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演奏二胡没有力学现象,只有声现象思维导图???

导读: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物理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一辑)第2章声现,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16?枣庄)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不可以传递能量C.“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歌曲的音调高D.“女高音”中的’高“,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D.超声波,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19.(2016?泰安)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章声现象,参考答案与 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物理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一辑)第2章 声现象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16?枣庄)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340m/s B.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不可以传递能量 C.“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歌曲的音调高 D.“女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频率高 2.(2016?自贡)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 D.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3.(2016?广东)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B.调节小提琴琴弦的松紧程度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色 C.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是声源处减弱噪声 D.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4.(2016?郴州)下列实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C.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D.超声波导盲仪帮助盲人出行 5.(2016?凉山州)白天你的邻居装修房子十分吵闹,干扰你的学习和生活,下列措施中哪一个是合理可行的(
) A.叫邻居不装修房子 B.将家中音响声音开到最大 C.赶快将家中的门窗光闭 D.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6.(2016?淮安)生活中经常需要控制噪声,以下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道路两旁载行道树 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 C.机场员工佩戴耳罩 D.建筑工地限时工作 7.(2016?宜昌)为了减少环境噪声对教室内学生的干扰,以下方法无效的是(
) A.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B.在教室周围植树 C.上课时关闭门窗 D.学校路段禁止鸣笛 8.(2016?武汉)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摩托车的消声器 B.居民区旁高架桥上的隔音挡板 C.学校附近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 9.(2016?广安)请你细心体会,在下列场景内,属于噪音的是(
A.足球场上,球迷们兴奋狂热的吼叫声 B.居民小区内,夜晚震耳欲聋的“坝坝舞”音乐声 C.歌舞厅里,铿锵有力的打击乐声 D.车站里,提醒旅客检票上车的广播声 10.(2016?潍坊)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11.(2016?盐城)汽车经过我市某噪声检测装置时鸣放喇叭,该装置显示屏的显示如图所示,其中82.3分贝指汽车喇叭声的(
A.响度 B.音调 C.频率 D.音色 12.(2016?泰州)俗话说:“闻其声知其人.”这句话是指即使未看到人,也能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速度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13.(2016?德州)为迎接歌咏比赛,音乐教师将班内的学生分为“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进行排练.这里“高”和“低”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振幅 14.(2016?临夏州)下列有关声音的情境说法错误的是(
)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震动打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15.(2016?益阳)如图所示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者的音色不同 B.甲、乙、丙三者的响度不同 C.甲、乙、丙三者的音调不同 D.甲、乙、丙三者的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 16.(2016?长沙)日,长沙“橘洲音乐节”在洋湖湿地公园开唱,“情歌王子”张信哲的倾情演唱,引发现场数千观众大合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歌声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的耳朵 B.现场观众大合唱的声音比张信哲的声音传播速度更快 C.歌手通过麦克风来提高声音的音调 D.现场观众根据响度来识别不同的伴奏乐器 17.(2016?镇江)我们很空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主要根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传播速度 18.(2016?郴州)校园广播站正在播音,小明马上告诉大家:“这是我班的小丽同学在播音”.那么,小丽判断的依据是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19.(2016?泰安)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色会不同 B.“闻其声辩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 D.演奏二胡用不同手指按弦是为了改变响度 20.(2016?天津)鼓在受到击打时会发声,用不同力量击打,发生变化的主要是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物理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一辑)第2章 声现象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16?枣庄)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340m/s B.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不可以传递能量 C.“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歌曲的音调高 D.“女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频率高 【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2)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 (3)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4)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振动的振幅决定的. 【解答】解: A、真空不能传声,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故A错误; B、声波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播能量具有能量,故B错误; C、“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C错误; D、“女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音调和响度的区分、声的利用,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
2.(2016?自贡)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 D.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分析】(1)声音的特征有三个:响度、音调、音色.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答】解:A、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区别出熟悉的人谁在说话,是因为音色不同的原因.故A正确; 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空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振动的空气柱的长度,即改变空气柱振动的快慢,故是为了改变音调,故B错误; 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 D、超声波也是声波,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3.(2016?广东)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B.调节小提琴琴弦的松紧程度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色 C.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是声源处减弱噪声 D.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分析】(1)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是指告诉我们什么,也就是传递了信息,如教师讲课,告诉我们知识; 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是指可以改变什么,也就是传递了能量,如超声波洁牙,使我们的牙齿上的牙垢去掉,使我们的牙齿更洁净; (2)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就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就二胡来说,弦的松紧、长短、粗细都可以改变音调; (3)考查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人耳处; (4)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解答】解:A、声音是有能量的,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就是利用声波的能量,故A错误; B、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琴弦振动的快慢,故这样可以改变音调的高低,故B错误; C、双层真空玻璃窗中,真空不能传声,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 D、物体的振动产生了声音,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了多个知识点的题目,做题时要对照相关的物理知识,仔细分析每一种情况的对错.
