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找一下湖南印刷光盘刻录厂家文化音像出版社联系方式,因为我发现他们印刷的书出现了一些问题

青年记者会员登陆
· · · · · · · · · · · ·
业界资讯集萃
&(2011年5月16日·第211期)
柳斌杰:全国5000多家非时政类报刊年内全面转企
中央所属转制文化企业可享受税收优惠
非时政报刊转制将引发出版传媒业兼并热
湖北68种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
南方报业借壳上市 *ST炎黄“忽悠”变凤凰
光明日报倡议建立“光明公益联盟”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启动走进党史事件纪念地活动
我国图书报纸发行世界第一
《大众电影》坐等政策“救命”
《人民文学》零售:争取年轻读者&争取生存空间
新闻网站转企改制向纵深推进
崔保国:转企改制是大机遇更是大挑战
新媒体时代,还会有传统广告吗?
有线电视网络整合2年内“一省一网”
凤凰新媒体IPO首日上涨34%
解读:1999到2011互联网企业五波上市潮
互联网扎堆赴美上市原因:创业板不给力
纽约时报网站引入付费墙后流量再创新低
美数字新闻业现状:需为网络广告开发有价值内容
&&&&&&&&&&&&&&&&&&&&&&&&&&&&&&&&&&&&&&&&&&&&&&&&
柳斌杰:全国5000多家非时政类报刊年内全面转企
23年前,中国新闻出版报在北京北护城河北岸一栋四层楼房内诞生;如今,中国新闻出版报社只用了短短一个月左右时间率先摘掉了戴了23年“事业编”的帽子,以企业身份进入市场。
5月8日 ,中国新闻出版报社完成整体转制,挂牌成立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率先完成非时政类报刊全面改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昨日表示,全国5000多家非时政报刊年内将全面展开转企改制。
  将注销事业单位重新登记
  据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军介绍,集团公司将成为新闻出版业第一综合服务商,打造“三大板块”:新闻出版领域报纸、期刊、网站等信息服务板块;新闻出版产业数字平台服务板块;面向文化产业的多元化服务板块。
  对于中国新闻出版社的改制,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翟惠生认为,这是一次彻底改革,转制单位不仅要注销事业单位,还要重新在工商总局注册登记,全员签劳动合同,完全进入社保。
  非时政报刊改制意见将下发
  去年,148家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转企改制工作全部按期完成,之后全国启动了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改革。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昨日表示,非时政类报刊是我国新闻宣传领域的重要舆论阵地,其改革的政治性、政策性很强,涉及单位多、工作难度大。
  据柳斌杰介绍,目前全国非时政类报刊大约有6000多家,主要包括中央和地方党报党刊所办的都市报、晚报;所有企业法人办的报刊,例如出版集团办报、报业集团办报等;还有诸如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公司办的行业报刊。今年首先要对这三类报刊进行转制,目前已经改制了1300多单位,其余还涉及5000多单位。
  柳斌杰表示,非时政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是继全国经营性出版单位体制改革之后,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今年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他表示,刚刚结束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部署了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改革任务,中央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即将下发。
  ■ 对话
  改制之后,中国新闻出版报在编员工是120多人,将全部转成企业编制。在昨天的集团公司挂牌大会上,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表示,组建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为全国同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探索和积累经验。
  非时政报刊改制进展如何,在改制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昨日,记者就此采访柳斌杰,他表示,改制不会导致报刊大幅减少,也不存在“下岗”说。
  大批减少报刊主办单位
  新京报:目前全国非时政类报刊大约有多少家?进行改革后,将精简到多少家?
  柳斌杰:目前全国非时政报刊大约有6000多家。至于精简到多少家还不好说,但改制后,报刊主办单位要大批减少,但报刊不会减少太多。
  新京报:“报刊主办单位大批减少”是什么意思?
  柳斌杰:国外也有很多报纸,但投资人就只有几个集团。我们今后发展方向会将小的报刊整合到集团中去。
  新京报:启动非时政报刊改制的目的是什么?
  柳斌杰:主要是为了改变目前报刊市场散、乱、小的现状,原来事业体制下有一个很大需要改造的地方是,很多报刊资本不实,大家办报办得很辛苦。据调查,目前60%-70%报刊都是亏损的。这次改制后,我们首先要对报刊资本进行核实,这样今后报刊办报实力会得到很大的改观。
  新京报:今后所有报刊改制后员工都会从事业编变成企业编吗?
柳斌杰:对,事业编改革将同步进行。
  落实注册资本是大问题
  新京报:在此次改制中,你感觉最大的难度是什么?
  柳斌杰:首先是思想观念,由于很多报纸都是“机关办报”,很多人还不习惯市场化模式。第二是身份的转换,按道理企业体制更有利于人们的发展,但是大家已经习惯事业身份,感觉这个更可靠一点,这次出版集团改制就碰到这个问题。
  新京报:除了人员之外,还会碰到什么难题?
  柳斌杰:还有就是资本问题。目前大多数报刊没有资本,过去在事业体制下稀里糊涂也就过去了,但在转成企业体制之后,国家工商部门对于企业注册资本是有明确标准的,经过调研。目前50%-60%的报刊都没有资本,怎么落实这些报刊注册资本是面临的大问题。
  新京报:对于这些难题,目前有没有对策?
  柳斌杰:一个就是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当然思想认识的改变需要有个过程,我们会通过社会保障、政策优惠打消一部分人的后顾之忧。其实改制对个人待遇没有什么影响,不管是哪种体制,国家对个人都是做了保障的。
  老职工收入不低于事业单位
  新京报:一些工作年限较长的员工可能有所顾虑,对于他们有什么安置和保障政策?
  柳斌杰:不想继续工作的,可以按事业单位办理退休,如果想继续干,可进入企业。对于企业我们做了保障,如果企业效益好,不存在任何问题;如果碰到企业效益不好,我们要求企业转制时预留资金,保证转制企业原有老职工始终保持不低于事业单位的收入。
  新京报:具体保障政策有哪些?
  柳斌杰:之前事业单位是没有医疗、退休和失业三项保障的,转制后首先要落实这些人员的三项保障,政策要求,这些人员的保障将从之前工作年限算起。
  新京报:这次转制是否会出现人员流动问题?
  柳斌杰:文化体制改革不同于其他体制改革,现在正是文化大发展的时候,人手比较紧张,不存在人员“下岗”一说,只是重组后精干主体,把人员分流到不同岗位。人的问题解决了,转制起来就顺利一些。
  新京报:这次改制中财政部门是否有优惠政策?
  柳斌杰:为了改制,财政部出台了一些支持政策,例如减税,转制后五年不交税,保证改制发展。
  新京报:是否会担心一些经营不善的报刊在转制后亏损更加严重?
  柳斌杰:不具备资质条件的将退出市场。
  ■ 讲述 23岁事业单位 1个月变身企业
  3月23日,中国新闻出版报改制工作正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4月28日,国家工商总局向该报社核发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注册。
  “全社支持,一气呵成,就用一个多月时间完成改制。”中国新闻出版报副社长王冰说,从2010年底,报社用了四个月时间进行了研讨等工作。
  对于报社的转制,在报社已经工作八年的刘蓓蓓比较期待,她认为,转制一方面待遇会提高,另一方面办报会更有活力,“毕竟之前事业体制,在一些报道上有些束缚。”
  王冰说,“如果总抱着事业身份,我们也只能维持生存,谈不上发展。”转制后,报社将有更大的发展平台,在市场运营的空间也特别大,“我们还没挂牌前,就已经有很多金融机构、企业集团找我们来合作。”
  王冰说,单位挂牌后,将马上启动注销事业编制工作,然后为员工上社保,“估计未来一两个月内就能全部完成。”对于前景,王冰充满信心,他认为今后的发展一切取决于企业运作,运作好了,前景无限,“大家主人意识和原来事业单位完全不一样,开拓意识也不一样了。”
&&&&&&&&&&&&&&&&&&&&&&&&&&&&&&&&&&&&&&&&&&&&&&&&&&&&&&
中央所属转制文化企业可享受税收优惠
上海证券报/
  记者12日获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宣部日前确定了人民网等81家中央所属转制文化企业名单,根据此前规定,这81家转制文化企业可享受免所得税等一系列税收优惠。
  根据财政部通告,这81家企业中,包括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航宇音像出版社、《国际航空》杂志社、中国体育报业总社、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其余76家均为出版社。
  今年4月份,红旗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新华网络有限公司等22家企业已被确定为中央所属转制文化企业。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此前下发的《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名单所列转制文化企业将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包括自转制注册之日起免征企业所得税;由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文化单位转制为企业,自转制注册之日起对其自用房产免征房产税;党报、党刊将其发行、印刷业务及相应的经营性资产剥离组建的文化企业,自注册之日起所取得的党报、党刊发行收入和印刷收入免征增值税。这一优惠政策将执行至2013年12月31日。
&&&&&&&&&&&&&&&&&&&&&&&&&&&&&&&&& &&&&&&&&&&&&&&&&&&
非时政报刊转制将引发出版传媒业兼并热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非时政报刊的改制也顺理成章提上了历史的日程。
5月8日,中国新闻出版报社整体转制,成立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标志着我国非时政类报刊改革正式拉开帷幕。
  改制后面临市场考验
  “非时政报刊的改制和之前的图书出版社改制不会有很大的区别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时间上看,图书出版社改制成功并且上市后,在时间表上开始了非时政报刊的改制。而所有改制都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表现出来了人的问题。事业单位在集团化、公司化后人怎么安排,新的企业的定位会是怎么样的,这个过程其实和前面图书、出版社的改制是一样的,不会有多大的区别。”
  据柳斌杰说,非时政报刊主要包括中央和地方党报党刊所办的都市报、晚报;所有企业法人办的报刊,例如出版集团办报、报业集团办报等;还有诸如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公司办的行业报刊,涉及5000多个单位。
  “其实,在美国报纸的规模每年下滑10-20%。目前报刊的盈利的是靠事业单位的拨款,改制之后可以把报刊整合在一起,把市场的竞争力提高起来,形成有竞争的报刊集团。”银河证券分析师许耀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事业制下无法收购,改制成公司化后,可以通过扶持大的报刊集团来收购其他小报刊来做大做强。”
由于非时政报刊的特殊地位而带来拨款的运营方式,在转企之后除了人员的改制之外,还会面临很多内部问题,尤其是盈利能力和经营机制的考验。
要长期作为市场化的企业还是要经得起市场化的考验。报刊是否有存在的价值,市场是否需要,这些都成为非时政报刊改制后面临的市场化的考验。
  出版传媒业兼并热将至
  资本市场上,文化传媒行业的上市公司在去年开始就扎推登陆,而此次的非时政报刊的改制是否也会带来资本市场的涌动呢?
