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是哪个2016青年长江学者公示学者发现的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寻找“北京人”-李鸣生.pdf43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8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图文】1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2016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2016版
上传于||文档简介
&&人教新版
七年级历史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大小:7.85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谁是第一个完整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者
谁是第一个完整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者
9月30日,在距北京50公里的周口店遗址博物馆,一块北京人枕骨化石首次亮相。展出一直持续到10月14日。此次展出的非常之处在于,这块真品枕骨化石与2003年展出的真品额骨化石可以拼接成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而且属于同一个个体。
2004年,距发现第一块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已75周年,而这一年也是发现者裴文中先生的100周年诞辰。
1928年,青年裴文中
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生裴文中1927年面临着重大人生考验。想教书无人聘,想做事又无路可去,他只能流落于北平这座旧日的京城。
“我本来是一个很随便而遇事无可无不可的人,凡事多不欲认真,读书亦多不求甚解。自觉很不适宜于担任科学上的工作和科学上的研究。但是不知为什么而入了北京大学的理科,又不知为什么而入了地质系;其实那时我自己的兴趣却在办党的新闻事业”。可有兴趣的事业都走不通,穷困已极,裴文中毛遂自荐找到当时并不认识的中国地质调查所所长翁文灏。英雄不问出身,翁文灏对这位来自河北省唐山一个叫西纪各庄的青年的身世没有详加追问,自然不知道他曾做过声援五四运动的地区学生运动领袖,曾写过深得鲁迅好评的小说,曾经李大钊介绍加入过中国共产党。
数十年之后我们能清楚地看到这件事情的后果,并对翁文灏的慧眼独具及一颗奖励后进的仁爱之心由衷赞美。他慷慨应允了裴文中做古生物学研究以做生活贴补,从事情的后果看此时他并非简单地向一个24岁的潦倒青年伸出了援助之手,其意义已超出了最初实用的想像。
裴文中去了山东,研究山东的寒武纪化石,但“研究的结果不用旁人看自己都觉着莫名其妙”。出师未捷,裴文中生活陷入更大困境。1928年春天,不得已他又找到翁文灏。翁文灏想到了周口店龙骨山开掘的事情。在那里最早开展工作的是步林和李捷,是年李捷辞职了,另聘了刚从德国学成归来的杨钟健。但杨钟健病了,到了春天仍未痊愈,周口店刚刚有些起色的工作欲开工而不能。
龙骨山是一个低而圆的山,寻找的化石当地俗名龙骨,山名正由此而来。裴文中到时山的南面已开去一半。有脊椎动物化石是什么?此前裴文中一无所知。一位工人带他到开掘化石的地方看,工人拣起一颗牙说“这是鹿牙”,又拣起一根小骨化石说“这是鸟骨”,裴文中感到有些害怕,“工人都如此程度,我可怎么办?怎么管理他们?”
周口店1928年的发掘计划是开掘上一年开掘的地方的东边,自山顶上开起,开一个20米长12米宽的长方形,目的是开到有化石沉积的底。杨钟健派给裴文中的工作是管理工人计算账目。遇见化石还派不上他的用场。“我太清闲了,闲得难过。”24岁的青年竟有不知此身在哪里的空虚,看见工人工作,眼花心乱。他找到杨钟健,终于获得允许,以后可以帮助他们开掘化石了。
