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块相叠的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情况分析。 如什么时候m与M相对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静止 相对地面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航天器编队飞行相对运动研究--《清华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航天器编队飞行相对运动研究
【摘要】:
航天器编队飞行与传统单一的航天器相比具有低风险、低成本、高灵活性的特点,因而成为近十年来国内外航天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运用运动学的方法对椭圆参考轨道,不考虑摄动力和主动控制的航天器近距离编队飞行中的相对运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揭示了一些本质的运动规律,可为航天器(主要是卫星)编队飞行的实际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首先,针对近距离编队,本文详细分析了参照轨道要素描述方法中各个量以及主从星间的经典轨道根数差的量级关系,进而得到了一阶和二阶近似的相对位置方程。论证了此一阶方程与Lawden方程周期解形式上相同,并且后者的周期解条件是前者的周期条件(半长轴相等)的一阶近似。通过将相对位置方程的径向和横向分量以偏近点角为变量展开为三角级数,发现除了一阶项外,三角级数的幅值为等比数列并且相角为定值。当径向和横向复合的运动轨迹接近椭圆时,本文给出了一种椭圆逼近的方法。
其次,针对相对位置方程的三个分量都不为零的非退化情况,本文运用代数方法研究了相对轨道的几何性质。发现相对轨道通常是空间而非平面曲线,并且在空间可最多自相交一次。得到了相对轨道过坐标原点,即与主星相撞的条件。最重要的是得到了相对轨道在主星轨道坐标系中三个坐标平面上的投影曲线的自相交次数和条件,并且发现相对轨道总是在二次曲面上:通常在单叶双曲面上;特殊情况下在椭圆锥面或椭圆柱面上。对于上述各种情况,都解析给出了相应的判据。
最后,本文研究了相对运动中的两点边值问题。在近距离编队的前提下,本文对经典的Lambert问题中的Lagrange时间方程进行了线性化,从而得到了一阶近似解,同时给出了以主星的相关量为初值的Newton-Raphson数值迭代法则。推导出了为保证周期相对轨道初末时间和相对位置坐标应满足的一个约束。通过分析约束发现,对于给定时间,固定初始点和末端点的其中一个,另一个点的轨迹为直线;对于给定两点,固定初始时间或末端时间的其中一个,求解转移时间归结为求解一个三次方程。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清华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09【分类号】:O302【目录】:
Abstract5-13
第1章 绪论13-33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3-14
1.2 研究内容和现状14-18
1.2.1 相对运动描述方法15-17
1.2.2 相对轨道构形17-18
1.2.3 相对运动两点边值问题18
1.3 存在问题与本文工作18-21
1.3.1 第2章19
1.3.2 第3章19-20
1.3.3 第4章20-21
1.4 编队飞行相对轨道动力学基本知识21-33
1.4.1 二体问题基本知识21-27
1.4.2 相对运动直角坐标描述法27-29
1.4.3 相对运动轨道根数相关描述法29-33
第2章 近距离编队相对运动近似分析33-62
2.1 引言33
2.2 量级分析33-37
2.3 相对位置方程的二阶近似37-40
2.4 一阶近似相对位置方程40-46
2.4.1 半长轴相等与Lawden 方程周期解条件的关系40-43
2.4.2 一阶近似方程与Lawden 方程周期解的关系43-46
2.5 位置方程轨道面内级数展开与椭圆逼近46-60
2.5.1 轨道面内运动三角级数展开46-49
2.5.2 三角级数一阶近似49-52
2.5.3 面内运动椭圆逼近52-60
2.6 本章小结60-62
第3章 相对运动轨道几何特性62-85
3.1 引言62
3.2 相对位置方程代数化62-64
3.3 相对轨道在坐标平面上投影的特性64-73
3.3.1 向径向/法向坐标平面投影65-67
3.3.2 向径向/横向坐标平面投影67-70
3.3.3 向横向/法向坐标平面投影70-71
3.3.4 算例71-73
3.4 相对轨道的空间几何特性73-83
3.4.1 相对轨道的维数73-74
3.4.2 相对轨道过原点的情况74-75
3.4.3 相对轨道的空间自相交情况75-76
3.4.4 相对轨道在二次曲面上76-81
3.4.5 算例81-83
3.5 本章小结83-85
第4章 相对运动中的两点边值问题85-108
4.1 引言85
4.2 经典Lambert 问题85-89
4.2.1 Lagrange 时间方程86-88
4.2.2 转移轨道的确定88-89
4.3 相对Lambert 问题89-97
4.3.1 转化为经典Lambert 问题求解90-92
4.3.2 一阶近似解92-95
4.3.3 数值解95-96
4.3.4 算例仿真96-97
4.4 周期相对轨道97-106
4.4.1 满足周期条件的一阶近似解98-100
4.4.2 相等转移时间的相对位置轨迹100-101
4.4.3 固定相对位置求转移时间101-103
4.4.4 算例103-106
4.5 本章小结106-108
第5章 结论108-111
5.1 研究总结108-109
5.2 展望109-111
参考文献111-117
致谢117-118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118-119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志明;[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李文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祝淼;[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李俊良;[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林来兴;[J];航天控制;1999年03期
高云峰,宝音贺西,李俊峰;[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苏罗鹏,李俊峰,高云峰;[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崔海英;李俊峰;高云峰;;[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于萍,张洪华;[J];宇航学报;2005年01期
朱仁璋;蒙薇;;[J];宇航学报;2006年06期
李俊峰;雪丹;;[J];宇航学报;2008年06期
罗建军,袁建平;[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99年04期
张晓敏,肖业伦;[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99年05期
林来兴;[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Acta Mechanica S2005年01期
