好了促进社会进步的角色两部分。结合我国实际,高质量的高等教育结构应该是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人才锥形结构模型来设定的。整个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在全社会是锥形的顶尖部分,而高等教育内部的人才培养也是呈锥形分布的。这种结构是政府按社会发展需要进行设计和调控的结果,学校基本上没有发言权。当政府确定大学的办学方向后,如何办好学主要就是高校自己的事情了。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统治者、民众、社会认可的质量较高的高等教育的唯一标准,概括起来讲是适应、服务、影响、引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实力。这种实力可以表现在不同层面和不同领域。在研究一些国家的大学排行榜后,我们会发现排行所依据的质量标准千姿百态,如美国确定了7项标准:学校声誉、在校生返回率和毕业率、师资质量、新生质量、学校资金、毕业生的增长、校友捐款人数;加拿大有7项标准:教育质量、财务资助、学生服务、技术质量、教学设施、就业机会、学校环境;澳大利亚有11项标准:非政府资金收入、入学难度、研究资金、研究密集度、毕业生对教学的评价、师生比、师资、多元文化、毕业生起薪点、就业、毕业生出路;英国有9项标准:学生满意程度、研究素质、招生成绩、师生比例、教学资源、学校设备、一级二级学位颁发数目比例、就业情况、继续升学或辍学人数比例,等等。这些国家对大学的评估虽然有不同的角度,但都把教学水平和研究水平纳入其中。教学水平重点体现在所培养的大学生是否适应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水平则体现在创新成果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贡献度。这与我国对大学质量的价值判断是完全一致的。围绕这两个标准,浙江省选择了从&加强教学、加强学科建设、推进高校服务社会、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这几个方面切入,基本方向是对的,但我认为还不够全面。全面提高大学质量,第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没有好的校长、好的教师,一切都是空话。大学教师队伍建设,跟中小学不一样。后者的建设重点应是全体或大多数,然后是少数拔尖人才。而前者的重点应该是拔尖人才,然后是大多数。财政和政策资源应该向重点对象倾斜,并充分发挥拔尖人才在教育教学、科研、教师培训等方面的作用。第二,加强专业建设或称学科建设。以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示范基地、重点学科、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项目为牵引,建立专业或学科建设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同等专业可以分成不同等级,不断刺激和激励学校加强专业或学科建设。第三,加强教学。大学归根结底是培养人的地方,不是纯学术研究所,所以大学的中心工作肯定是教学。不管什么样的教师,其必修业务是上课,学校管理者的中心工作领域是教学,学校最大最严密的评估系统应该是教学考核评估系统。考核评估结果必然跟教师职称评定、岗位聘任、收入待遇紧密挂钩。教学内容除专业课外,更应强化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行为规范、社会交往、创业精神等在内的通用教学内容。像英国,有96%的高校开展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第四,加强学术研究。学术研究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其他各类教育的最大特点。引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动力源就是在这一领域,高等教育的创新体系建设也必须以这一领域为基础。学术研究的根本保证并非资金支持,而是学术的自由度,自由度越高,创新性越强,无论理工专业还是人文社科专业,概莫能外。高等院校应该实行&研究无禁区,教学有规定&,尤其是在人文社科领域。只有这样,思维才能活跃,灵感方会涌动,才会有更多的真知灼见留存于世。第五,加强服务社会。当然,高等院校服务社会的主要领域是在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方面,这里论述的高校服务社会仅限于科技发明创造方面,是跟创新体系建设紧密结合的。首先要制定包括评估与奖励等在内的政策或法律,激励高校教师甚至学生进行科技发明。其次,要建立多元的运行机制,包括研产结合的科技园区或企业平台,通过多种途径结出研究和创新的成果。我不赞成&产学研&的机制,尽管师生在&研产&过程中都会有&学&的成份,而应该把&研产&与&学&分开,否则,又会变成早期教育系统的勤工俭学基地或校办企业。政府、教育部门、学术团体、企业、民间尤其是高校,均可以设立科技发明信息吸纳和吐出平台,建立项目研究与成果销售相结合的科技研发中心或纯销售科技发明的科技超市。