机缘转折自这一刻开始拥抱青年。他时时刻刻聆听着杨钟健和步林的讲解,成为他们喜欢的助手;他渐渐认识了何为鹿牙何为猪牙。1928年的夏天,裴文中还认识了担任周口店中国猿人研究的加拿大人步达生,他“精神充足,知识渊博”,给了后进者更多指导。
然而转过年,业务上给予裴文中莫大帮助的步达生辞职要参加西北科学考察团。杨钟健也要离开和法国人德日进一起去研究华北的新生代地质;裴文中的古生物学知识除了受益于杨钟健,完全由德日进口授。临行前,三位先生来到周口店指示裴文中如何工作,决定“追求真正化石沉积的底”。
1929年,事情突然有了变化,周口店的事情翁文灏全权委托给了25岁的裴文中;此前周口店的管理事务由杨钟健负责,化石的管理由步林负责,裴文中只是两位先生的帮办。
4月的山中,25岁的青年顿觉岑寂,孤独和苦闷连三而来;青年的私人生活方面也出了些新问题,他刚刚认识了一位心仪的叫舒令漪的女孩,第一次尝到恋爱与思念的滋味。
12月2日,一个历史性时刻
开掘工作也遇到了从未有过的艰难,化石沉积第五层的下部异常坚硬,如何崩炸都不见效。
但是开过坚硬的第五层,到了第六层,渐渐有化石出现了。裴文中接触到从来没有过的希望,兴趣盎然。第七层的化石之多,他用了“不可言状”形容;不但多而且整齐,他们采到了水牛头、全鹿角和整猪头,收获最丰富的一天,他们共得到145个肿骨鹿的牙床。
化石沉积第七层也不再坚硬,全是砂土,挖掘起来也很容易。到春天结束时,他们一共发现了几个猿人的牙齿,当中有一个犬齿,牙根之长和牙冠的尖让他们知道中国猿人确具人类的原始性质。
周口店开掘化石工作规模之大延续时间之长是一个创举,当时在中国无成法可遵。这方面裴文中留下了真切的记述:周口店洞穴沉积的复杂及其化石和器物的丰富,真出于原先意料之外,所以工作方法并没有预先规定一个不变的计划,只是工作负责人想应该怎样做就怎样做;这个做法不好立时就改,改后仍不好,还是改。工作时间每年大约分春夏和冬秋两季。山中工作没有星期没有休假,除了大雨大雪,工作概不停止,雨雪天技工们也多不休息,他们在屋中修理或整理采来的化石。
1929年的秋天到了。周口店山中的秋天是可以收获许多柿子和黑枣一类山果的,裴文中他们又能收获些什么呢?比春天的收获又如何呢?发掘部分在逐渐缩小,沉积的体积也逐渐狭窄了,裴文中想可以找见底了,工作就要结束了。可窄到无可再窄的地方,忽然又发现了洞。这个新发现的洞会带来什么惊奇呢?
洞口刚露出,不知深浅,裴文中和一个工人腰上系好了绳子,让上边的人拉着,一同下去,“我觉得我既负这开掘的责任,就应当身先士卒,正如打仗一样,将官若退缩不前,最好这仗不必打,打也必败。”裴文中下到洞内,见洞内化石非常多,高兴极了。时令已到了11月底,天气非常冷了,按惯例应该停工了,但新发现让裴文中决定再继续干几天。
12月2日,下午4点多钟,裴文中迎接了一个历史性时刻,他竟自发现了猿人头盖骨,“我的运气真好。”他情不自禁地惊喜。
头盖骨一半埋在松土中,一半埋在硬土中。裴文中用文字生动地记下了这一震惊世界的历史性时刻:那时天色已晚,若加细工作起来,我怕到晚上也掘不出来。其实他已经在山中过了不知几百日夜,并不在乎多过一夜;但是我不放心,脑筋中不知展转了多少次,结果决定取出来,用撬棍撬出。结果呢,头骨一部分被震动而破碎了。这样结果又使我很后悔,然已悔之不及。但是这个机会,却使我知道中国猿人头骨的厚度,我们现在的人,头骨比较很薄,而猿人头骨异常地厚,若说猿人是人真冤枉。从这一点看来他真不像人。
25岁的青年那天晚上高兴得没有吃好饭,他在想,如何让北京的人知道,让他们也高兴呢。他先是写好了信,决定第二天让人一早返回专呈翁文灏。送信人走了,他又觉得他们晚上才能见到信,翁文灏未必能通知关心周口店事务的朋友们。第三天他又一早打了个电报给步达生,“顷得一头骨,极完整,颇似人……”
但是北京方面得到这个消息,许多人都不相信,都不相信裴文中这个25岁的青年有如此好运,这么整齐这么好的头盖骨太不容易得到了。
裴文中决定亲自回去,带头盖骨一块回去。他怕头骨没干,生上碳火盆烤,连烤了两夜。12月6日,他将猿人头盖骨打在行李中,又用两床破旧的被包裹起来,外面又用褥子毡子与普通行李一样捆好,上了长途汽车。
