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厮罗是格萨尔王电视剧的原型吗

格萨尔王传
格萨尔王传
世界最长的史诗《格萨尔王传》被誉为东方《伊利亚特》的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是公认的世界最长的史诗。它不但流传于我国藏族聚居区,以及蒙古族、土族、纳西族、裕固族地区,而且在印度、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和蒙古国、原苏联也有流传。国外有英、法、日、德、俄、印、蒙、拉丁等文字的部分译本。
藏区第一个“格萨尔文化遗产保护区”《格萨尔王传》主人公的故乡在德格,在全州尤其在德格,有关格萨尔王及其妃子、大将们的传说、故事广泛流传;《格萨尔王传》普遍传抄、刻板印刷,并当作宝物珍藏;遗迹众多,珍贵的文物时有发现;格萨尔说唱艺人仍然活跃于偏远的农村牧区。甘孜州批准成立的“格萨尔文化遗产保护区”在藏区还是第一个。藏区第一个“格萨尔文化遗产保护区”《格萨尔王传》主人公的故乡在德格,在全州尤其在德格,有关格萨尔王及其妃子、大将们的传说、故事广泛流传;《格萨尔王传》普遍传抄、刻板印刷,并当作宝物珍藏;遗迹众多,珍贵的文物时有发现;格萨尔说唱艺人仍然活跃于偏远的农村牧区。甘孜州批准成立的“格萨尔文化遗产保护区”在藏区还是第一个。
甘孜州与“格萨尔”有关的传说
道孚县喀达:相传为格萨尔王之叔父达绒超同的驻地。道孚县真海卡山:“格萨雷石”白色石包。相传为格萨尔用牧羊鞭抛来的。甘孜:奶龙神山传说。德格:新路海的传说。石渠:色须寺。瓦土。理塘:马岩。格聂山。曲登乡正沟牧场上的“珠牡卡霍”。巴塘:措拉湖边“格萨尔石山”。城郊夏章嘎骡马道上的脚印和田地中央的巨型花岗石。康定:周围的三座山为支军锅的三锅桩。
《格萨尔王传》是一部百科全书
《格萨尔王传》是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历史悠久、卷帙浩繁、场景壮观、流传广泛。它反映了抑强扶弱、降伏妖魔、为民除害的主题;歌颂了反对侵略、保卫家园的正义战争;表现了藏民族的尚武精神,崇尚英雄行为的文化传统;它代表着古代藏族文化的最高成就,它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贡献,是藏族古代社会历史、民族、宗教、语言、文学、风俗的一部百科全书。
历史人物格萨尔王
著名学者米旁.朗杰嘉措()藏传佛教宁玛派学者,生于石渠县境,在其文选中载:格萨尔生于公元1038年,圆寂于1119年,享年81岁。现任四川省政协常委会的林葱吉美道:“这个伟大的英雄格萨尔,就是我们林葱土司的第55代或者第56代祖先。他的名字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叫角厮罗,而是与史诗上的称呼一样,叫做格萨尔”
德格县志载:格萨尔自幼贫苦,长期在打滚乡热火通、然尼等牧场当放牛娃。成人后,格萨尔开始其征战生涯,在德格马尼干戈至错阿乡之间的草坝上赛马娶得珠牡为妻。与其兄甲察关系甚笃,建立起一支有30员猛将数万精兵的武装力量,多次挫败了封他在德格县措阿乡措通村的叔父的阴谋诡计,以武力统一了各地的势力,在今德格县俄支乡建立岭国。以后,格萨尔以俄支为政治中心,终身戎马生涯,率军征战于青海玉树、黄河源,四川甘孜、新龙、道孚、色达、炉霍和阿坝州、昌都一带。甘孜州因“格萨尔文化”而有名的地方色达县霍西乡:当年岭国与霍尔国“霍岭大战”的地方。色达县大章乡的亚本:格萨尔王早年射箭的上靶场。色达县大章乡的玛木:格萨尔王早年射箭的下靶场。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唃厮罗政权在祖国统一过程中的作用_百度知道格萨尔王的传说
格萨尔王的传说:世界最长的史诗《格萨尔王传》,被誉为东方《依利亚特》的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是公认的世界最长的史诗。它不但流传于我国藏族聚居区,以及蒙古族、土族、纳西族、裕固族地区,而且在印度、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和蒙古国、原苏联也有流传。国外有英、法、日、德、俄、印、蒙、拉丁等文字的部分译本。&nbsp藏区--格萨尔王的传说
您现在的位置:&&>>&&>>&&>>&文章正文
