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一下10样物品重量和钢筋单位长度重量,先估后称,要用上千克,克,毫米,厘米,分米,米

当前位置: >
> 克与千克知识点总结,小学数学克与千克知识点
克与千克知识点总结,小学数学克与千克知识点
栏目分类:
发布日期:
浏览次数:次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知并认识质量单位克(g)和千克(kg),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建立克和千克的表象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质量的意识。
  小学数学克与千克知识点(一)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知并认识质量单位克(g)和千克(kg),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建立克和千克的表象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质量的意识。在感知、猜想和验证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
  在理解1克和1千克的基础上,估测物体的质量。
  教学准备:
  盘秤、课件、2分硬币、10克/袋的米、100克/袋的黄豆、500克/袋的食盐、1千克/袋的沙子等其它实物。
  教学过程:
  一、走进生活,感受新知。
  1、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学的知识就是从生活中来的。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看看吧。课件显示洗衣粉袋上写着&2千克超值家庭装&,白沙糖的袋子上写着&净含量:400克&,牙膏盒上写着&净含量:140克&,米袋上写着&净含量:10千克&。
  2、你知道这些几克、几千克表示的是什么吗?
  3、细心观察的你还发现生活中什么地方用上克和千克呢?请你介绍一下。
  4、克和千克都是表示物体有多重的单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克还可以用字母g表示,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带学生走进生活,感受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意义,引出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小学数学克与千克知识点(二)
  二、认识常用的计量工具。
  1、怎么可以知道这袋黄豆有多重?(用秤称一称)
  4、说说见过哪些秤?
  5、老师为同学们介绍几种常用的秤。
  6、这节课主要用盘秤来称量。提醒学生称时注意轻拿轻放,不要把手压在秤上。让学生看看盘秤上面写着什么?明确从零刻度开始,指针指着几就读几克,这个秤的指针如果刚好转一圈就是1千克。
  7、教师操作示范一次,称一称刚才那袋黄豆有多重。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要想知道物品有多重,不能单靠眼睛观察,准确来说要用秤称一称。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先让学生说说见过哪些秤,再向学生介绍几种常用的秤。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品的质量。这里主要学习用盘秤,为下面的&找&&&验证&,&估&&&验证&的学习活动作准备。)
  三、体验活动,感知克和千克。
  (一)认识克
  1、刚才这袋黄豆的质量是400克,同学们用了克做它的单位。1克有多重呢?你猜猜哪些物体是接近1克重的。(让学生以自己已往的经验和感觉说说。)
  2、老师举例:一个2分硬币的质量就是1克。用天平秤一秤验证一下。(把2分硬币放到天平上秤。)
  3、结论:1个2分硬币的质量是1克。
  4、感受1克:我们用手掂一掂这个2分硬币,1克给你的感觉怎么样?(很轻)
  5、掂一掂,找一找,我们的桌面上还有哪些物体的质量跟这个2分硬币是大约相同的?(一颗花生米、两个回形针都是大约1克重的东西。)
  6、除了这些,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东西约重1克。
  7、如果10个这样的2分硬币合起来是多少克?会有多重?
  8、拿出10克1袋的米,用手掂一掂,看跟你刚才想的是不是一样。
  9、我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如果10袋这样的米合起来是多少克?(100克)会有多重?
  10、想好的同学,请你从学具里找出大约100克重的物品。(有的学生找出100克的黄豆,还有可能找了其它。)用盘秤称一称验证。
  11、估一估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几克。
  12、验证:用秤称一称,一个苹果大约200克。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以自己已往的经验和感觉说说1克有多重,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基础,又让学生经历从迷惑到顿悟的过程。通过称一称、掂一掂、找一找、说一说的数学活动,了解1克有多重,帮助学生建立1克的观念。再让学生感知10克、100克的重量,为下面估测物体的重量作参照,也为下面逐渐过渡到1千克作准备。)
  (二)认识千克
  1、你知道1袋食盐有多重吗?看!包装袋上写着多少?(500克)
  2、2袋食盐合起来有多重?(1000克)你是怎样算的?(500克+500克=1000克)
  1000克还可以用1千克来表示(板书&1千克&)。
  3、用手掂一掂1千克的东西有多重。
  4、让学生找一找桌面上大约重1千克的东西。找到的举起来看看。四人小组里每人传着掂一掂。
  5、如果两袋这样的沙合起来是多重?(2千克)
  6、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
  (设计意图:从500克过渡到1000克,从而引出1千克,为下面理解千克和克的进率作铺垫。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说一说的数学活动,对1千克不同物品的充分感知,让学生深刻理解1千克的重量。让学生感知1千克的物品大约有多少,为下面正确地估测物体的重量作好充分的准备。)
  (三)克和千克的关系
  1、刚才你掂过了1克和1千克的物品,1克和1千克给你的感觉分别是怎样的?
  2、你知道多少个1克合起来是1千克吗?(1000克)所以1千克=1000克。(板书)(如果学生想不出来,就从刚才&500克+500克=1000克&那里提示学生。)
  3、巩固练习:
  2千克=( )克 6千克=( )克
  3000克=( )千克 8000克=( )千克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再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学习质量单位间的进率也是量与计量的一个重要内容。这里我联系刚才两袋食盐的质量合起来是1千克的实际体验深刻理解克与千克的进率,并通过基础练习及时巩固)
  四、,实践活动,巩固提升。
  我们刚才认识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现在请小朋友们来帮帮忙,行吗?
  1、顾客们在进行大购物,请你帮忙看秤说说这些物体的质量是多少。(课件显示)
  2、他们在称体重,你想告诉谁?
  看健康秤,读数。(课本88页练习第2题,先填在书上,再说出来。)
  (设计意图:以看常见的盘秤和健康秤为代表,练习读取秤上的数值,让学生掌握借助秤知道物体质量的基本方法。同时感知一个物体集合的质量。)
  3、估一估,称一称。
  物体名称 估计的轻重 称出的轻重
  水果布丁
  (自选)
  (说明:第1、2个物品老师给定,第三个由学生自选来估一估,称一称。)
  (1)四人小组活动,做好记录。
  (2)反馈,请一、两个小组展示说说。
  (3)再掂一掂,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设计意图:在上面已经建立克和千克的表象和学会看盘秤的基础上,给孩子们提供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让学生经历猜想和验证的过程。再让学生比较估测和实际测量的所得结果的差别,从而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4、填上适当的单位。
  一只老虎重70( ),一个气球重5( ),
  一罐洗洁精重1( ),一个汉堡包重100( )。
  【设计意图:本题检测学生对克和千克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只有学生真正理解克和千克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使用这两个单位。】
  5、修改数学日记。
  (1)这是大雄写的一篇数学日记。
  今天,我认识了&克&和&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还学会了用秤。我知道一个鸡蛋大约是60克,一个馒头大约是80千克。现在我的体重已经有30克了。今天,妈妈买了1千克苹果和一个5克的大西瓜回来。我真高兴。
  (2)先同桌互相说说有什么修改意见,再提问个别。
  (3)布置学生回家也写一篇有关克和千克的数学日记。
  【设计意图:一方面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写一篇数学日记,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要正确使用单位,否则会闹出笑话。】
  五、总结内化本课知识。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除了克和千克以外,有时候还要用到更大的质量单位,这个我们以后再学。
小学数学进位知识点总结: 进位:加法运算中,每一数位上的数等于基数时向前一位数进一。 以个位向十位进位为例:基数为10(2进制的基数是2,类推),个位这个数位上的数量达到了10的情况下,则个位向前一位进1,成为一个十。 在十进制的算法中,个位满十,在十位中加1;十位满十,在百位中加一。 不退位减:减法运算中不用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例:56-22=34。6能够减...
