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岳阳楼记ppt探索“古人仁之心”600字作文

人人文库美如初恋!
资源预览需要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支持。 您尚未安装或版本过低,建议您
北京市丰台区2006年初三统一练习一语文试卷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第II卷(非选择题)和第III卷(作文),共五道大题。第I卷(选择题,共14分)一、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14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是A.流窜cuàn脑髓suǐ强迫qiǎng妄自菲薄fēiB.刹那chà竭力jié倔强jué不屈不挠náoC.束缚fù停泊pō脂肪zhī处心积虑chǔD.偎依wēi竹篙hāo恣肆zì装模作样mú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到了夜晚,在淡淡的银色月光下,魔鬼城虚虚实实,影影绰绰,整个小城茏罩在阴森可怕的气氛中。B.在广大群众的积极配合下,我公安干警经过二十余天的紧张侦破,一举捣毁了这个盗窍团伙。C.节日的天安门花如海,人如潮,汽车川流不息,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景象。D.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此话不假,阳朔以它的山青水秀,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3.依次填入句中方括号内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小学放学早,我们下班晚,在这段时间里,儿子没人[],这让我很不放心。②这些音乐素材,如果仅仅用来[],并无多大价值,但是作为教学素材,却是不错的。③教育学院利用远程科技优势,举行了一场新生通过卫星在各教学点或家里参加的[]的开学典礼。④这些困难,今后必然会更大,但目前还有些同志[],不大觉得,我们应使他们高度警觉起来。A.照管欣赏别开生面处之泰然B.照料鉴赏别开生面处之泰然C.照管鉴赏别具一格无动于衷D.照料欣赏别具一格无动于衷4.依次填入句中方括号内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很多缺乏自觉意识的同学,可能都会有自己的习惯性错别字,[]数量并不多,[]不能在平时[]备考阶段自觉的加以注意,[]就可能成为中考中的致命伤。A.虽然但如果或或许B.虽然但或所以C.尽管但和所以D.尽管但如果和或许5.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方括号内的语句,顺序恰当的是这片湿地植物稀有珍贵,动物种类繁多,而且景色奇特。湿地内的[],小岛竟会漂浮起来,随风转动。①小岛四周有70多个沼泽②水鸟和其它野生动物常来这里戏水③小岛上长着茂密的冷杉④而随着雨季的到来,湿地漫水A.③①④②B.②③④①C.①②③④D.③①②④6.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是A.电子工业要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一批专业人才是十分重要的。修改删去是十分重要的。B.文章在环境污染问题作了具体的探究,从而引起了人们对环境科学的重视。修改把在改为把。C.各种网络发送的信息已不仅是图片,还有许多是文字,甚至是简单的动画。修改图片与文字对调。D.这篇调查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修改在句末加上的行为。7.下列作家作品均为同一朝代的是①范仲淹②欧阳修③李清照④柳宗元⑤记承天寺夜游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⑦钱塘湖春行⑧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A.②③⑤⑥B.①②⑤⑧C.③④⑦⑧D.①④⑥⑦第II卷(非选择题共46分)二、默写(共5分)8.陋室铭中表现居室环境幽静清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10.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三、文言文阅读(共10分)阅读岳阳楼记,完成第11014题。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1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政通人和北通巫峡B.朝晖夕阴阴差阳错C.百废具兴别具匠心D.巴陵胜状避暑胜地12.解释选段中加点的词语。(2分)(l)增其旧制__________________(2)连月不开__________________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l)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微斯人,吾谁与归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结合全文,联系作者写作意图,谈谈你对文章略写岳阳楼之大观的理解。(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现代文阅读(共31分)(一)阅读在雪中,在雾中,完成第15019题。(14分)在雪中,在雾中梁秉坤①立春之后下了一场大雪,一夜之间换来一个银色的世界。②我站在窗前凝视良久,突然楼前的小空场上,跳进了两个小红点儿。仔细看去,原来是一对十一二岁的小姑娘在雪中戏耍。她们是邻居家的一对双胞胎,身上穿着同样的大红色羽绒服,头上戴着同样的米黄色毛线帽,每个人的手中都有一个铁簸箕,奋力地把地上的雪堆拢在一起。大约经过了一二十分钟的努力,一个有头有身子初具规模的雪人终于诞生了。③我本来准备走开了,现在却非要等个水落石出不可。④雪花,不断地飘落着。浓雾,缠绕着不肯离去。已经回升的气温又降到了零度以下。⑤孩子们的额头上仿佛已经出了汗,冒着热气。然而,她们一刻不停地加固着雪人,蹲在地上,用两双戴着墨绿色手套的手,从头顶拍到身子,又从身子拍到头顶,反反复复,仔仔细细。回忆起儿时堆雪人的经验,深知这一道工序是非常艰苦,也是非常重要的。⑥又过了一二十分钟,雪人才完全显露出来,圆圆的脸上有眉毛,有眼睛,有鼻子,有嘴,头上也戴着黄色的帽子,身上也穿着红色的衣裳,很明显,孩子们是在精心地塑造着自己。她们围绕着雪人又蹦又跳,又喊又唱,兴奋极了,开心极了。⑦这时候,来了一个和她们年龄差不多的小男孩,身上穿着一件黑色的皮夹克,手里拎着一根做过墩布把的木棍,竟然嬉皮笑脸地把雪人彻底捣毁了。女孩们说也说不住,拦也拦不住。男孩捣毁雪人以后,像一个得胜的将军扬长而去。女孩们呆呆地站在那里,含着热泪看着眼前的一片狼藉。⑧我深深地同情着女孩们,甚至打算下楼去劝她们赶快回家。然而,万万也没有料到,在片刻之后,她们居然又干了起来,而且,仿佛比刚才干得更带劲儿。初具规模的雪人又堆起来了,她们再一次蹲在地上拍打着雪人的头顶和身子,这一次把手套也甩掉了,四只冻得通红通红的小手,不停地挥动着。看到这一切,我不由得打一个冷战,觉得好凉好凉。⑨突然,我发现女孩们身上那种闪光的东西,不正是我这个老年人身上也曾经有过,而如今又已经失落了的吗想到这里,我的心头一阵发紧,一种不可名状的感情涌了上来。⑩我默默地看着那继续奋力堆着雪人,也是堆着自己的女孩们,,,,(日人民日报)15.(2分)水落石出出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5分)文中两次写小女孩堆雪人第一次突出小女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突出小女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3分)文中塑造着自己与堆着自己的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2分)文末我感叹自己曾经有过,而如今又已经失落了,简要回答失落了的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2分)下面A、B两个自然段是从上文中抽出来的,它们应分别还原到文中的什么地方A.