4.(2016?郴州)下列实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C.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D.超声波导盲仪帮助盲人出行 【分析】(1)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例如利用声波传递能量来清洗钟表等精密的机械,还可以清除人体内的结石; (2)声音还可以传递信息,例如医生利用听诊器来听病人的心肺就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解答】解:A、用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工件是否完好,使用声音来传递信息的,不符合题意; B、医生用“超声”排石,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特点.符合题意; C、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疾病,是利用了声波传递信息,不符合题意; D、超声导盲仪帮助盲人出行,说明声波传递信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广泛应用于科技领域和日常生活中.
5.(2016?凉山州)白天你的邻居装修房子十分吵闹,干扰你的学习和生活,下列措施中哪一个是合理可行的(
) A.叫邻居不装修房子 B.将家中音响声音开到最大 C.赶快将家中的门窗光闭 D.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分析】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 【解答】解:A、叫邻居不装修房子可以在噪声的产生减弱噪声,但不合理; B、将家中音响声音开到最大,更加干扰你的学习和生活,不可行;
包含总结汇报、旅游景点、人文社科、办公文档、出国留学、专业文献、教程攻略、资格考试、word文档、IT计算机以及2016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解析:第2章-声现象(Word版)等内容。本文共2页
相关内容搜索初二物理声现象复习提纲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
初二物理声现象复习提纲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误区警示:&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是指当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时,发声体将停止发声,但原来发出的声音却在介质中继续传播,直至消失,所以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叫做声波。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注:有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3、一般情况下,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的,传播的具体过程是:物体的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形成声波,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声音在150C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影响因素:声音的速度与传播声音的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
  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室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四、怎样听见声音
  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
  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5、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
  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物体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小;
  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
  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六、超声波和次声波
  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
  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
  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3、常见噪声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等等;
  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dB,超过90dB会损害健康;0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
  5、控制噪声:(1)在声源处减弱(安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植树。隔音墙)(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
  八、声音的利用
  1、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
  2、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
  3、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另一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声)
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 初中物理声现象知识点 声音的特性 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 初中物理声现象知识点 声音的特性 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
初二物理声现象习题- 《声现象》练习题(苏科版) 一、填空题 1.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 (1)节日里的锣、鼓声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 大. (2)歌唱家的歌声悦耳动听,说明歌唱家的歌声的 好. (3)小女孩的讲话脆如银铃,说明小女孩说话声的 高. 2.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
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题 一、选择题 1.在唱歌时,演员发出的每个音的音调不同,这是因为发音时声带振动的() A.频率不同B.振幅不同C.频率和振幅都不同D.响度不同 2.如图1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A.声音的反射使原声增强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声音的音调不同D.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3.下列事例中,...
初二物理声现象计算题 一、填空题 1.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 (1)节日里的锣、鼓声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 大. (2)歌唱家的歌声悦耳动听,说明歌唱家的歌声的 好. (3)小女孩的讲话脆如银铃,说明小女孩说话声的 高. 2.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我们可以根...
