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的东》第七段是如何描写热闹场面的成语的村庄的

在第七段的开头,作者为什么说村庄真正的干渴却是从越来越多的人离开村庄开始的?_百度知道仿照《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写一写你家乡的变化.我就差这个作业就完成了。求求求!
乌石の1848
1.家乡的变化“媛媛,回家乡看看吧?”爸爸再一次问我.我还是那句老话:“不,永远也不!”这时,勾起了我以前在家乡的事:我们睡觉的地方是睡在干干的茅草上,没有蚊帐,晚上蚊叮虫咬,害得我整宿整宿睡不着觉;门前是一堆堆的牛粪,又臭又脏,一脚踩下去,脚也不知变成了什么样;泥泞的路到处是水潭子,如果不小心踩到水潭子,整个脚就陷下去,好不容易把脚抽出来,可鞋子却留在泥潭里……爸爸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对我说:“现在家乡‘昔非今比’了.”我暗暗地想:这是真的吗?于是我就跟着爷爷坐着汽车回家乡了.来到了家乡,啊!真美!难道这是我的眼睛花了?我揉了揉眼睛,没有呀?本来以前那坑坑洼洼、崎岖不平的小路,现在已变成一条平平坦坦的柏油路,路两旁种满了花草树木,蜜蜂在唱歌,蝴蝶在跳舞,高楼大厦拨地而起.我和爸爸来到叔叔家,哇,叔叔家也变了,墙壁刷得雪白雪白的,好像是粉装玉砌的,好像是银装素裹的.家具也崭新的,刻着龙凤图案.房子很大很大,他们再也不用灶头煮东西了,都换成煤气炉,方便快捷……我好像到了人间仙境.叔叔带我走进一个房间,掀开一块花布,呀,这正是我再熟悉不过的东西——电脑.叔叔熟练地操纵着电脑,犹如在谈钢琴似的.姐姐也有一台电脑,她也挺会打电脑.以前那重男轻女的旧社会观念现在也没了.我想不到家乡人的素质提高得那么快!吃过午饭,我悠闲地散步,看见远处那些农民不再用老黄牛拉犁耕地,而是用各式各样的拖拉机犁地.犁地时发出的声音如同赞扬家乡的变化.家乡的人变了,地变了,交通也方便了,电话什么的都有了.可是什么让这些变了呢?我正百思不得其解,这时,两个妇女在谈笑风生.一个说:“还是政府好,我不重男轻女了.我现在才发现,原来女孩儿也是那么棒!”“我的女儿也是呀……”我恍然大悟,原来这是政府的功劳哇!我想:假若到了未来,这里一定变得更美好!令人欣喜的变化小时候,常听大人告诉我说,世界不断在变,所有你周围的东西都不会保持原有的状态一辈子的,那时候的我,还听不太懂,只是觉得奇怪,为什么所有的事物都会变,甚至变得让人完全认不出来了.就好像电影里的变脸一样.过了几年,我已经懂事了,似乎有一点了解,所有的事物都是在发展的,就好像时间不停的流失一样,尽管发展有快有慢,但它们都会变得和以前不一样,这就是发展的魔力,也是促进它们不断发展的动力.长大后,看见周围的来来往往的人和事,而环境也不断在变,我便完全懂得了,发展的重要性,就拿杭州就说吧.不对,若要说杭州的变化,恐怕说几天几夜也说不完了.还是缩小范围,说说文二路这一条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路吧.听长辈告诉我,大概在二十几年前,那儿还没有那么多的房子,而多数是农田和坟场,十分的荒凉.虽然没有亲眼所见,但大抵也可以想象得到那时候的情形.我从小就住在那一带,当我还是小学生的时候,由于学校就在家附近,所以也就特别频繁的在那里走动,在那时候,那条路虽然比起原来要好上许多,但终究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条小小的弄堂罢了.刮风时灰尘飞舞,眼前一片雾茫茫的,而下雨时也好不到哪里去,在那里走一趟,就得洗一次鞋,因为地面上像铺了一层厚厚的泥.现在大概已经有十年的时间过去了,文二路也完全变了一个样,它像一个成长了的孩子,正在展现着它的魅力.虽然不能和市中心比较,但也是有模有样了,路边一家家商店开起来了,然后又一次一次的翻新,马路也变宽了,汽车在上面来来往往,一副四通八达的样子.这已经不再是以前的文二路了,它代表着新世纪最显著的变化,代表着杭州正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前进.欣喜,在于变化.2.家乡的变化我的家乡是山清水秀而又贫穷落后的.我的家在离市区几百里远的山沟里.上高中之前,我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的怀抱.老实说我对家乡的发展或是变化向来不是很关心.上高中以前没有这种意识,上了高中之后没时间关心.连两年多前到远在千里之外的他乡上大学,又懒得去关心了.因为家乡经济的发展速度跟珠三角的城市比起来实在太令人失望,提起来就伤心.不过要说家乡的变化,我想或许可以这样做个简单的、表面的概括吧:钱多了,人“懒”了;楼高了,水脏了.改革的春风直到八十年代后期才似有若无地吹到我们这个偏僻的山村.在此之前村里人不管男女老少都努力地在土里刨食.只是我们深爱的这片土地给我们的回报却并不多.村里除了种地再没有多少其他的收入,许多人有手艺、能吃苦,但是没个施展手艺的去处.八十年带末几年,村里人不再指望那块地了.听说大山外面的城市里有金子捡,纷纷走了出去.青年人,中年人,有手艺的,没手艺的,都想出去捡点金子回来.他们一去就是一年半载的,回来时虽然不是满身金银,总比土里刨出来的多.于是在家里歇上十几二十天的又出去了.留在村里的多是老人孩子.到了九十年代中期,连十几岁的小孩子在教室里也坐不住了,许多都挤南下打工的列车.农村劳动力少了,以前辛辛苦苦开荒开出来的地没几年又长满了野草.近几年水田也荒了许多,种地太辛苦,家里有了钱,谁还愿意自找苦吃呢?以前春节刚过没几天,田头地角便都是忙碌的身影.如今没过元宵下地似乎是很丢脸的事了.留在家里的农村妇女农闲时隔三差五就会聚在一起打牌消遣,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啊!晴天迎着朝露出门,披着星光回家,雨天便是风里来雨里去,一年到头没几天歇的.这几年村里的楼房就像雨后的春笋般不断从各个角落冒出来.三层四层,有的外表装修得很漂亮.即使只是一层的,算不上楼房,看起来毕竟比那些泥砖瓦房要顺眼得多.室内的装修就更不必说了,光滑得照得出人影的地砖啦,华丽的墙纸……简直是拿钱往墙上贴,拿钱往地上铺了.就是只刷上白白的石灰看上去也亮堂多了,不再像泥砖瓦房那样阴暗、压抑.但是让人很不舒服的就是溪中的水越来越脏了.以前用不起自来水,村里人的用水都取自那条横穿村庄的小溪.村里人清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家里的大水缸挑满水,以备一日之用.我们小的时候还经常在小溪里游泳.有时口渴了就着溪水猛喝一气.现在别说挑溪水做饭,就是洗菜拿回家还要用自来水再洗上一两遍.夏天看到这些脏水,我们不再有跳下去的冲动.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的情景如今是看不到了.溪水中、溪边随处可见的是各种各样的垃圾,那些塑料袋有的早就变色了,但就是不肯化掉.村民习惯将所有的垃圾随手倒入溪中,他们相信溪水会带走这些他们不需要的东西.或是堆在门前的空地上,积多了便点上一把火,于是谈笑间,垃圾灰飞烟灭了.可以预计将来村里人的生活会越来越好,钱会越来越多,楼会越来越高.人会越来越“懒”吗?但是水会越来越脏吗?村里人的这种“懒”,老一辈的人是看不惯的.不过这也正说明了生活的变好啊!得益的是家乡的后代.水的越来越脏,村里的小孩子怕也是早就习惯了吧.