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通常是可用来灭火的可用哪些技术经济指标来评价和对比粉碎机械的优劣

各类经济指标解释1、宏观经济 2、微观经济3、宏观经济管理4、宏观经济分析5、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6、第一产业7、第二产业8、第三产业9、国有经济10、集体经济11、乡镇企业12、城乡个体经济13、其他类型经济14、企业15、大型企业16、中型企业17、小型企业18、国有大中型企业19、公司20、住户21、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22、经济增长率23、经济周期24、谷底25、峰值26、国内生产总值(GDP)27、国民生产总值(GNP)28、经济增长各要素的贡献度与贡献率29、总产值30、工业总产值31、增加值32、工业增加值33、可支配收入34、国民可支配收入(NDI)35、社会总需求36、中间消耗37、最终消费(总消费)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政府消费(社会公共消费)40、总储蓄41、投资42、固定资产投资43、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4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基本建设投资46、更新改造投资47、房地产开发投资 48、存货49、存货投资50、储蓄率51、投资率52、净金融投资53、充分就业54、就业率55、失业56、失业率57、城镇登记失业率58、下岗职工59、职工工资总额60、下岗生活费61、失业救济金62、最低生活费63、社会保障制度1、宏观经济国民经济总量及各总量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国民收入决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就业、财政、金融、对外贸易等一系列经济关系的总和。宏观经济均衡是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在总量与结构之间的基本平衡。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充分就业。各种资源的利用程度反映宏观经济运行质量的高低。2、微观经济构成国民经济的每一个最基本的经济单位。微观经济活动是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的活动,包括产品、产量、成本、价格、营销、服务和内部收入分配的确定等。微观经济中,价格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引导单个经济单位的行为,便资源得以有效配置。3、宏观经济管理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制定的行为规范及其调控。包括管理目标、管理工具和宏观经济政策效应等有机组成部分。宏观经济管理目标主要是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提高社会就业水平,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宏观经济管理工具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重在调整经济结构,货币政策重在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产业政策重在引导国民经济产业发展方向。宏观经济政策效应是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宏观经济管理是"逆经济风向行事"的管理。4、宏观经济分析对宏观经济总量指标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考察。宏观经济分析要说明经济总量指标的运行状态、未来趋势以及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提出促进增长、减少波动的对策。宏观经济分析既包括对各总量指标的综合分析,又包括对特定领域,如经济增长、投资、消费、国际收支、财政、金融等的专项分析。通常从核算的角度把宏观经济活动分成四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账户系统,即国民收入账户、财政账户、货币账户和国际收支账户,其中国民收入账户衡量实质经济的总体情况。宏观经济分析主要是在核算的基础上对各账户进行分析。中央银行宏观经济分析是从中央银行角度出发对宏观经济总体或某一领域运行情况的基本判断,是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前提和基础。5、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机构单位是能独立拥有货物或资产,能为自身利益发生负债、承担其他义务或未来承诺,从事经济活动并与其他实体单位交易,能对其从事的经济活动负直接法律责任的经济实体。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个人或以住户形式存在的个人群体;另一类是以自己的名义从事经济活动和交易的法律实体或社会实体,如公司、非盈利机构、政府单位等。1993年版的"国民经济核算体?将构成经济总体的常住机构单位,归并为五个彼此互不重叠的机构部门,即非金融公司部门、金融公司部门、一般政府部门、为住户服务的非营利机构部门和住户部门。6、第一产业农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第一产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狭义的第一产业单指种植业。7、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安装业。工业包括:(1)对自然资源的开采业,如煤炭、石油等;(2)对农副产品的加工、再加工业,如粮油食品加工业、纺织制革业等;(3)对采掘品的加工、再加工业,如钢铁、化工、石油化工、机器制造、电力、自来水、煤气等;(4)对工业品的修理、翻新业。工业可按所有制不同分为国有工业、集体工业、个体工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按产品属性分为轻工业和重工业,轻工业是主要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工业,重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生产资料的工业。