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都国考什么时候报名啊,谁知道啊

马上要国考了,好紧张,感觉什么都不会?
断断续续复习了两个月,感觉还是啥也不会,一做题就紧张,很害怕答不完卷子,如果提升了做题速度又怕准确率不高,怎么破。。。
按时间排序
同学,你好!现在距离国家公务员考试只剩下两天的时间,这两天建议通过模拟考试的方式,确定自己的做题顺序,安排好答题时间。看到你断断续续复习了两个月,也不知道你之前是怎么复习的。以下我会针对怎么安排各模块试题考试时间和以后如果还要备考应该怎么复习这两方面进行解答。
一、考试时间安排 通过几套模拟题的全真模拟,基于个人的习惯和对各种题型的擅长程度,给自己定个做题顺序。比如:常识判断—言语理解—数量关系—资料分析—逻辑判断+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图形推理—涂卡。
以去年2015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卷的考试题量为例,各部分时间可以如下安排:  一、常识判断25题10分钟。常识判断无需多做思考,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不会因为思考时间的长短而有所变化,因此,这一部分要快速完成。告诉大家一个诀窍,在试卷发下来的时候,我们可以先检查试卷是否破损。要好好利用这个时候做常识的题目。因为其他的题目是没有办法动笔的。常识题呢,往往就可以在这个时间快速地浏览一遍。等答题铃声一响,就快速的把所有的答案勾上。这样,如果你坐在考室前面,先拿到试卷的话,都有可能把这十分钟都省下来用在其他模块了。
  二、言语理解40题30分钟。填词题考察的是语感和词语的搭配,如果你够决绝的话,甚至只看空格所在的那一句话就可以了,效果基本和全部看完差不多。
  三、数量关系15题20分钟。放在第三个时间段做是为了保证在你头脑还清醒,时间还富余的时候,否则你会因为烦躁而做的一塌糊涂。 数学运算难题只有3到4题,主要的简便方法有代入法、尾数法、倍数法等,主要题型有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几何问题,容斥原理、排列组合、抽屉原理等。  四、资料分析15题25分钟,图形材料普遍比较简单,注意勾画关键词就可以了,要小心的是时间,单位陷阱。资料分析题的分数对考试至关重要,因此要保证正确率,耐心。 
  五、 逻辑判断+定义判断+类比推理25题20分钟,把题干和题目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圈出来,往往会对解题有很大的帮助。
  六、图形推理10题10分钟,图形推理无非是笔画、点、线、面、元素、对称、移动、图形的加减,当然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其实挺难的,尤其是国家的图形推理题。 技巧:考试时候带一块正方形的橡皮对折叠型题目有巨大帮助。
  七、涂卡5分钟。
二、建议的系统备考策略
以下是我前段时间在华图备考指导讲座的时候,建议同学们采用的复习策略。
考试这么近了,战略资源基本没什么能帮你的了,只能在马上将来的战场上帮帮你了。来点儿干货:一、言语理解和表达考点一、主旨概括题主旨概括题是寻找文段重点的一种题型,也是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的一个基础题型,如果考生掌握好找重点的方法,对解答意图判断题、细节理解题、标题填入题等都有极大的帮助。解题方法:主旨概括题做题的方法很多,包括利用文段中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文段的结构形式、一些特有的方法技巧等。今天我们着重介绍一些能够帮助大家在短时间内提高解题效率的方法技巧。秒杀1:主体排除法运用陈述主体不吻合这一标准来进行选项判断的方法,正确选项的陈述主体需要与文段主体保持一致。例:德国电脑专家正在开发一种新系统,这种系统能利用视觉、语音和触摸技术收集一个人情绪状态的数据,并做出反应。例如,如果电脑感觉到用户情绪激动,它可能会自动让屏幕色彩变得柔和,关闭背景音乐,放人或缩小图形数据,甚至直接表示歉意。这种系统可在用户与电脑互动时感知他们的情感。对这段话概括最准确的一句是( )A. 新型电脑会收集人情绪状态的数据B.新型电脑可与用户自由互动C.新型电脑会感觉到用户情绪激动D.