&&&&&&&&&&★★★★
格萨尔王的传说
作者:佚名
18:49:28 点击数: 导游栖息地
&&&&世界最长的史诗《格萨尔王传》,被誉为东方《依利亚特》的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是公认的世界最长的史诗。它不但流传于我国藏族聚居区,以及蒙古族、土族、纳西族、裕固族地区,而且在印度、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和蒙古国、原苏联也有流传。国外有英、法、日、德、俄、印、蒙、拉丁等文字的部分译本。&nbsp藏区第一个“格萨尔文化遗产保护区”《格萨尔王传》主人公的故乡在德格,在全州尤其在德格,有关格萨尔王及其妃子、大将们的传说、故事广泛流传;《格萨尔王传》普遍传抄、刻板印刷,并当作宝物珍藏;遗迹众多,珍贵的文物时有发现;格萨尔说唱艺人仍然活跃于偏远的农村牧区。甘孜州批准成立的“格萨尔文化遗产保护区”在藏区还是第一个。&nbsp藏区第一个“格萨尔文化遗产保护区”《格萨尔王传》主人公的故乡在德格,在全州尤其在德格,有关格萨尔王及其妃子、大将们的传说、故事广泛流传;《格萨尔王传》普遍传抄、刻板印刷,并当作宝物珍藏;遗迹众多,珍贵的文物时有发现;格萨尔说唱艺人仍然活跃于偏远的农村牧区。甘孜州批准成立的“格萨尔文化遗产保护区”在藏区还是第一个。&nbsp甘孜州与“格萨尔”有关的传说&nbsp道孚县喀达:相传为格萨尔王之叔父达绒超同的驻地。道孚县真海卡山:“格萨雷石”白色石包。相传为格萨尔用牧羊鞭抛来的。  &nbsp&nbsp&nbsp&nbsp《格萨尔王传》是一部百科全书&nbsp《格萨尔王传》是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历史悠久、卷帙浩繁、场景壮观、流传广泛。它反映了抑强扶弱、降伏妖魔、为民除害的主题;歌颂了反对侵略、保卫家园的正义战争;表现了藏民族的尚武精神,崇尚英雄行为的文化传统;它代表着古代藏族文化的最高成就,它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贡献,是藏族古代社会历史、民族、宗教、语言、文学、风俗的一部百科全书。&nbsp历史人物格萨尔王、著名学者米旁.朗杰嘉措()藏传佛教宁玛派学者,生于石渠县境,在其文选中载:格萨尔生于公元1038年,圆寂于1119年,享年81岁。&nbsp现任四川省政协常委会的林葱吉美道:“这个伟大的英雄格萨尔,就是我们林葱土司的第55代或者第56代祖先。他的名字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叫角厮罗,而是与史诗上的称呼一样,叫做格萨尔”&nbsp德格县志载:格萨尔自幼贫苦,长期在打滚乡热火通、然尼等牧场当放牛娃。成人后,格萨尔开始其征战生涯,在德格马尼干戈至错阿乡之间的草坝上赛马娶得珠牡为妻。与其兄甲察关系甚笃,建立起一支有30员猛将数万精兵的武装力量,多次挫败了封他在德格县措阿乡措通村的叔父的阴谋诡计,以武力统一了各地的势力,在今德格县俄支乡建立岭国。&nbsp以后,格萨尔以俄支为政治中心,终身戎马生涯,率军征战于青海玉树、黄河源,四川甘孜、新龙、道孚、色达、炉霍和阿坝州、昌都一带。&nbsp甘孜州因“格萨尔文化”而有名的地方色达县霍西乡:当年岭国与霍尔国“霍岭大战”的地方。色达县大章乡的亚本:格萨尔王早年射箭的上靶场。色达县大章乡的玛木:格萨尔王早年射箭的下靶场。&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热门导游知识
&&&&推荐导游知识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网友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导游知识
&&&地区导航
&&&百度推荐
&&&相关知识
没有相关文章
&&&知识大搜索
&& google推荐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 管理入口
导游栖息地版权所有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号藏族、蒙族《格萨尔王传》的关系及所谓“同源分流”问题 | 中国蒙古学信息网
