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握笔姿势儿歌也能影响人的头脑吗?

【握笔姿势】~~详解(大家帮顶!!!!)_练字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48,099贴子:
【握笔姿势】~~详解(大家帮顶!!!!)
废话不多说,进入正题
首先检查自己的姿势有没有错的离谱。。。
之后就是各种细节问题了。。
首先上食指的
一根小食指,一篇大道理! 本篇文章重点,主要在说明并强调:食指的位置微调与写字时食指施力的掌握重要技巧。   在谈到写字的出力之前,就一定要先提到正确的握姿!为什么我们要一再强调也不厌其烦的反复教导、矫正孩子们的正确握姿?也一直有人问:有些人握姿不正确,还不是照样能写出漂亮的字?只要写漂亮或是习惯自己的现有姿势就行了呀?   在这里我们先提出一个重要的观念:写字是一种精细协调的「运动」!这个动作的因素需要同时具备两项因素来同时配合:一是正确的握姿,另一是正确的出力。如果只是单一的光只强调握笔三指的姿势正确,那是不够完整的!良好的握姿是为了能适当的出力。正确握姿乃形于外之条件,而正确的出力、使力,则是形于内的动力,必须这两者相辅相成才行!   如果您的动作看来是正确的,但是却又用错了力量,或不知道该用哪里的力量,那么良好的姿势,也只是变成空耍花枪而已罢了。   讲了这么多,还是希望能说服一些对错误握姿习惯仍很顽固不改的年轻学子或大人朋友们,希望大家能接受这个观念,进而能让自己的写字更上一层楼!   好了,那么现在就把主题拉回到我们写字的基本动作~正确握姿与食指的姿势微调与施力要点上吧!如何才是正确的握姿?早已放在相簿中,大家应该都已经看过也明白了,就不再重复赘述!以下有几张握姿照片,请大家看过后并选出哪些是正确的?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答案揭晓~~~...............答案是:以上都不正确!!【图一】:大家都能简单看出来,食指被拇指压住了。     (这也是最多人所犯的握笔错误姿势,中指也最易长茧和疼痛)【图二】:食指过度用力紧压到变形了。     (这样握,食指根本就失去功能了)【图三】:食指弯曲,只用食指腹尖少数的面积接触笔杆。     (费力、手酸)【图四】:看起来好像是正确握姿,但细看食指:握笔的高度和拇指相同,指尖对指尖,这会     造成食指的紧绷、手酸,不易出力,进而使得食指接触笔杆的面积也会跟着不足。   举出这些错误图片的示范说明,重点在于说明:(一)错误的握姿会影响施力,尤其强调食指这部分的情形。(二)以食指和拇指的高度位置为重点互相比较。(三)以食指接触笔杆的面积大小来比较。   以下是两张正确握姿的不同角度照片,请大家把眼睛的焦点放在食指上! 【正确握姿一】图片重点说明:食指握笔高度应低于拇指! 【正确握姿二】图片重点说明:从此角度可清晰看到:食指和笔杆可以具有很大的接触面积。   握笔时的高度,为何食指应低于拇指?(一)也不是什么特别原因,这只是因为:食指的长度本来就是大于拇指的,最自然、轻松形   成的姿势本就应是如此。(二)这样的姿势,可以使食指接触到笔杆更大的面积,进而得到更稳定的扶持和更好的用力   操控。   现在再来讨论:为何强调「要让食指接触到笔杆更大的面积」? 【写字用力的基本原则如下:】横划:运腕(此时拇、食指均不动)竖划:运指(这里说的指头,指的是只用食指向下按压)斜划:腕指并用   现在,大家有没发现到两点?(一)向下笔画的按压,食指掌管的出力方向和功能是最多的!(二)字体结构中,横和竖划通常是主要笔画,而且长笔画也通 常以这两者为主。横划是只   靠腕力不用指头的,而竖划则只有归食指这个指头单独来掌管而已的!   所以,善用食指的力量和操控,是写字动作的一大关键。而食指如要完成轻松的按压动作,首要之务便是要和笔杆保持接触越大的面积,这样也就才能得到较好的扶持稳定度和操控。   