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选择题答题技巧 选择题

浅谈高考文综地理选择题的答题对策--《吉林教育》2015年05期
浅谈高考文综地理选择题的答题对策
【摘要】:正高考文综地理选择题每个分值4分,共11或12题,占总分近一半。而且选择题部分基础性强,覆盖面广,知识跨度大,迷惑性强,能很好的体现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对于学生来说,选择题就是高考文综的敲门砖,只要基础知识掌握好,认真审题,减少失误,文综就成功了一半。那么我们在二轮复习中应该如何指导学生去答好选择题呢,我觉得应该首先分析学生选择题失分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的加以指导。下面我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33.55【正文快照】:
高考文综地理选择题每个分值4分,共11或12题,占总分近一半。而且选择题部分基础性强,覆盖面广,知识跨度大,迷惑性强,能很好的体现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对于学生来说,选择题就是高考文综的敲门砖,只要基础知识掌握好,认真审题,减少失误,文综就成功了一半。那么我们在二轮复习中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言顺;[J];教学与管理;2001年17期
何劲松;;[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年12期
陈英;;[J];西藏科技;2008年02期
冯敏茹;;[J];现代农村科技;2009年16期
刘书红;;[J];才智;2009年27期
李昱;;[J];辽宁高职学报;2009年12期
张敏;;[J];文学教育(中);2010年02期
吴文江;;[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09期
李杏娟;;[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高素江;;[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唐晓峰;;[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1:我国科技发展的文化基础[C];2007年
赵功伟;;[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三卷)[C];2012年
宁红军;;[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冯水良;;[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4卷)[C];2010年
张双所;;[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余晶;;[A];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论文集[C];2013年
弗拉基米尔·述宾;宛如;;[A];中国非洲研究评论(2012)[C];2013年
李国锋;;[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李明亮;;[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2)[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记者 严圣禾;[N];光明日报;2005年
潮州市湘桥区维兰中学
王楚民;[N];潮州日报;2010年
华山中学地理组
朱万宏;[N];学知报;2011年
本报评论员
祝乃娟;[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晓燕;[N];四川政协报;2000年
胡晓明;[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王悠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刘明伦 刘广益;[N];中国测绘报;2005年
黄丽华;[N];学知报;2011年
山东平邑兴蒙学校
刘兆伟;[N];学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明;[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齐晓慧;[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鄢吉军;[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张翔宇;[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闫贵荣;[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洪芬芬;[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单正婷;[D];苏州大学;2008年