能够感知用户情绪的新型电脑系统在研发中解析:文段共三句话,第一句话讲的是德国在开发一种新系统及这种系统的作用,第二句是举例论证的句子,第三句讲的是这种系统能感知感情,文段的主体为电脑系统而非电脑,所以选择D 项。秒杀2:反面论证法当文段中出现“如果、若、倘使不(没有)···就会···,就会的后边一般为负面结论时,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论证的用法,当出现这样的句式时文段的重点多数在“如果、若、倘使不(没有)”所引导的假设条件的反面。例:政府每出台一项经济政策,都会改变某些利益集团的收益预期,出于自利,这些利益集团总会试图通过各种行为选择,来抵消政策对他们造成的损失,此时如果政府果真因此而改变原有的政策,其结果不仅使政府出台的政策失效,更严重的是使政府的经济调控能力因丧失公信力而不断下降。这段文字主要论述了( )A.政府制定经济政策遇到的阻力B.政府要对其制定的政策持续贯彻C.制定经济政策时必须考虑到的因素D.政府对宏额观经济的调控能力解析:文段前半部分讲到当出台经济政策时利益集团通过各种选择来抵消损失,介绍的是一个现状,后边讲到如果改变了原有的政策,就会产生一些不好的结果,为典型的反面论证,所以文段的重点就在反面论证引导的假设条件(改变原有的政策)的反面,也即不改变原有的政策,同义替换即为B 项。考点二、意图判断题意图判断题是在主旨概括题的基础上难度增加的一种题型,也就是找到文段的重点后,在重点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引申和发散。在片段阅读中意图判断题的题量是最大的,所以这类题型需要重点掌握。解题方法:运用主旨题的解题方法找到文段重点后,需要对比选项,首选对重点合理引申和发散的选项,即如果文段中陈述了某些问题和现象,那么对其进行呼吁、提出对策、要求关注的选项即为正确答案。如果文段中已经有了对策,提出了观点和结论,那么就选择同义替换的选项做答案。意图题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首选和次选的问题。秒杀:找到主旨+合理发散运用主旨概括的方法找到重点句,围绕着重点句选出相应的对策、呼吁、关注项即可。例: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将人类带入工业社会,从此,以消耗自然资源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向各领域逐渐渗透,开始主导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这种模式如同做蛋糕一样,被做得越来越大,已经不只局限在“突飞猛进”的工业生产领域,在城市规划与建设等领域更为突出。这种模式的确为社会创造出了巨大财富,人们也从中或多或少得到了实惠,但其弊端正在逐渐显现。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是:A.倡导转变社会经济发展模式B.批判工业社会的经济增长方式C.揭示工业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质D.呼吁人们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水平解析:本文的重点句是转折关联词“但”后面的一句话,也就是强调工业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也就是存在发展的问题,有问题选对策,这里有两个答案和对策有关,即AD 两项。D 项解决的问题是自然资源消耗水平,而不是社会经济发展模式,错误。所以答案应为A 项。考点三、细节理解题细节理解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段中出现的细节的理解、分析、把握和判断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快速查找文段的主要信息和重要细节,并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解题方法:细节理解题应遵循“231 的做题顺序和原则”,即快速浏览选项,带着选项浏览原文,将选项放到原文一一对应。与原文表述相符的选项通常是原文部分表述的同义替换或是原文的主旨;与原文表述不相符的选项主要体现在几种典型错误上,包括偷换、无中生有和曲解文意,其中偷换又包括偷换时态、数量、概念\范围、逻辑、相对绝对。