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检测有什么好处较硝化细菌怎么培养培养

| | | | | |
手持便携式荧光检测仪使用指导
核心提示:1.目的:实时检测现场卫生状况,保证食品安全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食品接触器具和生产环境、加工人员手的消毒效果检测以及对生产
实时检测现场卫生状况,保证食品安全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食品接触器具和生产环境、加工人员手的消毒效果检测以及对生产过程微生物污染水平的分析、检测和加工前清洁消毒的评价。
3. 如何建立一个完善的ATP检测程序:
3.1 如何设定ATP检测标准:
设定通过,警告,不通过的标准对于实时ATP检测程序是十分重要的,这些标准依据生产环境,生产产品的种类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是设定这类检测标准的方法是相同的。
有两种方法设定ATP检测标准:1)彻底清洁;2)日常清洁
彻底清洁通常适用于高洁净要求的设备表面或易清洁的光滑表面,而日常清洁适用于粗糙和不易清洁的表面。
1)彻底清洁
2)日常清洁
&警告&数据为用户提供分析和提前预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用户也可将高于合格线的所有数据设定为不合格,而不设置警告区域
3)I-Genie通用检测标准
I-Genie也为用户提供了通用检测标准,这些标准可能不适用您所检测的目标表面,如需设定自己的检测标准,请参照1);2).
I-Genie对于易清洁表面的检测标准
I-Genie&&&&&&&&&&
Pass&&&&&&&&&&&&&
Caution&&&&&&&&&&&&&
Fail&&&&&&&
20-40&&&&&&&&&&&
40&&&&&&&&
*易清洁表面包括不锈钢表面或无凹槽平滑的表面,如水池,洗涤桶,刀片,桌面,垃圾桶等
I-Genie对于难清洁表面的检测标准
&*难清洁表面包括有凹槽,裂缝,缺口的表面,如传送带,喷嘴,O形环,橡胶管,墙壁等
I-Genie对于手表面的检测标准
如用户已有控制点菌落总数标准平板计数标准,可将ATP检测结果与之参照。但请注意ATP是来自于微生物或有机物残留,所以只能说ATP水平与微生物数目有着密切的相关性,ATP检测与平板计数结果间不能完全一一对应,但有密切的相关性。
3.2 检测表面取样示例:
a)规则表面
用拭子头涂抹被测区域
(30-45&角、10&10 CM表面)
b)不规则表面
当不能取得10&10 CM表面积时,
应该尽量涂抹足够的区域。
3.3 I-GenieTM手持便携式荧光检测仪与CleanSenseTM表面洁净度检测试剂盒使用方式:
取出与所需检测样品同等量的检测瓶,剪开装有溶解液的滴管,将溶解液小心挤入瓶中,左右来回振荡检测瓶促使粉末溶解,并静置5min。
取出采样棉签,在所需检测的物体表面擦拭采样
按照图示的顺序进行涂抹
将已采好样的采样棉签放入荧光酶溶液中,并搅拌,使棉签表面的待测样品完全洗入溶液中,此过程约5s。
&将检测瓶放入i-Genie?手持式便携ATP荧光检测仪的检测池中,盖上机盖。检测并读数。
3.4 设置检测频率与周期
a) 检测时机:
1)ATP检测表面应为干燥表面。
2)一般情况下,ATP检测应在使用消毒剂使用前进行。
3)但部分CIP程序需在消毒剂使用后进行ATP检测,这种情况下,消毒剂的消毒接触时间为5分钟-15分钟。依照消毒使用规范,等待这段时间消毒剂干燥后,再进行表面取样检测。
★ 注意:可通过高压蒸汽消毒配合ATP检测,可有效节省消毒剂的使用。
b) 取样、检测频率:
根据资金状况,选取适合的取样点数量,推荐以下策略:
1)ATP检测应作为抽检和初筛手段。(结果可疑环节可进一步采样进行标准平板计数)
2)检测方案(仅供参考)
l&& &每座车间建立5-10个检测点。
l&& &每个检测点每周抽检1-2次。
l&& &定期将检出结果以图表形式进行总结和报告,为控制措施提供短期评价。
l&& &提供季度或年度报告,对更长期数据进行分析。
3.5 根据ATP快速检测结果制定纠偏措施
检测值低于合格(Pass)值
检测值介于合格(Pass)值与不合格(Fail)值之间,需要警惕(Caution)
下次清洁时应特别留意该区域清洁
检测值高于不合格(Fail)值
4. 有关食品安全和卫生检测的问答
4.1 哪些因素可能影响食品安全和卫生?
