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荣的面积是中国面积多少公顷顷

福建宁德市蕉城区建成面积为多少-中国学网-中国IT综合门户网站-提供健康,养生,留学,移民,创业,汽车等信息
> 信息中心 >
福建宁德市蕉城区建成面积为多少
来源:互联网 发表时间: 13:03:16 责任编辑:王亮字体:
为了帮助网友解决“福建宁德市蕉城区建成面积为多少”相关的问题,中国学网通过互联网对“福建宁德市蕉城区建成面积为多少”相关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整理,用户详细问题包括:RT,我想知道:福建宁德市蕉城区建成面积为多少,具体解决方案如下:解决方案1: 蕉城区地处福建省东北部沿海,是宁德市的市辖区,宁德市政府所在地。总面积1664.54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172.96平方公里。总人口41.5万,其中城区人口12万人,城区面积7.5平方公里,是闽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解决方案2: 蕉城区地处福建东北部,位于东经119°08′-119°51′,北纬26°31′-26°58′之间,东郊福安、霞浦,南接罗源,西连古田、屏南,北界周宁。海域与福安、霞浦、罗源交界。境内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70公里,疆域总面积1768.12平方公里。
全区辖10镇、4乡、2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经济开发区,262个农业行政村和15个渔业村
解决方案3: 5平方公里左右吧。解决方案4: 上国土网看看解决方案5: 总面积1768.12平方公里。
相关文章:
最新添加资讯
24小时热门资讯
Copyright ©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学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1 京公网安备02号宁德市概况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宁德市概况
上传于||文档简介
&&详​尽​介​绍​了​宁​德​是​的​地​理​、​气​候​、​文​化​等​情​况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8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宁德市霞浦县的土地面积是多少?_百度知道柘荣县国土局2014年第三季度政务公开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柘荣县国土局2014年第三季度政务公开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上传时间: 11:04:20
【字体: 】
一、建设用地报批情况  
& &&&今年第三季度上报2个批次,6个项目,总面积132.231亩,正在进行网络审核,主要用地项目有:东源乡敬老院、柘荣县垃圾转运站、宏源废旧品回收、商品混凝土和水泥搅拌站、宝塔路西侧收储地二期。  
&&& 二、土地出让划拨情况  
7-9月份供地3宗地块,其中划拨供地3宗,面积10.3385公顷(155.08亩),主要包括宁德柳城(柘荣)220KV变电站、沈海复线柘荣互通口至城关连接线道路工程等3宗地块,出让供地0宗。  
三、地籍发证情况  
(1)7月17日,经县政府批准,对柘荣县公安局等两个单位和林正炜等叁拾壹户居民土地登记申请予以公示,期限一个月。  
(2)8月5日,经县政府批准,对同意给游增梅等叁拾肆户业主居民土地登记申请予以公示,期限一个月。  
(3)8月15日,经县政府批准,给游增棉等叁拾捌户居民土地登记申请予以公示予以公示,期限一个月。  
(4)9月4日,经县政府批准,对给国网福建柘荣县供电有限公司等肆个单位和袁济奇等贰拾户居民土地登记申请予以公示,期限一个月。  
(5)9月28日,经县政府批准,对宁德市中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叁个单位(共十宗)和高雪花等叁拾玖户居民土地登记申请予以公示,期限一个月。  
四、专项公示  
1、本季度车辆使用经费总消耗3.3万元。  
2、本季度公务接待费5.53万元。  
3、本季度电话0.9万元。  
特此公示  
举报电话:8352334(县纪委党风室)  
&&&&&&&&&&&&& 8356210(县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室)  
公示时间:2014年10月1日至10月10日  
公示地点:县国土资源局政务公开栏  
&&&&&&&&&&&&&&&&&&&&&&&&& 柘荣县国土资源局  
&&&&&&&&&&&&&&&&&&&&&&&& 二0一四年九月三十日  
【字体: 】
文章录入:zfbkgtj&&&&责任编辑:zfbkgtj&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信息
Copyright & & 版权所有:中共柘荣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交溪_百度百科