;[J];Acta Mechanica S2007年03期
;[J];Acta Mechanica S2007年05期
J.R.ZA.RY.Z;[J];Acta Mechanica S2008年04期
;[J];Acta Mechanica S2009年04期
;[J];Acta Mechanica S2010年04期
杨洋;范丽;董绪荣;;[J];兵工自动化;2008年11期
杨晓丹;马志昊;;[J];兵工自动化;2009年07期
宁晓琳,房建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卢山;陈统;徐世杰;;[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琳;段志生;杨莹;;[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姚郁;谢瑞强;霍鑫;;[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王海红;郑晋军;何善宝;初海彬;韩治刚;李长江;;[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刘国华;吴宅莲;尚琳;肖寅;王毅;;[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王海红;武向军;初海彬;王庆华;迟军;李长江;;[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尚琳;刘国华;刘善伍;张锐;李国通;;[A];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S03精密定轨与精密定位[C];2012年
高云峰;;[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2年
张亚锋;和兴锁;;[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李俊峰;雪丹;;[A];动力学与控制及航天应用[C];2008年
高云峰;;[A];力学与工程应用(第十三卷)[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石善斌;[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吴星;[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王建强;[D];武汉大学;2010年
吴云龙;[D];武汉大学;2010年
杨雪榕;[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毕胜;[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郭交;[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周彬;[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包欢;[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周杨;[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丹丹;[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周迎春;[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刘金刚;[D];吉林大学;2011年
黄小花;[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王志远;[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蒋静;[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周宝亮;[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陶君;[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李志;[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董圣男;[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耿延睿,王养柱,崔中兴;[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隋起胜;袁建平;姜宇;;[J];飞行器测控学报;2011年05期
王虎妹;李俊峰;杨卫;;[J];工程力学;2006年04期
崔海英;李俊峰;高云峰;;[J];工程力学;2006年12期
崔海英;李俊峰;高云峰;;[J];工程力学;2007年04期
张玉锟,戴金海;[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郝继刚;张育林;;[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王皓;;[J];国际航空;2008年10期
曹喜滨;贺东雷;;[J];飞行力学;2008年06期
吕建婷;曹喜滨;高岱;;[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玉锟;[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李太玉;[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李东;[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5年
武元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安雪滢;[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刘海颖;[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张治国;[D];清华大学;2009年
朱彦伟;[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张鹏宇;[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梁海朝;[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吴霞;[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6年
吴云华;[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王晓迪;[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姚劼;[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梁树甜;[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崔本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冯成涛;[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炳全,崔祜涛,杨涤;[J];飞行力学;1999年01期
高云峰,李俊峰;[J];工程力学;2003年04期