其次,不管在写↓、↙、↘这些向下笔画的按压力时,把注意力放在食指,也才能更明显感受出那股从笔杆上方的重心点开始往下的出力感,也才能出力更顺畅有力,继而可写出更轻重有别的笔画力度!   如果您不能先体会并感受到这「从食指按压重心点,由笔杆重心垂直往下」的出力起点和力道,那么,即使不管您是如何同时的用三个指头、甚至是用五个指头也好,或再怎样抓紧笔杆来写往下的出力,您也只是会常常写得歪斜不直或软弱无力、轻重不分而已!常写黑板的老师们就应该都很有经验,在竖立着的黑板上写字,比放在桌上的纸上写字还要困难。想要在黑板上写出一手漂亮、有力又快速的粉笔字,绝对不是靠五根手指来抓写控制粉笔的,关键是只要能以食指,从粉笔上方稳定按压着书写,那就好写得多,也同时线条就能笔直和有力多了!   大家也应该看过有些写字好看的同学朋友等,所写出的字体。有的就是外表虽看起来漂亮,但就好像是软趴趴的躺在纸上,也就是不太耐看,有华而不实之感;而有些字体,不但好看,更且苍劲有力、力道轻重有别、犹如力透纸背一般。明明是拿原子笔写出的字,却和书法字体没两样!这股运笔的轻重掌控和气势连贯,有很大的关键就是来自良好姿势~食指的充分操控。   这股善用食指按压运动的力道,尤其在写铅笔字、粉笔字和用覆写纸写字时,更能发挥出明显又关键的影响。况且中国字笔画的顺序排列方式,也是由上而下的。保持这股稳定的中央往下按压书写力量,更是能保持一贯的力道,使得书写更笔直、流畅、有力。所以,这些好处还真的是不胜枚举,好处多多!   所以,文章标题「一根小食指,一篇大道理!」利用这样倒述的写法来说明,是否读者看到这里时,就能有拨云见雾且恍然大悟之感了?   大家可以重复练习几次,好好体会如何把注意力放在食指:(一)先把食指的位置调整好,使食指握笔高度要低于拇指。(二)使食指关节保持两段弯曲就好(不可三段弯曲),再用食指腹能和笔杆接触到较大面积   (这时应已能感受到握笔的自然、轻松姿态感觉)(三)放松整个手部的所有指头关节和手腕,体会使用食指能从笔杆正上方开始为中心,轻松   往下按压的运动力量。   以下有个我曾经提供给格友的建议练习方式,因为格友反应说:很立即有效,又能更简单的清楚体会,所以建议我要把这方法也在此补充上来,让大家分享~    写字主要的力是下压力,这下压力主要是只有来自食指而已!    抓紧笔杆的力,是一种横向的力,对下压施力毫无关系且还造成阻碍。    您需要把用食指按压写竖划的施力方式,体会并扩大到所有写字的力量来源。    这种食指下压力,我来换个说法描述吧!    我们只要先来学会:怎样向下压笔杆就好:    先做出正常三指握笔写字姿势,笔尖抵住纸张。    接着,您可以把中指放掉、然后拇指也放掉..     最后,笔杆会滑落到虎口顶住,只剩下一根单独的食指在笔杆上方顶着。 【请看以下图示:】   这时您只有用食指向下压笔杆,让笔杆笔尖和纸张形成一个互相抵住的状态就好!以此单指状态,还是可以往下方划线。   您这时应该就可更清楚体会「这个食指按压笔杆的下压力」的具体方式了: 我们写字时,所需要下压的施力,就是来自这里!   即使只剩下一根食指在笔杆上方,还是可以往下压住笔杆画线的,这个单一食指压笔杆笔尖的力道,还能控制笔尖和纸张的相互之间的紧度的。   笔杆和纸张的相抵:若紧一点,笔触就深;轻抵,线条就淡而轻。  我们写字主要一切力量来源的主控:就只是巧妙善用这个在笔杆上方的食指,这样来压笔杆的施力方式而已!  这样能更加深刻理解了吗?   好了!现在大家拿起笔来,也实际操作试试看..细细体会练习吧!祝大家练习进步!!
