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罚孩子站这种计量违法行为处罚细则对嘛?

林怡:孩子说在幼儿园受罚我该不该信?_教育_亲子中心_新浪网
林怡:孩子说在幼儿园受罚我该不该信?
  问:贝生上的孙瑞雪幼儿园一年了。相比以前的公立园,我对它的方方面面基本满意,跟老师沟通起来也比较顺畅。因为对幼儿园的认同和信任,我这一年心情比以前轻松了许多。当然不是完全没毛病,但都能化解。今天和贝生游戏时,她不断提到“罚站”。我有点惊讶,因为家里从没人提过这件事,外出玩的地方也不太可能有人对她说这个词。我开始怀疑难道在幼儿园老师曾对小朋友罚站?我就问她从哪听来的?她说班上一位老师曾罚过她站!那位老师,每次见面都很亲切和蔼。不过以前她曾因为贝生午睡时间唱歌,罚孩子去厕所唱够再回来。那件事我向园方反应后,园方向我道歉并已找她老师谈过保证不会再发生。此后有几天,那个小老师见我都低头不好意思的样子。我也原谅她了。这次事情又发生在她身上,我虽然一贯坚持对园方和老师信任的态度。但也不由得产生怀疑:真的发生过罚站的事吗?其实我对孩子说话的真实性也有怀疑。以前在公立园,贝生不断对我说老师打小朋友,我很愤怒。转园半年后,贝生对我说:妈妈,其实那是我骗你的。她说的平静,我听的震惊!说完她没事似的玩去了,剩下我不知该相信她那句话。那时她三岁半。说谎对她来说那么本能。她丝毫不以为羞。现在也是,我该不该相信她的话呢?老师真的罚站了吗?贝生每天的情绪都放松愉快。相比在家,她确实不喜欢上幼儿园。不过在园时的情绪也很愉快啊。她朋友多,都是小姑娘,在一起时呼朋唤友叽叽咕咕的很热络。我知道孩子的说谎不能算品质问题。孩子在某个时期,分不清想象和现实。别的事情乱说我都能一笑置之,关于老师“打人”、“罚站”的事情,我真不敢掉以轻心。我准备明天和主班老师沟通。我很怕老师会嫌我烦,我希望自己能对幼儿园做到信任、放手、合作、支持。不过,总发生这样的事情,恐怕距离我的目标越来越远了。唉,我准备明天态度尽量好一点。希望老师能谅解家长吧。林怡姐,告诉我该怎么做吧!
  答:孩子有时候说这些其实只是她的想象,他很容易把想象的东西当成现实的东西说出来,跟真正意义上的说谎是有区别的。也许是他听别的小朋友说到过类似的话,结果就把别的小朋友说过的话搬过来改编一下说了出来,所以这个事情一定要慎重对待。记得琛琛很小的时候,我们住的地方有个小女孩,大概跟贝生现在的年龄差不多,那时候她老跟她妈妈告状,说她奶奶不给他吃水果,把她的水果抢着吃了,结果那妈妈信以为真,引发了婆媳之间的一场大战。但是据我们所知,当奶奶的绝对没有这样去做,相反,奶奶非常痛她的小孙女。我想,孩子在幼儿园说到的一些话也要先考察之后才能确定是不是真的。建议跟别的小朋友也聊聊,看看他们怎么说这些事情,至少可以从他们的说法中分析出一些事实。
  问:林怡姐,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妈妈写的:儿子没上幼儿园之前,我一直觉得他的性格是外向的,因为没上幼儿园一般都是和我们大人在一起的。可自从上了幼儿园,发现在家还是很活泼的,在幼儿园就完全变了另外一个人:排队洗手\上厕所\拿东西小朋友一挤就把他挤出来了,挤到了最后;在幼儿园也不爱说话,也很少回答问题(这是老师说的),即使是自己举手老师叫他回答,他却又不说了;被别的孩子打了2次,也没跟老师说,也不还手;在外面总是表现的委委懦懦的,不会主动加入小朋友当中去,不会主动拿玩具。
  林怡姐,我现在就有这个担心,我一直对宝宝的教育就是小朋友要友好,要互相交换玩具玩之类的,滑滑梯要排队之类的,因此宝宝也会出现这种情况,例如不懂得跟别人抢玩具什么的,我现在着急想请教林怡,我这样教育对吗?我该怎样做避免宝宝上幼儿园出现这种情况。非常感谢!