按行业分为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供应业。8、第三产业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分为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包括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流通部门,其中有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第二层次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其中有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业等;第三层次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国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科研、卫生等;第四层次是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其中有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军队等。我国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中,第三产业按行业划分包括:(1)农林牧渔服务业;(2)地质勘探和水利管理业;(3)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4)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5)金融保险业;(6)房地产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自有住户服务业;(7)社会服务业;(8)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业;(9)教育、文艺、广播电影电视业;(10)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11)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12)其他行业。9、国有经济资产归国家所有的经济成分,包括各种企业、事业单位。国有经济除了国家全资拥有的企事业单位以外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10、集体经济资产归公民集体所有的各经济成分,包括农村各种经济组织经营的农、林、牧、副、渔业,乡、村经营的企业、事业单位;城市、县、镇以及街道兴办的集体所有的企业、事业单位;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1、乡镇企业由农村乡镇一级政府出面组织和农民自发组织兴办的从事商品生产、交换、服务活动的盈利性经济组织、包括乡(区、镇)、村办企业。乡镇企业的经营范围覆盖第一、二、三产业的诸多行业。按所有制性质划分,乡镇企业有集体所有制、股份合作制、个体所有制三种类型。乡镇企业的发展经历了农村副业、社队企业和乡镇企业三个阶段。乡镇企业的特点:(1)规模较小,灵活性大,适应性强。(2)各地区差异较大。(3)实行亦工亦农的劳动制度,转移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有利于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乡镇企业的大发展是实现农民"离土不离乡",促进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12、城乡个体经济资产归公民个人所有的经济成分。包括私营独资企业、私营合伙企业和私营有限责任公司。13、其他类型经济不具有单一所有制性质的经济实体,亦称混合所有制经济。包括:(1)联营经济,即由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之间或者企业、事业单位之间共同投资组成的新经济实体;(2)股份制经济,即以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形式由股东共同出资举办的企业;(3)外商投资经济,即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14、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为社会提供物质产品和劳务,并以盈利为目的的法人或经济实体。企业法人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承担民事责任;(2)独立拥有和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3)独立核算盈亏,并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企业根据在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分为工业或农业生产企业、流通性企业和服务性企业等;按所有制不同,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等;按法律形式不同,分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15、大型企业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在我国现行统计制度中,企业可以按照生产规模划分为特大型、大型(又分为大一、大二两档)、中型(又分为中一、中二两档)和小型四个类型。划分标准是:凡产品单一的行业,能以产品生产能力划分的按产品设计生产能力或查定生产能力划分;凡产品品种繁多,难以按产品生产能力划分的则以生产用固定资产原值(即依上年度财务决算数据)作为划分标准。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的划分标准是不同的,如钢铁工业中的钢铁联合企业的特大型标准为年产钢150万吨及以上,或生产用固定资产原值10亿元及以上;化学工业中的化工联合企业的特大型标准为两种及两种以上的产品产量达到大一标准,或生产用固定资产原值在5亿元以上。通常所说的大型企业指特大型和大一、大二两档的企业。16、中型企业生产规模中等的企业。我国中型企业分中一、中二两档。如钢铁工业中的钢铁联合企业的中一标准为年产钢30~60万吨,中二标准为年产钢10~30万吨;电子工业中的计算机制造企业的中一标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原值在万元之间,中二标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原值在万元之间。