雪还没有停,又飘来了一团团浓雾,白色的万物被细细的棉纱遮掩着,灰蒙蒙,影绰绰,如入仙境一般。B.雪花,不断地飘落着。浓雾,缠绕着不肯离去。答A应放在第________段之后,B应放在第________段之后。(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第20021题。(7分)____________00高架电车高架单轨电车是近年来在国际上比较成熟的一种用于城市客运公共交通的以电为动力的快速轨道交通工具。其轨道靠一个个支柱支撑,跨越城市人行天桥,与地下、地面公共交通构成蔚为壮观的立体化城市公共交通画图。有关人士指出,高架电车之所以得到推崇,是因为它有着许多引人注目的特点。地铁每小时单向流量为3-5万人次,高架电车也不少,约为2-3万人次,比地面公共汽车、电车多得多。高架电车的最高时速可达100公里,运行速度达60公里/时,而营运速度也达2530公里/时,与地铁差不多。而地面公共汽车、电车的营运速度,从70年代的18公里/时,下降到现在的8公里/时。高架电车轨道路线施工方便,可较快建成。广州地铁1号线工程全长18.l公里,需要5年才能建成或通车,而建一条35公里的环形高架单轨电车路网,3年即可全部建成,2年内部分路段可投入运营。高架电车不受地面交通的影响,没有塞车之烦恼,没有脱轨之危险,没有撞车之忧虑,而且乘车时空气流通,乘客可眺望四周,观赏市容。建造高架电车轨道路线,其单个支柱直径为l-1.5米,可以建造在马路中央分隔带、绿化带及宽度较大的人行道上站台也是飘空式高架,不影响地面交通,站台的阶梯只占用少量人行道。高架电车的耗电量,与现在的无轨电车差不多。高架电车路网构造简单,建造费用较低,平均每公里需2000万元人民币,只为地铁投资的1/10。20.(4分)结合第3段内容,概括高架电车的特点。(每条限10字以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3分)结合第1段内容,为短文拟写正标题。(限10字以内)□□□□□□□□□□(三)阅读从战胜自我想到的,完成第22025题。(10分)从战胜自我想到的孙东海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经常把战胜自我挂在嘴边,提醒、激励自己,保持最佳竞技状态,发挥最佳水平,实践已证明,每一块金牌的获得,都是战胜了对手,更是运动员战胜了自我的结果。其实,一个地区、一个部门要实现经济发展,也存在一个战胜自我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战胜自我,实现社会进步,经济腾飞呢巴塞罗那奥运会,运动员们勇夺金牌的壮举,给我们以深刻启示。谈到经济发展,有人总埋怨本地区本部门基础条件差,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只看重自己的短处、劣势,找不到自己的长处、优势,一味地向上要资金、要技术、要扶持,不像搞建设,倒像求布施,结果,反倒砸了自己的门面,无人敢去投资。古人云胜人者自胜。要想战胜别人,必须首先战胜自己,才能自立自强,拼出好成绩。五朵金花之一的钱红,自去年世界锦标赛以来长期低烧不退,条件可谓差矣,但这次却战胜了自己,力胜群芳,夺得金牌。目前,加大改革力度,加快经济发展,已成为主旋律。有等、靠、要思想的同志,不妨换副眼光打量自己,解放思想,振奋精神,看到自己的实力所在,找准自己的起步点,鼓足勇气,奋力拼搏,实现飞跃。奥运会上,体坛名将李小双前有全能亚军,后有全能冠军,他大胆选用了团身后空翻三周这一体操史上堪称超难度的动作,并以精彩绝伦的表演,摘取桂冠。改革进程中,谨小慎微,亦步亦趋,永远步人后尘,只能望牌兴叹。改革开放是民族腾飞的契机,是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缩短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科技文化水平差距的唯一途径。常言道,时不待人,机不可失,只有更换脑筋,发扬敢闯敢干精神,甩开膀子,迈开大步,敢于冒尖,敢担风险,全身心地投入到改革开放的洪流中去,才能超水平、超常规地探索和实践出一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办法、新路子。赛场上少数运动员由于思想包袱过重,想赢怕输,痛失了奖牌,而我国女运动员张山面对五位男选手却能丢弃赢和输的包袱,轻装上阵,一举拿下金牌。目前,一些地方改革措施迟迟不能出台,还是按以往的老经验,老步子,按部就班地蹒跚而行,究其原因,就是少数领导怕挑担子,怕失误,怕丢乌纱帽。市场如赛场,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改革是史无先例的宏伟大业,没有现成路可走,局部的失误在所难免。小平同志说要大胆地试,错了,改正过来就行。这就要求我们放下包袱,不怕失误。赢得起也输得起,这是中国人应有的气量。胜利了,固然值得庆贺失败了,及时纠正过来,总结教训,想办法再试。只要我们坚持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原则,大胆地闯,大胆地干,终究会取得成功的。(选自日光明日报)22.(2分)本文的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2分)第3段中的换副眼光打量自己所指的内容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3分)作者从多方面论证了自己的观点,请把本文的分论点概括出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3分)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阅读本文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III卷(作文共60分)五、作文(60分)26.请以青春的______________(横线上可以填上色彩、旋律、脚步,,,,)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诗歌除外,不限文体。2.不少于600字。3.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丰台区2006年初三模拟练习(一)语文评分参考一、(14分,每小题2分)1.B2.C3.A4.D5.D6.B7.B二、(5分)8.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9.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10.随风直到夜郎西评分说明每空1分,凡错、漏,均不给分。三、(10分)11.(2分)D12.(2分)(1)规模(2)放晴13.(2分)(1)(他们)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或喜或悲。或(他们)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遭遇坏而悲伤。(2)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14.(4分)答案要点①前人之述备矣②(为了探求古人仁之心)为了表达自己的(胸襟和)政治抱负③为了劝勉滕子京。评分说明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语句不通酌减1分。四、(31分)(一)(14分)15.(2分)欧阳修醉翁亭记(或魏学洢核舟记苏轼后赤壁赋)评分说明只要答对出处即可(作者不作要求),1分。把雪人堆好(或把雪人堆成什么样、堆成一个什么样的雪人意对即可),1分。16.(5分)第一次(3分)不怕艰苦精心兴奋和开心.评分说明不怕艰苦、不怕劳累、不怕寒冷等,意思对给1分精心专心用心、认真仔细等,意思对给1分兴奋、开心、快乐等,意思对给1分。第二次(2分)面对挫折(或面对打击)(l分)(若答不怕失败不给分)毫不气馁(1分)(或顽强、不怕挫折、更加努力投入、不懈努力、执着等,意思表达正确的也给1分)。17.(3分)不同。(1分,答相同,此题不得分)前者的意思是按照自己的形象给雪人造型修饰(1分,意思对即可),后者的意思是磨练着自己的意志(或追求着自己的目标理想等)(1分,意思对即可)。18.