小学数学平均分知识点总结 ★例1一个学习小组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小红得100分,小明得98分,小兰得96分,小平得90分,平均每人多少分? 解(100+98+96+90)4=96(分) 答:平均每人96分。 【解题关键与提示】 先求出总成绩和总人数,然后求出平均数。 ★例2一辆汽车前2小时每小时行42千米,后3小时每小时行4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解(42+40)(2+3) =825 =16.4(千米) 答:平均每小时行16....
小学数学混合计算知识点 混合运算 乘加、乘减、除加、除减的混合运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有小括号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小熊购物(混合运算(一)) 知识点: 1、正确掌握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的运算顺序。 2、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 买鲜花(混合运算(二)) 知识点: 正确掌握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除法...
小学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知识点(一) 一、认识角 1、 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的) 2、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 角的画法:(1)、定顶点。(2)、由这一点引一条直线。(3)、画另一条边(直角时,用直角边对准画好的一条边后,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线) 二、角的分类: 1、认识直角:直角的特点, 2、认识锐角和钝角:锐角比直角小,...
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除法知识点- 乘法 1、乘法的含义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如:计算:2+2+2=6,用乘法算就是:23=6或32=6. 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⑴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知识点 1.厘米和米都是长度单位。一般量较短的物体用厘米做单位,量较长的物体用米做单位。 2.知道1厘米、1米有多长。 (1)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食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2)人的双臂张开大约是1米; (3)一拃大约多长,一步大约多长: 3. 1米=100厘米,并会单位之间的换算、计算。 长度单位的运用: 1.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1)把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
相关热词:
下一篇:没有了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相关内容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二年级下册数学,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二年级下册数学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试卷,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二年级做手工,二年级下册一点通,二年级上册智力游戏,二年级下册语文书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二年级下册数学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当前位置: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教案 (EEPO--板块结构式)
概况 双目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教案 (板块结构式) 授课教师:龚雄高 课题:第一单元:毫米的认识课型:要素组合 课时:第一课时班级:三年级 时间:2013.09.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 1 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使学生的掌握估测方法,培养估则的能力。 内容提要 T 关键项、方法&策略 反思评价重点、难点反思评价一、引言: 指名说出我们忆已经学过的长 度单位? 二、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 的长度: 1、 请大家观察数学书的长、 宽、 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 后把估测的结果填表? 2、你是怎么想的?讨论交流。3'(听+说+想) 量比较长一点的物体的长度用什以作单位,量比较短一点的物的长 度用什以作单位? (看+说+做) (表格) 1、数学书的长大约是 21 厘米、宽大约是 14 厘米、厚有 1 厘米。5'2、因为 1 厘米大约有一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长大约就有 21 个指甲长那么,数学书的宽有 14 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厚有 1 个指甲长那么厚。 3、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 4、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 (看+想+说+做:动静转换)三、揭示课题: 1、板书:毫米的认识 2、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度:1、认识尺度上的 1 毫米有几长。 7' 2、 闭上眼睛想一想 1 毫米有多长。 然后再比一比 1 厘米和 1 毫 米, 你发现了什么?? 3、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 1 毫米。第 1 页 共 1 页 四、建立 1 毫米的概念和认识 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1、板出:1 厘米=10 毫米 2、归纳。(看+说+做:小动) 二人小组活动: 10' 1、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 1 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 1 厘米里面有 10 个 1 毫米。 2、交流。(读+听+想+做+看:动静转换) 五、巩固发展: 小组探讨交流: 1、完成数学课本第 3 页的做一做。 12'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 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六、全课小结。3'(听+想+说)第 2 页 共 2 页 概况 双目标课题:第一单元:分米的认识 课型:要素组合授课教师:龚雄高 课时:第二课时班级:三年级 时间:2013.09.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 1 分米的长度概念。 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重点、难点认识分米,建立 1 分米的长度概念。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内容提要 T 关键项、方法&策略 反思评价反思评价5' 一、创设情境。二、揭示课题: 6'(想+做+说) 1、昨天同学和聪聪已经量出了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 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 2、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 (1) 、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 (2) 、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 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想+做+看+说:动静转换) 1、板出:分米的认识 2、建立 1 分米的空间观念。 (1)、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 0 刻度到刻度 10 之间的长度就是 1 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 1 分米。 (2)、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 长度约是 1 分米。 (3)、用手比划 1 分米有多长。 (4)、闭上眼睛想一想 1 分米有多长。 3、板出:1 分米=10 厘米 (看+想+说+做) 建立 1 分米的空间观念: 1、用分米量:在尺子上认识几分米。 2、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几分米:量绳子的长度: (让学生先估测, 然后再测量。 )三、认识几分米。10'第 3 页 共 3 页 (看+想+做:动静转换) 1、练习一的第三题 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一条裤子长 9 分米? (2)一张床长 5 分米 ? (3)小明高 14 分米 ? (4)一支毛笔长 2 分米也就是 20 厘米 ? 四、巩固发展。 15' 3、填空: 5 分米=( 40 毫米=( )厘米=( )厘米=( )毫米 )分米 30 毫米=( 2 米=( )分米 )厘米?(1) 、二人小组活动。 (2) 、相互交流,纠正。 (3)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 4 题教和第五题。 (4) 、学生完成练习三第六题和第七题。(想+说)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全课小结。? 4'第 4 页 共 4 页 概况 双目标课题:第一单元:千米的认识(1) 课型:要素组合授课教师:龚雄高 课时:第三课时班级:三年级 时间:2013.09.1、认识千米,建立 1 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 1 千米等于 1000 米。