  “今年不会有明显的非时政报刊类的大的上市公司登陆资本市场的。”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告诉记者,“严格上说,按照证监会的要求是改制后三年的时间,才能上市融资。”
  据该分析师称,对于行业利好在资本市场也已经有预期,已被释放。现在只是非时政报刊改制阶段,还没有涉及和资本市场的对接。长期来看还是利好资本市场的。
“其实,在去年就提出来的非时政报刊改制,比较好的、突出的特点就是,已经改制好的部分出版集团会成为承接地方性非时政报刊的平台。
比如,属于同一个宣传系统,可能还属于同一个省级(区域)的出版集团,会有零散的、区域性的对已经改制好的非时政报刊进行并购。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推进。”
  不过,也有分析师认为,目前的出版上市公司即便收购也不会收购报纸类,会更看重和收购新媒体等相关资源。
&&&&&&&&&&&&&&&&&&&&&&&&&&&&&&&&&&&&&&&&&&&&&&&&&&&
湖北68种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
中国新闻出版报/
为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文化体制改革要求,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所属8种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率先在湖北省实行整体转企。至此,湖北省共有68种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包括17种报纸、51种期刊。这是记者5月10日从湖北省新闻出版局获得的消息。
&  据《长江商报》5月6日报道,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所属《武汉晚报》、《武汉晨报》、《投资时报》、《人物汇报》、《现代健康报》、《考试指南报》、《武汉商报》、《武汉宣传》转企后,仍维持原有主管主办体制不变,企业名称以工商正式登记为准。湖北省新闻出版局要求,长江日报报业集团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改革方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认真做好所属8种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清产核资、核销事业编制及注销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企业工商登记、社保衔接等相关工作,确保转企改制工作顺利进行。
&&&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湖北省现有报刊537种,其中报纸130种、期刊407种。此前,知音传媒集团报刊12种、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报刊25种及其他出版单位报刊23种,已先后转企改制。其中,知音传媒集团已于近日向中宣部提交了IPO(首次公开募股)上市申请。
&&& 据《湖北日报》5月10日报道,湖北省新闻出版业将进一步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力度,一系列重大举措正在实施或即将启动。今年将深入推进报刊出版单位分类改革工作,将分类改革与加快报刊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按照做强做大一批、整合重组一批、退出停办一批的原则,推动报刊资源向优质报刊出版单位流动。将继续深化报刊体制改革,推动一批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时政类报刊在转企改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重点是文化艺术类报刊、生活类报刊、科普类报刊。同时,加快推动已完成转制的报刊出版单位及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文化企业制度,推动有条件的报刊出版单位进行公司制或股份制改造,支持有条件的出版传媒企业上市融资。
&&&&&&&&&&&&&&&&&&&&&&&&&&&&&&&&&&&&&&&&&&&&&&&&&&&&&
南方报业借壳上市 *ST炎黄“忽悠”变凤凰
中国经济周刊/
一家暂停上市5年的ST公司,中途一度出现无主营业务的状态,曾想通过参股房企转型,不幸遭遇监管层收紧房企借壳政策,无奈放弃。
在投资者眼中,这家公司的命运更为坎坷,如今,它有幸被传媒业巨头看中,欲借其上市。业界人士感叹,“苦等5年,终望修成正果。”
  一则公告
  4月28日,*ST炎黄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控股股东北京中企华盛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中企华盛”)正与广东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南方报业”)筹划其重大资产重组事宜,并已达成初步意向。为提高公司资产质量及盈利能力,中企华盛拟承接公司全部资产及负债,同时南方报业集团拟将其经营性核心资产注入公司。
  *ST炎黄同时承诺,将于30天内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预案;若逾时未作披露,*ST炎黄承诺在上述期满后3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虽然双方目前仅表达了初步意向,但业内人士对此多持乐观态度。中信证券传媒文化行业分析师皮舜坦言,目前国家对文化传媒企业的上市一直持支持态度,只要当事双方在准备材料、审批程序等方面无瑕疵,重组顺利实施的可能性较大。
  ST里的“大忽悠”
  对于这种可能性,*ST炎黄的投资者们更多的是表现出了无奈。
  2006年5月15日,*ST炎黄暂停上市,资料显示,停牌前收报1.88元。能够“脱壳重生”一直是*ST炎黄多年所的期待。
  *ST炎黄原名“常州金狮股份有限公司”,于1998年5月29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2003年2月9日,经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公司名称变更为“江苏炎黄在线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在随后的2003年、2004年,由于公司经营不善,净利润均为负值,根据相关规定,公司自2005 年4 月18 日起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的特别处理,股票简称变更为“*ST炎黄”,股票代码不变,股票日涨跌幅限制为5%。
  2006年5月10日,*ST炎黄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江苏炎黄在线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暂停上市的决定》,“因公司2003 年、2004 年、2005 年连续3年亏损,根据有关规定,股票自2006 年5月15日起暂停上市。”
  2006年9月13日,中企华盛公开拍卖获得常州东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持有*ST炎黄的1685 万股,并于2007 年3 月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完成股权登记过户的相关手续,从而成为*ST炎黄的第一大股东,并对其拥有实质控制权。
  2009 年1月19日,*ST炎黄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股权分置改革方案。3月25日,*ST炎黄发布公告因“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被江苏证监局立案调查。
  就在*ST炎黄被证监部门调查的第二天,公司的一个举动彻底让股民蒙了。3月26日,原来仅仅是*ST炎黄董事会秘书的卢珊,突然被任命为公司董事长、总裁兼董事会秘书的三重头衔。
  “上市公司董秘身兼董事长、总裁和董秘重磅三职实为罕见。”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胡晓柯如是评价。
  随后,为了能够重组,*ST炎黄在2009年8月拟向润丰集团和自然人股东林宝定发行19090万股,购买其合计持有的北京润丰房地产开发公司100%的股权,确定交易价格为5.15亿元。发行完成后,润丰集团将持有公司15272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60%。
  此时,*ST炎黄已经暂停上市3年多。然而,*ST炎黄最终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证监会暂缓受理房地产开发企业重组申请,增发事项就此搁浅,于2010年11月10日发布终止公告。
  到头来一场空欢喜,*ST炎黄前途再度未卜。
  借壳者:南方报业
  当投资者们痛骂*ST炎黄是“大忽悠”之时,一个庞大的身影出现——南方报业集团。
  和之前遭遇的房地产政策不同,新闻出版总署曾在其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曾明确表示,鼓励条件成熟的新闻出版企业上市融资。
  也正是基于此,众多分析人士认为,*ST炎黄“变身”传媒比变房企要可信得多。
  当*ST炎黄的投资者对此合作抱有极大愿望之时,南方报业的举动更是备受瞩目。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南方报业集团其前身为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于1998年5月18日正式挂牌运作,集团由《南方日报》及其创办的系列报刊发展而来。
  据知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南方报业的上市计划早已有型,只因公司多数新办媒体的市场正在培育中,并未在短时期内盈利,不能完全满足监管层对IPO的要求,因此南方报业便选择了借壳上市。
  实际上,南方报业一直在为自己的上市做“清路”准备。
据了解,在筹划上市前,南方报业已经将旗下的广告、发行等经营业务置入控股公司,以控股公司为主体上市。而其中,由于此前传媒企业并无将印刷业务纳入上市资产的先例,利润大户南方报业印刷厂不在列;采编业务由于国家政策限制,也将被剥离在上市主体之外。
同时,旗下的《21世纪经济报道》将单独上市。而在这其中,南方报业持有其超过50%的股权。
  此外,在2010年3月19日,南方报业在南方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出售旗下《21世纪商业评论》杂志社41%的股权以及北京商旅人广告有限公司(《21世纪商业评论》100%全资控股的广告公司),出售标的额分别为141.8万元以及2000元。
