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征故事的故事

红军长征,和“长征”有关的历史  长征,已成了一个专用名词,早在三十年代,长征就已中外闻名。苏联和共产国际知道它,宣传它,英美等西方世界也因为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名《西行漫记》)一书的广为流行,对之也很熟悉。《西行漫记》在国统区也大量出版发行,那时,蒋介石的宣传部长,中共党员邵力子亲自抓这本书的出版发行。     “长征”闻名天下,当然是因为中共后来成功了,胜利了。就在同一时期在地球的另一面,也有一个由巴西共产党领袖普列士得斯领导的巴西农民的长征,当时也很有名,但他没有成功,巴西共产党没有打出新局面,以后更没有打下江山,很自然,人们也就忘记了它。    红军到达陕北后,困难重重,外有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内部财力物力又极为短缺,陕北地瘠民贫,很难养活几万人军队和干部,到了1936年的前几个月,情况更加艰难,幸好共产国际传来了建立广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方针,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迅速调整政策,经过红军东征、西征,建立与张学良、杨虎诚的统一战线,才缓解了陕北苏区的危机,打开了新局面,一年后中共取得合法地位,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中共的力量得到大发展,“长征”就此天下闻名。     中央红军是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军事失败而被迫转移的。最初的目标,是和红二、六军团会合,以后在批判王明路线时称之为:从冒险主义,保守主义,到逃跑主义,也就是说最初没有“长征”的计划,也没有“长征”这个词语。    而国民党从30年代,一直到80年代,一直将中共的长征诬称为“西窜”。“西窜”并不确切。其实,过去说中央红军 “仓促转移”是不确切的。日,中央苏区的门户广昌失陷后,转移已成唯一出路, 6月25日,共产国际来电同意转移,中共中央随即成立了博古、李德、周恩来组成的“三人团”, 着手物资准备,猛烈扩大红军和加紧训练干部。    日,张闻天发表《一切为了保卫苏维埃》的文章,在文章里,已经就战略转移一事,向中央苏区的干部吹风、打招呼。10月中旬,中央红军从南线出发。周恩来,朱德、潘汉年、何长工等和广东军阀陈济棠谈判成功。彼此商定“互相借道”,对方让出一条四十华里的通道,就是第一道封锁线,还有意留下了一批弹药和军衣给红军。这个当时的最高机密,广大指战员并不知晓、(在过第一道封锁线时,粤军有部分前沿阵地还没有接到“放路”的命令,曾和红军发生过激战)。中央红军突破一、二、三道封锁线都没有打大仗,从而保存了实力。只是到了日---12月1日,红军强渡湘江才遭到重大伤亡,长征出发时的8万6千人只剩下3万多人,还有许多新兵和挑夫逃跑,但是主力部队全都过江了。    1935年夏,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才出现“西征”这个词,这是红四方面军先用的。与此同时,陈云到达莫斯科,写了介绍红军长征的文章,也用了“西征”这个词,通过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在巴黎创办的刊物,传到了中国。    毛泽东改“西征”为“长征”   红军到达陕北以后,1935年12月,毛泽东在报告中首先用“长征”一词,他说:“长征是宣传队,是宣言书,是播种机,是以我们的胜利和敌人的失败而结束”,从此,“长征”一词进入史册    1936年下半年,两广发起反蒋运动,周恩来等人对张学良的统战工作已见成效,张学良同意在西北停止剿共,搞“三位一体”,陕北的局面出现有利于中共的转机,1936年7月初,燕京大学美国讲师、记者斯诺,在宋庆龄和上海中共地下组织的联络和安排下,前来陕北采访,这是一个向外宣传红军,和争取外部援助的极好机会,这样,中共中央就开始了征集长征史料的工作。     日,毛泽东和军委总政治部主任杨尚昆联合发起,向参加长征的同志发起征稿:“现因进行国际宣传,及在国内和国外进行大规模的募捐运动,需要出版《长征记》,所以特发起集体创作。各人就自己所经历的战斗、行军、地方及部队工作,择其精采有趣的写上若干片段。”“文字只求情通达意,不求钻研深奥。写上一段即是为红军作了募捐宣传,为红军扩大了国际影响。”    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到十月底,共收到稿件200余篇,約50万字。刚好著名左翼作家丁玲此时已到达陕北,她和另一个著名的左翼文化人,参加过长征的成仿吾,一起参加了文稿的编辑工作。    编写的全部工作是由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徐梦秋负责,最后由徐梦秋统稿,并撰写《关于编辑的经过》,至日完成,由朱德题写书名,共收有回忆文章100篇,歌曲10首以及附录等,书名为《红军长证记》(又名《两万五千里》)。     斯诺的作品《红星照耀着中国》,书中的许多素材都取之于这些稿件。1937年7月,董建吾(安排并陪同斯诺进入陕北苏区就是此人)用化名在国内著名的时政文化杂志《逸经》上发表《两万五千里西引记》,这是在国统区发表的第一篇介绍红军长征的文章,内容也是取之于《红军长征记》。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红军长征记》总编辑徐梦秋的悲剧人生  《红军长征记》这部最早的,有关红军长征的历史记录文本,它的总编辑是,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徐梦秋,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多次提到的那个“红色历史学家”,就是他。  徐梦秋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徐梦秋是安徽人,1923年,他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后,党中央派他到苏联学习,在苏三年,1930年回国后就进入江西苏区,担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和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徐梦秋在长征途中,过雪山的时候,把腿冻坏了,到了延安以后,双腿锯掉了,这在参加长征的领导同志中,特别是文职领导同志中,他是唯一的一个。长征队伍中,年近六旬的徐特立和五十多岁的董必武、林伯渠、谢觉哉等 “四老”,也没有一个不是安全到达陕北(“五老”中的另一老吴玉章当时在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没有参加长征)的。所以毛泽东和周恩来等领导同志对徐梦秋特别疼惜,很快就安排,送他去苏联治腿。   徐梦秋的妻子李玉南,是四方面军的红军干部, 1937年,组织上安排李玉南和徐梦秋结婚。李玉南这两个的姓名,有点颠倒,徐梦秋像个女同志的名,李玉南呢,还象个男人名。组织安排之前,两人没有见过面,互相不认识。李玉南最初听说要他与一个没有腿的人结婚,很不愿意;后来,组织上对她进行了耐心的“劝说”,要李玉南“为革命做更大贡献”,党员么,要服从组织,这才和徐梦秋结了婚,并随丈夫一同去了新疆,他们打算由新疆进人苏联,当时新疆是盛世才的地盘,也是红色区域,盛世才本人是苏共党员。   到达迪化(今乌鲁木奇)以后,徐梦秋听说苏联正在进行大肃反,不少在苏联的中国同志已经被害,曾经一度打消去苏联医腿的念头。他留在了新疆,化名“孟一鸣”,担任新疆教育厅副厅长、代厅长及新疆学院院长,和陈潭秋、毛泽民等一同在盛世才手下工作。  没有腿工作很不方便,看到苏联肃反的风头小了一点,他们还是决定去装假肢,1941年4月,李玉南陪同徐梦秋去苏联安装假肢。后来,苏联方面看到他伤重,又将他送往德国,准备去德国安装,走到苏波边境时,苏德战争爆发。这徐秋梦真是个倒霉的人,接连不顺。 1941年冬天,徐梦秋全家辗转经哈萨克回国后,滞留在迪化, 1942年,盛世才反共,徐梦秋被捕,陈谭秋、毛泽民被盛世才处决,徐梦秋投降盛世才没有被处死。   建国初,解放军进人四川,徐梦秋在重庆向“人民政府”自首,被长期关押,“人民 政府”给了李玉南一笔钱,让她带着三个孩子回到四川通江老家。李玉南这时与徐梦秋离了婚,她告诉孩子们“父亲是个坏人,要跟他划清界限”。李玉南从此也没有再结婚,一直单身。徐梦秋的儿子徐维陶虽然成绩优秀,但因为父亲的历史问题“不能升入高中”, “文革”中,全家几次躲进山里,也不知道徐梦秋是何时去世的。李玉南说过一句话:“长征是自由的,从此就不自由了。”     
  希望坚持下去,不要不了了之!!!