生物(如细菌总数超标、致病菌污染等)、化学(农药残留、有毒添加剂等)、物理(放射污染等)及转基因产品(有害遗传效应等)四大因素。其中,以细菌污染食物、饮用水引发食源性中毒最为常见,其危害的范围最广。
4.2 国内外通常采用什么方法进行食品细菌总数和卫生、防疫检测?
&常规法&和&ATP荧光快检法&。常规法是我国卫生部规定至今仍然沿用的方法,因此,又称&国标法&,即(细菌)活细胞平皿计数法。
4.3 &常规法&和&ATP荧光快检法&的共同点和主要差别是什么?
两种方法都能用于检测样品中的细菌总数,提供有关卫生防疫数据。主要差别在&时效性&,常规法至少要1-2天才能得到结果,快检法能在1-5分钟内得到实时检测数据。
4.4 为什么两种方法在&时效性&上有这样大的差异呢?
因为它们所依据的基本原理各不相同。&常规法&是让检样中原先看不见的细菌细胞,在稀释涂布后通过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37℃,48小时的保温培育,这样,一个活的细菌细胞经多次分裂繁殖形成数以亿计,肉眼可见的细菌集群(菌落),然后通过计数得到结果,即菌落形成单位/毫升(克)[CFU/ml(g)]。
&ATP荧光快检法&则基于虫光素酶能催化细菌细胞的ATP发出荧光,荧光检测仪能快速、准确计量荧光值的原理。因此,检样中细菌细胞越多,ATP量就越大,发出的荧光就越强。这样,在排除检样中非细菌ATP干扰的情况下,检测荧光值(RLU)就能确定细菌的细胞数[CFU/ml(g)]。
4.5 两种检测方法哪一种更准确?两种检测方法得到的数据一致吗?
在回答这一问题前,让我们重温微生物学的两个基本概念:细菌或微生物对人类生活,生产造成的有利(如用于抗菌素生产)或有害影响(如污染食品、引发疾病)都非单一或少数细菌细胞的作用,而是单位体积内数以十万、百万细胞群体的效应。其次在适宜条件下,细菌每20-30分钟就能分裂繁殖一代。以大肠杆菌为例,10万个细胞/毫升二小时后就成了640万细胞/毫升。
因此,正确的回答是,两种方法都能满足特定时期细菌总数检测和卫生监测的需求,但时效性有重大差异。快检方法更有利于保障食品安全水平的全面提高。通过常规法和ATP荧光快检法实际检测建立一个两者之间可以互相参照,符合食品安全卫生标准的有效范围(如合格、警告、不合格)是发达国家的通用做法。
4.6 在食品安全方面国外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措施?
上世纪90年代后,美、英、日等国就已依据萤火虫发光原理,研制并推广使用ATP荧光法快检设备用于检测食品细菌总数或卫生防疫监测。这些设备既能提供实时的检测数据,又有准确、便携、使用容易等特点。不仅弥补了&常规法&时效性差的不足,又能发挥防患于未然的预警作用。有效地保障了食品安全总体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如HACCP等食品卫生理念的诞生。
4.7 HACCP认证体系的主要涵义和作用是什么?
HACCP是&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一词的英语缩写,源于上世纪70年代美国太空总署提出的有关食品安全基本理念,即(1)危害食品安全的可能因素包括生物(转基因产品)、化学、物理四个方面;(2)从原料到食品通常经历加工生产-产品包装、储存、运输-配发销售等环节;(3)食品原料的品质、生产环境、设施、操作人员的卫生水平都将影响终产品-食品的安全卫生水平。因此,只有将所有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危害因子全部纳入监控范围,采用快检方法实施监控才能从源头开始,从而有效地保障食品,并留有补救时间防患于未然。
美、日、欧盟等国已将实施HACCP认证体系列为法定措施。我国卫生部已于2002年颁发《食品加工企业的HACCP实施指南》[卫法监发174号]。
4.8 &ATP荧光快检法&和实施食品安全的HACCP预警、溯源管理制度有何关系?