本文可当作之前发表过的「一根小食指,一篇大道理」该文的加强说明版。  写字的力量中,以哪股力道最重要?  答案是:往下的力!  因为写字,都得要先有往下的力,才接续之后的手指协调、各方向运笔的力。那么,既知下压力是写字力的首先来源,所以,我们若能先掌握学习好这个往下轻松按压的施力技巧,就能站在最有利的态势下来轻松出力写字了。正所谓:「借力使力」、「打蛇随棍上」、「 四两拨千金」之道理。  之前看过文章的网友们,已都知:「往下的力量」及「写垂直竖划」的施力来源是来自食指的按压!可是,仍有很多网友,虽明知这道理,但由于握笔时的些微误差,造成仍未能好好运用到这个重要的力量,所以也就没能体会到这种写字的轻松感和良好的笔杆操控性!  问题出在哪呢?(本文不太好写,因为:握笔姿势虽只有差之毫里,但是结果却差之千里!所以,请网友除了要仔细看文字的表达外,更要详加比对图片的手指相对位置、角度差异和相关说明。最后更要自己对照练习看看,才能完全明白体会!)  问题与差异只出在:是用食指的右半侧还是用中左半侧来按压笔杆?食指是否有按在笔杆的施力「制高点」这个上来写字?  先复习一下我们之前提到过的:一、握笔高度,食指务必要低于拇指:因食指本就比拇指长,这姿势才是最符合轻松自然的。二、食指的腹面要尽量接触到笔杆:因为这样才好出力。且基于此原因,所以更不能把笔杆靠  在虎口上。否则,笔杆会过于往后倾斜,会让食指和笔杆的距离更远,使食指腹和笔杆的  接触面减少,且相对减少笔杆对食指的支撑力,最后造成食指更加费力、内弯。  开始切入主题焦点:一、我把下图的这支笔,以笔夹为中心点,画出一条中央线。这条中央线的下方握胶处,代表  我们写字时,食指要从这里往下按压施力的「制高点」位置(点)。二、看以下的这个正确的握笔姿势图:重点是食指有压在笔杆的这个中心在线的点上!此  刻拇指和食指都处于很轻松的状态。也请看一下食指和拇指的相对位置:拇指尖是位于食  指腹的左侧下方(拇食两指可轻碰触到,也可些微分离,此差异会随笔杆粗细而有些微变  化)。
【以上加强说明】:请大家注意:图片的中心线是从上方笔夹开始垂直画下来的,所以:01、这条中央线是指笔杆的中央重心线,并不是把这条中心线朝向身体正前方之意。因为我们  的手臂是从右边45度角伸向桌面,所以这条中心线是面向左前方45度的。 由图片中笔记  本的水平横线,也可比较看出其不与横线垂直,而是互为45 度,请特别注意!02、当此中心线面向左前方45度之后,由于我们食指方向并不是在桌面的正上方,而是在桌面  的右上方斜45度。所以,当我们以食指往下按压时,因为这个重心按压点位于食指腹面下  方,所以这个重心点与中心线也不在虎口的正上方,而是偏向右方倾斜的45度位置。也就  是说,中心线上方的笔夹,也是向右偏转45度的,大家仔细看一下上图的笔夹相对位置,  就能更清楚并立体些。三、换个角度看:食指压在中心线的重心点处,只有用到食指腹的右半侧来由上往下压住笔杆的。此往下的出力,是只有来自食指单一的力量。且是由此施力重心点的正上方往下,所以可以很轻松的趁势而下、简单的按压出力。练习:写上下来回的竖划时,可以很快速又轻松的连续完成(笔杆头像一个人连续鞠躬),且容易写出有力又笔直的竖划。四、如果,您的握笔是采用拇食两指闪过这条中心线,没有按在图片上所标示重心点上的握笔  方式:即以此中心线为准,而把拇食两指分握在这条中心线重心点的两侧。如下图:那么就会产生如下的相关变化:01、您把食指变成往上、往右缩回了。此时食指尖就会变成和拇指尖的握笔高度变成很接近或  等高。(请比照上图)02、食指会形成一股新的紧绷感和扭力(观察照片的食指弯曲度加大了,由此可证!且现在变  成只有用食指尖的小面积来接触到笔杆而已。03、拇指也连受影响,变成只靠指腹前端更少面积接触到笔杆而已。且弯曲度和紧绷感觉也都  加大,也出现更费力和酸感。04、当您在写字,往下压笔杆出力时,此时的下压力道就变成是两道分散的力量,分别由拇指  和食指这两道力量来同时往下拖笔杆,且这两股力量可能是不均衡或相抗抵的,所以造成  竖划不直或是笔划显得薄弱无力的现象。05、让拇食两指,从笔杆两侧来抓握笔杆的力量增加(这是不必要的)。既增加了拇食指的疲  劳,也因此妨碍了施力的自然轻松度和运动范围。06、更糟糕的是:这样的话,按压的出力就无法由正上方的「制高点」直接往下。