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祝县地图学前班外来人员收费标种多少

您好,欢迎光临国内领先的12306网上订火车票官网--114票务网!
热门城市:
当前位置: >
> 天祝政府网
天祝藏族自治县政府网
华藏寺镇团结路92号
武威市政府
天祝藏族自治县(简称天祝县)为甘肃省武威市下辖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区。天祝,藏语称华锐,意为英雄部落。夏至汉初先后为戎羌、月氏、匈奴等民族驻牧地,自汉武帝时归入汉王朝版图,唐代后逐步形成以吐蕃(今藏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聚居地。天祝县地处甘肃省中部,在武威市南部,位于河西走廊和祁连山东端。东连景泰县,西邻青海省门源县、互助县、乐都县,南接永登县,北靠凉州区、古浪县,西北与肃南县交界。截至2011年底,天祝县幅员面积为7149平方公里,下辖9镇10乡;户籍人口为21.52万人,共有28个民族,其中藏族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7.14%。行政区划编辑截至2013年,天祝县下辖9镇10乡,分别为:安远镇、哈溪镇、华藏寺镇、打柴沟镇、炭山岭镇、赛什斯镇、石门镇、松山镇、天堂镇、朵什乡、大红沟乡、东大滩乡、西大滩乡、赛拉隆乡、毛藏乡、东坪乡、祁连乡、旦马乡和抓喜秀龙乡。共有176个行政村,18个社区。
天祝县地处河西走廊东端,属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理位置在东经102度07分-103度46分、北纬36度31分-37度55分之间。南接永登县,东靠景泰县,北邻武威市和古浪县,西北与肃南县接壤,西与青海省的门源、互助、乐都县毗邻。东西宽142.6公里,南北长158.4公里。总面积7149平方公里。
天祝县处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米之间。地貌以山地为主,位于县境中部的乌鞘岭横亘东西。
天祝县境内气候以乌鞘岭为界,岭南属大陆性高原季风气候,岭北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年均气温-8-4℃,气温垂直分布明显,小区域气侯复杂多变,常有干旱、冰雹、洪涝、霜冻、风雪等自然灾害发生。
天祝县秀美风光 (11张)
天祝县境内河流分为石羊河水系(内陆)和黄河水系(外流)两大水系。黄河水系的主要河流有大通河、金强河、石门河等,石羊河水系的主要河流有毛藏河、哈溪河、南岔河、响水河、西大滩河等17条河流。
人口民族编辑人口
截至2011年底,天祝县常住人口为17.56万人,户籍人口为21.52万人。户籍人口中,农村人口有17.29万人。
天祝县人文风貌 (10张)
截至2013年,天祝县境内共有藏、汉、土、回、蒙古等28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7.1%,藏族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7.14%。
经济编辑综述
2011年,天祝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98亿元,比2010年增长14.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9亿元,增长5.29%;第二产业增加值16.08亿元,增长19.5%;第三产业增加值8.81亿元,增长12.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4.11:55.49:30.4。
天祝县风景2011年,天祝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8256.25万元,比2010年增长0.96%。实现农业增加值4.09亿元,增长5.29%。其中,种植业产值27479.8万元,增长4.56%;林业产值1300万元,增长3.25%;牧业产值36538.61万元,增长11.62%;渔业产值5.67万元,增长8.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932.07万元,增长6.95%。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到31.49万亩。粮食播种面积20.81万亩,总产量4.71万吨。其中薯类播种面积8.02万亩,产量2.20万吨。种植蔬菜面积4.73万亩,产量5.71万吨。水果种植面积0.30万亩,产量1008万吨。猪、牛、羊、禽出栏分别为6.46万头、4.18万头、29.61万只、8.52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3403.64吨、537.6吨、1787.5吨。至2011年末,猪、牛、羊、禽的存栏分别达到4.27万头、10.6万头、67.2万只和17.92万只。
2011年,天祝县完成工业增加值12亿元,比2010年增长31.0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9.52亿元,增长36.7%。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工业产品销售产值25.59亿元,增长60.3%;实现利润总额2.76亿元,增加0.95亿元。建筑业产值达22.93亿元,增长21%。
天祝县建设2011年,天祝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3.5亿元,比2011年增长18.46%。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0.23亿元,增长38.46%;限额以上餐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0.12亿元,增长30.49%。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收入644.38万元,下降0.32%。接待游客31.6万人次,增长50.47%;旅游综合收入1.03万元,增长2.78倍。至2011年底,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5.53亿元,贷款余额16.37亿元。
社会事业编辑教育
天祝县第七届民族风情旅游节截至2011年底,天祝县有各级各类学校150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3所,独立初中10所,九年制学校5所,职教中心1所,完全小学85所,村学39所,幼儿园6所;寄宿制学校58所,双语学校23所,双语寄宿制学校18所。在校学生27812名,其中高中5640名,初中8438名,小学13042名,职中692名;有寄宿生15330名,学习双语的学生1486名。教职工3291名,其中专任教师2919名,从事双语教学的专任教师120名。
2011年,天祝县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专利21项。其中,发明11件,外观设计10件。
天祝县自然风景截至2011年底,天祝县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90所。其中:卫生部门所属277所,计划生育部门所属1所,其他部门和单位所属12所。有床位674张。有卫生工作人员1008人。其中:县直各医疗卫生单位545名,乡镇卫生院共有卫生人员463人。
交通编辑2011年,天祝县交通运输业完成公路客运量178万人(次),客运周转量9400万人公里,货运量1521万吨,货运周转量77620万吨公里。
民俗风情编辑藏族祈祷仪式藏族祈祷仪式最常见的是磕长头、转嘛呢桶、转佛塔、手持念珠等。人们通过祈祷来坚守自己的信仰,并通过祈祷来求得健康平安、净化心灵。土族礼仪