本网站是由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和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合作共建的蒙古学信息资源整合数据库,力争建设成为世界最大的蒙古学信息服务平台。更多信息访问“关于我们”。
选择分类目录
工作条例&&(2)
总其他&&(2)
教育&&(14)
&&&传统教育&&(5)
&&&名校名师&&(1)
&&&基础教育&&(1)
&&&教学理论&&(4)
&&&高等教育&&(4)
文化&&(53)
&&&传统文化&&(9)
&&&农业文化&&(1)
&&&地域文化&&(20)
&&&文化遗产&&(13)
&&&游牧文化&&(15)
文章&&(4766)
&&&其他&&(163)
&&&军事&&(65)
&&&&&&战备&&(2)
&&&&&&战役&&(7)
&&&&&&战术&&(5)
&&&&&&战略&&(5)
&&&历史&&(1291)
&&&&&&北方民族&&(41)
&&&&&&史前历史&&(5)
&&&&&&文物考古&&(371)
&&&&&&蒙古帝国&&(122)
&&&&&&蒙古民族&&(178)
&&&&&&蒙古汗国&&(64)
&&&名人&&(322)
&&&&&&传奇人物&&(44)
&&&&&&体育健将&&(13)
&&&&&&明星记者&&(81)
&&&&&&民间人物&&(70)
&&&&&&著名人物&&(64)
&&&&&&风云人物&&(24)
&&&哲学&&(34)
&&&&&&伦理道德&&(9)
&&&&&&哲学名著&&(1)
&&&&&&哲学思想&&(18)
&&&&&&哲学谚语&&(100000)
&&&&&&物理准则&&(1)
&&&&&&逻辑实践&&(5)
&&&学科&&(190)
&&&&&&人才培养&&(40)
&&&&&&博物展览&&(14)
&&&&&&基地建设&&(11)
&&&&&&学科基金&&(6)
&&&&&&情报中心&&(16)
&&&&&&研究机构&&(91)
&&&学者&&(167)
&&&&&&古代学者&&(7)
&&&&&&当代学者&&(119)
&&&&&&现代学者&&(12)
&&&&&&近代学者&&(11)
&&&宗教&&(160)
&&&&&&其他教派&&(14)
&&&&&&宗教文献&&(13)
&&&&&&寺庙圣地&&(20)
&&&&&&萨满信仰&&(26)
&&&&&&蒙古佛教&&(32)
&&&&&&远古图腾&&(3)
&&&文学&&(180)
&&&&&&古代文学&&(36)
&&&&&&文艺理论&&(31)
&&&&&&民间文学&&(24)
&&&&&&现代文学&&(13)
&&&&&&著名作家&&(27)
&&&&&&近代文学&&(6)
&&&文献&&(740)
&&&&&&书评&&(121)
&&&&&&古籍整理&&(92)
&&&&&&数据库&&(18)
&&&&&&编纂出版&&(373)
&&&&&&网站&&(48)
&&&&&&音像资料&&(22)
&&&民俗&&(273)
&&&&&&婚姻礼节&&(28)
&&&&&&建筑住所&&(25)
&&&&&&文体竞技&&(41)
&&&&&&祭祀忌讳&&(39)
&&&&&&节日服饰&&(62)
&&&&&&饮食烹饪&&(31)
&&&法律&&(73)
&&&&&&习惯法律&&(6)
&&&&&&刑法民法&&(3)
&&&&&&历代法规&&(17)
&&&&&&地方法规&&(14)
&&&&&&札撒大典&&(7)
&&&&&&生态保护&&(11)
&&&环境&&(139)
&&&&&&地理气候&&(14)
&&&&&&旅游资源&&(31)
&&&&&&生态环境&&(43)
&&&&&&自然灾害&&(8)
&&&&&&草原牧场&&(18)
&&&&&&野生动物&&(9)
&&&科技&&(30)
&&&&&&交通驿站&&(4)
&&&&&&兵法兵器&&(3)
&&&&&&发明创造&&(6)
&&&&&&天文数学&&(6)
&&&&&&生产技术&&(2)
&&&&&&科学研究&&(8)
&&&经济&&(75)
&&&&&&传统农业&&(5)
&&&&&&传统游牧&&(38)
&&&&&&工商钱币&&(7)
&&&&&&手工工艺&&(7)
&&&&&&狩猎特产&&(1)
&&&&&&生产工具&&(1)
&&&艺术&&(637)
&&&&&&乐器曲艺&&(48)
&&&&&&书法美术&&(31)
&&&&&&呼麦长调&&(61)
&&&&&&文化遗产&&(341)
&&&&&&舞蹈音乐&&(76)