受害的不也是他们吗?3.家乡的变化我的家乡在九江,它虽没有美国纽约的繁华,也没有水上海港—-威尼斯的绚丽与多姿,更没有日本东京的古朴与典雅,但我却爱它,因为我爱这片土地,更爱这些勇于创新与探索、勤劳质朴的人.大家都知道,九江有一汪美丽的甘棠湖,那就是我们的母亲湖.在那几年里,我们这位母亲并不美丽,她显得是那样憔悴与苍白,那样的忧虑与无奈!污泥浊水,小鱼小虾不愿把它当作自己可爱的家园,就连具有顽强生命力的野花野草也不愿在她的怀抱中生根发芽,母亲面对此情此景她流泪了,她伤心的向我们倾诉与呐喊,那声音曾经久久地回荡在我们每个人的耳畔与心田.如今的甘棠湖,清清的湖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是那么碧绿,那么透明!微微的波纹闪烁着点点金光,仿佛一块翡翠镶嵌了许多金片,一闪一闪,让你觉得她是那样轻柔、可爱.湖堤上,梧桐树、柳树像一个个英勇的战士,挺起身子,守卫着生育它们的这方土地,守卫着我们的母亲湖.只听“啪——”一条鱼跃出水面又钻了回去,给这如诗如画的景色又平添了几分生气.每当夜幕降临,湖坝灯火辉煌,犹如繁星洒落人间.此时此刻,我的心潮起伏澎湃,我仿佛看到了母亲欣慰的面庞,我仿佛看到了母亲那深情的目光,我更仿佛听到了母亲无比激动与亢奋的心!“孩子们,感谢您,您用那勤劳的双手、辛勤的汗水改变了我的生活,改变了更多人的生活.”是呀,母亲您说得对,我们现在的生活好起来了,电脑、电话进入了家庭,家家都有电视有线、电话购物、网上购物、家庭就医,一卡通、一线通、电子商务等好多名词跃然在我们面前,坐在家里我们就可以周游世界,通过因特网我们可以看到“埃及的金字塔、法国的埃菲尔铁塔、日本的富士山、莫斯科红场的列宁陵墓,我还可以在美国的唐人街上漫步.”只一会工夫我又变成了一个悠闲自得的小旅行家,好浪漫,好惬意呀!朋友,你能说我的家乡不美吗?面对此情此景,我信心百倍.我一定要努力学习,掌握真正的本领,把家乡建设成祖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一颗明珠,让天下的游客都来游览观光!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昨天,这儿是一片贫困,生活,多少年来一个摸样。贫穷落后困扰着人们,强大的科技一片渺茫。 黎明,爸爸在田间劳作,傍晚,妈妈在灯下织布。小孩子帮爸爸在田间除草,姑娘帮妈妈照顾弟弟妹妹。 啊,只不过短短几年风光,变化超出了世界的想象。世界东方的这个国家,奇迹般的改变了自己的模...
你可以把这些文章盖一下 地点改下 
扫描下载二维码引用龚文瑞老师的作品:探寻赣南之东:石城礼地
探寻赣南之东:石城礼地(一)
石城县的高田镇岩岭管理区礼地村,是赣州3.94万平方公里土地最早承接太阳光芒的地方。这个赣州最东边的村庄,民风纯朴,自然风光优美,文化底蕴深厚,且无论岁月怎样流转,其礼义、淳朴之美德依然如歌如画。
&&&&&&&&&&&&&&&&&&&&&&
&&&&&&&&&&&&&&&&&&&&&&
礼地:乡风淳朴的礼义之邦
&&&&&&&&&&&&&&&&&&&&&&&&
——探寻赣南之:赣南之东
&&&&&&&&&&&&&&
人们对石城的普遍印象是偏远山区县。稍多些了解的则知道,石城是赣江源头,江西母亲河发源于石寮岽,石城是长征出发地之一,石城是白莲之乡、烟叶之乡、灯彩之乡,石城是重纸、砚台的著名产地,石城是客家文化最深厚的县域。
2004年第十九届世客会之后,与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陆续来到石城,田野考察之后,他们惊喜地发现宁化石壁只不过是“石城隔壁”的一个小地方,真正的客家祖地却原来在石城——石城有着大量形成于唐宋明的早期客家宗族族谱,较石壁族谱有着量与时间的绝对优势。此举奠定石城重要客家发祥地地位,也为赣南确定为客家摇篮提供了最重要的依据之一。从此,石城人每每有些自豪地告诉游客:客家先民在赣南在石城歇脚,之后继续南迁的脚步多是从石城县城的“闽粤通衢”走过,彻底远离中原,走进闽地粤境的。
于是,怀着对这块客家圣地的深深敬意,2004年12月和2006年11月,我们先后两次深入到石城县高田镇岩岭,找寻客家私人办学第一人温革办的柏林讲学堂遗址,陶醉于堂下村千年银杏树的落叶缤纷,流连于上柏行人熙熙攘攘的永宁桥上……不想,这两次田野考察竟为我们今天的探寻赣南之东提前完成了地理与心理上的准备。因为礼地村与堂下村为邻,石城县之东52公里,堂下村之东6公里,就是赣南之东——礼地。
11月1日,深秋渐渐走远的日子,迎着突然变寒的季风,我们一行七人走进了礼地。
&&&&&&&&&&&&&&&&&&&&&&&&&&&&&&&&&
淳朴如斯礼地人
去礼地的路上,先进了高田镇政府。从年轻的副乡长手中接过《高田镇志》时,她告诉我们,驻村干部温永煌在岩岭管理区等着为我们做向导。谢过喝茶的邀请,我们紧奔前行。
高田镇因为2003年合并岩岭乡后,地盘大,人口多,成了县里名副其实的大乡镇。不过,这大,除了让我们领略到它的版图广阔之外,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文化深厚。文化往往是一个地域的特色,向来为我们所感兴趣。因为研究地方文化,早读过《石城县志》《石城地名志》,因此,我们算是有备而来。一路上,车行驶在渐行渐高的山路上,不断掠过一户户人家、一个个村落、一片片群山的过程中,我们与同行的县政法委干部李春林围绕着高田的文化物事畅谈不止——上柏的永宁桥、堂下的祠堂群、礼地的“礼门”,还有太平天国幼天王转战于高田的故事,以及沿路积善之人私建的避风雨之茶亭和遍布每户人家房前屋后的木粮仓等等。
礼地,地处赣闽边界,四面群峦起伏,形势与石城县城很有些类似,也是一个“山石耸立,环绕如城”之地。更为奇特的是,因为石城县境地势呈由西至东渐高的状态,礼地便位于石城县的最高境地。当我们从海拔不过两三百米的县城走进礼地时,海拔不知不觉翻了番,以致我们的耳朵一直到傍晚返回县城时仍有些蒙蒙的感觉。
因为地势偏高,礼地人居住的房屋也因势而筑,多建在接近山巅处。路上,我们一直疑问:在山之巅,如何取水?到了礼地村计生专干吴务秀家,她告诉我们:的确是用水不太丰富,但吃用还是足够的。了望四野,青山如黛,郁郁葱葱,植被如此丰茂,蓄水量应该不小,想来即使处于高巅处,稍稍掘深一点井里还是有水的。
就在我们询问用水问题的几分钟时间,吴务秀手脚麻利地为我们每人端来了凳,送来了热茶,山里人的客情一分钟不到便显现无遗。面对我们的来访,衣着整洁、典型村干部模样的吴务秀有点讷言,但通过驻村干部老温的帮助,我们还是大概了解到了这里的基本情况——她所居住的地方原来属于瑶下村,前几年瑶下与礼地村合并,瑶下村成了自然村,降格为一个村小组了,真正的礼地村还在东边几里之外;礼地村的村主任不在家,书记生病去宁化住院去了;礼地村有350户人家,1460多人,12个村民小组,主要有罗、熊、曹、廖、黄、温、吴、李、邱等姓氏,最早来礼地开基的是元代初期的熊氏,后来,熊氏大部分返迁回去了老地方,元代中叶,罗氏祖先罗先肇从小松丹溪迁居来此,后来,曹、廖等诸姓陆续迁聚于此。
吴务秀的家是两层新砖房,二楼的铝合金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宛如山村里的一抹风景。这与我们来之前的想象太不一致。在后来整整一天的走访中,我们发现礼地的这类新房为数还不少,当然,总体还是老旧的居多,半新不旧的和簇新的占一定比例。让人觉得这里人生活不算太差。改革开放以来,省门打开,600多人涌向闽地打工赚钱,七八万一幢的房子时不时隐现于山野。只是,&&&