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建立 1 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内容提要 T 关键项、方法&策略 反思评价重点、难点反思评价一、认识千米。 1、出示老师制作的第一块路 标。 2、小结:? 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二、建立 1 千米的长度概念。 1、从校门口到*****大约是 5 千米,那么你是否知道从校门 口到那里大约是 1 千米,1 千 米又有多长呢? 2、从****路口到****处就是 1 千米, 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 200 米,5 圈就有 1 千米。 3、板出:1 千米=1000 米7'(看+说) 1、学生汇报到路边观察到什么。 2、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某某两地之间路线长 6 千米的含义。? 3、让学生看书第七页的例三,理解到叶镇 21 千米、灵山 23 千米 的意义。 小组活动(想+说+做:动静转换)? 1、让学生到运动场看一看跑道,想一想 5 圈约有多长。 2、有机会让学生动手测量 1 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 3、举出例子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周围有 1 千米长的物体吗?15'三、巩固知识、应用知识。15'(想+说+做)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一题和第四题。 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 1 ?练习二第二题 ? 2 ?补充题(略) 听+想+说) (略)四、全课总结。3'第 5 页 共 5 页 概况 双目标课题:第一单元:千米的认识(2) 课型:要素组合授课教师:龚雄高 课时:第四课时班级:三年级 时间:2013.09.1、进一步认识千米,加深理解 1 千米的长度概念。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 体验 1 千米有多远。内容提要 T 关键项、方法&策略 反思评价重点、难点反思评价一、复习 1、让学生说说 1 千米有多长, 2、回顾长度单位间的关系。7'二、学生实践:(把全班学生分为 10 个小组进行 测量) 1、到操场上量出 100 米的距(看+想+说+做) 1、具体说一说。 1 米、1 分米、1 厘米、1 毫米呢? 2、完成填空题。 1 千米= ( )米 1 米=( )厘米 1 米= ( )分米 1 分米=( )毫米 (看+想+说+做:动静转换) 1、分小组活动解决问题。 2、汇报与交流。? ? (1) 、说一说你走了 100 米你走了几步,如果你走 1000 米大约走 了多少步。 ? (2) 、怎么算? (3) 、让学生讨论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是非曲直千米。 3、带学生校外走 1 千米的路程,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 1 千 米有多远。 (想+说)离,走一走,数一数你走了几 步,看一看 100 米有多远。 2、提问:一个小组量出 100 米,10 个小组一共量出多少个 100 米?是多少千米? 3、体验 1000 米有多远。三、全课总结。30'3'第 6 页 共 6 页 概况 双目标 重点、难点课题:第一单元:米与千米的换算的认识(3) 课型:要素组合授课教师:龚雄高 课时:第五课时班级:三年级 时间:2013.09.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内容提要 T 关键项、方法&策略 反思评价反思评价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出示情景图: 2、选钥匙开门: (先出示第一 道门,再出示第二道门,然后 出示第三道门。 ) 3、小结:千米和米之间换算的 方法。 ?10'二、巩固、运用。 (出示数学王 国里的数学景象) 1、小组互动。 2、交流、汇报。25'三、全课总结。5'(看+想+说) 让学生先选后说想法。 今天我们一起去数学王国旅游好吗??? 第一道门:小精灵:这扇门有二把锁, (二把锁分别标上:400 厘米,5 分米。 )下面这里有很多把钥匙(4 分米、4 毫米、5 毫米、 4 米、50 毫米) ,你会选钥匙开锁了吗?能说说为什么? 第二道门:小精灵:这扇门同样有两把锁, (两把锁分别标上: 3 千米、5000 米) ,下面这里有 4 把钥匙(3000 米、300 米、5 千米、 50 千米)? 你会选吗?你知道为什么吗?? 第三道门:锁上标有 5 千米-2000 米、1000 米+4 千米 。6 把 钥匙分别是:3 千米、5 千米、 3 米、5000 米、 5 米、3000 米。 (看+想+说+做:动静转换) 哗!数学王国多美呀!有树、有花、还有??。 1、看一看大树有多高。 (把教材第八页的做一做设计成填写大 树的高度)? 2、 同学们来到双胞胎村, 有好多小朋友来到村口迎接同学们, 请同学找一找,谁跟谁是同一胞。 3、摘苹果(出示苹果树,树上挂有很多苹果,每个苹果写上 带有长度单位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4、好客的小朋友们带同学们到数学奥宫去玩,数学奥宫距离 双胞胎村 200 千米。他们早上 8 时乘汽车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 50 千米,中午 12 时能到达吗? (听+想+说) 让学生说说你游数学王国你的有什么收获!第 7 页 共 7 页 概况 双目标课题: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的认识练习课(4) 课型:要素组合授课教师:龚雄高 课时:第六课时班级:三年级 时间:2013.09.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的长度单位。 能进行简单的长度单位的计算和换算,并能解决一些较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难点 反思评价 内容提要 T 关键项、方法&策略 反思评价一、填空。 1、自主完成。 2、个别回答。 3、集体纠正。9'(看+想+做+说) 5 分米=( )厘米=( )毫米 30 毫米=( )分米 400 毫米=( )厘米=( )分米 2 米=( )厘米 8 千米=( )米 7000 米+8000 米=( )米=( )千米 6000 米=( )千米 3 千米-1000 米=( )米 12m=( )cm 5dm=( )mm 50mm=( )cm 5dm=( )mm 2m=( )mm 6cm=( )mm 25m=( )cm 500mm=( )cm 6dm=( )cm 5dm=( )mm 6m-45cm=( )cm 20cm - 15mm=( )mm 3km - 550m=( )m ( )m - 145cm=355cm 20m-15dm=( )dm 346cm+654cm=( )m 6m-( )dm=45dm ( )mm+55mm=8cm 25mm+( )mm=2dm二、判断: 。 师生互动8'(看+说+做:动静转换) 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 ”错误的打“ × ”并改正。 1、一条裤子长 9 分米( ) 改________________ ? 2、一张床长 5 分米( ) 改________________ 3、小明高 14 分米( ) 改________________ 4、小明高 134dm。 ( ) 改________________ 5、一支毛笔长 2 分米也就是 20 厘米( ) 改_______________ 6、一座楼房高 15km。 ( ) 改________________第 8 页 共 8 页 三、在○里填上“ ” “” 或“=” 。 二人小组活动5'(看+说+做:小动) 1m5cm○150cm 12m○120cm 200m○2km 3m○3000mm 305cm○3m 4km50m○4500m 12cm○120dm 60dm○6m (看+说+做:动静转换) 1、操场长为 100( ) 。 2、一条裤子长 80( ) 。 3、一块橡皮厚 5( ) 4、骑自行车一小时行 15( ) 。 5、10 张纸厚约 1( ) 。 6、旗杆高约 6( ) 。 7、教室长 7( ) 。 8、课桌高 80( ) 。? ? 9、一本《新华字典》厚 30( ) 。 10、一枚钮扣厚约 2( ) 。50dm○5c 6m○600cm四、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师生互动5'五、解决问题。 四人小组讨论10'(看+说+做) 1、一根长 6m 的木棍,每 6dm 锯成一段。可以锯成几段?需要锯 几次? 2、一根绳子对折两次后,每段长 5dm,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 3、把一根 4m 长的木头平均锯成 5 段,每段长多少 dm? 4)一根绳子每 3 米剪一段,剪了 6 段后,还剩 7 分米,这根绳子原 来长多少?六、总结。3'(看+听+说)第 9 页 共 9 页 概况 双目标课题:第一单元:吨的认识 课型:要素组合授课教师:龚雄高 课时:第七课时班级:三年级 时间:2013.09.1、让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 1 吨的重量概念。 2、学会换算质量单位。 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这些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 1 吨的重量概念。学会估计生活中的物体的质量。内容提要 T 关键项、方法&策略 反思评价重点、难点反思评价(看+听+想+说) 1、猜一猜物体的质量 (1) 老师手里握着一枚胸花, 让学生猜一猜, 老师手里有什么? 并估测它的质量。 ? (2) 、猜一猜老师约有多重。 ? (3) 、再猜一猜一头牛妈妈、一匹马爸爸、一头猪姐姐、一只熊 哥哥约重多少千克 ? 2、讲故事 师: 这些动物们都住在美丽的森林村, 森林村是在一条河岸上, 这条河,河水很清,在河对岸也有一个村庄,这个村庄住着白兔、 小猴等动物??。 3、认识吨,建立 1 吨的质量概念。 师: (1)牛妈妈、马爸爸、猪姐姐、熊哥哥能一起过桥吗?请 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十一页,看第十一页的例 6。 ? (2)各学习小组议一议?这四只动物能一起过桥吗?为什么? (3)汇报:? 4、小结?? (1)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 (2)1 吨=1000 千克 5、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 1 吨。第 10 页 共 10 页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8' 二、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15'(看+听+想+说:动静转换) 1、学习例 7。 2、师生交流、汇报。 3、总结单位名称的换算方法。 (看+想+做) 1、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三、巩固、运用新知10'2、练习三的第一题和第二题。 