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诊器在国外是否需要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模板

【与时俱进】听诊器又变样了!你知道吗?
&1816年冬,法国巴黎内克尔总医院(H&pital
Necker)医生何内·希欧斐列·海辛特·雷奈克(Ren&-Th&ophile-Hyacinthe
Laennec)为了出诊应急给一位贵族小姐诊断心脏问题,使用了一张厚纸卷成的圆筒来过滤声音,由此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听诊器原型。随后雷内克医生马上找人专门制作一根空心木管,长30cm,口径5cm,为了便于携带,从中剖分为两段,有螺纹可以旋转连接,这就是第一个木质听诊器,它与现在产科用来听胎儿心音的单耳式木制听诊器很相似。因为这种听诊器样子像笛子,所以被称为“医生的笛子”。
后来,雷内克医生又做了许多实验,最后确定,用喇叭形的象牙管接上橡皮管做成单耳听诊器,效果更好。(由于听诊器的发明,使得雷内克能诊断出许多不同的胸腔疾病,他也被后人尊为“胸腔医学之父”,1819年他撰写的《间接诊断法》出版时,出版商甚至还随书赠送一个听诊器)。这一听诊器结构简单,但却十分有效。此后,多位医生对听诊器进行了改进。
1840年,英国医师乔治·菲力普·改良了雷奈克设计的单耳听诊器。卡门认为,双耳能更正确地诊断。他发明的听诊器是将两个耳栓用两条可弯曲的橡皮管连接到可与身体接触的听筒上,听诊器是一个中空镜状的圆椎。卡门的听诊器,有助于医师听诊静脉、动脉、心、肺、肠内部的声音,甚至可以听到母体内胎儿的心音。
&1851年,美国纽约的医生乔治P卡曼(George
P.Cammann)对听诊器的改进——设计出了首款带左右听筒的听诊器,成为沿用至今的听诊器基本模型。这种设计一直延续使用了100多年,期间鲜有改进。
......近百年过去后
1937年,再次改良卡门的听诊器,增加了第二个可与身体接触的听筒,可产生立体音响的效果,称为复式听诊器,它能更准确地找出病人的病灶所在。可惜凯尔的改良品未被广泛采用,医师们普遍爱用的仍然是由雷内克设计,经卡门改良的旧型听诊器。
&1960年,还是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大卫.里特曼(David
Littmann)博士——一位杰出的心脏学医师和国际公认的心电图权威人士,革命性地推出了一款新的听诊器,并申请了专利。相较于以往的听诊器,这款听诊器的声学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里特曼博士使听诊器由原来的基础听诊设备转变为一款功能强大的诊断工具。
20世纪80年代,美国3M公司的科研人员研发一款悬浮式可调震动膜技术听诊头的听诊器,只需要医师通过改变听诊头上的压力大小,来听取不同频率的音源而无需翻转听诊头。这种技术把两种频率的听诊模式(听取低频音的钟型和听取高频音的膜型听诊模式)结合在一个胸件上。这一设计一举解决了因为听取不同音频而需要更换听诊器的繁琐,而单听诊头使得医师携带起来更加便捷。
  1987年推出的Littmann&(名称也是为了纪念David
Littmann博士)大师级心脏专科听诊器,成为听诊器历史上的经典之作。
Littmann&听诊器更独有Snap-tight
soft-sealing(软密封)技术。该软密封技术能提供持久舒适、密闭、耐用的听诊感受。同时,它能增加耳塞表面的光滑度,大大减少因空气摩擦而导致的密闭性降低。Littmann&听诊器另外一个独特优势在于听诊头独特的设计,不仅照顾到医师握感,手指轮廓造型的听头,更便于握持,手感舒适。同时也兼顾到了患者的舒适感,采用防寒圈,减少听头温差带给患者体表接触不适。通过以上三点优秀而出色的创新设计,明显改善了医师在实际临床上使用听诊器带来的不便。
&年推出Littmann&儿科/新生儿听诊器,很好地满足了对儿童和新生儿的听诊需求。
&1999年,听诊器的里程碑产品——Littmann2000诞生了,这是美国3M公司公司研制生产出的首台电子听诊器,该产品利用电子技术放大身体的声音,克服了声学听诊器噪音高的问题,拥有4倍声音放大效果,这使得之前很多微弱难以判断的听诊音可以被医师的耳朵捕捉到,同时解决了传统听诊器无法保存声音资料的缺陷。