梁少萍;[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匡明凤;[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李玲玲;[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高考地理解题技巧系列之一:选择题解题技巧
高考地理解题技巧:选择题解题技巧
技巧1、基本方法
仔细审清每一小题题干的题意,明确其表示的地理内容的知识类别、时空范围及数量特征。针对题干,联系地理事物的概念、分类、原理及规律,进行全面思考和综合分析,并通过对比答案的异同,得出结论。这是选择题最基本的方法和技巧。
选择题一般有题干和选项两部分组成,第一步选细读题干和选项,看题干提供了什么条件,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和“限定词”,排除干扰信息。第二步进行回忆联想,联想调动与本题有关的地理名词、概念、原理,地理事物的名称、分布、特征、因果联系等基础知识。第三步,对选项进行综合分析、提取有效信息、比较得出正确答案。
例题1: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限制条件是(&&&&
A.土地资源不足&&&
B.化肥、农药不足&&
C.劳动力不足&&&&
D.水资源不足
拿到此题第一步细读题干,找出
“西北地区”、“农业生产”、“最重要”,“限制条件”四个限定词,第二部联想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农业生产类型是绿洲农业和灌溉农业为主,这两种农业发展的前提都是有灌溉水源。第三步进行综合分析虽然西北地区沙漠为主,土地资源比重低;另一方面劳力也不充裕,经济条件差,购买农药化肥的能力有限,但其“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的“限制条件”应该为水资源的不足,故正确答案为D。
例题2:回归线和极圈之间现存的天然森林主要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亚寒带针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 本题是2004年上海的高考题,题干中要求是“回归线”和“极圈”之间的“天然”森林,联想到回归线到极地之是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气候、极地气候,其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寒带针叶林,四个答案都有可能,但仔细分析,由于人类活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多为人工林,而现存的天然林,只是纬度较高的亚寒带针叶林故选C。
技巧2、排除法
逆向进行,从选项入手,一边审题一边排除,一个一个地排除掉,直至得到正确选项,看似复杂的问题会变得很简单。
例题3:厄尔尼诺现象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有。
A、使经过区域的气温低于多年平均值&&&&
B、向经过区域的大气输送大量热量
C、扰乱了常规海流模式,使气候反常&&&&
D、使全球降水总量异常增多
&&& 这是一种表述类的题目,这类题目多是叙述地理原理、特征、分布、规律等。在叙述的时候往往叙述不全,半对半错,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做这类题目的时候可以选对题干与选项进行推敲,排除表述内容不准确的与不完整的,去伪存真,得出正确答案。
厄尔尼诺现象是东太平洋水域海水升温现象。东太平洋洋面升温,出现上升气流,产生暴雨和洪涝灾害,秘鲁等国海水中的鱼类和浮游生物大量死亡,以海洋生物为食物的鸟类也大量死亡,但西太平洋对地区却出现气温下降,降温出现下沉气流,西太平洋地区如澳大利亚、印尼、菲律宾出现了干旱少雨的异常天气。本题中的选项A和D
以偏概全,东太平洋海区增温、降水多并不意味流经区域和全球水都增温和降水。故正确项为B和C。&&&
例题4:下列现象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关系的是(&&&
A、绿地面积不断减少&&&&&&&&&&&&&&&&&
&B、非农业人口不断增加
C、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
&D、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
A、C、D三个选项是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非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故排除。城市人口的增加,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城市人口的增加必然导致非农业人口的减少。所以选择B答案。
技巧3、图形与辅助线法
对于一些计算类的题目和读图选择题可能其本身没有图形,或者图形不能准确的表达题目的含义,我们可以画出示意图,或者在图上作出一些辅助线,题目就迎刃而解了。
例题5:读图判断断崖相对高度可能是(&&
&& &A.59米&&&&&&&&&&
&B.99米&&&&&&&&&&&
C.199米&&&