3、做一做的第二题和练习三中的第三题 (看+想+说) 四、板书:吨的认识4'1 千克=1000 克 1 吨=1000 千3'(听+想+说) 说说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五、全课总结第 11 页 共 11 页 概况 双目标课题: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学 课型:要素组合授课教师:龚雄高 课时:第八课时班级:三年级 时间:2013.09.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 2、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 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 能联系生活?说出生活中的数学。内容提要 T 关键项、方法&策略 反思评价重点、难点反思评价一、复习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15'看+想+说) 1、复习长度单位: ?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 ? (2)举例子说一说 1 毫米、1 厘米、1 分米、1 米? 1 千米的长度。 2、复习质量单位 : ?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位。 ? (2)举例子说一说 1 克、1 千克、1 吨有多重。? (看+想+说) (一)自学课本第一十四页的内容。 1、学生看书第十四页的内容。 2、各学习小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各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组发现一辆汽车限载重量 8 吨??。 (二)学生汇报社会调查情况 汇报这两天来你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生活里存在我们学过的长 度和质量知识。 生 1:我爸开摩托车的速度一般是每小时 40 千米,我家到学 校的路程大约是 2 千米。 ?? (听+想+说)二、联系生活,了解生活中的 数学 。20'三、全课总结5'第 12 页 共 12 页 概况 双目标课题:第一单元:单元复习 课型:要素组合授课教师:龚雄高 课时:第九课时班级:三年级 时间:2013.09.1、让学生自主地对测量的知识进行创造性地回顾、整理、交流?梳理成知识网络?并初步掌握。 2、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促进认知结构的进一步生成,并培养创新意识。 3、加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类整理,系统掌握长度、质量计量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关系。能灵活的运用测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内容提要 T 关键项、方法&策略 反思评价重点、难点反思评价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复习。5'(听+想+说) 1、前面我们学习了“测量”这一单元,大家了解了有关测量 的哪些知识?谁愿意来说一说? 2、板书: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吨、千克、克 3、揭题:有关测量的知识还真不少,今天我们就对这一单元 进行整理和复习。 (想+说) 1、回顾整理。 2、交流展示。 3、点名展示。 要求: (1)展示过程中,说一说自己整理了哪些内容?采用了什么 样的整理方法?? A:表格式:? 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吨 千克 克 B:括号式:学生用括号的形式来表示。 C:文字叙述式:学生用语言进行叙述。 D:图形式:如采用大树或三角形、圆形等。 (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且提出可补充的内容和不同看法。 4、优化再建,完善知识结构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15'第 13 页 共 13 页 (看+想+说)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1 枝铅笔长约 2( ) 。 ? (2)一包饼干重约 200( ) 。 ? (3) 我国的长城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它的总长约 6000 ( ? (4)一卡车西瓜大约重 1( ) 。 2、选一选? ? (1)苗苗的身高是 142( ) 。 A:厘米 B:分米 C:米 (2)一个鸡蛋约重 70( ) 。 A:吨 B:克 C:千克 ? (3)1 千克和 1 千米比较( ) 。 A:1 千克大 B:1 千米大 C:无法比较 ? (4)数学课本的宽是 147( ) 。 A:毫米 B:厘米 C:分米 ? (5)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 4000( ) 。 A:克 B:吨 C:千克)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15'3、熊妈妈给小熊出了一道题:有一根 80 厘米长的铁丝,让 小熊按每段 8 厘米的要求剪, 在剪之前要先算一算, 可以剪多少段? 要剪几次? 4、课本 13 页的第 3 题。 5、课本 13 页的第 4 题。四、总结。5'(听+想+说)第 14 页 共 14 页 概况 双目标课题:第二单元:万以内进位加法(1) 课型:要素组合授课教师:龚雄高 课时:第一课时班级:三年级 时间:2013.09.1.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 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 1。内容提要 T (看+想+说) 关键项、方法&策略 反思评价重点、难点反思评价1、口算: 9+6= 8+2+1= 一、复习准备,导出新知5'5+5= 6+8= 8+6+1= 6+5+1= 求385与705的和。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 1,而且在前一位上 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 1。 2、导入新课 出示课题。 板书:连续进位加 (听+想+说:动静转换) 1、教学例 1 2、提问: 先加哪一部分,单根的 8 根和 5 根怎样加?给 8 根小棒凑几根 就是 10 根? (8+2+3=13) 满了 10 根可以捆成一捆,捆好举起来让大家看看,放在哪里呢? 10 个 1 根捆成 1 捆,也就是 1 个十,放在整捆小棒下面。 再加整 15' 捆小棒,9 捆加 2 捆再加这 1 捆,一共有 12 捆小棒零 3 根。 指着 图问:这一捆小棒哪里来的? 把单根小棒合起来,满了 10 根就捆 成一捆,放在整捆小棒下面。第 15 页 共 15 页二、学习新课 3、教师小结:单根合起来满十就可以捆成一捆,放在整捆下面, 表示 1 个十。 4、列竖式计算。 5、讲评:(听+想+说:小动) 1、直接在书本上计算,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15'三、做一做2、求出每一个胡萝卜上的算式的得数。 3、练习四,第一题,连一连 4、地球仪 85 元,书包 48 元,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书包一共要多 少钱?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四、总结5'(听+想+说)第 16 页 共 16 页 概况 双目标 重点、难点课题:第一单元: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 (2) 授课教师:龚雄高 课型:要素组合 课时:第二课时班级:三年级 时间:2013.09.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学会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内容提要 T 关键项、方法&策略 反思评价反思评价(听+想+说) 师:你们认识这些动物吗?课件播放:中国特有的珍惜动物图 谈话: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连续进位的加法,今天我们继 续学习这部分内容。我们再来看“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 。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5'用图表或屏幕出示该表,接着框出或用颜色显示下面的部分。 爬行类 376 两栖类 284 提问:谁能就这两个数据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爬行类和两栖类的已知种数一共有多少种? (听+想+说:动静转换) 1.学生独立列出算式: 376+284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5'2.在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过估算,现在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 376+284 的和大约是多少。 3、让我们看看这个同学是怎样想的?和我们的想法相同吗? 4、归纳:在进行三位数的加法估算时,一般可以把加数看作 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再用口算的方法估计出和的范围。第 17 页 共 17 页 这种方法在我们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5.教师:下面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一下。 6、教师板书或用屏幕显示。 7、归纳: 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 本位满十,向前位进一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5'(听+想+做) 1、第 18 页“做一做” 。 2、做一做 2 练习五第 1、2 题。(听+说)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5'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呢?第 18 页 共 18 页 概况 双目标 重点、难点课题:第二单元:练习课 课型:要素组合授课教师:龚雄高 课时:第三课时班级:三年级 时间:2013.09.