(2分)示例1面对挫折(打击)仍努力奋斗(不言放弃)的勇气和毅力。示例2对理想(目标)的热情与执著。(此题答案不唯一,只要结合文意,言之有理即可)19.(2分)A应放在第1段后B应放第10段后评分说明答对1处给1分。(二)(7分)20.(4分)载客多,客运量大营运速度快建设速度快畅通、安全空气流通好、可观赏市容省地省钱。评分说明以上六个要点,答对其中4点即可21.(3分)城市交通的新工具。或立体化城市交通工具。评分说明城市、交通(或公交)、新三个要点各1分。若答快速轨道交通工具,给2分若答蔚为壮观的城市交通工具,给2分。(三)(10分)22.(2分)要实现经济发展,(地区、部门的)决策者(,)应敢于战胜自我。评分说明若答一个地区、一个部门要实现经济发展,也存在一个战胜自我的问题,给1分若答应战胜自我给1分若答要想战胜别人,必须首先战胜自己,给1分。23.(2分)找到自己的长处、优势(或解放思想,振奋精神,看到自己的实力所在,找准自己的起步点。)若答解放思想,振奋精神看到自己的实力所在,找准自己的起步点,鼓足勇气,奋力拼搏,实现飞跃,给1分。24.(3分)(变妄自菲薄为)自信自强。(变谨小慎微为)敢闯敢试。(变想赢怕输为)能赢能输。评分说明括号内不做要求,要点意思对即可,每个要点1分25.(3分)评分说明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出在战胜自我这个问题上的得或失均可(2分),语言表达(1分)。五、60分。作文评分标准项目分数及评分标准书写(10分)0字迹工整标点正确偶有错别字格式规范字迹清楚标点大体正确错别字305个格式规范字迹不够清楚标点错误较多错别字608个格式大体规范字迹难以辨认标点错误很多错别字9个以上格式不规范内容(20分)09800符合题意内容充实中心明确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具体中心基本明
编号:166089 && 大小:78.50KB && 格式:DOC && 上传时间:
关&键&词: 北京市 丰台区 年初 统一 练习 语文试卷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资源信息
官方联系方式
客服手机:&&& 1:&&&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 && && && && &&
copyright@
人人文库网网站版权所有 苏ICP备号-5八年级(下)文言文作业命题人:尚福元 21.与朱元思书 一、基础知识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一百许里 ( ) (2)负势竞上 ( ) ( ) . . . (3)急湍甚箭 ( ) (4)互相轩邈 ( ) . .. (5)风烟俱净 ( ) (6)窥谷忘反 ( ) ( ) . . . 2、文中总写富阳至桐庐之间山水之美的句子是 ;文中描写 异水的句子是 。 其中
写水清的句子是 ,写水急的句子 是 。 写出富春山全貌的句子 。 文中既表 现了富春山的魅力,又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思想的句子 是 。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直视无碍(ài) 猛浪若奔(b?n) . . B.互相轩邈(miǎo)经纶世务(lún) . . C.急湍甚箭(chuǎn)窥谷忘反(kuī) . . D.泠泠作响(lín) 横柯上蔽(kě) . .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上 ①负势竞上( )②横柯上蔽( ) . . (2)无 ①直视无碍( )②猿则百叫无绝( ) . .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 .. B.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D.疏条交映,有时见月 .. . 7、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C.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8、请从课文中找出与下列句子意思大致相同的句子,请写下来。 (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有时早发白帝,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 (3)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9、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2)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二、阅读(阅读全文完成作业)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从流飘荡( ) ②鸢飞戾天( ) . . ③猛浪若奔( ) ④横柯上蔽( ) . . ⑤望峰息心( ) . 2.翻译“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 3.结合文中句子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 4.从写景来看第三自然段写景顺序是怎样安排的?作者从哪几个角度 来描写景物的“奇”的? 5.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参照你 乘船或坐车时的体验,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 三、对比练习(甲文《三峡》 、乙文《与朱元思书》 )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良多趣味( ) ②属引凄异( ) . .. ③泠泠作响( ) ④经纶世务者( ) . .. 2.甲文先写山,后写水,层次井然。写水是按 文则是按 写的。 3.两文在写景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顺序写的。乙4.甲文总写三峡的特点是什么?乙文总写富阳到桐庐一带的山水特点是 什么? 5.如果你是一位投资者,根据两文介绍的特点,你将如何开发这两个地 方?简要回答。 22.五柳先生传 一、基础知识2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不知何许人也( ) ②因以为号焉( ) .. .. ③曾不吝情去留( ) ④亲旧知其如此( ) . .. ⑤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⑥期在必醉( ) .. . 2、用原文回答问题。 ①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的语句是 。 ②表现五柳先生生活的语句是 。 ③表现五柳先生志趣的语句是 。 ④“赞语”中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的语句是 。 ⑤你认为五柳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3、下面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 A.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B.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C.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D.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4、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嗜酒(shì) 吝情(lìng) 辄(zh?) B. 短褐(h?) 黔娄(qián) 欤(yú) C. 宴如(yàn) 汲汲(jí) 萧然(xiāo) D. 俦(ch?u) 衔觞(shāng) 戚戚(qī)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处所) 不慕荣利 ( 羡慕) . . B.