  分析师认为,借壳上市较IPO而言快速且高效,南方报业集团此举在拯救*ST炎黄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尽快资本化。
  传媒业“借壳”冲动
  不仅是南方报业集团青睐通过ST公司借壳上市,据万得资讯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近100家文化传媒企业有意上市,其中绝大多数选择借壳。
  中信证券分析师卢刚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企业在IPO中毕竟存在种种变数,借壳上市的风险相比较而言就低了许多。
  国泰君安分析人士称,随着政府改革力度的加大,出版传媒集团上市动力强烈,希望通过上市来实现融资、再融资,布局数字出版,跨地区并购重组,做强做大冲刺“双百亿”集团的第一梯队。
  中金公司预计,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无疑是各出版传媒集团争相上市的主要动力,未来3-5年国内出版传媒板块的并购重组将风起云涌。
&&&&&&&&&&&&&&&&&&&&&&&&&&&&&&&&&&&&&&&&&&&&&&&&&
光明日报倡议建立“光明公益联盟”
在汶川地震三周年之际,由光明日报社主办的“公益与责任-纪念汶川地震三周年座谈会”5月10日在光明日报社举行。
来自政府有关部门、有关机构的领导和中外企业高管及媒体代表近40多人与会。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方正辉主持座谈会并宣读了建立光明公益联盟倡议书,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何东平致辞。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徐建中副司长出席并讲话,充分肯定中外企业在汶川地震发生后积极参与抗震救灾的行动。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王海京对三年来汶川地震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感谢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并对与会企业的捐助行为给予赞扬。出席座谈会的中国企业及在华跨国企业代表也应邀与会并发言。
附:关于建立光明公益联盟倡议书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历史性的沉痛时刻。时钟定格在这悲恸的刹那,所有华夏儿女无不为之悲泣。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数万同胞在灾害中不幸遇难,数百万家庭失去世代生活的家园,数十年甚至几代人辛勤劳动积累的财富毁于一旦。
三年后的今天,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重建,灾区旧貌换新颜,灾区人民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公共设施建设规模空前,质量可靠,都江堰市文化馆、汶川博物馆拔地而起,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初具规模。这一切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建设成就都离不开我们每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中外企业的援助。
虽然在汶川大地震中,中国遭受了巨大的物质损失,但也获得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很多中外企业表现出的无私的奉献精神,这些企业用慷慨解囊诠释了企业在大灾大难面前承担的社会责任。
光明日报今天在本报召开“公益与责任-纪念汶川地震三周年座谈会”就是为了彰显企业的社会责任。我们在此郑重地向与会的中外企业提出建立光明公益联盟的倡议:一、把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做为我们共同的使命,做优秀的企业公民。二、光明日报将加大弘扬企业的公益精神,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开展公益事业的报道,为企业公布“社会责任年度报告”提供发布平台。三、我们还要联合起来,形成公益力量,共同倡导公益精神,用我们的合力开展社会公益事业,为各构建和谐社会贡献我们的力量。
公益让社会更美好!
光明日报社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日
&&&&&&&&&&&&&&&&&&&&&&&&&&&&&&&&&&&&&&&&&&&&&&&&&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启动走进党史事件纪念地活动
  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今天上午,“红色追寻——走进党史事件纪念地”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大型联合采访活动正式启动。这是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组织集团各媒体统一参与、统一行动的大型联合采访活动。
  90年峥嵘岁月,90年灿烂辉煌。湖南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策源地之一,对中共党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些党史事件纪念地今非昔比,见证着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的沧桑巨变。为了热情讴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铭记党的光辉历史,全面展示这些党史事件纪念地的深刻变化,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宣传管理委员会精心策划了此次大型采访活动。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覃晓光为采访团授旗,党组副书记、总编辑董岳林就采访活动提出要求。湖南日报政法部副主任蒙志军代表采访团成员发言。来自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的40多名编辑记者、工作人员将分成3组,深入新民学会旧址、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粤汉铁路岳州工人运动旧址、粤北农工会旧址等18个重大党史事件纪念地,进行为期10天左右的采访,追寻红色的足迹,讴歌新时期的发展变化。国内著名的综合性门户网站——腾讯网也将对此次联合采访活动进行全程报道。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党组、宣管委对此次活动高度重视,把它作为推动集团“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向纵深发展,引导青年编辑记者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展示集团全媒体整体作战能力和良好对外形象的重要载体,精心准备,并要求采访团成员发扬党报集团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传统,践行“三贴近”,全身心投入到采访活动中,多出精品、佳作,向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献礼。
&&&&&&&&&&&&&&&&&&&&&&&&&&&&&&&&&&&&&&&&&&&&&&&&&&&&&&&
我国图书报纸发行世界第一
第七届文博会13日举行高规格的“文化产业发展座谈会”。会议透露,2010年,中国艺术品成交总金额超过了500亿元人民币,成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品交易市场之一。我国的图书、报纸发行居世界第一位,电子出版居世界第二位,印刷业居世界第三位。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出席了座谈会。
文化部部长蔡武在会上发言介绍,国家将尽快培育一批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到2015年,特色文化产业所创造的产值将达到15000亿元左右的规模,通过联动效应带动地方相关特色产业增加5000亿-6000亿元的产值,吸纳约4000万人就业创业。文化部将积极联合有关部委,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的原则,开展国家级特色文化产业群创建工作,形成一批相关产业基地、园区和集群。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提到,我国新闻出版业2010年的总产出已达到12200多亿元,加工贸易值达到600多亿元。据100家大的集团统计,年均增长都在20%以上。同国际同类产业规模比较,我国的图书、报纸发行居各国第一位,电子出版居各国第二位,印刷业居世界第三位。但印刷、复制产业的人均消费量比较,还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差距很大,发展的潜力也很大。
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林雄也在座谈会上发言。他介绍,2010年广东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已达到2524亿元,占全省GDP的5.6%,同时拉动GDP增长超过1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广东的重要支柱产业。同时,人均娱乐文化消费年均增长10%以上,且增长速度逐年加快。接下来广东在文化产业方面要重点发展文化创意、平面传媒、广播影视、出版发行、演艺娱乐、文化旅游、文化会展等八大文化服务业,同时力争成为亚太地区较有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
《大众电影》坐等政策“救命”
  “《大众电影》要关门了!要停刊了!经营不下去了!”周末期间,著名影星刘晓庆在微博中的一番惊呼,引来众多影迷的纷纷围观。曾经多次上过《大众电影》杂志封面的刘晓庆声称,这本“中国电影‘百花奖’的创始者、最有影响、历史最悠久的电影杂志要消失了。”与此同时,导演高群书、演员欧阳奋强等业内人士也纷纷就此事在微博上表态,或表示惋惜,或声言要出手相救。
  创刊近61年、曾被奉为几代影迷必读杂志的《大众电影》,难道真的要就此停刊了?针对网上的传言,杂志主管单位负责人昨天答复本报记者时,否认了“即将破产、停刊”的说法,并表示将会积极部署措施,“希望杂志变得好起来。”