初二物理声现象调查报告 声音的特性 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综合上述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
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试题 一、填空题 1.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 (1)节日里的锣、鼓声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 大. (2)歌唱家的歌声悦耳动听,说明歌唱家的歌声的 好. (3)小女孩的讲话脆如银铃,说明小女孩说话声的 高. 2.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我们可以...
初二物理声现象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唱歌时,演员发出的每个音的音调不同,这是因为发音时声带振动的() A.频率不同B.振幅不同C.频率和振幅都不同D.响度不同 2.如图1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A.声音的反射使原声增强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声音的音调不同D.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3.下列事例中,...
初二物理声现象练习 一、填空题 1.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 (1)节日里的锣、鼓声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 大. (2)歌唱家的歌声悦耳动听,说明歌唱家的歌声的 好. (3)小女孩的讲话脆如银铃,说明小女孩说话声的 高. 2.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
初二物理声现象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2012安顺)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D.公路旁安装声障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2012凉山)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中。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振动停...
相关热词:
【初二物理学习方法】相关内容2016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 声现象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8页
2016 年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 声现象 一.选择题 1. (2016o黑龙江)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D )
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倒车雷达 C.超声波清洗机 D.真空罩中的闹钟 2. (2016o济宁)在学校组织的文艺汇演中,小希用二胡演奏了《二泉映月》 , 如图所示.演奏过程中,她不断变换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其目的是为了改 变( C )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色 C.声音的音调 D.琴弦的振幅 3. (2016o滨州)二胡是中国的民族乐器,有粗(内弦) 、细(外弦)两根弦,拉弓时马尾和 弦摩擦发出声音,如图所示,下列做法不能改变二胡音调的是( C ) A.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 B.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 C.加大摩擦弦的力量 D.旋转弦轴,增加弦的紧张度 4. (2016o菏泽)人工智能使得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华人青年王孟秋发明了一款功能强 大的便携式家用“无人机相机”,相机内装有多种高科技传感器,底部装有镜头和声呐(发射 超声,同时能接受超声的装置) ,机身只有 240 克.你认为向下发射超声的“底部声呐”可能 与下列相机的哪个功能有关( B ) A.用手机控制相机 B.相机能自动悬浮停在合适高度拍摄 C.相机水平位置运动时遇到障碍物会自动避开 D.笑脸抓拍 5. (2016o葫芦岛)以下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 B.利用超声波进行金属探伤,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 C.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来确定障碍物的远近 D.公路两旁安装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6. (2016o孝感)下列与声现象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我们听到的回声不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B.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 340m/s C.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D.频率相同的声波,其音色也相同 7. (2016o南充)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C.在中考期间,考场周围的建筑工地停止施工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8. (2016o无锡)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B.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 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9. (2016o临沂)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2016 年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精选 声现象
A.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下仍能听见音乐,说明水能传声 B.江泉高架路两侧建有隔音墙, 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
第1页/共8页
寻找更多 ""初中物理《声现象》练习题及答案
编辑点评:
声音是自然界中非常普遍、直观的现象,也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知识模块,本文是《声现象》一章的练习题,并附答案,供同学们练习。
 一、填空题
  1.如图1甲所示,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如图乙,鱼儿能听见拍手声,说明________可以传播声音。
  2.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______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不同。
  3.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声音不仅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传播速度不一样,当温度相同时,在__________中传播速度最大。
  4.敲打铜锣,因锣面________而发出声音,而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宇航员即使再用力敲打,他也不能直接听到锣声,这是因为________不能传声。
  5.乐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响度、________和_______。女同学的声音较尖细,是指她声音的________较高。
  6.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它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_产生的。有资料显示,噪声每经过一条100 m宽的林带可降低20&25dB,从减弱噪声的途径看,这是在________中降低噪声的。
  7.如图2,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其中听诊器是运用了声音________(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或&响度&).