在细节理解题的解题方法中,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帮助大家提高准确率并确认正确选项的,就是我们要介绍的细节理解题“秒杀计”——相对绝对法。秒杀:相对绝对法通常过于绝对的表述是错误的,而相对性的表述是正确的。例:世界遗产公约规定,世界遗产所在地国家必须保证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世界遗产的功能,第一层是科学研究,第二层是教育功能,最后才是旅游功能。目前很多地方都在逐步改正,但还有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从这段文字我们不能推出的是( )A.世界遗产所在地国家应该妥善保护世界遗产B.世界遗产最宝贵的价值是其科学研究价值C.目前仍有不少违反世界遗产公约的行为存在D.所有世界遗产所在地国家都过分注重其旅游功能解析:观察四个选项,发现D 选项“所有世界遗产所在地国家都过分注重其旅游功能”过于绝对,直接确定D 选项不能从文中推出。因此,正确答案为D选项。考点四、语句排序题在山东省省考中,自从出现此题型之后每年都会考到,而且每年几乎固定两道题,但限于语感,阅读速度等影响,许多考生在作答语句排序题时正确率并不高,消耗了大量时间还无法做对题,让考生痛心不已,这里给大家介绍两个好用的方法。秒杀1:时间排序法在语句排序题中如果出现大量的表示时间的词汇,建议考生用笔划一下,之后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进行排列,对应到选型中满足时间顺序的一项往往为正确答案。例:① 上个世纪30 年代,徽州的一些文献继续流往杭州、南京等地② 抗战结束之初,历史学家方豪在南京购得一批徽州文书,于上世纪70 年代撰写并发表了十几篇论文,这是目前所知学术界对徽州文书的第一次收集③ 徽州文书是徽州民众在日常生活、商业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原始档案④ 目前所知从徽州外流最早的文书,是现藏于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的明代歙县方氏信函700 通。这批尺牍在晚清光绪以前就已流入日本⑤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文书档案逐渐散落出来⑥ 它们原先主要保存在私人手中,还有的保存于祠堂、文会等各类基层组织的管理者手中将以上6 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②③⑥⑤④① B. ②③⑤④⑥①C. ③①⑥⑤④② D. ③⑥⑤④①②解析:在给定的6 个句子中,第一句(上个世纪30 年代)、二句(抗战结束之初)、四句(晚清光绪以前)都出现了表示时间的词汇,当大量的时间词汇出现时,我们只需要按照时间发展顺序对其进行排列即可,应为四一二,满足时间排序条件的选项只有D 项。正确答案即为D 项。秒杀2:代词指代法代词自身没有实际含义,一般代词多指代前文中的内容,在语句排序题中我们也可以利用代词与前文指代内容的关系来判断答案,一是代词不能作为首句来使用;二是多数的代词后边都有一定的限定信息(提示性信息),代词之前的语句必须要与代词后边的限定性信息保持一致。例:① 这其中一脉相承地贯穿了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精神和理念,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历史文化的延续性。② 主要原因在于历史上的杭州人将传统山水文化的理念和西湖的治理融合在一起,并将这种融合延续下来,两者缺一不可。③ 中国拥有湖泊的城市很多,但为什么城市发展与景观和谐并存的鲜而有之,而尤以杭州与西湖这一例凸显了出来?④ 这种天人合一的延续性,是中国其他城市普遍缺失的。⑤ 我们翻阅西湖的历史,那就是一部保护与治理的历史,就是城市建设与景观建设相辅相成的历史。将以上5 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①④③⑤② B. ③⑤④①②C. ⑤①④③② D. ③②④①⑤解析:在给定的六个句子中,第一句和第四句都出现了代词,首先两句话应该是不能作为首句来使用的,排除A 项,观察第4 句:“这种天人合一的延续性”代词的后边给定的代词的指代内容,也即天人合一的延续性,代词前边应该要与限定性信息保持一致,所以前边应该是第一句,这样就可以快速判断答案为C 项。