&& D.259米
&& 这题具有很大的迷惑性,我们可以作图辅助理解。&&
如上图,四条等高线重合的断崖其崖顶A(300&A≤250)和崖底B(100≤B&50)之间的高度H为(250-100)≤
H&(300-50),所以此断崖的高度应在150米到250米之间,故选C
&&&&例题6:假设从空中R点看到地表的纬线m和晨昏线n如图3所示。R点在地表的垂直投影为S.据此完成9~11题。
& 9.S地的纬度
&A.与M第相同&&&&&&&&&&&&&&&&&&&&&&&
B. 介于M、N两地之间
&C.高于N地&&&&&&&&&&&&&&&&&&&&&&&&&
D. 低于M地
&10.如果在位于大陆上的N地看见太阳正在落下,则这一时期
A.S地的白昼比N地长&&&&&&&&&&&&&&&&&
&B.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火险等级高
&C.巴西东南部正值雨季&&&&&&&&&&&&&&&&
D. 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处于高值期
&11.若R点沿直线RS
&A.上升,看到m、n的两焦点间距离加大
B.下降,看到m、n的两焦点间距离加大
&C.上升,看到m、n呈现弯曲方向相反的相交曲线
&D.上升或下降,看到m、n的形状保持不变
这是大纲版2010年全国1卷高考地理,是一组地球运动类的题目,题目设置角度新颖,从空中一点看球面上纬线和晨昏线的形状,还要根据R点在地表的垂直投影S来做题,很抽象,很难让学生利用此图去想象此时的一些地理现象,可采用局部复原后的辅助图求解:
&9题:看到纬线是直线,则观测者一定在纬线圈平面上。如下图:
从上图看到,九题选D:S纬度较M为低。
10题:N是昏线,则北有极昼,是北半球夏季。选B:加利佛尼亚州的地中海气候炎热干旱易燃。
& 11题:当R如题上升,至R'处,如下图:
&这时看到的纬线形状会变,晨昏线也会变,不过晨昏线弯曲方向没变(如下图):即11题选C。
例题7:我国某地(21.50N)一住户欲在距大门一米的上方修一雨棚(如图1),为使冬至日阳光能最大限度地照进房间,该雨棚的宽度最大不应超过&&&
C.1.4米&&& D.1.7米
&& 此题先计算某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H=900-|21.50+23.50|=450。然后作辅助线连接雨棚的边缘和门的上端,如图2,显然雨棚的宽度为1为。故选A。
技巧4、一题多问的题目,注意前后题目的相互印证。&&&
一题多问的题目,一般是在呈现一张信息量丰富的图表或信息量较大的材料的基础上,设计若干个相关提问。其综合性特别强,着重于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在解这类题目的时候往往可以根据题目之间的相互印证增大正确率。
例题8: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正常年份地下潜水位年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
&& (1)、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A.云贵高原&&&&&&&&&
B.松嫩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黄淮海平原
(2)、该地区7—8月潜水位达一年中的最小值,这是因为
A.受准静止锋控制&&&
B.受副高控制&&&&
C.受气旋控制&&&&&&&
D.处于夏季风背风坡地区
&&& 此题给出了我国地下潜水的变化示意图,根据图中6月份水位最大7、8月份水位最低判断应位于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而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份潜水水位低的原因是由于受副高的控制降水少,出现“伏旱”天气。所以第(1)题选C,第(2)题选B,如果学生第(1)题没有把握时也可以先看第(2)题,受准静止锋控制、受气旋控制地下潜水水位不可能低,因为其降水较多。处于夏季风背风坡地区不应在5、6月份出现潜水位的最高。所以只有受副高控制是合理的答案,再联系第(1)题,在7、8月分受副高控制产生干旱而使地理潜水降低的应该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技巧5、选优法
在高考的过程中,有的试题所涉及到的内容我们可能陌生,没有十分的把握,这就要求我们在解题中先把一定错误的选项排除,再在剩下的选项中选出下你认为最有可能的选项。
例题9:洪涝发生后,欲将河水转化为可饮用水,下列处理过程合理的是(&&&
①自然沉降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加热煮沸④化学沉降(用明矾)
A、④①②③&&
B、①②④③&&
C、③①②④&& D、②①③④
本题是一个污水转化的题目,学生不了解,但学生知道,河水转化为饮用水的第一步为自然沉降,而将自然沉降放在第一位的只有B答案。如果有的学生连自然沉降放在第一位都不知道,也应该道成为饮用水的最后一步是加热煮沸,排除A和D,选B或C,再分析C先进行化学沉降再进行自然沉降,而B则选进行自然沉降,显然B较C更合理,我们得出了正确答案B。
&&&&选优即选出你认为最合理的,在做选择题时,即使能快速得出答案,最好也对剩余的选项进行分析,以免由于疏忽造成不必要的错误.