&2000年,基于声学基础的震荡反应成像系统应用于临床。
&2006年,美国军方在美国檀香山召开的声学会议上展示了有源听诊器,使听诊器在嘈杂、运动、颠簸等特殊环境中仍然可以发挥作用。
&2009年,电子听诊器的发展达到了新的巅峰,Littmann&3200型电子听诊器(上图)出现在世人面前。这是首个运用蓝牙技术的电子听诊器,它能够将心脏、肺部和其他身体器官的信号无线传送到医师使用的电脑,并通过Cardioscan软件实时地将声音曲线显示在电脑屏幕上,更准确地揭示患者心脏可能存在的异常现象。随后,软件会对声波曲线进行分析,并将代表有害杂音的异常部分的细节突出显示出来。医师能够将回放速度降低一半来更仔细地分析问题,还能将文件保存到患者的检查结果中,并通过电子邮件和Scope
Scope远程听诊软件,将其发送给心脏病专家来确认诊断结果。这套系统不仅能够准确捕捉到危险的杂音,还能减少更为昂贵心电图检查费用和不必要的心脏病专家的诊疗工作。从此传统的电子听诊器变成了先进的医疗工具,取代了医师对心脏杂音的猜测,提高了诊断能力。随后3M公司推出了一系列改良产品......目前这方面3M公司的最新产品是Littmann4100系列(下图)
& 日,人类听诊器的发展历史又再次被刷新了——智能医疗器械新创公司EKO
Devices宣布,他们的智能听诊器材"Eko
Core"已通过美国FDA认证。全美医生将可使用此智能听诊器,诊断病人情况。
*核心硬件&
此番的最大革新是“向下兼容”——医生将独立的Eko
Core(本质是一个数字化的电子传感器附件)插入一般传统的气压传感听诊器中(连接病人端和听诊端),就能够利用蓝牙连结,将病人的心跳数据记录,自动传输到与Eko智能APP链接的手机与计算机。这是目前市场上唯一实现了无缝过渡传统模拟类传感到数字传感模式且可以无线连接到一个移动设备的唯一的听诊适配器。
*移动端APP
& & 通过最新高速蓝牙技术的无线连接EKO
CORE适配器和EKO移动端应用程序,友好的用户端和HIPPA标准一致
应用程序使心脏声音可视化,便于随时随地的共享、整合保存电子病历。
将古老的听诊器与全新设计的智能听诊器材链接,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让医生能够持续追踪病人的历史心律记录,这是当代人类先进科技必然的融合趋势。
& & &梅奥医院医生Rihal
说,以往的医生,都必须努力回想之前诊断病人时,从听诊器当中听到了些什么,才可以诊断康复情况。现在有了智能听诊器,以后不需回想,只需要将历史数据找出来比对即可。
*EKO 网络仪表板
&Eko网络仪表盘通过互联网允许专家审查和注释病人心音,这非常有利于一致化的病人监测和虚拟协商。安全的数据存储允许病人的记录和注释,更易于在从业者之间共享。
& &总之,互联网化的EKO
CORE的诞生使虚拟协商诊断(远程多人听诊)和听诊培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更方便(已经有医疗机构开始将它的应用融入日常的教学会议)。这种创新的应用注定将改写传统的听诊模式、临床培训学习模式,正如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约翰乔巴博士评价——“无缝对接而无需任何额外的努力!”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护理学基础B》第10次作业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护理学基础B》第10次作业
上传于||文档简介
&&《​护​理​学​基​础​B​》​第0​次​作​业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听诊器最初使用的材料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临床评价资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