  答:孩子是否窝囊是否受委屈,那都是我们大人的推断,实际上,在孩子的世界里,所有这些行为都是合理的。他今天挨打,被挤到后面,不见得他永远都会如此,并且,孩子在他自己的圈子里的地位是经常变化的,他会通过模仿、思考来改变自己与人相处的策略,只要你给予他足够多的时间和机会去与小朋友相处,不因为他的行为感到焦虑,你的焦虑的情绪没有传递给孩子,也没有因此给孩子贴上标签,他就会尝试自己改变。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一个挨打的孩子某一天突然变成了小霸王,而一个经常打人的孩子则变得温和了。况且,孩子长大之后,他也无需通过武力来解决问题,更多的是,他需要通过他的智慧与技巧来解决问题。中国有句俗语叫“兔子急了也咬人”,一个一向很温和的人,当他遇到令他感到气愤的事情的时候,他也可能爆发的。所以不用担心你养育了一个小绅士,他将来就一定会成为一个小窝囊。文/
> 相关阅读:
同时发往微博&
更多关键字:&&&&&&教师如何对幼儿合理惩罚-牛bb文章网
教师如何对幼儿合理惩罚
所属栏目: &
案例:体育课,小朋友们按老师的要求排成几列做游戏,彤彤被排在了队伍的末尾。因为看不清楚,一直站出来张望,老师生气地说:“这孩子就是排不好队,无论把她排在哪个位置,都会自己独自站出来,把整个队伍带坏。”最后游戏结束,排队回教室的时候,彤彤还是因为和同伴争抢不肯老老实实地站在队伍里,被老师罚站走廊。但她丝毫没意识到这是对她的惩罚,反而当老师走了之后,和几个罚站的同伴一起围着走廊里的植物讨论了起来。相信这种情形在哪个幼儿园都不少见,教师想借助惩罚纠正幼儿的“错误”,幼儿却无视老师的苦心,让惩罚变得无效。与此相反的还有另一种情形,在任何一个网站搜索“幼儿园惩罚”,出现在眼前的都是些触目惊心的例子:轻的,因为孩子不按要求睡觉,就罚幼儿站窗台、关小屋;重的,则是屡禁不止的幼儿园虐童事件。为何会出现如此多的对幼儿的不合理惩罚,如何惩罚才能合理有效?作为一名教师,要做到合理的惩罚,不仅要考虑幼儿自身的因素,还要综合考虑惩罚要达到的目的、采取的方式、希望达到的结果等各个方面。(一)合理惩罚应充分考虑幼儿年龄阶段的特点皮亚杰在《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中,把成人对幼儿过失的惩罚分为抵罪的惩罚和回报的惩罚。并根据回报的严厉程度,将回报的惩罚划分为由重及轻的5类,其中涉及到排斥、自然后果法、剥夺、偿还等。并通过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询问及交谈,得出结论:“年幼的儿童赞成抵罪的惩罚,而年长的儿童则倾向于回报的惩罚”。赞成抵罪惩罚的幼儿不在意所犯错误与实施惩罚间的联系,认为惩罚越及时越严厉就越公正;而选择回报惩罚的幼儿则认为做坏事的人必须承担自己行为造成的后果,必须把事情恢复到错误之前的状态。虽然实验中受到幼儿自身智慧等因素的影响,但了解幼儿心目中的公平惩罚,也为我们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采取合理惩罚提供了借鉴。(二)合理惩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错误再犯与此对应的,在法律意义上也存在三种不同的惩罚观:报应主义惩罚观、功利主义惩罚观以及将两者结合的二元论的惩罚观。报应主义惩罚观认为,惩罚的目的是报应,具体到教育中,它关注的是学生违规行为所造成的实际损害程度,追求的是以恶报恶的对等关系。功利主义惩罚观认为,惩罚的本质在于预防,它关注的是运用何种方式去惩罚违规学生,从而使这种惩罚能更有效地阻止违规行为的再次发生。(三)合理惩罚的方式要经过慎重选择在结合各种对惩罚的分类方式后,本文把常见的惩罚方式归结为以下几种:隔离、剥夺、补偿。“隔离(time―out)”是在美国常见的一种惩罚方式,也可译为“计时隔离”,即在隔离之前可以和幼儿约定时间。需要注意的是,隔离时要告诉幼儿被隔离的原因,让他了解到隔离的目的是为了帮他改正错误,而不是针对幼儿本身。同时为了确保安全隔离的地点要在教师的视线范围之内。剥夺则是指的是剥夺违规者滥用的东西,比如没收幼儿撕坏的图书并不再借给他。补偿是要求幼儿偿还或赔偿损坏或丢失的物件,例如惩罚幼儿打扫干净弄脏的地板。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到的“自然后果法”,是要求教师要让幼儿感受自然的后果,体会受到自然后果“惩罚”的滋味,虽然这种方式可以让幼儿直接体验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但并不是适用于每一个人。