考点五、逻辑填空逻辑填空题限于对词语尤其是成语的理解,往往错误率会较高。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只要对词语熟悉了,记下来了逻辑填空题就能做对,其实不然,逻辑填空题当然需要积累一定的词汇量,但除此之外还需要学会分析语境信息,如果语境信息分析清楚,即便词语了解有时也难以做对题目。所以不要忽视语境信息的作用,包括:上下文的感情色彩要对应、搭配对象要合适、前后是否互为解释说明、逻辑关联词的作用等。秒杀1:感情色彩要对应逻辑填空题中前后文的感情色彩要相互对应,比如转折前后感情色彩相反,递进、因果、并列前后要一致。例:细节决定差异。但是,过早地_____于细节,会使你迷失在不重要的事物中,所以首先要抓住基础,_____细节。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集中 发现B. 致力 考虑C. 沉溺 摒弃D. 纠结 忽略解析:分析第一个空可知,第一个空与后边的“迷失在不重要的事物中”是由“使”构成的因果关系,结论的感情色彩为消极,所以对应的原因也为消极,由此可以排除“集中、致力”,分析第二个空,摒弃和忽略,摒弃的语义较忽略而言更重,但文段中并没有完全否定细节的重要性,所以选择语义较轻的忽略。正确答案为D 项。秒杀2:前后互为解释说明前后互为解释说明指的是逻辑填空题中,空白处前后存在一定对其解释说明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可以最终指明答案所在。例:微软前技术总监纳森o梅尔沃德2001 年组建“智力风险”公司,雇佣一群最聪明的人_______生产技术专利。迄今已申请了价值八千万美元的专利,这证明“想法”并不_______,到处都是,我们以为发明所必须具备的天才、专心、灵感和机缘巧合并不是________。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集体虚幻 千载难逢B. 合作遥远 遥不可及C. 批量稀罕 必不可少D. 专门离奇 不可替代解析:文段的第二个空“这证明‘想法’并不,到处都是”,后边说到处都是,前边应该讲的是并不少,只要这样才能与后边对应,也就是说空白处应该选择一个含义为“少”的词汇,对比四个选项可知C 项的“稀罕”符合,所以答案选择C 项。二、数量关系考点一、代入排除法例:一个三位数的各位数字之和是16,其中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小3,如果把这个三位数的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得到一个新的三位数,则新的三位数比原三位数大495,则原来的三位数是多少?( )A.169 B.358C.469 D.736本题从题目条件入手的话非常复杂,如果没有选项解出这道题至少需要三分钟的时间。但是题目有选项,我们可以结合选项,把选项带入到题目中去验证看看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首先题目的第一个条件,各位数字之和是16,很明显C 选项不符合这个条件,排除;第二个条件,十位数字比各位数字小,剩下的选项A、B、D 都符合这个条件;第三个条件,把这个三位数的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得到一个新的三位数,则新的三位数比原三位数大495,A选项169 倒过来后是961,很明显相差不是169,排除。B 选项358 倒过来后是853,两者相差495,所以正确答案选B。考点二、数字特性法例:已知甲、乙两人共有260 本书,其中甲的书有13%是专业书,乙的书有12.5%是专业书,问甲有多少本非专业书?A.75 B.87C.174 D.67甲的专业书占比为13%,则非专业书占的比例为87%,所以非专业书是87 的倍数,答案只有BC 选项满足,代入C 则乙的专业书为非整数,所以C 错误,本题答案为B。考点三、奇偶特性法例:某儿童艺术培训中心有5 名钢琴教师和6 名拉丁舞教师,培训中心将所有的钢琴学员和拉丁舞学员共76 人分别平均地分给各个老师带领,刚好能够分完,且每位老师所带的学生数量都是质数。后来由于学生人数减少,培训中心只保留了4 名钢琴教师和3 名拉丁舞教师,但每名教师所带的学生数量不变,那么目前培训中心还剩下学员多少人?A.36 B.37C.39 D.41设每位钢琴老师带x 人,拉丁老师带y 人,则:5x+6y=76;答案76 为偶数,6y 一定为偶数,所以5x 一定为偶数,5 不是偶数,所以x 一定为偶数,又由于x 又是质数,所以x 一定为2,所以y 为11,因此还剩学员4×2+3×11=41(人)。