改成从中心  线两旁同时往下的拇食指这两个分别力道,除了比原来的上方食指单一力道还要增加复杂  多变的因素外,显然,也没能占到可从上方制高点直接往下「借力使力」的有利优势,更  无法轻松顺势而下。07、现在请再比对练习「写上下连续来回的竖划」的动作,来跟以上动作相比较。  是否感觉到:竖划写不直、不顺畅、不轻松,且活动范围变小、写出的竖划变短了?改用铅笔,尝试写出很黑很浓的竖划,是否很困难又费力?再改回以上「按压重心点」的握法比较看看,是否对比之下,更能明显体会了?  换个角度拍照如下图,您可以看到这样握笔时,食指接触笔杆的位置是在食指腹面的中央到左侧区域,这和以上正确握姿时的位于食指腹右半侧有所不同。
我们也可以把这两种写字方式用玩翘翘板来比喻:能把食指放在重心点(制高点)写字的人:就像用屁股(=食指右半侧)坐在翘翘板(=笔杆)上,只要轻松一往下蹬,就能让翘翘板往下,当大腿支点(=中指抵住笔杆处)一向上顶时,翘翘板就又能马上轻松往上了。而把拇指、食指分握在重心点(制高点)两侧的人:就像没有坐在翘翘板上的人,只是完全用两只手臂来抓住翘翘板两侧出力一般;不管是想往下或往上,手臂都会非常的费力且不顺畅。  另外,写字的轻重笔触,取决于此往下的按压力量大小。  我们若能先让食指搭在此重心点上,写硬笔字时,轻重笔触的控制也会变得更加容易且不费力。因为我们只要借着食指由此重心点往下压着笔杆、控制笔尖抵住的压力程度,就能决定写字的轻重力了。这当然就会比「用拇食两指握在重心点两旁」,然后费力的用两指来抓紧笔杆两侧来往下出力方式,来得灵巧且轻松顺畅多了。  还有,当使用一些如或金属制的较重笔杆时,这也是一个绝对优势。很多人都会反应握不了过重的金属钢笔笔身,因为手指很快就会酸感疲劳。这也是出于采用以上错误用力方式原因所造成。如按照我们这样利用重心点位置的握法,即使使用重的、钢笔等笔身,不但一点都不累,且它具有的重量,还能成为我们往下按压施力时的一股助力,反能让我们享受到更具重心性的书写质感。  小朋友写铅笔字时更是。写铅笔字更需笔心和纸张的摩擦力、靠压笔的轻重来决定写出的笔心浓黑度。这样的握笔运用,就可以直接改善他们写字的轻松度。再也不必让拇食两指总要那么严重弯曲变形或费力酸感。以上这两种「出力」和「借力」的不同性质差异,真可谓:「不比不知道,愈比就差愈多」!(也所谓~有看本文就知道,没看就差愈多~呵呵!)  此第二种错误的握姿,我们也常能在网络搜寻到的各种握姿示范图上普遍见到。另外,有些矫正握姿的握笔器结构设计,也有在拇食两指中间出现一个隔板的设计;或是因为三个手指定位凹洞的设计导引,最后都会让拇食两指都分别握在制高重心点的两侧来写字施力,继而造成这种握笔姿态和施力障碍的问题。  所说以上这两种握法,从握笔姿势照片上看来,如果不经过这样的详细剖析和实际操作比较,在外观上看来,真是非常相像且难以让人察觉出来的。但在真正写字施力时的感觉上和实际操控笔杆的手感上,两者的效益却是截然明显不同的。  所以,只要大家能稍微调整一下食指的位置;把「食指的右半侧」往中央这个「制高点」搭上来,让食指腹的右半侧来压住笔杆向下抵住或按压施力,自然就会出现写字的轻松出力和连续顺畅性。整个手部也会一直保持于一种非常自然轻松的感受。而且,这样写来出的笔划和字体也就能马上变得更有轻重力道之分。再不会有那种飘飘浮浮,使不上力、笔划欠笔直、像在纸上溜冰的虚无飘渺感了。  在了解并确实学会了以上所说的这种运用食指由重心点正上方往下、轻松按压出力的握姿和技巧后,那么也就自然具备了这股写字的轻松神力了!  看完一小篇文章,就能得到一股神力,真是不赖吧?呵呵~「有看有保佑」吧?  现在就马上拿起笔来试试看,您就能更深刻体会到了!  如果您有所心得,获得体会和进步,就把这个领悟到的轻松写字技巧装进口袋里,写字时随时就拿出来用上,毕生受益。但是,也请您不能暗暗藏私喔!请把这个体会到的写字技巧,也告知您周边的好友一同推广、分享吧。同时,您的不吝响应和心得分享,也就是对作者辛苦撰文的最大鼓励和回报!