如果实行不当,容易对幼儿身体造成伤害,有经验的教师在使用这一方式时,也应把握好幼儿能够承受的度。该不该惩罚、如何惩罚,一直是教育中不得不面对并经常被关注的热点话题。尤其是在对身心各方面发展不完全的学前儿童教育过程中,合理的惩罚显得尤为重要。何为合理惩罚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弄清楚什么叫做“惩罚”,“合理惩罚”又该如何与之区分。《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中将惩罚定义为:道德评价的方式之一。是对人的不良行为给予否定性评价,从而使其改正不良行为或品质。并具体指出惩罚的方式有批评、警告、取消资格、限制活动等。而本文中的惩罚特指的是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惩罚,即教育者对幼儿的不良行为或品行予以否定,使其经受不愉快的情感体验以期影响其行为或发展的一种教育方法。但教育中也存在着体罚、变相惩罚等不合理的惩罚。因此本文指出了“合理惩罚”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通过隔离、剥夺、补偿等不同方式,使幼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其不良行为进行的能起到预防效果的教育手段。(一)羞愧感的唤起案例1:户外活动时,大班的两个小女孩互相争执,一个出手抓伤了另一个女孩的脖子,老师看到连忙制止并带受伤的孩子去擦药。这时班上的孩子们都围了上来,你一言我一语地指责出手的小女孩:“***大坏蛋”“***不和你玩”。打人的小女孩开始还和同学们争吵,最后在大家的“声讨”下低头摆弄自己的手指,不再说话了。在该案例中,教师并没有出面批评动手打人的幼儿,但在朋友们的“指责”声中,打人的小女孩最终还是低下了头,意识到是自己做错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幼儿羞愧心的唤醒可能要比教师的厉声训斥或是谆谆教诲要有效的多。综合羞愧感的产生机制可以看出,当人的当下行为表现与自己价值标准间存在落差,又意识到该落差会降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时,会产生羞愧感。而正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的幼儿尤其在乎成人对自己的评价,当产生羞愧后幼儿为了弥补,就会理解到时自己做错了,此时的惩罚能够达到预想的效果。(二)适当的矫枉过正案例2:浩浩是个大班的男孩子,常常会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而大声的哭闹。吃午饭的时候,他又发起了脾气,把刚盛好的饭倒在了地上。老师见状,拿板凳过来坐在他旁边,平静地说:“我现在就坐在这里,看你自己把地上的饭打扫干净。”浩浩开始只是哭,但看老师真的坐下来了,就自己去拿了抹布扫把,边哭边把地面打扫干净。之后,老师开始问他为什么发脾气,告诉他不应该把饭打到地上。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首先没有因为幼儿的无故哭闹行为而大发雷霆,而是采取了一种冷处理的方式。我们暂且将其与“矫枉过正”进行一下比较:矫枉过正这种方法最初是用于减少慈善机构中精神发育障碍患者的攻击和捣乱行为,它要求当事者在每次问题发生的一段时间内,进行与该行为有关的费力活动。矫枉过正有两种形式:积极练习和过度补偿。比如通过多次的抄写来记住写错的单词,属于积极练习。过度补偿则指的是如果幼儿在墙上乱画,惩罚他不仅要把一面墙弄干净,还需要把另一面没有弄脏的墙面也擦干净。从案例中我们看出,教师采取了一种适当的矫枉过正,让幼儿在打扫的过程中冷静下来,之后再进行教育。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使用不当,这一方式很容易发展成对幼儿的体罚。欢迎您转载分享:
更多精彩:惩罚是一种必要的教育手段吗?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三岁儿子上幼儿园被老师罚了,是我多心还是。。。
三岁儿子上幼儿园被老师罚了,是我多心还是。。。
大学一年级
三岁儿子上幼儿园被老师罚了,是我多心还是。。。
大爱!大爱!求亲给链接!感激!