便欣然忘食 ( 高兴的样子) 性嗜酒 (喜欢) .. . C.亲旧知其如此 (旧交,旧友 ) 造引辄尽 ( 一起) . . D.期在必醉 ( 希望,愿望 ) 曾不吝情去留 ( 竟) . . 6、下列各项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 A.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B.或置酒而招之 . . C.无怀氏之民欤 D.黔娄之妻 . .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本文是作者以史传的手法所写的一篇自传。 B.这篇自传是用第一人称叙说的。 C.这篇自传使我们了解到陶渊明具有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恬淡宁静的 高洁品质。 D.这篇文章简练而生动,富有幽默情趣,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淡泊自得的 隐士形象。 8、原文填空。3 (1)闲静少言, 。好读书, 。 (2) ,颇示己志。 。 (3) “五柳先生传”名号来历的原因是 。生 活情况 。 二、阅读(阅读全文完成作业) 1.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 的形 象,赞美了他 精神。 2.“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 不求甚解”? 3.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操? 4.《饮酒》一诗所表达的志趣与本文有相同之处,请对其中的名句“采菊 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作简单赏析。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便欣然忘食 ( ) (2)或置酒而招之 ( ) .. . (3)造饮辄尽 ( ) (4)以乐其志 ( ) . .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亦不详其姓字(详细) B.每有会意 (体会、领会) . .. C.期在必醉 (期望) D.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辈、同类) . . 7.文章结尾提到“无怀氏之民” “葛天氏之民”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8.翻译下列句子。 (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9.文章中沿用至今的一个成语是 。 10.五柳先生有哪三大志趣(用文中原句或词语回答)?本文刻画了一个 怎样的人物形象? 11.请你写出一部你读后受到感染的作品的名称、作者、人物形象。 23.马 说4 一、基础知识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⑴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 ⑵策之不以其道 ( ) . . ⑶食之不能尽其材 ( ) ⑷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 . 2、文中“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句强调了 的作用。 在今天,如果你的才华不能被发现,完全可以 ,把自己的才 能积极主动的显露出来;而在位者识别、任用人才也应该 。 3、韩愈的《马说》托物寓意,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不遇明主。 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 ⑴“千里马”寓为: ; “伯乐”寓为: ; “食马 者”寓为: 。 ⑵寓有才能之士终身不得其用的遭遇: 。 ⑶寓有才之士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不幸的处境: 。 4、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骈死(pián) 槽枥(lì) B.粟(sǜ) 外现(xiàn) . . . . C.食马(sì) 祗(zhǐ) D.一石(shǐ) 辱(rǔ) . . . . 5、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不以千里称也 称:扬名 B.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有时 . . C.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D.策之不以其道 策:鞭子 . . 6、对下列各句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而:表并列,可不译。 . B.虽有千里之能 之:结构助词“的” 。 . C.策之不以其道 以:介词,按照。 . D.骈死于槽枥之间 于:介词,在。 . 7、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释义。 ⑴食马者 ⑵才美不外现 ⑶食之不能尽其材 8、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其/真无马邪。 D.安求/其能/千里也。 9、按要求填空。 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⑵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 ⑶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5 ⑷有一位名人曾说过: “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由 此我们可想到《马说》中的一句话: 。 ⑸表明千里马遭遇的语句是: 。 ⑹表明食马者无知的语句是: 。 ⑺表明食马者愚妄的语句是: 。 二、阅读(阅读全文完成作业) 1.请写一句有关人才的名言。 2.翻译。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3.在作者看来, “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4.文章第二段流露出作者对“千里马”怎样的思想感情? 5.按要求写对联。有志 ;无才 。 有 ,方显 ;无 ,岂有 。 (根据《三国演义》中的内容写) 三、对比练习《马说》《千金市骨》 、 (内容自找) 。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 ) (2)执策而临之 ( ) . . (3)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 ) (4)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 . . 2.下列句中“之”字的解释与其他三句有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 .. A.策之不以其道 B.涓人言于君曰: “请求之。 . .” C.死马且市之五百金 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 3.翻译。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4.比较阅读《马说》和《千金市骨》 ,分别说说他们是怎样对待千里马 的? 5.两篇文章都将千里马比喻人才,但写作的目的不同,请分别说明。 6.读完本文后, 你认为伯乐应具备怎样的才能?列举一位大家熟悉的伯 乐,并说明他的事迹。 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一、基础知识 1、按要求原文填空。 作者幼时求学的艰难: 。