正确握笔姿势中:拇指的正确高度与角度最近连续接到几封来自格友们的握姿照片讨论,却都看到大家在拇指的角度上有共同的缺点,就是都习惯过于上移、拇指握笔太高的情形多。所以,就此专题,请大家针对此焦点,也检视.再改良一下自己的握姿!  【先来进行一下:有关拇食两指方面的重点温故知新】1.握笔高度:要低于拇指,不可两指等齐。 (注:我们一直有三指齐高的教法.为什么?~我不知道!但您可以自行比较手感差异,应    该自己就会有明确答案!)2.侧面高度:拇指应该和互相成为一个「入」字形的关系。亦即拇指右上方有食指压抵着(注:当握铅笔和细笔杆时为「入字行,当握更粗笔杆时,为两指分开的入字型」),总之,不可破坏食指在上、拇指在下的这个最重要相对关系。 (↑特别注意:定要贯彻.马上改正:拇指尖与侧面指甲面同高的普遍习惯通病)3.拇、食两指究竟是否要相碰触? A.如果您是握普通铅笔这种较细口径笔杆:  拇指右半边这最高处,大约就会刚好只是轻碰触到的侧面下方(微微接触而已!如果  相接处这里.会被拇指尖刺痛,就是过度紧握笔杆所造成的,一放松握笔,马上就会  好了) B.反之,如果握一般有握胶套的稍粗笔杆:  拇指右半尖端这里就会和侧面有些微的分离(只是1或2mm而已),且分离的距离.会  随着愈粗的笔杆而自然加大分离的距离。【进入主题:拇指的角度】那么,如果姆指若已经有握得比高了,要多高?又必须怎样的角度才适宜?如用角度数字来说明,大家是无法明确体会的。有个相对应关系是这样:如果相对位置不动,拇指握高点(向上右方移)时:两指握笔高度落差加大。拇指握低点(向下左移)时:两指握笔高度落差较小。而适当的拇指角度是:拇指与相碰触时(如握铅笔),是只有拇指的右上方与食指互相碰触到而已!【图片对比说明】:(图一)正确的拇指角度 :拇指与碰触区域 + 适当的拇指食指落差。只有拇指的右上方接近或碰触到:(图二)过大高度落差的拇、食两指,原因是拇指握得太高了(会造成拇指 酸、扶笔不稳)(图三)从此角度观看,可见到拇指尖端与的接触区域,已经移动到偏左侧方去了  最后,正确的拇高度落差标准呢?就不必再另外讨论了!因为,当您把拇指调整好成为这个正确角度时(拇指右上方最接近食指,且即使握粗笔杆时,虽两指不相碰触,但拇指的角度也是接近相同的,还是以拇指右上方接触笔杆,就同时也会自动形成 :最自然、且最适宜的两指高度落差结果了!  这样写字时,就能把拇指那里的绷紧放开了,就会马上变得更轻松很多很多的!  最需要注意,也是最多人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拇指过于前伸,使得拇指尖端的高度太过上升,甚至到与指甲面一样高的地方!拇指指尖的高度,其实只要超过侧面,形成「人」字型,就成死笔了,两指的灵活运动性就被互相限制住了。  然而,这里的这么小细微差别,虽然影响很大、功能性也相差很多,但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或是家长,却都是难以察觉并能给予孩子指正的。  所以,我才总强调那句:「务必不能破坏到侧面高度看来时.这种:食指在上.拇指在下的互相对应关系」!  看完以上这些说明,我想,还是要请大家边实地操作比较,才能让您的手感明确告知您答案与差异度。说到这,也说说一件我平时总想到的事情:一些幼儿园或国小老师,看到学生握笔错误,总会在联络簿上写着:请家长协助,指导孩子正确的握笔姿势!  我的感觉是:这可能吗?这可是很难耶…..我真的是只能强烈高度怀疑!  大家想想:那谁来指导家长们呢?又有多少比例的家长是知道正确握笔姿势该是怎样的呢?于是就会有以下几种状况……… 1.原本就错误握姿的家长:当然,就照他自己的相同错误习惯来教孩子。  2.「大约知道」正确握姿的家长:就边教孩子,但又边一直心里暗暗怀疑自己到底这里哪里  教得到底对不对呢?(颇多心虚….这类型最多啦…您是吗?呵呵)  3.觉得「确定是按照教育部颁定标准在教」的认真家长:…可是,我看教育部也没说太多  呀!都只是提到最基本的几个重点而已(譬如:和我们这部落格内容相比较,详细度就差  很多。又如以上拇这些问题细节,也不会让大家都知道,或能立即看出来或能教对,  对吗?虽说能教出七分相似握姿,已经很厉害了!但偏偏..总又会因为这三分的不对劲,  最后而被孩子舍弃或排斥.直说不习惯.很难写..而前功尽弃!)  4.我还碰到几次,孩子跟我诉苦:老师…您教我的正确握姿..我们学校老师说我这样握笔不  对!说应该要跟她一样,要把拇指压在上面才对耶(最后变成:老师也坚持己见,但  又不敢太确定或太坚持!于是最后就跟学生说:那以后,在学校时就一定得这样握笔。下  课后,你才能那样握…..)~我的天呀!  我说的以上这些.都是屡见不鲜的真实案例…该说什么好呢??还是一句话:还是只有请大家多告诉大家~多多找到这里.来多用功.练功吧!只有真正认真看过、学过的家长,才能知道自己到底在教什么!也只有,当您真正知道这样教的目的和理由,您才能告诉别人:我这样才是对的啦!
执笔姿势对写字~「夹子」、「架子」,好坏一瞬间!一般多数人对写字拿笔这件事,大都心里下意识就是先把笔给「拿着」、「握着」、「抓着」这个概念想法。正在看文的您,不妨也自己比对印证看看,是否也如我所说的这种相同概念和想法?