  濒危电影杂志不止一家
  对于很多媒体记者来说,“《大众电影》即将停刊”已经算不上新闻。早在2009年,外界就曾传出该杂志破产的消息,但这一说法旋即遭到否认。不过,此次“停刊”传闻却来自杂志社内部。就在刘晓庆发出那条微博之前,该杂志编辑周雁鸣就在自己的微博中自揭家底:“现在的《大众电影》发行量少得可怜。目前杂志社没有社长(外部人兼任),没有主编,没有发行部(只有一个临时工),没有广告部(《大众电影》的广告都是免费刊登)。”
  《大众电影》杂志主管部门系中国电影家协会(简称“影协”),影协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康健民昨天对本报记者回应称,《大众电影》近几年确实经营不善,但并不像外界传言的那样已经破产、停刊。另外,杂志社社长胡子光也对周雁鸣在微博中声称的现状一一予以回应:自己是中国电影出版社社长,兼任大众电影杂志社社长;该杂志虽然没有主编,但是有执行主编,也有发行部;目前每期发行量3万册左右。
  在回应中,康健民道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情况:“现在电影类期刊都有一些经营困难。”此言得到了《青年电影手册》主编程青松的证实。这位知名影评人透露说,除了《大众电影》之外,其他一些电影杂志如《当代电影》、《中国银幕》等,每期也就发行数千份,办刊都比较困难;而香港和台湾曾经最好的两本电影杂志,如今也都已经停刊好几年了。“现在办电影杂志都不容易,在时效性、时尚性上都不占优势。”
  陈旧风格难留年轻读者
  《大众电影》曾经有过一段颇为辉煌的历史。上世纪80年代,其最高销量曾经达到960多万册。对于当时的读者来说,阅读《大众电影》是一种时尚行为;而刘晓庆则回忆道,“当年能上《大众电影》封面,是明星仅次于‘百花’、‘金鸡’奖的殊荣。”但进入新世纪之后,《大众电影》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目前报亭里甚至已经见不到这本杂志。据了解,该杂志发行量主要依靠全国各个城市、大学图书馆的订阅来维持,个人订户只有极少数。
  “整体办刊风格太传统、陈旧,编辑理念十分老化。”程青松认为,《大众电影》曾经可以独家披露明星、电影花絮,但现在观众有很多渠道可以选择,可以通过电视栏目了解到明星新闻,可以从报纸、网络上看到电影拍摄花絮、采访,就不必再看杂志。而《大众电影》一直还是报道这些东西,在栏目内容、时效性上都尽显劣势。
  《看电影》、《电影世界》等新兴电影杂志,也对《大众电影》构成了致命威胁。“《看电影》的信息量很大,电影花絮新闻很多,对海外电影介绍很及时、周全。”影评人韩浩月说,相比之下,《大众电影》还是一帮老编辑人员在操作,思维比较学院化,对观众的心态把握不准,语言风格还非常老套。
  《大众电影》的“大众”性,不仅因为其曾经拥有惊人的销售量,更因为它与中国电影的最高荣誉百花奖挂钩。观众通过填写《大众电影》刊登的选票,来推举当年最热门的电影及演员,曾是电影界的一件盛事。不过,现在的百花奖可以通过网络投票,不再局限于《大众电影》这个窗口。可以说,这本杂志对百花奖已经没有多大意义。
  要“换血”还得等政策
  尽管处境已十分危险,但程青松认为《大众电影》并不会轻易消失。他分析说,毕竟这本杂志还是体制下的产物,会有部分财政拨款;但要想有所改变,以后需要靠广告,而不能靠销量来维持,在杂志营销上需要有所作为。事实上,《大众电影》已经多年没有进行过营销宣传,也难怪读者会渐渐将其遗忘。
  “《大众电影》的品牌还在,只有编辑人员大量‘换血’后才有希望。”韩浩月主张,目前电影杂志市场已经被占领完毕,《大众电影》不可能去复制《看电影》的成功模式,只有体现出自身的专业性、权威性,才会重新抢得市场。“跟《看电影》这类的杂志相比,《大众电影》背靠影协,有自身的资源优势,只是现在没有发挥出来。”
  就在“停刊”传闻流传不久,著名导演高群书便曾发微博,声称愿意接手《大众电影》。他甚至表示,自己“最大的希望就是办杂志。”对于同行伸出的“援手”,康健民表示,外界不乏有“真金白银”想跟杂志合作,但目前碍于机制原因,都未能得以实现。在他看来,《大众电影》陷入如今的困境,“有体制上的问题,也有市场细分的问题,需要进行机制创新。”他进一步透露,在有关部门出台期刊改革政策之后,影协将会积极部署措施,希望杂志变得好起来。
  新闻链接  “新中国电影第一刊”
  1950年6月,《大众电影》正式创刊,当年出刊6期,1951年出刊24期,后在整风运动中被迫停刊数月。1952年5月,和北京出版的《新电影》合刊,重新出版。1962年,主办了首届电影百花奖,成为群众性最为广泛的读者评奖活动。1979年复刊,1981年,《大众电影》发行量曾高达965万册。
&&&&&&&&&&&&&&&&&&&&&&&&&&&&&&&&&&&&&&&&&&&&&&&&&&
《人民文学》零售:争取年轻读者&争取生存空间
  5月,爱好文学的读者们惊喜地发现,在路边的书报摊上、邮局的小书亭中、馨香的茶室和咖啡厅里,出现了《人民文学》的身影。
  4月起,作为全国发行量最大的原创文学杂志,《人民文学》在南京、西安、武汉、长沙、石家庄等城市试水零售市场。“我们‘放’出去的期刊,售出率大概在70%以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不仅是为了看看‘皇帝的女儿’有没有人要,更重要的是,希望纯文学能够增加自身的沟通和应变能力,走进生活、走进受众,赢得市场、赢得喝彩,同时努力寻找支持中国文学走向未来的力量。”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李敬泽说。
  创刊62年、被誉为文学“国刊”,《人民文学》这次主动靠近市场、走进街头巷尾的举动,或可看作纯文学期刊面向市场、重新定位自身角色的一个风向标。
  “开拓市场,也是社会责任与文化责任的体现”
  《人民文学》创刊于1949年,主要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随笔、诗歌与报告文学作品,60余年来影响了数代读者,被称为“中国文学的国家队”,上世纪80年代曾创下186万份的发行纪录。如今,文学大潮随着商品大潮的兴起而退场,文学期刊饱受市场冲击,《人民文学》的印发量目前保持在5万份左右,虽仍居原创类文学期刊单月订数第一,但辉煌不再,发行量一度跌到2万份以下。
  据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李敬泽介绍,过去很长时期,《人民文学》的发行渠道主要依靠邮局征订,零售量在总量中占据很小比例。随着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习惯于到邮局征订的读者逐渐减少,征订市场发展相对缓慢。针对这种现象,《人民文学》开始有意识地开拓零售市场:去年年底进入北京市的邮局零售网络,现在逐步进入上海、广州、长沙、武汉等中心城市的零售网络。
  “人们不自觉地将文学期刊和市场对立起来,认为文学期刊不注重市场,或者不应该注重市场。”李敬泽说,这其实是一种偏见。在历史上的文学高峰时期,文学大家的涌现往往伴随着文学、文化市场的高度发达。伟大的作家、文学家从来不是在市场之外的地方生活,市场、文学与文学期刊的关系并不是水火不容。
  许多人一谈到市场,就和“媚俗”、“低俗”等联系在一起,李敬泽说,这是一种简单化的理解。他认为,文化市场包含着从高端到低端,从高雅到通俗的各种取向和趣味。“而杂志的不同在于,它是‘分众’的,即使是品味高雅的人也有各种各样的趣味和取向,文学期刊的问题并不是要不要拓展市场,而应该是充分看到市场的可能性和潜力,对自身有一个清晰、全新的定位,扩大在市场中的读者。”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陈奇佳是《人民文学》的老读者,“我喜爱文学就是从《人民文学》上的作品开始,正是它引领我走向文学研究之路。”陈奇佳认为,老牌文学杂志面临的发展困境常常不是缺少读者,而是没有充分的渠道去接近读者,没有抓住市场中的潜在读者,造成文学期刊和读者互相寻找的情况,文学杂志拓展零售市场正是逐步挖掘新的读者群的过程。而且,主流文学杂志对于文学创作以及大众阅读有引导作用。开拓零售市场,不仅是经济效益的客观要求,也是杂志的社会责任与文化责任的体现。
  “身段”和“品格”是读者选择杂志的理由
  文学杂志加大在零售市场的力度,并不意味着放下“身段”,相反,一本杂志不能没有“身段”,正是“身段”与“品格”才是读者选择一本杂志的理由。
  《人民文学》要坚持怎样的“身段”?李敬泽说,《人民文学》要坚持让读者找到最新锐的作家,最优秀的作品、最前沿的精神、最时尚的文本、最深邃的思想,“把这个‘身段’做好了,不相信《人民文学》没有读者、没有市场。”
  在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中保持“身段”,提高老牌文学杂志的文学性、文学品味和艺术质量,同时也能够在多样化的市场中占据自己的份额,需要文学杂志在内容编排和标准设置上进行创新。李敬泽透露,就《人民文学》的内容编排上来说,继续坚持其文学品味,对于传统的文学体裁的刊发丝毫没有松懈,三年之内,《人民文学》将篇幅从最早的96页增加到现在的208页,可以刊发长篇小说,满足读者对长篇小说等传统文学体裁的需求。
  他认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并不是口号,在如此复杂多变的环境里,真正有力地去贴近,创作出贴到老百姓心里的作品非常难,需要秉持敏锐、活跃、开放的态度,把握住文学发展的脉搏、把握住读者的脉搏。
  “争取年轻读者,就是争取生存空间”
  “2009年,郭敬明的《小时代2.0之虚铜时代》登上当年《人民文学》的600期专号,引发热议。”李敬泽介绍说,重要的是要使年轻读者意识到这样一个刊物,使之和年轻人保持着有力的呼应。“争取年轻读者,就是为文学期刊争取生存的空间,为中国文学争取未来。”
  今年3月19日,《人民文学》与盛大文学启动了“发现未来的文学大家”评选活动,入选者年龄在41岁以下(含41岁),入选标准是:表现出令人期待的创作才华和探索精神,具有成为引领中国文学潮流的文学大家的潜质。举办此项活动,与其说是选出20个人,不如说是要向广大的读者大规模地推介中国文学的新生力量,通过此项活动发现来自纸媒或网络的新锐作家,让更多年轻人认识更多的年轻作家。
  另外,《人民文学》去年启动了“人民大地”的“非虚构”写作计划,号召写作者离开电视机、报纸等二手材料,主动积极地认识、体验和探索周围的世界,进而创作出角度新颖、主题深刻,反映当下生活的优秀文学作品。“非虚构”写作计划给文学写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对于刊物来说,开辟了一块全新的广阔天地,更好地密切了与读者、社会、大众的关系。“其实,说到市场,文学期刊从未忽视它的存在。我们想的是纯文学期刊如何更好地在市场中获得发展的动力。”李敬泽说。
&&&&&&&&&&&&&&&&&&&&&&&&&&&&&&&&&&&&&&&&&&&&&&
新闻网站转企改制向纵深推进
  截至2010年底,人民网、新华网、东方网等10家重点新闻网站的转企改制试点已基本完成。本版通过《点击重点新闻网站》专栏,曾给予持续的关注。日前,新一批重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已经设定时间表。他们面临怎样的挑战和转变?完成试点的网站积累了怎样的经验?全面推进重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对于我国传媒业的发展究竟会带来什么?