作者成人后求师6 的艰难:⑴叩问之难: ,⑵旅途之远: ,⑶生活之苦: 。 2、请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⑴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⑵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作者写自己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目的是什么? 4、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 嗜学(shì) 既加冠(guàn) . . B.硕师名人(shu?) 叱咄(duō) . . C.负箧曳屣(qi?) 绮秀(qǐ) . . D.弗之怠(fú) 烨然(y?) . . 5、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援疑质理 援:引 . B.色愈恭,礼愈至 至:到达 . C.腰白玉之环 腰:腰佩 . D.负篋曳屣 负:背着 .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走送之 B.媵人持汤沃灌 C.俟其欣悦 D.主人日再食 . . . . 7、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计日以还 A.以裘拥覆 B.以中有足乐者 . . . C.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D.俯身倾耳以请 . .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余/幼时/即嗜学 。 B.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C.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D.俯身/倾耳/以听。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初文学家。 B. 《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序” ,是一种写在正文前面的文体。 C. 《送东阳马生序》中的“生” ,是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D.宋濂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朱元璋称他为“开国 文臣之首” 。 10、课文中是怎样将自己和“同舍生”进行对比的?请用原文回答。 同舍生: 。 作者自己: 。7 二、阅读(阅读全文完成作业)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⑴俟其欣悦( ) ⑵媵人持汤沃灌( ) . . ⑶同舍生皆被绮秀 ( ) ⑷腰白玉之环( ) . . 2.翻译。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3.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艰难? 4.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的秘诀? 5.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 6.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 ... A.致 ⑴无从致书以观 ⑵专心致志 . . B.益 ⑴益慕圣贤之道 ⑵精益求精 . . C.患 ⑴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⑵患得患失 . . D.辞⑴未尝稍降辞色 ⑵义正辞严 . . 7.翻译。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8.人们为什么“多以书假余”? 9.从本文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什么? 25.诗词曲五首 一、基础知识 1、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C.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杜牧的咏史诗,是晚唐诗坛的一大艺术成就。除《赤壁》外,他还 写过《过华清宫》 。 B. 《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唐诗,抒发了作者对朝代的更迭兴衰的感 慨,表现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C. 《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表明作者8 以死明志的决心,千古传诵。 D. 《水调歌头》中作者以月抒怀,既表现了词人对社会的不满,也体现 出其心胸旷达、毫不悲观的性格。 3、按要求填空。 (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一诗中用来比喻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的句子是 。 (2) 《赤壁》一诗中以人物的命运代表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的诗 句是 。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 身世坎坷的句子是 。 (4)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 愿,体现自己乐观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 。 (5) 《山坡羊.潼关怀古》的主旨句是 。 (6)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被后人赋予新意,表示任何腐 朽势力都不能阻挡历史潮流,新生力量必将茁壮成长的千古名句是 。 (7) 《过零丁洋》中,表明作者的生死关且为后人传诵的千古名句是 。 (8) 《赤壁》一诗中作者抒发感慨的诗句是 。 (9) 《水调歌头》中表达作者对胞弟和天下人美好祝愿之情的句子是 。 (10)宋代著名词人苏轼在《水调歌头》的下片开头描写月光流转的名 句是 。 (11)古诗中有许多描写月亮和月光的诗句请举出两例。 (12) 《山坡羊.潼关怀古》的主旨句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其中 “兴,百姓苦”如何理解? 二、赏析。 (一)水调歌头 1.本词有一段词前小序,其作用是 。文中说的“子由” 是词人的 。 苏轼与其弟 、 其父 共称文坛 “三苏” 。 2.全诗以问句开头,上阙问 ,下阙问 ,归根结 底是在问 。 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这几句词表达了作9 者什么样的矛盾心情? 4.开头四句作者借幻想中的月宫境界发出“明月几时有”“今夕是何 , 年”的疑问,这反映了词人怎样的心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 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过零丁洋 1.解释字词。 干戈--丹心--汗青--零丁--2.“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两句,是对前面“ ”两句的补充,具体概括自己的抗元经历,表现诗人的 心情。 3.诗歌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 4.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三)赤壁 1.我们学习过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 山水田园, 有的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这类诗最 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2.