&&&&&&艺术理论&&(25)
&&&蒙医药&&(92)
&&&&&&传统疗法&&(4)
&&&&&&医学理论&&(27)
&&&&&&医疗仪器&&(2)
&&&&&&正骨保健&&(9)
&&&&&&特色疗法&&(7)
&&&&&&蒙药药材&&(7)
&&&语言&&(143)
&&&&&&信息处理&&(11)
&&&&&&方言术语&&(11)
&&&&&&民族语言&&(29)
&&&&&&蒙古文字&&(19)
&&&&&&蒙古语族&&(6)
&&&&&&蒙古语言&&(43)
资讯&&(6497)
&&&会议交流&&(809)
&&&其他&&(1222)
&&&教学科研&&(391)
&&&文化娱乐&&(3278)
&&&环境旅游&&(180)
&&&社会经济&&(652)
2016年九月 &(8)
2016年八月 &(12)
2016年七月 &(3)
2016年六月 &(8)
2016年五月 &(13)
2016年四月 &(22)
2016年三月 &(5)
2016年二月 &(10)
2016年一月 &(8)
2015年十二月 &(13)
2015年十一月 &(13)
2015年十月 &(16)
2015年九月 &(22)
2015年八月 &(19)
2015年七月 &(24)
2015年六月 &(34)
2015年五月 &(20)
2015年四月 &(4)
2015年三月 &(19)
2015年二月 &(26)
2015年一月 &(29)
2014年十二月 &(50)
2014年十一月 &(51)
2014年十月 &(39)
2014年九月 &(50)
2014年八月 &(30)
2014年七月 &(34)
2014年六月 &(34)
2014年五月 &(47)
2014年四月 &(66)
2014年三月 &(59)
2014年二月 &(64)
2014年一月 &(146)
2013年十月 &(38)
2013年九月 &(44)
2013年八月 &(39)
2013年七月 &(53)
2013年六月 &(64)
2013年五月 &(62)
2013年四月 &(88)
2013年三月 &(69)
2013年二月 &(59)
2013年一月 &(157)
2012年十二月 &(51)
2012年十一月 &(25)
2012年十月 &(20)
2012年九月 &(18)
2012年八月 &(15)
2012年七月 &(21)
2012年六月 &(27)
2012年五月 &(14)
2012年四月 &(9)
2012年三月 &(14)
2012年二月 &(15)
2012年一月 &(23)
2011年十二月 &(23)
2011年十一月 &(23)
2011年十月 &(19)
2011年九月 &(25)
2011年八月 &(20)
2011年七月 &(27)
2011年六月 &(25)
2011年五月 &(16)
2011年四月 &(20)
2011年三月 &(15)
2011年二月 &(16)
2011年一月 &(48)
2010年十二月 &(71)
2010年十一月 &(46)
2010年十月 &(54)
2010年九月 &(27)
2010年八月 &(35)
2010年七月 &(23)
2010年六月 &(34)
2010年五月 &(38)
2010年四月 &(41)
2010年三月 &(50)
2010年二月 &(44)
2010年一月 &(65)
2009年十二月 &(55)
2009年十一月 &(74)
2009年十月 &(58)
2009年九月 &(58)
2009年八月 &(56)
2009年七月 &(64)
2009年六月 &(135)
2009年五月 &(85)
2009年四月 &(89)
2009年三月 &(76)
2009年二月 &(50)
2009年一月 &(75)
2008年十二月 &(122)
2008年十一月 &(96)
2008年十月 &(90)
2008年九月 &(86)
2008年八月 &(60)
2008年七月 &(79)
2008年六月 &(128)
2008年五月 &(120)
2008年四月 &(110)
2008年三月 &(135)
2008年二月 &(102)
2008年一月 &(136)
2007年十二月 &(150)
2007年十一月 &(126)
2007年十月 &(121)
2007年九月 &(126)
2007年八月 &(127)
2007年七月 &(105)
2007年六月 &(144)
2007年五月 &(154)