考点四、整除特性例:某公司的6 名员工一起去用餐,他们各自购买了三种不同食品中的一种,且每人只购买了一份。已知盖饭15 元一份,水饺7 元一份,面条9 元一份,他们一共花费了60 元。问他们中最多有几人买了水饺?A. 1 B. 2C. 3 D. 4设购买三种食物人数分别为X、Y、Z,根据题意可得方程15X+7Y+9Z=60,观察这个方程可发现,15、9、60,均可被3 整除,因此7Y 一定可以被3 整除,即Y 可以被3 整除,四个选项中能被3 整除的只有C,因此本题选C。考点五、行程问题例:老张上山的速度为60 米/分钟,原路返回的速度为100 米/分钟,问老张往返的平均速度为多少?A.85 米/分钟B.80 米/分钟C.75 米/分钟D.70 米/分钟题干中只给了速度实际量,路程和时间可以任选一个设为特值,往返时路程相同,不妨设路程为特值,设为300 米,则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300×2)/(300/60+300/100)=75 米/分钟。考点六、行程比例问题例:小王从家到学校共3600 米,没有遇到红灯时,72 分钟可以到达。今天速度提高了12.5%,但因为遇到红灯,仍然72 分钟才到达。已知每次红灯时,小王需要停1 分钟,那么他今天一共遇到几次红灯?A.81 B.64C.9 D.8速度提高了12.5%,提速前和提速后速度比=8:9,路程相同,速度和时间成反比,时间比=9:8,不提速用时是9 份,提速后只需8 份时间,不提速72 分钟可以到达,9 份=72 分钟,1 份=8 分钟,8 份=64 分钟,遇到72-64=8次红灯。考点七、最值问题例:某单位2011 年招聘了65 名毕业生,拟分配到该单位的7 个不同部门。假设行政部门分得的毕业生人数比其他部门都多,问行政部门分得的毕业生人数至少为多少名?A.10 B.11C.12 D.13行政部门分的人数最多,也就是要比其他六个部分分配的人数都要多,但是题目还要求行政部门尽可能的少,要想行政部门人数少,则其他六个部门的人数要尽可能的多。设行政部门分配的人数是x,其他六个部门要想多,只能比行政部门少分配一个人,也就是x-1 个人,所以x+6*(x-1)=65,得x=10.1,至少可以分10.1 个人,人数只能是整数,所以至少可以分11 个人。考点八、工程问题例:有一只木桶,上方有两个水管,单独打开第一个,20 分钟可装满木桶;单独打开第二个,10 分钟可装满木桶。木桶底部有一小孔,水可以从孔中流出,一满桶水用40 分钟流完。若同时打开两个水管,水从小孔中也同时流出,经过多长时间木桶才能装满水?( )A.10 分钟B.9 分钟C.8 分钟D.12 分钟工程问题,题目中只给了时间,对于只给定时间的工程问题,只需赋值时间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工作总量,设工作总量=40,进而求出效率:进水口1=2,进水口2=4,出水口=1,同时都打开的话进水效率=5,所以需要40÷5=8分钟就可以把木桶装满水,因此答案是C。考点九、溶液问题例:一杯糖水,第一次加入一定量的水后,糖水的含糖百分比为15%;第二次又加入同样多的水,糖水的含糖量百分比为12%;第三次加入同样多的水,糖水的含糖量百分比将变为多少?( )A.8% B.9%C.10% D.11%溶液问题,题目中只给了浓度,对于x=a*b 形式的运算,若只给定一个量,可以给另外一个未知数赋值,本题中溶质=溶液*浓度,因此本题可赋值15、12 的最小公倍数60 作为溶质的重量,所以可以求出第一次加水后的溶液=60/15%=400,第二次加水后的溶液=60/12%=500,所以每次加水的重量是100,第三次加入同样多的水后溶液重量是600,所以浓度=60/600=10%,因此选C。考点十、经济利润问题例:服装店买进一批童装,按每套获利50%定价卖出这批童装的80%后,按定价的八折将剩下的童装全部卖出,总利润比预期减少了390,问服装店买进这批童装总共花了的多少元?A. 5500 B. 6000C. 6500 D. 7000经济利润问题,经济利润问题一般从成本入手,如果题目中没有给出成本,可以考虑赋值。本题赋值单件童装的成本是100 元,一共10 件,期望50%的利润定价,则定价为150 元,若全部按照期望利润卖出可赚500 元。卖出80%后打八折,八折后的售价为120 元,因此最后实际得到的利润是50*8+20*2=440 元,少赚60 元,但是题目中少赚390 元,所以赋值后把实际成本缩小的比例是390/60,因此总的成本==6500 元,多以本题选C。