世界上有很多大学建有类似的商业孵化器,如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通过这样的商业孵化器,在企业家的支持下,已经使140个大学生创业项目得到了落实,不仅获得了很高的经济收益,有的还获得了国家奖。美国在高校服务社会方面则建立了有&法律保障、资金支持、协作服务、组织管理、激励约束&等子系统的健全体系和运行机制,使大学、企业、社会三方实现了有机联动。这些经验,都值得我们学习。  四、全面推进教师素质提升  在新历史时期教育的内涵发展中,如果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最核心内容的话,那么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就是最大的保障。古往今来,没有一个职业承载的历史责任能与教师相比。这是因为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掌握在教师手中;国民的素质、国力的强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工作质量。更因为推进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原动力、最活跃的要素和最具体的执行者是培育人的人。这样一种职业,这样一个岗位,只有优秀的人才可以从事,只有忠诚的战士才可以守卫。全面提升教师素质,首先党和国家、全社会要尊重教师。江泽民同志有一句名言:&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温家宝总理也说:&国家兴衰在于教育,教育好坏在于教师。&高瞻远瞩的战略家和政治家已经意识到教师在人类文明演进中的重要作用,但这个作用还远没有成为大多数官员和普通民众的认识,高层决策者的理念还远没有具体落实到中观层面的制度保障和微观层面的实施中。认识往往是最重要的,因为认识到位就会使我们千方百计把事情做好,但当前真正尊重教师的良好认识还没有形成。有了认识,还必须要有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这就是制度建设。建国以后,为保障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国家出台了很多法律法规和政策包括《教师法》,教师的地位正在逐步提高,情况已经大有改观。但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幼儿园教师和农村教师的经济待遇不高,很难吸引优秀的知识分子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这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症结所在。法律法规的规定大多是原则性的、抽象式的,因此必须要建立明确、具体、可操作的制度。第一是建立教师的待遇保障制度。首先要科学把握教师进口关,招收师范生或新教师,必须建立严格的面试机制;要考察他是否喜欢当教师,是否喜欢孩子,对孩子是否有爱心、诚心、耐心、平等心;要考察他的心理是否健康,人格是否健全;要考察他的仪表和五官功能是否适合当教师;还是考察他的专业知识是否达到相关学科水平或教学要求。如果我们还是凭文化课分数来选拔师范生,那么来当教师的人也只是把教师当作了一个普通的职业;而事实上,教师职业是有其重要性和特殊性的。其次要建立教师淘汰机制。建立有学生、学生家长参与,以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及业务部门评价为主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违背师德,违背教师职业规范,不喜欢当教师、不爱孩子的,必须坚决及时地清理出教师队伍。第三要建立教师继续教育机制。教师的继续教育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育人境界。要不断强化教师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对民族未来的责任感,对孩子的爱心、诚心、耐心、平等心以及为人的发展服务、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等方面的教育。教师是社会现代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主要传承者和宣扬者,教师从某种角度讲是纯洁灵魂的形象,是知识的化身和代表,教师对社会的忠诚度,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会对孩子产生重大影响。教与学方面的失误尚可弥补,但教师的人格扭曲给教育带来的后果则可能是毁灭性的。二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艺术。在中小学和幼儿园,专科以上毕业大学生的学科知识已经足够应付教学需要,他们所缺的是对育人规律的认识和实践,尤其是对有差异的人的培育规律的认识和实践。教师继续教育的方法可以是经院式的或专家引领式的培训,也可以是师徒式的校本教研式的传授;可以是实时实景的观摩,也可以是虚拟的&效颦&。第四是解放思想,发掘、锤炼、催生教育家。