在建立和推广使用ATP荧光法快检技术前,只能靠目测或平皿计数法评估产前或清洁消毒后生产线、食品接触表面的卫生水平。这两种方法要不是灵敏度不够,就是取得结果的时间太长,无法满足生产的实际需要。换一句话说,只有采用ATP荧光法快检一类方法才能实施HACCP和食品安全的溯源和预警制度。
4.9 美、日、欧盟各国如何评价ATP荧光快检法和建立相关检测标准?
通过ATP荧光快检法得到的是来自食物残渣和微生物细胞两个部分ATP的总值。多数情况下,来自微生物细胞的比例较小。但是,由于食物残渣既是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又起抵消灭菌效果的作用。因此,关键在确定避免重新污染的ATP临界值,而非单纯依据细菌细胞ATP值折算的细菌菌落数(cfu)。这就是多数卫生监测试剂盒不设置通用ATP标准,也不必期望ATP与CFU之间有确定相关关系,容易引起初用者疑虑的原因。统计结果证实,凡ATP荧光法显示卫生水平改善,则平皿计数结果也一定改善。如果检测点ATP水平高,即便是无菌的,次日早上必然大量滋生细菌导致食品污染。
因此,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是:首先通过ATP快检步骤对食品原料及经过清洁、消毒后食品原料接触表面是否达到卫生标准作出有数字依据的评价。其次,对易于引发微生物污染的关系部位实施重点监控。最后,制订出符合本单位情况,又符合卫生要求的ATP数值范围。
4.10 具备什么条件有利于在我国普遍实施HACCP认证体系?
(1)发展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食品安全关键技术,提供准确、有效、便携、操作容易、价格能为国内广大用户接受的食品安全检测设备和试剂系统。
(2)建立与快检技术相匹配的国家、企业检测标准。
(3)普及与快检技术相关的卫生学和卫生监督指导新理念、新知识。
5. ATP快速检测综合示意图
编辑:songjiajie2010形态学检查对细菌鉴定的导航作用
导读: 细菌鉴定的原则之一就是用最少的试验完成鉴定。细菌形态学检查是最基本、简单、快速的常规鉴定方法。细菌形态学包括细菌细胞形态学和细菌菌落形态学。细菌形态学正确描述依赖于方法、培养基、培养时间、染色试剂等,培养基和培养时间不同会影响细菌的形态。观
形态学检查对鉴定的导航作用 检验地带网
陈东科1孙长贵2
(1卫生部北京医院,2解放军第117医院) 检验地带网
细菌鉴定的原则之一就是用最少的试验完成鉴定。细菌形态学检查是最基本、简单、快速的常规鉴定方法。细菌形态学包括细菌细胞形态学和细菌菌落形态学。细菌形态学正确描述依赖于方法、培养基、培养时间、染色试剂等,培养基和培养时间不同会影响细菌的形态。观察细菌的典型形态,应该是将细菌接种在该细菌最适生长的培养基上、放入该细菌最适生长环境中(包括温度和所需气体条件)进行孵育,孵育时间应视细菌的生长速度而定,大部分常见的细菌以培养24h为宜,有些细菌需要更长时间的孵育才能显现出典型的菌落特征。有时为了鉴别某一种或某一类细菌,需要观察细菌在特殊的培养基(包括显色培养基)上或在特定环境下(气体、温度和光线等)培养的形态特征[1,2,3]。 检验地带网
1 菌落特征观察