然而,大家一定没想到,只不过是这第一个小小开步的「歧途」,就足够能让您一辈子的写字,先在此就决定了将来的成败。甚至,可说是因此而就走错路,造成一辈子辛苦迂回,也永远找不到这条可「良好握笔、轻松写好字」的路。
所以,布衣老师觉得很有必要,让大家对此能先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开端。才不会在学习后,因为在出发的方向错误了,而使将来辛苦走一大段无止尽的冤枉远路。 请大家看看以下这张图,这个意念,是否和您心中拿笔的方式和概念很接近呢?【剖析】:如把手指当成了这种「夹子」1.夹住笔,是必须先以手指来发力的。2.一旦手指出力了,运作笔杆的支点与施力点,就都全部集中于三指交会处了。3.当我们的手要完成以上这2点,亦即意谓着:将三指透过某种的协调与合作后,再来开始控制三指之间的这根笔杆。这动作其实是属于一种很复杂精密的操控模式。相对来说,想要控制好笔杆来做好各种写字需要的更灵活变化时,当然也就更加不容易。以此基础而言,再透过大量练习来提升手指协调精密度,也将是事倍功半,难以明显进步的。4.写字采取「夹子」模式,会使三指很忙碌。既要负责「夹住笔」又要负责「运动」!我们不妨看看「夹娃娃机」的构造:夹子只是负责抓住物品,不须同时还要做伸缩运动。夹子上设计有一根杆子,有个马达负责夹子的移动。我们要用另个按钮来控制夹子的走动方向(可将此马达,视为我们的手腕力)。5.写字的力道,终究最后关键,就是笔尖下方这一股向下的「下压力」了。夹子的三脚是往夹子中心聚合在同一点上的。想要控制下压时,此三脚(三指头)因共同内夹,造成除了没有主从之分,更糟糕的是:这三指因是共同往内缩而给顶在同一个点上(因需抓夹),且需三指内夹出力,使彼此力量已凝聚于一点上而取得力量平衡了(抓住了),所以,本身就是根本不利于再往下施力按压的。 因此,写字时总是抓着笔杆也累;不抓的话,没力量可运作,也变成根本不会写字。要动手指的话,感觉是处处受制约。不动手指的话,还是一样不会写字了。大家是否都是有这种相同的感受呢? 因为手痛了、总写不久、字体一直很丑……,很多人因此才觉悟了,开始重视、想改正和学好正确握笔姿势。学了握笔姿势后,确实是变轻松了,但也根本不会写字了!因此,大家就都说:「握笔姿势是没用的」、「习惯根本改不过来了」、「只要能写好字才是最重要的」,于是大家很快就都放弃了! 其实,这都是因为完全不正确的学习才得到此结果的。别人都是怎么教握笔姿势的?我不知道,我也不管!但我讲解「握笔姿势」时,总是一再强调和告诉大家,采用这些姿势所背后的逐个「原理」和「效用」!重要的地方,都并非是「形于外」的「姿势」,而是那些「藏于内」的「功能」才是重点。如果您学到的一种握笔姿势是没有功能的,那么,这种姿势当然就根本不重要!我也能同意您不必去辛苦学习、再逼自己更改。但如果,您能先建立起正确观念:学习正确握笔姿势的重点并不在表面,而是姿势背后隐藏连带的效率功能,能使写字直接产生巨大和良好的影响。那么,您就会好好学习,认真且完整的「内外兼修」,就能学到一个让您很惊喜的大丰收和无比珍贵的写字良好体质。我为大家制作了一张图。把您手上拿笔的这个「夹子」给做个改装,变成下方这个有点像翘翘板(两边不等长)的装置。以此来引导大家,「姿势」背后的「功能」与「原理」:【各部分解剖析】1.笔杆前方有左右两个支架: 要使翘翘板能上下移动的话,就不能把这两个左右支架给锁紧死锁!这里就是您握笔时,笔杆两侧的拇指和中指。2.笔杆后方还有一个支架:
因为前端两侧支架既然不是牢固锁紧的,我们把后面多设一个支架(=笔杆靠于食指第三节线处),就能从原本只有前方左右支架的「一维、线状」支撑模式,和后方此支架形成一个更好的「2维、三角形面状」支撑。再结合支架下方的支撑底座(我们写字的手腕和小指支点)以后,整个就能形成一个:三维、金字塔状的立体支撑模式(蓝色块状):
大家这时,请和原本「夹子」只有中心那一点的支撑模式相比,此刻的功能已可提升几倍了呢?是不是稳定牢固多了?且又不失灵活性!