  “决绝”之变
  十几名有着人民日报事业编制的人民网创业“元老”,现在都已舍弃体制内身份,纯粹作为人民网这家互联网企业的员工继续“冲浪”。对走在转企改制和融资上市路上的人民网而言,这颇具象征意义,但只是转型的一点点内容。
  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层背景下,从2009年10月启动的全国重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试点工作,设定的转企改制和融资上市的目标,使人民网、新华网、东方网等这些原本体制内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地方重点新闻网站,从此和“体制”挥别,既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又面对残酷的市场搏杀。尽管对人民网来说,企业化运行管理不是一件完全新鲜的事情。从2005年设立公司,人民网已经进行了6年多的企业化市场化运营。但这次的改变是最为“决绝”的。
  “人民网目前势头不错,以两位数的速度在发展,但这是滚动发展。如果要跨越发展,就要借助市场和资本的力量。”人民网总裁兼总编辑廖玒说。
  按照既定计划表,截至去年底,人民网、新华网、东方网等10家首批试点网站的转企改制工作已基本完成。根据调查反馈,转企改制后的这些重点新闻网站市场竞争意识显著增强,新业务快速发展,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在搜索引擎、手机报、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电子商务、电信增值、动漫游戏等新媒体业务,这10家网站都有大的动作。
  3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7家地方重点新闻网站成功“试水”并积累经验后,第二批中央新闻网站和省属新闻网站的转企改制目前也已设定时间表,全面推进重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工作正在铺开。
  最难办的一种网站
  中国互联网的第一个十年,在商业网站从容地进行资本运作,建立起多层次、多元化盈利模式的同时,体制内的重点新闻网站在新闻传播、引导舆论方面也占据了主阵地,地方新闻网站也确立了自己“区域性门户”网站的地位。但中国社科院新闻所副研究员闵大洪同时指出,由于市场竞争力没有同步跟进,反过来已经在制约这些体制内新闻网站传播力、影响力的提升。
  “无论是资金、技术、人才等整体实力,还是内容、营收等具体层面,中央新闻网站与商业门户网站还有相当的差距,主要还是观念、机制上的原因,中央新闻网站在用钱用人、内容建设等方面条条框框太多,不能灵活应对市场竞争,也就是不能像商业网站一样以市场为导向。”中新网副总裁陶光雄说。
  体制内的新闻网站可能是最难办的一种网站,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都被认为是非常艰难地走出来的。即便如此,经过10多年努力,中央及地方新闻网站建设也为有效占领网上舆论阵地,确保网上正确舆论导向发挥了关键作用。陶光雄认为,中央新闻网站的优势在于官方背景的权威性、公信力和渠道关系,还有母体机构采编体系的支持。比如中新网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通讯社的原创新闻采集能力和独特的新闻报道风格。
  全国重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也正是着眼于这些问题启动试点,逐步全面铺开。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运用上市融资等经济手段,提升新闻网站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强新闻网站综合实力。实际上,这既是新闻网站转企改制的重要任务,也是新闻网站转企改制的主要目标。
  “转企改制、上市融资的目的就是要让中央新闻网站在市场竞争中做强做大,从而更好地发挥网络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的主力军作用。”陶光雄说。
  体制内的重点新闻网站天然具备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但同时资金实力、技术水平、经营规模等与商业网站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必须通过改革和转变体制机制,把新闻网站推到市场中锤炼,充分发挥市场和资本的作用。
  陶光雄认为,转企改制、上市融资应该是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做大做强的最好方式,中央做出这样的部署,也是在充分调研后决定的。“当然也有其他的方式来做大做强,比如国家制定政策壁垒,实行某种形式的垄断,但这显然与我国体制改革的方向相违背。”
  以中新网为例,目前中新网基本上是一个事业单位与市场公司相结合的管理架构,转企改制后将会借鉴其他网站的经验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重构管理层,转企改制可使中新网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壮大自己,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竞争。
  “对新闻网站而言,叫好也应该叫座。不叫座的不能算是好网站。”廖玒说,转企改制直至上市融资不是最终目的,也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向。“必须让市场接受你,否则就是自娱自乐,缺少活力。凭什么让中央放心,让老百姓满意?而且网络是注意力经济,离社会近了,网民喜欢你,舆论引导才能有效,商业机会也就越多。”
  如果成功上市,人民网将创造两个第一:第一家在国内A股上市的中国新闻网站,第一家整体上市的中国新闻媒体。
根据重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和融资上市的要求,目前有多家已转企改制的新闻网站正在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积极推进改制上市工作。
当前,在整个中国互联网领域,一些商业网站又再次掀起一股海外上市之风,并被指为有可能造成中国互联网的第二次泡沫。
  陶光雄认为,与2000年前后海外上市的主要门户网站不同,目前争赴海外上市的多是视频、社交、网购等网站,这些都是近几年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新兴业务,切合信息科技发展潮流。尽管一些网站的市值被过度高估,但尚不能断言互联网行业整体出现“泡沫化”。
  “目前国内互联网行业确实有些混乱无序,这一方面要靠政策制度设计来规范,另一方面也要通过资本市场来充分竞争、优胜劣汰、兼并重组,形成良性发展。未来中新网如要上市,首先会考虑在国内上市,一是因为国内投资者对中新网的认知度高些,二是我们对境外资本市场不大熟悉。”陶光雄说。
  对于整体打包上市的人民网而言,一方面说明其企业的优质资源整合得较好,另一方面也可能体现了对目前发展状态和未来盈利能力的信心。
  “上市不是最终目的。”廖玒说,但网站是资本、技术、市场、人才的结合体,其中资本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可能直接决定网站未来的发展。
  “如同其他的上市企业一样,改制、上市只是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造血’条件,网站的发展主要还是靠‘内功’,包括市场前瞻意识、开拓创新能力等。”陶光雄说。
  对此,廖玒也持相同的意见。
  其修远兮
  有专家指出,转企改制只是解决了“像那么回事”的问题,但与“是那么回事”还有一段距离。要真正提高重点新闻网站的竞争力,扩大其影响力,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即使成功上市,关键是上市后会怎样,能否做到让中央、网民、股民、投资方满意。陶光雄认为,主要的挑战来自两方面:一是外部的,有关部门的监管理念和方式是否有所调整;一是内部的,网站能否找到长久稳健的盈利模式。
  闵大洪认为,这些都要求重点新闻网站在体制机制、传播手段、服务方式、内容营销、新技术开发等各个方面,要发挥比以往更多的创新性和主动性。在转企改制的过程中,有观念转变问题,更多的则是大量实际问题的解决,这无疑充满了空前的复杂性。
  面对转企改制,目前重点新闻网站的业务模式、运营模式要扩展,战略布局面临突破任务。包括要打造符合新闻网站特点的核心竞争力,要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在新闻网站中的作用,提高新闻网站的技术装备水平和研发能力,积极探索和培育新兴业务形态。