17、小型企业生产规模较小的企业。我国集体企业、乡镇企业大多属中小型企业,集体企业、乡镇企业是支持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逐步提高。中小型企业还吸纳了较多的劳动力就业,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利于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18、国有大中型企业大中型企业中资产归国家所有的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概指上述特大型、大型和中型三类企业,其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我国目前对工业企业的统计和监测有以下几个口径:国家统计局工业核算口径。分年度核算、月度核算两类:年度核算口径包括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和非国有工业企业。1997年底,全国共有工业企业792.29万个,其中国有工业企业9.86万个,集体工业企业177.23万个,城乡个体工业企业597.47万个,其他类型工业企业7.73万个。月度核算口径,在1998年前为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1998年1月起为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和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到1998年10月份,该口径工业企业总计18.33万个,其中国有工业企业5.89万个,集体工业企业8.12万个,股份制工业企业0.71万个,外商、港澳台工业企业2.56万个,其他类型工业企业1.05万个。财政部国有工业企业财务监测。财政部对工业部门中3.5万户国有工业企业财务状况每月编制快报,实施生产经营和财务效益监测。中国人民银行5000户工业生产企业景气调查。这一制度建于1990年,包括月度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统计及季度工业景气状况问卷调查。调查企业以国有大中型生产企业为主,还包括一些具有相当经济规模、有代表性的集体企业和企业集团。1993年以后增加了部分合资、外资及股份制工业生产企业。调查企业涉及27个行业,样本企业结构与全国工业企业结构基本一致。(4)中国人民银行千户重点企业调查。1995年,国务院指定人民银行建立了国有特大型和大型企业信息调查网络。调查对象是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1000户国有大型企业及企业集团,选样企业的利税总额和销售收入总额占预算内工业企业的70%以上。调查内容包括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资金运行状况、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的效应、对企业的问卷调查等。千户企业调查对国务院领导及时掌握特大型和大型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发挥了重要作用。19、公司从事市场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以盈利或减少亏损为目标、且具有法人资格的机构单位。所谓市场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是指这种生产以交易并盈利为目的。所谓具有法人资格的机构单位,是指该单位是由法律承认其存在的。公司有义务对其生产活动、收入或资产纳税。公司由法人所有,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形式,股份有限公司又分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两种。在股份公司中,股东大会选举董事会,董事会任命总经理,总经理负责公司的全面管理。公司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20、住户集中部分或全部收入和财产,共享同一生活设施,并共同消费住房和食品等货物和服务的一小群体人。住户与家庭通常是一致的,但共享资源和消费的机构住户,其成员不属于同一家庭。属于机构住户的人主要是寺庙、修道院等宗教团体的成员、长期服役的囚犯,长期居住在养老院的老人等等。住户部门的主要职能是提供劳动力和进行最终消费。住户与国内习惯称呼的居民相近。21、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常住单位指长期(通常指一年以上)在一国领土内从事经济活动的机构单位。例如,全部经济活动始终发生在我国经济领土范围内且活动期限超过一年的独立核算企业即为我国常住单位。一国所有常住单位的总和构成该国的经济总体。非常住单位是指在一国领土内从事经济活动不满一年的机构单位。例如,一个住户,如果其在我国经济领土内居住的时间不超过一年,则为我国的非常住单位。非常住单位不是一国经济总体的组成部分,也不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22、经济增长率经济在一定时期内增长程度的动态相对数。其增长率是用报告期产值的增长部分与基期产值相比而求得的。经济增长率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等产值指标来计算说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由国家统计局按季统计发布。分析各月经济增长情况时,通常使用工业增加值或工业总产值增长率指标。23、经济周期经济运行的规律性波动。表现为经济增长、投资、失业率、物价、货币供应量、对外贸易等活动的增长率的波动。经济周期一般经过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其中繁荣与萧条是两个主要阶段,衰退与复苏是两个过渡性阶段。通常把经济周期分为长周期(长波)、中周期(中波)和短周期(短波)。长周期的长度平均为50年左右,又称康德拉耶夫周期;中周期的长度平均为8~10年,又称朱格拉周期;短周期的长度平均为40个月,又称基钦周期。经济学家们提出了许多导致经济周期的原因:(1)乘数和加速数相互作用理论。投资影响收入和消费(乘数作用),反过来,收入和消费又影响投资(加速数作用)。两种作用相互影响,形成累积性的经济扩张或萎缩。(2)创新理论。技术革新和发明有高潮和低潮,导致经济的上升和下降。(3)预期理论。