我的更多文章:
( 07:44:06)( 07:51:39)( 09:35:46)( 07:52:23)( 08:38:14)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暂无任何动态
考前必看:高考地理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
责任编辑:limx2012
高考文综地理选择题一般以组题出现,即以一段图文资料为背景设计2个以上试题,也有一部分是在综合题目下设的一个小问题。每个问题都有其题干和选项,背景材料中有相关的信息,有时题干或题目之间也能成为有效信息,如果审题和解答时不注意,往往会造成连锁性错误,所以解答地理选择题必须掌握一定的解答方法技能。
审清题干立意,明确其表达的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知识类别、时空范围及数量特征等,联系相关概念、原理及规律等进行全面思考和综合评价,对比备选项异同得出结论是选择题最基本的方法原则。其基本步骤如下:①
认真审题、排除干扰、找准关键词(注意题干中易迷惑和导致粗心的关键字词,如方位、最、首、不正确、错误等);②先易后难,提高效率(对较难题目及肯定选项做好标记以备回头时缩小范围);③注意选项中的绝对性字眼(如“都”、“一定”、“全部”、“只有”、“完全”等在多数情况下是错误的);④对难度较大的题采用“排除法”(将可确定的错误选项去除,去伪存真、由表及里,逐个击破);特别是对多层含意选项的叙述要注意前后照应,整体把握,不可断章取义等。
一、 识记型选择题解题指引
【理论阐释】
该类题主要有直接设问不完全叙述设问的特点,一般导语明确,题干及信息叙述简明、清晰、准确,选项简短,只是选项具有似是而非的感觉。通常以文字或数字形式来考查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判断应用、推理分析、综合比较、鉴别和评价等能力,属于简单题。
解答此类题目的首选方法是排除法,即首先对选项宏观浏览,对于与题意无关和肯定错误的选项首先排除,然后从剩下的选项中运用熟悉的原理进行推断、筛选、排除,直到得出答案,如典例方法一。也可以从题干出发直接联系相关概念、原理等对比选项判断,但这一方法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记忆要求较高。
【典例导悟】
(2009年山东卷)图1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农业地带沿0°经线变化所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
A.水分 B. C.地形 D.土壤
【解析】:本题借助区域农业带分布图考查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基础的识记与运用能力。
方法一:选项C、D属于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与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无关,首先排除。受海陆分布影响,降水量差异呈现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与图中现象不同,故排除,因此选B.
方法二:图中0°经线农业带的分布从0°到30°纬线依次表现为林业——种植业——种植与畜牧业——畜牧业——游牧业——荒漠,这一更替变化与自然地理环境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相同,因此图中农业带变化是以热量为基础。
二、组合排序型选择题
【理论阐释】:
该类题目一般是指依据题干和材料提出的限制条件将选项按照时空演化或逻辑关系等进行排列组合,要求选定其对应关系。虽然题干比较鲜明,但备选项组合迷惑性较强。组合选项一般分为有序与无序两类。对于时空组合排序型题目可以根据自己已掌握的地理原理进行排序后对照备选项确定答案。对于逻辑性组合排序型题目应从备选项出发,采用排除法进行,即排除选项中包含有错误组成的选项,只要有一个是错误的其他的就不用看了,一般多项组合排序的确定两三个肯定正确的即可得出正确答案了。
【典例导悟】
例1(2009年江苏卷)运用数据图表可以分析社会人口变化现象。图7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解析】:本题以人口金字塔为素材考查人口时间变化,及人口统计图等判读能力。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政治稳定、生活和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死亡率下降;另外,计划生育和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使出生率逐步下降,青少年人口比重逐步下降,人口增长模式逐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观察四幅图不难发展;①人口金字塔塔基最大,为典型金字塔型结构,人口增长过快为传统型;④塔基小,且有老龄化现象,为现代型;②塔基缩小较③比重大,说明②比③时间晚,故顺序为
①③②④。
例2(2009年上海卷)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我国60年来社会经济变迁的是
①石油出口量不断增加; ②铁路通车里程不断增加;
③农业人口比例不断降低; ④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属于逻辑性组合排序题。从我国国情可知,我国石油资源需要进口,故①属于错误信息,因此含有①的选项都属于错误信息。
三、归类型选择题
【理论阐释】
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这类题型就是在题干部分先列出几个同类的地理事物,要求对所列地理事物进行归类。一般题干分类标准比较隐蔽需要通过自己分析确定。宏观所罗列的地理事物,找出并分析明确分类标准,或按照自己掌握的标准归类所罗列的地理事物,对应选项找出答案。