快速求链:
大爱!大爱!求亲给链接!感激!
你有慧眼!跪求宝贝出处,不胜感激
好喜欢你的宝贝!方便告知购买地址吗?谢谢啦!
偶像!能给我这个宝贝的链接吗?太喜欢了!感激涕零!
你的帖子简直太棒了!希望得到这个宝贝的购买地址!万分感谢!
回复到本帖
大学一年级
昨天晚上儿子跟我说今天靠墙站没站好,老师罚他和另外一个小朋友不能玩玩具,站在那看别的小朋友玩,我说那老师骂你了吗,他说没有,打你了吗,他说没有,我心里才稍微安心一点,但是想想那情景,怎么觉得心里那么难受呀。
& &老师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吗?是我多心了,还是怎么,反正就是今天一天心里不痛快。
显示全部签名
高中一年级
:身为家长我觉得心疼孩子是应该的,但是还是要理解老师,想想我们小时候,老师更严格,可是那时候的家长只有说自己孩子的份儿,从来不挑老师,因为知道老师说孩子也是为孩子好,如果楼主觉得孩子站的时间过长了,可以跟老师沟通,也或者问清楚了到底孩子在幼儿园怎么淘气了,做好沟通最重要。我家里就有人是老师,我知道现在老师太不容易了,对孩子打不得骂不得,因为知道家长现在动不动就维权,好像老师都虐待孩子似的,做什么都不容易啊
大学一年级
:恩恩,亲的方法很理智,呵呵,谢谢哦
显示全部签名
高中一年级
:一看你就是那种通情达理的家长,不过身为家长你想想,如果三天两头给老师提意见,你说老师心里能痛快吗?对吧,最后吃亏的还不是孩子,虽然老师绝对不敢报复孩子,但是心里肯定还是有疙瘩的,所以有事情跟老师商量着解决是最明智的。
大学三年级
让孩子吃点苦是好事 从小就让他明白地球不是围绕他转的 现在一些大学生 哪个不是家里惯出来的 你看走进社会都是什么样子····
小学五年级
没事的,我家闺女还被罚的,这是告诉他对与错的一种方式
大学一年级
:我其实也不会想去找老师,如果一点小事儿就去找老师的话,肯定不好。也没必要,我一个朋友的婆婆就是有点小事儿就去找园长投诉,我觉得那样真的不好
显示全部签名
小学一年级
:应该先问问为什么被罚,这种罚站的惩罚方法还是能接受的,问问孩子为什么被罚,跟老师沟通一下过程。我家仔仔也被罚过,他自己表示无所谓,而且也确实调皮了,我是不是有点不像亲妈啊。呵呵。
初中三年级
:也要问问宝宝,老师为什么罚站,肯定不会无原无故就罚孩子的。
大学一年级
引用:原帖由 shzorro 于
11:40 发表
:身为家长我觉得心疼孩子是应该的,但是还是要理解老师,想想我们小时候,老师更严格,可是那时候的家长只有说自己孩子的份儿,从来不挑老师,因为知道老师说孩子也是为孩子好,如果楼主觉得孩子站的时间过长 ... :
同意,除了罚罚站,我觉得老师根本没有更严厉的办法管教孩子,但是孩子不能一味的纵容吧,所以,我觉得真的不用多心。
初中一年级
如果孩子淘气调皮了,老师适当的加以惩罚,也是引导孩子的一种方法,这样能让孩子知道,有些时候是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的,这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自律心,都是为了孩子好,现在都是一个孩子,被溺爱的孩子太多了,对孩子未来还是比较担忧的。现在好多的90后00后的孩子,一点责任心和承受挫折的能力都没有,这样如何在社会立足呢!!!!!!