吴务秀新宅的一侧仍立着一幢木粮仓。这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吴务秀解释说,老传统了,主要是防火烛。古时礼地人住房全为木屋,乡人最担心火烛之灾,因此,屋可烧,粮食不能烧掉,那可是救命之物呀。有意思的是,这种风俗竟也因此成就了石城客家人民风淳朴最显著特征的一大表象。
耕读传家客家风
礼地一名源自于礼地村有一“礼门”。“礼门”还在吗?我们问道。老温说,现在就带你们去。大家挤一挤,风太大,我就不骑摩托车了。吴务秀接到话说,看过了,马上回来吃饭,我现在就为你们做饭。我们的车后排座位本就挤了四个人,要让老温也上来,只能让前座副驾驶位上多挤一人了,好在是在乡村僻野,没有交警来干涉。
还没上车,老温指着吴务秀家旁边的两排校舍说,这是前几年在市里当旅游局长的李恭敬为家乡引来外商搞慈善事业捐建的。车往东边驶去,经过一座名字叫永昌桥的建在溪涧上的庙桥,路过老屋组,老温指着一幢老屋门口站着的老人说,那是李轩源的哥哥。李轩源乃福建三明市人大主任,与李恭敬一起算是礼地村当代最会读书、最有出息的两个人物之一。礼义之邦,耕读传家,这个概念忽然涌上我们的心头。老人距离我们有二三十米远,看不清楚长得什么模样,也就揣摸不出他的弟弟什么气度。黑旧的木板屋玲珑有致,左邻右舍紧紧依偎,一色的结构与味道,若置于沈从文家乡的沱江边风味完全一样。想象中,车子跃过一道山梁,礼地村到了。
先是一片郁郁葱葱的后龙山掠入眼帘,接下来是一幢幢黑旧如斯的老木屋、一条条通往后山的饱经沧桑样子的石阶路。“礼门”到了。“礼门”是一幢大宅屋的门额上的两个字,经不住数百年的风雨侵蚀,老宅屋在今年早些时候终于倒了,只剩下孤独的正门,使得这一本是宅院的“礼门”成了名副其实的门了。门的北面嵌着“世德无求”四个字。当地人告诉我,这是罗氏家族议事和后生读书的地方,主人是个讲究礼义之人,大书“礼门”二字,是告诫大家不讲礼义之人勿进此井,出得此门的人必须是知书达礼之人。
礼门处于后龙山的前方中心位置,体现了当初主人的绝对地位,从后龙山上的古树生长情况推测,至少有五六百年模样了,如此这礼门也就是元明时期的建筑了。可惜,没借阅到族谱,硬是没搞清楚这个细节。村西头有罗氏宗祠,老模老样,年代似与礼门一般久远,内院野草疯长,祠内历代祖牌却完好无损,当时我们就议论,假若从事人类学研究的学者们来到这里,肯定不会轻易离开,细细整理这些祖牌就是一部标准的罗家族谱。同行的罗姓朋友,欢喜异常,留影、留名,我们笑道,发了财就为这里搞个罗氏基金,帮助帮助教育。
说到教育,礼地颇有些特点。如此偏僻村落,竟有两所小学,除前面提及的瑶下村小外,这里还有一所礼地村小。礼地经济落后,但对学校从来没有慢待过,耕读传家从来就是客家人的治家理念。1953年,村小在罗氏宗祠开办,1995年搬到山坡上新校舍去了。
这个赣南之东,究竟有着一个怎样的小学?穿过一条种满了杉树的山道,绕过一片竹荫,我们来到了一块占地约一亩左右的礼地小学地盘。一根剥净了皮的细长细长的杉木条树代替作旗杆,高高地越过屋顶,向蓝天伸展,很有些意思。我们的到来,让两位老师和十多个学生的教学活动暂停了下来。学生们一脸惊喜地接受着我们的拍照,我们和罗清文和吴富裕老师随意聊着。吴是代课老师,刚来不太久。罗却在礼地从教36年了,他就是本村人,1971年当兵,1975年回村便当民办教师,是2000年最后一批由民办转为公办的教师。36年来,他一共教了六七百学生,有些学生还记得他,过年回家会来看他,有一个学生结婚时还请他去武汉参加过婚礼,还因为沾了这最边远山区偏僻之光,前年国家总工会副主席李永海还专程前来此地调研、看望他。
罗清文告诉我们,子承父业,他的儿子师范毕业后,现在高田镇教书,自己嘛,还有两年退休,退休了就到县城养养老。言语之间,他又流露出担心,担心没有人来接他的教鞭,担心留下来读书的小孩越来越少。握别罗清文和吴富裕,行走在归途的小径上,我们突然发现一棵野茶树,茶花开得分外鲜艳,我们想,这茶花若能让来回路过的师生们看见,那时正好有一缕清香流放,予他们一点点陶醉,那该多好。
&&&&&&&&&&&&&&&&&&&&&&&&&&&
期盼修通水泥路
与着时代的进步,礼地村也进步着。电话、电视、电网早已通进村里,摩托车普遍入户……然而,仿佛是规律,哪省哪县的穷乡僻壤、山高路远之地,与交通便利之地比较,其经济状态都相对落后,礼地村也不例外。
当然,历史上也曾在这块礼义之邦上演过一场闹剧。这两年,偏僻的礼地村竟然热闹起来。简单思维作用下的边贸市场的建立,礼地一夜间成了农产品交易市场,当然,更多地是成了娱乐之地。充着这里的灯红酒绿,城里人甚至不顾道远路差,百里迢迢来到礼地,享受所谓"改革开放的成果"。自然,没有经济基础的非正常的经济活动,注定是短命的。两年不到,这场活动以笑话告终,礼地村重归宁静。这天,当我们走近边贸市场时,空旷的交易地成了村民堆放柴草的地方,两边的街屋肃然无声,当年川流不息的繁华痕迹荡然无存。只有几个老人在午时的秋阳下取暖,还有一些秋收忙碌过后的村人在村口一家厅堂里玩着牌。不过,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这场热闹似乎有一点点作用,那就是培养了这里村民们不低的眼界,因为曾经见识过大场面,今天的礼地人,面对外面进来的车辆或人群,一点也不惊乍,更不围观,这与我们来之前的想象又是一个巨大的反差。
礼地村的开放意识的另一个源地是福建宁化。因为远离石城县城50多公里,加之水泥路只修到岩岭,离礼地还差一大段路,村民们去赴圩购物多般选择去只有几里路远的宁化河龙、济村两个圩镇。礼地人求医治病多往宁化走,礼地人的女儿多往宁化嫁,礼地村的年轻人也多往宁化、龙岩、厦门、泉州等地去打工。甚至他们使用的移动电话也一概是宁化县信号,害得我们一路上电话漫游,为福建支持了不少的电话费。行走在礼地各个村落,还随处可见一个个“锅头”顶在各家各户的房上或空坪。漫漫坎坷路,莽莽崇山峻岭,让移动电话、闭路电视通礼地目前还只是一个梦。但愿这梦很快成现实。李春林告诉我们,堂下村明年建移动机站,下一个机站就是礼地村了。
中午吃饭时,我们让村里人说说,他们最想家乡实现什么样的变化?嚅嚅许久,他们说还是尽快帮我们修好通往县城的水泥路来,毕竟我们是石城人!很简朴,也很有乡情味。
吃过午餐,我们往最东边的竹屋自然村走去,有一家人正在造新屋,前来帮忙的亲戚朋友很多,车来人往的,很有些热闹。而这热闹之处的后山的另一边即为闽地。我们站在山巅,看见茅草丛中显现一个交叉的十字路口,老温告诉我们,这里即为两省交界处。有一条铺着零碎石块的山径往山下蜿蜒而去,不过几十米,有三幢废弃的旧木屋,一间木屋的门额贴着“宁化明珠村2号”门牌。老温说,两地人习惯上以这三幢木屋为界限标志物,屋前面为闽地,屋后背为赣地。我们讶然,房前屋后竟然有好几头礼地村人家放养的黄牛在随意漫步。
文章引用自: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赣南客家文化的特色与传统_中华城市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752,421贴子:
赣南客家文化的特色与传统收藏
客家文化是以汉民族传统文化为主体,融合了畲、瑶等土著民族文化而形成的一种多元文化。她具有质朴无华的风格,务实避虚的精神。与闽西、粤东相比,赣南客家文化以其历史悠久和内容丰厚而为世人所瞩目。它包括历史文化遗迹、姓氏宗族文化、方言文化、民居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俗文化、民间文艺等方方面面。
城市庭园房价,实景图片,城市庭园,&中原地产&全方位详细解读!