土族服饰土族是一个热情好客,尊老爱幼,崇尚礼仪的民族。居家时,老人坐在堂屋炕里首的中心,其他各人都按辈份年龄依次而坐。斟茶、斟酒、盛饭先从老人开始。晚上,老人不睡,小辈侍陪。清晨,老人尚未起床时,媳妇或女儿就将滚烫的清茶或奶茶端至枕边。骑马走路,遇见老人或长辈,须下马问安,让老人或长辈过去后才能上马,如遇同路,又须先行,则先向老人或长辈告罪后才能上马或先行。老人有病,子女侍立炕边,端汤奉药,并不稍怠。土族服饰土族青年妇女内穿花汗褟,衣领是两层到三层;外穿小领大襟开叉长袍,袖子用红、黄、绿、白、黑五色布横拼而成,腰系两头绣有花草鸟蝶和云彩图案的彩色“达博”带。长袍外套一件黑色或紫色的斜大襟坎肩,其小襟上缀着绣花兜。下着黑、蓝色的宽腰裤、膝下套着类似裤腿的“贴弯”,在“贴弯”靠膝盖的一头沿二指宽的一条白边,靠脚踝处沿一条蓝边。名优特产编辑哈溪人参果哈溪人参果产自天祝县哈溪镇,果肉多汁,腹内无核,富含维生素C和人体所需的六大微量元素。
天祝白牦牛红提葡萄红提葡萄又名红地球,原产于美国加州,2005年引进至哈溪镇友爱村。在红提葡萄科技扶贫示范园区,建成日光温室254座,有180多座温室定植了红提葡萄。天祝白牦牛天祝白牦牛,全身毛色纯白,是一种肉毛兼用的牦牛品种。1998年,白牦牛育种实验场被甘肃省畜牧局评定为“甘肃省重点种畜禽场”。风景名胜编辑马牙雪山马牙雪山因形似马牙终年积雪而得名,位于天祝县城西部。主峰白石尕石达,海拔4447米。雪山呈西北-东南走向,从甘青边界起,至永登没入群山,长80余千米,平均海拔3500米。
天祝藏族自治县卡洼掌高原风景区卡洼掌高原风景区位于天祝县境西北,主峰大雪山是甘青界山。东西长约22千米,南北宽约10千米,海拔4874米,为天祝最高峰。天祝三峡风景区天祝三峡风景区由五台岭、朱岔峡、金沙峡和先明峡等景点组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乌鞘岭风景区乌鞘岭风景区位于天祝县境中部,属祁连山东延冷龙岭分支,东西长约17千米,南北宽10千米,主峰大洼顶海拔约3562米,是典型的高山草场。
甘肃省政府
政府网大全
武威火车站票价
最新加入政府网站您当前所在位置:&>&&>&&>&&>&&>&
关于印发《朵什镇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村委会,镇属各单位:
现将《朵什镇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你们遵照文件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好本文件精神。
朵什镇人民政府
&2016年3月13日&&&
朵什镇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甘肃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根据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天祝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天政办发〔2015〕9号)文件精神,为推动全镇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天祝藏族自治县教育事业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目标要求,结合我镇教育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二五”期间,全镇教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全力支持下,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本,不断优化教育结构,致力改善办学条件,着力提升教育质量,全镇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一)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通过危改工程、藏区专项、“全面改薄”等项目,投入资金1206万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6所,建筑面积6100平方米,运动场9000多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由“十一五”末的9.88平方米增加到17.02平方米。投资25万元,实施“温暖工程”,为直岔等四所寄宿制学生宿舍全部实现了水暖供暖,使冬季取暖更加温暖、卫生、安全。投入资金100多万元,为松林初中新建教师周转宿舍500平方米,教师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投入资金90多万元,配备中小学实验仪器、信息技术、音体美、卫生室和心理咨询室设施设备以及图书,中小学实验室、卫生室、心理咨询室均达省定标准,音体美教学器材和图书完全满足教学需要,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和小学科学演示实验开出率均达到100%,完全小学以上学校实现“班班通”和计算机教室全覆盖,网络覆盖率达100%,教学点实现了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
(二)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活动,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履行主体责任,践行师德规范,严守师德底线,教师队伍师德师风表现良好。多形式多渠道培训教师,先后派30人次参加学科带头人培训,22人次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国培计划”短期置换培训12人次,新课改培训600人次,教育信息技术培训600人次,中小学班主任培训175人次,中小学校长任职岗位培训25人次,转岗培训13人次。五年来全镇教师中有63余人学历得到提升,小学、初中、幼儿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学前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实施“青蓝工程”“名师工程”,坚持优质课评选、过关课、示范课活动,发挥省、市、县、镇级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三)学前教育不断发展。
制定实施了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3年在松林初中充分利用富余校舍,以校中园的形式,改建朵什镇幼儿园,改变了幼儿园在我镇从无到有的历史。大力支持完全小学附设学前班,全镇学前一年、两年、三年毛入园率分别达到100%、82.6%、72%,比“十一五”末分别提高了2.0、11.6、28.3个百分点,普及程度明显提高。
(四)义务教育趋于均衡。