大学二年级
无规矩不成方圆,不管这规矩合不合理,毕竟幼儿园老师统一规定的。所以我觉得适当的惩罚是应该的。
还有,幼儿园老师面对的是一群孩子,所以作为家长,我觉得要理解,毕竟自己在家看娃还有闪失的时候。
我儿子这半年额头上多了好几道抓痕,都是小朋友给挠的,想想也能理解。只要不是大的问题,理解万岁
初中一年级
这老师把孩子孤立起来,打击了他的自信心,长期以往会对孩子的性格造成影响,是比骂打更狠的惩罚。
初中一年级
:我也听我们孩子说过,说老师让小朋友站厕所门口去,因为捣乱.我觉的啊,如果这事轮到我的身上,我也会心理别扭的,但是想想小朋友犯错了,家长在家也会惩罚的,老师也一样,只要不过分就问题不大.
博士二年级
我儿子好像也被罚过站,他自己说的,因为自己不听话。我觉得挺好,犯了错就得惩罚。我甚至觉得老师偶尔揍揍屁股也无所谓。
网上曝的那些老师我觉得都是心理变态的,所以我们不用担心,只要老师心理正常,不会虐待孩子的。
显示全部签名
1998年,大学入学,我们相识
2000年,敬业湖边,我们相恋
2002年,携手努力,我们读研
日,我们婚了
日,我们的大白开回家了
日,我们的天使降临
我们要永远幸福的生活下去!
大学四年级
别太担心 我看老师也挺好的 做错了事儿 是要 有一些小小的“惩罚” 不然对孩子 的成长也是不好的
我们小时候 记得爸妈都是跟老师一条心 送到学校 就跟老师说 不听话 你就揍&&哈哈
显示全部签名
京宠 北京人的宠物店
初中一年级
宝妈别太担心,之前看超级保姆,国外的小朋友犯错误也是建议家长惩罚的,比如设立一个惩罚椅子,必须在上面坐够多长时间,不许乱跑和别人说话,刚开始孩子特别没规矩,后来就慢慢扳过来了。我觉得关键是老师有没有虐待孩子或者言语上的攻击,如果没有,就跟小朋友说明,犯了错误是会受到惩罚的是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在学校是这样,在家里是这样,将来长大了也会是这样。当做是一次锻炼吧!话说我小时候也被罚站哈
☆◇※↙∞♀
没事 孩子没吃亏
适当惩罚 肯定有好处
☆◇※↙∞♀
心疼小孩,可以理解。
不过就算以后上社会,这些也是难免的,必须做好自己。不然就吃亏,
显示全部签名
花旗参、; 、、、、、、、;、、、、、;
小学五年级
孩子淘气了 罚站也没什么的&&能让孩子知道错了就该受到应有的惩罚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声明:论坛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立场。转载文章/图片请注明作者及出自 、,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原作者。  【摘 要】幼儿园教育应以正面表扬、鼓励为主,但是针对幼儿认知和自控能力不足的特点,教师在塑造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幼儿"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简析教师对幼儿的惩罚――该与不该
2013年第3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幼儿园教育应以正面表扬、鼓励为主,但是针对幼儿认知和自控能力不足的特点,教师在塑造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幼儿良好道德品质,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的过程中难免会用到惩罚教育手段。如何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惩罚教育应有的价值,这是学前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的问题。 中国论文网 /8/view-5898434.htm  【关键词】教师;幼儿;惩罚   一、惩罚的内涵   惩罚是指对学生表现的不良思想品行作否定的评价,对个人或集体进行指责,旨在控制某种行为。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的惩罚表现为否定性的表情暗示、说理教育、隔离、暂停活动、让幼儿对自己的过失负责等形式,并不包括体罚。   有研究者认为,惩罚的效果由时间、强度、连贯性、惩罚者与幼儿的关系、语言的配合、惩罚与正强化的配合等因素决定。选择合适的惩罚策略,能够明显提高惩罚教育的效果。   由于认知能力有限,幼儿对道德规范、规则的认识尚未内化,有时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不当行为及应受的惩罚。在实施惩罚教育时,教育者要晓之以理,明确告诉幼儿错在哪里,为什么会被惩罚,同时要动之以情,让幼儿了解自己的不当行为产生的后果,引发幼儿对自己不当行为的内疚以及对受伤害同伴或事物的同情,从而转变幼儿对惩罚的态度,从不得不接受转为心甘情愿接受,进一步提高惩罚教育的效果。这种说理加情感教育的惩罚方式,不仅能使幼儿明确了解应该遵守的规则、规范,还会引发幼儿对错误行为后果产生内疚、懊悔等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增强幼儿的责任意识,使幼儿对惩罚心悦诚服,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学会控制并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自尊是个人基于自我评价,对个人价值所产生的一种持久而有情感的感觉。对幼儿而言,自尊可能不是来自自己评价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外在标准,而是来自自己是否能感觉到被特殊意义的人所喜爱、所接受、所重视。