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 (四)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 后四句 ,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2.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 3.请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6.小石潭记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意。 (1)簧竹 (2)为坻 ,为屿 ,为堪 . . . . (3)参差 (4)悄怆 ,幽邃 .. . .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水尤清冽(格外) B.卷石底以出(翻卷) . . C.以其境过清(凄清) D.潭中鱼可百许头(可以) . .10, 3、下列“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B.全石以为底 . . C.卷石底以出 D.因以为号焉 . . 4、直接写潭水的句子是 ;间接写潭水特点的句子是 。文中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 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5、下列加点字注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簧竹(huáng) 清冽(li?) 珮环(p?i) . . . B.为坻(chí) 为堪(kān) 为屿(yǔ) . . . C.参差(cēncī) 佁然(yǐ) 悄怆(chuàng) .. . . D.俶尔(shū) 翕忽(xī) 寂寥(liáo) . . . 6、填空。 (1) 《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 ,属 于 的范畴。 (2) 《小石潭记》的作者 ,字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擅长写 ,本文是他的 的第四篇。 (3)本文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 、 、潭中的 气氛。 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以其境过清 水尤清冽 B.如鸣珮环 环堵萧然 . . . . B.日光下澈 下见小潭 D.凄神寒骨 林寒涧肃 . . . . 二、阅读(阅读全文完成作业) 1.第二段主要写潭中游鱼的静态和动态,其目的是什么? 2.“潭中鱼可百许头”能否改为“潭中鱼百头”?请简述理由。 3.文章前三段从几个角度写小石潭的水?写水时, 文中运用了何种描写 手法?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 4.在写鱼时,写“皆若空游无所依”有何作用?写鱼“似与游者相乐”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5.本文第一段描写小石潭的概貌, 采用了 的手法; 第二段 写潭水和游鱼, 则变换为 的手法; 第三段写潭水来源及岸势, 多用 修辞,摹形状貌,形象逼真。11 6.文中描写小石潭的 等景物,突 出了小石潭 的特点,全文寓情于景,抒发了作者在 寂寞处境中 的情感。 7.小石潭溪水的流向是怎样?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是在潭的哪个方 位?依据是什么? 8.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 9.作者开头说“心乐之” ,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 10.作者为什么将这个无名的小水潭命名为“小石潭”? 1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7.岳阳楼记 一、基础知识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⑴百废具兴 ⑵予观夫巴陵胜状 . . ⑶薄暮冥冥 ⑷静影沉璧 . . 2、文中写景时,描写微波时水面的月光的句子是 ; 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 。有一副对联中 说“范希文两字关心”“范希文”即 , , “两字”指 二 字。 3、请摘录几句描写洞庭湖或岳阳楼的诗。 4、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体现了范仲淹远大的政治抱负。 请举一例也具有这样抱负的人,并写出一句名言来。 5、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谪守(zh?) 淫雨(yín) 朝晖夕阴(huī) . . . B.皓月(hào) 霏霏(fēi) 岸芷汀兰(zhǐ) . . . C.骚人(sāo) 潜形(qiǎn) 薄暮冥冥(mǐng) . . . D.怒号(háo) 舟楫(jí) 心旷神怡(yí) . . .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属予作文以记之 (2)前人之述备矣 . . (3)沙鸥翔集 (4)予尝求古人仁之心 . . 7、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12 (1)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8、用原文填空。 (1)文中表明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 。 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是 , 。 (2)从空间上描写洞庭湖景色的句子是 , , , ;时间上写尽湖光山色的句子 , 。 (3) “前人之述备矣” 与上文 “ ” 一句照应。 (4)从正反两方面阐述古仁人内涵的句子是 。 (5)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 , 。 (6)作岳阳楼记的缘由 。 (7)与“悲”相照应的八个字 , 。与“喜” 相照应的八个字 , 。 (8)动静结合写湖光月色的句子 , 。 (9)描写的景物中最能表现“悲、喜”二字的句子分别是 , 。 (10)表现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句子 , 。 (11) “进”指 , “退”指 。 (12) 文中运用比喻的句子是 。 借代的句子是 。 对偶的句子是 , 。反问的句子是 , 。 (13)重修岳阳楼的盛况 , , 。 二、阅读(阅读全文完成作业)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滕子京谪( )守巴陵郡 (2)去( )国怀乡 . . (3)把( )酒临风 (4)不以( )物喜,不以己悲 . . (5)百废具兴( ) (6)或异二者之为( ) . . (7)而或( )长烟一空 . 2.把“微斯人,吾谁与归”翻译成现代汉语。 3.第五段“二者之为”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两种心情) 4.本文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3 5.本文选自 。作者范仲淹,字 (朝代)文学家和 家。 6.第五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7.文中滕子京被贬却积极治理政事, 说明他是一位怎么样的人?对你有何 启示? 8.本文是范仲淹应滕子京之邀为岳阳楼所作的记, 但是作者为什么没有对 岳阳楼详加描绘? 9.