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 2、通过教学,学会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理知识的学习方法,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 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内容提要 T 关键项、方法&策略 反思评价反思评价一、设置情境、揭示内容5'(听+想+做) 师:海上有许多的帆船,每艘帆船上都装有两箱物品,要知道船上 一共装有多少物品应该怎么办呢? (把两箱物品加起来) 师:今天我们来复习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复习,请打开课本19 页,在没有准确计算船上的物品数目之前你能不能大概地说出哪艘 船转的东西最多?哪艘船装的东西最少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能 不能将你的想法告诉大家?二、完成课本第19页。5'(想+做) 1、直接在表格中写出上下两个加数的和。 2、有什么办法即不用 在稿纸上列竖式有能够将上下两个加数的和算得准确呢? (想+做) 京广中心大厦是北京目前最高的摩天大楼,楼高209米,它比中 央电视塔矮196米,你知道中央电视塔有多高吗?三、解决问题5'四、计算练习5'(想+做) 算出玉米上算式的得数第 19 页 共 19 页 五、开锁游戏5'(想+说) 锁头上有得数,钥匙上有算式,请将算式和相应的得数连起来。六、完成课本判断题5'(想+说) 课本20页第7题,判断各题有无错误,说说错在哪里。 (想+做)七、说说你是怎么想的?5'536 、915、 351、 85、464、208、 649、 873、 792、 127 上面哪两个数加起来得1000?八、集体解决问题5'(想+说) 共同分析21页第9题。第 20 页 共 20 页 概况 双目标课题:第二单元:万以内数连续退位减法 课型:要素组合 1、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下,继续学习连续退位减法。 2、联系生活情景进行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授课教师:龚雄高 课时:第四课时班级:三年级 时间:2013.09.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问题策略的多样性。重点、难点 1、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格式,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反思评价 内容提要 T 关键项、方法&策略 反思评价一、复习。5'(想+说+做) 1、口算。 (用口算卡片出示) 80-7= 35-8= 63-4= 42-5= 43-6= 32-9= 2、竖式计算。 (学生板演) 54-21= 79-37= 65-24= 计算后提问: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 (看+想+说+做:动静转换)26-7= 65-9=1、教学例题 1 放假同学们都喜欢去旅游,在我国云南有三个美丽的地方,分 别是丽江、 大理和昆明。 请同学们看课本, 这就是我们的行车路线, 我们做飞机到昆明,然后从昆明出发。 二、新授。10'(1)请你估算一下大理到丽江有多远?你觉得小女孩的方法好 吗?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2)独立完成竖式填空,指名板演。 (3)集体讨论,依照法则进行评讲.。 (4)连续退位减法中你觉得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第 21 页 共 21 页 2、教学例题 2 (1)把 517 改成 507,想一想,计算上有什么不同? (2)学生自由发言,互相说一说。 3、前后桌为一组,讨论交流。 (1)改了数字之后我们所用的三条法则还用遵守吗? (2)任何减法的笔算都要按照法则来计算。中间有零也可以借。(想+说+做) 1、独立完成 25 页第 1、4 题 三、巩固练习。10'2、判断对错: 321 628 -93 ( ) - 473 ( ) 238 145 7324 - 2538 ( )
- 847 ( ) 675四、课堂总结。5'(想+说)第 22 页 共 22 页 概况 双目标 重点、难点课题:第二单元: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课型:要素组合授课教师:龚雄高 课时:第五课时班级:三年级 时间:2013.09.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加法的简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内容提要 T 关键项、方法&策略 反思评价反思评价一、复旧引新8'(想+做) 1、填空: 78=80-( ) 87=( )-( ) 99=()-( ) 198=( )-( ) 仿照前三题,想后两题怎样做? 2、挑选两组学生比赛: 男生组: 574+200 453-300 456+198 725+79 748-97 356-299 女生组: 574+200 453-300 456+200-2 725+80-1 748-100+3 356-300+1 3、揭题: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看+想+说+做:动静转换) (一)教学加法的算方法 1、教学加数接近整十的简算方法 出示例 1: 113+59 (1)找算式中哪个加数是接近整十或整百数? (2)想可把 59 看作多少计算比较简便?加 60 后结果怎样?为什 么会多 1?多加 1 后应怎样? 师板书:多加 1 要减 1,113+59= 113+60-1 =172 强调:中间一 步思考过程一定要写出。 (4)如果加 79 应看作多少?加 89 呢?加 99 呢?师:下面我们就第 23 页 共 23 页二、新课教学:20' 学习加数是接近整百数的简便算法。 2、教学加数接近整百的简算方法:出示例 2: 276 + 98 (1)让学生自学并讨论这题的简便算法,并完成下列填空: 276+98 = 276+( )-( ) =( ) (2)为什么加上 100 又减 2? (启发学生回答多加 2 要减 2,师 板书) (3)如果把 98 改成 97 应怎样计算,让学生试一试: 276+97 = 276+100-3 = 373 (4)为什么减去 3?板书:多加 3 要减 3。 3、小结: 当加数是接近整十、整百数时怎样计算比较简便?概括出加法 简便算法规律:多加几要减几(师板书) (看+想+做) 1、试一试、想一想、填一填 156+87=156+90 ○ □=□ 2、2、填空: 例:+89 看作(加 90 减 1) +198 看作( ) 三、巩固练习12'74+198=74+200 ○ □=□+299 看作()3、判断下列简便算法是否正确: a:126+68=126+70-2 b:98+67=67+100-2 4、想一想、填一填 276+( )=276+200-3()+267=267+100-3第 24 页 共 24 页 概况 双目标 重点、难点课题:第二单元:减法的简算 课型:要素组合授课教师:龚雄高 课时:第;六课时班级:三年级 时间:2013.10.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减法的简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减法的简算方法。记住多减几则要加几,少减几则要再减几。内容提要 T 关键项、方法&策略 反思评价反思评价(看+想+说) 一、复习8'87=( )-( ) 99=( )-( ) 198=( )-( ) 103=( )+( ) 205=( )+( ) 302=( )+( ) 提问:87 等于几十减几?103 接近多少?103 等于一百加几? 仿 照前一题,想后两题怎样做? (看+想+说+做:动静转换) (一)教学减法的简算方法 出示例 3: 165-97 (1)这个算式中哪个数接近整十或整百?看作多少计算比较 简便?(97 看作 100) (2)想看作 100 后,是多减了,还是少减了?多减了几?多 减了应怎样?(师板书:多减 3 要加 3) (3)完整地把思考和计算过程说一遍。 165-97=165-100+3=68 (4)如果多减 2,应怎样?多减 1 呢? 师板书:多减 2 要加 2 多减 1 要加 1 (5)想:165-100+1=165-( ) (6)小结: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概括出减法简便计算规律:多减几要加几(师板书) (二)看书质疑第 25 页 共 25 页二、新授15' (想+说+做) 1、填空: 例:+89 看作(加 90 减 1) +198 看作( ) +299 看作( ) 2、判断下列简便算法是否正确: a:126+68=126+70-2 c:253-99=253-100-1 3、想一想、填一填 276+( )=276+200-3 ( )+267=267+100-3 4、比一比,谁找的简便算法最多 197+98 98+299-97 看作( -299 看作() )三、巩固练习12'b:98+67=67+100-2 d:142-89=142-100-11435-( 534-()=435-300+2 )=534-300+2346-105485-198(听+想)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在计算加、减法时,如果加数或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怎 样计算比较简便?减 法简便计算的规律是什么? 四、总结5'3、简便计算的规律是什么? 4、加法与减法简便算法的相同点、不同点是什么?第 26 页 共 26 页 概况 双目标课题:第二单元:加法的验算 课型:要素组合授课教师:龚雄高 课时:第六课时班级:三年级 时间:2013.10.1、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 1、加法的验算。 2、体验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反思评价 内容提要 T 关键项、方法&策略 反思评价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看+想+说) 师:同学们,你们与爸爸、妈妈去超市买过东西吗? 生:互相说说,再请同学发表意见。 师: (挂图 1)我们来看挂图,小明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从图 1 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 1:从图 1 中我看到了小明妈妈买了一套 135 元的运动服和一双 48 元的运动鞋。 生 2:从图 1 中我看到小明妈妈给了售货员 200 元。 生 3:要知道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应用加法计 8' 算。 师:全班动手计算。 板书:135+48=183(元) 1 3 5 + 4 8 1 8 3 师:看小精灵说什么? 生: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板书:加法的验算第 27 页 共 27 页 (看+想+说+做:动静转换) ①小组合作,探究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反馈学生验算的结果) 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验算的方法告诉大家? ②鼓励学生不同的方法,如: 15' 生 1:我用 183-135,看得数是不是 48。 生 2:我用 48+135,看得数是不是 183。 生 3:我用 183-48,看得数是不是 135。 ③同学们的方法这么多,你最喜欢哪种? (想+说+做) ①做一做:教科书第 27 页。 ②数学门诊部。三、巩固练习。 12'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③数学门诊部来了许多患者,请同学来当小大夫为患者治病。 1 7 5 + 6 2 1 3 7 3 2 9 + 4 6 4 8 4 3 2 5 9 +1 4 8 3 0 7四、全课小结。5'(听+想)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①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②回家调查一下爸爸、妈妈买家里东西,是怎样付钱的?第 28 页 共 28 页 概况 双目标课题:第二单元:减法的验算(7) 课型:要素组合授课教师:龚雄高 课时:第七课时班级:三年级 时间:2013.10.1、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减法的验算,并通过减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 1、减法的验算 2、体验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反思评价 内容提要 T 关键项、方法&策略 反思评价(看+想+说) 师:昨天,老师让同学们调查了有关爸爸、妈妈买家里东西,是怎 样付钱的。谁愿意说一说。 生 1:爸爸买一双鞋和一个足球要 165 元钱,爸爸付 200 元钱,阿 姨找给爸爸 35 元。 生 2:?? 师:同学们,调查得真多, (挂图)昨天小明妈妈拿 200 元买了一 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 183 元,阿姨找给妈妈多少钱? 一、创设情境:8'板书:200-183=17(元) 2 0 0 - 1 8 3 1 7 师:小明说什么? 生:小明说找的钱对不对呢? 师:小精灵也说:怎样检验减法计算的结果? 板书:减法的验算 (看+想+说+做:动静转换) ①小组合作,探究怎样检验减法计算的结果。 (反馈学生验算的结果) 师: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验算的方法告诉大家?第 29 页 共 29 页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5' ②鼓励学生不同的方法,如: 生 1:我用 200 减 17,看是不是等于 183。 生 2:我用 17 加上 183,看是不是等于 200。 ③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想+说+做) ①做一做:教科书第 28 页。 ②比一比,看谁聪明。 用 0,1,2,??9 这十个数字组成一个加法竖式。三、巩固练习。 10'③啄木鸟捉害虫 苹果树上有许多虫子,请同学们来当啄木鸟为苹果树捉害虫。 1 4 7 7 8 0 4 6 4 2 8 5 1 - 2 2 3 1 2 9 7 3 9 2 4 1 (听+想)四、全课小结。 5'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①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想+做)五、引导发散。2'②实践活动:回家把昨天你调查到的情况,用验算的方法告诉爸爸、妈妈。第 30 页 共 30 页 概况 双目标 重点、难点课题:第二单元:解决实际问题 课型:要素组合授课教师:龚雄高 课时:第八课时班级:三年级 时间:2013.10.1、结合实际问题加强计算。 2、培养合作交流的学习,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进行计算。 加减计算的计算法则;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内容提要 T 关键项、方法&策略 反思评价反思评价(看+想+说) 师: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看看谁能运用知识解决 一、创设情境。8'一些实际问题!(看+想+说+做:动静转换) 1、(出示)比一比,谁最快打开金锁链() 2、在正确的计算结果下面打√ 634 -1 8 4 二、小组合作17'359 + 471 830 ( ) -663 282 845 (404 -186 318 ) ( ) (869 -578 291 ) (239 +571 800 )552 ( )小组讨论,每道错题错的原因在哪里?应该怎样改正。3、选择。在正确答案的格里涂上黄色。 563+528= 991 108 ( ( ) ) 696+241= 837 193 ( ( ) ) 70+260= 330 ( 7230( ) )第 31 页 共 31 页 109()1103()7267 ()4、教科书第 30 页,6 小精灵说:再开始时客轮上有多少人?你能帮助小精灵解决问题 吗? 5、5、教科书第 31 页,8 小精灵说:用 500 元可以买哪些商品,还剩多少钱?每个小组提出 三个问题,并计算(想+说+做) 三、小结10'通过这节练习课你知道了什么? (自己总结,小组交流) 。四、作业5'(听+想)第 32 页 共 32 页 概况 双目标 重点、难点课题:第二单元:单元复习 课型:要素组合授课教师:龚雄高 课时:第九课时班级:三年级 时间:2013.10.① 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的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②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反思评价内容提要T关键项、方法&策略反思评价一、小组交流、整理知识。13'二.巩固练习、发散思维。10'(看+想+说:动静转换) ①师: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对第 二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进行整理和复习,现在给大家一段时间,把 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正互相交流一下,小组长作好记录。 (学生 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整理的情况) ②小组汇报,全班 交流 小组 1:我们小组整理出本单元有这些内容:笔算加法、笔 算减法。 小组 2:还有用数学、加减法的验算。 小组 3:我们小 组还知道笔算加法又分: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三位数加三位 数的连续进位,笔算减法又分连续退位减和被减数十位是 0 的连续 退位。 小组 4:我们还知道&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小组 5: 我们知道了加减法的验算。 师:同学们都整理得非常全面,有的 小组补充的也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就先针对笔算加减法用数学来 进行复习。 (看+想+说+做) ①尝试编题,抽象法则。 师:谁能分别编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 连续进位加连续退位?教师学生针对每种类型分别编题,板书: 187 726 940 708 +59 + 598 - 762 -389 让学生把编出的题目进行计算。同时提问: 笔算加法应注意什 么?减法呢? 师:它们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又是什么呢? 生:都要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算起. 不同的是:加法是满十进一, 减法是不够减, 从前一位退一。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正确,那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哪位同学还有特 别想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 生: 我提醒大家计算时看清加号还是减号。我还提醒大家计算连第 33 页 共 33 页 续进位加时,不要忘记加上一,连续退位减时,不要忘记比原来少 一。 师:以上几个同学对大家提的醒确实非常重要,大家能记清楚吗? ②反馈测试,灵活掌握。 师:接下来我们就做一组题目考考你,做老师发给你的练习题第一 题. 第二题:啄木鸟诊所 423 500 501 301 +349 - 453 + 389 84 762 157 880 227 比一比谁的小医生当的又快又好?集体订正,分别说说错在哪? (想+说+做) ①课件出示: 书架上层有 126 车,中层 157 车,下层 95 车,你能 提出问题吗?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三.、应用拓展,解决问题。12'②课件出示: 用 900 个鸡蛋孵小鸡, 上午孵出 337 只小鸡, 下午比 上午多孵出 118 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下午孵出了多少只小 鸡?)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这一天共孵出了多少只小鸡?) 师:谁还有其他的问题?(还剩下多少个鸡蛋?) 学生独立列式计 算上述问题 (听+想) 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请大家对自己或自己小组的表现做一个简单的评价。四、课堂小结:5'概况课题:第二单元:综合练习课 课型:要素组合授课教师:龚雄高 课时:第十课时第 34 页 共 34 页班级:三年级 时间:2013.10. 双目标通过综合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知识,提 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并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 些实际问题。重点、难点 反思评价 内容提要 T 关键项、方法&策略 反思评价一、直接写得数。3'(看+想+说) 75+35= 28+38= 653―210= 523―212= 345―99= 82―28= (看+想+说+做:动静转换) 507―348= 376+284= 549+867= 500―185=142+58= 200―101= 420+300=364+636= 486―196= 300+600=二、笔算下面各题,并验算。5'三、检验下面各题,把错改过 来。3'(想+说+做) 6 3 4 ― 1 8 2 改正: 5 5 2 6 6 3 2 8 2 8 4 54 ― 1 30 8 14 6 8改正:+改正:2 3 9 + 5 7 1 8 0 0改正:四、脱式计算。(想+做)5'245+(452―245)914―347+186第 35 页 共 35 页 五、填空。2'(想+做) 1、笔算加减法时,都要把( )数位对齐,从( )位算起。 2、笔算加法时,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 ),就要向( )一 位进( )。 3、笔算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 )退( ), 在本位上加( )再减。 4、687 多 123 的数是 810。( ) (想+做) 1、根据 735+265=1000,可以直接写出