公众对未来的预期看好或看坏导致经济的波动。(4)政治周期理论。政府的周期更替,经济政策相应变化,导致经济周期波动。24、谷底经济周期运行中萧条的最低点称为谷底。这时生产缩减,投资减少,信用紧缩,价格水平下跌,失业严重,公众对未来预期悲观,就业与产量跌至最底。谷底是萧条的最严重时期,也是由萧条转向复苏的开始。25、峰值经济周期运行中繁荣的最高点称为峰值。这时生产和投资迅速增加,信用扩张,价格水平上升,就业增加,公众对未来预期乐观,就业与产量水平达到最高。峰值是繁荣的极盛时期,也是由繁荣转向衰退的开始。26、国内生产总值(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缩略为GDP)一国(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扣除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也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上看,它是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货物和服务。与之相对应,国内生产总值在核算上有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用公式表示,按生产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为:国内生产总值=所有厂商的增加价值之和;按收入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为:国内生产总值=工资+利息支付+税收+利润;按支出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为: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商品和劳务出口-商品和劳务进口)。在宏观经济管理和宏观经济分析中,应用较多的是按支出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27国民生产总值(英文Gross National Product缩略为GNP)也称国民总收入(英文Gross National Income缩略为GNI)。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一国常住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在初次分配过程中主要分配给该国的常住单位,但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非常住单位,同时,国外生产所创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常住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减去付给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属地原则计算的一个生产概念,国民生产总值则是按属人原则计算的一个收入概念,因此,国民生产总值又被称为国民总收入。国民总收入(GNI)见国民生产总值(GNP)28、经济增长各要素的贡献度与贡献率贡献度和贡献率是宏观经济分析中经常使用的概念。贡献度是某一指标的某一个构成要素报告期的增加值与这一指标基期值的比,它说明在该指标增长的几个百分点中各要素分别贡献了多少个百分点。某一要素贡献度与某一指标的增长率之比即为这一要素对该指标的贡献率,它说明在该指标的增长额中各要素增长额各自所占的百分比。经济增长各要素的贡献度和贡献率通常是考察投资、消费、商品和劳务净出口这三个要素各自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影响程度。计算方法为:按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净出口;△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净出口;(符号△表示增加量)经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国内生产总值+△资本形成/国内生产总值+△净出口/国内生产总值;投资贡献度=△资本形成/国内生产总值;投资贡献率=△资本形成/△国内生产总值;消费贡献度=△最终消费/国内生产总值;消费贡献率=△最终消费/△国内生产总值;净出口贡献度=△净出口/国内生产总值;净出口贡献率=△净出口/△国内生产总值。须注意的是,在以上计算贡献度或贡献率时,无论是经济增长指标还是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指标,均须依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核算原则按不变价或可比价进行对比计算。29、总产值以货币形式表现的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已出售和可供出售的产品总量的价值,它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企业总产值的构成可用公式表示为:企业总产值=本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中间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本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追加的或新创造的价值。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总产值可以反映企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但如果在行业内部或地区内部,将所有企业的总产值加总,以反映该行业或该地区的生产规模,则总产值指标存在重复计算问题。因为某一个企业的总产值构成中,只有其自身追加的价值是它新创造的,而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中间产品价值是其上游生产单位创造的。因此,用总产值反映实际的生产规模和水平就不真实。这也是国民经济核算要逐渐用增加值取代总产值的原因。30、工业总产值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的工业产品总量。计算工业总产值时,以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只计企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企业内部不重复计算。