细菌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形成菌落。对菌落进行描述应包括菌落大小(分大、中、小,以1mm为界)、形状、高度、边缘、表面状态、密度(透明度)、硬度(用接种环刮取菌落时的感觉)、菌落内部结构、颜色、光泽以及与培养基表面的黏附程度,还应包括菌落的溶血、气味和色素产生情况等特性。观察菌落特征的目的是为了对细菌进行初步鉴定。有些特征是某些细菌所特有的,具有属或种的鉴别价值,如肺炎链球菌在绵羊血琼脂平板上的脐窝状菌落(如图1所示)、伴放线凝集杆菌菌落特殊的内部结构(如图2所示)、侵蚀艾肯菌的斗笠样菌落、斯氏假单胞菌皱纹样菌落、变形杆菌迁徙样菌落、铜绿假单胞菌的水溶性色素、紫色色杆菌的脂溶性色素(如图3所示)、粘质沙雷菌的红色色素(如图4所示)、产吲哚金黄杆菌产生的吲哚气味、嗜血杆菌产生的鼠穴气味、诺卡菌产生的腐土气味、厌氧菌产生的腐氨气味、荧光假单胞菌产生的黄色荧光素、某些厌氧菌可产生砖红色荧光素等。有些细菌产生色素受到气体的影响(粘质沙雷菌在厌氧环境下不产色),有些细菌产生色素受到光线的影响(某些快速生长分枝杆菌是光产色或暗产色)[4]。 检验地带网
检验地带网
对细菌菌落特征的观察和描述是细菌鉴定的第一步骤,其主要目的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检验地带网
1.1 病原菌定量或半定量 在对标本进行定量或半定量接种后,通过菌落计数可获得定量或半定量结果,细菌的定量在尿液分析和疗效动态观察中具有临床意义,半定量适用于开放性标本的结果分析(确定优势菌)。
1.2 确定病原菌 开放性标本受炎症组织周围皮肤、黏膜的常居菌丛污染的可能性较大,观察培养结果时应根据标本直接涂片镜检结果,结合菌落形态特征来确定病原菌。
1.3 解释血培养镜检结果 分析阳性血培养瓶的转种结果时,应结合对阳性培养液直接涂片的镜检结果,如果涂片结果与培养结果不符,应考虑操作错误或是污染所致。
1.4 确定鉴定方向 根据不同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特征,结合革兰染色镜检结果及快速辅助试验(氧化酶、触酶、凝固酶等)结果,可确定鉴定方向。 检验地带网
2 菌体形态观察 检验地带网
革兰染色细胞形态学是细菌分类学的基础,临床学仍然使用细胞形态学的方法进行细菌鉴定,掌握细胞形态学的标准方法能够为准确鉴定细菌提供可靠保证。对细菌菌体形态特征的观察和描述是细菌鉴定的第二步骤,其主要目的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检验地带网
2.1 解释培养结果、确定鉴定方向 无论是液体培养(如血培养、标本直接增菌培养)或是固体培养(接种琼脂平板),都应该将培养物进行涂片、染色镜检确定培养物的性质,即可快速报告,也是为下一步的鉴定指明方向。图5所示为血培养阳性培养物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结果。
2.2 鉴别细菌的手段 细菌菌体形态结合菌落形态特征可对细菌进行鉴别。例如,在选择性巧克力平板(加万古霉素)上生长的草绿色溶血菌落,是乳杆菌还是肠球菌(VRE)只要涂片镜检就很容易区分;鲍曼不动杆与克雷白菌属细菌的菌落形态相似,区别在于前者为革兰阴性球杆菌(接近球菌),后者为革兰阴性杆菌;丹毒丝菌在血平板上的菌落形态与草绿色链球菌很相像,但镜下形态差别很大。图6所示为红斑丹毒丝菌的革兰染色镜下形态[4]。 检验地带网
2.3 鉴定方向及试剂选择的依据 葡萄球菌和链球菌、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阳性杆菌、革兰阴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的鉴定方向均不同,鉴定试剂选择也不同。
2.4 药敏组合选择的依据 CLSI文件规定,每一种细菌都有一定的抗菌药物组合供选择。要准确进行药敏组合选择,就必须有准确的细胞形态学结果作支持。
3 菌体特殊结构的观察[4]