三、资料分析考点一、截位法例:2009 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9076 万人,比上年减少888 万人,下降8.9%,在西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2940 万人,比上年增加775 万人,增长35.8%。从输入地看,2008 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约是在西部地区务工的( )。A.3.4 倍B.3.8 倍C.4.2 倍D.4.6 倍2008 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是在西部地区务工的()/(),采用截位法有99/22=9/2=4.5,由于分子变小,分母变大,所以计算值要小于实际值,结合选项,选择D 选项。采用截位法,这样在计算的过程中就会简单很多,当然要把握好估算的度,一定要结合选项来决定如何截位,通常情况下选项首项不同,我们只需截取前两位进行直除一项即可,如果首项相同,第二项不同,要截取前两位,对第三位进行四舍五入,除两项即可。例:“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 年的3255 元提高到2010 年的5919元,增加2664 元。“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率约为( )。A.58.2% B.63.7%C.74.5% D.81.8%根据选项,四个选项首项首项不同,只需截取前两位进行直除1位就可以,增长率是用增长量除以基期量,题目中增长量是2664,基期量是3255,因此截取前两位直接用26 除以32 即可,得到首项是8,因此选择D 选项。考点二、插值法例:2006 年,某厂产值为13057.2 万元。2007 年,增产3281.3 万元,2007年该厂产值增值率为( )。A.25.13% B.24.87%C.31.18% D.18.96%产值增值率用增量3281.3 除以基期量13057.2,通过直除估算我们可以快速确定首项是2,因此排除C 和D。剩下的A 和B 中,我们发现它们之间隔着一个我们常用的插入值四分之一,因此接下来的任务是比较057.2 和四分之一的大小。两个数分别乘以4,因此只需比较057.2和1 的大小关系,分子3281.3 乘以4 大于1,因此057.2 大于四分之一,因此正确答案是A。例:根据我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国农村从业人员数量为47852 万人,其中6986 万人从事第三产业;东北地区农村从业人员数量为3230 万人,其中391 万人从事第三产业。请问,全国、东北地区农村从业人员中从事第三产业人员的比例分别是多少?( )A.13.6% 12.7% B.14.6% 12.7%C.13.6% 12.1% D.14.6% 12.1%本题目属于比重类的题型,全国农村从业人员从事第三产业的比例为:,直接计算,计算量较大,观察选项我们可以发现,13.6%和14.6%之间有一个特殊的数14.3%(1/7 ),这时我们只需比较 与1/7的大小(如果大于1/7 选择14.6%,如果小1/7选择13.6%), 原式>1/7 ,因此选择14.6%。同样的道理我们发现12.7%和12.1%之间有一个特殊的数值12.5%(1/8 ),391÷ ,因此选择12.1%。综上所述,本题选择D。考点三、时间表述例: 年间,中国对非洲贸易逆差的年份有几个?( )A.4 B.5C.6 D.7一共有、 年四年。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是A 选项。【备注】本题很容易误选成5 个,错误地把2000 年也数进去。这就是一道典型的时间陷阱的题目。只有做题的时候注意到时间细节,才不会误入陷阱。考点四、增长量例: 2009 年某省各类产品产量情况产量(万吨) 同比增长率(%)粮食.7糖蔗.4油料84.64 3.8蔬菜.6水果.0下列作物2009 年比2008 年增产量最多的是( )。A.粮食B.糖蔗C.蔬菜D.水果本题目属于增长量比较的问题,增长量=现期量× ,如果计算的话需要计算4 个数值进行比较,计算量较大,但是根据我们公式推导的结论,在进行增长量比较的题目时,只需记住三句口诀即可快速解答:①现期量和增长率都大的,增长量一定大;②现期量和增长率有大有小的,看倍数关系,倍数关系大的增长量大;③现期量和增长率倍数关系相当的,现期量大的增长量大。