  《红军长征记》是最真实的长征记忆  《红军长征记》整理完毕以后,一直没有正式刊行,直到日才作为“党内参考资料”,由总政治部付印,并要求“接到本书的同志妥为保存,不得转借他人,不准再行翻印。”这本长征的回忆文本的文献价值最高,因为它最真实,最质朴,是讫今为止,所有有关长征回忆的最初形态,它的主题,是革命的英雄主义,没有反映党内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内容。     通常,人们的回忆录,都有一个缺陷,这就是写作时因年代久远,当事人对当年发生的事件,已经记忆模糊,会有很多的误记和遗漏,但是,这本书的写作时间,就在长征刚结束不久的1936年,作者都是长征的亲历者,又大多是年轻人,对刚过去的事记忆犹新。    主编徐梦秋本人也是长征的亲历者,完整经历红一方面军长征的全过程,协助他编辑的成仿吾,也是长征亲历者,他们的编辑工作基本上是在文字技术性方面,就是删除重复的句子,使文字精炼简明等。更为重要的是,这本回忆录的作者在写作时,思想上没有受到条条框框的限制,不像后来的各种叙述,已受到各种有形无形的写作要求的影响。     
  组织上安排……结婚    ===========================  
悲剧啊 !!!
  从最初的文章内容来看,里面充满了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理想主义,那时的干部战士的确是对共产主义前景充满了信心,长征当中事实上也存在着“路线斗争”,但是,这本书的作者们,在长征中或他们写作的1936年,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党和军队的中高级干部,离党中央核心层比较远,他们很少知道,而这方面的内容,又被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大多数红军中高级干部并不了解内情;     最重要的领导人没有参加写作: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博古、王稼祥、凯丰、邓发、刘少奇、林彪、彭德怀、刘伯承、叶剑英、罗迈(李维汉)、聂荣臻、罗荣桓、杨尚昆、邓小平、邓颖超等;这些人才是党内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参加者和目击者。    这些人知道“内外有别”,不会把这方面内容向外界(国统区和外国)去透露,去扩散,就是毛泽东在1936年和斯诺谈话时,也没有透露他和博古、张国焘等的分歧,而是尽量表达党和军队的团结一致。  
  红军的长征,除了中央红军,还有二、四方面军的长征,以及红二十五军的长征。,世人知道的,多是中央红军的长征,而对其它红军长征的历史却很少了解。 中央、中央军委,是和中央红军一起行动的,在战时状态下,是几块牌子,一个“单位”,中央红军的领袖,就是党的领袖,上有共产国际的承认,又有最多的政治局委员,是中国革命的司令部,所谓“正宗”和“名正而顺”,加之红一方面军中的知识分子较多,留俄生也多,写史或写传,就很自然以红一方面军为中心了。     再说,中国工农红军的最重要力量之一的红四方面军,在长征中历经艰难险阻,在徐向前等的指挥下,取得过许多重大战绩,但他们指战员多为不识字,或识字少的贫苦农民出身,由于张国焘长期在鄂豫皖和川陕苏区厉行极左的歧视知识分子的政策,识字者又常常是极左肃反的对象,所以四方面军中的知识分子很少,识字不多的一般红军干部,他们很难在短期内写出有关四方面军长征的回忆录来。      更重要的是,张国焘在长征中所谓的“另立中央”的分裂行为, 1937年春在延安被全面批判斗争,中间有很强的扩大化倾向,波及和伤害了许多原四方面军的干部,加之红西路军的失败,使得原红四方面军的同志,一时也没有心绪来写自己的长征经历。有关红军长征途中一、四方面军“草地分家”等重大事件,又被毛泽东作了结论,成为认识和评价这些事件的前提和标准,有着巨大约束性。    这样,为了维护党和军队的高度团结和统一,红四方面军的历史全貌和更复杂、更细致的长征历程,也就不可能写出来加以叙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叙述,就以红一方面军为主体了,这是由当时的客观条件造成的。  
  日,毛泽东在俄界会议上说:只要保持数百干部,几千战士,这就是很大的胜利。    到达哈达铺,红三军团只剩两千多人,彭德怀在对原三军团干部战士讲话时,流下了眼泪。这时,由红一方面军一、三军团整编的陕甘支队只有14000人,而到达吴起镇时只剩下7200人。    陕甘支队到长征后期,就没打什么大仗了,逃兵较多,因为,前三个月在川西北的藏区的生存条件极为恶劣,“见不到人”,“没有土豪打”。一路扩红进来的新兵,实在吃不了那份苦,到达汉区后,不少人不辞而别,有的人转回老家,还有一些人就留下给老百姓做了上门女婿,而从江西走过来的红军几乎没有当逃兵的。     长征从此成了“合法性”主要来源之一,成为重大精神资产,长征结束后,毛泽东发话,凡不是党员者,一律入党。    抗战爆发后,老红军成为革命的种子,成了党和军队的精华,在他们的带动下,革命力量大大的彭胀了。长征干部也是最受重用的,是建国后党政军领导干部的主要来源,受到党和国家的特别爱护。  1957年,参加过长征被打成右派的,只有冯雪峰等极个别文职干部。建国后党和政府在生活待遇方面对长征干部也有较多的照顾。    文革期间,许多长征干部都受到了冲击,原因就是所谓站错了队,彭德怀、刘少奇、邓小平这些人都是长征过来的。另一方面许多人对王洪文不满,就是因为,他没吃过苦,是坐“直升机”上去的。     1969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九大上还说:张闻天、博古、王稼祥是吃过苦的,和当时在国外的王明是不一样的,(很奇怪,刘少奇邓小平也是长征过来的,为什么要打倒)。粉碎“四人帮”以后,国家就是由这些人来领导,改革开放后,在使一批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下,他们的子女终于享受到革命的甜美果实。     参加过长征,以后脱离中共,投降国民党的有张国焘等少数几个人,原四方面军第九军军长、红军大学政委何畏,出身贫苦,因为对批判张国焘不满,脱离了革命队伍,投奔张国焘,以后又离开张国焘,通过自学,(这人有点才能)成为金陵大学农经系讲师,1949年解放军渡江前夕,何畏夫妇在镇江长江边双双投水而亡。    参加长征的原一方面军干部郭潜,又名郭华伦、陈然,抗战期间曾担任中共南方工委重要的领导职务,1942年被捕后悔过自新,成为国民党特工,1949年跟随国民党逃往台湾,后为台湾国民党军情局副局长。    原红一方面军干部蔡孝乾,年任中共台湾工委书记,被国民党逮捕后也参加了国民党,成为台湾军情局高级特务。  蔡孝乾于1970年12月在台湾还出版了一本有关他在中央苏区和长征经历的回忆录,这本书中有一些国民党的“套话”,基本情节关于红军长征的叙述,还是较为客观的,许多资料也是取自于《红军长征记》。     
  顶起来继续
  楼猪,你会遭天谴的
  作者:突突扁桃体面的 回复日期: 23:29:04 
    楼猪,你会遭天谴的  -------------------------  天谴有什么,被剖腹挖心,供人展览都不怕呢
  呵呵~坐看楼主被天谴
  顶了!