3.1 荚膜 荚膜是某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包裹的一层粘液性物质,不同的细菌其荚膜成分也有一定差异,一般由多糖、多肽或蛋白质组成。荚膜作为细菌的毒力因子有必要对其染色观察,但荚膜染色对于临床标本分离菌株的鉴定价值并不大。图7所示为大肠埃希菌荚膜染色结果。 检验地带网
3.2 鞭毛 观察细菌鞭毛对于细菌鉴定具有重要的价值。依据鞭毛位置和数量,细菌分为单端极鞭毛菌、单端双鞭毛菌、单端丛鞭毛菌、周鞭毛菌、侧鞭毛菌。鞭毛是细菌的动力器官,大多数情况下可用动力试验验证细菌鞭毛的存在,但动力试验无法代替鞭毛染色在细菌鉴定中的地位。图8所示为霍乱弧菌鞭毛染色结果。 检验地带网
3.3 芽胞 芽胞的形态包括芽胞形状、芽胞位置和孢子囊膨大。芽胞形态分为圆柱形、椭圆形、球形,芽胞位置分为端生、近端生、中生或近中生。根据芽胞的形态学可以进行芽胞杆菌属和梭菌属的鉴定。芽胞染色并不优于革兰染色,使用相差显微镜观察芽胞优于芽胞染色和革兰染色。图9所示为艰难梭菌芽胞染色结果。 检验地带网
3.4 异染颗粒 其主要成分是多聚偏磷酸盐,可随菌龄的延长而变大。多聚磷酸盐颗粒对某些染料有特殊反应,产生与所用染料不同的颜色,因而得名异染颗粒。如用甲苯胺蓝、次甲基蓝染色后不呈蓝色而呈紫红色。棒状杆菌和某些芽胞杆菌常含有这种异染颗粒。白喉棒状杆菌异染颗粒位于菌体两端,故又称极体,有助于该菌的鉴定。图10所示为白喉棒状杆菌异染颗粒染色结果。 检验地带网
检验地带网
综上所述, 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常规鉴定细菌离不开形态学检查,很难想象革兰染色和形态学检查错误会得到正确的鉴定结果,形态学检查对鉴定细菌起着&导航&作用,具有重要的价值,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工作者应予重视。 检验地带网
[1] Murray PR. Manu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M]. 10th ed. Washington DC: 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 Press, 2011. 检验地带网
[2]蔡文诚,蔡岳廷. 实用临床微生物诊断学[M]. 第10版, 台北:九州图书文物有限公司出版,2011.
[3]谷海瀛.形态学检查方法的标准化及其在细菌鉴定中的作用.中华杂志):951-953.
[4]陈东科,孙长贵.实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与图谱[M]. 第1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分隔线----------------------------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很多时候,人生病去医院做检查,需要查便便。
  比如,用显微镜给孩子查寄生虫卵:
  比如,通过大便培养来确定致病菌:
  比如,通过愈创木脂大便潜血试验(FOBT)、大便免疫化学试验(FIT)等来筛查大肠癌:
  这些医院里最广泛使用的常规方法帮助很多病人确认病因,但在肠道菌群研究和新技术革命如火如荼的当下,人们充分认识到全面而准确地检查便便中细菌的重要性,也就充分意识到常规方法的局限性。
  比如,每个人肠道里的细菌可能都有几百种,而常规方法只能检查出其中几种;另外,很多对人的健康有重大意义的细菌是厌氧菌(讨厌氧气,有氧气就活不了),常规培养环境一般是有氧的,这些细菌不能被培养出来。
  关注热心肠先生的人应该已经知道,可以通过DNA测序了解便便里的细菌。
  热心肠先生认为,这即将会被医院广泛使用!