客家人有着强烈的祖先崇拜意识,祠堂及族谱很能反映其宗教文化。祠堂是过去客家人宗族兴励和崇祖意识相结合的产物,每个自然村落的姓氏都有祠堂。赣南各地现存着不少明清时期的祠堂,这些祠堂不仅规模宏伟,建设风格别致,而且文化内蕴深厚,是研究古代家族文化的很好的实物资料,同时又是海内外客家后裔寻根问祖的精神载体。谱籍资料则是研究客家历史的最重要的史料依据。客家人的谱籍经“十年浩劫”,虽多有遗失,但因客家人对族谱、家谱爱护有加,保存不少。正因为如此,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客家人士和专家学者来赣南寻根问祖或探源追流。因而,客家人的谱籍也就愈来愈受到人们的珍视。
客家方言被学术界称为研究古汉语的“活化石”。赣南大部分地区属于客家方言区。客家方言在赣南闽西、粤东都用习以俗成的叫法称“客家话”。但在一些地区也有一些别的称谓。如在广西叫“新民话”或“嘛介话”;在四川叫“土广东话”;在江西亦常称作“老表话”。客家语言经久不衰,除了客家子孙繁衍昌盛之外,另一因素,是因为它本身具有鲜明的个性。
围屋是颇具特色的客家民居,它不仅被建筑学家们誉为民居建筑史上的奇葩,而且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更使历史学家、民俗学家、诗人、艺术家们乃至一般游客为之陶醉。赣南的客家围屋,主要分布在龙南、全南、定南、安远等几个县总数约五、六百座,其中尤以龙南最为集中。赣南的客家围屋多为方形,与闽西圆形的土楼和粤东内方外圆的围龙屋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此外,遍布赣南各地的“上三下三”、“九井十八厅”等府第式民居也很有特色。
赣南客家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家常菜;二是宴席菜。过去广大乡村一年到头家家户户都酿有醇美的糯米酒。一入冬月,便腌制板鸭(以南安板鸭最著名)、香肠、猪肝、猪利子(猪舌头)、鸭五件、牛肉巴、酒糟鱼等等。平时招待贵客用酒娘蛋、擂菜;宴请和逢年过节吃“四盘八碗”,即分别用四个大盘和八个大碗盛菜,共十二道大菜。特色菜肴有荷包胙(肉)、鱼饼、白斩鸡、蛋皮、菜干扣肉、粉蒸鱼、捶鱼丝、三杯鸡、酿豆腐、炒东坡、小炒鱼、红烧狗肉等等。各地风味小吃有嗦粉子、烫皮丝、凉粉、艾米果、芋包子、薯粉饺子等等。特色食品则有丁香李、酸枣糕、生姜、花生巴、柿饼、南康辣椒酱、兴国红薯干、会昌豆腐干、信丰萝卜脆等等。客家饮食文化内涵深刻,乡土味浓,有些菜肴和食品已饮誉海内外。
客家民俗文化更是以其古朴和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而为世人所瞩目。客家民俗活动一年四季均有举行。如春节期间有龙灯、蛇灯、鲤鱼灯、马灯、狮灯等各种灯彩的表演;端午节有龙舟竞赛;中秋节有“放孔明灯”、“请月光姑娘”等活动。除上述具有汉民族一般特点的节日民俗活动外,赣南还有一些其它汉族地区(包括客家地区)所不见的大型民俗表演。如上犹“九狮拜象”、宁都竹篙火龙节、于都唢呐等等。另外民间文艺也很丰富,如客家山歌、赣南采茶戏、歌谣等。
赣南采茶戏的舞台语言是当地客家方言。它载歌载舞,气氛轻松活泼,语言幽默风趣,融民间口头文字、民间歌舞、灯彩于一体,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其剧目多以喜剧、闹剧为主,很少正剧和悲剧。题材上多以下层群众、尤其是手工业工人、艺匠的日常生活为表现对象,其中又以男欢女爱的情戏所占比重为大。其音乐唱腔属于曲牌体,以茶腔和灯腔为主,兼有路腔和杂调,俗称“三腔一调”。伴奏均为民间乐器,主要有勾筒(二胡类)、唢呐、锣、鼓、钹和笛子。近年来,赣南采茶戏歌舞剧团的《山歌情》、《长长的红背带——献给客家母亲的爱》等进京献艺,分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大奖”及其它数十个单项奖。
客家人崇信风水,每逢婚丧喜庆,盖房子、打灶、挖井、选坟地乃至于修桥筑路等,都要请风水先生勘地利、看风水,择良辰吉日。这种风俗,自古至今,长盛不衰。风水术是随着客家先民的南迁而传入赣南的。兴国三僚村也被称为中国风水第一村。
赣南客家之石城
我一同学是赣州于都的,人很好的说
 闽西、粤东、赣南这块三省相连的地区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又被称为客家大本营。在块神奇的土地上,在赣南、闽西交界的地方,有一个纯客家县叫石城。它的土地面积约为960平方公里,人口约有30余万,共辖县辖5个镇、5个乡。
一、石城人文概况  江西石城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东北部,地处闽、赣两省交界处的武夷山脉中段的西麓。它东邻福建宁化,南抵福建长汀及本省瑞金,西毗宁都,北靠广昌。石城地属丘陵山区,全境地形呈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形,四周群山环绕、峰峦重叠,琴江自北而南贯穿境内,支流遍布全县。石城95%左右的人为客家人,属“纯客家县(客家人超过90%)”。它是赣南的边缘,是赣南连接闽西的重要关隘。它既是赣南客家与闽西客家的连接,又是赣南客家与非客家的广昌的连接。
 石城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活动,先秦时是古越人生息繁衍之地。周武王时为吴王封地,后楚灭越又属楚地;秦末时就有南移的中原人进入,两汉之后人口渐多。石城汉时属今之于都地界,隋入宁都县,南唐时由“石城场”升为石城县。唐末五代,大量中原人徙居境内。自宋以来,因避乱而南迁的中原汉人不断流入境内,县志载:南宋淳熙年间就有人口9万左右,清咸丰元年(1851)人口约22.8万,比1985年石城的总人口还多1000多人。今天全县有233姓,有100余姓是清末以前在石城定居的;仅自秦末至唐末就有54姓迁入(此54姓现还留在境内的有13姓,其中41姓今县内已无其后裔)。
 石城文化底蕴深厚。石城人文的辉煌时期在宋明时期。宋代有进士14人、清代9人;明代贡生137人,清代89人。历代有贞烈女460多个,但多为清代时人。今年还是北宋时期的大教育家温革诞辰1000年。温革尽捐家资兴办义学,门生遍及赣闽粤名噪江南闻于朝野,从而被宋仁宗敕封为“大儒”并恩赐进士,至今仍存“雅儒堂”以祀温革。石城还有享誉天下的白莲,因此被誉为“中国白莲之乡”。号称“第五名砚”的石城龙砚,以其砚石中有花纹图案而著称于世。宋代就有的“横江重纸”古已享誉中外,它以抗虫蚀、耐水性好、保质期长而著称天下,故“石城不出名,横江传千里”。石城灯彩约有几十种,配以各色音乐与舞蹈,故石城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灯彩之乡”称号;1985年,石城大型客家灯彩剧《花灯仙子》应国家文化部邀请晋京演出,一时之间京城为之轰动。在2004年10月赣州举行世界客 第十九届恳亲大会期间,赣州出版的《赣州客家》32开的大本宣传资料中,赣州18个县市区中只有若干县份上有版面,而石城自己就占据了8个版。