  尘埃落定。
  顶起来继续  
  顶'来看天谴。楼主继续
  刚开始留个位子,楼主继续
  【“五老”中的另一老吴玉章当时在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没有参加长征】    怎末偏漏這位?!    後來剿殺華字,這位是大大有「功」!
  【作者:指鹿为鹿 回复日期: 15:11:29  作者:突突扁桃体面的 回复日期: 23:29:04  楼猪,你会遭天谴的  -------------------------  天谴有什么,被剖腹挖心,供人展览都不怕呢】    看來趙高們急了,呵呵。毛始皇已死,沒主心骨了。    ^_^    頂樓主一把。
  @指鹿为鹿 m
  等下文,
  说丁玲是毛的姘头?有这回事不
  好文!顶一下!!!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红军长征的故事》-原创视频-搜狐视频
《红军长征的故事》
<span class="c-black" data-rss-fanscount=" 人订阅
视频介绍:
《红军长征的故事》
推荐出品人
原创热播榜&>&&>&&>&&有关于"" 的文章列表
关于长征的诗词长征的感人故事
关于长征的诗词—长征颂八一军旗迎风展,南昌起义震天地。突破五次大围剿,八万红军出江西。冲开四道封锁线,二六军团威名传。毛主席率兵离湘西,突袭贵州黎平县。乌江强渡寇心惊,红旗招卷遵义城。迎来领袖毛主席,振奋人民子弟兵。白军云集如蝼蚁,拦截尾追步步围。千里荷枪走黔山,四番迷敌渡赤水。七舟抢渡金沙江,万马直奔安顺场。彝汉结盟过绝域,民族政策谱新章。大渡河中浪花激,泸定桥上弹雨穿。二二勇士叩雄关,熊熊烈火赤县天。骡马盘旋步履艰,雪飞雹打夹金山。铁流滚滚层峦破,壮士攀登只等闲。风雨泥泞地动荡,饥寒疲倦身摇晃。草根皮带充饥餐,抗日英雄仍北上。腊子口惟一路通,四团战士屡强攻。会宁会师红旗舞,立马六盘山葱茏。清漪延水濯长缨,灯火昼夜明窑洞。山河遍洒英雄血,润沃繁花烂漫红。迢迢漫漫长征路,屈指行程二万五。勇士当年脚踏过,红军长征亘万古。今日续走长征路,十三亿人气若虹。倡荣摈耻树正气,开拓创新百业荣。祖国昌盛富万民,扶正党纪沐世风。但得众心擎大厦,争为小康竞奇功。描写红军长征的诗歌忆秦娥 ·娄山关毛泽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江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往苍龙?十六字另三首毛泽东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红军东征诗(一九三六年)一红旗高举映飘飘, 杀敌歌声入九霄。欲问赤麾何所指, 东征抗日斩龟蛟。二大军日日向东行, 直指黄河问渡津。为避敌机免暴露, 黄昏奔路月轮亲。三沿路经过尽苏区, 柴米油盐有应支。打扫房庭烧热炕, 问寒问暖抚戎衣。四北上红军阳月来, 新正又向渡头开。雄师抗日抚民愿, 还我河山扫劫灰。关于长征的故事大渡河自古以来就是难渡过的天险。红军来到河边时,只听见惊涛拍岸,河水奔腾咆哮。每年的五六月间,正逢上游雪山融化、河水暴光涨时节,这时的大渡河河面虽不算宽,只不过三百余米,水深却有十多米,水流实在急得惊人,每秒钟流速大约 4~5 米,水面就像斜坡似的,水奔泻而下,急浪涌起的漩涡,一个接一个。特别是像怪物似地蹲在河心的礁石,更是令人心惊,急浪撞在上面,激起很高的浪花,弄得整个河面雾蒙蒙的。河对岸几十米高的峭壁,石壁被劈开,沿着用石块砌成的台阶拾级而上,上面便是渡口。阶梯有四十多级,在阶梯的顶端,就是白军的工事,四个碉堡俯视着整个河面和台阶,周围布满着散兵壕,敌人一个营的兵力就据守在这里。这一切都告诉红军战士:要夺下渡口,必须渡过急流,冲上台阶,夺取敌人的整个工事。然而能帮助红军渡河的,是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的一只小木船。5 月 25 日早上,在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和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同志的指挥下,从当地群众中找来十四五个撑船的老手,从军团炮兵连拖来三门迫击炮,只有四发炮弹。红一团一营营长孙继先,挑选了以二连连长熊尚林为队长的 17 名勇士组成渡河突击队。 17 名勇士,每人身带一把大刀、一支冲锋枪、一支短枪和五六颗手榴弹,在连长熊尚林整容证,先有八名勇士和船夫一起跨上了小船。“战斗开始!”红一团团长杨得志下达了命令。“嗒嗒的,嗒嗒的……”红军嘹亮的冲锋号声响了。“嗒!嗒嗒”红军的轻、重机枪一齐向河对岸敌人的工事猛烈开火。“轰!轰!”红军神炮手赵章成发射出的两发炮弹准确地落在河对岸敌人的碉堡上。载着九名勇士和船的小船一颠一簸地向河心斜冲过去。河对岸的白军发现了,炮弹和子弹在船的周围掀起了一个个巨浪和一片片水花。河这边,红军战士的目光一齐集中在激浪中颠簸的小船上,浪涛把小船遮住时,红军战士的心顿时一阵发冷;浪头把小船推出时,红军战士又齐声欢呼。他们的心就这样随着小船起伏,渐渐地忘掉了自身安危,陆续爬出壕沟,站到岸边。刘伯承总参谋长和聂荣臻政委也挤到了前面。