  但矫(ji&o)情(zhēn)而严谨的科学家觉得,便便里的细菌是可以大概代表肠子里的细菌,但肠道那么长(人大肠就有约1.5米),肠子每一段里有什么?谁是老大(占优势地位)?随时会有什么动态变化?便便没有成型前里面都有什么?这都是需要正视的问题。
  拿动物做实验的时候好办,咔咔,杀掉,解剖,切肠子,取样,测序,结果杠杠地完美!
  可问题来了,要了解人的情况怎么办?
  热心肠先生偷偷告诉你一下,真有科学家利用过人的尸体进行研究。这些人有些是因为交通事故等意外死亡,而有些是犯事被咔咔(不用说在哪个国家了吧?不过现在这样的实验已经没有了)。。。
  呃,我不会是知道得太多了吧。
  但还是有巨大的问题,用死人做研究,终究不能解决很多问题,科学是为活人服务的!
  还好,科学家的思想和方法是活的,各种可以在活人体内取样的方法和工具正在被研发。这其中,我觉得这两种方法很快会有突破:
  用肠镜取样:就是从肛(j&)门(huā)伸入到肠道里不同段取样。这个蛮靠谱的,但也有局限性,一是一般要排空肠道,肠子里没有“宿便”(暂且用上这扯淡的词),不太能代表肠道日常的情况;二是有一定的危险性,比如穿孔(就是扎破肠子)。
  用肠道机器人取样:这个新奇酷!把小机器人吃下去,它经过你的食道、胃、小肠,然后到达大肠开工,一段段挖!最后和便便一起拉出来,就可以取它挖出来的样本去检测了。这个看起来不错,不过科学家还在努力,让它更小一点更安全一点,要不它容易造成肠梗阻(就是堵住肠道,这个可能要命)。
  “呃,热心肠先生,小机器人跟便便一起拉出来,要找到它好恶心啊”
  “嫌恶心?有本事你一辈子别生病呗。
  你知道每天有多少科学家在跟便便打交道吗?
  你知道每天有多少台测序仪在测便便里提出来的DNA吗?
  你知道热心肠先生为了找两张配图,在Google图片搜索中输入‘Stool Check’后是有多么恶心,但依然顽强写完这篇文章吗?!”
  “啊?热心肠先生你别激动嘛,向科学家和你致敬啦!”
  哈哈,这还差不多,那就继续向大家介绍一种最新的技术,那就是给肠道里的细菌喂上特殊的食物,让它们发光!只要它们发光,科学家就可以随时掌控它们的动向。
  这个新技术,热心肠先生请师弟小黑向大家介绍:
  “看见”肠道细菌
  by 小黑 PhD Candicate
  眼见为实。
  可是,对于看不见的肠道细菌来说呢?
  2015年8月发表在《自然医学》上的一篇文章里,科学家们在细菌身上巧妙地做了些小小的标记,于是,我们可以“看见”肠道细菌了~
  先介绍一下今天的主角:
  姓名:脆弱拟杆菌(Bacteroides fragilis)
  性别:革兰氏阴性
  家庭住址:人类的结肠和口腔中
  最讨厌的东西:氧气(专性厌氧)
  爱吃的食物:N-乙酰半乳糖胺(N-acetyl-galactosamine, GalNAc)
  特长:免疫调节
  科学家们选定了脆弱拟杆菌君――一种常见的人体内的共生菌――作为研究对象,科学家们在这种细菌的培养环境中加入带有特殊标记的食物――叠氮化物修饰的N-乙酰半乳糖胺,以及带有荧光标记的特殊化学物质。
  脆弱拟杆菌“消化”了带标记的食物后,利用食物在自身表面合成了带标记的多聚糖,这些带有叠氮化物标记的多聚糖能够特异性地与带有荧光标记的特殊化学物质结合,于是,脆弱拟杆菌就像穿上了一身带有荧光的衣服,与其他“裸奔”的细菌们区分开来了。
  值得一提的是,脆弱拟杆菌其实并不名副其实,科学家们的标记对“脆弱”的它的生长并没有造成影响,它还是那个“顽强”的“脆弱”细菌……
  接着,科学家们把带有荧光标记的脆弱拟杆菌腹腔注射至无菌小鼠体内,在长达96个小时的观察中,它们看到了什么?