2007年四月 &(175)
2007年三月 &(189)
2007年二月 &(145)
2007年一月 &(196)
2006年十二月 &(287)
2006年十一月 &(289)
2006年十月 &(253)
2006年九月 &(157)
2006年八月 &(206)
2006年七月 &(181)
2006年六月 &(256)
2006年五月 &(205)
2006年四月 &(254)
2006年三月 &(354)
2006年二月 &(229)
2006年一月 &(269)
2005年十二月 &(301)
2005年十一月 &(209)
2005年十月 &(185)
2005年九月 &(191)
2005年八月 &(118)
2005年七月 &(148)
2005年六月 &(137)
2005年五月 &(190)
2005年四月 &(418)
2005年三月 &(35)生命中医论坛文章及评论
分类:鬼神精灵外星人字号:
梦,外星人与《格萨尔》诗西藏民俗著名的瑞士学者埃里奇·冯·丹尼肯在《众神之车》这部著作中,根据大量的史实和科学分析,提出了一个大胆而又合乎逻辑的假设:还是在地球的洪荒年代里,外星人(即众神)就乘坐飞碟(较之现在的飞碟要落后得多的宇宙飞船)来到地球。原始人类看到他们驾驶天车,发出巨响,并且烁烁生光,从天而降,并见他们愿超度众人,赐以永福,于是就把外星人崇拜为“神”,宗教也由此逐渐演变产生。
  今天,我们仍可以从《佛经》、《圣经》中看到大量的外星人和地球接触并创立宗教的生动记载。
  这只是宗教产生的一个总的模式,还有许多细节没有明确的描述。如外星人总得通过地球上的某一个人来传播人类的信仰;佛的故事告诉我们,释迦牟尼在森林中的菩提树下潜心修行七年,一个夜晚,他突然收到了外星人的旨意,去普渡众生了。《圣经》中的西结耶苏等“圣人’常常聆听耶和华的教导。西藏的古书《檀传》与《龛传》及其它佛经文献中,也都记载着飞神和怪异的飞行器,并强调外星人传授的这种知识需要严加守密。足见外星人(众神)的降临与宗教的建立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不是有人说,西藏的阿里地区就是飞碟的发射基地吗?
  说到这里,我把《格萨尔》说唱艺人“神授”说引出来,不知是否合乎时宜。
  既然外星人作为众神能把《佛经》、《圣经》等引渡到地球上来,那么将《格萨尔》“神授”给说唱艺人,又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既然释迦牟尼能在菩提树下成佛,既然西结,耶苏能聆听天上耶和华的教导……扎巴,玉梅,桑珠……又为什么不能在山上,山洞里接受《格萨尔》的信息呢?
  他们的情形何其相似!
  “神授”可能是唯一的来路了。
  又有一个问题自然地显示出来,为什么只有个别的人,或者很少的人才能接受神授呢?
  人体是个多频发射和吸收的巨大系统。当人入静时,就抑制了多频干扰,加强了个别频段的辐射功能,使单频式的合拍共振有利于信息传输与图象显示,甚至会导致某些物从常态转入特态,先天的特异功能就会产生。我想,这个道理是不难理解的。目前的激光技术似乎也可以为说明这一原理作佐证:利用受激辐射原理使光在某些受激发的工作物质中放大或振荡发射之后,用电、光及其它方法对工作物质进行激励,使其中一部分粒子激发到能量较高的状态中去。由于受激辐射作用,该工作物质就能对某一定波长的光辐射产生放大作用,就会射出强度被放大而又与入射光波位相一致,频率一致,方向一致的光辐射,而形成一束强度很大,方向集中的光束——激光。激光的亮度极高,比太阳的亮度可高很多倍,而且穿透力极强。
这说明,只要人的精力去掉杂念和干扰,全身心地集中之后,人的意志和思维就会实现单频式的合拍共振,就像激光一样形成一束强度很大,方向集中的意识光束,穿越人和神(外星人)之间遥远而又遥远的距离,到达不可思量的彼岸。
  这样,人便可以得到神授。
  每一位说唱艺人几乎都有一段梦的经历,尽管情节不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神授”是在梦中进行的。因此,艺人们的梦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我们研究“神授”说的要点。
  梦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梦只有一个人来做,世界上没有两个人同时做一个梦的。而且谁也没办法进人别人的梦里,谁也无法证实别人的梦是真或是假。当然,谁也不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让别人相信自己的梦是真的。