通过项目建设、教师培训、设备配备,校际之间教育质量、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管理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使学生接受相对公平的教育,全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100%,比“十一五”末提高了2个百分点。5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达到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并通过市级评估认定,为提前一年于2016年迈入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行列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广泛实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人知人晓工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金种子”工程、德育主题月、“中国梦·爱祖国爱家乡”读书征文等一系列活动,评选表彰市、县、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100多名,1所学校被评为“甘肃省中小学德育示范学校”。实施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组织全镇中小学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各类艺术活动,通过举办春秋季中小学生运动会、六一文艺汇演、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汉子书写大赛,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实施特色学校创建工程,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了以平安校园、书香校园、体艺校园、节约校园、无烟校园为内容的“五型校园”创建活动,松林初中被评为市级阳关体育特色示范学校,“甘肃省快乐校园示范学校”。学前教育保教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小学质量监测语、数、英三科合格率达到89.4%,初中毕业会考全科合格率达到17.6%。
(六)教育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
实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出台了《朵什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15年—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有序推进。五年累计投入资金90多万元,实施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完全小学计算机教室和“班班通”设备实现全覆盖。百分之八十的教师能够自如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和优质资源授课。狠抓教学应用,形成学科融合抓应用、依托活动载体抓应用、典型引领抓应用、网络研修抓应用、辐射联动抓应用格局,先后有16名教师和23名学生在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竞赛活动中获奖。
(七)安全管理规范有序。
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切实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以“平安校园”创建、“安全管理规范年”活动为载体,加强学校安全管理的制度建设、责任落实、宣传教育、监督检查和整改落实等工作,层层签订责任书,形成“上下统一、齐抓共管”的学校安全工作格局。学校实行校长包学校,包班级,包学生的学校安全工作机制,实行安全工作全员责任制,明确分工,细化措施,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积极开展以地震、消防为主的应急演练和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师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救自护水平。无重大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维护了教育系统的和谐稳定。
二、“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抢抓国家支持藏区教育发展战略机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完善现代教育体系,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朵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全镇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全力提高办学品位和水平,基本构建起布局合理、乡村教育均衡发展、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信息化程度高的现代教育体系,教育发展整体水平比“十二五”期间有明显提高,以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奋斗目标,促进全镇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到2020年,各类教育发展目标是:
——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在人口1000人以上的南冲、直岔、窑洞湾、龙沟村建成校中幼儿园,不断提升办园水平和办园质量,全镇学前一年、两年、三年毛入园率分别达到100%、90%和80%以上。
——实现义务教育高位均衡。进一步提高普及水平,提高教育质量,着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镇初等教育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和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保持在100%,初级中等教育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保持在100%, 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保持在99.8%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9%以上。实施好龙沟、直岔、窑洞湾小学和松林初中改薄项目,藏区专项等项目,进一步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努力缩小校际之间办学水平的差距,实现义务教育高位均衡。
——重视民族教育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着力提高双语教育普及程度,少数民族学生占50%以上的龙沟小学藏语文教学普及率达到80%以上,学前双语教育普及程度达到全县学前教育平均水平。
——关心特殊教育发展。增大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比例,全镇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3%以上,残疾人接受学前教育机会明显增加。
——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全镇教师资源基本实现均衡配置,形成一支符合教育现代化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幼儿园、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100%;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比例达到60%以上;省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0%以上;县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0%以上;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全镇教师队伍师德师风显著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明显提高,骨干教师队伍进一步壮大,教师结构性短缺的问题基本解决,教师地位待遇不断提高,管理体制机制更加科学规范。