交溪,古称长溪,东部独流入海河流,是闽东最大河流。上源东溪和西溪均出于、鹫峰山和与浙江省毗邻的洞宫山脉的浙江省和。东、西两溪流经、等地,汇合于湖塘坂,始称交溪。水流向南经福安市区后,接纳茜洋溪、穆阳溪。再流经赛岐、甘棠、下白石等镇,过白马港,注入,流向东海。交溪主干支流总长433公里,干流长162公里,交溪的主要支流还有:管阳溪、双溪、寿宁溪、柘荣溪和七步溪等。交溪水力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66万千瓦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兴建了许多水利水电工程,大多是以发电为主,结合防洪、灌溉和养殖等综合利用。[1]
(名片:交溪下游富春溪福安市区阳头街道段)
交溪干流概况
交溪干流长162千米,主要由东、西两溪组成,汇合于湖塘坂水文站上游,始称交溪。水流向南经城关()后,接纳茜洋溪、穆阳溪。再流经赛岐、甘棠、下白石等镇,过白马港,注入三都澳,流向东海。
交溪(古名长溪)是福建省第三大河流。呈扇形分布于境内,源于、和脉。上游分为东溪和西溪,[2]
东溪上游仕阳溪泰顺仕阳镇段
东溪,源于浙江省。在浙江省,东溪上游称仕阳溪,源出九峰尖西南侧山谷,流向以西南为主。至旁?垟纳古院方向来水,于泗溪白粉墙、下桥、南山附近先后纳南溪、北溪、西溪,至雪溪乡溪坪纳三魁溪(又名锦溪),至仕阳杨梅岭脚,以上溪段称东溪。入仕阳镇境后,始称仕阳溪。至南坑纳武岭溪,于后章寨岗下纳双涧溪,续行至山底垟附近纳神水坑后,与柘荣溪交汇,沿泰顺、柘荣、3县(市)边界线流至交溪亭,与寿泰溪交汇,出县境入闽。全长62.5公里,纵贯九峰、玉溪、泗溪、积库、东溪、雪溪、仕阳、章成、章坑、后章、龟湖等乡镇,流域面积511平方公里,河道自然落差911.6米,平均坡降14.6‰。[4]
东溪福安上白石镇沙坑段
在福建省,流经的,在潭头镇接纳南下来的蟾溪,至湖塘坂村与西溪汇合。总长94公里,境内长度37公里;流域总面积2092平方公里,境内流域面积343平方公里。[2]
西溪福安社口镇填头村段喉咙塘
西溪在称斜滩溪,原名长溪,浙江省庆元县称西溪,发源于浙江省双溪山东麓(岭头乡大毛峰南麓[6]
),经小垟头、济根、举水与杉坑水在交溪(地名)汇合,流经鱼川、西溪、贵南洋入福建省境,沿途纳大小支流51条。河道总长26公里,流域面积18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0.94立方米/秒,天然落差600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2.057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0.53万千瓦。[6]
然后,在县境西部边境流入杨溪头,经下党、牛坪、下屏峰、溪源、长老溪至下修竹,称为修竹溪。到寿宁县,在新坑尾汇合八炉溪(下游寿宁县称托溪、修岭溪)后,始称长溪。长溪经大溪头、楼下至斜滩。出斜滩至交溪亭与主要支流平溪交汇,以下始称斜滩溪。经元潭、大韩、塘西、武曲、南岸,流经。斜滩溪在寿宁县县境内全长56.5公里,流域面积达730.9平方公里,年径流总量7.75亿立方米,是寿宁最大河流。[7]
交溪福安市城阳镇下梨坑仙人堂段
斜滩溪在称西溪,自入境,经,至湖塘坂村与东溪汇合。总长103公里,境内长度14公里;总流域面积1178平方公里,境内流域面积78平方千米。[2]
交溪交溪本干
交溪福安市区富春溪段
交溪下游赛江段
东溪、西溪在福安市湖塘坂村处汇合后称交溪,向南流经福安市区时称富春溪,流经扆山村边纳入茜洋溪,至廉首村处接纳后称,经时称白马河,经后又称白马港,出白马门入,出东冲口注入东海。交溪流域总面积5638平方公里,市境内流域面积1658平方公里;主干支流总长433公里,境内长度185.4公里。[2]
福安下白石镇下岐村白马港区
三都澳入海水道
交溪河道特征
上游多千米以上的山峰耸立,以寿宁县境的山羊尖为最高,海拔1649米;中上游大部为海拔400~800米的中低山;下游沿溪两岸,低山、丘陵和中山呈阶梯状分布,构成盆地和小平原。其中福安盆地为闽东最大的盆地,冲积、海积层厚达20米左右。[1]
交溪上游坡陡流急,中下游河段,河床平缓,主河道坡降为万分之三十七,流域呈扇形,形状系数为0.21。交溪水系的主要支流4条。[2]
交溪水文特征
交溪上源西溪河谷自上而下向两边逐渐扩大,形成两个暴雨中心,24小时暴雨均值为220~180毫米。流域内年雨量分布不均,从山区向沿海递减,平均年雨量为毫米。降雨的年际变化也较大,枯水年降雨量只有平均年雨量的60%左右,而丰水年则可达平均年雨量的1.5倍。福安盆地年降雨量1567毫米,多集中在5~6月。
流域内年径流的分布同年雨量相似,以柘荣、周宁高山区为最大。河川径流较丰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40亿立方米左右。丰、枯年径流量相差悬殊。夏季多出现较为严重的旱情。山洪主要由台风、暴雨造成,洪水暴涨暴落,沿海地区受洪涝灾害影响。据史书记载,在宋代及民国时期,福安县曾发生过两次特大洪水和一次因潮水所造成的灾害。其中最大一次,城关3天降雨量169.3毫米,最大洪峰流量达12700立方米/秒,县城被洪水淹没,房屋倒塌334座,伤亡120余人,受淹耕地约0.47万公顷。[1]
