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方程式 第五题D选项为什么只有水生成的化学方程式硫化亚铜

高中化学选修四 D选项为什么是错的?必采纳!!!_百度知道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某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实验1: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步骤:①先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加入试剂;②加热A试管直到B中品红褪色,熄灭酒精灯;③将Cu丝上提离开液面.(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熄灭酒精灯后,因为有导管D的存在,B中的液体不会倒吸,其原因是:.(3)拆除装置前,不需打开胶塞,就可使装置中残留气体完全被吸收,应当采取的操作是.实验2:实验中发现试管内除了产生白色固体外,在铜丝表面还产生黑色固体甲,其中可能含有氧化铜、硫化铜、硫化亚铜及氧化亚铜.查阅资料:①氧化亚铜在酸性环境下会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铜单质,在氧气流中煅烧,可以转化为氧化铜.②硫化铜和硫化亚铜常温下都不溶于稀盐酸,在氧气流中煅烧,硫化铜和硫化亚铜都转化为氧化铜和二氧化硫.为了研究甲的成分,该小组同学在收集到足够量的固体甲后,进行下图实验:(4)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有.(5)②中检验滤渣是否洗涤干净的实验方法是.(6)③中在煅烧过程中一定存在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7)下列对于固体甲的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填字母选项).A.固体甲中,CuS和Cu2S不能同时存在B.固体甲中,CuO和Cu2O至少有一种C.固体甲中若存在Cu2O,也可能有Cu2SD.固体甲中若没有Cu2O,则一定有Cu2S. - 跟谁学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某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实验1: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步骤:①先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加入试剂;②加热A试管直到B中品红褪色,熄灭酒精灯;③将Cu丝上提离开液面.(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熄灭酒精灯后,因为有导管D的存在,B中的液体不会倒吸,其原因是:.(3)拆除装置前,不需打开胶塞,就可使装置中残留气体完全被吸收,应当采取的操作是.实验2:实验中发现试管内除了产生白色固体外,在铜丝表面还产生黑色固体甲,其中可能含有氧化铜、硫化铜、硫化亚铜及氧化亚铜.查阅资料:①氧化亚铜在酸性环境下会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铜单质,在氧气流中煅烧,可以转化为氧化铜.②硫化铜和硫化亚铜常温下都不溶于稀盐酸,在氧气流中煅烧,硫化铜和硫化亚铜都转化为氧化铜和二氧化硫.为了研究甲的成分,该小组同学在收集到足够量的固体甲后,进行下图实验:(4)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有.(5)②中检验滤渣是否洗涤干净的实验方法是.(6)③中在煅烧过程中一定存在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7)下列对于固体甲的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填字母选项).A.固体甲中,CuS和Cu2S不能同时存在B.固体甲中,CuO和Cu2O至少有一种C.固体甲中若存在Cu2O,也可能有Cu2SD.固体甲中若没有Cu2O,则一定有Cu2S.某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实验1: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步骤:①先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加入试剂;②加热A试管直到B中品红褪色,熄灭酒精灯;③将Cu丝上提离开液面.(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熄灭酒精灯后,因为有导管D的存在,B中的液体不会倒吸,其原因是:.(3)拆除装置前,不需打开胶塞,就可使装置中残留气体完全被吸收,应当采取的操作是.实验2:实验中发现试管内除了产生白色固体外,在铜丝表面还产生黑色固体甲,其中可能含有氧化铜、硫化铜、硫化亚铜及氧化亚铜.查阅资料:①氧化亚铜在酸性环境下会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铜单质,在氧气流中煅烧,可以转化为氧化铜.②硫化铜和硫化亚铜常温下都不溶于稀盐酸,在氧气流中煅烧,硫化铜和硫化亚铜都转化为氧化铜和二氧化硫.为了研究甲的成分,该小组同学在收集到足够量的固体甲后,进行下图实验:(4)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有.(5)②中检验滤渣是否洗涤干净的实验方法是.(6)③中在煅烧过程中一定存在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7)下列对于固体甲的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填字母选项).A.固体甲中,CuS和Cu2S不能同时存在B.固体甲中,CuO和Cu2O至少有一种C.固体甲中若存在Cu2O,也可能有Cu2SD.固体甲中若没有Cu2O,则一定有Cu2S.科目:难易度:最佳答案解:(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4(浓)+Cu CuSO4+SO2↑+2H2O,故答案为:2H2SO4(浓)+CuCuSO4+SO2↑+2H2O;(2)熄灭酒精灯后,因为有导管D的存在,B中的液体不会倒吸,其原因是试管A中气体压强减小,空气从D导管进入试管A中,故答案为:试管A中气体压强减小,空气从D导管进入试管A中;(3)拆除装置前,不需打开胶塞,就可使装置中残留气体完全被吸收,应当采取的操作是从D管口向A中大量鼓气,故答案为:从D管口向A中通入空气(鼓气);(4)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普通漏斗、烧杯、玻璃棒,故答案为:普通漏斗、烧杯、玻璃棒;(5))②中检验滤渣是否洗涤干净的实验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后所得液体少许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沉淀洗涤干净;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未洗干净,故答案为:取最后一次洗涤后所得液体,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沉淀洗涤干净;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未洗干净;(6)根据反应判断:Cu+O2=CuO 增重;Cu2S+2O2=2CuO+2SO2 不变;2CuS+3O2=2CuO+2SO2 减重,则一定存在2CuS+3O22CuO+2SO2,故答案为:2CuS+3O22CuO+2SO2;(7)经分析固体甲加入稀盐酸后,得到的蓝色溶液,说明固体甲的成分中CuO和Cu2O至少有一种.分析反应:Cu+O2=CuO 增重;Cu2S+2O2=2CuO+2SO2 不变;2CuS+3O2=2CuO+2SO2 减重,因题给“固体乙称取2.00g,氧气流中煅烧、冷却称量至恒重,得固体丙1.84g”,即实际减重了,说明必有CuS,还要有其他物质.讨论:①若有Cu2O,Cu2S可有可无;②若无Cu2O,必有Cu2S.故③中在煅烧过程中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S+3O2 2CuO+2SO2& (条件也可为“煅烧”).经上分析,对于固体甲的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BCD,故答案为:BCD.解析(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4(浓)+Cu CuSO4+SO2↑+2H2O;(2)试管A中气体压强减小,空气从D导管进入试管A中;(3)从D管口向A中大量鼓气可使装置中残留气体完全被吸收;(4)过滤用到的有铁架台、普通漏斗、烧杯、玻璃棒以及滤纸等;(5)检验滤渣是否洗涤干净的实验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后所得液体少许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6)根据反应:Cu+O2=CuO;Cu2S+2O2=2CuO+2SO2 ;2CuS+3O2=2CuO+2SO2;从质量变化的角度分析;(7)固体甲加入稀盐酸后,得到的蓝色溶液,说明固体甲的成分中CuO和Cu2O至少有一种.分析反应:Cu+O2=CuO 增重;Cu2S+2O2=2CuO+2SO2 不变;2CuS+3O2=2CuO+2SO2 减重,因题给“固体乙称取2.00g,氧气流中煅烧、冷却称量至恒重,得固体丙1.84g”,即实际减重了,说明必有CuS,还要有其他物质.讨论可能存在的情况可解答该题.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答案--汇总--高一化学方程式与知识点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答案--汇总--高一化学方程式与知识点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8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