  在显微镜的帮助下,我们“看到”了小鼠体内的脆弱拟杆菌哎~(可惜图分辨率不高,不然可以作桌面……)
  认(sang)真(xin)严(bing)谨(kuang)的科学家们还专门观察了小鼠的肠道,可以看到,一开始,脆弱拟杆菌君出现在小肠(就是前面曲曲折折的一坨~)中的比例比较高,之后,它就慢慢地往它的常住地址――结肠(就是那一条长长的直线啦)移动了,到第12小时,几乎所有的脆弱拟杆菌都“回家”了~
  觉得只看一种肠道细菌不够过瘾?用同样的方法,科学家同时观察了小鼠体内的3种肠道细菌:除了我们的主角脆弱拟杆菌外,还有卵圆类杆菌(B.ovatus)以及普通类杆菌(B.vulgatus),放张图片让你们感受一下,这是小鼠的回肠(小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三部分)中的场景:
  那么,能“看到”肠道细菌,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
  如果你想关注你的肠道菌群实时动态变化情况?也许今天介绍的这篇文章在未来能够满足你。
  如果你是一个研究肠道菌群的科学家,你又不想成天和便便打交道?也许今天介绍的这项技术在未来能够拯救你。
  如果你是个密集恐惧症患者,也许上面这张图能治好你?
  参考文献
  Geva-Zatorsky, Naama, et al. &In vivo imaging and tracking of host-microbiota interactions via metabolic labeling of gutanaerobic bacteria.& Nature medicine (2015).
  热心肠先生原创文章!授权转发请邮件联系:
  lanch@biomed.
  热心肠先生=热心帮助人+搞肠道健康+清华理科男,清华98生物本科,02分子免疫学博士生。我的公众号只分享靠谱,不卖弄高深。科学可有争论,文章更可探讨,期待与您多交流。
  欢迎微信公众号添加我们 随时关注热心肠先生最新文章,微信公众号搜索:热心肠先生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热心肠道首席科学家,清华生命科学与医学校友会秘书长深圳市创美实业有限公司专业研制VOLAB品牌实验室家具,为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食品检测实验室、石油化工化验室提供实验室建设方案、实验室规划设计、实验室装修设计、实验室设计图、实验室通风系统改造工程一站式服务。
行业:实验室用品
联系人:江经理
地区:深圳市龙华新区宝能科技园宝创大厦9栋B座16F
企业博客信息
访问数:次
地区:深圳市
暂时没有相关信息!
出入境检验科实验室设计方案
字体大小: -
& 发表于 15-06-05 23:14 &
阅读(161) &
&出入境检验科实验室设计规划,通常包含病毒实验室规划、化学实验室规划、食品检验检测实验室规划、病毒学实验室规划等等。&
一、病毒学实验室
1.功能:对我市病毒病流行情况进行检测、处理上报和专项分析,主要进行病毒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病毒培养分离检定、病毒病原学、免疫学等方面研究,为我市病毒病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的实验室数据,对辖下实验室进行技术指导与支持。
2.功能组设置:
(1)病毒培养实验室
*功能: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及鉴定
*具备的检验能力:流感病毒分离鉴定、脊灰病毒分离鉴定及中和抗体测定、脊灰糖丸效价测定、麻疹疫苗效价测定等
*分两区:A、肠道病毒培养区&B、呼吸道病毒培养区(P2设计)
*所要添置的主要设备:倒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超低温冰箱、液氮罐、二氧化碳培养箱2台、普通培养箱、水浴箱、二级生物安全柜2台、台式低温高速离心机、台式普通离心机、全自动高压消毒器、电镜(发展方向)等。