交溪是闽东含沙量最大的一条河流,据有关水文站测定,其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147公斤/立方米,多年平均年输沙量约为62万吨,每年有大量泥沙流入河中,致使河床逐年淤高。中游河道可通小木船,下游水面宽阔,千吨海轮趁潮可达闽东著名的商埠和港口赛岐镇。[1]
交溪下游是感潮河段,潮区界可至福安城关。[1]
交溪主要支流
交溪福安市境
交溪的主要支流有:茜洋溪、穆阳溪、管阳溪、双溪、寿宁溪、柘荣溪和七步溪等。[1]
茜洋溪,在上游称东溪又名流桥溪,发源于富溪乡的青岚岗(一说东源乡鸳鸯头村),曲折南流,至宅中乡西坪村与西溪交汇,至舂臼弯村附近与霞浦交界处的甲溪口出境,称茜洋溪,然后向南流经福安溪柄注入交溪下游的赛江河段。县内长29.7公里,流域面积68.68平方公里。[11]
河流总长52公里,境内长20公里;流域总面积402平方公里,境内面积142平方公里。[2]
穆阳溪,发源于浙江省政和县镇前,流经周宁县荷洋及境内社口、穆阳、康厝、溪潭至廉首村前与富春溪汇合。总长116公里,境内长度46.4公里;流域总面积1389平方公里,境内流域面积518平方公里。[2]
交溪宁德市境
三都澳,又名三沙湾,交溪出海水道。在宁德市东南部,距城30公里,为闽东沿海的“出入门户,五邑咽喉”,海域面积714平方公里。由城澳半岛、官井洋、复鼎洋及三都、青山、斗帽、白匏、鸡公山等19个岛屿组成。水深波平,腹大口小,能停泊数十万吨巨轮。10公尺以上等深水域173平方公里,可开发深水岸线72公里,均居世界首位。孙中山《建国方略》称之为世界“最深不冻良港”。[12]
海湾内有三都深水港及官井洋,古称三江口、三渡洋、青山洋(俗呼钱门墩),在三都澳水道的东冲口内,位于东经119°48′~119°55′、北纬26°31′~26°40′之间,东连霞浦的东吾洋,西至宁德的复鼎屿,南接东冲口,北至福安白马港。总面积88平方公里,有三都、白马、盐田、溪南等四大港注入,水深10~15米,地形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底质泥沙多礁石,是闻名全国的官井洋黄鱼产卵和幼鱼育肥的优良场所。[13]
交溪寿宁县境
后溪,在,称寿泰溪,发源于山羊尖南麓的枫树洋,自西北流向东南。由源头流经龙溪、地洋至长岭段称为地洋溪。汇入支流小东溪后,流量倍增,折向东南经司前的杨梅州至武溪段,称为铁梗溪,流出武溪后始称后溪。沿寿宁与浙江省边境南下,经磜坑、大王前至渡家洋与犀溪交汇后,经甲坑边境流入福安县注入东溪,汇于交溪,境内全长48公里,流域面积335.2平方公里,年径流总量2.97亿立方米。[7]
发源地山羊尖,位于县境最北端,海拔1649米,为寿宁县最高峰,也是闽东地区群峰之冠。因地僻人稀,山羊活动频繁而得名。地处闽浙交通要道,为古代军事要地。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知县张鹤年为防倭寇,在此创建青草隘,屯兵把守。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团寻淮洲部北上抗日经由此地,开向庆元。
犀溪,东溪上游后溪支流。发源于境内透风尖南麓后西溪东北角,自西北流向东南,经后西溪、伏际、溪潭、炭山、榅洋至西浦汇入支流泮洋溪(泮洋溪发源于伏际山,流经大安、村头、泮洋至西浦墓林下注入犀溪),再经渡家洋注入后溪。全长33.5公里,流域面积182平方公里,年径流总量2.44亿立方米。
蟾溪,为县境内重要水系,发源于西部边境卜蛇林下大
东溪支流蟾溪福安潭头镇棠溪村段
熟山。自西北流向东南,经大熟、六六溪、鳌阳、安章、角林、龟岭、傍洋、石鼓、后洋、官路至竹管垄汇入支流南阳溪(南阳溪发源于南山顶南麓,上游分2支,其一源于赤陵洋,其二源于铁场,流至南阳汇合,经官路至布罗林注入蟾溪)然后由竹管垄经坑底林、刘坪至东南边境横山流入福安县境,经太逢,于潭头镇汇于交溪东源东溪。上游河床狭窄,坡度陡峻,水流湍急,居高临下,多形成瀑布和狭谷,三曲岭瀑布尤为著名;中下游坡度较为平坦,水流稍缓,但溪底多砾石堆积,礁石突出,无法通航。蟾溪全长45.5公里,流域面积226.7平方公里,年径流总量达2.98亿立方米,水力资源居寿宁溪流之冠。蟾溪流经县城的一段,建县前,原流至今之西门桥即以90度直角拐向半月山麓经城南直下。每遇山洪暴发,泛洪往往改道而行,直冲城东。年侵月蚀,渐成洼地,形成东流河道。建县后,由于需要筑城防卫,鉴于水文情况,截弯取直,堵塞南流半月山下河道,开挖新河道。引水顺流通过城内,如玉带长环于旧县衙之前,东至门外顺地势沿城边转向东南。既便于居民取水改变鳌阳风貌,又可作护城河以固防卫之用。改道后的溪边居住区取名新溪仔,地名沿用迄今。原半月山下河道,今已成为居民区,地底古河道旧迹尚存,沙石厚达3~4米。
平溪,系斜滩最大支流。发源于政和县西表岭紫翠岩下
西溪支流平溪寿宁县平溪乡段
,在县境西部流入南溪。向东流经溪底、东木洋、平溪、环溪、岭兜、长溪、印潭、下老、猪母岩、渡船头至斜滩的交溪亭注入斜滩溪,全长50公里,流域面积320平方公里。
凤阳溪,发源于寿宁县东北边境老鸦山东麓。由凤阳乡刘厝入境,自西向东流经刘厝、基德、廷加洋、东岭后至小溪出境,流入福安称小溪。境内全长18.3公里,流域面积59.3平方公里,年径流总量0.64亿立方米。[7]
交溪福鼎市境
溪头溪,位于县境西北部的管阳境内。主要河流有溪头溪、西阳溪等2条,属交溪水系。发源于柘荣县的乍洋,流经管阳、广化、乾头、楮楼,汇入福安交溪。流域面积125.2平方公里,主溪流长29.7公里,其中福鼎县境内流域面积115.3平方公里,溪流长4.2公里。[16]
交溪柘荣县境
境内北部、东北部、西部和南部的溪涧小河均为交溪水系的一、二级支流。