头盖骨终于一路平安到达了目的地,裴文中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他如何也想不到,深埋数十万年的头盖骨这次到达的目的地,并非其最终的一个理想归宿。
生平最大的一件憾事
从1929年,裴文中独负起周口店的一切责任,化石和事务均由他包办。而这个25岁的青年一个人怎么忙得过来,从1929年秋天起,他聘请了一位事务员。到1931年,中国地质调查所才聘请了卞美年参加开掘工作,事务管理的角色则改聘了贾兰坡;而贾兰坡,这个从未上过大学上进自为的玉田乡党其后将有数量更多的北京人头盖骨的惊喜发现眷顾于他。
周口店的开掘工作隶属于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负责人是步达生和杨钟健,他们是裴文中直接的指导者。发掘的实际工作有裴文中、卞美年和贾兰坡,还有管理化石的技工以及石匠和散工;石匠专在坚硬的土石地方工作,打眼放炮,坚硬的土石崩炸开之后,由散工抬至他处。
裴文中对几位从1927年周口店系统地开始发掘的第一天就来的技工发出内心的欣赏,说他们一天也没离开过,一块化石只要露出一小部分,他们就能断定是什么动物的什么部分骨骼;他们知道怎样挖掘才不致损坏。他们还能把已经破碎的东西挖出来,一点也不再多破碎。甚至很朽烂的东西挖掘出来还整齐不碎。“这许多技工们是前线上最得力的战士,是我们战胜的最得力的人员。”
然而这第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终于在战乱频仍的1941年失踪,成谜。2004年,我们环望于猿人洞。这个东西长140米、南北最宽处40米最窄处2米、高40米的天然的石灰岩溶洞,发掘前已坍塌,“从大约五六十万年起,北京猿人在这里断断续续生活了20万年,他们的遗骨、遗物、足迹和洞顶塌落的石块和洞外流入的泥沙等在洞内一层又一层充填起来,形成巨厚的堆积层,共有13层”。于是我们一层一层数去,看到1929年北京猿人第一头盖骨发现处,翁文灏1934年对裴文中的评价犹如在耳,“既在山上实地采掘又在室内专心研究,从不识猪牙鹿骨之人一变而成为古生物学专家,世界学者莫不闻知他的大名,这是需要如何分量的努力用功方能到此境地。”
我们于猿人洞的时候,正是下午4点,此时此地,75年前震惊世界的发现正诞生于裴文中的手上。而在不远处,他简朴的墓地包围于一方静穆之中,1982年逝世之后,夫人舒令漪与子女们为他选择了这方吉地。旁边相伴的还有杨钟健和贾兰坡的墓地,两个曾与他朝夕相伴的良师益友,或先或后,都在冥冥中与他相会了,并在这里再一次与他朝夕相伴、风雨共度、阳光共享。
世界文化遗产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最终成了他们的归宿。没有遗嘱,把一生事业的所有收获,文字的和实物的,也都贡献了出去,惟一的遗憾就是失踪的北京人头盖骨至今下落不明,“这应该是他去世前最大的一件憾事。”他的儿子裴申说。
为什么我们一提起周口店一提起北京人头盖骨就想起裴文中?难道仅仅是因为他是第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者?事实上在清理裴文中人生百年档案时,你会发现更能感动人的还是他的许多生动的生命细节——
张森水讲起裴文中先生一往情深,滔滔不绝,“我这样说是不是有些啰嗦?”他问倾听的我们。“不,不。”我们赶紧说,实在不想在一位74岁的老人讲述老师某一件事情的时候中间打断他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张森水是裴文中的学生和晚年工作助手,他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聆听裴文中讲课是1952年,他是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的学生,裴文中兼任了他们的教授,“尽管授课时间不长,只有短短的两个多月”,但正是从此时起,张森水也把裴文中认做了自己的精神导师。