工业总产值统计分现价统计和不变价统计两种。不变价统计的定价基准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技术水平大约每10年调整一次,建国以来不变价工业总产值的定价基准有1952年不变价、1957年不变价、1970年不变价、1980年不变价和1990年不变价五种。在历史上,工业总产值是衡量月度工业产出的主要指标,但由于其存在企业间、行业间、地区间的重复计算,从1994年起,国家统计局开始统计工业增加值。由于工业总产值现有的时间序列较长,它仍是进行经济变量对比分析和月度经济增长分析的重要指标,所以现在仍统计这一指标。31增加值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即用企业的总产值扣除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中间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后的余额。它虽然不像总产值那样反映某一企业生产的全部产品的总价值,但它反映了企业为社会新创造的价值,即企业为全社会所作的贡献。由于增加值不含中间产品消耗的价值,因此,将行业或地区内各企业的增加值加总时,就不存在重复计算问题,能够准确地反映行业或地区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民经济所有常住单位创造的增加值之和,就是国内生产总值。32工业增加值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新创造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工业增加值是工业总产值扣除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中间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后的余额,其统计始于1994年。从1998年1月开始,统计范围由原来的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改为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工业增加值是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真实地反映了工业运行状况,是分析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指标。在分析工业增加值增长时,除了比较年度、月度增长率外,有时还计算比较工作日增加值增长率。33可支配收入各部门或一国最终可直接用于实现消费、实物投资和金融投资的收入。某部门可支配收入=该部门原始总收入+经常转移收入-经常转移支出。其中,某部门原始总收入是指该部门经过生产环节后形成的初次分配收入,包括:劳动者报酬、间接税净额(对生产者生产、交付、销售、转移、处置产品征收的产品税和进口货物征收的进口税扣除政府补贴后的余额)、财产收入、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经常转移收支发生在收入再分配环节,其内容主要包括:现期所得税、社会缴款、社会福利以及其他经常性转移项目。可支配收入指标可针对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及全国民经济加以计算,由此分别形成住户部门可支配收入、企业部门可支配收入、政府部门可支配收入、国民可支配收入等。34、国民可支配收入(英文National Disposable Income缩略为NDI)一国经济最终可用于最终消费、实物投资和金融投资的收入,它是在国民生产总值(又称国民总收入)的基础上,加减与国外的转移收支形成的。计算公式为:国民可支配收入=国民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转移收入对国外的转移支出,其中,国内与国外的转移收支项目包括:本国政府与外国政府及国际组织间的援助、捐赠、会费缴纳或定期付款,本国政府、民间机构、私人对外国民间机构、私人及外国政府对本国民间机构、私人间的捐赠、赞助、罚款等。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家庭在支付个人所得税后余下的实际收入。即实际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家庭副业生产支出和记账补贴后的余额。记账补贴是统计部门对被抽样居民参与调查活动支付的津贴。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分析居民消费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35、社会总需求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对一国产品和劳务需求的总和。包括消费(含私人消费和政府消费)、投资(含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与商品和劳务的净出口三个部分。消费需求是居民个人、社会团体和政府部门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其中有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住房、劳务等;投资需求是各生产主体对投资品的需求,其中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等;净出口是来自国外部门的需求。社会总供给一国在一定时期(如一年)能被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的总量,通常等于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加上商品和劳务的进口。36、中间消耗一次性投入到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货物和服务。它或者是转变形态(如小麦转化为面粉),或者是被一次完全使用掉(如对燃料、服务的消耗)。而固定资产消耗则表现为其价值逐次而非一次地转移到产品中。37、最终消费(总消费)又称总消费。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为满足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或外国购买的全部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不包括非常住单位在本国经济领土内的消费支出)。按消费支出的主体不同,可将最终消费划分为住户的最终消费(也称居民消费)和社会公共消费(也称政府消费)。