幼儿园教师可以说是幼儿心目中有着特殊意义的人,幼儿都期望得到教师的喜爱和肯定。   幼儿园惩罚教育是教师对幼儿某一方面或某一行为的否定性评价,如果把握不好惩罚教育的尺度,可能会影响幼儿的自我评价,挫伤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作为幼儿心目中的重要他人,教师实施惩罚教育时应以对幼儿的爱为出发点和归宿,在保护幼儿自尊心的前提下,在适当的时候进行适度的惩罚教育。那种威胁恐吓式的惩罚方式应该谨慎使用或者避免使用。在幼儿园班级中,教师不能为了个别幼儿的个别不良行为而终止或打乱教育活动的正常进行。为了避免破坏整体教学氛围,教师可以通过否定性的表情、身体动作的暗示、暂停活动的方式巧妙制止个别幼儿的不良行为。教师还可以使用集体教育方式,重申班级活动规则,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班集体的行为准则,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现代心理学与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发现之一就是揭示了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双向作用关系,指明了教育教学活动作为师幼交往、互动过程的本质、特点与规律。在教师向幼儿施加影响的同时,幼儿也以自身的特点、行为,有意无意地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   面对幼儿的种种不良表现,如上课随意走动、欺负同伴、不听教师口令、不遵守游戏规则等,教师经常会产生愤怒、烦躁、挫折等强烈的消极情绪体验。有一位幼儿园教师曾告诉笔者:“只要看到班上最调皮的那个幼儿来上幼儿园,我就会头痛。”教师在处理应急事件或情绪不佳时往往还会表现出一些过激行为,如大声呵斥、叫嚷、拽拉幼儿等。教师的这些失控行为既不能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正面示范,也不利于师幼间信任、依恋情感的建立,更不利于幼儿不良行为问题的纠正。因此,在面对幼儿的不良行为时,幼儿园教师要保持头脑清醒,克服幼儿消极行为的影响,理智面对幼儿的种种不良行为,采取科学合理的惩罚方式,使惩罚教育不仅能够制止幼儿的不良行为,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还能增强师幼之间的良性互动幼儿园教育应以正面表扬、鼓励为主,但是针对幼儿认知和自控能力不足的特点,教师在塑造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幼儿良好道德品质,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的过程中难免会用到惩罚教育手段。如何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惩罚教育应有的价值,这是学前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的问题。   二、教师不该做的惩罚   (一)危害幼儿的生理健康的体罚   幼儿的身体处于快速发育阶段,如果在此期间受到惩罚中常见的体罚,会给孩子的身体发育带来不良影响,甚至造成幼儿残疾,进而影响孩子未来的生活、学习、工作。有报道:温州某幼儿教师因孩子淘气不听话,对2周岁的女童进行体罚,导致孩子皮肤出现大面积青紫淤斑、肌肉损伤。这给家长、教育部门以及幼儿自身带来的恶劣影响是深远的。体罚说明教师的师德存在问题。不管孩子有多么好动、调皮,但那是孩子的本性,不应该对其进行体罚。尤其对于年小的幼儿来说,他们只是身心未发展成熟的孩子,不能用体罚手段来强制他们。因为体罚孩子,是没有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来看待,更谈不上合理和合法。   (二)损害幼儿的心理健康批评、讽刺、辱骂惩罚   首先,惩罚损害幼儿的自尊和自信心。幼儿的自尊自信是建立在幼儿教师的喜爱、重视及其言语肢体表达上。在幼儿心目中,老师的地位比父母还重要。教师的惩罚会直接挫伤幼儿的自尊和自信心,给幼儿带来自卑和不安的低落情绪,使幼儿形成不正确的自我评价――“我不是一个好孩子”。其次,惩罚损害幼儿的人格。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第一个关键期,是个性、人格及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的惩罚容易导致幼儿产生紧张焦虑、情绪不稳定、孤独不合群等畸形性格,这种个性一旦形成便不易改变。最后,惩罚是幼儿不良行为产生的根源。幼儿因偶尔犯错受到教师的惩罚,为了不让父母知道自己在幼儿园表现不好,会用谎言或假象来蒙骗父母。幼儿的撒谎、欺骗、自闭等反社会行为,严重阻碍其心理健康的发展。   三、正确科学运用惩罚手段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一)正确运用批评惩罚手段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维护和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但是如果批评惩罚用得不当,则会导致孩子产生更为严重的心理行为问题。对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都有利的,只有科学合理的批评惩罚,才能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那么,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在批评和表扬孩子时应注意些什么呢?