【典例导悟】
(2009年天津卷)葡萄酒用新鲜葡萄或葡萄汁酿造而成。近年来,我国葡萄酒产量及消费量快速增长。读图5,据图文材料分析,影响葡萄酒产业布局最主要的一组区位因素是()
A.原料、劳动力 B.原料、市场 C.技术、市场 D.交通、能源
【解析】:本题以葡萄酒生产及其产业链结构图为背景考查对示意图的判读和分析。从图中分析:葡萄酒工业的布局需要密切联系原料种植区,即要靠近葡萄产区,同时,该工业部门的工业生产又要面向市场;而原料——葡萄、产品——酒;都是不使用储存和运输的。
四、推理型选择题
【理论阐释】给出有一定关系的两个地理事物中的一个,要求从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使之与题干地理事物的关系符合命题立意要求。审清题干叙述,分析理解地理事物关系(如从属、并列、因果、条件关系等),明确题干的要求,运用所学原理、规律将选项与题干组合,分析推断与之相符的最佳答案。
【典例导悟】(2009年宁夏卷)图1示意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读图1,完成1、2题。
1、年该区域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 B.经历了移民开垦
C.农业结构复杂 D.注重生态保护
2、进入20世纪该区域
A.持续干旱 B.大力发展畜牧业
C.种植业产值降低 D.实施了退耕还林
【解析】本题以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图为背景考查考生运用所学地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推理计算的能力。(1)图中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现为原始林地比重减少、耕地比重渐增,可以推断出该区域在这段时间经历了大规模垦耕的过程,然而题干中无任何有关人口的信息,但选项中只有B能够体现垦耕现象,“移民”只是干扰信息。故答案选B.(2)从20世纪初期开始,耕地比重有所下降,草地比重相对较为恒定,次生林地比重渐增,简单平移可以发现次生林地增加比重大致与耕地下降比重相近,说明该地进入了“退耕还林”时期。
答案:1、B 2、D
五、比较型选择题
考查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类似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分析判断、比较鉴别能力。常见题型有两种,一是题干明确而选项要求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分析;二是选项明确而题干要求从不同个角度对地理事物或现象运用相;
【典例导语】
(2009年宁夏卷 )图2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完成6~8题
6.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原因
①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的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②甲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③乙国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④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①热量丰富②光照充足③地形平坦④水源丰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鲜切花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
A、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切花价格较低
B、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
C、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
D、技术含量高,鲜切花质量较优
【解析】本题以特定的区域图对比为切入点,通过定位、分析、判断,对各区区域特征进行分析。据图分析,经纬网判读、疆界轮廓判读,准确定位:甲:荷兰,乙:肯尼亚。
6.根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可知,荷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中年受西风何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全年温和湿润;肯尼亚位于赤道附近,但由于地势较高,为热带草原气候,旱雨季分明。故答案为B.
7.从第6题与图可知,地形和水源都不是肯尼亚发展鲜切花的主要优势条件。同时热带地区发展鲜切花的自然条件优势可从光、热角度分析,肯尼亚与荷兰相比,其优势是其位于热带地区,热量和光照较强。
8.A选项“价格较低”值得商榷(至少存在一个劳动力成本问题),B、C选项皆有明显描述性错误:“土地丰富”,“劳动力成本低”。荷兰花卉业历史悠久,经验和技术丰富,使其享有“花卉王国”美称。
答案:6.B7.A8.D
六、图文材料型选择题
【理论阐释】
奔雷题目是综合题的一种转型,难度适中,阶梯的关键是一句图文材料对信息进行获取与整合,借助所学地理规律与原理分析推断其相互关系,需要有较强的第六空间思维和分析评价能力。对信息的获取与整合(方法技巧见专题),借用相关原理贵了吧解答题目,解题钱先宏观地浏览一下选项对分析角度的提示,特别是文字内容复杂、空间较强的无图考图选择题,尽量将图文转换,采用以图释义法解决。
【典例导悟】