3.翘翘板的支点:
此装置的支点,其实我们可将其视为有两个:翘翘板的主支点,应是笔杆后端这个单独支点:笔杆前方,有一左一右的支架,可视为另个小支点。前端此处因还有担负笔杆两侧的支撑作用,所以对支点功能只能负责微调:
A、如果您把笔杆前端的手指(前方两侧小支架)放松了:整支笔的支点和就会在后方支架上。这时,能挥动的力臂就是此支点的左方长度,长度超过笔杆一半,也就能轻松写出很长、大范围的竖撇划:B、如果您把笔杆前端的手指(前方两侧小支架)按紧了:
由于手指出了力的关系,此装置的支点和,马上就会从后方被突然移动改变到此前方处。影响所及是:一来,前端这里又变成是个夹子了!除了费力还造成箝制,减低灵活度之外,的支撑效能也就跟着被减低和丧失了。二来,力臂就变成手指前方到笔尖,这一小段距离而已。书写的范围缩小了,竖划也会卡住,剩下原本的1/4不到而已:4.下压力:
如果前端没有施加压力重量,这个翘翘板是不会有动作的。我们要怎样施加一个有效的下压力来写字呢?想想看:A、有效位置:当然要按压在刚刚所说蓝色的前方,也就是那前方两侧支架的前方才有用(小区块)。
如果您按压于蓝色内,也就是没有在前方两侧支架的前方,这将都是无效的向下施力点,笔杆和笔尖当然就很难轻易又自然的往下:
请先看看您自己的握笔姿势吧:我们人体的结构,比拇指长,握笔高度本来就应低于拇指才是自然且轻松的。除此之外,食指也才能超越拇指这个支架,在其前方做轻易和有效的下压。如果不讲究姿势,把拇指压在食指上,或把食指缩回到和拇指握笔高度等高,是不是就都在蓝色区做无效按压呢?B、加强压力:有时我们需要加重笔触来写字,例如写多层的复写纸时。但是,要写用力的意思,是要您写的浓黑之意,并非是要用力抓握笔的意思。决定线条笔划粗细浓淡的因素,不在你抓握笔杆的力度紧度,而只在笔杆和笔尖和纸张相抵的紧度来决定,也就是关系到下压力这个力而已。
那么应怎样来有效增加下压力呢?简单得很哪:您只需把再更往左前方伸长一点,离拇指愈远,施力臂不就马上更长而更有力了吗?试试看吧!
再来印证和说明一次:握笔姿态会直接深刻影响写字效能的例子:
强调只要做「ㄑ」字型的2段弯曲,而不要成为「ㄇ」字型的3段弯曲。用意是:如果此时您的食指呈现3段弯曲姿态:一来,此刻您的食指还有办法再往前伸长吗?二来,食指接触笔杆的面积将大为减少,您的施力面积也大幅减少了。三来,您只能用食指最前方那段小关节长度为杠杆施压,而不是前方2段关节一起形成的长杠杆。我们好不容易做了一个这么好的写字装置给您用,而却在此需要您从上方施加食指力量的紧要关头,又突然让您给大打折扣了,是不是呜呼哀哉,一大悲剧?
用这种实际例子与效能差异来剖析,大家是不是就能知道「握笔姿势」的重要性和效能性了?总爱说「握笔姿势」不重要的人,我只能简单的说:因为他根本就不懂什么是「握笔姿势」以及它的内涵呀!
C、单一性:
大家看看此装置和我们握笔时的姿态,是不是只有是位于笔杆上方的而已?如果您在此装置前方,突然又三指一起用力来压笔,能有效下压吗?不就又变成夹子,又把笔杆给夹住而悬挂在半空中了?所以,您笔杆两侧的拇指、中指一定只能放松,只是负责轻微的支撑功能。而将下压的控制,只能交给笔杆和翘翘板上方的这根运作,这才是轻松又有效率正确运作方式:
有的人会问说:布衣老师!我拇指中指都放松了,也知道只能以单指来下压。可是很奇怪,为什么我的食指下压时总还是会卡住呢?
【答案】:很简单的原因,又是握笔姿势造成的影响~拇指的位置又跑掉了呀!拇指和应该是互成一个「入」字姿态(握细笔杆时,是两指相碰触的入字,握粗笔杆时,是两指分开的入字)。您把拇指和食指的「入」字相对位置关系变成了「八」或「人」字位置,那就是移动改变了前方左侧支架的位置高度。都使得食指不再是可唯一位于笔杆上方的主角,当然就造成此影响了呀!所以,握笔姿势!握笔姿势!大家说,重不重要呢?
希望当您看完这篇文章后,就能开始有个具体方向,可有效帮助您能先把手上的这个夹子和出力给松开,并逐渐体会、最后转换成上面这张图的、支点的执笔写字方式,这就是很好的第一个正确开步了!~大家加油!