龙溪(安徽省志谓柘荣溪),发源于太姥山山脉西麓,即东狮山与十顶岗牛栏岗之间的仙后村东山顶,向西南流经城关盆地折向北,至城郊乡到龙山村和英山乡东坪村之间汇入交溪东源东溪河段,长29.6公里,流域面积106.3平方公里。
五蒲溪,发源于乍洋乡柯岭村的湖山顶,向北流经城郊乡,至尖岭下汇入交溪东源东溪河段,长12.4公里,县境内流域面积31.4平方公里。
楮坪溪,发源于楮坪乡湖头村的叠石峰,向西北流经楮坪乡,至英山乡后垅村附近汇入与福安交界的东源东溪交溪河段。县内长11.6公里,流域面积41.5平方公里。
西溪,发源于富溪乡马鼻洋,向东南流至宅中乡西坪村汇入东溪,长18.4公里,流域面积77.75平方公里。
桃坑溪,发源于东源乡大湾山,向西南流至宅中乡甲溪口出境,汇入与霞浦县交界的界河中,至甲溪口汇入茜洋溪。县内长20公里,流域面积50.4平方公里。[11]
交溪霞浦县境
长溪三河,南部源于马洋鲤鱼山白岩溪,北部源于七宝洋石浿溪,两支流由西向东,在县城西南周家亭汇合,横穿县城南郊,经山兜至塔下入海。流域面积55.3平方公里,干流长17.5公里,河流比降25.7‰。多年平均径流量0.49亿立方米,年均流量1.49立方米/秒。河床落差200米,水能理论蕴藏量3300千瓦。[17]
交溪政和县境
赤溪,发源于澄源乡后山,流经上下赤溪村后,进入浙江庆元县举水,转入寿宁县西溪。流域面积46.3平方公里,全长15.9公里,平均坡降2.09%,多年平均流量2.06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0.649亿立方米。
暖溪,发源于澄源乡北斗,流经黄岭、新康、牛途等村,进入寿宁县流入西溪。流域面积65.5平方公里,全长19.9公里,平均坡降13%,多年平均流量2.74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0.864亿立方米。[18]
交溪周宁县境
龙亭溪,系县内最大溪流,是穆阳溪的主干流,上接政和榅洋溪。发源于政和县半源的黄华坑,在东兴农场附近入境,经榅树林、溪口、那坑、龙亭、进登、大前坪、黄县(闽东电站水坝)到文潭,下接穆阳溪。其中,泗桥乡芹山瓦窑仔山西部以上为周宁、政和界河,狮城镇大前坪至七步乡文潭村石门头山东部为周宁、福安界河。境内长56公里,流域面积483.7平方公里,落差616米,平均比降11‰。水能理论蕴藏量达13.79万千瓦。注入龙亭溪的有泗桥溪、前溪、禾溪、纯池溪、七步溪等支流。
七步溪,系龙亭溪的主要支流。发源于圣银楼山麓经李墩、七步、九龙漈、汇入龙亭溪,其上游称李墩溪。全长34公里,流域面积155.6平方公里。落差1025米,平均比降30‰。水能理论蕴藏量为2.99万千瓦。注入七步溪的支流有东洋溪、祭坪溪等。
东洋溪,系七步溪支流,因所处地名原称“东洋”,故名东洋溪。发源于浦源乡源头村,经溪坪、端源、狮城镇、纳诸小涧过鼓音漈汇入七步溪。全长18公里,流域面积为51.1平方公里,平均比降16.3‰。水能理论蕴藏量0.45万千瓦。
八蒲溪,系穆阳溪支流。发源于小郭洋的仙冈头,经后洋、八蒲出境,过福安县的象地、牛岭尾汇入穆阳溪。境内长15.1公里,流域面积为49.3平方公里,平均比降32.4‰。水能理论蕴藏量0.65万千瓦。[19]
交溪浙江省泰顺县
寿泰溪,属交溪源头东溪源出闽寿宁县飞龙岩东侧山谷,于罗阳镇溪底寮西北侧入县境,沿寿宁、泰顺两县边界线东南向弯曲而行,先后纳罗阳、鹤巢、南院方向的多支细流,至洲岭乡马迹岭附近纳横溪,于交溪与仕阳溪交汇。溪流全长50.5公里(含浙闽边界段27.5公里),县境流域面积193平方公里,河道自然落差1075.6米,平均坡降21.3‰。[4]
交溪浙江省庆元县
八炉溪,庆元县志认为属交溪源头西溪支流水系。发源于岭头乡杨家庄(寿宁县志:(原苏湖乡)西北双溪东麓[7]
),穿过塘源尖与鸡公山之间,经下庄、岭头、包谢、八炉、小横岭、鱼条?、双港桥流入托溪,[6]
称为托溪。托溪再经坪坑、九岭、丰谷至新坑尾称为九岭溪。[7]
沿途纳大小支流55条。八炉溪河道总长25公里,流域面积9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4.67立方米/秒,天然落差572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222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0.074万千瓦。[6]
交溪水利建设
交溪水力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66万千瓦左右,其中干流和穆阳溪共有41.3万千瓦,约占全流域的63%。装机500千瓦以上可能开发的水力资源约48万千瓦,但目前仅开发利用3.67万千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兴建了许多水利水电工程,大多是以发电为主,结合防洪、灌溉和养殖等综合利用。目前,已建水库的总库容为3400多万立方米,有效灌溉约2.8万公顷。[1]
柏柱洋水库,位于溪柄镇柏柱洋东侧。控制集雨面积3.23平方公里,设计坝型为均质土坝,坝高23.6米、长98米,总库容为171.6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26万立方米。输水涵洞为石砌箱形涵洞,最大泄洪量2.4立方米/秒。溢洪道系渠道式,过水深1.5米,最大泄洪量27立方米/秒。1958年,由全省少先队员捐资10万元兴建,故又名“红领巾水库”,工程总投资59.5万元,投工日32.5万个,1959年建成大坝,1973年12月工程全部竣工。水库配套干渠长7公里,设计灌溉面积1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000亩,解决柏柱洋灌溉用水问题。[20]