“一个人的成功都有主客观因素,从客观上看,裴先生开始参加周口店工作,步林、杨钟健在古生物学上的帮助使他很快入门,随后德日进、李济和步日耶等人又在古生物特别是史前学上给予了重要指导。1931年到1935年是周口店工作最辉煌时期,这一时期裴先生还有卞美年和贾兰坡两位好助手,这些都是成就裴先生的客观条件和机遇。”张森水说,上周口店工作裴先生虽是为生计所迫,但一旦加入,他的工作和学习即达到废寝忘食顾事业不顾家的程度,比如1932年新婚第五天他就回到周口店;第一个孩子出生时,他在周口店接到电报,回北京到医院探望师母和孩子,手里还拿着一本书。
中科院院士刘东生在一篇文章称裴文中是“乡土科学家”,张森水认为这反映了裴文中为人和治学的高尚品德。野外考察裴文中总是要求和大家一样,生活低水平,不提特殊要求。1959年从周口店到房山徒步考察,近中午时,裴文中总是开心地说,“中午房山大饭店黄金宝塔”,其实每次都是在一间单门脸的小饭馆,一碗小米粥、一碟咸菜和几个细高的窝窝头美美吃一顿。
工作之外,裴文中有两大爱好:抽烟与钓鱼。野外考察除了带烟和鱼竿,他再别无任何要求。“师母舒令漪说他,家里做什么吃什么,给什么穿什么;出门一身所里发的三口袋劳动布工作服,遇见各级领导不卑不亢,对地方上有求必应,即便发生误会也处之泰然一笑了之。”
1963年在河套考察,发生在靖边县的一幕,虽然过去了41年,张森水觉得仍像是发生在昨天。“那时陕北还很困难,内蒙古的车送我们到榆林,接着由榆林地区派车送,他们不得已派了榆林医院救护车。”靖边县委书记在招待所迎接,他们已经接到陕西省委的电话通知。裴文中下车后,县委书记没和他寒暄,而是跟一位最先下车衣冠楚楚的先生攀谈起来,问寒问暖。裴文中被置于一旁,后来这位县委书记告诉负责与地方联络的张森水说,教授是什么样以前没见过,他们用当时苏联电影中的教授形象作为认识教授的蓝本,结果认错了人,“怎么也想不到这样的名教授如此朴素,穿补丁衣服,像老农一样。”县委书记对自己的失礼向裴文中表示歉意,“这有什么。”裴文中听后哈哈一笑。
同样是1963年的河套考察,张森水说,一次,要穿过一段沙漠,不能走汽车,大家都骑毛驴。到达目的地后分别住在当地农牧民家中,裴先生也不例外,与村民同吃一锅糜子饭加咸菜。萨拉乌苏河阶地发育良好,河组地层出露极佳,可见厚度在60米左右,从接近河水面至顶面有羊肠小路通行,“为搞清地层关系,60岁的裴先生与我们青年人一样爬上爬下,观察剖面及河组与诸阶地关系,还随时为我们讲解。”
“作为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和第四纪哺乳动物学的奠基人、享誉国内外的科学家,裴先生的起点并不高”,张森水说,北大地质系毕业初上周口店,裴文中自述“差不多所谓的脊椎动物是什么都不晓得,因有此石器的发现及研究这种石器的困难,我不能不开始学考古学”,“可见裴先生成为一代宗师绝非生来就对旧石器考古学有兴趣,而是他苦干的结果,不断向新领域探索的应有回报。他把自己治学的经验总结成边干边学,并以此培养后学者。裴先生在科学界的地位随着他的努力不断发生变化,但从他身上散发出来的乡土气息始终是芳香四溢的。”
裴文中说,“史前时期之研究,最重要的是野外工作,不能仅在图书馆及公事房中即能完成”,这种科学态度一直贯穿至他人生的终点。
他是一个在工作中重实际的人
1979年,裴文中健康状况明显大不如前。他自己也估计到能做野外工作的时间不多了,于是总想去野外考察,穿洞工作是他心中牵挂之一。
贵州的穿洞史前文化遗址是1970年代一个最重要发现,此地叠压着两个时代和两种文化类型的遗址,对裴文中有很大吸引力。1974年发掘时他曾亲临现场指导,期间他住院未能成行。1979年下半年,裴文中屡次提出要去穿洞,但他的健康实在不宜出远门,更何况去山高沟深天无三日晴的地方,“在那里万一出意外抢救都困难,师母和子女们都极力劝阻他。到这年12月,用师母的话说他闹得人心烦。”张森水说,有一天,师母把我叫去,让我陪先生去贵州,我听后都发呆。当时先生身体已经极度虚弱,几乎连路都走不动了。
1979年夏天,张森水陪裴文中去过一趟洛阳,那时他就已经为先生捏着一把汗了。“去贵州的穿洞我可明白如果真有事,肯定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自己怎能负责得起呀;就算不要我负责,我自己也要内疚一辈子。”