号声突然停住,军团部长肖华几步跑上去,从负伤的司号员手里夺下号来,甩了两甩,挺起胸膛吹起来。在猛烈的火力掩护下,小船避开了一个个激流、暗礁,靠上了岸。突击队的勇士们从船上跳下来,一个、两个……八个、九个,个个都生龙活虎般地扑向敌方渡口。当勇士们冲上台阶时,白军慌乱地把滚雷和手榴弹乱扔下来。顿时,勇士们的身影被浓烟吞没了。过了一阵,硝烟里又闪现出红军勇士迅速向敌人的碉堡冲去的身影。原来渡口很陡,台阶又高,正好成了勇士们隐蔽的死角,敌人的滚雷、手榴弹从战士们隐身的台阶上面滚过。突击队快要接近碉堡时,二百多敌人跃出工事,开始反冲锋了。河这边,红军团长杨得志一声令下:“给我轰!”神炮手赵章成的最后两发炮弹像长了眼睛似的正好落在敌人堆里。勇士们乘机冲进碉堡,控制了主要工事。当营长孙继先率领第二批突击队员乘坐返回的小船驶达对岸时,渡口上的战斗更紧张了,我们的第一批勇士据守住碉堡,敌人正进行着一次反击。孙继先一招手,八九颗手榴弹一齐甩了出去,两个班的敌人被打垮了,两批勇士汇合了。查查人数, 18 个人除两人负重伤外,一个也不少。孙继先喊了一声“赶快往前打!”十几挺冲锋枪一扫,守敌全垮了,一部分逃往北面的山上,一部分沿河逃走了。5 月 25 日这一天,杨得志团长率领的红一团完全控制了渡口,并在当地群众支持下,又获得了两只小船。红一团战士又先后动员了五十多名船工轮班摆渡,使得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渡过河去。牛bb文章网欢迎您转载分享:http://www.niubb.net/a//563197.html如果您在本站未找到您的医院信息您可以点击右侧“提交医院信息”按钮进行提交,我们工作人员会在三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
会宁县中医院
医院别名:会宁县中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综合医院
医院等级:一级甲等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会宁县枝阳
问:红军长征的故事 by 赵振昊2531512找到好,不找也行
这里危险,让我来吧”
今年春节前后,一种病因未明的非典型肺炎开始在广州一些地区流行。2月上旬刚过,广东省中医院二沙急诊科就开始收治确诊或疑为“非典”的病人,最多时一天5人。面对增加了两倍的工作量,叶欣周密筹划、冷静部署,重新调班时,安排了加强班。无形的病魔,看不见、摸不着,即便你全副武装,有时也防不胜防。超负荷、紧张的工作,使人们常常无暇顾及没戴紧的口罩;体力的严重透支,使病魔乘虚而入。有的护士病倒了,叶欣心急如焚。每天上班,她第一件事就是亲自打来开水拿来预防药,亲眼看着大家吃下去。她苦口婆心地提醒大家落实各项隔离措施,从医生到护工,一个也不能落下。其检查的严谨和认真几乎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随着“非典”患者的急剧增多,广东省中医院当机立断,紧急抽调二沙分院急诊科部分护士增援位于市中心的院本部。二沙急诊科护士力量出现了明显的不足。叶欣身先士卒,从2月8日便开始加班,忙的时候,甚至拒绝接听家人的来电。
这是一场艰难的阻击战。
在对非典型肺炎患者的救治中,叶护士长注意到,很多病情危重的患者往往同时患有其他严重的疾病。原本虚弱的身体明显不敌新疾,多脏器衰竭随时可能发生。此时此刻,挽救生命不仅需要高度的责任心,更要有精湛的技术和医护的通力协作。原有冠心病,且处于心脏搭桥术后的患者梁先生因发热咳嗽前来急诊,短期内病情急剧恶化,呼吸困难,烦躁不安,面色紫绀,出现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叶欣护士长迅速赶来,娴熟地将病床摇高使患者呈半坐卧位,同时给予面罩吸氧,接上床边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仪,静脉注射强心药、血管活性药、呼吸兴奋药,监测心率、血压、呼吸……两小时过去了,患者终于脱离了危险,叶护士长顾不上休息,拖着疲惫的身躯又投入到另一个患者的抢救中去。因为还有上了呼吸机的危重病人7床冼伯和9床高伯的护理工作等着她去检查……就这样,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的工作一直伴随着叶欣。她像一台永不疲倦的机器全速运转着,把一个又一个患者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可谁能想到,此刻的叶欣,是强忍着自身病痛的折磨完成着一次次的抢救和护理。
为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须将堵塞其间的大量浓血痰排除出来,而这又是最具传染性的。一个“非典”重症患者的抢救往往伴随多名医护人员的倒下。面对肆虐的非典型肺炎,危险和死亡那么真切地走向医务人员。“这里危险,让我来吧!”叶欣和二沙急诊科主任张忠德默默地作出一个真情无悔的选择――尽量包揽对急危重“非典”病人的检查、抢救、治疗、护理工作,有时甚至把同事关在门外,声色俱厉,毫无协商的可能。他们深知,也许有一天自己可能倒下,但能够不让或少让自己的同事受感染,他们心甘情愿!