的差。( ) 2、和是 100 的两个数一定是 40 和 60。( ) 3、在一道减法算式里,被减数是减数的 6 倍,已知差是 15,则减 数是 3。( ) 4、一个数比465多24,这个数是441。( ) 5、在加法算式中,和一定比两个加数都大。( ) (想+做) 1、 两个加数的和是536, 已知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 ( 用 法计算。 A 加法 B 减法 C 乘法六、判断题。3')七、选择题。5'2、新城小学有男生689人,女生比男生少145人。要求女生 有多少人,列式正确的是( ) A 689+145 B 689―145 C 689―145+689 3、计算结果为三位数的是( ) A 577+544 B C 455―4234、一台电话 115 元,一台风扇 65 元,一块手表 35 元,花 200 元 够买吗?( ) A 不够 B 不多不少,刚刚够 C 购买,而且剩钱第 36 页 共 36 页 八、列式计算。5'(想+做) 1、比 5180 多 412 的数是多少? 2、甲数是 306,比乙数少 94,乙数是多少? 3、244 比 700 少多少? 4、一个数比 3480 少 275,这个数是多少? (想+做) 1、小红家、小明家和学校在同一条路上,小红家到学校有 546 米, 小明家到学校有 248 米,小红家到小明有多少米?(两种情况都写 出来) 2、李伯家去年养鸡 600 只,今年比去年少 248 只,今年和去年一 共养了多少只? 3、手提包 210 元 靴子 328 元 裤子 208 元 ①买一个手提包和一双靴子一共需要多少钱? ②买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一共需要多少钱? ③买一双靴子比一条裤子贵多少钱? ④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想+做) 1、 ― ( 1 9( )3 ) 5( )8 ) 上衣 98 元九、解决问题。5')7( 5 6―( )6 ( 9 2 2十、拓展练习。4'2、小粗心,太大意,计算减法看错题,被减数个位的 8 抄成 3,减 数十位的 2 抄成 5, 这样算出的差是 305。 你知道正确得数是几吗?第 37 页 共 37 页 概况 双目标课题:第三单元:四边形的认识 课型:要素组合授课教师:龚雄高 课时:第一课时班级:三年级 时间:2013.10.1、使学生初步认识四边形,了解四边形的特点,并能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培 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精神. 3、通过主题图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思想教育.。 找出四边形的特点。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内容提要 T 关键项、方法&策略 反思评价重点、难点反思评价(看+想+说) 1、同学们,你们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吗?你喜欢什么运动? (对学生进行热爱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思想教育。 ) 2、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 (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同桌说或小组说。 ) 3、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许多图形。 学生汇报、交流。 4、揭示课题。 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四边形&的知识。--板书激发学生的兴趣, 巩固学过的图形, 初 步感知四边形一、主题图引入。8'(看+想+说+做:动静转换) 1 、教学例 1。 (认识四边形) (1)下面的图形中,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就把它剪下来。 (印发,每 人一份)二、探究新知。15'学生剪完后汇报,并说说理由。 (2)小组讨论。 你发现四边形有什么特点?第 38 页 共 38 页直观感知四边形, 能区分和辨认四 边形, 了解四边形 的特点, 并能根据 四边形的特点对 四边形进行分类, 培养观察能力, 加 深对于四边形的 理解 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回答板书: 四条直的边 四边形有: 四个角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 2、教学例 2。 (给四边形分类) (1)把你剪下的四边形进行分类。 (学生独立操作) (2)还有不同的分法吗?(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并说理由(想+说+做) 三、巩固应用。10'教材第 36 页的&做一做&中的第 1、2 题。通过练习巩固学生 对于知识的掌握(听+想)四、全课小结。5'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汇报)归纳重点知识2、今天我们学习了四边形,掌握了四边形的特点;还能根据四边 形的边和角的特点给四边形分出不同的类型。第 39 页 共 39 页 概况 双目标课题:第三单元: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课型:要素组合授课教师:龚雄高 课时:第二课时班级:三年级 时间:2013.10.1、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 2、进一步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合作、探索的能力。 3、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形成空间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 1、 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2、让学生动手画、剪平行四边形。反思评价 内容提要 T 关键项、方法&策略 反思评价(看+想+说) 1、出示主题图。 从图中你看到了哪些图形,指给同桌看。 2、出示带有平行四边形的实物图片。 师:它们是正方形吗?是长方形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问。 ) 师: 它们有几条边?几个角?它们叫什么图形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这样的图形叫平行四边形。8'一、认识平行四边形3、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1)让学生拿出三条硬纸条,用图钉把它们钉成三角形,然后拉 一拉。 (学生一边拉一边说自己的感受) (2)让学生拿出教师给他们准备的四条硬纸条,用图钉把它们钉 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形,然后拉一拉。 (学生一边拉一边说自己的感 受) (3)小组讨论操作:怎样才能使平行四边形拉不动呢? 学生汇报时,要说说理由。 (看+想+说+做:动静转换) 1、在钉子板上“钩” 。 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呢?在钉子板上围围看。 (学生动手操作,然后汇报、展示) 二、掌握平行四边形。15'2、在方格纸上“画” 。 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第 40 页 共 40 页 (学生动手操作,然后汇报、展示) 3、折一折、剪一剪。 你会剪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学生动手操作,然后汇报、展示并说说各自不同的剪法。 ) 4、通过上面的活动,你发现平行四边形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小组讨论)三、巩固平行四边形。12'(想+说+做) 1、课堂练习:完成练习九第 1―3 题。 2、课外练习:完成练习九第 5 题。四、全课总结5'(听+想) 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第 41 页 共 41 页 概况 双目标课题:第三单元:周长 课型:要素组合授课教师:龚雄高 课时:第三课时班级:三年级 时间:2013.10.1、通过活动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3、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内容提要 T 关键项、方法&策略 反思评价重点、难点反思评价一、认识周长8'(看+想+说:动静转换) 1.活动一 ⑴摸一摸自己的腰在哪,你能用软尺量一量自己腰的长度吗? ⑵谁能说说你的腰的长度? ⑶你的腰一圈的长度我们叫做腰的周长。 ⑷摸一摸你腰的周长在哪。 2.活动二 ⑴出示以各种实物:钟面、数学书、国旗、叶子 ⑵你能指出这个钟面的周长在哪吗? ⑶那么数学书、国旗、叶子的周长又在哪呢?请你们同桌互相指一 指。 ⑷全班汇报、互相指正。 3.活动三 ⑴出示⑵这些图形的周长指的指哪里?请你用笔描一描。 ⑶学生独立完成 ⑷汇报:它们的周长在哪? 4.周长的概念 ⑴通过刚才我们量腰的周长,找数学书、国旗、叶子的周长,描这 些图形的周长,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周长吗? ⑵学生说一说第 42 页 共 42 页 ⑶打开课本看看书什么叫做周长,全班读一读。 ⑷图形一周的长度就叫做周长,为什么要加上封闭两个字呢?(看+想+说+做) 二、巩固周长的概念,探究求 15' 这些图形周长的策略 1.你有办法知道这些图形或实物的周长吗?自己选一个看看你能 用几种方法知道它的周长,然后再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 2.学生活动 3.汇报:你选的是哪个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长的?还有什 么办法吗? (想+说+做)三、联系生活,概括总结 10'周长在生活中应用和广泛,你能举出一个周长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 吗?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问题吗?(听+想+做)四、练习 5'1. 要计算下图的周长, 你准备量哪几条边?最少量几条?为什么? 2.思考题: 小冬沿着跑道跑一圈,他跑的总长度是不是运动场的周长?在长方 形镜框的四周围上铁皮,铁皮的长度是不是这个长方形镜框的周 长?五、作业2'(想+做) 回家和爸爸妈妈说说什么是周长, 量一量自己家里人头、 腰的周长, 并记录下来第 43 页 共 43 页 概况 双目标课题: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课型:要素组合授课教师:龚雄高 课时:第四课时班级:三年级 时间:2013.10.