柯岭水库,位于柘荣县乍洋乡柯岭村境内,属龙溪上游支流五蒲溪,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0km2,主河道长度0.8km,比降183.0‰。[21]
乌岩下水库,位于柘荣城区北侧乌岩下村前的龙溪支 流上。 坝址以上集雨面积 1 平方公里, 支流引水 0.55 平方 公里。进水口高程 99.5 米,最大坝高 22.5 米,坝顶长 108 米,宽 6 米,坝型为粘土均质重力坝,坝顶高程 101.5 米, 放水涵洞高程 87 米,总库容 106.4 万立方米,兴利库容 84 万立方米。溢洪道位于大坝左侧,宽 18 米,全长 126 米。大坝右侧干渠全长 6 公里,设计有效灌溉面积 1504 亩,保证灌溉面积 1500 亩。工程始建于 1959 年 12 月, 1960 年 6 月竣工。[22]
龙溪水库,位于城郊乡龙溪上游的城郊乡梨坪村和乍 洋乡宝鉴宅村之间,距城关 5 公里,104 国道通过库区北侧。坝址以上集雨面积 10.85 平方公里,坝型系浆砌石双 曲拱坝,坝高 51 米,坝底厚度 10.76 米,坝顶厚度 2 米, 坝顶弧长 157 米,大坝砌体 2.26 万立方米。总库容 454 万立方米,兴利库容 368 万立方米,是以城关人饮和灌溉 为主,结合调节龙溪梯级水电站的综合效益工程。配套引 水渠道位于左岸,全长 10 公里,设计灌溉面积 5000 亩, 保证灌溉面积 3500 亩,受益范围有城郊、双城、东源 3 个乡(镇)的 7 个行政村。坝区右岸建有坝后电站,利用水 库放水发电。电站装机容量 100 千瓦× 2,年设计 电能 55 万千瓦时龙溪水库工程始建 于 1976 年 9 月,1982 年 12 月竣工。原柘荣至福鼎古道上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839)的单 孔石拱桥——仙龙桥被没入水库中。 1995 年, 县自来水厂 改龙溪抽水为龙溪水库引水,水质清净,取得良好的社会 效益。[22]
双涧溪水电站,位于浙江省温州 泰顺县交溪支流东溪支流上,装机6400千瓦(2×3200),年设计发电量1535万千瓦时,最大库容1150万立方米,属中型水库。主体工程于1986年动工建设,1990年7月投入试运行,1992年8月通过启动验收,2001年12月通过竣工验收。麻竹坪水库位于寿宁麻竹坪水库位于蟾溪中游,离城10公里,是一项以发电为主,结合灌溉、防洪等综合利用工程。兴利库容2321万立方米。下游总落差512米,可分四级开发,电能总装机3.37万千瓦,多年平均年发电量1.62亿千瓦时。该工程于1984年10月动工,1989年12月建成,水库坝区与车岭一级电站扩建工程同时竣工,蓄水发电。库区淹没耕地246亩,迁移31户,181人。工程总投资747万元,其中国家补助289万元。
茜安引水渠,拦河坝在溪柄镇茜洋溪下游的茜阳村后,上游集雨面积315.15平方公里。拦河坝系浆砌重力坝,高1.6米,长124米。引水渠全长71公里,其中干渠长65公里,渠首设计流量5.0立方米/秒,灌溉流量3.0立方米/秒,灌区涉及溪柄、赛岐、湾坞3个乡镇。工程于1958年4月动工,当年通水。1964年整修配套完毕。共投入资金393.7万元,投工日234.5万个,完成土石方195.5万立方米,耗水泥2000吨、钢筋234吨、木材1245立方米。渠首引用流量5.3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2.2万亩,因渠线过长,沿程水量损失过大,实灌面积为1.46万亩。茜安引水渠配套建筑物有渡槽9座、总长837.6米,侧虹管1座长620米,涵洞81座,排洪闸43座。在渠道5公里处建有寨下水电站1座,装机150千瓦,19公里处建有狮子头电灌站1座,安装水泵5台,配用动力475千瓦。1964年9月,茜安水利引水工程管理机构成立,沿干渠设10个管理站。1965年起,工程开始收益,灌区粮食平均亩产从1965年的255公斤增至1972年的498公斤,增产95%。
龙溪引水渠,拦河坝位于穆阳溪支流下逢溪下游。上游集雨面积178平方公里。年产水量1.25亿立方米,枯水期流量0.8立方米/秒。拦河坝系浆砌石重力坝,坝高2米、长65米;主干渠全长23公里,设计引用流量1.0立方米/秒。1958年动工,工程一度下马。1965年续建,1968年全面竣工,发挥效益,取代原来溪北洋机灌站。该工程总投资58.59万元(其中国家补助48.59万元),总土石方工程量19万立方米,投工日22.39万个,耗钢材15吨、水泥65吨、木材30立方米。其主要设施有周坑渡槽、双峰山洞、输水涵洞1座,分水闸门24座、排水闸19座以及水电站1座,装机2台225千瓦。设计灌溉面积6600亩,实际引灌面积1万亩。
穆阳溪引水工程,拦河坝在闽东水电站下游1.13公里处,系引用闽东水电站尾水。坝高10米,长80米,引用流量20.1立方米/秒,上游控制集雨面积818万平方米。主干渠从初处到甘棠东山口,全长57公里,设计灌溉面积5.53万亩。引水工程1977年动工,1999建成,渠长12.848公里。投资425.08万元,在穆阳镇狮子岩下建市水电站,设计装机4台5000千瓦,1982年装机2台2500千瓦投产发电。