师母舒令漪是个通达之人,什么也瞒不过她,见张森水迟迟不开口,知道他在想什么,“为满足他野外工作的愿望,张森水你陪他去吧,大不了你把骨灰盒抱回来就是了。”师母这样说,张森水只能默许了。
到了贵阳,裴文中在贵州省博物馆看了几天标本,观音洞的、猫猫洞的、穿洞的,他一件一件看,还用放大镜看加工痕迹和使用痕迹,神情之专注,精力之旺盛,就跟换了个人似的,很难把他与病人对上号。看完标本,又去普定考察,原定在条件好一点的安顺红山宾馆住,第二天去,当日去当日回,谁知到了穿洞山边上,他根本不愿站在远处望,坚持上山。张森水等人只好扶着他,连拉带抬,爬上去,到了洞边看一看总可以了吧,还不行,他坚持要下到发掘坑看地层。这可比上来还难,想了好多办法,总算把他送到坑里。“他对着剖面一层一层地看,触摸每层的沉积物岩性。”张森水说,此情此景使在场的每个人都非常感动。
“曾有多少代中小学生渴望着像裴文中那样去发现去做一名科学家;曾有多少位地质学家梦想过自己工作中能有像裴文中找到北京人头骨那样的发现……裴文中现象是科学发现,更是去发现科学。”
自1929年裴文中在周口店发现北京人第一个头盖骨以来,“人们普遍地把裴文中这个名字和周口店北京人联系在一起了。人们提到周口店北京人就会想起裴文中,而在提到裴文中的时候就会很自然地想到周口店北京人”,中科院院士刘东生称之为“裴文中现象”。25岁的裴文中刚刚大学毕业一年以后,从事一项什么样的研究课题呢,他在寻找当时国际科学的前沿。
“亲手发掘出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无疑是裴老最令人瞩目的科学成就之一,但对于这一惊世发现裴老自己却很少提及,而且我们也不应让该事件的轰动性埋没了他所做出的其他重要的发现。”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高星研究员说。
1949年以后,裴文中更充分发挥了他在科学发现和组织方面的才能,先后主持了资阳人遗址、丁村遗址、巨猿化石产地、水洞沟遗址、萨拉乌苏遗址、观音洞遗址等多处重要遗址的调查、发掘、研究,又先后在江苏泗洪、北京周口店、湖北建始等地发现古人类化石、巨猿化石和大量的文化遗物、哺乳动物化石,将古人类和旧石器考古遗存由中国北方的少数遗址扩展到全国各地,为中国古人类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材料基础。
1952年11月北京大学考古教研室成立,裴文中兼任教授,主讲史前考古学。为使北大考古教学能有一个良好的资料和标本条件,他将自己收藏的有关欧洲旧石器考古方面的书籍和珍贵的洞穴壁画土册放置于历史系供师生查阅,将历尽艰辛从欧洲带回的石器和原始艺术标本的部分典型者捐献给考古专业,这些标本成为日后建立的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旧石器考古标本室的镇室之宝。
1956年起,为解决古人类和旧石器考古方面专门人才的匮乏问题,裴文中和贾兰坡共同组织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数度在周口店举办古人类和旧石器考古田野培训班,张森水说,“目前从事旧石器时代考古和第四纪哺乳动物研究、年龄在50岁以上者都得到过他的指导或从他那里收到教益。”
在确认中国猿人的石器之初,裴文中的观点曾受到包括当时周口店工作主持人在内的学术权威的质疑,但他没有屈从压力,冒着打饭碗的危险进行试验和论证。另一方面,裴文中也并不认为自己的观点就是不可改变的真理。比如,他曾经将水洞沟和萨拉乌苏两个遗址的材料合并称为河套文化,但经过亲自考察和深入研究,他发现两者在文化内涵和年代上皆有差异,于是宣布取消河套文化的概念;再比如,他曾将广西一些洞穴的时期遗存界定为中石器时代,后来发现了陶片,便改变了看法。
裴文中也曾认为北京人的石器代表中国境内最原始的文化,但后来有了比北京人更古老的材料,他最终放弃了原来的观点。张森水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是1970年代初,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遗物送到北京请专家鉴定,最先到的是裴文中和另一位考古大家夏鼐,最后离开的还是二位先生。两位最高权威数小时内悉心观察,但末了未做一句评论,浙江方面的有关人员私下通过张森水探问裴文中,裴文中说,这是新东西,我能说什么呢。