石城古迹文化众多。旧时有大成殿、社稷坛、先农坛、山川坛、关帝庙、文昌庙、城隍庙、东狱行宫、北斗祠、观音堂、太极观、白衣庵、永福寺、宝福塔等类似建筑170多处,仅自唐迄清道光年间所建的寺、观就有125座;坊表130余座,桥梁140多架,亭90多座,渡30多个。今现存古迹主要有: 明代镇武楼与“闽粤通衢”。镇武楼旧称元帝阁,位于城北兴隆街入口处,也称“敌楼”、“箭楼”,最高达13米、长为12米。该楼上建楼阁、下跨通往福建、广东的孔道,凡过往客商无不憩息于此。始建于明万历庚戌年(1610),清康熙丙辰知事李德明重修,并署其门曰“闽粤通衢”;乾隆甲申知事孙绪煌复修,并加勒其名于门额。 宋代后稷庙。镇武楼右侧附近是宋代后稷庙,后稷庙里供着农师后稷。后稷是黄帝第四世孙,幼时喜种菽麻,长成后好农事,能相地之宜。其异母兄长帝尧在位时,被举为农师,官号“后稷”,赐姬姓;帝舜时封于邰(今之陕西武功境内);再后,被周文王姬发追封为“周先王”。后稷庙供奉着后稷,固然与当地百姓希望“五谷丰登”有关,但,后稷是周朝的祖先,由此或许可以追溯客家源流:三代遗民之周代。后稷神像下方有大红横幅,上书:国泰民安,下书:有求必应。自古以来,南来北往的客家人都要进去做一番祭拜。我们去时,作揖毕,环视四周,却在庙之一侧看到一艘高高托起的大木船,据说是作每年的端午节的龙舟比赛之用。 宋代古街:廓头街。穿过镇武楼楼道,迤逦而来的是一条古街。迎面而来的廓头街约有3000米长,它一式的鹅卵石铺地,两边一字排开了林林总总的店铺与民宅。一般是,外间是为店铺,里间为住家。店铺的档口,下截是青砖垒砌的台面,上截为活动的木质栏板。可以想象,古时,黎明即起,那每家每户掀动铺板开张时的响动,一定是如交响乐般的雄伟动听。而今的街,虽不是家家做买卖,但仍有商家存在,我们不时停下来探访着一些古迹遗踪。行止半街处,有一较为开阔的处所,街下侧是一口水井,宽阔的井台、方形的井口,井里清水静谧,但我们却仿佛看到了:当年的井边取水大桶小桶的交杂声、人们忙忙碌碌地上上下下往返运水的身影,以及街道上方、另一侧烧水沏茶的繁忙景象。陪同我们一行参观考察的石城县政协主席黄光庆同志说,当年这口井可是立了大功嘞,
有多少顾客在此饮茶歇脚呐,茶楼的买卖可是热闹非凡哪。再行,见路里头有一处建筑,挺俊朗的门楼吸引了我们,只见门楣上镌刻“旭锦”两字,端庄大方,只可惜一扇门墙已经颓塌,里面可见空地自无住家。后来,我们实实在在进入了一处老宅,宅中厅堂正中墙面设坛供奉着祖宗的神位牌,宅里还有一架经久不用的风车,我们在老宅的昏暗氛围中欣赏了老宅的沧桑与久远。 宋代宝福塔。唐天宝年间,境内已建白玉观与西华山仙殿。珠坑集贤寺与秋溪罗云祥寺亦传为唐所建。至宋代,佛教大兴,远近闻名的内宫禅院、永福寺、海藏寺、宝福院、清禅院等均系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所肇建。而最精美的建筑莫过于宝福院塔,为宋高僧应可、道符主持募资合建。1102年(崇宁元年)始建,1110年(大观四年)落成。 它高达57.68米,为七级六面、竹节钢鞭形。塔的基座,对边直径10米、对角直径12米,属江南楼阁式佛塔。该塔自下而上逐级微收,所以高而不危。塔顶还有10米高的铁刹。该塔各层皆有楼槛,上复飞檐,雕刻绘画,壮观华丽;檐角悬挂铜铃,风吹铃响,声播江城。该塔的奥妙所在是:塔之北墙较直,而塔之南则较斜,重心自然北移成15度夹角,这也许就是该塔历经千年而仍然巍巍耸立的缘故吧。该塔构思独特、结构精巧、工艺精湛、气势非凡,既保存了盛唐遗风、又有典型的宋代风格。1957年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是现今全国仅存不多的北宋古塔之一,号称“江南第一塔”。 清代桂花屋。位于县城的桂花屋曾是太平天国最后5个天王囚禁之处。1861年太平天国幼天王洪天贵率干王洪仁玕、尊王刘庆汉、昭王黄文英、恤王洪仁政转战到石城,因寡不敌众全部落到清兵手中,被关押在该民居。此五个王都是客家人。幼天王洪天贵在囚处墙上挥毫抒发其壮志未酬的悲壮情怀:“有志攘夷愿未酬,七旬苗格得难谋;足跟踏开云山路,眼底空悬海月秋。” 后5王被押送到南昌遇害。据说桂花屋在太平天国起事那年动工,太平天国兵败那年落成;桂花屋有5进,而被囚之王恰恰为“5”。真是无巧不成书呵。 清代永宁桥,位于岩岭乡上栢昌水口,为阁式瓦桥。桥身用麻石砌成,宽5.3米、跨度10.6米,桥身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同治五年(1866)于桥上增建亭阁,祀关羽像。跨过这座桥可到达福建宁化县,因此,被誉为“通往福建第一桥”。 杨村坊式亭。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该亭实为亭式牌坊,是极为罕见的集牌坊与茶亭于一身的建筑,它是为“旌表太学生许清涟之妻”李氏而立。坊式亭内外处处石雕,不仅有空城计、八仙过海、三英战吕布、郭子仪上寿等群雕,还有牡丹(寓意“福”)、荷花(寓意“高洁”)、麒麟(寓意“贵”)、蝙蝠(寓意“福”)等单组雕塑,让人美不胜收。 此外,石城现存的还有李腊石的古代狩猎场,西晋时期的建筑——郑氏祠堂、宋代古城墙以及古城门等等古迹。