(2)病毒免疫学实验室(P2设计)
*功能:病毒免疫学检测
*具备的检测能力:酶免试验、血凝、血抑试验、简介免疫荧光试验、凝集试验、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等
*所要添置的主要设备:荧光显微镜、超低温冰箱、普通培养箱、水浴箱、二级生物安全柜1台、酶标仪、洗板机、台式低温高速离心机、台式普通离心机、全自动高压消毒器等。
(3)HIV实验室
*功能:艾滋病初筛、确认
*具备检验项目:酶免试验、蛋白印迹试验、凝集试验、金标(硒标)快速检测;
*发展方向:核酸分析、抗原检测、HIV相关免疫因子检测、病毒载量检测
*所要添置的主要设备:酶标仪、洗板机、全自动蛋白印迹仪、生物安全柜、低温冰箱、普通培养箱、全自动高压消毒器、数码相机、流式细胞仪(预留发展)等
(4)生化免疫实验室(肝炎室)
*功能:进行肝炎病毒免疫学分析及生化分析
*分两区:A.酶免检测区&&B.生化分析区&&C.时间分辨免疫检测
*所要添置的主要设备:全自动生化仪、全自动酶标仪、时间分辨检测仪等。
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P2设计)
1.功能:进行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
2.分四区:A、试剂准备区&B、样品处理区&C、扩增区&D、产物分析区
3.发展方向:基因芯片检测、DNA测序
4.所要添置的主要设备:普通扩增仪、实时PCR仪、凝胶产物分析系统、分子成像系统、台式低温高速离心机、高速离心机3台、普通培养箱、二级生物安全柜1台、超净工作台1台、全自动高压消毒器、DNA测序仪(预留发展)等。
三、细菌学实验室
1、功能:细菌分析鉴定、细菌卫生指标检测等,为疫情处理提供细菌学检测指标,为下级单位提供技术指导及支持。
2、功能组设置:
(1)病原细菌室
*功能:进行病原细菌培养及分离鉴定
*分两区:A、肠道细菌培养区&B、呼吸道细菌培养区(P2设计)
*所要添置的主要设备: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细菌免疫分析仪、超低温冰箱、普通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生化培养箱一批、厌氧培养箱、二氧化碳培养箱、二级生物安全柜1台、离心机、全自动高压消毒器等。
(2)卫生细菌室
*功能:相关产品细菌学指标检测、鉴定
*分区:A、1000级实验室2间&B、100级实验室1间
*所要添置的主要设备:全自动菌落计数仪、普通显微镜、全自动细菌鉴定仪(与病原细菌室共用)、细菌免疫分析仪(与病原细菌室共用)、普通显微镜、荧光显微镜(与病原细菌室共用)、生化培养箱一批、厌氧培养箱、霉菌培养箱、全自动高压消毒器等。
四、其他实验室
1、寄生虫病实验室
*功能:粪便检查、血液检、寄生虫培养、免疫学试验
*发展方向:食品卫生及生产检验、动物实验
*所要添置的仪器设备:普通显微镜、荧光相差显微镜、酶标仪、洗板机等、
2、毒理学实验室
*功能:记性毒性试验(经皮、经消化道、呼吸道)、眼刺激试验、皮肤刺激试验、粘膜刺激试验。
*发展方向:致癌致畸试验、慢性毒性试验、营养指标毒理试验
*分区:A、动物房&B、实验区
*需要添置的仪器:冷冻切片机、显微镜、电子天平等。
3、抗性实验室
*功能:&四害&抗药性试验
*分区:A、动物房(按普通级动物房设计)&B、实验区
*需要添置的仪器:显微镜、电子天平等、毒气橱等。
4、P3实验室(预留发展)
*主要功能:高传染性病原体实验室检测
五、实验室配套室间及设施
1、工作人员办公室1间
2、科长室3间
3、资料、学习、会议室1间
4、更衣室1间
5、收样室2间
6、疫情应急器材室1间
7、试剂贮存、培养基制设备室1间
8、细菌组仪器室1间
9、纯水制备室1间
10、供应室1间
&&&&企博网()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硝化细菌怎么培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