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经过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光点的光线路是直的

照相机成像为什么不是按照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交于一点的逆光路来成像
回答你的问题如下:(1)按照你说的逆光路,应该始终将要拍照的物体置于凸透镜的焦点上,若先不考虑成像问题,要这样操作,很难达到始终将拍照物体放到焦点的位置这个目的;(2)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从焦点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平行射出,光线没有交点,因此,不能成像.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相机的基本原理就是凸透镜成实像。但是由于相机要拍摄的图像是彩色,而且需要远景近景都能成像,所以镜头是采用组合透镜以减小色差和其它像差。所谓的交于一点,只是几何概念,实际的成像是一个光斑,通过减小像差,可以使所成的像在一个平面(成像面)上都能够保持高清晰度。...
(1)把物体置于焦点的难度很大(2)(最关键的是)这样所成的像是虚像,光屏(胶卷或感光层)接不到(即无法在上面成像)
扫描下载二维码按要求完成下列光路图.
(1)如图1,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如图2,两条入射光线分别过凸透镜的焦点F和光心O,分别画出这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3)如图3,根据折射光线作出射向透镜的入射光线.
(4)如图4根据图中入射光和出射光的情况在方框内填上一个适当的光学元件.
(5)如图5,水面上方有一发光点A1,水中另有一发光点A2.人在空气中看到A2在水中的位置就是A1在水中的像的位置.画出:
①A1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②A2发出的光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2)要作出折射光线,必须知道对于凸透镜: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3)在作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
(4)将图中的出射光与入射光进行比较:图4中,入射光是会聚光,出射光变为平行光,相对于镜前的光线是发散了,然后根据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即可得出结论.
(5)人在空气中看到A2在水中的位置就是A1在水中的像的位置,所以找到A1在水中的像的位置是解决本题的第一关键,又因为A1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所以找到此光线的入射点是解决本题的第二关键,这两个问题得到解决,本题也就基本完成了,剩余的就是连接A1、A2点以及人眼与光线的入射点之间的连接问题了,连接时注意连线的虚实和光线的方向问题即可.
解:(1)由平面镜成像,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分别作出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连接A2即为物体.如图1:
(2)过光心的光线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一条直线上,而且方向相同;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画,如图2所示:
(3)对于凹透镜,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如图3所示:
(4)将图中的出射光与入射光进行比较:甲图中,入射光是会聚光,出射光变为平行光,相对于镜前的光线是发散了.所以里面的镜子应该是一个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镜子,故为凹透镜.如下图所示.
(5)①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A1关于水面的像点A1′,连接A1′与人眼,交于水面一点O,过O点垂直水面作出法线,A1到O为入射光线,O到人眼为反射光线,如图;
②A2到O为入射光线,O到人眼为折射光线,如图:为什么光线射入凸透镜中心,所画的直线需要箭头,垂直于水面射入的光线也需要画,不是一条直线吗画法线和对称点时需要垂直吗,加上错吗顺便问问射入凸透镜的光线,光线折射时是在它与凸透镜的左边,还是右边,还是中间开始,我想问怎么作图,有很多图从中间开始,画入射光线时,给出的折射光线从右边,又该怎么办,表达错了,我想问,如果原图的入射光线已经有箭头了,射入凸透镜中心或者射入水面之下以后的光线还画箭头吗
只要是“光线”就必须带箭头,重复:实际光线必须带箭头.与传播方向无关.&画法线时,必须加垂直符号;做对称点时,连线也必须与镜面垂直,垂直符号必须加上.&凸透镜折射时,是光线遇到透镜就折射.即如果光从左面入射到透镜上,那么在左面就开始折射.不要从中间或右面才开始.如图,遇到透镜就折射,只画一次即可(初中要求),高中则要求二次折射.
如果原图的光线已经有箭头了,射入凸透镜中心或者射入水面之下以后的光线还画箭头吗,箭头不是画在中央吗
箭头只是表示方向的。
如果原来已经有了箭头,可画也可不画。最好是画出来。因为如果是发生折射的话,就是要画出来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表示光线用一条直线是不够的,因为光的传播有方向,加箭头,是为了明确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入射到凸透镜后,在凸透镜的左表面和右表面,前后各发生一次折射。第一次是由空气射入凸透镜内部,在左表面发生一次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第二次是光由凸透镜射向空气,在右表面发生第二次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只 不过,由于通常研究的是薄透镜,认为只发生一次折射。</...
扫描下载二维码是不是所有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都会汇聚于焦点,也就是一倍焦距.作图为什么要经过一倍焦距?凸透镜的厚度与大小和焦距有没有关系
你的提问包括三个问题,现一一回答如下:△ 不是所有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都会聚于焦点;只有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都会聚于焦点(这是作图经常用到的三条特殊光线之一).△ 根据光路的可逆性,作图时,取经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过图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这是一条特殊的光路,所以,作图时经常利用它.△ 凸透镜的厚度对光线有影响,但初中阶段,我们研究的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是薄透镜.透镜的大小(面积)仅影响透光量,而不影响透镜的焦距.对凹透镜来说,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小;反之,则焦距越大.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只有过来的平行光线经过透镜后才汇聚于焦点,并不是所有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都会汇聚于焦点。曲率半径越大,焦距越大,放大倍数越小;曲率半径越小,焦距越小,放大倍数越大。另外,凸透镜焦距还与材料的折射率以及凸透镜所处的环境折射率有关。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祝你学习进步!!...
不是所有光线的,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都会汇聚于焦点,所以作图时要经过一信焦距
会汇聚于焦平面上一点(焦平面请自行度娘,或哪位解释下,其实我也不特懂)
扫描下载二维码当前位置:
>>>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通过画光路图去理解.在光路图中凸透镜用图甲表..
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通过画光路图去理解.在光路图中凸透镜用图甲表示,O点为光心,F为其焦点.图乙是运用经过凸透镜的两条特殊光线,所画物体AB&经凸透镜成的像A'B'的光路图.请参照图乙,在图丙中画出物体CD&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C'D'的光路图.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C点射出的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焦点上,C点射出的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两条折射光线的交点是C的像点C',C'向主光轴作垂线得到D点的像点D',连接C'D'得到CD的像.故答案为: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通过画光路图去理解.在光路图中凸透镜用图甲表..”主要考查你对&&凸透镜对光的作用&&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会聚作用:1. 让一束跟主光轴平行的光射向凸透镜,观察到折射光线为会聚光束(如图甲所示),即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2. 会聚作用是指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通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而言,是会聚了一些或发散程度减小了一些,如图甲。凸透镜不仅对平行光束有会聚作用,对发散光束也有会聚作用。“会聚作用”并不等于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都是会聚光束。三条特殊的光线: ①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②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方向不变 ③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可用棱镜对光线的偏折作用说明:如图&光束:1.平行光束平行光束是指截面积不发生变化的光束。平行光束由平行光线组成,由于太阳离我们非常远,所以太阳光发出的射到地球的光束我们认为是平行光束(如图所示):2. 会聚光束会聚光束是指光束的截面积不断减小的光束。会聚光束由会聚光线组成(如图所示)。 3.发散光束发散光束是指光束的截面积不断扩大的光束。发散光束由发散光线组成。由一个点光源产生的一束光就是发散光束(如图所示)。
发现相似题
与“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通过画光路图去理解.在光路图中凸透镜用图甲表..”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797232706602194151439952669818293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