“不要靠近我,会传染”
28岁早逝的医师李晓红:“新的治疗方法在我身上试用”
中国青年报
谁也没有想到,她走得如此之快。4月16日,28岁的武警北京总队医院二科主治医师李晓红带着未竟的事业,永远倒在了抗击非典的战场上。
3月25日,李晓红所在医院收治了一名从急诊转来的患者。对病人集体会诊前,科主任告诫身体不舒服的李晓红不要参加会诊了。
可会诊前,大伙还是在人群中发现了一身防护的李晓红。“我看过这方面的资料,比你们有思想准备,让我来吧!”她从同事手中夺过听诊器和血压表,开始为这名患者查口腔、听肺音、量血压。一阵忙活,她已大汗淋漓。大家劝她休息,她说:“我同这名患者有了接触史,你们上去会又多一份危险。”
李晓红哪里知道,此刻,病毒正绕过层层防护服,向她和她的战友们侵袭过来。
接下来是病例分析。已经答应休息的李晓红突然又出现在大家面前,“这是我从网上下载的有关非典的资料和国家推荐的临床诊断标准,看看对大家有没有启发。”早就关注非典疫情的她提出对这名患者进行消毒隔离,并建议“营养支持、预防感染、激素早期介入”的治疗方案,得到全科同志一致认同。
李晓红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她每天对病人查体、修改医嘱、制定治疗方案,与病人“零距离”接触。3月30日,李晓红突感不适,“没有想到来得这么快”。
为了不让救治的病人惦记自己,影响养病,被隔离治疗的李晓红让战友封锁了消息她还反复告诫接管了自己病人的两名医生:“××患者肺部感染很重,要提前使用抗菌素;××心功能不全,要随时探视……”
这个时候,李晓红的耗氧量要比正常人高出20%,肺功能本来就差,加上连续高热、饮食不佳,4月6日,李晓红病情加重,已不能用语言和医生交流其他病人的治疗方案了,她用笔艰难地写道:我是一名医生,有什么新的治疗方法,可以在我身上试用,我不怕,你们不要靠近我,一定要搞好防护。
4月16日下午3时30分,李晓红因呼吸衰竭抢救无效,永远闭上了眼睛。
5月1日,中共中央组织部追授李晓红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同一天,武警北京总队党委决定给李晓红记一等功,并批准她为革命烈士。
贺龙、任弼时、肖克、关向应、王震等领导的第二、六军团,于1935年11月撤离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途经洞口县境,北上抗日。虽然几十年过去了,但当年红军留下许许多多感人肺腑的动人事迹,深深地铭刻在老人们的心里,流传在广大的群众中,现在回忆起来,仍记忆犹新,津津乐道。
我们的贺主席
日中午时分,贺龙率领的第二军团部分主力,从管竹进入岩石乡。三个穿灰布军衣、身背短枪的战士来到三房院子,见一妇女抱着小孩慌慌张张走进自己家里。战士跟着走进她家堂屋,见她房门紧闭,便轻轻地敲门说:“嫂子,请你不要害怕,我们红军是为老百姓服务的,请你开开门,我们有事和你商量。”青年妇女叫欧阳香元,丈夫在外做挑夫,她听到敲门的声音不是很急,喊话的声音也很平和,就开了房门。战士见她屋内还有一间空房,便提出:“嫂子,今天晚上借你这间空房搭个铺住一晚上,你看行不行?”欧阳香元虽没有完全听懂他们的话,但知道他们是要借房子住,于是脸上露出了同意的笑容。
过了一会儿,有位战士领着一位身材高大魁梧、身穿兰布长衫、留有八字胡子的人来到了欧阳香元的家门口,后面跟着二三十个穿灰布军衣、背短枪的战士,在禾坪里整整齐齐地站成两排。那个八字胡子对大家讲:“我们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为人民求解放的,我们有铁的纪律,大家千万要注意,不能进年轻妇女的卧室内;”接着又讲,“我们红军无论走到那里,都要关心群众,爱护群众,群众家里的东西未经主人同意不能搬动,借东西一定要还,损坏和丢失东西一定要照价赔偿,这样我们才能取得群众的信任,才能团结群众去打倒蒋介石卖国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欧阳香元从战士们的表情上,看出八字胡子是个大官。听他讲话句句为老百姓着想,认定红军是好人。她怀着兴奋的心情走到院子里去,把那个八字胡子讲的话告诉别人,直到天快黑时才回家,她走到堂屋门口见地上搭起了铺,那个八字胡子和另外两个人在煤油灯下看地图,一边看一边比比划划。她想知道那个大官是个什么官,于是走到门外悄悄地问一个小战士:“那个穿兰布长衫、留着
胡子的是你们的什么人?”小战士轻声地告诉她:“是我们的军团长,苏维埃政府的贺主席,我们都喊他贺老总。”她听后心里嘀咕,原来他是个大官,难怪战士们都规规矩矩听他讲话。
她走到房内,一位女战士非常和气地请她坐下,像亲姐妹一样和她拉起了家常。在交谈中她问女战士:“你是哪个的老婆?”女战士很爽快地告诉她:“我是贺龙同志的爱人,今晚住在你家,真麻烦你了。”她知道了住在她家里的是红军的大官贺龙主席一家人,不好意思地说:“这房子不好,没有好好收拾,真对不起你们,”女战士说:“等打完仗以后,穷人就有好房子住了。”
第二天清早,部队要走了,有些战士在收拾行装,有些在打扫卫生,有个战士走到欧阳香元嫂嫂雷青菊面前(住她对门)再三询问是否有损坏和丢失的东西,雷青菊讲:“只有一个木脸盆没看到。”那个战士不一会拿了一个铜脸盆对她说:“如果找不到就用这个脸盆,找到了就留做纪念,红军的纪律都是贺主席规定的,你一定要收下。”贺主席和战士们走时,群众都含着热泪相送,战士们
也不时地回头,依依惜别。
几十年过去了,欧阳香元没有忘记当年的“贺主席”。1956年,她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的挂像时,一眼就认出了当年住在自己家里的贺主席,高兴地说:“你们看,我们的贺主席又回岩山来了,又到我们家里来了。”
可敬的先烈
第二、六军团自从撤离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后,国民党的军队始终跟踪他们、搜索他们,妄图把他们消灭在长征途中。12月21日中午,从高沙开往花园的第六军团,有的在李家渡一带休整,有的在行进途中。战士们虽然头上都用树枝、绿叶作了伪装,但国民党飞机还是发现了目标,丧心病狂的投下了6颗炸弹,20位战士当场光荣牺牲,数十名战士受伤。
当时年仅12岁的王康元正赶着牛回家,一位红军战士见状,急忙跑过去,尸把将王康元按倒在地,用自己的身体掩护他。王康元安然无恙,而那位战士却血流如注。王康元的叔父王仁德知道后,深为红军战士舍已救人的精神所感动,为了报答红军战士的救命之恩,他冒险同李明生、刘大炳等20多个贫苦农民一道,将烈士的遗体安葬在蛇形山一块空地上。但红军走后不久,一些土豪劣绅心怀鬼胎煽动说,“红军葬的地方是‘风水宝地’,是李家渡的‘龙脉’所在。现在‘龙脉’挖断了,‘龙神’不安,只有把红军的尸体挖出来,丢到河里去,才能保住‘龙脉’,恢复‘风水’。”为了粉碎土豪劣绅的阴谋诡计,贫苦农民邓成竹等人连夜将红军烈士的棺木移葬到松涛滚滚的长岭界,周围栽上苍松翠柏。被红军救了命的王康元,每年清明节去烈士墓前祭扫。1972年他担任西中大队党支部书记后,积极倡议并在公社党委的领导下,带领本大队和李家渡的干部群众,整修了烈士墓,在墓前竖起一块烈士纪念碑,刻上“长征烈士之墓”六个大宇,两侧刻有两副对联,一副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另一副是“继承先烈志,永作革命人”。洞口县委和县政府已将烈士墓做为全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几十年来,干部、工人、农民、学生经常去墓前瞻仰、凭吊学习先烈精神,继承先烈遗志,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做贡献。