裴文中豁达无私,自觉遵守着学术规则。发现北京人头盖骨后,他没有染指人人眼红的人类化石的研究工作,而是按约定交给了步达生。1966年,在他主持下,于周口店第一地点又发现第5号头骨的两块标本,以前的化石都失踪了,这次发现变得弥足珍贵,当时裴文中绝对可对化石的研究权自作主张,但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把标本交给了专门从事古人类研究的年轻学者张银运和顾玉珉,并指点他们将新发现的骨片与1934年和1936年发现的两块头骨残片进行拼合,自己却不要任何名分。
张森水说,对于各种资料,无论是考古标本、图书还是野外记录,裴先生从不出于私利而藏于密室或深锁柜中,而是及时移交捐要继承和学习。裴先生的高风亮节将永刻我们后辈心中。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位于北京西南郊,属房山区,距市区约50公里,自1927年开始系统发掘,在前后几十年的发掘过程中,先后发现了代表40多个猿人个体化石材料,十余万件石器、丰富的人类用火遗迹以及大量的古脊椎动物化石。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里曾生活距今70至20万年属直立人的北京猿人;距今10万年左右的新洞人;距今2.7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地质时代从上早新世至晚更新世,年代涵盖500万年前到距今1万多年前止。
日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清单。
《燕赵都市报》 日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电话: 86-10-“北京男子与人互骂”演员道歉:出名炒作|北京男子地铁与人互骂|北京人外地人互骂|炒作_新浪娱乐_新浪网
“北京男子与人互骂”演员道歉:出名炒作
而北京青年报记者通过连续多日的调查发现,这段引发众多口水的视频不过是有人为出名而摆拍的。
马明鞠躬致歉
  北京青年报讯 1月9日,多家媒体转发了一段标题为“北京男子地铁与人互骂:是不是卖早点的?别来北京!”的视频,部分甚至达到了数千条的转发量。这段时长1分41秒的视频中,两名年轻男子分别以“北京人”和“外地人”的身份发生激烈争吵。其间,一些言语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
  这段视频在被传播至网络后,迅速被众多媒体转发,并被冠以与“地域之争”有关的标题。而北京青年报记者通过连续多日的调查发现,这段引发众多口水的视频不过是有人为出名而摆拍的。昨日当事男子公开鞠躬道歉。
  视频内演员现身道歉
  1月9日,一段发生在北京地铁6号线,名为“北京男子地铁与人对骂:是不是卖早点的?别来北京!”的视频在网上热传,且有多家媒体对这段视频进行了转发,引发网友热议。
  视频中,坐在座位上的“外地人”反复称对方是“废柴”,“真是给北京人丢人”。“北京人”闻听此言立刻大声回应:“不爱来就别来北京啊。”“外地人”则称:“我是来搞建设的,不像你……”随后,“北京人”说道:“你是不是来卖早点的……不爱听别来北京……外地人。”随后,这段视频中多次出现的“北京人”“外地人”相互争吵的细节在网上引发热议。
  但很快,有不少网友指出,该视频存在明显的摆拍迹象。而在采访中,一位目击事件过程的市民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对骂”一事发生在7日下午,两名男子在地铁上争吵得很突然,且两人在车上“约架”,但在地铁常营站下车后并未打架,而是和另外几个人聚在了一起,“看起来关系挺好的样子”。