  1.批评惩罚要及时。对于幼儿所犯的错误,应及时加以批评教育,因为早上发生的事情等到晚上孩子早就忘记了,如果此时你再批评他,他会觉得莫明其妙,因而也就很难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另外,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及时批评,会让不良行为与不愉快体验建立更加牢固的“刺激-反应”联系,进而减少犯同一错误机率。   2.要让幼儿知道受批评惩罚的原因。批评幼儿时,要告诉幼儿,他错在哪里,今后注意些什么,而不应简单地惩罚孩子了事,因为那样,幼儿既不知道错在哪里,也不知道今后应该如何去做。为此,我们应该注意:   (1)避免笼统模糊。笼统模糊的表达方式常常会引起理解上的不一致。比如,老师为某件事叮嘱幼儿早一点整理玩具,结果,老师指责幼儿动作太慢;而幼儿则认为他已经很快了。平日间,为这样的事师幼之间也常常发生不愉快。究其原因,是因为不同的人,不同的角色对同一概念的理解是不完全一样的。所以,与其笼统地说:“早一点”、“快一点”、“马上”等这样模糊的要求,还不如在日常生活中给幼儿建立一个准确的时间概念,然后在对幼儿提要求时则具体说定一个时间,如几点几分。又如,如果对孩子的某种行为不满,要避免笼统地指责“你这个孩子……”,而应该具体地说“你这个行为……”,“你这件事……”。因为你真正不满的是他的某个行为,而不是他这个人。   (2)让幼儿明白所犯的过失与后果间的联系。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幼儿清楚地知道他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从而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如,孩子不好好吃饭,父母可以由他去,只有在他饿了再吃东西时告诉他不好好吃饭与挨饿的联系。许多父母抱怨孩子不吃饭的同时,又给他们零食吃,孩子们感觉不到不吃饱饭挨饿的后果,父母的批评也是徒劳的。   (3)告诉幼儿正确的做法。责罚只是一种教育的手段,而不是教育目的。在对孩子进行责罚时,必须教给幼儿做事的正确方法。最好是给幼儿做些暗示,让幼儿自己去思考并作出判断。   3.要尊重幼儿,不要让批评惩罚伤及幼儿的自尊心。批评是为了幼儿更好地健康地发展,但是如果我们不注意在批评过程中对幼儿自尊心的保护,那么,幼儿失去自尊心后,他就会变得不知羞耻,对我们所有的批评和正面教育抱无所谓的态度,这将对其今后一生的发展带来无法抹去的消极影响。因此,我们在批评惩罚幼儿时应该注意:   (1)不要挖苦嘲笑幼儿。如不能对幼儿说“傻瓜”、“笨蛋”、“亏你想得出这么愚蠢的办法,你可真聪明”等,因为这些伤害性语言会严重打击孩子的自尊心。   (2)不要在公开场合批评惩罚幼儿。因为经常在公开场合被批评,将会使孩子失去自信心和自尊心。   (3)不要因为一时一事的错误,而否认幼儿的一切。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教师的确经常指责孩子。如孩子不小心把一碗饭碰翻在桌子上,老师马上就大声叫嚷:“都这么大的人了,你总该知道怎样拿东西吧!叫你小心,小心!给你讲过多少次了,就是记不住!”另一个老师也许会说:“连杯子都拿不住,笨手笨脚的,我看你呀,将来也不会有出息!”而老师往往没有想到,孩子受到指责后自信心方面受到的损失,比那一碗饭的价值不知要大多少倍。孩子做错了事,而否认其一生的发展是不对的,这样会使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这种心理甚至会成为其一生发展的一个障碍。   批评惩罚幼儿应该就事论事,不要以偏概全。不要因为幼儿一件事没做好,就说他什么都做不好,更不要因为幼儿一时的错误,就全盘否定幼儿,把幼儿说得一无是处。因为经常被成人全盘否定,幼儿会觉得自己一钱不值,会对自己没有信心。因此,我们不能因幼儿做错了一件事,就给他下这样的结论:“你总是……”、“你肯定……”、“你从来……”。   另外,幼儿园在周末总结或一天总结时,对幼儿评价也应注意,不要因为幼儿某一方面或某一时段表现不好而将其一周的努力或一天的努力全部否定。