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重点写的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10.“谪”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1. “越明年-----兴”一句有什么作用? 12.把第一段分三层,并写出层意。 13.作者赞扬滕子京的句子是什么? 14.文中“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一句有何作用? 15.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第二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16.“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二句写的什么内容? 17.“前人之述备矣”一句有什么特点?与上文的哪句话照应? 18.哪一句是推开一层,由景入情,领出下面两段文字? 19.“衔远山-----横无际涯”一句写了什么内容? 20“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此”具体指代什么? 21.“前人之述备矣”中的“前人之述”具体指代什么? 22.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什么? 23.“或异二者之为”的“者”指的是什么? 2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分别照应前文的哪些段落? 25.第五段写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修辞方法?14 26.“微斯人”中的“斯人”指的是什么人? 27.从第五段中找出四组反义词。 2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29.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28.醉翁亭记 一、基础知识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环滁皆山也 环: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 . . (3)云归而岩穴暝 暝: (4)至于负者歌于途 负: . . 2、 文中具体写 “四时” 景色的句子是: 春: ; 夏: ; 秋: ;冬: 。 3、翻译下列句子。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者。 4、本文的“乐”归纳起来有三方面:一是 ,二是 ,三是 。 5、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林壑尤美(h?) 觥筹交错(gōng) 林霏(fēi) . . . B.树林阴翳(yì) 泉香而酒洌(li?) 岩穴暝(míng) . . . C.伛偻(l?u) 蔚然而深秀(w?i) 山肴野蔌(sù) . . . D.晦明变化(huì) 颓然(tuí) 酿泉为酒(niàng) . . . 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行者休于树。 (出家而未经剃度的佛教徒) .. B.野芳发而幽香。 (香花) . C.蔚然而深秀者。 (茂盛的样子) .. D.醉翁之意不在酒。 (情趣) . 7、名句填空。 (1)美国大唱所谓的“人权” ,其实是 ,目的在于 干涉他国内政。 (2) 《醉翁亭记》描写了“山间之四时” ,其中描写春天景象的一句是 “ ” ,写夏季景色的句子是“ ” 。 (3) 《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游记散文,虽题为“醉翁亭记” ,但用15 于正面描写醉翁亭的只有六个字,这六个字是“ ” 。 (4)请以“范仲淹以天下为忧”为上联,联系《醉翁亭记》一文,拟 一个下联。下联: 。 二、阅读(阅读全文完成作业) 1.下列词语中“回”字与“峰回路转”中的“回”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妙手回春 B.蓦然回首 C.回复短信 D.回环往复 2.用自己的话说出醉翁亭在滁州的详细地理位置。 3.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 4.归纳第二段的段意。 5.第三段可分为四段,分别用三个字概括层意 、 、 、 ;其中核心为 。 6.第四段“太守之乐其乐”中太守的“乐”的含义是什么? 7.本文选自《 》 ,作者 ,字 ,号 ,又号 , 朝 家、 家。文章极其生动的描写了 和 , 并勾勒出一副 的图画。 抒发了作者的 。 全篇将 、 、 熔于一炉。前人说它“ 、 、 ”。 8.文章第一段写醉翁亭,从 落笔,由 写到 , 由 写到 ,自然入题。 9.这段文字的写景方式是从远及近,请指出起句与结句。从 到 。 10.第一段文字中包含一个成语, 这个成语是 , 它的常用 意义是 。 11.概括第一段段意。 12.这段写景的顺序是什么? 13.“太守自谓也”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14.“醉翁之意------寓之酒也”一句的作用是什么? 15. “琅琊也” “醉翁也”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表达的语气依次是什么? 16.“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中的“而”朗读时应轻读还是重读? 17.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16 (2)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 ) 18.“醉翁之意不在酒”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19.第一段的两层各写了什么内容? 20.哪句话微露主旨? 21.写“山”和“泉”各有什么作用? 22.说“太守”而不称名,为什么? 23.本文写景的作用是什么? 24.概括第二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25.“若夫”在文中的意思用现代汉语的说法是 ;它 在文中的结构作用是 。 26.第二段文字写景有两种方式,请写出各种方式的起句与结句。 (1)从早到晚从 到 。 (2)从春到冬从 到 。 27.将文中表示“山间之四时”的句子译为现代文。 28.第二段文字一共描绘了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 29.第二段文字是从哪些感官角度来写景的? 30.在描绘图画时各抓住了什么特点来写的?举例说明。 31.文中最后一句“朝而往,暮而归”的主语是什么? 32.这段结构特点是什么?这样安排的好处是什么? 33.这段先写什么?次写什么? 34.哪一句话把这一段的“山水之乐”具体化了? 35.作者用对偶句 , 描绘两幅对比鲜明的图画。 是朝, 是明, 是暮, 是晦。写 景方式是 。 36.“朝而往”以下四句是这段 。写的内容是 ,抒 发了作者 心情。 37.第三段文字写什么内容? 38.此段分几层?每层用三个字归纳层意。 39. 层是核心,其他各层是起 40.“至于”又引出另一层意思,由前面写17作用。 转到写 。 41.不直接写老人小孩,而用“ ”写,此种修辞是 42.滁人如此兴高采烈出游原因是 43.太守与宾客出游,表现不事铺张、不讲排场的词语、句子是 。 44.本段最后一句话照应上文 45.太守真的喝醉了吗? 46.此段写景方式是从外到内,写出起句与结句。 47.宾客欢乐是通过什么怎样表现出来的?(用自己的话概括)。 。。48.“渔”“酒”“肴”“蔌”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 、 49.“醉”与“乐”有何关系? 50.第四段文字写了什么内容? 51.“夕阳在山,人影散乱”两句写了将归时的情景。此句特点 照应上句 。 52.写归后情景的句子是 53.文章的主旨句是什么?陪衬句是什么?, 。54. 作者巧妙的用 之乐衬托 之乐, 又以 之 乐衬托 之乐。 55.写太守之乐与众乐不同的句子是 。将 和 统一起来。 56.结尾用 句子点出作者姓名的作用是 。 