  那么,“保仲”艺人的梦是真的,还是假的呢?这是现代科学无法证实的难题。
  如果那些艺人在不约而同地说谎,当然是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不过这种共同的谎言也有其研究价值,那里一定有心理和社会的的背景。值得重视的是,我们目前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这些梦是艺人们不约而同的谎言,我们也没有理由去怀疑这些善良的人们,我们只须证明在梦中获得“神授”是否可能,就可以满足对其中奥秘探索之渴望了。
  按照医学上解释,梦是睡眠中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一般认为睡眠时,如大脑皮层某些部位有一定的兴奋活动、外界和体内的弱刺激到达中枢与这些部位发生某些联系时,就可以产生梦。梦的内容与清醒时意识中保留的印象有关。
  亚里士多德说:“梦是一种持续到睡眠状态中的思想”。
  阿德勒说:“梦是生活的预演”。
  还有人认为,梦是与超自然的存在有密切的关系,一切梦均来自他们所信仰的鬼神所发的启示,它必对梦者有特别的作用。我们可清楚地看到西藏部落社会时期,梦的观念是把梦看作一种实在的知觉,这种知觉是如此的确实可靠,完全与清醒时知觉一样。这种梦的观念虽经复杂的历史演变,依旧留传至今。一位藏族学者曾告诉我,我们的民族千百年来都生活在梦中。因此,他们完全确信他们在梦中看到的那一切的实在性。而梦本身又是非逻辑的,于是,不断地解梦,使他们确信梦里有“未来的预见,是与精灵、灵魂、神的交往,是确定个人与其守护神联系,甚至是发现它的手段。”
  在史诗中“梦永远被视为神圣的东西,梦被认为是神把自己的意志通知人们最常用的方法,并常常被认为是精灵的命令”,是神启的源泉,甚至把梦看作是另一个世界传来的信息而赋予种种意义。这种观念至今还遗留在说唱艺人的意识中,史诗的“梦中神授”的奥秘,也许就隐藏在这远古梦的信仰中。
  在二十世纪与佛洛伊德一同创立精神病学的瑞士心理治疗家荣格相信,宇宙间有某种联系作用一直发挥功能,人类精神与外界之间似乎存在着奇妙的配合,一种精神原型原本地从集体无意识(即人类或民族的精神原型)进人有意识的思想中。荣格认为,人类有许多共同的心理特征,正如所有人都有某些遗传特征一样,但这些心理特征只在梦境和幻想中才意识到。
  荣格发现在人类的梦境,以及各国世代相传的民间故事、神话和史诗里,都不断出现一些共有的原始形象,如大智大勇者、魔术师、曼荼罗等。《格萨尔》就具备这种共有的原始形象的特征。在西藏格萨尔被称为松赞干布的化身,在汉族地区被称为“汉三国”,说格萨尔王是关羽的化身,在青海被称为“角厮罗”的化身,在国外又被认为是罗马凯撒大帝的化身……不仅如此,许多民族还可以把他同自己民族的英雄联系起来,说他是某某的化身。因为格萨尔同这些不同民族的英雄都有一个共有的原始形象。人类的原始时期在文化交往上有众多不便,甚至很少接触和了解,但人们创造的英雄形象却大致相同。也许各个民族都有一个大致相同的进化过程和极其相似的经历(或许在时间上有先有后),因此,那些进化和经历作为遥远的记忆存留着,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沉积下来。甚至这种记忆非常遥远,这种沉积又特别深隧。
  根据现代人体特功理论,人体是个多频发射和吸收的巨大系统。当人人静时,就抑制了多频干扰,加强了个别频段的辐射功能,使单频式的合拍共振有利于信息传输与图象显示,甚至会导致某些事物从常态转人特态,先天的特异功能就会产生。如果这种特异功能是在梦里发生的,由于梦原本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便可以跟踪和找寻那些人的记忆和共有的原始形象。“格萨尔王传”说唱艺人也以这种方式在梦中进行“神授”。
以下为最近的前十五条评论:共0条信息暂时没有信息----评论处 ----发评者:请回答:58 十 86 =&&&&&&&nbs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哈尔滨格萨尔王大酒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