温家宝总理提出要教育家办学,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鼓励广大中小学教师努力成长为新时代的人民教育家,教育部原副部长、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湛也提出加快教育家培养的步伐,浙江已经出现了&浙派教育家发展共同体&这样的有形组织,由上海教育报刊总社、江苏教育报刊社、浙江教育报刊总社联合发起并举办的&长三角校长高峰论坛&在首届上海论坛和第二届南京论坛上都涉及了我国新时代教育家成长的有关话题;在2008年的杭州论坛上,还将继续就教育家的社会责任、文化品味及教育家的成长与培养进行探索,并酝酿筹建&长三角教育家联谊会&。所有这一切都表明,让教育者成长为教育家,让中国教育涌现出一大批教育家,已经有一种思想和实践的萌动。浙江这块文化沃土里具有很强的创业创新基因,也具有耕读传家的重教传统和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成就。按博士生导师、浙江省教科院院长方展画先生的话说:&有价值的教育必须由教育家来引领和推进&、&有价值的教育必定会孕育、催生出教育家&。因此,浙江教育应该审时度势,把教育家的发掘、锤炼、催生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而又创新的工作来抓。  五、全面推进教育体制、机制、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建国后近六十年、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在教育体制、机制、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与创新,形成了现在相对稳定但又不是很稳定的现行教育发展模式。之所以说是相对稳定的,是因为出台了一批教育法律法规,使教育终于走上了有法可依的轨道。不是很稳定的,是因为这些教育法律法规有时会抗不过&长官意志&,使得昨天的经验到今天又变成了弊端,换了领导工作便半途而废,等等。教育需要深化改革,这是对的,也是永恒的。但正如谈松华教授说的,&不能老是摸着石子过河&,教育发展到今天,&要有一套整体的思路,要在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上做文章。&第一,要完善教育的立法。教育是一项战略性工作,其稳定和成长同样重要,无论在教育价值、办学体制、保障机制、人事制度、教学制度、评估体系等方面,不能朝令夕改。基础教育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特殊教育等以及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都分别要有适应时代进步的法律。国家要立大法,教育部和省、市、自治区要立可具体操作的法规和规章,以保障教育运行的规范性。第二,要有良好的执法和监督机制。尤其是一些政府部门,不能从行业出发制定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政策,更不能从领导干部或某个管理人员的价值判断出发随意解读教育运行的机制,破坏教育发展的规律,一定要防止执法权力上收和缩小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倾向。国家要建立独立的督导员制度,定期出台教育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报告。第三,健全和完善学校的民主化、人性化、制度化建设。按《教育法》规定制定办学章程,完善包括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办公会议制度,校长办公会议制度,有中层干部参加的校务会议制度,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制度在内的四项决策制度。有了这四项决策制度,就能有力地保证决策的科学化和健康化。学校人性化环境的建设,一是要确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尤其是师生平等的理念;二是要普遍开展和谐校园建设。要注意的是,和谐校园建设不是平安校园建设,和谐校园必须是平安校园,但其内涵比平安校园要大得多。我认为,建设和谐校园,就应该在学校建立五个系统:一是民主决策系统,即决策制度的建立和健康执行;二是文化建设系统,即以人际关系为核心的柔性文化建设和以视觉效果为基础的刚性文化建设;三是安全保障系统,即在设备设施、教学活动、食品卫生、疾病防治、心理辅导、安全教育、安全预案、防止中小学生违法犯罪预警机制等方面建立一套完整的运行制度;四是人际协调系统,即采取措施使领导与领导和谐、领导与教师和谐、教师与教师和谐、教师与学生和谐、学生与学生和谐、学校与家长和谐、学校与社会和谐;五是制度运行系统,这里包含两个内容:1.制定制度,必须是一个民主的发展的开放系统。2.执行制度,必须是一个有布置、有检查、有反馈的封闭系统。只要有了这五个系统,校园是可以和谐的,而且是可持续的和谐,不是老好人式的和谐。学校制度化建设的核心是&凡常规,均有制&。把学校各个常规性的运转环节都用制度的方式相对固定下来,使之成文化、透明化。制度创建得好、执行得好,就可以大大保证领导和教师干净干事,就可以大大减少各种是非,就可以大大提高学校的和谐程度,甚至还可以大大节省学校的运行成本。&&&&&&&&
添加时间: 10:22:16
共阅[]次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祖国发展资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