石城山川秀丽。 赣江是长江的一级支流,赣江的源头在哪里?赣江的源头在石城。这里有:赣江源头第一村——七岭村,赣江源头第一桥——石寮桥。桃花源、露天粮仓、古驿道、礼地木屋。当你穿越古老的廊桥式的永宁桥时,展示在你眼前的是一处桃花源般的山乡村落。这里是岩岭乡上栢昌村,它山林育翠、小桥流水,古驿道从此逶迤而向远去;道路旁边,一处处正方形的木板搭盖、上面复瓦的、“人”字形建构的露天粮仓,这里那里地点缀着,宛如绿色丛林中永远绽开的花朵。潺潺流水不知在何时消失了,但道路突然宽阔了,眼前是一处空旷的所在,触目所在,竟是一簇簇飞檐翘角的风火山墙翘望蓝天。同行的同志们如散入林间的万点霞光,星星点点地隐遁了。我与陪同参观的政协主席黄光庆同志,在这一神奇的地方徘徊徜徉揣测着,黄主席经一番思考,说:“这过去很有可能是古驿道的一处墟市(集市)。”我们再行深入到道路一侧的村子时,见此地人烟并不密集,似乎没见着什么人。突地,我们被一幢荒废的建筑吸引住了,它的门楼深深打动了我们。门额上写着“畊读处”。“畊”即今天所用的“耕”;“读”是繁体字的书写;“处”的写法非常之特别,上半部象“半”但又少了左半撇,且“半”字的一竖很短;下半部象草书的“多”字;三个字书写得给人以 古朴、典雅、厚重、但又有些奇崛诡异的感觉。由此可见,屋主人文化底蕴的深厚。我们里里外外的探询着,仿佛在阅读当年此处“耕以度日、读以修身”人家的雍庸与朴实。客家人“耕读传家”的生涯在这里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印证。黄光庆同志还告诉我,当年,上栢昌住有1000多人,全都姓熊,唯有一户姓温,但,大家都不会欺负此单姓人。可见其民风之淳朴。黄主席还说,清咸丰年间,清兵围剿太平天国战士时,曾放水浸淹上栢昌。我们继续在古驿道旁行进。道路蜿蜒着,或上或下或平坦,这里道路两旁都是一些木屋,木的门窗、木的墙壁、木的板棚,唯有地板竟是泥的。这就是传说中闻名已久的礼地木屋,这些酱褐色的木屋负载着沉重的历史,向我们昭示:在那客家先民由赣南去闽西宁化的古代时光,林木茫茫路途遥远,谁也不知前途究竟,走累了,于是,就在此伐木搭寮歇息。有的人歇息后走了,有的人满足了留下了,把木寮改为久住的处所,于是,这里就有了诗情画意般的古典的礼地木屋。我们只在礼地木屋的边缘遛了遛,听说越往里越精彩,因为我们时间较紧只能忍痛割爱。继而我们又匆匆深入到另一侧村居,仍是很少很少的人。有一处高大的建筑,门楣上书写着“谢氏宗祠”,我匆匆拍了一张照即离开了。但,桃花源的魅力在我心里恒久盘旋,成为我心灵放逐的永远天堂。
 二、石城客家民俗事像  首先我们来看石城的客家建筑艺术。石城的建筑古典高雅又朴素大方,不管是房舍庙宇还是寺院祠堂莫不如此。邑内至今保存较好的土楼有木兰土楼、大由河背土楼及小姑高岭土楼。它是早期客家围屋的体现,上承中原建筑遗风,下启闽西土楼、粤东围龙屋之端。因为,石城乡间的山寨和土楼建筑,外型不一、大小不拘,大都可容纳数百上千人;外端设垛口为了望孔,还有射击孔。而闽西土楼则多以方楼、圆楼为主,粤东客家围屋则以围龙屋为主,后两者显示出客家围屋已臻成熟。而石城是闽粤客民迁徙的主要中转站,所以,石城的客家民居有可能肇启两地客家围屋之先。石城客家特色建筑最主要的有:  石城木兰围屋,始建于清道光十八年。当我们一行人抵达木兰乡陈联村时,坦呈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面宽阔的黄泥墙面,墙面上用白灰书写着“大办农业,为普及大寨县而奋斗!”的大幅标语,稍下,并列书写“把学习毛主席著作放在一切的首位”另一大幅标语,这是20世纪60年代留下的印记。我们近前,看到黄泥墙的左侧有一精致的高大的门楼,门额上塑着“凤梧”两字,可能寓意“凤栖梧桐”。这就是远近闻名的温氏围屋吗?我们怀着疑惑进入大门,大门的右侧有一间小小的屋子,约有五、六平方米,这就是那99.5间房的半间屋子吧。当我们抬眼审视这幢大屋时,发现它还真是别有洞天。这是一幢融中原府第式、苏州园林式、客家天井式于一体的客家围屋,它长49米、宽49米,共有99.5间房子、约2501平方米。这幢“回” 字形房屋的基脚全是大块青石所砌,整幢房子用了一千多块石条;并用大理石砌成拱形门楼、大理石磨制成厅堂石柱(高4~5米)、大理石铺垫曲折回环通道;围屋里凡是有屋檐的地方都用凹凸造型的斗拱造就一种立体感,凸起的面上全都雕塑了一尊半身观音塑像;围屋的窗户造型各异,有扇形、菱形、圆形,还有花篮、花瓶的 各种造型,给人美不胜收的感觉。最具特色的是,它既是围屋、又是围楼,即,集围屋与走马楼于一体。我们中的几个人登上二楼。二楼全是木的地板。我们进屋一看,见厚厚的尘土掩着昔日的遗弃物。在一杠横屋通往另一处所的通道上,两侧皆设有护栏的美人靠,我特意垫上纸坐一坐感觉一下,俯瞰这幢180多年历史的老屋,体验它饱经沧桑的内涵。笔者见识过赣南围屋、闽西土楼、粤东围龙屋的各具特色的客家民居,但,象这样的大型的集围屋与走马楼于一体的客家民居却是唯一的。然而,据说因为风水的问题,这幢曾经住过200多口人的大屋,在近几十年却无人居住,成了搁置杂物的处所。真是太可惜了!笔者觉得非常可惜,对陪同参观的县政协主席黄光庆先生建议,尽可能的恢复它的雄姿并把它利用起来,如,设立客家博物馆之类;此后还向该县扶贫办主任温涌泉建议,发动全世界的有能力的温姓族人捐资维修,使这一珍贵的客家民居得以继续留存下去。至于它的风水问题,如果人居不合适,恰恰用作别的用图可能很为合适。在此,笔者也寄语全球温姓人氏,有机会时前往考察并献策出力,让古老的民居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南庐屋”又称“黄家屋”。它位于大畲村古驿道边上,占地约2亩,是建于清乾隆年间、至今保存完好的典型客家“天井式”民居。该民居共分五井,井井相连,全屋共九十九间半,走完这该九十九间半房可以不见天日,可见其建筑艺术之高超。在一处房屋前,上个世纪60年代描绘的美术字对联迄今仍很清晰。左联是:金猴奋起千钧棒,右联是:玉宇澄清万里埃,横披是:毛主席万岁,其上并绘有毛主席在文化大**中戴着军帽拍摄的那张相。“南庐屋” 还有三奇。一是大香炉。中厅前、天井边,有一座罕见的、高约一米多、用整块花岗岩琢成的、清朝年间的三足大香炉,香炉周边镌刻着若干文字,大致记叙的是家族的简况。笔者基本走遍全国,各地文物见过多多,但,此特大型石香炉却是头一回见到。二是铜钱花窗。“南庐屋”外侧墙上的花窗为铜钱造型,孔洞为外圆内方,此又是一大奇观。三是青石围墙。“南庐屋”前、椭圆的空场地外,即,从东大门至西大门的间距从左到右设一圈围墙,围墙高约三米,下半截全用大块石条垒砌,上半截则间以大块青砖与中等石条垒砌。人在围墙下,会强烈感到彼之强大而自身之弱小。“南庐屋”后是一座渐次高耸的山,山上有号称“活化石”的红豆杉。沿着屋边的鹅卵石小路,这是又一处古驿道,也可通达福建宁化石壁。不远处则是通天寨昂首 朝天的“石笋干宵”竣峰。
石城客家古寨堡与通天寨。在石城的青山绿水间点缀着一座座被专家誉为“江南古堡”的古寨堡。据史料记载,从中原迁徙到石城的客家先民,为避战乱和匪患,自元代就开始就建筑山寨,至清代咸丰年间更出现修寨高潮,致县境内有大小山寨近百座。目前,尚存通天寨、石马寨、红石寨等近20座古寨堡。这些依山而建的古寨堡,外围险峻处砌有石寨墙,寨墙上建有寨门、寨堡、射孔等,形成完备的防御体系。寨堡内有完备的生活设施,除建有足够的堡垒式民房外,生活所需和防御必备的水井、马坊、粮仓、炮台、药库等一应俱全。有的大寨堡面积达五、六平方公里,还有水田、藕池、菜地、果园、寺庙,能进生盛产与长期固守,古寨堡一般独立成寨,也有的寨寨相连,还有寨中寨,形成相对独立又遥相呼应的防御体系。通天寨,旧县志称“一泉一石,无不旖旎”。它除山势险峻风景秀美外,还有很多客家人文景观,如有宋代的摩崖石刻、明代的玉盂寺、元明清时期的古战场;此外,山寨上的“通天茶”更是历朝贡品,吸引无数游客在此观光、品茶、泼墨挥毫。