——教育信息化向更高层次迈进。构建起符合我镇实际的智慧教育,建成与全县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信息技术在教育各领域得到普遍应用,形成教育信息化管理新模式与教学新模式。
(三)重点内容。
1、加快普及学前教育。
(1)强化政府统筹。把加快学前教育发展作为发展教育、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任务。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服务,形成学前教育公办民办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学前教育需求。全面贯彻落实甘肃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精神,免除学前教育幼儿保教费。
(2)实施学前教育建设工程。2016年在南冲小学改扩建校中幼儿园一所,2018年在直岔村新建幼儿园一所,2019年在窑洞湾、龙沟小学改扩建校中幼儿园两所,着力解决农村幼儿“无园上”的问题。加强朵什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不断提升办园水平和办园质量,彰显办园特色。
(3)规范学前教育管理。落实幼儿园教育督导制度、评估制度,建立幼儿园信息管理系统,完善和落实幼儿园年检制度,对幼儿园实行动态监管。切实规范办园行为,加强收费管理,坚决治理乱收费行为。加强安全监管,形成安全监管人员和措施全覆盖的幼儿园安全防护体系。
(4)提升保教质量。落实《甘肃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坚持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开设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课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合理设置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坚持科学保教,尊重个体差异,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环境。充分利用本地教育资源,促进形成有特色、有活力的园所文化,全面提高保教质量。
2、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水平。
(1)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将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相结合,大力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校舍、师资、设备、图书等资源均衡配置。加强寄宿制学校学生生活用房、教学用房及附属设施建设,逐步配齐寄宿制学校生活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及必要的管理人员。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2016年顺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
(2)推进教育公平,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按时接受义务教育。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近入学原则,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入学。保留和办好石沟、黑沟、东滩教学点,提高教育质量,更好的发挥对偏远农牧区的教育服务作用。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加强中小学控辍保学工作,完善控辍保学机制,建立控辍保学责任制,落实家长、教师、学校、乡镇控辍保学责任。对低收入和特殊困难家庭学生实施资助政策。加强中小学学籍管理,全面监控和掌握学生流动情况,坚决杜绝辍学现象。进一步完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保障机制,将中小学炊事员工资及煤、电、水等日常开支纳入财政预算,提高学生供餐质量和营养水平,改善农村学生营养健康状况。
(3)遵循教育规律,规范办学行为。把握正确办学方向,遵循教育规律,督促和引导学校依法规范办学,集中力量解决社会反映强烈、严重违背教育规律的突出问题。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规范教辅资料征订,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把学生全面发展纳入评价指标。加强家长学校建设,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4)注重教育创新,提升学校品位。继续实施特色学校创建工程,开展以平安校园、书香校园、体艺校园、节约校园、无烟校园为内容的“五型校园”创建活动。深入推进中小学“一校一品”、“一品一特”特色校园建设,创新思路,推陈出新,充分挖掘历史、地域、民族、生态、艺体等文化教育资源,拓展教育内容,促进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品位,推进学校育人方式的多样化和特色化,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5)发挥资源优势,提高教育质量。充分发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带来的丰富的学校教育资源优势,着力提高实验教学、信息技术、音体美、卫生保健、心理咨询等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益,促进课堂教学方式有效转变,提高实验教学、音体美等薄弱课程的教学水平以及卫生保健、心理咨询活动的规范化程度,推动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3、大力支持民族教育发展。
(1)加大对民族教育支持力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民族教育“优先重点”发展方针。从民族教育的特殊性着眼,优先支持双语学校标准化建设和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完善双语学生资助体系,对藏汉双语授课的幼儿园、学前班儿童实行政府资助制度。继续落实对学习双语的小学生每生每年1500元的寄宿生生活补助。
(2)提高民族教育水平。依据法律,遵循规律,结合实际,建立健全从学前到中小学各阶段有效衔接,教学模式与学生学习能力相适应,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满足需要的双语教学体系。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接受教育的权利,积极创造条件开设藏汉双语授课活动。鼓励和支持非双语学校(幼儿园)开设藏语口语选修课或兴趣课,鼓励汉族师生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开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加大对双语学校的视导督导,积极探索双语学校实际的小班额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强化校本教研和片区教研,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益。