根据以上3 句口诀,本题属于第2 种情况,现期量最大的为蔬菜,大约是剩下的3 个现期量的2 倍,而增长率,没有任何一个是其增长率的2 倍以上,因此根据第2句口诀,倍数关系大的增长量大,本题现期量的倍数关系大,直接选蔬菜,不需要进行计算。例:全年棉花产量640 万吨,比上年减产14.6%。油料产量3100 万吨,增产5.0%。糖料产量12200 万吨,减产9.1%。烤烟产量280 万吨,增产6.7%。茶叶产量135 万吨,增产7.1%。与上年相比,下列农作物中2009 年增产量最多的是( )。A. 糖料B. 烤烟C. 茶叶D. 油料本题也是现期量和增长率有大有小,看倍数关系,糖料的增产量为负值首先排除,油料的现期量太大,而增长率比其余两种差距不太大,选D。考点五、比重比较例:2009 年江苏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061.19 亿元,比上年增长12.4%,2009 年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6727.1 亿元,增长14.6%。全年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8288.8 亿元,增长18.9%,增幅同比提高4.2 个百分点。与2008 年相比,2009 年江苏省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在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 )A.无法确定B.上升了C.下降了D.不变两期比重的比较,比重比较的题目只需看部分的增长率和整体的增长率谁大谁小,当部分的增长速度大于整体的增长速度时,现期比重大于基期比重,也就是说比重上升了;当部分的增速小于整体的增速时,则现期比重小于基期比重,也就是说比重下降了。题目中作为部分的江苏省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的增长速度是18.9%,作为整体的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是12.4%,所以部分的增速大于整体的增速,所以说比重是上升了,正确答案为B。临时看看,或许能给你些许启发,不过公考这东西,功夫还都在平时,用心做事,上岸只是迟早的事,加油。
我是处女考+裸考过的,所以“国考一点都不难”是我现在和每一个考生说的第一句话。国考难在什么地方呢?难在报职位。不同职位分数线真是天差地别,甚至是同一个单位。我们那年,我们局有一个职位最后招的那个笔试130分左右,我这个职位只要90几分,听说隔壁局的120分还没进面试。一般来说,公安的分数普遍低……然后税务、工商等行政肥缺和人防、行业监察等闲职相对偏高,其中偏远贫穷地区又比富裕地区的低。所以,选上一个好的职位,等于成功一半。接下来要考试。大伙在纠结要不要看书?要不要上培训班?我的经验是,书不用太在意,培训班可以酌情一下。这要分三部分:一是行测。说白了就是个试卷版的一站到底。你看再多的书不如看几集一站到底。整篇行测试卷几种题型,都有不同的答题技巧,这是看书学不来的,靠谱的培训班老师可以帮你。技巧掌握了,剩下的就是知识积累,这是一时半会解决不了的。至于题主担心的答题速度,我可以简单总结下,就是“懂得放弃,第一印象答案准确率高,数学题留到最后蒙”。二是申论。申论就是阅读理解的上帝模式,会找重点,有答题技巧,题海无用。三是面试。面试一定要重视,面试是你反杀的重要时机。面试是申论的实战版,技巧至上。说了那么多,你会发现,整个考试,技巧占了极大比重。而技巧是个很虚的东西,书本没办法说清甚至说不出来。所以书本无用,培训靠谱。而且如果能上到一个靠谱的班,对你的自信心是有极大提升的。最后祝题主,不要着急,平常心,考个好成绩。
行测来说,一般宁愿跳过几个用猜的,也要答完题目,特别是最后的资料分析一题一分,不看太可惜了。申论基本能答完。临场的心态要放好,别紧张,要有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势。本来考试就难,越紧张越考不好,一般考试时要靠超常发挥才能突出重围的。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考是什么时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