秦溪引水工程,位于城阳乡秦溪村,集雨面积23平方公里。建有重力坝1座,坝高3米,长20米。引水渠道长6公里,其中干渠长3公里,引用流量0.2立方米/秒,设计灌溉面积1000亩,实际灌溉面积700亩。工程于1964年建成,总投资5.3万元。[23]
福安装机容量200千瓦以上水电站情况表  电站名称
所在河流  名称
集雨面积(平方公里)
坝高(米)
发电量(万千瓦时)
寨下水电站
闽东水电站
松潭水电站
穆阳溪水电站
古岭宅电站
杨梅仔水电站,杨梅仔水电站位于蟾溪鳌阳段下游,站址设杨梅仔村,1956年动工,1957年7月投入运行,装机50千瓦。电站为径流开发,上游流域面积30平方公里,水头高20米,流量0.5立方米/秒。当时,寿宁的水电技术力量薄弱,聘请省水电局工程师设计施工。因尚无公路,三材和机械设备先水运至斜滩,再由人工徒步抬至工地。电站建成后,解决了县城机关、学校、工厂和部分居民的生活用电。
“七一”电站,位于蟾溪上游大熟村水尾的磜下亭。1967年,在大熟村水尾砌石坝1座,控制集水面积9平方公里,利用自然落差96米,流量0.2立方米/秒,装机两台,容量135千瓦,于日建成投入运行,称“七一”电站。
车岭一级电站,系麻竹坪水库枢纽工程,梯级开发的第三级电站,位于斜滩镇后井村。1974年8月,选择跨流域开发蟾溪水能资源方案,在蟾溪竹管垄河段坑兜处,建一有效库容为2.8万立方米的调节库,砌石拱坝高8.7米,控制上游集水面积112平方公里。电站进水口通过54米短隧洞和120米明渠,经1512米长的隧洞(断面2.2×2.4米)建一压力前池,取毛水头196.5米,安装长342米、内径800毫米的压力钢管1条,引蟾溪水跨入斜滩溪水系,在后井村西建发电站1座,装机2台,总容量1600千瓦,1978年10月投入运行。1979年,增加装机1台,容量800千瓦。[25]
福安市潭头水电站,系福建省赛江东溪干流第三个梯级电站(第一个梯级电站为装机165MW上白石电站),位于福安市城区上游15公里,坝址控制流域2060Km2,多年平均径流总量25.39亿m3,水库总库容2555万m3,设计总装机30M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为9255万kWh。电站工程在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下,2004年12月由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建设, 2005年7月动工,被列为宁德市重点项目,于日双机投产发电,电量并入省电网运行。[26]
白石水利枢纽,是水利部和浙江、福建两省人民政府于日联合批复的项目,工程位于赛江东溪干流上,控制流域面积1533平方公里,总库容2.585亿立方米,工程估算总投资约27.46亿元。枢纽工程由拦河坝、引水系统、发电厂房(含生态机组厂房)及220KV升压开关站等建筑物组成。该项目的建设对有效保障我市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强化交溪流域治理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已将该项目列为《全国大型水库建设总体安排意见()》的项目之一,该总体安排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27]
交溪航道航运
交溪航道。交溪属长溪水系的一部分,由东溪、西溪汇集而成。在境内湖塘坂交汇南下,流经城区、化蛟、黄澜,在溪柄扆山与茜洋溪汇合后注入赛江,全长39.3公里。溪面最狭处26米,最宽处200米,除濑滩外,水深一般在3米以上。其中湖塘坂至化蛟18公里仅能通行2吨以下的梭船;化蛟至黄澜4公里,属感潮区,可通行4吨以下船只;黄澜至赛江15公里,乘潮可通行20吨以下船只。早在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赛岐即有盐船沿西溪直达斜滩。1956年福分公路通车前,交溪航道是福安连接寿宁、柘荣和浙江泰顺、庆元等地的水运要道。枯水季节航道浅窄,需要人工疏理。红十字碑段有暗礁,不利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多次组织对几个危险地段航道进行疏浚清理。1966年10月,在红十字碑地段大规模清障、改道,挖沙石6000立方米,炸滩石731立方米,构筑200米抛石坝1道,使该段河道航运条件得到改善。
茜洋溪航道。茜洋溪源自柘荣县,由溪柄镇之坑口入境,经北山至扆山汇入交溪,境内航道里程1.9公里,仅北山以下通航,可行5吨以下小船。1982年荡岐码头建成,溪柄镇大部分水运货物改由该码头进出,茜洋很少有船只通行。
穆水溪航道。穆阳溪源于政和县,经周宁芹山、溪口、龙亭、文潭入福安康厝境内,经穆阳、溪潭、洪口、后太,汇入赛江。航道全长22.4公里。河道宽20~200米。除濑滩外,水深一般在2米以上,航道总长22.4公里。穆阳至洪口段长15.4公里,河床为砾卵石,可通2吨以下小溪船。洪口至赛江7公里,属感潮区,河床以泥沙为主,可通行40吨以下船只,穆水溪航道共有23个濑,其中6个濑水流较急,船上行遇濑需用人力推挽。航道由船员、当地渔民疏浚。1959年小浦公路通车前,溪潭、康厝、穆阳和宁德县的部分及周宁、政和、松溪等县的水产百货多由船只运至廉村潭头、穆阳或苏堤,再由人力挑运周宁、政和、松溪等县,1985年后,机动车增加,洪口以上航道通行船只减少。