其次我们来看石城的祠堂宗族文化。先看石城的祠堂文化。石城的祠堂很多且分布相当密集,仅就堂下村的前山来看。该地仅有20几户500余人,祠堂竟然有7座,既有总祠又有分祠;且分布非常密集,如前山公祠、温氏宗祠等,彼此就在附近且挨着不远。且其建筑年代有的是唐、有的是宋、有的是清,近几十年新盖的没有。 祠堂建筑魁伟壮观。祠堂不但多且座座都建筑得异常雄伟高大。首先是门楼的壮观,“千斤门楼二两屋”在这里得到真正的体现。其门框、门楣、门槛皆为整块大青石构建,真不愧是石城,其石条之大、色泽之青亮恐怕天下难寻。不仅石材美丽,进到祠堂里头,木料也是绝顶的。硕大的圆木竖立在大块圆石柱础上,大厅里,上是高旷的屋梁、下摆长长的宽木凳(约有5米长),一切都凸现出高与大,给人以壮观的感觉。我们参观了5处,处处皆如此。温氏宗祠的门楼顶端,还塑着一对鳌鱼。这对鳌鱼成游水状,两只鳌鱼之头部中间塑成弧形带状使其呼应连连,而各自的尾鳍则呈半空摇曳状,真个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该地的祠堂多而又高大雄伟,就此,陪同考察的黄光庆同志断言,石城当年的经济曾经是非常之发达,因为没有强大的经济支撑是无法筑就这样壮观的建筑的。不仅祠堂的建筑是如此的堂皇,且其祠堂文化也颇为丰厚。 同姓祖宗牌位。在王氏宗祠内,硕大的“太原堂”牌匾下,密密麻麻地排列着从一世到三十几世的祖宗牌位。其中,第二十九世的牌位上共九列(即有9个弟兄),其打头的写到(竖排):“文卿字九珍公妣曹伊老孺人”,从中可知,该先人的名、字,以及妻室的姓氏与多少,该公是有两房妻室的。每一块神位牌皆漆成黑色并嵌在大红木架上,其上的文字皆为金色。神位牌的制作也很讲究。它是长方形又接近正方,其下部为直边,上部两侧则成圆弧,是否寓意“天圆地方”呢?这有深厚的文化意蕴在里面。家庭祖宗牌位。石城客家几乎每家都设有祖宗牌位。在一个小镇上,我们品尝了主人经过三道工序制作的擂茶后,我看到,厅堂正面墙上有一凹进去的所在,四周用大红瓷砖贴面,正面是金色之字,正中间书写着:“江夏堂上历代考妣高祖一脉宗亲之神位”;该行字左侧书写“左昭”,右侧书写“右穆”;再往外,其左书写“金炉永旺千年火”,其右书写“玉盏常明万载灯”。这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但,其敬祖崇先的热忱却让人不能不由衷的感动。
 又从宗族文化看。图式族谱。石城旧时修族谱很是讲究。我们在堂下村一户农家中,注意到主人捧给我们的温氏十二修族谱(每50年一修,今正在十三修),两本中一本是文字资料,另一本则是图谱,其上全是笔绘的阴宅穴位图,上面有各种式样的坟山朝向的龙穴,几乎无一雷同。这也是考察了很多族谱的我之头一回所见。 结婚取字。在另一处宅院里,我观察到墙上的几张小块红纸,其上写着:名“标荣”,“xx年xx月xx日xx时”生人,“xx年xx月xx日xx时”婚配,现取“志华”为字。此即石城民俗,男青年成人结婚时要给其取个“字”,即名字的字。这张种习俗恐怕在全国范围是属稀罕,即使在其它客家地亦属罕见。可见,石城客家对中原文化的深刻保留。 墓碑文化。石城墓碑的造型与我们一般常见的有所区别。其墓碑是长方形制,这与多数墓碑相同,其区别就在于墓碑上端,即,其顶端两侧皆打磨成圆弧状,而一般的墓碑皆为长方形、上端与下端是一样的皆为直角。相比之下,石城的丧葬文化就显得更为讲究。它同上面所述的神位牌、功名石(石板式的那种)的形制是一摸一样的。于是,其文化意蕴也就更为丰厚,应该是“天圆地方”的传统意蕴的表达。
其它传统文化的体现。周易的具体运用。一为太极图的使用。在“南庐屋”旁有一“丹山祠”(可能是居住该屋的黄氏族人的分祠)二进门的门楣上,突兀出两根半截圆木,截面上绘着两幅阴阳鱼不同方位的太极图,一为阳鱼在左阳鱼在右、一为阴鱼在左阳鱼在右,其意可能是取阴阳平衡之意吧。二为忌讳中的周易爻卦的使用。石城(别的客家地也可能是)人生活中的忌讳很多,其中有“逢七不外出、逢八不回家”的习俗。在周易中,乾、兑、离、震、巽、坎、艮、坤8卦,各自变化而成8组“家族卦”(最终演为64卦),每一族中的第七卦名“游魂卦”,第八卦为“归魂卦”,“逢七不外出、逢八不回家”的寓意即是:生活在阳间的人不能与阴间(假设有阴间的话)的魂相提并论,从而“七不外出、八不回家”。由此可见,客家人把周易文化深深融入自己的生活里面,此也不妨看作是“客家人是三代遗民之周代遗民”的见证。两样功名石。一为长条石式样。温氏祠堂旁,竖立着8块长条功名石,其上镌刻着“……举人温成理..” “雍正乙卯科……”“…”“……”“石城县知县……”“康熙丙子科恩拔二月示温…立”“……布政使司加工…”等。可见当年温氏族人的荣耀。一为长方形石板样式。在黄氏族人“南庐屋”旁的4块功名石,则是另一种式样。其功名石为大块长方形石板,在一侧面镌刻功名事迹;石板中部有一方形孔洞,可能是作为拴马或其它牲口所用;石板顶端则象上述王氏神位牌一样,琢成非直角的圆弧形。 日历称“古历”。中国常用的阴历,在河南叫“夏历”,在客家称“农历”,而在石城却叫“古历”,究竟谁的叫法更加传统,石城的叫法有什么奥秘可探,提请各位深入探讨。 红与白的运用。石城的特色客家菜中有一“棋子块”,其用料为连皮三层五花肉,制作时切成棋子般大小、一寸见方的块块,带皮的那面则要在其上划拉横竖道的棋盘样;每一块切成亦方亦圆的形状,寓意“方正团圆”。烹调时,若逢红喜事,则加酱油制作;若逢白喜事,则不能加入酱油制作。吃喜酒时,每人分得3块(肉丸,包括鱼肉丸,则每人分得4块);参与者将所分得的“棋子块”或丸子带回家中大家吃或用来待客,寓意“阖家团圆、人丁兴旺,做人做事方方正正、生活安定又祥和”。“棋子块”是做好事时的必备菜肴,如无,则会被人笑话“寒碜”。还有,做好事一般吃三顿:头天晚上一顿、次日中午一顿、第三天一早那顿是为“谢客饭”;白喜事要在露天办理,而红喜事则不能露天办理。
这种讲究,也是传统文化的一份现代写实。 年初一头道菜:丰菜。大年三十,石城人要制作“丰菜”(又名“禾石菜”),这是一种茎叶长长的青菜,必须在大年三十制作完备,年初一时首先呈上,寓意“新年丰收”。 婚俗中还有“暗里投光”的规矩,即,新人出阁的时辰多在下半夜,一般是清晨就要赶到男家,这叫做“暗里投光”;逢桥过缺或经房前屋后,迎亲队伍中还有专人放大鞭炮,过桥时还要插蜡烛,祈求路神保佑。凡此种种,都是石城习俗的特别所在