(2009年海南卷)下图表示我国某水库年内逐月入库水量a、月均 水位(水面海拔)b.读图完成2~4题
2、图中信息表明:
A、1~7月流域降水量持续增加
B、夏秋季节水库水位随入库水量的减少而降低
C、冬春季节水库入库水量少于出库水量
D、6~12月水库水位随流域降水量的增多而升高
3、对5月份水库出现最低水位的合理解释是:
A、降水量少 B、入库水量少 C、蒸发量大 D、为防洪放水腾出库容
【解析】结合题干可知,a图中各月入库水量:1~3呈下降趋势、4~7月持续增加、8~3月逐逐渐减少、入库水量主要集中在7~9月,A选项描述错误;b图中各月均水位变化:5~9月持续增加、10~5月持续降低,其中5月水位最低,9月最高,夏秋季节水位无降低趋势;另外该库入库水量与月均水位并非不变的渐变过程。故答案选C;3,水库水位的变化既可能是入水量减少,也可能是出水量增加;ab图示5月份在入水量递增式仍出现低水位,则需分析可行的出水原因,出水原因较多,如:灌溉、腾挪库容等
答案:2C 3D
七、配对型选择题解题指引
【理论阐释】
这种题型在结构上包括题干和与之相配的多个选项。题干与选项的数目可以不等,且选项选用次数也不固定,但每个题干只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做题的关键在于抓住导语叙述,它是题干和选项配对的依据,有时也说明选项被选次数。首先应细看指导语,明确题干与选择配对的关系;其次对备选答案都要思考,理解含义并按其本质内容加以区分;然后将问题与选项对照,从中找出最佳答案与之配对。
【典例导语】
(2009年福建卷)图2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完成3~4题
3、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A、Ⅰ B、Ⅱ C、Ⅲ D、Ⅳ
4、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 )
①东北地区 ②西北地区 ③青藏地区 ④西南地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以我国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变化图为素材,考查了资源跨区域差异与调配的相关知识。3、我国的东部、西部、中部三大地带中,西部地带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耗费的能源相对较小,但能源丰富,生产大于消费,能源自给率高,并且在我国能源生产中的地位越老越重要,与Ⅲ曲线变化一致,故选C;4、Ⅳ地带能源自给率比较低,且越来越低,应是我国东部地带,虽然东北地区能源丰富,但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能源消耗量大,不能自给,目前青藏地区输出的能源不多
八、常用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方法一、排除法
此法常适用于地理原理、特征、分布、规律等叙述性识记类题目。因为该类题目一般具有叙述不全、半对半错、前后不照应等特点。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并有一定的难度。排除时先将题干与选项结合推敲,利用已有的或隐含的条件去逐步排除表述有误和不完整的选项,去伪存真。如识记类选择题典例:从选项入手,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地理原理和规律一边审题一边排除,直至得到正确选项
——方法2、图形和辅助线法
对于一些计算类或推理型的图文材料选择题、无图考图或图形不能准确表达题目含义,可以画出示意图,或者在图上做出一些辅助线实现解题。常用于等值线类和无图考图类题目
——方法3、瞻前顾后、前呼后应法
多问组合型试题注意前后题目的相互印证。因为该类题目一般是在呈现一张信息量丰富的图表或信息量较大的材料的基础上,设计若干个相关问题,其中存在前边的题目可能成为后边题目的条件,也可能存在后边的题目成为前边题目的信息等,其综合性特别强,着重考查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在解题时应注意宏观本组全部题目,前后简单分析,特别是对于第一个题目难以拿下时,考虑一下后边的题目是否与前边的题目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方法4、选优法
创新是高考的显著特点,有的试题涉及内容可能陌生,解决时没有十分的把握,这就要求我们在解题中先把一定错误的选项排除,再在剩下的选项中选出你认为最有可能的选项。选优即选出你认为最合理的,在做选择题时,即使能快速得出答案,最好也对剩余的选项进行分析,以免由于疏忽造成不必要的错误,因为有时所选答案表述正确但并非是该题的最佳答案,此法与排除法有相近之处
——方法5、比较法
有时为了考查对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综合评价与对比分析能力,设计两个区域地理事物或现象比较相似的,如对地形、气候、水文等进行比较,在解答时首先应认真审题,明确题干所涉及的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特征,从相关的角度仔细比较找出其异同点,结合题干要求,整合做出判断
——方法6、层层递进、寻根探究法
此法主要应用于组合排序类题目,特别是有序组合题目,解题时围绕某一中心问题从现象到本质,如本质属性、根源于联系等,了解其发展与对策,层层递进,寻根探究,直到找出答案。也称法,即从现象入手,按照事物发展与认识的基本规律沿某一条主线步步深入,探索其发展的渊源,从而得出答案。
16/17高考QQ群
广东高考家长群:
广东高考学生群:
广州高考家长圈:
2016广州高考家长群:
2017广州高考家长群:
全国高考家长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理选择题答题技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