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通过探究理解、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重点、难点理解周长的含义,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内容提要 T 关键项、方法&策略 反思评价反思评价(看+想+说) 一、复习揭示课题8'思考回答 1.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 2、什么叫做周长? (看+想+说) 读一遍: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想+说+做)二、出示学习目标15'三、自学指导10'出示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书 42 页例题 2 (2)独立看书思考:你觉得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应该知道什么? 独立看书,看书上采用了几种计算方法?分别是怎样计算的?你喜 欢哪一种方法? (听+想+做:动静转换)四、自学检测5'(一)检测一 (1)小黑板出示习题图。 (2)采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它的周长? (3)你觉得哪种方法最简便?第 44 页 共 44 页 (二)检测二 ⑴小黑板出示习题图 ⑵ 独立思考计算正方形的周长。(想+做) 题目要求: (1)、 (2)(3)是必做题, 、 (4)选做题。 ⑴ 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2 厘米 8 厘米 6 厘米 3 分米 8 厘米 五、当堂训练2'2 厘米⑵一块长方形的台布, 5 分米, 4 分米, 长 宽 在它的四周绣上花边。 花边长多少分米? ⑶一个正方形的镜框,四周钉上木条,镜框的边长是 4 分米。至少 需要木条多少分米? ⑷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一根围成一个长 10 分米,宽 6 分米的长方 形,另一个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分米?第 45 页 共 45 页 概况 双目标课题: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练习课 课型:要素组合授课教师:龚雄高 课时:第五课时班级:三年级 时间:2013.10.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内容提要 T 关键项、方法&策略 反思评价重点、难点反思评价(看+想+说) 1、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做周长。要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必 须知道什么? 2、先量一量,再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一、基础练习 ⑴自己先量一量记录下来,然后再计算。8'⑵全班汇报,集体订正。 3、课本 44 页第二题: 出示一幅长方形的地图,求出它的周长。 ⑴学生独立完成,再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⑵集体订正。 (看+想+说+做) 1、用 2 个边长为 1 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 周长是多少? 如图: 二、综合练习15'⑴独立完成 ⑵集体订正,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中间哪条边为什么不算? 2、一块正方形的手帕边长是 2 分米,用 90 厘米长的绸带能围一圈第 46 页 共 46 页 吗? ⑴独立思考:用 90 厘米的绸带围一圈指的是什么? ⑵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⑶全班汇报 3、在课本上找两幅自己喜欢的图画,算一算它们的周长,再和同 桌交流。(想+说+做:动静转换) 四人小组合作:量一量,填一填。 三、活动练习12'姓名 头围厘米 胸围厘米 腰围厘米四、作业(想+做)5'找一件表面是长方形的物品,想办法算出它的周长。第 47 页 共 47 页 概况 双目标课题:第三单元:估计 课型:要素组合授课教师:龚雄高 课时:第六课时班级:三年级 时间:2013.10.1、 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获得对长度单位的感性认识,掌握对长度估计的方法。 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较准确的估测出物体的长度内容提要 T 关键项、方法&策略 反思评价重点、难点反思评价(看+想+说+做:动静转换)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2.用手比划一下 1 米、1 分米、1 厘米和 1 毫米分别有多长。 一、复习揭示课题8'3.不用尺子,在本子上是着画出一条长 8 厘米的线段,再和同桌 比一比看谁画得最准确。 4.说说自己估计得怎么样,有什么感想? 5.今天我们就来估计一样物体的长度,看看谁估计得最准确。2'(看+想+说) 读一遍:较准确的估测出物体的长度 (想+说+做) 1.教学例 5 ⑴摸一摸数学书的面,是什么形状的? ⑵你有办法知道它的长和宽吗?你能计算出它的周长吗?学生独二、出示学习目标三、自学指导立完成。12'⑶全班汇报: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的。 ⑷学生在四人小组里活动:拿出彩带估计一下,用彩带数学书围一第 48 页 共 48 页 圈至少要多长?剪一段试一试。并讨论:怎样才能估计得更准确? ⑸全班汇报:你估计得怎样?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办法能估计得更 准确吗? (听+想) ⑴下面哪个图形的周长最长? 先估计,再量一量,算一算。 四、自学检测10'五、当堂训练8'(想+做) 教课数 46 页 1-3 题。第 49 页 共 49 页 概况课题:第三单元:单元复习 课型:要素组合授课教师:龚雄高 课时:第七课时班级:三年级 时间:2013.10.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2、使学生巩固周长的含义,进一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熟练的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3、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估算意识,熟悉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2、进一步理解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进行熟练计算双目标 反思评价 内容提要 T 关键项、方法&策略 反思评价(看+想+说) (一)回忆图形特征 师: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图形?(出示平行四边形教具) 生: 平行四边形! 师:关于平行四边形你都知道哪些知识? 师:谁有补充?(引导学生说出易变形的特性) 师: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举个例 一、趣味教具,引领回顾 子说说听。 (生说后,师点课件再现)8'师:易变形,变,变,变!看变成了-----(长方形) 谁来介绍介绍它? 生: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哎,现在呢?(师演示将长方形变成正方形) ,谁来说说它? 生: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有四个直角。 (二)回忆周长的知识 师:那要想知道做这样一个框架一共需要多少材料,就要算它的什 么?关于周长你是怎样理解的?第 50 页 共 50 页 (生说周长概念,师点课件再现) 师: 你都会计算哪些图形的周长?(引导回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计算方法)刚才,我们一起回忆了这么多知识,感到怎样? 师:怎样让这些零乱知识变得条理清晰,便于记忆呢? 二、合作整理,建构网络 (看+想+说+做:动静转换) (一)小组合作整理 1、选择整理方式,明确合作要求 师: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整理,你们有以下几种方式可以 选择(课件出示) :一可以用老师提供的合作板和材料袋中的材料 进行合作整理;二可以选用表格的形式;三还可以在带有“四边形 单元知识整理”的白纸上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进行创造性整理。 小组内先商量一下,你们打算选用哪种方式? 2、小组合作整理,师巡视指导。15'(二)交流矫正,优化再建 1、小组展示整理成果 哪个小组先来展示你们的整理成果? 介绍一下你们组都整理了哪些内容?他们整理的怎麽样?(引导学 生参与评价) 各小组依次展示交流,说说整理方法,以及整理的好处等。 师:我看出来了,虽然各个小组整理的形式不太一样,但都有一个 共同点,都是按图形种类用分类的方法来整理的。 2、优化再建 形成网络(1)师:最后看看这一小组的整理成果(指黑板)第 51 页 共 51 页 请这一小组的同学先来说说,通过前面几个小组的展示交流,你觉 得你们组整理的怎麽样?有需要调整的地方吗? 师引导调整:我们竖着看按图形种类分类整理的,咱们横着看看, 怎样调整一下让横着看也有规律呢? 师提示:我们研究图形特征的时候是从哪些方面来研究的? 师相机引导形成有规律有条理的知识结构。 (2)比较异同 师: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现在感觉怎样? 生:很整齐 生:有规律了??师:我们用分类的整理方法把零乱的知识变得更条理更清晰,也 便于比较了,比较一下这些图形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这三 种图形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 (想+说+做) 我们一起找路线,来闯关! 第一关、小法官,辩对错 1、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v w 2、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v w 3、四个角都不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v 第二关 估一估,算一算 第三关 小脑筋 转一转 师:转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10'w四、自主检评 完善提高5'(听+想) 闯关成功了,高兴吗?让我们进入城堡,一起品味智慧套餐吧。 (想+做)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从知识、情感、学习方法等方面 进行总结)五、全课总结2'第 52 页 共 52 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钢筋长度换算重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