讨还血泪债
旧社会的广大农民,饱受土豪劣绅的压迫和剥削,挣扎在死亡线上。红军打击土豪劣绅,为贫苦农民求解放,因而得到他们的真诚拥护。
岩山乡沙坊院子有个土豪叫付升庭,长有一脸麻子,为人专横残忍,欺压穷人,群众都叫他升麻子。他的五个儿子个个凶残如虎,群众称他们是“五老虎”。1931年,升庭麻子准备修新屋,找来新化方师傅给他烧砖瓦。可怜方师傅辛辛苦苦一场,不但未得分文工钱,还要倒贴伙食。一气之下他推倒砖瓦垛子,满腹怨恨回新化去了。1935年,他参加了红军。12月19日,部队在岩山宿营,他
把当年在付家的遭遇和当地农民受付家欺压的情况,向部队首长做了汇报,首长同意他带三名战士去找升麻子算帐。他们操小路走到沙坊院子,把正准备逃跑的升庭麻子抓住。附近群众听说红军抓住了作恶多端的升麻子,喜得奔走相告,纷纷向红军首长揭发升麻于的罪恶。首长派出一位战士领着贫苦农民到升麻子家里,打开了付家的粮仓,把粮食分给了群众。第二天红军离开岩山时,把升麻子押到绥宁县李熙桥处决。
红军第六军团在石江处决了一贯包揽诉讼、敲榨勒索的王文祥;镇压了高沙镇街上被称为“三王五霸”之一的大恶霸、土匪袁宽:将石背乡的土豪财主尹成哉、花园乡罪大恶极的邓星芳、拒绝给红军派粮的反动保长邓陈卓三人,押到绥宁县武阳处决。广大群众拍手称快,感谢红军为自己伸了冤,讨还了血泪债。
军民鱼水情
红军到洞口之前,国民党反动派与地方反动势力制造了很多谣言,不少农民躲进山里。红军以遵纪爱民的实际行动,解除了群众的顾虑,很快,大家都回来为红军战士解决吃住问题,十分亲热。
开始岩山街上很多店门都关得紧紧的,后听到红军战士亲切地喊:“老乡们不要怕,我们红军是穷人的队伍,不会拿你们的东西,如果你们有什么吃的就卖给我们一点,我们照价付钱。”有些人从门缝中看到红军战士规规矩矩,蹲在街上,谁也不去敲店门。于是有的就拿出煮热的红薯放门口卖,战士们不讲价,说多少就是多少,只多交不少交。消息传开后,店门都开了,能吃的东西都摆出来了,附近群众家里有能吃的,都拿到街上卖。有几位战士走到林玉元老大娘面前轻声说:“大娘,天气太冷,今晚上我们想到你家里避避风寒。”大娘满脸笑容表示欢迎,战士们放下背包,就动手打扫卫生,挑水劈柴。晚上,林大娘见几个战士在灯下摆着白布比划,她猜想是把布剪做包脚布,就把“坐月子”的媳妇喊来一起帮忙,母女俩人熬了一整夜,共做好10双布袜子,正好每人一双。第二天战士们临走时再三向林大娘道谢,送给他一些白布、一床印花被面和两个圆瓷缸作为纪念。
红军关心群众,爱护群众的感人事迹,深深地感动了群众,广大农民群众从各个方面关心、爱护红军。石江缝纫师傅邱国才与其他11位师傅一起,连夜赶制军帽120顶。红军给他们每人一块银元,他们心情非常激动,你一言我一语,凑成一首诗:“红军来到石江镇,痛打土豪和劣绅,财主心怕胆又惊,穷人精神大振奋,军民连夜作军帽,同心协力杀敌人。”花园马家院子邓大妈同儿媳曾冬娥在山边土里锄草,听到山中有微弱的呻吟声,邓大妈立即放下锄头去山中寻找。果然发现一个约20岁年纪、头带八角帽的红军战士(浏阳人)躺在地上,她用手一摸额头,好烫手,又见他右脚伤口已开始流脓。她心想不能让亲人在野外活活冻死、痛死、饿死,一定要想办法救他。她喊来儿媳一起扶着伤员回到家里,让他躺在儿媳床上,儿媳拿出丈夫的蓝布旧衣服给他换上。大妈告诉伤员安心养伤,如发现有外人来就装哑巴,要儿媳认他是自己的丈夫(儿媳的丈夫在贵州做挑夫)。安排好后,大妈每天上山采药,精心护理,一周后战士的伤基本治好,他告诉大妈要去赶部队。临走那天,天刚亮大妈就起床为他准备好路上吃的东西。战士对大妈说:“大妈,你就是我的亲娘,我一定永远记住你的恩情,革命胜利了,我一定来看望你老人家。”恋恋不舍,挥手告别。
跟着红军走
第一个:一九四五年秋天,红军进入了草地。由于三个小同志得了肠胃病的关系,所以指导员就让炊事班长照顾他们。
三个病号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营地,班长就到处挖草根,和着青稞面给他们做饭。不到半个月,青稞面全吃光了。饥饿威胁着他们。虽然班长到处找野草、挖树根,可光吃这些怎么能吃饱呢?班长眼看着他们瘦了下去,整日整夜的合不拢眼。
有一天,班长在河边洗衣服,忽然看见了一条鱼跃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缝衣针,弯成了个钩,让三个同志吃上了新鲜的鱼,喝上了鱼汤。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们吃鱼的时候,班长从来不吃东西。后来,这位小同志发现班长在吃他们吃剩下的食物,眼泪就禁不住流了下来。
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长却饿晕过去了,三个小同志急忙去钓鱼,做汤,可班长还是为了他们而牺牲了。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十分疲惫。这一阵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忽然,看见前边有个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
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陈赓同志走到他跟前,说:“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
小鬼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话说:
“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陈赓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骑一段路再说!”
小鬼倔强地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跑的姿势。
“那,我们就一块儿走吧。”
“不。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陈赓同志无可奈何,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鬼,说:“你把它吃了。”
小鬼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还多呢。”
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从刚才遇见的小鬼,想起一连串的孩子。从上海、广州直到香港的码头上,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一个个浮现在他眼前。
“不对,我受骗了!”陈赓同志突然喊了一声,立刻调转马头,狠踢了几下马肚子,向来的路奔跑起来。等他找到那个小鬼,小鬼已经倒在草地上了。
陈赓同志吃力地把小鬼抱上马背,他的手触到了小鬼的干粮袋,袋子硬邦邦的,装的什么东西呢?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
陈赓同志全明白了。就在这个时候,小鬼停止了呼吸。
陈赓同志一把搂住小鬼,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嘴巴:“陈赓啊,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啊!”