赛江白马河航道。赛江白马河航道从交溪、穆阳溪汇合处起,经赛岐港区达白马门,与沿海东、西向航道相接,总长35.3公里。其中:从赛岐至甘棠镇的国泽村段为赛江航道,长8.3公里,低潮水深2米左右,锚地水深4米,1500吨轮船可乘潮进港;国泽至白马门段为白马河航道,长27公里,水深6.4米,锚地水深8米以上,5000吨货轮可乘潮抵下白石。该航道河床表层为近代海相沉积的淤泥。厚度2.3~11米,河宽300~1500米,属正规半日潮潮区,最高潮位7.82米,最低潮位0.64米,平均高潮位5.43米,低潮位0.13米(罗零基面)。最大潮差7.06米,最小潮差2.60米;涨潮最大流速1.5~2.3节,退潮最大流速1.6~2.5节。赛江航道淤塞严重,闽东港务监督部门在严禁人为航障的同时,组织挖泥船对航道进行清理、疏浚,提高航道通过能力。[28]
交溪港口码头
赛岐码头。赛岐码头原系民用旧码头重建而成。位于闽东港航管理处前沿江边。由港务部门分别于年陆续投资建造,由港航管理处直接经营管理。有现代码头3座,泊位6个(其中客运泊位2个,货运泊位4个)。总长226米,前沿水深3.8~4米,靠泊能力最大1300吨,最小100吨。码头结构系钢筋混凝土高框架和浆砌块石驳岸两种,有砖木结构仓库2座,1100平方米,容量1000吨。混凝土地面堆场2处,2300平方米,容量3000吨岸上卸起重机3台,负荷能力共55吨,趸船起重机2(艘)台,负荷能力共2吨。轮船起重机1台,负荷能力3吨。装卸搬运机动板车30部,载重共30吨。码头装卸工160余人,日装卸能力吨。
赛岐石油站码头在赛岐港区的赛江西岸,南安村前江边,钢筋混凝土趸船浮动码头,建于1962年,专用以装卸成品石油。长32米,前沿水深3.8米,靠泊能力500吨;埋地钢质柴油罐容积2600立方米,容量2200吨,年通过能力2万吨。
赛岐面粉厂码头。赛岐面粉厂码头在赛岐港区赛江东岸(下港)面粉厂江边,为混合式码头,建于1985年,属该厂专用,长40米,前沿水深4.7米,靠泊能力500吨,岸壁固定吊杆机1台,负荷能力5吨,年通过能力5万吨,仓库5座,有效面积2000平方米,容量3000吨。
赛江糖厂码头。赛江糖厂码头在赛岐港区的三江口东岸赛江糖厂前江边,为钢筋混凝土高框架式结构,建于1985年,属该厂专用,长20.4米,靠泊能力30吨;固定吊杆机1台,负荷能力5吨,年通过能力1.5万吨。普通堆场面积1000平方米,容量1200吨。[29]
交溪流域概况
流域位于东经119°09′~119°41′,北纬27°15′~26°49′之间,属于福建省的流域面积5549平方千米,包括周宁、寿宁、柘荣等县的一部分和福安市的大部分。地势由北向南倾斜,水系排列略呈树枝状。[1]
福安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宋淳祐五年(1245年)理宗御批“敷赐五福,以安一县”得名,1989年撤县设市,1993年被国务院列为沿海开放城市。全市总面积188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45公里。辖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3个镇、5个乡、4个街道,总人口67万人,其中畲族人口6万多人,是全国及福建省人口最多的县份。有“中国电机电器城”、“中国中小电机出口基地”、“全国第二大船舶修造基地”、“中国茶叶之乡”、“南国葡萄之乡”、“中国绿竹之乡”、“中国保健按摩器发源地”之誉。
福安地处闽东中心,环三都澳区域核心区,赛江临港工业片区是环三都澳区域产业功能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环三都澳战略发展的先行区和动力引擎。福安是海西东北翼的交通枢纽和闽浙赣内陆的重要疏港通道,赛岐—白马港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白马港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宁马台首次海上客运直航口岸,沈海高速公路、建设中的温福铁路、宁武高速公路、湾坞半岛铁路支线、规划中的福泰高速公路和宁衢铁路交叉贯穿全境,构成铁路、公路、港口三位一体的交通体系,城乡半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
交溪流经全境,水资源蕴含量34.1万千瓦,森林面积179.6万亩,森林覆盖率67.9%,绿化率69.8%,森林植被类型多样,有刺桫椤、水松等60多种珍稀树种,已探明金属、非金属矿20多种。拥有浅海6733公顷,滩涂4600公顷,是福建省大黄鱼、对虾、中华绒毛蟹主产区及鳗苗、蚶苗、蛤苗主要生产基地。福安文化积淀深厚,是开闽第一进士薛令之和历史名人郑虎臣、谢翱、刘中藻的故乡,革命战争时期是闽东革命中心,中共闽东特委所在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白云山风光秀美,其南部的古地质遗迹引人入胜,与太姥山、白水洋携手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工作全面启动。廉村宋代古城堡建筑群、瓜溪“活化石”刺桫椤、柏柱洋明清古民居、溪塔葡萄沟、仙岫畲族风情以及闽东苏维埃旧址构成了独特的区域文化。