57.“不知太守之乐其乐”的含义是 。 “乐其乐”的作用是什么? 58.“醉能同其乐”一句有什么作用? 59.“人知从太守游而乐”中的“人”指代的是什么“ 60.“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的“而”字哪个 轻读,哪个重读? 61.此段写的暮归之时山间夕照全景,从 到 。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一景色描述出来。 62.与《醉翁亭记》一样, 《桃花源记》也是一篇熔叙事、写景、抒情于18 一炉,以寄托作者政治理想和美好情感的文章,请写出《桃花源记》中反 映桃源人生活环境或社会风尚的句子。 63.“为人民服务”这句话很多人认为是唱高调,结合欧阳修“与民同 乐”的思想,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对比练习(阅读《丰乐亭记》完成作业) 1.本文中所写丰乐亭附近春夏秋冬的特点分别用了哪些具体词语? 2.作者在《醉翁亭记》中抒写的政治理想,在《丰乐亭记》中曾作为一 种职责加以提出,找出这一句,略加分析。 3.本文题目是“丰乐亭记” ,文中哪些语句写的是“丰” “乐”? 4.作者把百姓的乐归功于谁?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和思想 感情? 29.满井游记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字词注音。 廿 辄 靧 呷 髻鬟 山峦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泉而茗者( ) (2)罍而歌者( ) . . (3)红装而蹇者( ) (4)呷浪之鳞( ) . . (5)冻风时作( ) (6)土膏微润( ) . . 3、翻译下列句子。 (1)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4、请写出两句描写春景的句子。 5、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廿二日(gān) 花朝(zhāo) 曝沙(pù) . . . B.燕地寒(yān) 妍(yán) 罍(l?i) . . . C.若脱笼之(hú) 倩女(qiàn) 靧面(huì) . .19 D.恶能无纪(wū) 蹇(jiǎn) 呷浪(xiā) . . . 6、填空。 (1) 《满井游记》的作者 ,是 代文学家。 (2)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初返自然的心情的句子是 。 二、阅读(阅读全文完成作业) 1.课文写郊外景色,很有特色,先用“ ”总 写一笔,然后依次写 、 、 、 、 和 , 条理十分清晰。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从表达方式看,这 是 ;从内容看,既写出了作者游览的 , 又写出作者的人生追求;城居者不知春在哪里,而出了城,你就会拥抱 ,走向自由,走向欢乐。 3.通读全文,找出文中表明“乍暖还寒”的句子,并举一例他人也写了 初春这一特点的名句。 4.文段无论是写山光水色、柳枝麦苗、游人欢欣,无不流露出喜悦之 情。试举一例说明。 5.第一段描写了何时何地何景? 6.第二段的景物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游览满井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7.本文是从哪些方面写出城游玩的喜悦之情的? 8.本文要写“满井” ,第一段却不着一字,反而抒发作者郁闷的心情, 用意何在? 9.从文中找出写水、山的比喻句。 10.第一段中体现“燕地寒”特征的语句是哪句? 11.从全文看第一段采用了什么手法? 12.第二段从哪些方面写满井春色? 13.作者写了哪些景物?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4.翻译下列句子。20 (1)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2)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3)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 (4)麦田浅鬣寸许。 15.下列句子中哪些名词作动词用?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16.描写初春景色的句子,写山好的句子是 , 写水好的句子是 ,写树好麦好的句子 是 。 17.写游满井的时间是 ,这一天的天气 ,这 燕地余寒的特征是 。 18.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 30.诗五首 一、基础知识 1、按要求填空。 (1)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采用互文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中军帐中饯别的诗句是 。 其诗中“ ”两句是千古传颂 的咏雪名句。 (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茅屋漏雨,夜长难挨的诗句是 。 (3) 《饮酒》中写出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形象的两句是 。 《行路难》其一中写出了诗人的雄心和抱负的两 句是 。 (4)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 ”两句 诗形象的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命运的深意。 (5) 《行路难》中体现诗人主观感情与外界客观景物融为一体的名句 是 。 (6) 《行路难》中表现诗人远大抱负和坚定自信的名句是 。 (7)2002 年我国人均住房面积已超过 20 平方米,如果杜甫再生,就 不必慨叹: 。 (8) 《己亥杂诗》中表现龚自珍爱国热情的诗句是 。21 (9)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忧国忧民情思的诗句是 。 《饮酒》中点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 喧”的原因的句子是 。 二、赏析。 (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用“‖”给诗文划分层次,并谈谈这样划分的理由。 2.这首诗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请你对此句作一点 赏析。 (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用原句回答。 (1)诗中写送别情景的句子是 (2)诗中写分别情景的句子是 2.给诗歌划分层次,并写出层意。 。 。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 情?这两句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在表达感情方 面的相同之处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 4.本诗以“雪”为线索, “雪”共出现四次,依次组成四个画面,请用 简洁的语言概括四幅图画的内容。 5.说说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在结构上或写法上的妙处。 6.诗歌怎样描写雪后军营的苦寒生活?这样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 用? (三)饮酒 1.这首诗的诗眼是 。 2.写诗人悠闲自得生活的一句诗是 3.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一句中的“真”?。2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岳阳楼记ppt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