红军长征途中,前有堵截,后有追兵,而且还要经常与空中侦察、轰炸的敌机进行斗争。尽管当时红军的防空武器极其简陋,但仍发扬以劣胜优、敢打敢拼的精神,积极地进行防空行动,并在长征途中击落6架敌机。
红军长征路上,发生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我读过一个故事叫《一袋干粮》。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被水冲走了。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她坚持没告诉战友们,装成没事发生一样,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让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自愿地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故事虽小,内涵不小。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小故事却让我们看到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小兰,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有大人一样坚强的意志,却知道体谅他人。在她没有粮食之际,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可她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沉默,自己吃苦。此刻,她脑海里想的只有战友,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难;而对伤势严重的伤员们,她大可丢下他们,轻松地自己上路,可她没这么做,她细心照料每一个伤员,没有怨言,没有后悔。一个小女孩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伟大的红军队伍的优良品质了。
有一位普通的红军叫做谢益先,过草地时,他分到了四斤干粮。在行军过程中,战士们看到了饿慌了的母子三人,小谢就瞒着队友,把自己的干粮袋给了他们,而他自己每天就吃些野菜、凉水充饥,最终,因体力不支,就这样走了。直到那母子三人来还这一只印着“谢”字的干粮袋时,部队的同志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看了这个故事,心中无比的沉重啊!谢益先明明知道,在茫茫草地上,哪怕是一小袋粮食,都是救命的“宝贝”,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是毅然把自己的粮食给了那位母亲;每天,自己在饥饿中煎熬,也不愿连累队友;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询问那母子三人的情况,在得知“他们很好”的回答后,嘴角才带着微笑,离开了人世……他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谊,对战友的深厚情谊,都深深地震撼了我,让我看到了那世世代代都令我们铭记在心中的“长征精神”。
长征,对于我们新世纪的一代,或许已经太遥远了。我们未曾经历过这样的艰难困苦、这样的惊心动魄,但这段历史,还是带给我们无数的深思。种种永垂不朽的“长征精神”,值得我们去揣摩,去学习。当然,在新世纪,在我们学生中,这些“长征精神”,需要在学习中发扬,在校园中发扬,在做人处事中发扬,在一点一滴的成长道路上发扬,在为祖国的建设中发扬。我们要将这些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让这些瑰宝,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者。
我们的贺主席
日中午时分,贺龙率领的第二军团部分主力,从管竹进入岩石乡。三个穿灰布军衣、身背短枪的战士来到三房院子,见一妇女抱着小孩慌慌张张走进自己家里。战士跟着走进她家堂屋,见她房门紧闭,便轻轻地敲门说:“嫂子,请你不要害怕,我们红军是为老百姓服务的,请你开开门,我们有事和你商量。”青年妇女叫欧阳香元,丈夫在外做挑夫,她听到敲门的声音不是很急,喊话的声音也很平和,就开了房门。战士见她屋内还有一间空房,便提出:“嫂子,今天晚上借你这间空房搭个铺住一晚上,你看行不行?”欧阳香元虽没有完全听懂他们的话,但知道他们是要借房子住,于是脸上露出了同意的笑容。
过了一会儿,有位战士领着一位身材高大魁梧、身穿兰布长衫、留有八字胡子的人来到了欧阳香元的家门口,后面跟着二三十个穿灰布军衣、背短枪的战士,在禾坪里整整齐齐地站成两排。那个八字胡子对大家讲:“我们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为人民求解放的,我们有铁的纪律,大家千万要注意,不能进年轻妇女的卧室内;”接着又讲,“我们红军无论走到那里,都要关心群众,爱护群众,群众家里的东西未经主人同意不能搬动,借东西一定要还,损坏和丢失东西一定要照价赔偿,这样我们才能取得群众的信任,才能团结群众去打倒蒋介石卖国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欧阳香元从战士们的表情上,看出八字胡子是个大官。听他讲话句句为老百姓着想,认定红军是好人。她怀着兴奋的心情走到院子里去,把那个八字胡子讲的话告诉别人,直到天快黑时才回家,她走到堂屋门口见地上搭起了铺,那个八字胡子和另外两个人在煤油灯下看地图,一边看一边比比划划。她想知道那个大官是个什么官,于是走到门外悄悄地问一个小战士:“那个穿兰布长衫、留着
胡子的是你们的什么人?”小战士轻声地告诉她:“是我们的军团长,苏维埃政府的贺主席,我们都喊他贺老总。”她听后心里嘀咕,原来他是个大官,难怪战士们都规规矩矩听他讲话。
她走到房内,一位女战士非常和气地请她坐下,像亲姐妹一样和她拉起了家常。在交谈中她问女战士:“你是哪个的老婆?”女战士很爽快地告诉她:“我是贺龙同志的爱人,今晚住在你家,真麻烦你了。”她知道了住在她家里的是红军的大官贺龙主席一家人,不好意思地说:“这房子不好,没有好好收拾,真对不起你们,”女战士说:“等打完仗以后,穷人就有好房子住了。”
第二天清早,部队要走了,有些战士在收拾行装,有些在打扫卫生,有个战士走到欧阳香元嫂嫂雷青菊面前(住她对门)再三询问是否有损坏和丢失的东西,雷青菊讲:“只有一个木脸盆没看到。”那个战士不一会拿了一个铜脸盆对她说:“如果找不到就用这个脸盆,找到了就留做纪念,红军的纪律都是贺主席规定的,你一定要收下。”贺主席和战士们走时,群众都含着热泪相送,战士们
也不时地回头,依依惜别。
几十年过去了,欧阳香元没有忘记当年的“贺主席”。1956年,她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的挂像时,一眼就认出了当年住在自己家里的贺主席,高兴地说:“你们看,我们的贺主席又回岩山来了,又到我们家里来了。”
中国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刘家庄的山坡上。当时任涞源县青救会干部张士奎(现为保定市离休干部)同志得到这个消息,马上报道给了边区青救会,《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条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据这篇报道,立即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一直传唱至今,感染了无数青少年。现在,王二小的坟上长满了青草。他的鲜血染红的那块大石头,现在还静静地卧在山沟里,人们把它叫做“血色石”。
为了纪念小英雄王二小,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在二小的家乡涞源县上庄村建设了“二小希望小学”,延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作家陈模创作了革命传统纪实小说《少年英雄王二小》,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投资拍摄了故事片《少年英雄》 。
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早在50多年前就已被选入了全国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感染和教育了不止一代人。
提起《小英雄雨来》,作家管桦说,雨来的形象绝不是作家凭空想像的。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里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管桦本人在内。小说中的芦花戏水,星夜攻读,智护交通员的情节,苇丛雏鸭、五谷飘香的田园风光景物,鲜活的方言土语,无一不是50多年前那场波起云涌的民族解放战争中燕赵大地的真实写照。
1940年,管桦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战南北,但浓浓的乡情,给他留下了无限的眷恋。他从小亲身经历目睹了年长他几岁的本村儿童团团长,带领一群天真无邪的儿童,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了望,捕捉敌情。从军后,童年时代的情景,总是像演电影似地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就这样,创作了以雨来为主人公的《雨来没有死》。这成了管桦创作生涯的开端。
初稿写成后,管桦首先请当时任鲁迅文学院研究室主任的周立波审阅。周立波被小说中主人公雨来的精神所吸引、感动,连连称赞这篇小说写得有骨头有肉,非常值得一读,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周立波鼓励并指点管桦继续写下去,要写成一部真实反映冀东人民抗日斗争的中篇或长篇小说。
《雨来没有死》这篇处女作,1948年发表在《人民日报》的前身――《晋察冀日报》上,受到了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建国之初,教育部一位负责语文教科书的编审专程找到管桦,告知他《小英雄雨来》被选进了全国语文课本。从此,小英雄雨来便成了整整一个时代全国少年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管桦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文革”中,小英雄雨来竟会成为他的“保护者”。那是“文革”初期,一次,冲击北京市文联的“红卫兵”要揪斗管桦。当一群脸上还带着稚气、对管桦一无所知的中学生,拿着皮带朝管桦步步逼近时,其中有人问了一句:“管桦是谁?”旁边有人回答:“就是写《小英雄雨来》的那个作家。”那些学生都是学着《小英雄雨来》长大的,听了这句话,满脸杀气的孩子们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他们怎么好意思对塑造出自己童年崇拜过的偶像的人动手呢?管桦因此躲过了一劫。
风云过后,年逾古稀的管桦深知革命传统教育对下一代的重要,他愈加魂牵梦萦“雨来”的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英雄精神了。管桦说:“爱国主义教育应当从娃娃抓起,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家乡都不热爱,还谈何爱国?”为了使“雨来”的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得到发扬,管桦打算在家乡的还乡河公园里建一座小英雄雨来纪念园,让新一代更多地走近英雄,学习英雄,自觉地接受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教育熏陶。他的这一想法很快得到唐山市委、市政府和新区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1998年“小英雄雨来纪念园”终于在还乡河公园落成了。
管桦在小英雄雨来纪念碑上亲笔写道:“1937年,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中国进行全民族抗战。青壮年参加八路军,拿起枪抗击日本侵略者,冀东还乡河两岸各村的民兵、老年人、妇女、少年儿童,为保卫祖国家园与敌进行顽强的斗争。在那个战争年代,像雨来那样站岗放哨、手拿红缨枪、挺起小胸脯、给八路军送信、带路的情况是很多很多的……”
如今,小英雄雨来纪念园已经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也成了大人和孩子们经常光顾的去处。在那里,会使人勾起一段历史的回忆,仰望雨来塑像,曾经学着雨来的故事长大的人们和正在学着雨来的故事成长的孩子们,都常常会重温《小英雄雨来》中那句不止激励过一代人的名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热爱自己的祖国!”