光有外表正确握笔姿势还不够~写字的施力方法和笔杆支点我在网络与各类搜寻文章中,看了很多关于正确握姿的详细文字描述,大家也都知道正确握姿的重要性是和写字的好坏与方便轻松度有密切关系!  但是,「握姿正确了就一定能轻松写字吗了?」  其实,大家所通常描述或教导孩子握姿的重点,都几乎只有强调或聚焦在手部握笔那三个指头的相对位置,也或有时还提到更详细的:要掌空放松.!除了拇指外.其余四指皆要并拢等细节了!这样的描述也都已经很详细了,也或许,文字描述还是不如一张正确的握笔图来的清楚具体!  但是问题又来了!有的人发现到,明明自己就是跟着这种标准握姿.姆、食、中指三个手指都握的位置都很标准了.但为何还是感觉写起字来,根本还是相差轻松两字很远,也总还是把字写不好?写不顺畅?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您若搜集一下网站上的一些正确握姿图片,详细注意一下会注意到:手部三指先假设都完全大略相同,但是在后端笔杆靠手的位置上,却有一些差异!  有的图是把笔杆靠在食指和虎口关节交接处,有的则是靠在虎口中央!  我们知道数学上的几何观念:两点可以连成一条线!  那么我们在解释握姿的时候,就应该把三个指头夹住或支撑住笔杆这前端,全部都只当作是第一个点(一大把点吧!呵呵)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支点,就是在后端笔杆靠手部的位置。必须这两大点能正确连成一线了,那才能算整个达到正确握姿的标准!  当然,得先说明,后面这个依靠手部的正确点,不应该在虎口上或虎口中央,而是应该在虎口1/3处与食指关节交接处(或是说当食指弯曲时,那靠近虎口的食指第三条关节在线和这条线的开始往后区域)!这样的两大点连线,对写字的您,有以下很多的好处和用意:1.可让您的笔杆后端有轻松的支点,不会陷在虎口那团软肉中。2.靠在这位置后,就能让您的拇指自然就不会那么出力握笔。3.可以形成笔杆向右倾斜的角度,清楚露出书写笔尖视野,也就是改善了原先整个手部平盖在 纸上,像个大锅盖般的遮住笔尖问题。4.可以让姆食两指更往内、更靠近虎口的自然轻松的无需出力就成圆形弯曲状。拇食两指的自 然成ㄑ字型两段弯曲,这可是整个握笔写字能否轻松的关键因素喔!5.况且,运笔时的施力方式,大家一定要记住这很简单的三个原则: 横划:运腕力 此时拇食两指千万不动,如果您有写横画时,这两指一定做伸缩运动的情形,那是因为您用这两指把笔杆给抓住了,这是严重错误,那您也大概就一定是属于那种写字会手腕倒勾弯曲的怪手!请将这两指轻合,然后向上移动到笔杆上方,就像个圆环勾在笔杆上就好,这样您就无法用这两指来控制笔杆写横画一了,这样就对了! 竖划:只用食指向下按压 所以说,食指若向外伸展成平躺着,不成弯曲ㄑ字形状,这时候怎会轻松好做向下按压的动作呢? 撇划:腕指并用 撇画千万别写成月儿弯弯的大圆弧形,看一下字帖结构,是约45度的斜线,且只有带一点点略弯不弯的样式而已  好了!总之,这整篇文章最大重点,就是在指出除了三个指头握对之外,还得配上:1.后面那个靠对食指关节位置.成为向右后方倾斜约50~60度的笔杆重要姿态!2.要知道横、竖、撇三种基本笔划,不同的出力施力来源,才能轻松写字!  如果您写字时,笔杆是成为垂直的,或是手腕弯曲倒勾写字,笔杆就会向前方倒下的人,那么您就一定是把笔杆给靠在食指第二条线的关节处,而非靠在第三条线的关节处!===>这时您就是用笔尖的正中央在写字(笔杆直立的人),或笔尖的前端在写字(手腕弯曲倒勾,笔杆向前方倒的人)===>都错误也!  又如果,您是把笔杆靠在虎口中央,那您的笔杆就是呈现指向自己的平躺型,这时您就是用笔尖的正下方在写字===>也是错误也!  所以又所以,最快能让自己一直保持笔杆靠在所说食指第三条线关节处,也能让笔杆一直成为向右后方倾斜50度的最佳、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您只要一直注意并保持:永远只用笔尖的右半侧写字或碰纸就对了!不管是写横划、竖划、撇划、所有永字八划……每笔划的从起头到收尾都是只用笔尖的右半侧写字就好!请记住再记住:只用右半部笔尖!只用右半部笔尖!  只用这招,保证您会马上发现:写字忽然变轻松了!笔划忽然变直了!书写视野笔尖好清楚,再也不用歪头写字了!  最后还多加一点好处:只用这样右半侧笔尖写字的方法,由于是只用半边笔尖,也等于是在边写字边在削铅笔尖,等到写字一半时,把铅笔尖写顿了,您只要把笔杆稍转个方向,又能继续保持锐利度再书写一段时间了!等又顿了,再转一下笔杆…这招对老是写没几个字就总要一直停下去削铅笔,老是浪费写作业时间的孩童家长们…..嘿嘿嘿…够满意,也能节省很多一直买新铅笔的钱!  仅提供个人经验,在此和大家分享
终于完了。。
@百du团队@神经DIY
@dy110wang @╰猫子 @°蘑菇@妮小妮学写字 @汽车神话 @sd5181034
@sd5181034
@妮小妮学写字
笔杆抵在中指指甲根处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顶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写字握笔的姿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