福安是环三都澳区域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经济实力位居宁德市第一,2007年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居全省第12位。电机电器、船舶修造、食品工业是福安的三大主导产业,拥有电机电器企业730多家,船舶企业84家,食品加工企业800多家,优质葡萄基础4万亩,“百里绿竹长廊”绿竹基地5万亩。电机电器产业被评为“2008中国百佳产业集群”,历史名茶“坦洋工夫”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中国证明商标,福安成为“中国申奥第一茶”红茶基地,被列为“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市”。[30]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福建省志·地理志 :方志出版社 ,2001.12 :第三章 水系与水文 第三节 主要河流 五、交 溪 .
福建省福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福安市志:方志出版社,,1999.12:卷二 自然环境 第五章 水 文 第一节 地表水 一、溪 河
.sohu[引用日期]
泰顺县志编纂委员会 :.泰顺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 - 12:第四章 水资源 第一节 水系
.一个村[引用日期]
庆元县县志编委会.庆元县志 :浙江人民 出版社,1996:卷四 自然环境 第四章 陆地水 第一节 水系
寿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寿宁县志:鹭江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卷二 自然地理 第四章 水 文 第一节 主要河流
.资阳资讯网[引用日期]
.新疆兴农网 [引用日期]
.光明网[引用日期]
柘荣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柘荣县志:中华书局,1995年5月第1版:第三篇 自然地理 第四章 水 文 第一节 水 系 一、交溪水系
.宁德网[引用日期]
宁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宁德市志 :中华书局出版社,1995年11月第1版:卷二 自然地理 第二章 地  貌 第四节 海 域
.福安市旅游协会[引用日期]
.寿宁新闻网[引用日期]
福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福鼎县志:海风出版社,2003-11:第二篇 自然环境 第四章 水 文 第一节 地表水
福建省霞浦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霞浦县志:方志出版社,,1999.12:第二篇 自然环境第五章 水 文第二节 河 流
政和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政和县志:中华书局,1994-2:卷二 自然地理第四章 水 文 第一节 溪 流 一、中西部水系
周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周宁县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5:第二篇 自然地理 第四章 水 文 第一节 溪 流
福建省福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 .福安市志 :方志出版社, ,1999.12 :卷十三 水利水电第一章 水利建设 第一节 蓄水工程 一、主要工程
.柘荣县[引用日期]
柘荣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柘荣县地名志:未知,2002 年 12 月:50-51
福建省福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 .福安市志 :方志出版社, ,1999.12 :卷十三 水利水电第一章 水利建设 第二节 引水工程
福建省福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 .福安市志 :方志出版社, ,1999.12 :卷十三 水利水电第一章 水利建设 第三章 水电建设
第一节 水电站 .
寿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寿宁县志 :鹭江出版社 ,1992年7月第1版 :卷八 水 电 第一章 水力资源 第二章 电 站 第一节 县办电站 .
.福建省福安市潭头镇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引用日期]
[引用日期]
福建省福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 .福安市志 :方志出版社, ,1999.12 :卷十一 交 通 第一章 水 路
第一节 航 道.
福建省福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 .福安市志 :方志出版社, ,1999.12 :卷十一 交 通 第一章 水 路 第二节 码 头 .
.福安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面积单位公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