在幼儿园我们就经常看到许多孩子许多方面表现都很好,可就是吃饭慢或是偶尔乱扔了一片纸屑,而无法得到教师的表扬肯定(给予小红花/五角星等),这些孩子在一周结束后或一天结束后大都是郁闷地离开了幼儿园回家……   (4)不要在自己感情冲动的时候,批评惩罚幼儿。因为当我们处在情绪失控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意气用事而加大对幼儿的惩罚力度,进而有可能会给幼儿身心带来不可挽回的危害。批评惩罚不是目的,批评惩罚的关键使幼儿知错改错,批评惩罚和发火不是一回事。在获知幼儿犯错误后,成人要调整好自我的情绪,保持平和而理性的心态,采用适度的语言和行动,对其进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既教育了既纠正了幼儿的不良行为,又没有伤及幼儿的心灵。   4.要一事对一事,不要翻旧账。不要因为幼儿做错了一件事,就把他以前的一切错误一一数落,否则会大大地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谈眼前,不翻旧账,做错的事已经批评过了就不应该再提了,不要老是记着幼儿以前犯过的错误不放,否则,会让幼儿觉得他在老师或家长面前永无“翻身”之日,进而自暴自弃。幼儿正处在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要勇于原谅幼儿的过错,否则,动辄翻老账,就会让过去犯的错误永远成为幼儿发展的一个挥之不去的精神障碍。另外,把从前和当前的事都一起数落,会令幼儿莫名其妙──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事情挨批评惩罚,也知道改正些什么,这当然不利于他们的不断进步。   5.不要用威胁的方式惩罚幼儿。威胁会使幼儿长时间地处于心理负重状态,不利于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请看以下的材料。   [材料]   谁更难过   教师将刘勇拉到她的跟前,然后对他说:“刘勇,你来说说刚才你哪做错了?”   刘勇怯怯地回答说:“我不应该上课讲话。”   教师问:“还有呢?”   刘勇说:“和萌萌聊天。”   教师说:“其他小朋友,还有谁刚才乱说话的?丁大牛,你下次注意了,别下回轮到你……。所有的小朋友坐好了!”   刘勇今天受到了直接的批评惩罚教育,明天他大概可以快乐了。可是丁大牛呢?他就很难有快乐了,因为教师已盯上了他,他随时都会有被老师揪出来批评的危险……,背着这样的心理负担,丁大牛或许会吃不好,睡不香,得玩也不会开心。因为有一双眼睛一直在盯着他……   因此,我们不要对幼儿说:“你敢不听话,老师不要你了。”、 “你不听话,让你爸爸揍你。”、“你不听话,我告诉你爸爸妈妈,让他们来收拾你!”、“你再尿床,我就把你的小鸡鸡剪掉。”,等等,因为这样的威胁语言会给孩子带来不该有的持久的恐惧感和不安全感。   6.批评惩罚不宜过多,过滥,要因人而异。过多的批评惩罚,会使幼儿自卑;过滥的批评惩罚,会让幼儿对批评惩罚产生“免疫力”,而使批评惩罚失去其应有的教育效果。批评惩罚还要因人而异,对于有自卑心理的幼儿,应尽量少批评惩罚,因为他们的自信心十分脆弱,任何不当的批评都会使他们变得更加缺乏自信心;对于过于敏感的幼儿,也应尽量少批评惩罚,因为不当的批评惩罚可能会导致他们变得更加忧郁。   在面对幼儿的不良行为时,幼儿园教师要保持头脑清醒,克服幼儿消极行为的影响,理智面对幼儿的种种不良行为,采取科学合理的惩罚方式,使惩罚教育不仅能够制止幼儿的不良行为,保证幼儿的正常的活动秩序,还能增强师幼之间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 赵祥麟:《外国教育家评传 》 上海教育出版社   [2] 陈伟军:《教育学》 科学出版社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园老师体罚孩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