  “比如我们希望利用更先进的机器抓取技术和手段,进一步取代人工获取新闻。把人力解放出来,去创造更多的互动性、原创性的新闻内容。新闻采编流程更加自动化、规范化。”廖玒说,在顶层设计上,“我们将努力寻找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最大交集。”这种交集目前部分体现在强国论坛和地方领导留言板等栏目上。前者被誉为“政治晴雨表”,后者则让“书记”和老百姓都爱看,一些实际问题也得到解决,被解读为“上网的人多了,上访的人少了”的实例。
  采访中,陶光雄表示对未来抱有信心,“转企改制后,中新网将会获得更多‘源头活水’,机制更加灵活,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稳健扩大业务,提高综合实力”。
  “我们的空间将会比以前更大。”“先行一步”的廖玒一言以蔽之。
&&&&&&&&&&&&&&&&&&&&&&&&&&&&&&&&&&&&&&&&&&&&&&&&&
崔保国:转企改制是大机遇更是大挑战
  十年磨一剑。我国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进军互联网领域奋斗10年,形成了一批全国重点新闻网站;其中,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东方网等10家重点新闻网站又经过一年多转企改制的磨砺,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转企改制试点,下一步是上市融资准备登上一个资本运作的大舞台,吸收更多资金,壮大自己的实力,影响传媒业的未来。
  我国重点新闻网站的转企改制是一次在我国主流媒体系统内的创新性探索, 是一场触及传媒业深层变局的改革,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传媒整体改革和新媒体的发展。
  转企改制是传媒改革的必由之路,是关键一步。这不仅是10家重点新闻网站的改革里程碑,很有可能成为我国新闻传媒系统整体改革的突破口。这个突破口选得很好。因为我们处在一个传媒大转型的时代或称为全媒体时代,这种转型主要是媒体融合引发的。媒体融合发生在4个层面,一是技术融合,引起了媒体形态的变化,各种新媒体形态层出不穷;二是业务融合,引起了组织管理的变化;三是媒介产业的融合,体现在媒体业态的变化;四是组织、产权融合,将引起媒体生态的变化。媒体组织和产权的融合在中国是个难点,会涉及到体制改革和政府管理上的条块分割等复杂问题,会遇到一些国际上其他国家媒介融合中从没有遇到过的问题。转企改制是解决这些复杂问题的第一步,是艰难的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重点新闻网站的业务、运营模式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些雏形,我们可以归结出几种发展模式:一是广告模式,以人民网、新华网为代表,其广告经营的业绩发展迅速;二是版权流量模式,比如央视网,其在对CCTV的网络版权和国际版权交易的业绩在国际大媒体中也被刮目相看;三是“地方门户模式”,大渝网、大洋网、大楚网等地方重点新闻网站最终确立各自“区域性门户”的地位,可以视为地方新闻网站10年发展最重要的成就。当然,这些运营模式无论从成熟度还是从效益规模还都属于成长阶段,在我国重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之后的重点就是要完善商业模式,进一步扩展经营架构和经营规模,进一步调整战略布局和愿景规划。
  互联网产业是个创意产业,是人才、技术、市场、资本的结合体,一流的人才要靠先进的管理体制和优厚的福利待遇来吸引,传统的传媒体制机制做不到,现有的资金能力也不具备进军新媒体的规模和实力。转企改制,上市融资,迅速扩大事业发展是必由之路,只有这样才能从社会上获得充足资本,以获得传媒快速发展。
  如何兼顾社会服务与经济效益,是对传媒上市企业的严峻挑战,妥善处理好两者关系是中国媒体的改革关键之一。一种办法,每家媒体都要完成好这几项任务,这样做管得也累,做得也累,这是高难度的动作;另一种办法是,把媒体按照不同的性质和市场定位进行分类管理,各类媒体分别完成不同的任务,这样做,干起来容易,而政府管理起来会比较复杂。提高政府传媒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营造出一个真正有利于传媒大繁荣大发展的生态环境,是我们传媒管理部门在新时期的课题与任务。
  传媒转企改制,上市融资,对这些有幸获得机会的新闻网站来说是难得的机遇更是严峻的挑战,而且挑战大于机遇。行百里者半九十,转企改制只是传媒改革迈出的第一步,要真正实现重点新闻网站的使命和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转企改制后的重点新闻网站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力争把各自的网站打造成国际一流的有特色的传媒企业。(作者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
新媒体时代,还会有传统广告吗?
&&& 这是一个广告无处不在的时代。打开电视机,播了好几年的脑白金广告依然活跃在荧屏上;订阅一两份报纸杂志,整版的房产广告扑面而来;上班路上,你会经过无数路牌广告;开车途中,电台广播正播出某家KTV的促销广告;地铁里,或许你会接到派发的DM杂志广告;办公楼,液晶屏正播着澳大利亚双人游的特价广告。
&&& 传统媒体的广告就像福特发明的流水线一样分工明确,并且近半个世纪以来,它们相安无事。但这几年,搜索引擎、社交网络、BBS、微博等一些基于新媒体技术来势汹汹的竞争者,如同不受欢迎的侵入者,把它们的生活搞得不太平了,甚至岌岌可危。
&&& 广告从业者小艾也明显察觉到了变化,找工作中她发现,有过在网络公司工作经验的竞争者比起她这广告学专业的硕士生更受4A广告公司的青睐,应聘简历上写着“谷歌市场部”要远远好过“资深创意总监”。
&&& 传统媒体广告正承受着新媒体的冲击
&&& 在北京一家外资企业工作的孙希,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在网络汽车版块的BBS上收集有关信息,然后决定了自己要买的汽车品牌。现在,他又在用微博发表他对自己爱车的评价,而微博上的好友也在根据他的博文,判断自己该买哪一个品牌的汽车。
&&& 像孙希这样的消费者,已经引起了广告主的注意。美国福特公司的负责人表示,新媒体时代的营销模式帮助企业实现了以前做不到的事。这家公司在一个社交网站发起了与车迷对话的活动,如今它已经拥有了314000名“粉丝”。在这之前,从没有哪个广告主想过可以与目标消费者直接对话。
&&& “以前信息传播都是单向度的,报纸、收音机、电视都是我播你看。如今新媒体出现不仅让信息接受方式多样化,如ipad、iphone手机,可以听广播、看视频、读文本。而且在Web2.0时代,受众即传者。信息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可以互动交流。”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黄升民认为,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广告已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 根据iResearch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2010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到321.2亿元人民币,比2009年增长54.9%,远远超过传统媒体广告的增长率。
&&& 不只是我国的广告业正在发生变化。“在美国,互联网带来的变革已经让广告业16万人无所事事。”中国传媒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丁俊杰告诉记者,甚至连广告的概念正在发生着变化。以往广告注重“抓眼球”,现在注重“参与与融合”,强调互动。
&&& “网络广告的提法本身就过时了。”长期研究新媒体的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传媒系讲师洪建平博士认为,“新媒体对传统广告的革命,在于传统营销中从产品设计、广告和公关、促销乃至分销等手段都可以集中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广告和其他营销手段的边界比传统媒体时代更加模糊,从这个角度上说,网络广告准确的称谓应该是网络营销,全媒体营销。”
&&& 传统广告真的会如同明日黄花吗?
&&& “你觉的那些拿着鼠标,用手指点来点去的一代,长大后他们还会看电视吗?无线和互联网才是未来。”好耶网络传媒CEO朱海龙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 曾经让广告主苦恼半个世纪的问题:我知道广告投入的一半都被浪费了,可我不知道究竟是哪一半。在新媒体时代,一个自称Digital Agency的公司能告诉广告主,他的目标消费者是谁,他们有些什么爱好,在消费行为上更倾向于哪个品牌。“在互联网广告上,未来的营销是技术制胜,这不是4A公司发挥作用的地方。”朱海龙说。
&&& 精准性、有效性、互动性这是新媒体广告的显著优势。但这能意味着,新媒体时代,广告主会完全甩开传统的广告模式吗?