  1月11日,本报再度对此事进行调查,发现“北京人外地人对骂”视频中的两名当事人系演员,且其中一位当事人向朋友承认“对骂”一事系炒作。
  昨日,视频中扮演“北京人”的当事人马明(化名)主动与北青报记者取得了联系。他证实该段对骂视频并非真实事件,并当面讲述了视频从策划到拍摄的整个过程。此外,马明还希望通过北京青年报向在此事中受到感情伤害的人们,进行真诚的道歉。
  马明说他来北京当演员已经6年了,但是一直没出名。在拍摄这段“地铁对骂”视频之前,他也拍过不少带有粗口的视频,但是一直没火。当他发现这段视频在网络上造成很大影响后,“有点害怕了,想回老家躲躲”。马明坦言,发“地铁对骂”视频是为了让自己出名。
  来京演戏6年没起色为出名摆拍视频
  昨日,北青报记者联系到视频中以“北京人”身份与“外地人”对骂的马明(化名)。马明介绍称,自己是山东烟台人,来北京做演员已有6年。“但演艺事业一直没有起色,所以想拍点有个性的东西来推广自己,像偷拍、抓拍出来的那种感觉”。
  马明告诉北青报记者,像“地铁对骂”这样爆粗口的视频,他之前也拍过不少,都上传在网上,但并未引起关注。当北青报记者询问其为何要在视频中突出“北京人”、“外地人”这样的关键词时,对方回复称这是他们最初设计的脚本里面的,但是他并不清楚这会涉及到“地域之间的矛盾”。
  马明告诉北青报记者,7日下午,他和勇纪(化名)以及其他朋友一行四人上了地铁6号线,计划是由朋友扮作乘客,“偷拍”他和勇纪在地铁上的一段争吵。“在这条传出来的视频之前,我们已经拍过一条,但因为我和勇纪对台词的时候笑场了,所以就作废了。”
  马明还称,网上流传的这段视频并不是他的朋友们拍摄的,“应该是当时真的乘客拍的”。而“争吵”结束后,他和勇纪“约架”,只是因为对完了台词,他们想找个借口离开。“下车之后,我们还围在一起看了朋友们拍的东西。”
  之后,这段视频在秒拍和微博上得到多家媒体和网络大V的转发,引发网友热议。
  “想跟全国网友说声对不起”
  北青报:为什么想到拍这段视频?
  马明:我这个人匪气比较重,毕业之后我也没接到很多正面的那种角色,我的形象跟现在流行的“小鲜肉”、韩流范儿也不太符合,接到的都是负面角色,所以我就想出一个办法,用手机自己拍自己,拍自己那种带匪气的视频,包括我自己演戏的时候也拍下来,然后发到网上吸引关注。
  北青报:拍摄这段视频是为了炒作自己吗?
  马明:不能算是炒作自己,只是想推广自己,以后可以拿着这些视频给导演看,然后能够接戏。
  北青报:但你在朋友圈里承认是“炒作”。
  马明:事情发生后第二天,在网上看到传的都是我自己的这段视频,我特别兴奋,觉得“我火了”,有老家的朋友发微信问我,我当时想“装”一下,都是发小什么的我就随口一说是“炒作”,但我是个小演员,没那种炒作的本事。
  北青报:那这段视频是摆拍的?
  马明:是的,是我和朋友策划的,我们也有脚本、也会对台词。
  北青报:原来就计划是一个“北京人”和一个“外地人”对骂?
  马明:拍之前没想那么多,当时角色设定很简单,就是一个北方大汉欺负一个“南方娘炮”,其他的东西都是临场说的,说一遍一个样。脚本大体就是:我欺负他,骂他,然后他反抗,我俩就动手,然后看有没有人来拉,没人拉我们就下地铁,有人拉就和了。
  北青报:事前没想到“北京人”、“外地人”比较敏感?
  马明:之前我没想过。
  北青报:那为什么要提到“卖早点的”?
  马明:“卖早点的”这句就是我当时随口说出来的。
  北青报:那什么时候你觉得不太对?
  马明:视频最开始一直在百度首页顶着,我当时第一反应挺高兴,“好多人都看见我”,“我上首页了”,但是后来一看评论下面都是来骂我的,然后又说这个什么“外地人”、“歧视”什么的,然后我一看坏了,这事不对,然后就赶紧不说话了,把电话什么都关了。
  北青报:那对于视频传播之后引发的讨论,你如何看?
  马明:我觉得挺抱歉的,想给全国网友们、给北京人,包括这些在北京的外地人在内的所有人道个歉,说声对不起,因为这件事伤害了大家的感情。
  北青报:那跟你一起“对骂”的勇纪你认识吗?
  马明:我不认识勇纪,我一哥们介绍的,他说他有一朋友演“娘炮”演得挺好,见面之后一对台词,觉得挺好的,就演了。
  北青报:你们的视频里多次提到“废柴”等词,是为了宣传某部影视作品或者与一些营销账号有合作推广吗?