王虎妹;李俊峰;杨卫;;[J];工程力学;2006年04期
王虎妹;李俊峰;杨卫;;[J];工程力学;2006年11期
崔海英;李俊峰;高云峰;;[J];工程力学;2006年12期
崔海英;李俊峰;高云峰;;[J];工程力学;2007年04期
林来兴,王立新;[J];航天控制;1996年01期
孟鑫;李俊峰;高云峰;;[J];力学学报;2006年01期
李俊峰,高云峰,宝音贺西,李响,王宗钢,王虎妹;[J];力学与实践;2002年02期
李俊峰,徐敏,Steyn W H;[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新科幻(科学阅读版);2012年11期
刘林,王海红,马剑波;[J];天文学报;2004年01期
袁长清;李俊峰;王天舒;宝音贺西;;[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8年02期
雨云冰;[J];小学科技;2004年06期
张珩;孙兰;;[J];工程力学;2005年06期
吴云华;曹喜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潘科炎;[J];航天控制;2003年03期
胡松杰,王歆,刘林;[J];天文学进展;2003年03期
;[J];小哥白尼(趣味科学画报);2012年03期
张娟;和兴锁;李亮;邓峰岩;;[J];应用力学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袁长清;;[A];The 5th 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彭良福;林云松;;[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三分册)[C];2009年
林来兴;;[A];全国第十二届空间及运动体控制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禹凯;徐明;;[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黎康;;[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王黎沁;曾国强;胡敏;;[A];2009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倪娜;贾英民;;[A];中国航空学会控制与应用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苟兴宇;李克行;张斌;刘捷;董筠;;[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王正;朱兴动;张六韬;;[A];第八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杨凯;郑建华;吴霞;;[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记者李红;[N];科技日报;2002年
记者 王洪山、李宣良;[N];人民日报;2006年
冯志文;[N];科技日报;2012年
杨孝文;[N];中国国防报;2012年
王卫东 特约记者
周敬波;[N];解放军报;2011年
赵启洪 蒋龙 刘白;[N];中国国防报;2012年
记者 梁图强;[N];经济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孟云鹤;[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韩龙;[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罗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蒋方华;[D];清华大学;2009年
万婧;[D];复旦大学;2009年
方挺;[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谢中秋;[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张尚强;[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祝淼;[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李洋;[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霍明英;[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付世勇;[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余挺;[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华杰;[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陈健;[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杨凯;[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单选)如图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放在光滑地面上,已知A、B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m,物块间粗糙.现用水平向右的恒力F1、F2先后分别作用在A、B物块上,物块A、B均不发生相对运动,则F1、F2的最大值之比为()A.1:1B.M:mC.m:MD.m:(m+M)BA在下面,B在上面。作用在A上,满足f是摩擦力作用在B物体上,则;作用与B上,满足,,前后两次f是相等得,所以,所以吉林省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物理试题答案
A在下面,B在上面。作用在A上,满足 f是摩擦力作用在B物体上,则;作用与B上,满足,, 前后两次f是相等得,所以 , 所以 相关试题物块放在木板上相对运动条件是什么,地面有摩擦或无摩擦时,又是什么情况?
相对运动关键是加速度不一样.无摩擦就是拉木板的力减去滑动摩擦力(最大静)除以木板,大于滑摩除以物块.有摩擦多减个地面摩擦因数乘木板物块质量和
是不是地面无摩擦时,上a块=<a板静止,但一起随板运动
而且运动时a块=a板
a块不可能大于a板。当a块小于a板时,相对运动。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施加的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有相对滑动
讨厌物理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大学物理作业题1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大学物理作业题1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5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木块相叠的运动情况分析。 如什么时候m与M相对运动 静止 相对地面运动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木块静止挂在绳子下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