2.战地女杰:贺子珍的身体里嵌入17块弹片
在悲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活跃着一群特殊身影,她们中有中央领导同志的夫人、有女干部,也有普通女兵。饥饿、疾病、血战、死亡,没有什么能阻挡住她们前进的脚步,这一群可亲可敬的巾帼英雄在弥漫的硝烟中一路穿行。
作者常敬竹说,1995年冬天,他同作家董保存穿行在北京城区的大街小巷,苦苦寻找当年参加过长征的女红军。那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耗费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他们依旧乐此不疲,因为每一个采访对象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惊喜,一种久违的精神在召唤着他们、激励着他们、感动着他们。
尽管,当年风华正茂、叱咤风云的红军女战士大多已经告别人世,而女红军留在漫漫征途上的那些美丽故事依然那样荡气回肠、动人心魄。
1935年4月初的一个晚上,女红军们刚拖着疲倦的身体赶到贵州盘县附近的五里排,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一群敌机嗡嗡地叫着突然从山后飞过来,其中一架快速俯冲下来,一阵激烈的机枪子弹迎头扫射,三枚炸弹投向休息营地。战士们迅速趴在路坎下、田沟里、坡地上,高高低低的地势把一些人遮蔽起来,但要命的是一些红军伤员躺在担架上根本动不了。
贺子珍本来是隐蔽在路边一道土坎下的,但她不顾个人安危爬出去疏散担架,这时,一枚炸弹投了下来,在她身边顿时腾起一股烟尘……
敌机飞走了,枪声、爆炸声停止了,硝烟和尘土渐渐消散开去。贺子珍的身体里嵌满了弹片,鲜血把军衣浸染得殷红。
一场紧张的抢救开始了。警卫员骑马去总卫生部请来李芝医生,为贺子珍救治。李芝先为贺子珍打了一支止血针,然后做了全身检查,发现在她的头部、上身、四肢共有17块大小不一、深浅不同的弹片,在没有实施任何麻醉的情况下,手术开始了。贺子珍疼得浑身大汗淋漓,眼里噙满泪花,却坚持一声不吭。身体浅层的弹片终于被一块块取出,而深入体内的弹片却难以取出,成为战争留给她的一份永久纪念。
一九四五年秋天,红军进入了草地。由于三个小同志得了肠胃病的关系,所以指导员就让炊事班长照顾他们。
三个病号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营地,班长就到处挖草根,和着青稞面给他们做饭。不到半个月,青稞面全吃光了。饥饿威胁着他们。虽然班长到处找野草、挖树根,可光吃这些怎么能吃饱呢?班长眼看着他们瘦了下去,整夜整夜的合不拢眼。
有一天,班长在河边洗衣服,忽然看见了一条鱼跃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缝衣针,弯成了个钩,让三个同志吃上了新鲜的鱼,喝上了鱼汤。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们吃鱼的时候,班长从来不吃东西。后来,这位小同志发现班长在吃他们吃剩下的食物,眼泪就禁不住流了下来。
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长却饿晕过去了,三个小同志急忙去钓鱼,做汤,可班长还是为了他们而牺牲了。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十分疲惫。这一阵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忽然,看见前边有个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
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陈赓同志走到他跟前,说:“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
小鬼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话说:
“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陈赓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骑一段路再说!”
小鬼倔强地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跑的姿势。
“那,我们就一块儿走吧。”
“不。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陈赓同志无可奈何,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鬼,说:“你把它吃了。”
小鬼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还多呢。”
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从刚才遇见的小鬼,想起一连串的孩子。从上海、广州直到香港的码头上,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一个个浮现在他眼前。
“不对,我受骗了!”陈赓同志突然喊了一声,立刻调转马头,狠踢了几下马肚子,向来的路奔跑起来。等他找到那个小鬼,小鬼已经倒在草地上了。
陈赓同志吃力地把小鬼抱上马背,他的手触到了小鬼的干粮袋,袋子硬邦邦的,装的什么东西呢?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
陈赓同志全明白了。就在这个时候,小鬼停止了呼吸。
陈赓同志一把搂住小鬼,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嘴巴:“陈赓啊,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啊!”
红军长征途中,前有堵截,后有追兵,而且还要经常与空中侦察、轰炸的敌机进行斗争。尽管当时红军的防空武器极其简陋,但仍发扬以劣胜优、敢打敢拼的精神,积极地进行防空行动,并在长征途中击落6架敌机。
红军长征路上,发生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我读过一个故事叫《一袋干粮》。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被水冲走了。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她坚持没告诉战友们,装成没事发生一样,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让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自愿地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故事虽小,内涵不小。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小故事却让我们看到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小兰,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有大人一样坚强的意志,却知道体谅他人。在她没有粮食之际,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可她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沉默,自己吃苦。此刻,她脑海里想的只有战友,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难;而对伤势严重的伤员们,她大可丢下他们,轻松地自己上路,可她没这么做,她细心照料每一个伤员,没有怨言,没有后悔。一个小女孩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伟大的红军队伍的优良品质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长征的故事和资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