  马明:没有,这段视频是我和我朋友一起策划的,不是给影视作品做宣传,也没有和大V合作。
  网络推手揭一般网络炒作的“三部曲”
  目的或为出名或为做广告
  陈明(化名)是小有名气的职业网络推手,他也看到了网上那段地铁对骂的视频,他对这段被疯狂转发的影像评价并不高,“摆拍的痕迹明显,营销的效果也不好。”
  作为早期拍摄类似网络视频“推手”中的一员,陈明也很难为自己曾经的作品寻找一个合适的名称,“伪纪录片、仿真街拍……怎么说都可以。”
  但无论怎么称呼,目的却是相似的。陈明说,来找他做推广的无非是两个目的,一是炒作个人的知名度,二是为了某个产品进行推广。而之所以选择以这种“虚构真实事件”的方式,他觉得,无非就是因为相比“硬广告”,传播效果更好、花费更低廉。
  “如果视频中的情节被相信是真实的,可能人们会去关注后续的发展、搜索当事人的身份。”陈明说,在这样的发酵之下,关注度也会持续更久。
  而另一个关键的因素,便是来自于经济方面。企业找到陈明策划、拍摄一条视频,最高的价格也不过几万元,而如果是需求炒作的个人,通常在几千到万余元。还有些人则不会找到陈明这样的“策划人”,而是直接由朋友帮忙拍摄。“这比投放一条正式的广告,要便宜太多了”。
  地铁上拍摄可省场地费
  在一段“仿真视频”的拍摄过程中,陈明不只是简单的拍摄者,他还经常需要为前来寻求合作的人提出可行的策划方案。
  “那些需要推广产品的企业,要求通常会高些。”陈明写出的视频“剧本”还要交给企业更高层审核,而那些仅仅是为提高自身名声而来的个人,如果有一个他们可以接受的策划,往往马上就能投入拍摄。
  之后就是选择拍摄的地点,这当中也会有经济因素的考量。对于网络上这段对骂视频发生在地铁,陈明同样深有感触,“省钱呗,好多视频都爱在地铁上拍,也不需要租金。”
  在陈明看来,一个合格的“仿真视频”必须经过三个步骤。首先是通过拍摄让人们相信事件是真实的,并且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被大肆传播。
  “这需要一个周期,视频里的内容和人物被持续关注,甚至被人肉。”但陈明说,在这一过程之后,不管是被人们发现真相,还是拍摄者自我曝光,“总归会让人们发现内容并非真实的”。
  “但还有最重要的一步,洗白。”陈明说,当真相被人们发现后,拍摄者必须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可能是说这是在拍摄一段影视剧,也可能是说要呼吁人们关注某方面问题。“如果解释得当,对于个体或产品知名度的提高,或许会效果明显。”
  炒作也需真才实学
  最近一次找到陈明的,是一名农民工。“他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只是希望我能炒红他。”在圈子里浸淫多年,陈明已见过太多人抱着这样的目的来找自己。有些人可能已在“娱乐圈”闯荡过多年,也上过一些节目、接过一些角色,但在收入和名望上却依旧不能如愿。“转了一圈,他们似乎只相信炒作这种方式”。但陈明自己已轻易不再答应为个人“策划”类似的视频,他担心这会影响自己与企业合作,那也是陈明如今工作的重心。“要老拍那种视频,企业就不爱找你了。”
  这是不少拍摄者、策划人所需求的发展轨迹,陈明说,除此之外一些则会前往视频网站担任编辑工作,用自己的眼光抓取存在传播价值的视频。在得知对骂视频中两人演员的身份后,陈明其实有些理解他们,“在北京打拼这么久,想要个机会吧。”但即使没有如今的轩然大波,他仍不觉得这段视频能帮到两人什么,“关于地域上的争执或许会引起关注,可之后呢?”
  陈明自己也曾帮人策划过一段在地铁上的视频,那是个身手不错的小伙子,上演英雄救美的一幕。陈明寻思着,视频要是剧组看到了可能会找小伙子当武术指导。这是一条不变的准则,想用视频炒红自己,总要展现出来一些特点或长处。“不然,招来的只有骂声”。(责编:老胡)
水煮娱专栏
周星驰新片《美人鱼》再次被质疑零笑点,事实真的这样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青年长江学者公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