(3)大力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深入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在小学高年级、初中开设民族团结教育专题课。有重点、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加强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把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以及尊重各民族传统文化、习俗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道德观念。结合民族文化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和方法,开展以藏族民歌、华锐民俗、锅庄、则柔等为主的民族传统文化活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增强“三个离不开”的观念,牢固树立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
4、推进特殊教育发展。
(1)全面加强特殊教育工作。把特殊教育事业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教育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特殊教育的发展。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及水平,使各类残疾儿童少年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加大对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的资助力度。
(2)强化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建立以财政为主、社会支持、全面覆盖、通畅便利的特殊教育服务。完善以学校附设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的特殊教育体系。鼓励和支持接收残疾学生的普通学校为残疾学生创造学习生活条件,使具备一定学习能力的残障儿童能够就近入学。加强特殊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注重残疾学生的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培养残疾学生乐观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持续开展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活动,从教育、宣传、考核、激励、监督、惩处等方面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2)扎实开展教师培训培养。认真完成国家、省、市、县教师培训项目,强化培训工作的组织与管理,重点做好参训教师的遴选、管理、评价和培训辐射工作。采取走出去战略,选派中小学校长、教师到教育发达地区挂职和培训学习。扎实开展校本教师培训活动,实施“青蓝工程”,“名师工程”、发挥省、市、县、镇级骨干教师作用,通过一对一地培养,带动青年教师和新教师迅速成长。
(3)均衡配置师资队伍。制定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实施方案,并稳步推进实施。解决中小学音体美和学前教育师资不足的问题。
(4)切实保障教师权益待遇。进一步加强工资管理,落实工资发放公示制度,确保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到教职工手中。按政策规定落实教职工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缴存住房公积金,每年组织教师进行1次体检。继续实施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和乡镇工作岗位津贴。大力表彰和宣传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为农村学校教师修建集办公、住宿为一体的周转宿舍,切实改善农村教师生活水平。 &&&&&&&&&&&&&
(5)规范教师队伍管理。加强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切实把品德高尚、理念先进、爱岗敬业、作风过硬的优秀教师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不断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校长队伍建设。加强管理制度建设,严格落实《天祝县教师队伍管理办法》,使教师队伍管理更趋规范化、人性化。
6、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坚持将工作重心下移到学校、下移到课堂,指导到一线,特别是加强对薄弱学校、薄弱学科的视导力度,做到视导有计划、有目的、有实效,督促学校落实常规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重点抓好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外辅导、检测总结等关键环节。把教学常规管理和教育质量作为考核辅导站站长、校长工作实绩的重要指标和依据,督促站、校长把教育教学管理作为中心工作,深入课堂,及时准确了解教学现状,适时调整管理思路,推动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1)强化教科研工作。深入开展联片教研、优质课评选、骨干教师示范课、学科教学专题研讨、教学视导等“有效教研与有效教学”活动,引领教师研究教学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入开展小班额高效课堂教学研究,努力形成符合实际的教学模式。完善和实施课题管理制度、跟踪指导制度、研讨交流制度、过程评价制度及成果奖励推广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育教学研究体系,推动和强化学前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艺体教育、国防教育等领域的教学研究。
(3)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树立全面、全员、全过程的质量观,认真分析教育发展现状,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发展规划。定期对全县的教学质量进行监测评估和质量分析,加强工作指导,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4)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继续实施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学校艺术、体育教育,深入开展乒乓球、踢毽子、锅庄舞、篮球、排球、足球等阳光体育运动和书法、剪纸、合唱团、乐器等艺术活动,组织开展体育艺术教育“2+1”和经典诵读活动,举办中小学生运动会、艺术节和读书节,切实提高广大学生的体育竞技水平和文化艺术素养。
(四)保障措施。