再次我们来看石城的语言,石城的方言保留了古代语音特点。石城人使用的是独特的赣南客家方言——石城方言。石城方言与邻县宁都、瑞金比更接近梅州口音(梅州客家话是标准的客家话)。石城方言声母23个,中古全浊塞音,塞擦音不论平仄一般都变为送气清音,浊擦音变为清擦音;普通话中的不少“轻唇音”字(古“非敷奉”),在石城方言中念为“重唇音”(古“帮滂并”),保留了“古无轻唇音”这一上古语音特点。石城方言有61个韵母、其中舒声韵38个、促声韵19个、自成章节2个、无元音音节1个。韵母中只有开口、合口、齐齿三呼,无撮口呼;方言中收—m、—n、—η尾及收—p、—t、—k尾的字,与中古音系大致相同,阳声韵与入声韵的配合十分整齐。石城方言有五个声调,即阴平y53、阳平y24、上声y31、去声y32、入声y21。中古平声依声母清浊分为阴平、阳平;入声不分阴阳。在词语方面,石城方言中的单音词比普通话更多,这也是古代汉语的遗留表现;它还喜欢在外国传入的物品名称前加“番”或“洋”等字样;另,忌讳语也较多。石城方言还保留了较多古代汉语词汇。如称太阳为“日头”,白天为“日昼辰”,“睡”为“歇”,砍柴为“斫樵”,吃为“食”,“喝酒”为“啜酒”,“黑”为“乌”,站立为“企”,脸为“面”,稻子为“禾”,“嚼”为“噍”等。石城还有一些较为独特的词汇,如,称“火种”为“过火”,称“花生”为“番石”,称“四”为“红”等等。  此外,石城与石壁虽说是隔山的邻居,但石城人对石壁客家话也只是听懂几成,石城人自己评价:石城客家话七成近梅州、三成近石壁。因此,他们对石壁话听不太懂,而与梅州客家话较为接近从而有亲近之感。石城人出差外地,竟被以为是广东人。  总之,由于地理环境上的封闭性,使石城方言受外来语言的冲击比较少,石城的客家话保留了比较纯正的客家方言。
三、石城在客家民系形成中的重要地位  客家民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历史过程。客家民系的形成区是赣、闽、粤三省交界地区,但是自孕育到定型有个发展过程,在不同的时期中各自均发挥了不同作用,因此近年兴起了客家民系形成阶段论。经学者专家的研究论证,客家民系肇始发祥在赣南、发展形成在闽西、定型成熟在粤东。广东梅州客家联谊会曾先后三次组织各方学者对客家历史文化进行实地考察,最后对客家民系的形成时间、地域作出结论:认为,从五代到北宋期间是客家民系初步形成的时期,其地域就在今赣闽粤三省地区,中心在赣闽二省结合部,即赣南宁都、石城、瑞金等县和闽西南的宁化、清流、明溪、长汀、邵武等县。而石城恰恰地处闽、赣交界地,因此石城在客家民系形成的肇始发祥阶段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首先从地理环境看,石城是南迁汉民的天然栖息地。新民系的产生离不开特定的地理环境。石城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东北部,地处闽赣交界处武夷山脉中段西麓,与闽省长汀、宁化两县毗邻。石城地处偏僻且近乎闭塞,四周崇山峻岭往来不便,宛如世外桃源。它距宁都州治140里,距赣州府治450里,山路崎岖逶迤难行,对于统治者来说是鞭长莫及“望洋兴叹”,对于移民们来说则是避乱首选之地。  石城境内3/4土地、1/10是耕地、1/30是水域,四周高山,境内河流交错,贯穿着许许多多的谷底小盆地,低矮丘陵地、缓坡地多,适于垦殖,且土地肥沃,又有水利条件,从自然条件来说是宜于农耕之地。由于四周崇山峻岭,往来不便,历史上未有兵马大道,从地理环境来说是属于封闭型农耕地区,有如“世外桃园”宜于栖息。
先秦以前石城居住着古山越人或称古瑶民。故石城许多古地名中都带有畲字,如温家畲、杨畲、下畲、大畲等, 这些带“畲”字的地点有一共同之处即是一律毗连着高山大岭,并有畲民居住。自秦末至晋末,有少量的南迁汉民于邑境居住。至隋唐五代,成批的中原汉人迁入,辟山造田聚族而居,他们大都以同姓宗族为核心聚集而居,数姓混居的少,有的数百上千人的大村庄几无杂姓。至宋代,南下移民又大量迁入。 赣南师范学院的罗勇教授在《略论明末清初闽粤客家的倒迁入赣》文中说:“宁都,南北朝至宋末迁入的姓氏40多个,后来发展分布到全县80%的村庄,成为宁都的基本居民。石城这时期迁入的姓氏60个,其后代也散布到全县各地,成为全县的主要姓氏,而其他地方则较为稀疏……”这说明东部、尤其石城是客家的最早发祥地。
 其次从其交通环境说,它又是移民的优越中转站。从水路看,石城为赣江之源,琴江贯穿于南北,支流遍布,经水路乘舟楫可达赣州、南昌、九江等地;陆路则有数十条古道与闽省长汀、宁化,本省广昌、瑞金、宁都相通,虽闭塞 但还能流通。石城地处闽赣交界,在邑境长达百里的边界线上有数十条大大小小的道路相通。从九江南下至抚州经南丰、广昌进入福建必经石城,从吉安往东经兴国、宁都去福建也必经石城,自古以来,石城就是进入闽西北直至粤东的主道,堪称咽喉之地。明万历年间石城镇武楼门额勒石“闽粤通衢”四个大字,至今仍清晰可见。历代避乱南迁的中原汉人千里跋涉是为了寻求更理想的栖生之处,遇到合适之地就住下,不中意就继续往前走。到了石城再往前就是福建了,必须停靠一下再作最后抉择,石城就自然成为移民的天然中转站。
石城既为理想的停靠中转之地,因此,每临乱世移民高峰则蜂拥而进,乱平世治则外迁新址。据不完全统计之资料,唐末前迁入石城居住过的移民姓氏在54姓 ,但真正留下定居至今的只有13姓;宋代迁入的有70多姓,真正留下的也只有30多姓,进者多,留者少,来石城多是中转而已。  从石城迁出主要迁往何处呢?从地理位置上说,翻过武夷山半天功夫就可到达宁化石壁。从学者的调查看,从石城迁出后,多数经往宁化石壁,复迁广东。如《温氏族谱》载:“五胡乱华之际,温氏族人随中原士族南迁,部分后裔迁居江西石城。唐僖宗时,温钢宝避黄巢乱,自石城移居福建省宁化县石壁乡。”还有广东族谱迁徙记载。兴宁《曾氏族谱》载:“宋末政和二年(1112年),由江西南丰,初迁宁化石壁,后徙广东五华,经广昌、石城、至宁化、长汀、上杭、广东平远、兴宁而达五华。”陈氏《崇正同人系谱》载:“宋末,由安徽阜阳出发,上颍川渡长江至江西湖口,溯赣江,折东于宁都、石城,入福建宁化,经长汀、上杭至广东梅县、大埔、兴宁、五华、龙川。”
 再次,石城在整个客家民系的千年迁徙过程中具有特殊的纽带作用。闽粤赣客家三角地带这一客家大本营,赣南有“客家摇篮”之称,闽西被誉为“客家祖地”,梅州则享誉“世界客都”。石城在此三者之间起了很好的纽带作用。古人迁徙多沿水路进行。南迁的客家先民渡黄河、跨长江、入鄱阳湖、抵赣江之沿,在此溯赣江而上、冲破十八滩的险阻,来到赣江的章水、贡水汇合处,弃舟登岸,定居赣南大地,继而往东或往西,或沿章江往大余,或沿贡水去石城、宁都。有官邮为证,古时赣闽官邮路线是:南昌——赣州——石城——石壁——禾口——宁化县城。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描写青楼夜晚热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