  8.用牛皮纸刮动梳齿,纸片振动起来,并发出声音。快速刮动梳齿比缓慢刮动梳齿时纸片振动得________,这说明快速刮动纸片发出的声音音调________。
  9.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_中传播;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m/s;声音在空气中以________的形式传播。
  10.贝多芬晚年失聪,将硬棒的一端抵在钢琴的盖板上,另一端咬在牙齿的中间,通过硬棒来&听&钢琴声,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1.某同学先后对同一鼓面轻敲和重击各一次,两次发出声音的(  )
  A.音调不同 B.频率不同
  C.响度不同 D.音色不同
  12.如图3是一种凹下道路的设计,它能起到控制行驶汽车产生的噪声对环境影响的作用。这种设计是采用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弱噪声的(  )
  A.在声源处减弱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人耳处减弱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13.以下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  )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时,关上门窗 B.市区里要种草植树
  C.戴上防止噪声的耳塞 D.市区里汽车喇叭禁鸣
  1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15.我们平时所说的 &女高音&&男低音&,这里说的&高&和&低&指的是(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速度
  16.演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  )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节奏不同
  17.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无关
  18.下列是小明同学观察到人们在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污染的是(  )
  A.小明的邻居在晚上听音乐时,将音响的音量开得很大
  B.某清洁工人为了减少垃圾的运送量,将垃圾就地焚烧
  C.某货车司机为了超车,不断地按喇叭
  D.在高考、中考复习和考试期间,居民区附近的建筑工地晚间停止施工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源离我们越近,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
  B.鼓面每秒振动的次数越多,音调就越高,响度也越大
  C.棒击鼓面的力越大,鼓面振幅越大,音调越高,响度也越大
  D.声源离我们越远,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小
  20.科学家在对蝙蝠的研究中,曾经用黑布将蝙蝠的双眼蒙上,发现蝙蝠也可以很好地飞行,没有受到一点影响,这是因为(  )
  A.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次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
  B.蝙蝠的眼睛会发出超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
  C.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
  D.黑布太薄会透光,蝙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
  三、实验探究题
  21.如图4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如图2-7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
  22.如图5所示,将一只小门铃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接通电路,可清楚地听到铃声,若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则铃声将会________,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你将会________,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
  23.声音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认识声音,某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探究:
  实验一: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槽中的水,发现溅起水花;
  实验二:用细线把一个小铃铛悬挂在软木塞的下面,并置入烧瓶中,轻轻摇一摇瓶子,会听到清晰的&丁当&声,然后取下软木塞,将点燃的酒精棉球放入瓶中,待火熄灭后,迅速塞紧软木塞,再摇瓶子,听到瓶子里的响声比原来小很多;
  实验三:支起自行车,一手转动自行车的脚踏板,另一只手则拿一硬纸片并让纸片的一头伸进自行车后轮的辐条中,随着车轮转速的加快,纸片发出的声音会越来越尖。
  以上三个实验中,实验 表明发声体在振动。另外两个实验分别表明 、 。
  四、应用计算题
  24.某人观察到某一工厂的锅炉汽笛出水后4s才听到汽笛发出的声音,当汽笛喷气发声时,这个人距离锅炉多远?
  25.第一次测定铸铁里的声速是在法国的巴黎,测定的方法是:在铸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第一次是由铸铁管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管长931 m,两次响声相隔2.5 s。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求铸铁中的声速。
参考答案:
1.振动 水(空气)
2.响度 音色
3.振动 介质 固体
4.振动 真空
5.音调 音色 音调
6.振动 传播过程
7.传递信息 响度
9.空气 340 声波
10.固体可以传声,人类可以利用骨传导来感知声音
21.声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声可以传递能量,声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22.逐渐减弱至停止 重新听到铃声 空气可以传声,而真空不能传声
23.一 真空不能传声,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5.3910m/s 
&&点击查看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你可能还感兴趣的相关文章
很多同学都感到学好物理特别难,进入高中以后,经常可以听到同学这样说:“物理是‘学着容易,做着难’”,不少同学对物理科的反应是:上课听得懂,看书没问题,书上作业易解决,但就做不起其他资料上的习题,考试成绩更理想。
最新2017初三物理试题信息由提供。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建议采纳后可获得50沪元。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理声现象思维导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