在运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最终消费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项目之一,最终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即消费率是重要的分析指标。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各种类型的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制造业和其他行业对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它与最终消费的关系如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最终消费-常住单位从国外购买的消费性货物和服务-国内的服务消费支出-自产自用、实物报酬和易货交易所获消费品+住户购买住房支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反映人民生活、购买力、货币流通等问题的重要指标,消费分析主要分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居民收入、储蓄、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39、政府消费(社会公共消费)由政府部门承担费用,以一定量的货物和服务提供给全社会享用的消费行为。从职能看,政府消费支出主要用于国防、公安、教育、卫生保健、社会保障和福利、体育、文化等方面。从受益对象看,政府消费支出主要用于个人货物或服务和公共服务两个方面。对住户个人提供的政府消费是政府对某一住户、个人或群体的援助、救济,这种政府消费支出效用不可分、具有排他性;用于公共服务的政府消费是政府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秩序、执行法律、提高公共卫生水平、保护环境以及研究与发展等而进行的支出,这种政府消费支出不具有排他性。政府消费提供的方式,一是由政府部门从市场上购买某些产品,然后免费提供给特定居民;二是政府部门作为非市场生产者,将自己的产品以免费或非营利价格提供给公众。40、总储蓄可支配收入中没有用于商品和劳务消费的部分,是可支配收入与最终消费支出的差额。将国内各机构部门的总储蓄加总,即可得到国民总储蓄。总储蓄的大小反映了某部门或一国可用于实物投资及金融投资的资金数量多少。在不考虑外资因素时,社会总储蓄可分为居民储蓄、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三部分。居民储蓄是居民可支配收入扣除消费后的剩余,主要表现为银行储蓄存款、手持现金和居民购买的国债、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政府储蓄是政府的财政总收入扣除社会性消费支出后的余额,也就是政府收支结余和投资之和。企业储蓄是其最终收入中未用于社会消费支出的部分,也就是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与未分配利润之和。另外,开放经济中本国资本的净流出,也构成一国总储蓄的一部分。在不考虑要素在国际间流出、流入的情况下,一国总储蓄等于该国的总投资。一国保持较高的储蓄率,有利于保证经济发展的资金需要,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41、投资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在本国经济领土上对固定资产和存货的购置支出总额,分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类。亦称资本形成总额。在运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资本形成总额是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42、固定资产投资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包括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和设备器具的购置价值,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我国现行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有两个口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前者每半年统计一次,后者每个月统计一次。43、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资产归国家所有的经济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价值量。按月统计,但由于1月份投资数量较少,一般1~2月合计一起统计。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按计划管理渠道分为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投资;按隶属关系分为中央项目投资和地方项目投资;按建设性质分为新建项目投资、扩建项目投资和改建项目投资。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是目前监测投资短期变化的主要指标。4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一国所有常住单位固定资产投资价值量的总和。按投资主体分,包括单位投资和城乡居民个人投资。其中单位投资包括国有经济单位投资、城乡集体经济单位投资以及其他各种经济类型单位的投资。城乡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城市、县城、镇、工矿区所辖范围内的个人建房和农村个人建房以及购买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投资。按投资内容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和其他四个部分。目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频率较低,一年两次,分别在6月和12月。