&&& “未来广告主完全甩开传统的广告模式,这是不可能的。”丁俊杰对此持有不同的观点。“这取决于受众的接受习惯。在新媒体时代,受众接收信息也是多元的,立体的。他们也会接受传统媒体。所以广告主在广告投放方式上也一定是多元的。”
&&& 与丁俊杰持有相同观点的有不少专家。黄升民认为,传统媒体的广告投放方式不会消失。如户外广告,它已经存在上千年了,只是现在户外广告的表现形式发生了改变,如LED屏的出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会处于一种竞争融合的状态。但是,在投放份额的占有率方面,新媒体的占有率会越来越大,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博弈过程中,力量会存在一种此消彼长的态势。
&&& 硅谷前著名IT专栏作家丹·吉尔莫尔表示,可以预料,传统媒体将受到各种新的媒体形式的挑战,但传统媒体不会消亡,各种媒体形式将充分竞争,最终达到共存和融合。他同时认为,不管科技如何发展,媒体分权化都必将成为一种趋势,一些媒体的影响力会相对减小,一些媒体的影响会不断上升。
&&& 对于专家的判断,业界是如何看待的?招商银行总行办公室品牌管理室金建峰介绍道,新媒体是招行非常重视的传播渠道,从全行的广告投放情况看,近三年以来,新媒体的投放比率持续攀升。但毕竟传统媒体包括了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多种渠道,覆盖度也很广,所以目前传统媒体的投放比率还是高于新媒体的。
&&& 广告最重要的特质与过去并无二致
&&& 在采访中,许多专家都强调,传统媒体需适时调整,利用新技术形成各自的差异化生存,并进行融合。
&&& 丁俊杰认为,传统媒体不要简单的抵触新媒体,而应该是适应新技术潮流的变革,与新媒体相容共生。
&&& “如电视和网络嫁接的好的话,新生一代也会看电视节目的。”丁俊杰说,“因此,在节目形态、节目内容、节目播出方式都要适应新一代受众需求,这取决于电视人的自身进步。”
&&& 黄升民则认为,选择哪种媒体投放,取决于目的与成本的开支。针对媒体的不同人群,广告投放还是有区别的。如,电视广告的画面比较震撼,适合形象广告的推广。但在信息有效到达方面,新媒体有着不可比拟的特点。
&&& 国际电信联盟副秘书长赵厚麟表示,传统媒体,如纸质媒体、广播媒体等还有其他科技所没有的独特优势,比如电视的视听功能、广播的移动收听功能等,报刊的文字表达等,关键是如何利用当前最新的科技,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 作为新媒体的代表,雅虎公司首席执行官卡萝尔·巴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互联网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在全球使用和交流新闻和信息的方式,因此越来越多的广告客户把他们的广告花费从传统的‘线下’媒体转移到网络媒体上。雅虎在美国推出‘雅虎报业集团’项目以后,让许多传统媒体通过利用雅虎的广告平台技术和庞大的用户群,成功地增长了他们在网络广告市场上的份额。这强有力地证明了互联网和传统媒体既可以竞争,也可以互补。
&&& 尽管新媒体形式不断涌现,丁俊杰认为,在新媒体时代,广告最重要的特质其实与过去并无二致:沟通功能、创新精神和责任心。“通俗地说,广告就是要简单、直接,再加上点创意。但最重要的是要有社会责任心,所传达的信息必须真实可靠。”
&&&&&&&&&&&&&&&&&&&&&&&&&&&&&&&&&&&&&&&&&&&&
有线电视网络整合2年内“一省一网”
  国家广电总局局长蔡赴朝日前在第七届深圳文博会上表示,当前,中国广播影视产业正处于加快转变、加速转型的战略机遇期。未来将继续深化改革,积极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整合,今明两年全国有线电视网络要实现一省一网,加快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组建步伐,争取早日挂牌。
  蔡赴朝表示,全面推进广播影视产业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首先要大力发展内容产业。目前中国已是广播影视内容生产大国,2010年国产电影故事片产量达到526部,电视剧产量约1.5万集,影视动画产量达22万分钟,从产量来说均已迈入世界前列。下一步要在稳定数量增长的同时,把提高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推进由广播影视内容生产大国向广播影视内容生产强国的历史性转变。
  其次是要大力发展网络产业。目前中国已拥有有线电视干线网络330多万公里,有线电视用户1.89亿户,其中有线数字电视用户8799万户,有线数字双向覆盖用户近5000万户。下一步要加快有线电视网络由模拟变数字、单向变双向、小网变大网、看电视向用电视的转变。
  他说:“需要强调的是,在加强有线网建设的同时,要统筹考虑卫星直播和地面无线发射网络的建设,使之形成网络覆盖的整体优势。”
  此外,还要大力发展新媒体内容和服务产业。目前中国互联网用户超过4.5亿,其中网络视频用户已超过3亿,同时手机用户已接近9亿。下一步要重点加快发展网络广播影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的内容与服务,尽快取得新的突破,使之成为广播影视发展的重要一极和广播影视产业新的增长点。
&&&&&&&&&&&&&&&&&&&&&&&&&&&&&&&&&&&&&&&&&&&&&&&&&&
凤凰新媒体IPO首日上涨34%
&&& 5月13日消息,凤凰新媒体今天在纽交所上市,代号为“FENG”,到收盘时止,凤凰新媒体股价14.75美元,涨3.75美元,涨幅34.09%。凤凰新媒体发行价为11美元。
  凤凰新媒体此次将发行1276.75万股ADS股份,每股相当于该公司8股A级普通股。如果承销商不行使超额配股权,则总融资规模大约为1.4亿美元。
  在1276.75万股ADS股份中,有1150万股来自凤凰新媒体公司,126.75万股来自售股股东。若IPO出现超额认购的情况,承销商有权在30天内以IPO价格向凤凰新媒体再购买1915125股ADS股份。
  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和麦格理资本是凤凰新媒体此次IPO的联合账簿管理者,Cowen & Co和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是此次IPO的联合管理者。
&&&&&&&&&&&&&&&&&&&&&&&&&&&&&&&&&&&&&&&&&&&&&&&&&&&&&&&
解读:1999到2011互联网企业五波上市潮
互联网周刊/
&&& 1999年7月/科技股与互联网股带动纳斯达克市场狂飙,当第一只中国互联网概念股中华网登陆纳斯达克,该股发售时超额认购十几倍,发行价20美元,开盘即飙升至60美元,全日涨幅200%,为随后中国概念网络股接踵而至打响了头炮。
&&& 第1波:1999年——2003年
&&& 代表企业:中华网、新浪、网易、搜狐
&&& 1999年7月/科技股与互联网股带动纳斯达克市场狂飙,当第一只中国互联网概念股中华网登陆纳斯达克,该股发售时超额认购十几倍,发行价20美元,开盘即飙升至60美元,全日涨幅200%,为随后中国概念网络股的接踵而至打响了头炮。
&&& 2000年3月/纳斯达克指数见顶,中国三大门户网站陆续进军美国资本市场,但当时网络股泡沫已到最疯狂的时候,新浪、网易与搜狐的上市“生不逢时”,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之际,三大门户网也难逃一劫,股价甚至一度破发。当时中国三大门户开始在美国上市,与中华网的风光相比,新浪、网易与搜狐上市在当时已经被称为流血上市。随着门户网站开始发展SP业务,找到除了广告以外新的盈利模式,门户网站才逐渐走出危机,迎来春天。
&&& 2002年第二季度/网易首次实现净盈利,网游概念成为随后几年上市潮流,网易股票开始领涨纳斯达克,并成为当年纳斯达克表现最优异的股票。2003年10月10日,网易股价升至70.27美元的历史高点,比年初股价攀升了617%,比2001年9月1日的历史低点攀升了108倍。丁磊也凭借网易股票的上涨成为中国大陆首富。
&&& 第2波:2004年——2005年
&&& 代表企业:盛大、腾讯、百度
&&& 2003年12月/互联网泡沫的恐惧逐渐散去之后,携程网的上市再次撩起了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上市梦。携程上市首日开盘价为24美元,当日摸高到37.35美元,最后收盘价为33.94美元,涨幅88.6%。携程共发行420万股美国存托凭证,约占其扩大后股本总数的28%。自1999年开通以来,从最初IDC几十万美元的先期投资,再到2003年上市公开募集的4370万美元,携程网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可。
&&& 2004年/空中网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SP业务上市成为当年热潮。当年5月,盛大上市,超越了韩国网络游戏公司NCSOFT的市值,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游戏股。盛大创始人陈天桥掌握的股票市值达到了约11.1亿美元,成为新的中国首富。此外,今年还有一个崛起的企鹅——腾讯也于2004年在香港上市。带着第一家连续12季度盈利的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殊荣,腾讯进入了香港资本市场,此次上市,也为其成为中国三大互联网公司奠定了坚实的资本基础。腾讯、盛大、艺龙、空中网、第九城市、金融界、掌上灵通、前程无忧等不约而同地启动了海外上市的步伐,其中,盛大上市之后,市值超越了当时韩国网络游戏公司NCSOFT,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游戏股。
&&& 2005年/这一轮高潮之后,潮起潮落的互联网世界又进入了低迷期。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融资1.09亿美元,刷新了中国互联网企业海外IPO融资记录,发行价27美元,开盘价66美元,8月6日冲破150美元。全面超越盛大新浪,成中国互联网最高市场价。
&&& 第3波:2007年
&&& 代表企业:阿里巴巴、巨人