1、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充分发挥财政对教育投入的主渠道作用,依法保障教育经费的“一个比例”提高和“三个增长”,完善教育经费管理体系,落实学前教育幼儿免除保教费政策,实行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免费教育。紧紧把握国家和省上关于加快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机遇,积极衔接争取各类建设项目以及免除县级配套资金政策,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2、完善教育精准资助体系。
按照定点、定向的原则,将全镇建档立卡家庭中在校学生作为教育精准扶贫的对象,构建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的到学校、到学生的教育精准资助体系。落实学前教育幼儿免除保教费政策,按每生每年600元的标准落实学前一年教育资助政策。按每生每年5000元标准免除进入省内高职院校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学生学费和书本费。落实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将双语寄宿生生活补助提高50%。
3、推进教育信息化。
一是优化“三通两平台”,不断提高信息化装备水平,普及信息化移动终端,全面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二是加大数字教学资源建设、整合力度。激发师生使用数字资源的热情和活力,推动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用、普遍用,实现时时可学、处处能学、人人愿学的局面。三是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充分运用国家、省级教育资源平台,加大校际和跨区域网络教研力度,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改善教学环境的基础上,优化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利用慕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个性化教学等为代表的新型教学模式,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四是深入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利用“国培”“省培”项目继续提升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利用教师培训研修平台,形成网上教师专业发展社区,开展教师专业发展的统一管理和过程性评价,努力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体系,实现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的全面提升。五是构建智慧课堂、智慧校园、区域智慧教育体系。以泛在学习为目标,以资源、管理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支撑,以涵盖课堂教学、教师研修、学生学习、教学管理和评测、家校沟通、学校安全管理、校园生活、体质监测、心理监测、图书借阅、学生成长等内容的应用平台为核心,为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提供全面数字化服务,实现师生、生生、家校互动以及教育环境的全面数字化。
4、加强教育督导工作。
强化督学制度建设,切实发挥教育督导的协同作用。以促进学校制度建设的科学化、学校管理的精细化为重点,以促进师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目标,开展综合督导评估和专项督导工作,全面落实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定期开展督导工作,督促中小学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指导学校遵循教育规律,深化教育改革,优化学校管理,引导学校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落实教育教学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整体办学效益和综合办学能力,促进教育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5、强化学校安全工作。
继续实施学校安全保障工程,进一步推动“平安校园”创建工作,认真履行“一把手”和“一岗双责”制度。健全完善学校内部安全制度防范保障体系,广泛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切实加强“三防”建设,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积极配合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专项组成员单位,定期开展各类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高度重视维稳防恐工作,在敏感节点和时间段认真进行风险评估,完善各类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好地震、消防等安全应急演练活动,进一步提高校园安全保障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创造安全良好的育人环境。
6、推进依法治教。
一是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规范学校管理,依法制定并修改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行政管理、教学管理、教职工队伍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后勤管理、安全管理、档案管理、信访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形成“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社会监督”的办学机制。二是建立健全议事决策制度。在大宗物品采购、重大决策、人事调整等工作中,畅通监督渠道,阳光操作,树立廉洁、务实、高效、诚信的良好教育形象。三是加强各类考试管理。严肃考风考纪,强化对考生的诚信教育,努力体现各类考试的公平、公正。四是重视教育宣传。及时深入宣传教育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树立教育良好形象,营造全社会关心教育的氛围,形成进一步凝聚支持教育的合力。
7、加强党的领导,落实主体责任。
“十三五”期间是推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各相关单位要以党建工作为统领,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4883”主体责任,充分发职能作用,为教育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教育辅导站要制定好年度计划,完善机制与措施,狠抓目标任务落实,总结积累经验,及时评估修订规划内容,始终保持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力争经过五年的努力,使我镇教育事业迈上新的台阶,为实现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祝县地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