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除了要分析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外,还要分析投资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分析投资体制的变化、投资项目审批制度和投资主体的行为,分析利用外资情况、利率水平、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生产资料市场供求状况和国家产业政策等。45、基本建设投资企业、事业及行政单位为扩大生产经营能力,新建、扩建工程的投资。包括:(1)列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本年基本建设计划的项目;(2)使用以前年度基建计划内结转投资在本年继续施工的建设项目;(3)本年基本建设计划内投资与更新改造计划内投资结合安排的新建项目,以及新增生产能力达到大中型项目标准的扩建项目;(4)国有单位既未列入基建计划,也未列入更新改造计划的总投资在5万元以上的新建、扩建及恢复项目;(5)为改变生产力布局而进行的全厂性迁建项目,以及行政、事业单位增建业务用房和生活福利设施的项目。反映基本建设投资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基本建设新开工项目个数,新开工项目个数越多,占全部施工项目的比例越高,基本建设投资增长的潜力就越大。46、更新改造投资企业、事业单位对原有设施进行更新和技术改造,以及相应配套工程和有关工作的投资(不包括大修理和维护工程)。包括:(1)列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本年更新改造计划的项目;(2)使用上年度更新改造计划内结转的投资在本年继续施工的项目;(3)本年基建投资与更新改造投资计划内结合安排的对原有设施进行技术改造或更新的项目,和增建主要生产车间、分厂等其新增生产能力未达到大中型项目标准的项目;(4)既未列入基建计划,也未列入更新改造计划,总投资在5万元以上的属于改建或更新改造性质的项目;(5)由于城市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需要而进行的迁建工程。更新改造投资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影响更新改造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有无新的经济增长热点、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等。47、房地产开发投资对房屋建筑物及配套设施的投资。包括各种经济类型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商品房建设公司及其他房地产开发单位的以下投资:住宅、饭店、宾馆、度假村、写字楼、办公楼等房屋建筑物以及配套的服务设施和土地开发工程,如道路、给水、排水、供电、供热、通讯、平整场地等。房地产开发投资不包括单纯的土地交易活动。分析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主要研究以下内容:房地产市场供求状况、住房体制改革和居民收入情况、房地产信贷、土地批租制度等。48、存货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保有的原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的价值。包括两部分:(1)本期购买的原材料、燃料和储备物资等商品的库存;(2)本期生产的在产品、半成品和产成品等的库存。占用在存货上的资金是企业流动资金的主要组成部分。49、存货投资在一定时期内企业存货占用的资金。存货包括两类,一类是生产单位购进的原材料、燃料和储备物资等存货,另一类是生产单位生产的在制品、半成品和产成品等存货。50、储蓄率国民总储蓄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率。国民可支配收入等于国民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转移收入。一国储蓄率越高,则该国可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资金来源越多,经济增长潜力越大。51、投资率一国总投资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率。在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其平衡关系为:总投资=国民总储蓄-国际资本净流出,因此,投资率与储蓄率两个指标存在以下关系:投资率=储蓄率-国际资本净流出率,其中,国际资本净流出率=国际资本净流出/国民可支配收入。当国际资本流出流入基本平衡,或国际资本净流出量较小时,投资率与储蓄率基本相等。52、净金融投资国民经济各机构部门的总储蓄大于总实物投资的差额。当某一部门的总储蓄大于总投资时,即为资金盈余部门,该部门会将多余的资金通过金融市场运用出去;当某一部门的总储蓄小于总投资时,即为资金不足部门,该部门会通过金融市场筹措资金,弥补差额。因此,某部门净金融投资同时又是该部门金融资金来源与运用的差额,其正负决定了该部门在金融市场上是资金融出还是资金融入。如住户部门通常是资金盈余部门,在金融市场上表现为资金运用大于资金来源;而企业部门通常是资金不足部门,在金融市场上表现为资金来源大于资金运用。所以,住户部门通常是最大的金融资金供给部门,而企业部门通常是最大的金融资金需求部门。53、充分就业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的全体求职者都能找到工作的状态。这是经济运行中的理想化状态,现实经济中的就业均衡通常小于充分就业。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下,仍然存在着摩擦性失业(劳动力市场上因暂时的或偶然的供求失调而造成的失业)和自愿失业(因种种原因劳动者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造成的失业)。54、就业率用百分比表示的就业人口占社会劳动力人口的比重。对就业率的考察要把城乡结合起来,计算总体就业水平。我国现阶段在体制转轨时期,城镇失业和下岗人员增加较多,但另一方面,却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地区就业。55、失业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并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的求职者在一定时期内找不到工作的状态。在我国,失业指标主要是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人口是指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56、失业率用百分比表示的失业人口占社会劳动力人口的比重。