&&& 2007年/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B2B成为了全球热议的话题,网络股进入了电子商务时代,上市首日,阿里巴巴就以大涨192%的成绩笑傲江湖。同年,巨人、完美世界携手进军美国市场。网络股又见涨潮,百度股价冲破300美元大关,成为中国概念股在纳斯达克第一家迈入百亿美元市值规模的公司。这一波的上市浪潮的一个里程碑意义在于,中国互联网企业百亿美元市值企业的出现。百度在纳斯达克的股价历史性突破300美元大关,成为中国概念股在纳斯达克第一家迈入百亿美元市值规模的公司。
&&& 2009年/畅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分拆上市的互联网公司。随后新浪分拆房产业务,盛大分拆游戏业务在美上市。腾讯控股股价一度创下130港元新高,腾讯市值折合约300亿美元,跃居全球网络股季军,也成为中国第一家市值超过300亿美金的互联网公司。
&&& 第4波:2010
&&& 代表企业:麦考林、当当网、优酷
&&& 2010年下半年/中国概念股再次掀起上市狂潮。电子商务与视频网站成为主流,优酷和土豆网登陆美国,电子商务网站包括麦考林与当当网,同时垂直门户网站搜房与易车网也在美国上市。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次上市浪潮的主要特点是以电子商务、包括视频在内的新服务为代表的多元业务模式。
&&& 2010年10月26日/麦考林登陆纳斯达克,被誉为“中国B2C第一股”。紧随麦考林之后,12 月8日,当当网携手优酷网同步登陆美国纽交所,股价更成攀比之势,强势上涨。当当网首日上涨87%,跻身2010年全美IPO首日涨幅榜前5名。而业绩仍然亏损的优酷网股价表现却并不逊色,首日大涨161%,成为自2005年百度上市以来,在全美所有IPO中首日涨幅最高的公司。同年上市的中国网络股还包括易车、搜房和斯凯。
&&& 第5波:2011
&&& 代表企业:奇虎360
&&& 2010年/奇虎360成功赴美上市还不算大事的话,那么3.15晚会曝光了网秦手机卫士与飞流软件(网秦公司是飞流软件的第二大股东)涉嫌串通,吸取用户手机话费的新闻可算得上是妇孺皆知了。当所有人都以为网秦的IPO将无疾而终时,怕是许多人都没有想到不到1个月,网秦就于4月9日向美国证临会公布IPO发行价格区间为9.5美元至11.5美元,计划发行710万股ADS,拟融资7500万美元,按发行价计算,市值约为5亿美元。现在看来,资本市场对中国互联网企业的信心并没有被央视击倒,两大安全软件公司的大战已不可避免,而这场安全领域的双雄会也将会拉起一波新的互联网上市热潮,凭着资本市场的青睐,一大批中国互联网公司又将境外上市列入议程之中。除了已经箭在弦上的人人网之外,开心网、淘米网、世纪佳缘、土豆、迅雷等超过15家公司也正跃跃欲试。
&&&&&&&&&&&&&&&&&&&&&&&&&&&&&&&&&&&&&&&&&&&&&&&
互联网扎堆赴美上市原因:创业板不给力
  人人网、网秦等国内互联网公司近期扎堆在美国上市,再次引发中国企业为何集体赴美上市的思考,为何有“中国的纳斯达克”之称的创业板没能成为这些企业的第一选择,分析人士认为,这显示出创业板还不够“给力”。
  现象:互联网企业掀第四轮赴美上市潮
  继百度、搜狐、新浪网易、携程、腾讯、盛大、金融界、前程无忧、阿里巴巴、巨人等互联网企业海外上市后,中国互联网企业再次掀起赴美上市热潮,人人网、网秦、世纪佳缘、凤凰网、土豆网、淘米网、迅雷分别计划于5月4日、5日、11日、12日以及五月的中下旬在美国上市,本月也将成为中国互联网公司集体上市月。
  据业内人士评价,今年应为中国网络股海外上市的第四浪潮。第一波上市潮发生在1999年-2000年间,为新浪、搜狐、网易等的门户时代;第二波为2003年~2004年间,其中有携程、腾讯、盛大、金融界、前程无忧等;第三波在2007年,有阿里巴巴、巨人等。
  解析:为何弃创业板而赴美上市
  对任何公司而言,上市融资是寻求发展资金重要途径,而在同等条件下本土上市当然是更好选择,但目前中国互联网企业却更倾向于海外上市,例如人人网等,它们为何不选择“家里”的创业板而要跑去美国的纳斯达克上市?原因何在呢?
  首先是美国人更认可中国概念股。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接受中新网证券频道采访时表示,中国概念股在美国受到追捧,因此可以想象其在美国上市,与在国内创业板上市相比,能“卖”出更好的价钱,能“卖”的越贵,企业能获得越多的融资。尚公律师事务所(S&P)高级合伙人、律师陈海阳也向中新网证券频道表示,IT行业属于高科技行业,也属于风险投资行业,国内资本对风险投资的兴趣远不如美国投资者大。
  以人人网为例,尽管其号称自己是“中国的facebook”,明显告诉美国投资者“我是facebook的山寨版”,但仍然超预期融资7.4亿美元。
  其次,纳斯达克上市条件相对灵活、宽松。陈海阳指出,IT行业在初期往往难以盈利,无法满足国内的上市条件(利润)而纳斯达克则要宽松的多(即门槛相对要低一些),更多的是看成长性。李大霄也认为,国内创业板在硬性财务指标上要求相对更高些,制约这些企业A股上市。
  陈海阳对国内创业板上市与纳斯达克上市条件进行了对比,在国内创业板上市企业,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一千万元,且持续增长;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五百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五千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百分之三十,发行前净资产不少于两千万元。而在纳斯达克上市条件则更加灵活。三个标准满足其中之一就具体了上市条件。
&&&&&&&&&&&&&&&&&&&&&&&&&&&&&&&&&&&&&&&&&&&&&&&&&&&
纽约时报网站引入付费墙后流量再创新低
  据ComScore公司的数据显示,《纽约时报》网站页面浏览量占美国所有报纸网站平均浏览率的份额,从3月的13%下降到了4月份的10.6%;创下12个月以来的历史新低。
  《纽约时报》发言人指出,其他的一些新闻网站在这段时间也出现了浏览率下滑的现象,因为大家都在经历重大事件。在地震和海啸发生之后,雅虎的页面浏览率下降了23.9%;MSNBC新闻网下降了21.4%;四月的新闻界网络更加平静。
  该发言人说:“当你看到各大网站的浏览率数据,就知道是看新闻的人数在减少。而且,这是我们推出可查流量模式的第一个月;其实这比我们内部预测的要好很多。而且,我们会标榜忠实的读者,让他们知道对我们来说,读者的支持是多么重要。”
  花旗银行分析专家里奥-库尔普(Leo Kulp)在向投资者作的报告时说:“付费墙是可以运作的,因为即使《纽约时报》网站的浏览率下降20%;他还有庞大的订阅读者来平衡收支。”
  《纽约时报》的管理层人员告诉我们:“在4月21日的数量统计之中,第一季度的订阅人数就增加了10万。”
  库尔普说:“付费墙对《纽约时报》所造成影响只会是短期的,因为作为美国最受欢迎的报纸,它拥有强大订阅基础;而且,印刷版的收益比电子版要高得多。”
&&&&&&&&&&&&&&&&&&&&&&&&&&&&&&&&&&&&&&&&&&&&&&&&&&&&&
美数字新闻业现状:需为网络广告开发有价值内容
  据《纽约时报》报道,哥伦比亚大学对美国数字新闻业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论指出:记者需要重新审视他们与广告商,以及读者与广告商之间的关系。
  文章称,这并不意味着编辑要屈服于赞助商;而是需要寻找新的模式,为网络广告开发更有价值的内容,提高其自身的价值。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一份报告中概括了一些建议,帮助报纸、杂志和电视在网络市场更好的展开竞争。
  新闻学院教务长、该报告的合著者比尔-格鲁斯金(Bill Grueskin)指出:“我不建议记者们完全按照广告商的意思行事,我希望他们能对传统媒体为何‘会流失广告费用’作深入的了解,而且找到把流失的资金赚回来的方法。”
  据悉,哥伦比亚大学和其他新闻学院针对此现状已开设了专门的课程。如,新闻经济学。
  该报告以兰道尔-罗森贝里(Randall Rothenberg)的观点作为开篇:“记者们的问题在于他们根本不熟悉业务”,并对此进行了反复的讨论。兰道尔-罗森贝是互动广告局的局长,而且曾是《纽约时报》的记者。
  研究报告称:“传统新闻业的许多领域对数字技术引发的变革反应迟钝。”报告建议,各媒体以更快、更坚定的步伐走向创新和新的投资商;同时,记者们要全面理解广告商是如何通过社交媒体、新媒体广告和搜索引擎优化等途径接触客户。大型新闻机构应该考虑开发或是改造独立的数字部门,特别要从业务自身考虑。
  该研究报告对数字媒体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与其它形式的广告相比,网络广告对消费者来说并没什么价值。格鲁斯金告诉我们:“当你看到有人在看《名利场》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看广告所用的时间,与看杂志内容所用的时间一样多。为什么呢?因为对于读者,里面的广告与内容具有同样的价值。”
  作为研究的对象,KSL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得益于分类广告服务,该网站现有注册用户每个月的页面浏览量达2.5亿;对于本地市场来说,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数字。虽然,分类广告的直线下降影响了无数的报纸和其它新闻部门。但是,KSL网站反而从中获得利润。格鲁斯金说,“如果我是出版商,我会花时间去看KSL网站里的分类广告。”
  报告指出,虽然新的广告模式存在在局限性;但新闻机构和营销商应共同开发新的模式,将数字广告和社交媒体广告融为一体。
  研究认为,在线新闻订阅模式在网络上很难取得成功;而移动广告模式前景看好。
编辑: qnjz
已有 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我来评两句
后发表评论。如果您还不是本站会员,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地址:济南市经十路16122号 邮编:250014 编辑部电话:(97 196286&&
投稿邮箱:(停用) && 网站电话:(11
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
转载需注明来源,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湖南教育音像出版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