在我国现阶段,失业状况主要用城镇登记失业率这个指标来衡量。但由于部分下岗职工虽未到劳动管理部门进行失业登记但实际已成为失业者,若将登记失业人数和下岗后找不到工作但并未进行失业登记的职工人数合计为实际失业人数,则实际失业人数大大超过登记失业人数,实际失业率也比登记失业率要高。57、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与城镇从业人数和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两者之和的百分比。城镇登记失业率只涵盖了登记失业人数,部分地反映了我国的失业状况。城镇登记失业率近年来保持在3%左右。58、下岗职工由于用人单位生产和经营困难,已经离开本人的生产或工作岗位,并已不在该单位从事其他工作,但仍与原用人单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这种劳动关系包括:单位按时发给下岗生活费,负担下岗人员的退休养老保险,下岗人员可以回原单位报销医药费,可以居住原单位的住房。虽然部分下岗职工找到了新的工作,但仍有部分下岗职工成为失业者。59、职工工资总额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这里的职工指除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城镇个体劳动者以及农村社会劳动者和其他社会劳动者以外的从业人员。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包括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不论以货币形式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均包括在工资总额内。这个指标的意义通常在于考察消费基金的变化。60、下岗生活费对下岗职工发放的基本生活费。发放的标准按当地最低工资水平的80%确定,这项支出由下岗职工所在的企业承担。我国部分城市下岗职工由再就业服务中心托管,这项支出则由企业、财政和劳动部门三家分担。企业可根据自身财务能力掌握发放标准,目前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人均每月150元至200元不等。61、失业救济金对失业人员发放一定数额救济金的社会保障制度。我国已签订劳动保险合同的职工在失业后可向劳动部门领取失业救济金。失业救济金过去一般按各地最低生活费的120%~150%发放,现在一般按当地最低工资的70%~75%发放。62、最低生活费由民政部门确定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救济线。我国各地民政部门根据当地生活标准,确定一个最低生活费支出标准,收入低于这个标准的城市居民可从民政部门获得救济。63、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再分配国民收入,使社会公众在就业、生活、医疗、教育、养老诸方面的基本条件得到保证的各种制度和安排的统称。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目的在于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社会保障项目可分为四类:(1)从收入方面提供支持和资助,如退休和失业补助、贫困救济等。(2)从开支方面提供支持和津贴,如健康保险、医疗卫生、租房买房、社会服务等。(3)教育和培训方面的支持和津贴,如义务教育、职业培训等。(4)对遭受某种损失者给予支持和补助,如劳动保健等。社会保障支出多以货币形式付给,也有以实物形式提供的。社会保障多由政府直接或间接出面组织,也有部分社会保障由社会团体、单位组织和安排。附:正确认识GDPGDP是Gross domestic products 的英文缩写,即我们常说的国内生产总值。它代表按市场价格表示的一个国家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被看做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GDP很重要,它是衡量国家与地区宏观经济总是的指标。离开它,我们就会陷入杂乱无章的数学海洋。离开它,就无法反映一国的贫富状况。在1992年之后,GDP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2003年,我国GDP达到11。67万亿元,人均突破1000美元。GDP的高速增长,不仅使人民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和丰富,而且增强了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极大地提升我国的国际政治地位。但GDP不是万能的,它只是一种统计方法,不能衡量一切。比如:不衡量经济发展的质量、资源消耗的状况和环境质量的变化,不衡量增长的代价和方式,不衡量社会公正和幸福等。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完成了别国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完成的经济增长。在这样一份骄人的成绩后面, 我国也成为了世界单位GDP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出现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环境脏乱、教育跟不上,公共服务跟不上等一串不协调的音符。为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开始觉醒:发展,不仅仅是GDP。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也提出了“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由狭义的GDP扩展到广义的HDI(人类发展指数)。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03年的统计公报,在公布GDP数据的同时,把环境、资源、生态等单列出来。这些变化传递出一个信息:发展,更重要的是社会进步的综合评价,是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三者的统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js quot json解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